•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上一章:第 8 章
  •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下一章:第 10 章

莘菲笑了笑走出内堂,老太夫人看了点点头,“年轻姑娘家,就该这么打扮着。进了宫,皇后娘娘看着也高兴不是?”

王公公也赞道,“咱家见过的美人也不算少了,韩姑娘这通身的气派,倒也不比公主郡主们差多少了。”

莘菲谦虚地说道,“公公缪赞了。莘菲一个贫家女子,怎么敢与国之芳华的公主郡主比呢。”

“韩姑娘不必过谦。这通天的富贵可是就在眼前了。”王公公笑道。

莘菲心下诧异,听王公公这话,今日进宫看来是有好事吗?

忐忑着,莘菲辞别了老太夫人,与王公公一起上了宫车,一起往皇宫里去了。

------题外话------

非常感谢各位收藏此文的读者。对发表评论的读者更是感激不已,正是你们的支持才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坚持将文写好的信心!我会努力的!加油吧!Fighting!

第三十九章 静言郡主

宫车依然将莘菲带到了坤宁宫中,不同于上次的冷清,这次朱红的宫门大开,宫女嬷嬷恭敬地候在一边。王公公亲自将手递到了莘菲面前,莘菲小小地讶然,转瞬便领悟过来,扶了王公公的手稳稳地下了车,姿态端庄地走在坤宁宫的路上。饶是王公公这样见惯了贵人的老人,心里也不由得对莘菲生出赞赏之意。

到了正殿,皇后身着正红色绯罗蹙金刺五凤吉服,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首饰,枝枝叶叶缠金绕赤,捧出颈上一朵硕大的赤金重瓣并蒂牡丹盘螭项圈,整个人似被黄金镀了淡淡一层光晕,中宫威仪,十分华贵夺目。与上次的苍白脸色略有不同的是今日的皇后脸色稍好了些,没有那么苍白,精神看上去似乎也很不错。赵宣琳一身粉色的宫装,依偎在皇后身边。

估计是赵宣琳跟皇后说过香红衣的事吧,否则今日进宫就不会是来听封了。莘菲上前跪拜、叩头,“民女拜见皇后娘娘,恭祝皇后娘娘凤体安康,福寿绵长!”

皇后的声音温柔而慈爱,“好孩子,快快平身吧。”莘菲起身,立即有宫女给她端了个瓷凳,皇后示意莘菲坐下,莘菲便谢过皇后斜签着身子坐下了。

“好孩子,多亏有你提醒。”皇后看着莘菲慈爱地说道。

莘菲站起身来,“皇后娘娘吉人天佑,莘菲只不过是多嘴而已,幸得皇后娘娘不怪。”

皇后微微颔首,“是个懂事伶俐的孩子。”说罢看向身旁的赵宣琳,“琳儿你可得跟你这姐姐好好学学。”

赵宣琳扭着身子佯作生气状,“母后,您又笑话女儿了。女儿跟着莘菲姐姐可学了不少呢。”一边说着一边还冲莘菲使了个眼色,莘菲也拿帕子捂嘴笑了。

皇后笑道,“好了,你都摇得母后头都晕了。还叫莘菲姐姐吗,该改口了。”

说罢示意一旁侍立着的王公公,王公公从后边宫女手里接过一道明黄色的卷轴,皇后正色道,“你在东平侯府救了琳儿,那日又识出了本宫宫里的香红衣,可见你与我们娘俩是个有缘的。听琳儿说起过你的家世,琳儿怕你日后受人欺侮,特地向本宫讨了这道旨意,本宫见了你也喜欢,就收你做义女吧。”

莘菲大吃一惊,赶紧跪下了,“莘菲资质驽钝,愚笨不堪,何德何能得娘娘与公主如此厚爱?莘菲惶恐!”

皇后摆摆手,“就当是我们娘俩给你的谢礼吧。”莘菲正待还要说话,却看到赵宣琳冲她摇了摇头,便止住了要说的话。

王公公走上前来,清了清嗓子,殿上服侍的众人并赵宣琳也都跪了下来,王公公用悠扬的语调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鸾书光赉,彰淑范以扬徽;象服增崇,端内则以持身。载稽令典,用涣恩纶。资尔韩氏莘菲,乃朕之义女也。天资清懿,性与贤明。能修《关雎》之德,克奉壶教之礼。宜登显秩,以表令仪。是用封尔为静言郡主,赐之金册。徽章载茂,永绥后禄。钦哉!”

莘菲以头叩地,“臣女谢皇上皇后娘娘恩赐!”双手高高举起接过这道明黄色的圣旨!

宫女们扶起莘菲,王公公恭敬地说道,“咱家恭喜静言郡主了!”莘菲也微微一笑,“有劳王公公了。”

王公公行了个礼笑着退下。赵宣琳三步并作两步的跑过来,拥着莘菲,“姐姐,这下你可真的是我的姐姐了。”莘菲也非常感动,紧紧地回拥住赵宣琳,“谢谢你了!”

端坐在凤榻上的皇后说道,“好了,你们俩啊,有的是时间说体己话,静言啊,以后该随琳儿叫本宫母后了。”

莘菲松开赵宣琳,敛身恭敬端正地给皇后行了大礼,“母后!”

皇后笑道,“好,好孩子,本宫着内务府给你选了处府邸,就在皇城胡同里,内务府的人已经去你府里传旨了,这会子估摸着也该归置得差不多了,择日叫内务府将你的郡主仪制都置备齐了。只是,那东平侯府里你不好再去了,想必侯府里也得了消息,那西席,便辞了吧。”

莘菲心下大为感动,皇后娘娘这么快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诚然,有了郡主的身份,自然是不好再在侯府里给妙姐儿伴读的。

便红了眼圈道,“多谢母后替莘菲想得这么周全。”

皇后也哽住了声音,“本宫就琳儿这一个女儿,要嫁去那么远的地方,你们就多在一起说说话吧。”

赵宣琳也红了眼圈,“母后,以后女儿不能常伴在您身边,还有静言姐姐可以代为服侍您左右呢。”

皇后点点头,没再说什么,扶着身边吉嬷嬷的手退到后堂去歇着了。

赵宣琳和莘菲跪送了皇后离开,二人便搀着出了正殿,赵宣琳吸了吸鼻子,说道,“姐姐,妹妹没骗你吧?说要送你份大礼的。”

莘菲也抚了抚赵宣琳略有点歪的发髻,“嗯,妹妹,姐姐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赵宣琳笑道,“还不够呢,改日再去求母后给你赐门好的婚事就齐了。”

莘菲脸一下子就红了,“妹妹就会打趣姐姐。”赵宣琳笑着跳开来,“这下我四哥该恼我了。他还想同母后讨了你呢。”

莘菲愣住了,那个赵宣洵,这下该死心了吧。

两人说笑着走到了坤宁宫里的一处建在山边的亭子里,早有宫女们铺好了湘妃竹垫,备好了茶水小点,拿了帕子、湿手巾伺候在一边上了。

赵宣琳携了莘菲的手坐了下来,宫女们奉上了湿手巾,二人擦了手,赵宣琳示意宫女们都退下,一旁的宫女们就都悄无声息地退到了百步以外。

赵宣琳端了青瓷盖碗递到了莘菲手里,莘菲接了过来,“姐姐,妹妹心里十分着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莘菲笑着,“妹妹心里的事是何事?可是与幽王有关?”

赵宣琳红了脸,却也大方地承认道,“不瞒姐姐,朝廷上下对幽王都是三缄其口,妹妹实在是担心。”

莘菲心里想着从周士昭书房里拿来的书上所写,尽量婉转地措辞道,“姐姐实在是对朝堂之事不甚了解,但也听说幽王玉树临风,卓尔不群呢。”

赵宣琳的眼里散发出令人动容的神采,“果真如此吗?”但转眼神采又黯淡下去,“还不知道他府里有多少侍妾呢?”

莘菲看着赵宣琳那忽喜忽悲的神情,心下着实不忍,放下盖碗,搂了赵宣琳,拍了拍她的后背,以示安慰,也只能这么安慰而已。

------题外话------

感谢亲们的支持!尤其是aynelili,谢谢你!我会加油的!

第四十章 郡主府邸

又同赵宣琳说了会子知心话,莘菲才辞了赵宣琳,由着赵宣琳派了自己专用的宫车送了自己回府。

才刚皇后说得很清楚,给自己赐了府邸,所以莘菲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回哪里,是往哪走。到了地方,莘菲扶着书儿的手下了车,才看到自己正在一处府邸的门口,随车的古嬷嬷上前服侍着说道,“公主特地说了,叫郡主您看看这府邸可还行,有不喜欢的地方再改。”

莘菲扶了古嬷嬷的手,“那就有劳嬷嬷随莘菲走一趟了,也顺便给我指点指点。”

古嬷嬷也笑了,“郡主您可折煞奴婢了。”

莘菲同古嬷嬷一壁往里走一壁打量着,门口有四棵门槐,有上马石下马石,拴马的桩子。对过儿是磨砖对缝八字影壁;路北广梁大门,上有门灯,下有懒凳。内有回事房、管事处、传达处。二门四扇绿屏风洒金星,四个斗方写的是“斋庄中正”;背面是“和美安乐”。进二门方砖墁地,海墁的院子,夏景天高搭天棚三丈六,四个堵头写的是“吉星高照”。院里有对对花盆,石榴树,茶叶末色养鱼缸,迎春、探春、栀子、翠柏、梧桐树,各种鲜花,各样洋花,真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正房五间为上,前出廊,后出厦,东西厢房,东西配房,东西耳房。东跨院是厨房,西跨院是茅房,倒座儿书房五间为待客厅。明摘合页的窗户,可扇的大玻璃,夏景天是湘妃的帘子,冬景天子口的风门儿。往屋里一看,真是画露天机,别有洞天。迎面摆丈八条案,上有尊窑瓶、郎窑盖碗儿,案前摆:硬木八仙桌,一边一把花梨太师椅。桌子有文房四宝:纸、笔、墨、砚,宣纸、端砚、湖笔、徽墨、《通鉴》、天文、地理、欧、颜、柳、颜、赵名人字帖。墙上挂着许多名人字画。从书房转出去,则是一道月洞门,走出月洞门,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园子,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

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花厅三面通廊,厅的正面就种植着大片的莲花。这时节虽说已近八月了,但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

莘菲走了这一路,已觉疲倦,古嬷嬷扶着莘菲在花厅里坐下,“郡主,您觉得可还满意?”

莘菲满心的欢喜,这个府邸真的就是她梦想中的家园,很美很舒适,便笑着说道,“这府邸莘菲十分喜欢,还请古嬷嬷回去替莘菲转达对公主的谢意!”

古嬷嬷福礼道,“奴婢遵郡主命。”又同莘菲说笑了几句,便告辞回宫了。

莘菲正自感叹着天家的富贵时,篆儿小跑着过来回道,“姑娘,您快去看看吧,好多宫人们把夫人也送过这边来了。还有好多抬的东西呢。”

莘菲赶紧起身,走到前堂,韩张氏正由画儿和琴儿服侍着坐在太师椅上歇息,脸色些微有些苍白,旁边跟着的周嬷嬷手里还挽着个大包袱。王婆子并顾大嫂也瑟缩着站在边上。后边跟着一众穿着宫廷太监服饰的宫人们,有条不紊地安放着各样宫里赏赐的东西,个个都忙得脚不沾地,目不斜视,倒显得堂上这些人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了。

一个着首领太监服饰的宫人走了过来,对着莘菲行了个礼,“郡主,奴才们奉皇后之命,已将夫人接了过来,奴才们收拾妥当了,郡主便可好生歇息了!”

莘菲笑着说道,“劳烦公公了。”说着示意身边的书儿,书儿赶紧上前递了个荷包给这位公公。这领头的公公也是个伶俐人,“谢郡主赏!奴才退下了。”说完背着身子退下了。

莘菲这才转过身来,蹲在韩张氏身边,“母亲,可吓着您了?”

韩张氏慈爱地抚着莘菲的头发,“可不是吗?宫里来人宣旨,可把咱们这老老少少的吓坏了,后来才知道是皇后娘娘赐了你郡主的名号。”

莘菲略微不安道,“母亲,女儿也不知道皇后娘娘会有这么重的赏赐,女儿做的是不是有点过了?”

韩张氏笑道,“既是皇后娘娘的赏赐,你就安心受着。只是日后更得谨言慎行了,不可再淘气了。”

莘菲将头贴着韩张氏的身子,“母亲放心!女儿定会让您好好安享晚年的。”

一旁的周嬷嬷用帕子擦着眼睛,带着王婆子、顾大嫂并书儿、篆儿、琴儿、画儿都跪了下来,“奴婢们恭请静言郡主安!给姑娘贺喜了!”

莘菲也笑着立起身子,“你们啊,都起来吧。咱们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些虚礼。”

韩张氏正色说道,“在家自然是可以不用虚礼,在外,你们也得一样谨言慎行,现在咱们姑娘可是皇家封的郡主呢,不能不顾及天家的颜面。”

莘菲也正色应了,“母亲说的有理。你们都记住了吗?”后边这话却是向着周嬷嬷等人说的。

周嬷嬷等人这才立起身来。莘菲吩咐道,“周嬷嬷,正院的东厢房给母亲安置着,先扶母亲去换着衣服歇着吧。”

周嬷嬷应了,莘菲又吩咐道,“东西配房里你就安排着琴儿、画儿、书儿、篆儿和顾大嫂安置,先叫冯大暂歇在管事处吧,你也先委屈着安置在母亲东厢房的偏房里,等过些日子咱们再采买些人再安排吧。”

周嬷嬷领了命,自去安排。莘菲又吩咐书儿、篆儿,“你们俩把我随身的东西都安置在后院书房边的厢房里,把书都收拾了搁在书房里。”书儿、篆儿也应了,各去忙活不说。

又吩咐了顾大嫂到厨房里烧了灶,烧水做饭,定了单子叫冯大去采买着。

吩咐完了,厅上的人都散了,莘菲这才一屁股坐在刚才韩张氏坐着的太师椅上,抱着双脚在心里使劲哀嚎着。

脱了绣着木樨花的绣鞋,莘菲自己给自己做着脚底按摩,一边想着还有些什么事没办的。

这下有了皇家的庇佑,郡主也是有着薪俸的,据赵宣琳告诉她的,这世郡主有岁俸银五千两,禄米五千斛呢。这下不用担心过日子的钱了。但也如同皇后告诉她的那样,现在郡主的身份已经不适合再在东平侯府做妙姐儿的伴读了,那府里估计也已经收到了她获封的消息了,接下来就该去辞了这西席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是莘菲始料不及的,尽管解决了她穿到这世的最大的经济问题,但也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她的婚姻应该是无法再自主决定了。只能是天家赐婚了,希望不会像端淑公主赵宣琳一样,作为政治工具进行一场权力的交易吧。

------题外话------

一米在这拜谢各位亲的支持!一米感恩,感恩各位的宽容,一米是新人,这文也是新文,你们的支持让一米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加油!

第四十一章 便宜皇兄

有了宫人的帮忙,这府邸里也很快就收拾好了,周嬷嬷也将众人都安置好了,顾大嫂也把厨房里打理得仅仅有条的,热水、热饭菜一样不少。

莘菲的房间在后罩房的东面,中间是两间厢房打通的书房,西面是一间小的储藏用的房间。

莘菲的房间也是宫人们收拾过的,一应所用之物均是宫内制造。靠墙地位置放了一张斑竹万字床,挂了项月白百蝶湖罗帐子,床上铺了一领绝细的席子,放了一个长藤枕,两眼花丝细的单被,把沉速香薰得喷鼻子香的枕头边放着一个金胎雕漆双头牡丹花小圆盒,盒儿里面盛着真正缅甸国来的缅铃一个。

床尾放着一架四扇的蝶恋花的屏风,屏风后面竟然是间小小的净房,浴桶、净面的盆架、马桶等一应俱全。

进门的右手摆着一张玳瑁彩贝镶嵌的梳妆台,甚是华美无朋,绚丽夺目。更难得的是梳妆台的旁边还摆着张一人高的镶檀木边的穿衣镜,虽不似现代的玻璃那样清晰,倒也非常不错了。不知是什么材质。一张精美的雪梨木书桌,案靠在窗边。

莘菲难得地睡了个安稳觉,这日一早起来,陪着韩张氏用过早饭,便想着要去东平侯府一趟。辞馆的事还是要正式与府里做个交接的。

还未出二门,就见周嬷嬷快步前来回道,“回郡主,门口来了20个侍卫,说是宫里派来服侍郡主的。”

莘菲不由大喜,虽说自己被封郡主,但毕竟只是个来自民间的,府里的人多为女子,自己日常免不了抛头露面的时候,有了宫里的侍卫,就放心多了。

坐上了郡主仪制的宫车,缓缓向东平侯府驶去。不过一刻的功夫就到了,莘菲这才发觉自己的郡主府邸离东平侯府这么的近。

周嬷嬷拿了莘菲的名帖递给了侯府的门房,侯府门房的下人看了立刻叫了人来将莘菲的车迎到了二门,莘菲扶着书儿的手下了车,篆儿跟在后边。莘菲才刚站好,就看见太夫人带着青芸、青鸾和一众丫鬟婆子迎了上来。

见了莘菲,太夫人眼神里的一丝凌厉转瞬即逝,恭敬地行礼道,“给静言郡主请安了!”

莘菲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自己毕竟已是天家的身份了,便端着架子,微笑着上前虚扶了太夫人的手臂,“太夫人折杀莘菲了。莘菲还要多多感谢往日太夫人的照拂呢。”

太夫人的笑容里稍有点不自然,“老太夫人早起身子有些不好,此刻还歪着,请郡主见谅。”

莘菲自是知道老太夫人这是有点吃味,便装作不知,惊呼道,“可请了太医来看吗,要不要紧?咱们还是快点去庆安堂瞧瞧她老人家去吧。”

太夫人便跟在莘菲后边一步,众人向庆安堂方向去了。到了庆安堂,早有红菱等人带着满院子的丫鬟婆子跪着迎接郡主,莘菲笑道,“快快起来吧。用不着这些个虚礼。”红菱等人道了谢,才都站起身来,恭敬地立在一旁。

红菱打起帘子请了莘菲等人进去,进门时,莘菲冲红菱点了点头,红菱也用眼神回了莘菲,老太夫人这次没有再躺在软塌上,而是直接躺在了床上,莘菲走上前去,老太夫人还要挣扎着坐起来,被莘菲按住了,莘菲坐在床前的绣墩上,“老太夫人快好好歇着吧。”

老太夫人喘着气说道,“还请郡主见谅,这把老骨头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莘菲安慰道,“老太夫人还要贻享天年呢,不过多歇着罢了。”

老太夫人拍拍莘菲的手,“往日我见你就好,没想到你倒是有今日的福分。好孩子,这可是天大的福气呢。”

莘菲低了头,“还得多谢老太夫人对莘菲一家的照拂,莘菲感激不尽,铭感五内。”

老太夫人笑了笑,“既是皇后娘娘疼爱你,那妙姐儿的伴读便散了吧,你也该好好侍奉在皇后娘娘身边。只是,与咱们府里也别生分了。”

莘菲答应着,老太夫人精力不济,莘菲便告辞了退了出来。

因还有些东西搁在春华居,莘菲便向太夫人说了声,前去春华居。

刚走出庆安堂,走到了抄手游廊上,便迎面碰上了正在说话的周士昭和他身边的赵宣洵。

莘菲心里暗道不好,却也只有上前,先对赵宣洵行了礼,“给四哥请安!”想她既然被皇后收为义女,那么赵宣洵这个四皇子自然就成了她的皇兄了。

赵宣洵还是一副儒雅的样子,只是看向莘菲的眼神更加幽深了。“皇妹也在这吗?哦,为兄还忘记了恭喜皇妹一声,改日定要到你郡主府上叨扰一番。”说完想了想,解下自己腰带上佩着的一个精致玉佩,递与莘菲,“为兄也没什么可贺你的,只这玉佩还略有些品,就送与你吧。”

莘菲不敢接,称罪道,“四哥厚爱,莘菲惶恐。只是四哥身上所佩之物,莘菲怎敢据为己有,还请四哥见谅”

赵宣洵挑了挑好看的眉毛,“怎么,皇妹嫌这份礼物太轻了吗?”

莘菲见此,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双手接了过来。这是块质地上乘的龙形玉佩,晶莹润透,自是不凡之物。

一旁的周士昭拱了拱手,“给静言郡主请安了。”随是低位者的请安,可在莘菲听来却依然有着凌人的气势。

莘菲回了一礼,“侯爷客气了。莘菲还要多谢往日里侯爷的照拂。”

周士昭再没有话,只是眼神里的探询之意让莘菲觉得依旧胆战心惊的。于是赶紧辞了这二人,带着书儿、篆儿逃也似的离开了。

这边,老太夫人却已立起身来,身后靠着迎枕,双眼炯炯有神,哪里还有刚才的病弱模样?

“母亲,侯爷的婚事,您看…”太夫人给老太夫人掖了掖被角,问道。

老太夫人沉思了片刻,“此时正是个绝好的机会,既能向皇后示好,也能免了皇上的猜疑。”

太夫人犹自不甘心,“母亲,可那门第也…”

话还没说完,就被老太夫人喝住了,“你懂什么?这门第真真好,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太夫人红了红脸,便止住了这个话题。

------题外话------

求收藏!求支持!情节在慢慢全面展开,各位看官,您就请好吧!

第四十二章 心悦君兮

莘菲逃也似的离开了二人身边,去春华居里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吩咐书儿、篆儿二人打好包袱,自己想起周士昭书房里的书,还有几本想要借来的,莘菲想了想,周士昭这会定是还陪着赵宣洵呢,便嘱咐了两个丫头几句,自己独自一人往无意斋行去。

与往日不同的是,门口的小厮见了她,赶紧跪了下来行礼,莘菲示意他起身,便自己进了无意斋。

莘菲想找找有没有关于这世礼关于一些皇家礼仪、皇家秘辛的书籍,好好去恶补一下,省得将来出入宫廷时闹出笑话来。便认真地在书架之间仔细挑选着,渐渐的,高大的书架就将她小小的身影给淹没了。

莘菲正看得起劲,丝毫没有听见开门的声音,也没有注意到渐渐走近的人。直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将她笼罩,她正感觉光线似乎变暗,这才抬起头来,才发现周士昭的面孔就在自己的眼前,顿时吓了一大跳,抚着胸口,她皱着眉头问道,“侯爷,您进来不会先打声招呼吗?想吓死人啊?”

周士昭没有说话,只是不由得抬手想抚上莘菲的眉头。

莘菲下意识地躲开,“侯爷,您…”

周士昭弯了弯眉毛,这么近距离之下,莘菲才发现周士昭的眉毛长得挺好的,是那种浓黑斜长入鬓的剑眉,更显得他英气十足。但那脸络腮胡,呃,让她有点接受不了。

但转瞬之间便红了脸,周士昭颇有兴味地看着眼前小小的人儿红了脸,“怎么,本侯爷自己的书房,进来倒要与人打招呼吗?”

莘菲脸更红了,刚才一着急,倒忘了这是周士昭他自己的书房。于是硬着头皮说道,“那也没有像您这样的…”咬咬嘴唇,莘菲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哦,像本侯这样的什么,你倒是说说看。”周士昭又向前走了一小步,莘菲只得再往后退一步,嘭的一声,后背便撞在了书架上,这下,莘菲更加尴尬了,她已经完全被周士昭完全圈在了自己身前了。

“侯爷,您…”莘菲觉得周围的气温仿佛都升高了不少,被周士昭直直注视着更让她无处遁形,慌得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才好了。

周士昭的嗓音越发低沉,“别皱眉,我喜欢看你笑的样子。”

周士昭的话吓坏了莘菲,这侯爷是什么意思?难道…不,不,莘菲摇摇头,似乎是想把这个荒谬的念头从脑中赶出去。

她的样子落入到周士昭的眼里,周士钊的眼神中不禁多了几分宠溺,几分好笑,“你,现在可是静言郡主了,可还怕我吗?”

莘菲有点恼怒,“谁说我怕你了?”

周士昭无声地在心里笑了声,转而又严肃地说道,“现下你的处境更堪忧了,不知你可有应对之策?”

莘菲没想到他竟立刻转到了这个话题,也沉思道,“的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莘菲驽钝,实在惶恐。”

周士昭放开了对莘菲无形的禁锢,转身走到书案前。

莘菲这才重重地吐了口气,面前那道无形的压力随着周士昭的转身走开而解脱了。莘菲也走出书架,走到软榻边的椅上坐下,这人太危险,还是离他远点的好,莘菲心里暗自想道。

周士昭递了个青花冻的茶杯给莘菲,莘菲下意识地就接了过来,啜了一口。刚才的危险气氛依然让她嗓子干渴了。

“前日我说过的话,不知你可有认真考虑过?”周士昭的声音再度传来。

莘菲正小口地啜着,听到此话,不明所以地问道,“什么话?莘菲不知,还请侯爷明示。”

周士昭有些气恼地看着莘菲,“解脱现下困境的法子,莫过于迅速定下…定下亲事。”

菲将手中被子放在一边的案几上,以手托腮,“嗯,是啊,如今莘菲的身份更是特殊了,可是叫我上哪去找个妥当的亲事呢?”

周士昭更加恼火了,这小妮子是真不懂事还是过于心机,本来他堂堂一个东平侯爷与朝廷封的民间郡主在此讨论婚事就是不妥了,可这个丫头似乎还完全搞不清楚状况的样子,一定要让他把话挑明吗?

周士昭气结,这边莘菲犹自烦恼。

周士昭放弃了,转身对了轩窗,说道,“现下你的郡主府邸上依然有了宫里派去的侍卫,府上的安全自是有了保障,我再派两个人在你身边,保护你的安全。”说完,朝门口走去。

莘菲听到这话,惊呼道,“真的吗?那太好了,你的人吗?什么人,快叫了他们来我看看。”

周士昭又回复了冷冽的表情,冷声说道,“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