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闭嘴。”

谢氏指着顾玥,手指头都快戳到顾玥的脑门上,“光知道错有用吗?你认错多少回呢,你有改正过吗?你的脑子是用来记事的,不是用来犯蠢的。你给我跪着好好反省。”

顾玥老老实实的跪着,两边肩膀一个劲的抽动。她伤心坏了。

谢氏又盯着顾珊,“珊儿,你一直都很聪明,今天为何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当着所有人的面,落为娘的面子,你是翅膀硬了吗?”

顾珊低着头,沉默。

谢氏大怒,“说话!平时你不是能说会道吗,这会怎么成了哑巴。”

顾珊双手笼在衣袖里,攥着手绢,搅啊搅,手绢都快被搅烂了。

想了许久,她才说道:“三姐姐三番两次的发脾气,冲动行事,一次又一次的惹是生非。却又不肯听劝。

每次劝她,她总是不耐烦,一句话都听不进去。

女儿认为,三姐姐就是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训,才会这样。

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让三姐姐蒙混过关,一定要让三姐姐吸取教训,所以才会说出全部真相。”

顾玥听完,扭头,死死地盯着顾珊。

她咬着牙关,眼神怨毒。

好你个顾珊。你不仁,那以为就别怪我不义。

谢氏并没有接受顾珊的解释,而是问道:“珊儿,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因为我更偏爱玥儿,你心里头嫉妒,才干出那些事情?”

“女儿没有。女儿从来没有嫉妒过三姐姐。”

顾珊矢口否认。

顾玥暗自冷哼,在心里头疯狂的说道,顾珊就是嫉妒。顾珊不满母亲偏爱自己,所以才会站在顾玖那边。

顾珊就是个吃里扒外的恶心玩意。

谢氏一直盯着顾珊,没有错过她脸上的任何细微表情。

“你真的没有嫉妒你三姐姐?”

顾珊眼神坦荡,语气坚定地说道:“女儿从没有嫉妒过三姐姐。三姐姐长得比我好看,又比我大,她理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宠爱。”

谢氏眯起眼睛,“你果真这么想?”

顾珊点头,“女儿一直都这么想。女儿今日所作所为,只是不想让母亲的一番苦心付之东流。

想要让三姐姐嫁到好人家,就该从现在开始对三姐姐严加管教。决不能纵容她的错误。”

谢氏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顾玥盯着顾珊,心中早已经记恨上顾珊。

吃里扒外的狗东西,落井下石的小人。还说不嫉妒她,呵呵!

顾珊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诛心。

顾珊就是想让她难堪,离间她和母亲之间的感情,从而取她而代之,成为母亲身边最受宠的那个人。

她不会让顾珊得逞,她会揭穿她的阴谋,让顾珊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被母亲厌弃,随便许配一个人家,永世不得翻身。

谢氏冷笑一声,问顾珊,“这么说,你还是好心?我和顾玥还得谢谢你?”

顾珊连忙摇头,“女儿做事方式不够周全,女儿知错了。”

“原来你也知道你做事不够周全,真是难得。我来问你,你和顾玖之间是怎么回事?你们关系很好?”

顾珊急忙否认,“女儿和二姐姐之间,只是面子情,并无什么感情。”

谢氏低头,笑了笑,“今日你当着大家的面,揭穿你的三姐姐,就等于是在替顾玖说话。

之后,顾玖又站出来,同我唱对台戏,明显是替你解围。

你们二人感情若是不好,又为什么一再为对方着想?珊儿,母亲想听你说实话。”

顾珊低着头,小声说道:“女儿说的都是实话,女儿从没欺瞒过母亲。今日的事情,只是凑巧。”

“巧合吗?”

顾珊连连点头。

谢氏笑了笑,“你和顾玖来往,也没什么。你们毕竟是姐妹,姐妹友爱,老爷也会感到高兴。”

顾珊诧异,抬头望着谢氏。

“不过…”

谢氏盯着顾珊,继续说道:“来往过程中,你得把握好分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心里头得有谱。

还有,顾玖私下里,有没有偷偷背着人做什么勾当,你也要多多留意。”

顾珊张嘴结舌。母亲的话,她都明白。

母亲的意思是,让她和顾玖接近,借机监视顾玖。

顾珊咬着嘴唇,“母亲,女儿,女儿…”

“做不到吗?”谢氏轻声问道。

谢氏轻声一笑,并不生气,“既然做不到,那就少和顾玖来往。顾玖就是个扫把星,为娘每次碰上她,就是一肚子火气。”

顾珊哦了一声,“女儿听母亲的,会和二姐姐保持距离。”

谢氏点点头,“如此甚好。你先退下吧。”

顾珊从地上站起来,偷偷揉揉膝盖,膝盖好痛。

她躬身退去。离去之前,又朝顾玥看去。

顾玥始终低着头,看不清面目。

等顾珊离去,屋里便安静下来。

谢氏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皱着眉头深思。

顾玥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朝谢氏瞄了几眼,又急忙将头低下。

心里头七上八下,想说话又怕惹怒谢氏。

之前谢氏对她劈头盖脸地一通大骂,顾玥心有余悸。

一口一个蠢货,她真的有那么蠢吗?

她只是不服气,只是刺了顾玖几句。

顾玖不顾姐妹情谊,落她的面子,更该被严惩。

然后,母亲却放过了顾玖,连一点像样的惩罚都没有。

顾玥心里头好不甘心。

谢氏睁开眼睛,看着顾玥,“反省好了吗?”

顾玥轻轻点头,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

谢氏又问道:“现在你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了吗?”

“女儿不懂控制脾气,性子莽撞。”

“还有呢?”

顾玥挣扎犹豫了一下,“明知不是顾玖的对手,却偏又去招惹顾玖。女儿不自量力,不仅自己丢脸,还连累母亲在亲戚面前没脸,女儿该死。”

谢氏冷哼一声,“你不该死,该死的是顾玖。”

顾玥猛地抬起头,张口结舌。

谢氏继续说道:“你不是不能招惹顾玖,而是不该在宴席上招惹顾玖。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有的是机会,可你却不懂审时度势,一味莽撞行事。所以说你蠢。

其次,我要你收起自己的嫉妒心,嫉妒使你失去了理智,一再犯蠢。”

顾玥辩解道:“女儿没有嫉妒顾玖。”

可是她的语气,却很没底气。

谢氏冷哼一声,“有没有嫉妒顾玖,你心里头比谁都清楚。

京城不是西北。西北那是个小地方,那里的人也都没什么见识,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不传到京城,对你的终身大事就不会有影响。

京城,天下最富贵的地方,除了个别人家外,大部分的高门大户都很讲究规矩。尤其是对姑娘的家规矩,比在西北严苛许多。今日你已经见过侯府的姑娘,你看看她们的表现,再来对比你自己,你认为你比她们强吗?”

顾玥咬着唇,不想承认,侯府的姑娘个个都表现得极好。一看就是出身大户人家。

反观她自己,难道真的比不上侯府的姑娘吗?

谢氏苦口婆心,“有差距不要紧,努力迎头赶上就是。前提是,你不能一而再的犯错。一次犯错,可以声称年龄小不懂事。两次三次犯错,别人只会对你心生厌恶。你别忘了,你的婚事还得靠着侯府。”

“女儿的婚事,难道只能靠侯府吗?舅舅家不能帮忙吗?”

“少提你舅舅家。”

谢氏猛地提高音量,显得极为生气。

顾玥浑身一抖,埋着头,“女儿听母亲的。”

谢氏深吸一口气,说道:“你的婚事只能靠侯府,你舅舅那里指望不上。记住,你姓顾,不姓谢。和你舅舅家的表兄妹来往的时候,给我注意分寸,别有的没的都往外说。”

顾珊不明所以,“母亲,舅舅得罪你了吗?”

“哼!你舅舅不是得罪了我,而是得罪了你父亲,让你父亲很不痛快。现在知道为什么不能指望你舅舅了吧。”

顾玥意外。

谢氏却没有多说。

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告诉顾玥。

但是该提点的地方,还是要提点。

谢氏想起顾玥同谢宪之间的烂事,心情又不好了。

于是又继续敲打顾玥,“不准和谢宪来往,记住了吗?”

顾玥心虚低头,“女儿记住了。”

谢氏又说道:“如果一定要和谢宪见面,身边一定要有别的人。最好将你四妹妹带上。

你别看不起你四妹妹。你自己想一想,这些年,你四妹妹可曾对谁发过脾气?

不是你四妹妹脾气好,而是你四妹妹够聪明,知道审时度势,说话做事都比你有分寸。”

顾玥不服气,仗着谢氏这会没生气,大着胆子说道:“四妹妹今日吃里扒外…”

谢氏厉声呵斥顾玥,“你给我闭嘴。谁都有资格指责你四妹妹,唯独你没有资格。

不管你四妹妹嫉妒你也好,还是别的原因,不可否认你四妹妹说的那些话很有道理。

你就是欠教训。过去我对你太过纵容,让你有恃无恐。

你总以为做错了事,到我面前认个错,事情就过去了。

今日我明确告诉你,从今以后,你不仅要认错,你还要深刻反省。你给我好好跪着,我没发话,你不准起来。”

顾玥又委屈上了,眼泪落下,肩膀抽动。

谢氏冷哼一声,半点不同情。

这个女儿,就是欠收拾,才会一而再的惹出事情来。

顾玥哭着说道:“女儿做错了事情,女儿认罚。只是女儿有一事不明,母亲为何不罚顾玖?难道她就没错吗?”

谢氏表情阴沉如水,“你是在指责为娘处事不公?”

“女儿只是疑惑。”

谢氏冷哼一声,“顾玖该罚,却不能以今日的事情罚她。”

顾玥不明所以。

谢氏盯着顾玥,“今天的事情,传出去对你名声有碍。罚了顾玖,这事等于就闹大了。说不定大房,甚至隔壁侯府都会派人过问。届时你父亲插手此事,你认为会有什么后果?到时候你能好得了?”

顾玥想到顾大人那张严肃的脸,下意识地哆嗦了一下,“女儿明白了。谢谢母亲。”

“希望经过此事,你能长点记性,别再让我操心。”

谢氏揉揉眉心,干脆起身去卧房休息。

她命令春禾盯着顾玥,不准顾玥起来,老实反省。

春禾躬身应下,又问道:“太太,大姑娘和五姑娘还跪在院子里,现在天已经黑了,要不要让她们起来?”

谢氏板着脸,“顾琳这个死丫头,和她姨娘一个德行。告诉她们二人,抄写家规一百遍,三天后我要检查。”

春禾闻言,都惊了一跳。

顾家家规上百条,抄写一百遍,三天交功课,这是要累死顾珍和顾琳的节奏。

谢氏这会正在气头上,春禾和顾珍,顾琳也没什么交情。春禾很快想明白,她犯不着替那两人求情。

春禾说道:“奴婢这就让大姑娘,五姑娘回房抄写家规。”

谢氏靠床坐着,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过了一遍又一遍。心里头有些担心,侯府那边会如何看待顾玥?

侯府还会真心替顾玥说亲吗?

第100章 结亲流言

侯府松鹤堂。

大夫人小魏氏,带着女儿顾玫,陪着老夫人魏氏说话。

老夫人魏氏随口问道:“今日在花厅的时候,顾玥和顾玖闹得厉害吗?”

顾玫微微摇头,“回禀老夫人,不算厉害。”

“和老身说说。”

顾玫有些犹豫。

大夫人小魏氏冲她点点头,“有什么说什么,不用顾忌。”

顾玫应下,这才说道:“顾玥妹妹估计是想挑破顾玖妹妹有个病秧子的外号,结果没想到顾玖妹妹不但主动坦白,并且趁机暗讽顾玥妹妹嘴巴碎,没脑子。顾玥妹妹丢了好的脸,好歹被顾珊妹妹给劝住了。”

大夫人小魏氏皱起眉头,“真没想到,这才回京第二天,隔壁府上的姑娘就闹了起来。看来,那几个姑娘矛盾很大。”

老夫人魏氏笑呵呵的,“顾玖小丫头倒是聪明,善机变。”

大夫人小魏氏点点头,“一开始还真没看出来。顾玥看着精明厉害,还是不如顾玖机变。那几个姑娘,粗粗比较,还是顾玖更好。只是可惜,身子骨不好。”

顾玫忙说道:“顾玖妹妹亲口说,她的身体已经好多了。最近吃药都吃得少了。”

“那就好。今日看顾玖的气色,的确不像是传闻中的病秧子。”

大夫人小魏氏又朝老夫人魏氏看去,“老夫人,谢弟妹托我们的事情,要给办吗?”

老夫人魏氏说道:“办吧。已经答应了她,要替顾玥相看婚事,不能说话不算数。”

大夫人小魏氏皱起眉头,“只是顾玥的脾气,看着就不好相处。掐尖要强,不容人,她的婚事不好说。万一嫁过去,祸害了男方家里,到时候别人该怪我这个做媒的。

倒是顾玖,只要身体没问题,要给她说一门好亲事,倒也不难。那是个聪明孩子。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就喜欢她那样又聪明又有手段的姑娘。”

老夫人魏氏连连点头,“如今看来,顾玖这孩子,倒是有做当家少奶奶的能力。

只可惜,谢氏不曾给顾玖机会锻炼。顾玖还不曾管家理事。

得抽空和知礼说一声,他的几个姑娘都大了,也该学着管家理事才行。

我们这样的人家,姑娘们可不能是个草包。”

“老夫人说的对,儿媳也是这么想的。该想个办法提点一下谢弟妹。顾玖名义上,也算是她的女儿。顾玖要是能嫁到好人家,少不得要提携一下家中的兄弟姐妹。”

老夫人魏氏笑了起来,“谢氏看着不像是那么大度的人。”

老夫人和小魏氏讨论这些话题,都没有避开顾玫。其实这就是在锻炼顾玫。

顾玫的亲事快要定下来了,最多还有半年到一年,就要出嫁。

所以老夫人和小魏氏抓紧时间锻炼顾玫。

在娘家多学一点人情世故,到了夫家遇到事情,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从容应对。

老夫人魏氏又对大夫人小魏氏说道:“顾玥的婚事,你也要多上心。能帮的尽量帮吧,都已经应承了谢氏,不好反悔。”

大夫人小魏氏有些为难,“顾玥那脾气,亲事不好找。”

老夫人魏氏说道:“京城这么大,总能找到合适的人家。无论如何,你也要拿出几个人选,好歹让人知道我们侯府已经尽力了。”

大夫人小魏氏点点头,“我听老夫人的。那顾珍的婚事?”

“就那个海西伯府的庶出少爷,找机会相看相看,不合适再找别的。”

老夫人魏氏一锤定音,小魏氏心头定了定。

时间已经比较晚,小魏氏和顾玫告辞了老夫人,出了松鹤堂。

母女两人回到大房。

大夫人小魏氏同顾玫说道:“你以后离着隔壁顾府的姑娘远一些,尤其是那个顾玥,还有那个顾珍。这两孩子…”

余下的话,小魏氏没说出口。不过看她的表情,也知道小魏氏对顾玥,顾珍很不满。这两姑娘的表现,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顾玫点头应下,“我听母亲的。那顾玖妹妹,也要避开吗?”

小魏氏问道:“你和我仔细说说,顾玖这孩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顾玫便将白天那些经历,详细的说了说。

小魏氏暗自点头,“是个聪明孩子,多来往也没关系。不过她在家里,上面有继母谢氏管着,肯定不那么自在。想要出门,怕是不容易。以后有机会碰到,你多照顾照顾她。”

“女儿明白了。”

小魏氏发出一声感慨,“可惜了苏弟妹,那么好的一个人,却早早的去了。她要是活着,见到闺女长这么大,心里头肯定很开心。”

顾玫好奇地问道:“顾玖妹妹的生母,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魏氏想了想,说道:“是个好女人。”

好女人三个字,道尽了苏氏的一生。

在娘家的时候,苏氏是好女儿。成亲后,是好妻子。有了孩子后,是个好母亲。

只可惜,寿数有限,早早去了。

顾玫又问道:“母亲,苏婶娘过世,此事有蹊跷吗?”

小魏氏皱眉,“应该没有蹊跷。她怀孕几个月的时候,谢氏紧跟着怀孕,当时我去看望她,她心情郁结,有些想不开始真的。其实当谢氏生下顾琤的时候,你苏婶娘就有点想不开。

后来谢氏再一次怀孕,就加重了她的病情。

偏偏那个时候,苏家出事,她又帮不上忙,结果孩子早产。

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苏家败落,谢氏的大哥做了东宫属官,眼看着谢家一日日富贵。说起来,这都是命。”

顾玫说道:“顾玖妹妹也是命大,竟然能平安长大。”

“谁说不是。知道他们一家要去西北的时候,我还担心顾玖这孩子养不大。”

母女二人聊了许久。当晚顾玫就留在上房,母女二人难得睡在一起。

早上,顾玖起来。

洗漱完毕,刚一出门,就觉着寒风刺骨。

昨晚下了雨,气温骤降。

京城的冬天,终于到来。

青梅赶紧将披风给顾玖披上。

顾玖紧了紧披风,将领子竖起来,挡住吹进颈项的寒风,准备前往芙蓉院给谢氏请安。

昨日,她和谢氏爆发那么大的冲突,今日一切重归平静。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因为昨日的冲突而有所改变。

总归,在府中,该顾玖做的事情,顾玖不会逃避。

谢氏终归是当家太太,是主母。

顾玖会按照规矩去做,至少表面上让人挑不出错来。她不会让人抓住把柄的。

顾玖带着丫鬟们出门,刚走到院子外面,就看见在芙蓉院当差的郭桃花就匆匆跑来。

郭桃花跑到顾玖面前,“奴婢给二姑娘请安。太太命奴婢通知二姑娘,今早不用请安。”

顾玖问道:“太太病了吗?”

郭桃花忙说道:“太太没有生病。奴婢听说,太太收到了谢家的帖子,今日会去谢家做客。”

顾玖好奇地问道:“谢家什么时候送来的帖子?”

郭桃花老实回答:“谢家昨日派人送来的帖子,那时候太太和姑娘们正在侯府吃酒。”

顾玖了然点头,“辛苦你跑一趟,我知道了。”

郭桃花连忙摆手,显然很不习惯被人称谢。她有些紧张,“都是奴婢该做的。奴婢,奴婢…”

顾玖轻声一笑,“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郭桃花这才鼓足了勇气,大着胆子的问道:“奴婢想问问江燕的下落。”

顾玖挑眉,“江燕没告诉你吗?”

郭桃花摇头。

顾玖用之前准备好的理由,告诉郭桃花:“江燕病了,签的又是活契,就将她打发出府。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清楚。”

郭桃花很是担心,“那她…”

“她身上有银子,人也聪明,你不用担心她。”

郭桃花被安慰到,“谢谢二姑娘。”

顾玖笑道:“你去忙吧,我也该回房歇息。”

顾玖返回芷兰院。

书房里面烧了一个炭盆,屋里暖烘烘的。

顾玖取下披风,坐在书桌前,准备练字。

她问青梅:“知道苏家表哥住在哪里吗?”

青梅点头,“知道地址。只是这两天还没得空,二壮还没时间去看望苏家表少爷。”

顾玖对青梅说道:“等忙完这一阵,你让二壮去见苏家表哥。就说我我和哥哥请他上门做客。”

青梅应了一声,前往外院找李串传话。

回到京城,别的都好,唯独不好的就是出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大太太张氏管着家,门户森严。

顾玖想要故技重施,收买后门婆子,从后门偷偷溜出去,几乎不可能。

如今想要和外面联络,只能靠着顾珽身边的小厮李串传话。通过住在府外的二壮来办事。

二壮没有跟随顾玖进府。

顾玖让二壮在京城租了个房子,先住下,了解清楚京城各方面的情况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顾玖偷偷叹了一口气。

人才啊人才。

这个年代最缺乏的还是忠心可靠的人才。

能让顾玖信任,将事情放心交给他们去办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身边几个丫鬟倒是合适。

只可惜,几个丫鬟也不能轻易出府,更不可能替她在外面办事。

顾玖一口气写了五页字,她还挺满意的。

青梅从外面回来,带着冬日的寒气。

顾玖见她,问道:“又下雨了吗?”

青梅点头,“飘了点毛毛雨,不知道会不会下大。”

顾玖说道:“下雨天,不知道太太会不会改个时间去谢家做客。”

青梅说道:“奴婢从外院回来的时候,看到太太的马车出了府。三姑娘,四姑娘,六少爷,八少爷都跟着去了。”

顾玖了然一笑。

此时,王依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进来,“姑娘,喝茶。”

顾玖看着王依,突然好奇地问道:“你能飞上房顶吗?”

王依愣了下,似乎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她连连摆手,“奴婢没那本事。奴婢耍棍挺厉害的,但是爬不了房顶那么高。不过一般的院墙,难不倒奴婢。”

原来没有轻功啊!

顾玖有点小小的失望。

她想起在西北遇见的那位刘公子,动都没动一下,小舟就像箭一样的冲了出去,在荷塘里面畅行无阻。

看来王依的武力值同那位刘公子相比,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顾玖又问王依,“到了京城,还习惯吗?”

王依连连点头,“每日都能吃饱,奴婢很习惯。”

顾玖笑了起来,“习惯就好。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青梅,青竹,还有小翠她们。有什么困难,你也尽管提出来。”

“奴婢没有困难。奴婢父母大哥都没了,家里只剩下奴婢一个人。”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

顾玖又关心了两句,就让王依自去忙着。

顾玖坐在书房里,写写画画,看看书,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是回到京城的第三天。

前两天都是一阵鸡飞狗跳,不是这事就是那事。

今天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平静度过,让人诧异外,还有点不适应。

青梅端着点心进来,笑道:“姑娘可别盼着出事。难得安静下来,就让大家好好过完这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