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如果没养好身体,三五年内不能生养第二胎的话,代侯府才有可能真的给世子纳一门良妾进门。”

顾玫眼睛顿时就红了,“母亲别说了,我知道都是我的不好。”

“你这孩子,怎么又哭起来。月子里头不能哭,不能哭,同你说了多少回。小心哭坏了眼睛。”大夫人小魏氏急得不行。

顾玖也劝道:“玫姐姐,你真的想多了。我来的时候,瞧着代侯府上下喜气洋洋,大家都很高兴。并没有人说三道四,说你生了闺女不好。

玫姐姐,我知道生了孩子后,心情起伏比较大,容易钻牛角尖。但是我还是希望玫姐姐能够尽量想开一点,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调节好情绪。

有什么委屈,有什么难处,你和世子说。让他替你分担。你千万不要一个人承受,那太辛苦。”

“小玖说的没错,多想点开心的事情。生了个闺女这是好事啊,正所谓先开花后结果。第二胎肯定是个哥儿。”

顾玫擦了擦眼泪,点点头,“我都知道,我会尽量想开一点。小玖妹妹,你看我身体恢复得好吗?”

顾玖拉着她的手腕,笑道:“听太医的话,好好调养,身体很快就能养好。”

顾玫点点头。

此时,奶娘抱着孩子进来。

顾玫转眼高兴起来,“小玖妹妹,你快看看我家姑娘,越看越好看。”

顾玖试着抱住孩子,抱得战战兢兢,手脚痉挛,大汗淋漓。

顾玫哈哈笑了起来,指着顾玖,说道:“原来也有小玖妹妹不会的事情。”

说完,她动作熟练地从顾玖手里抱过小孩,轻声哄睡。

看着顾玫身上散发出来的母性,顾玖有片刻的愣神。

心想,女人生了孩子后一定会变吧。

将来她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她会变成什么样子。

过了洗三,几天后,顾玖送走了宁王,裴氏,沈侧妃,罗侧妃。

他们将去行宫避暑。

顾玖会留在王府照看。

萧琴儿如今孕初期,口味古怪得很,一会想吃这样,一会想吃那样。

厨房辛苦做出来,给她送去,她又说不想吃。

弄得厨房的婆子私下里说了不少闲话。

事情传到顾玖地耳朵里,顾玖吩咐方嬷嬷,“你替我走一趟厨房,叫大家耐心点。四夫人如今是双身子,又是孕初期,口味有些古怪是正常的。叫她们多点忍耐,再过一两个月,情况会有所好转。”

方嬷嬷一张脸极为严肃,“王妃一走,她们就开始闹腾,果真没将夫人放在眼里。奴婢这就去敲打敲打她们。”

方嬷嬷将厨房婆子敲打了一顿,那些人果然消停了不少。

萧琴儿得知此事,还一脸不满。

“我只不过是叫厨房做点东西来吃,一个个就不耐烦。这样的下人,就该打一顿赶出去。大嫂只是派人敲打,看来她是根本不在意我的身体。我这一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就是罪魁祸首。”

丫鬟请示道:“夫人,要不要奴婢带人去厨房闹一场,将那些嘴碎的婆子都打一顿。”

萧琴儿犹豫起来。

别看她嘴巴上厉害,心里头却门清,知道顾玖不是个好惹的主。

如今王爷和王妃都不在,她要是受了顾玖的欺负,连诉苦的地方都没有。

她想了想,对丫鬟说道:“本夫人不是那起子小鸡肚肠的人,一点小事,何足挂齿。只是不能再有下一次。若是让本夫人再听到厨房的婆子说闲话编排我,本夫人定不会饶了她们。”

“还是夫人大度。”丫鬟趁机拍马屁。

萧琴儿怀着身孕,不耐暑热,每日都要用许多冰块。

好在王府储存了足够多的冰块,不用担心冰块不够用。

午后,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

她扇着扇子同丫鬟们闲聊。

“早知道天气这么热,我就跟着母妃一起去行宫避暑。听说北邙山格外凉爽,晚上睡觉还要盖被褥。”

丫鬟出主意,“要不给王妃娘娘去信,王妃娘娘心疼夫人,说不定会派人接夫人去行宫避暑。”

萧琴儿琢磨了一下,当即吩咐道:“伺候笔墨。”

丫鬟兴高采烈。

萧琴儿去行宫避暑,她们身为贴身丫鬟,自然也要跟着去。

萧琴儿写了一封书信,交给王府长史,叫长史大人送去行宫。

之后,她就等着行宫那边的消息。

王府同行宫,每三天通一次信。

三天后,行宫的回信到了。

裴氏在信里面先是关心萧琴儿的身体,叮嘱她好好养胎,不要胡思乱想。

接着又说行宫规矩大,不能随意走动,不适合萧琴儿。还说路途颠簸,所以叫萧琴儿安心留在王府,不要想些有的没的,也别想着到行宫避暑。

萧琴儿看完了信,气得差点将信纸撕碎。

见她脸色不好,丫鬟们也不敢说话。

生了一会闷气,萧琴儿问道:“大夫人那里可有收到信件?”

丫鬟小声说道:“有。大夫人如今管着内院,每隔三日,王妃都会和大夫人通信。”

“知不知道王妃在大夫人的信里说了什么?”

丫鬟们齐齐摇头,这个她们哪里知道啊。

萧琴儿坐起来,“随我去见大夫人。”

顾玖苦夏。

今天夏天格外炎热。

每日她都不乐意动弹,一动,就感觉汗水从毛孔里面咕噜噜流出来,衣服都湿透了。

因为天气炎热,这个月,她都没去宗正寺看望刘诏。

只派了白仲,容信两位小黄门,替她走了一趟宗正寺。

结果两人回来,告诉她没见着刘诏。

她问道:“怎么回事?是宗正寺的人不让你们进去吗?”

白仲说道:“小的到了宗正寺,送上好处,说是给公子送些消暑的吃食。结果宗正寺的人根本不收好处,还将我们二人赶了出来。我们与他们理论,他们就派人打我们。”

顾玖奇怪,“这是为何?你们没找陈崇威陈大人吗?”

“小的找了陈大人。可是陈大人不在宗正寺,说是出门公干,要几个月才会回来。”

顾玖皱眉,“宗正寺的人还说了什么?”

“只是叫我们离开,别的没说。”

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难道是天子下令,不许探望?

没道理啊!

事情都过去好几个月,天子没必要揪着几个月前的事情不放。

她对白仲二人说道:“你们先下去休息,明日随我一同前往宗正寺。”

此时小丫鬟进门禀报,“启禀夫人,四夫人在外求见。”

顾玖朝窗外看了眼,明晃晃的太阳正高挂在天空。

“这么热的天气,四夫人怎么来了,难道她不怕热。去将四夫人请进来。”

萧琴儿被请进小花厅。

她面上带着笑,“大嫂,我们有些日子没见,怪想你的。”

顾玖笑着招呼,“四弟妹坐下说话。今儿什么风,竟然将四弟妹吹了过来。”

“哎,还不是老天爷闹的。这天气一日热过一日,我又怀着身孕,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顾玖莫名惊诧,“难不成是谁克扣了四弟妹的冰块?”

萧琴儿摆手,“那倒没有,冰块是足量的。大嫂误会了。”

顾玖如释重负,“没人克扣就好。若是有人不知好歹,敢给四弟妹气受,四弟妹尽管告诉我,我替你出头。”

“大嫂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这里正好有件事要拜托大嫂。”

顾玖挑眉一笑,她就知道萧琴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弟妹请说。只要能帮的,我肯定不会拒绝。”

萧琴儿笑了起来,“就等大嫂这句话。你看天气越发的热,我是整夜整夜睡不好。

听闻行宫那边格外凉爽,我就想着,能不能去行宫避暑。

不过母妃心疼我,担心路上颠簸,叫我克服一下困难,不要去行宫,就怕有个万一。

母妃所担心的,正是我所担心的。可是我又担心天气热,把我热出毛病,会害了孩子。

大嫂,你和母妃隔几日就要通信,你能不能替我求个情,将我的情况如实告诉母妃,让母妃派人来接我去行宫避暑。”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她将裴氏的信件拿出来,“今日母妃还在信件上叮嘱我,叫我照顾好你,不许你任性胡来。四弟妹,你的要求恕我无能为力。”

萧琴儿一把抢过信件看起来。

果不其然,裴氏果然叮嘱顾玖看好她,不许她出门。

萧琴儿脸色一垮,显然很不高兴。

她将信件还给顾玖,“大嫂就不能帮我求求情?天气这么热,难道大嫂不想去行宫避暑?”

顾玖收起信件,“四弟妹,你如今可是双身子,而且不满三月,胎像不稳。这个时候出门,路途颠簸,你就不怕出事?

要是有个万一,母妃能高兴?四公子能高兴?天气不会一直这么热,过段时间肯定会下雨。等下了雨天气就凉快了。你就忍耐忍耐。”

萧琴儿委屈得哭起来,将顾玖唬了一跳。

第287章 出卖

好不容易将萧琴儿打发了,顾玖像是打了一场硬仗,浑身是汗。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亏得萧琴儿还能一直不停的哭半个时辰。

叫她说,萧琴儿就是闲的。

静极思动,没事干,就想搞出点事情来。

对于忙惯的人来说,突然没事情做,总感觉浑身不自在。

顾玖用热水擦了身,换了一身轻便的家居服,棉质,很舒服。

将冰盆往身边一摆,再拿一把团扇随意扇着,这日子也还惬意。

第二天一大早,敢在天气热起来之前,顾玖坐着马车来到宗正寺。

接待她的是一个面生的小吏。

小吏对她还算客气,“夫人见谅,上面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探视。”

顾玖问道:“是宫里下的命令吗?”

“下官不知道。下官只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做事,并非成心为难夫人。”

“我知道你们也有难处。我给公子诏带了一些换洗的衣物,可否代为转交?”

小吏看着顾玖手中的衣物吃食,面有为难之色,“不瞒夫人,这些东西无法交给公子诏。”

顾玖蹙眉,“上面不准你们代为转交吗?还是公子诏出了事,收不到我送的物件?”

“请夫人不要为难下官,下官只是奉命办事。”

顾玖心中了然,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小吏顿时松了一口气,总算将人打发了。

却不料,顾玖突然回头,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公子诏什么时候离开的?”

“这个月…”

话一出口,小吏立马醒悟过来,赶紧捂住嘴,什么都不肯说。

顾玖笑了笑,“多谢。”

小吏紧张说道:“下官什么都没说。”

顾玖笑道:“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

小吏松了一口气,紧张兮兮地目送顾玖离去。

上了马车,青梅急忙问道:“公子真的已经离开了宗正寺吗?为何没有回府?”

顾玖挑起帘子,望着外面。

“昨日白仲他们来送东西,结果被宗正寺的人态度恶劣的赶走,我就隐约猜到或许公子已经不在宗正寺。今日过来,只是为了求证这个猜测。果不其然,公子早已经离开了宗正寺。”

“公子离开了宗正寺,为何不回王府。”青梅很是疑惑。

顾玖随口说道:“或许公子身不由己。他虽离开了宗正寺,却还要听命宫里做事。我姑且一猜,他人很有可能就在行宫,在陛下跟前听命。”

“公子既然在陛下跟前听命,为何不给夫人带个口信,或是派人送封信回来。公子难道是忘了夫人吗?”

顾玖摇摇头有,没接这话。

刘诏如今是什么情况,她也说不清楚,全凭猜测。

猜测是做不得准的。

只希望刘诏这一趟能够平平安安。

行宫群殿之一的甘泉宫。

天子正带着爱妃戏水放松。

最近,天子新得了一个美人,姓李,被封为昭仪。人称李昭仪。

李昭仪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容貌极美,体态肥瘦均匀,增一分嫌肥,减一分嫌瘦。

天子日日召她侍寝,短短一个月,李昭仪宠冠后宫,就连几位娘娘都要给她三分脸面。

李昭仪的父兄,也跟着鸡犬升天。

她父亲被赏了一个三品闲差,极为体面。兄弟在少府任实缺,手握财权,不可一世。

李昭仪人美,脑袋聪明,拧得清。

见有人来,她急忙躲到水湾处藏起来,还冲天子调皮的眨眨眼。

天子就爱她这份天真聪慧。

天子从水池中走出来,内侍上前伺候穿衣。

天子摆摆手,随意披着一件外袍,问来者,“何事?”

“启禀陛下,这是河北道巡查御史的奏本,事关重大,请陛下过目。”

天子嗯了一声。

内侍从来者手中接过奏本,放在天子面前。

天子随意翻阅,脸色渐渐变得铁青。

看完奏本上最后一个字,天子直接将奏本砸在地上,“太子想死乎!”

水池周围,所有宫人齐齐跪下。

唯有李昭仪,躲在水湾处,伸着头偷看。

天子厉声说道:“更衣。宣太子觐见。”

数名宫人上前,替天子更衣。

陈监正陈大昌捡起地上的奏本,掸一掸上面的尘埃,不动身色地同送奏本的来者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这么多人,费尽心机,近十年的努力,今日就要见分晓。

一定要毙其于一功,决不能让太子再有翻身的机会。

不是太子死,就是他们死。

太子上位,他们这些人必死无疑。

他们当然不想死。

那么只能让太子死。

多年的努力,终于让天子身边无一人替太子说话。

今日,就是见证努力成果的日子。

绝不容有失。

陈监正不经意间,同李昭仪的目光对上。

他面无表情,正要移开目光,却不料李昭仪突然对他善意一笑。

陈监正不动声色,心里头却在快速思索着李昭仪的用意。

李昭仪对他散发善意,想要做什么?

天子更衣完毕,顾不得李昭仪,直接启程前往正阳殿。

行宫群殿之一的一处偏殿,太子神色凝重。

他挥退左右,与太子妃孙氏相对而坐。

“父皇此次召见孤,只怕凶多吉少。这一去,也不知能不能回来。你,总归好自为之。真到了最后,孤绝不会吝啬自己这条性命,一定会保全你们。将来,东宫一干人等就全拜托你。你向来聪慧有主见,孤相信你一定能保全所有人。”

太子妃孙氏脸颊颤抖,嘴唇张张合合,好不容易才将话说出口。

“殿下何至于如此?父皇召见,或许是为了别的事情。”

太子殿下摇头,“孤听闻吴侍中进宫面见父皇,紧接着父皇就召孤觐见。孤预感到,这一回只怕难以脱身。”

太子妃孙氏脸色煞白,紧紧抓住太子的手,“不至于吧。殿下,一定还有办法,对不对。我这将方少监叫来。母后肯定还安排了后招。”

太子殿下迟疑了一下,“去把方少监叫来吧,孤也有几句话想要问问他。”

太子妃孙氏点头,“臣妾亲自去叫他。殿下,你莫慌,一定还有办法。”

她急匆匆起身,前往陋室见方少监。

“出事了!”

见面后,太子妃孙氏神色凝重,“吴侍中进宫,只怕不怀好意。殿下已经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方少监,你是不是也该动起来?”

吴侍中从始至终,都在反太子。

可以说是反太子一党的中坚力量。

前两年,吴侍中被派往河北道任府尹,领侍中衔。

这次突然回京,并且进宫面圣,八成没什么好事。

就像太子殿下,一听吴侍中的名字,顿时如临大敌。

方少监示意太子妃孙氏坐下说话,“确定吴侍中回来了吗?”

“此事千真万确,你莫非以为本宫在骗你?”

方少监这摇头,眉头微蹙,“事情来得突然,一时半会还没准备好。至少得给咱家一两天的时间。”

太子妃孙氏冷哼一声,“等到明天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变天了。届时,你我都得被打入地狱。”

方少监盯着太子妃孙氏,“你放心,咱家会拖住时间。我有几句话要交代太子殿下,请娘娘允许。”

“正好太子殿下也有几句话要问你。你收拾收拾随我来。”

太子妃孙氏领着方少监前往偏殿面见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见到方少监,神情略显激动。

太子妃理所当然要留下来旁听,却不料太子殿下却对她说道:“你回避一下,孤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太子妃孙氏脸色微变,问道:“殿下要问什么,是臣妾不能听的?”

“是关于母后的一些事情。”太子殿下神色平静地看着太子妃孙氏。

她有些尴尬,“既然如此,臣妾告退。”

她一离开,太子殿下就率先叹了一声。

“孤早就料到这一日,只是不放心东宫上下上千人的性命,让他们为孤一人陪葬,实在是于心不忍。孤就想问问你,母后还有没有话留给孤?”

“请殿下恕罪。”

方少监突然跪下磕头,“老奴死罪,死罪。”

“你快起来。孤没怪过你,反倒是孤曾辜负了你。”

方少监依旧跪在地上,他抬起头望着太子殿下,“殿下,老奴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禀报。若是操作得当,殿下未尝不能保命。”

太子殿下神色一变,“你在说什么?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老奴并没有胡说八道。睿真皇后过世之前,反复叮嘱老奴,一定要保住殿下的性命。就算做不成太子,只要还能保住性命,就还有机会翻盘。老奴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招釜底抽薪,能帮助殿下脱罪保命的办法。”

太子脸色凝重,“什么办法?母后果真交代过你。”

方少监压低声音,郑重地说道:“老奴不敢欺瞒殿下。老奴的办法就是,由殿下举报太子妃娘娘阴谋毒害陛下,而且认证物证俱在。只要殿下将老奴,还有太子妃交出去,这一回一定能够顺利脱身。”

“荒唐!荒谬!你在胡说什么?休要胡言乱语。”

太子殿下脸色震惊,眼神慌乱,双手微微颤抖。显然是受了惊吓。

方少监掷地有声地说道:“老奴没有胡言乱语,老奴说的句句属实。太子妃娘娘让老奴筹划,妄图下毒害死天子。

天子一死,殿下身为太子,就能顺利继位。然而天子身边防卫严密,老奴何德何能能够毒害天子。

但是这件事一百步已经行了九十九步,人手,毒药全都准备妥当,只等动手。

如果这个时候殿下举报此事,小心筹谋,定能从中脱身,保全性命。请殿下速速决断。”

“你,你们…”

太子殿下大惊失色,浑身颤抖,“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谋划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你们,你们是想害死孤吗?”

方少监神情严肃,“即便老奴同太子妃娘娘什么都不做,殿下就能平安脱身吗?

吴侍中突然回京面圣,这就是一个信号,一个非常坏的信号。

殿下也预感到了吧,天子的耐心显然已经耗尽。这个时候,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殿下,速速决定吧。”

太子殿下压低声音,神情愤怒地怒斥;“你们,全都是乱臣贼子。你出卖太子妃,她知道吗?她若是知道,她一定会扒了你皮,将你碎尸万段。”

方少监神情坚定地说道:“为了殿下,老奴只能出卖太子妃。想来,为了保全殿下的性命,太子妃也乐意牺牲自己。”

“闭嘴!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不仅会害死东宫上下几百条人命,你还会害死屹立朝堂百年不倒的孙家。孙家若是倒了,镇国公府离家破人亡还远吗?孤的孩子还能保全吗?”

太子殿下一脚踢翻了方少监。

方少监倒在地上,却不改其志,“老奴只想保全殿下的性命。只要殿下活着,一切都还有机会。”

太子殿下仰天大笑,“孤一人的性命,没了就没了。不值得这么多人为了孤陪葬。你,忠心可嘉,可是你算错了一件事。你低估了陛下,你也低估了孤。”

方少监大惊失色,“殿下,你可要三思啊!”

太子殿下呵呵一笑,“你起来。你放心,孤不会赐死你。你随孤一起去见陛下,接下来,就由你伴随孤的左右。”

方少监不敢置信,“殿下,你意欲何为?”

太子殿下轻声一笑,说道:“世人都说孤耳根子软,受人摆布,没有主见。这一回,孤乾坤独断,任何人都休想改变孤的决定。”

紧接着,他提高音量,冲大殿外面喊道:“爱妃,你进来。”

太子妃孙氏走进大殿,神情疑惑。

她并没有听到太子同方少监的谈话内容。

然而自觉告诉她,情况不太妙。

她朝方少监扫了眼,方少监却躲着他的目光,神色黯然。

她忙问道:“殿下,你和方少监谈得怎么样?”

太子殿下说道:“接下来,方少监就在孤身边伺候。你,良苦用心,孤都知道。你替孤,好好看着几个孩子。

接下来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许他们乱来。尤其是老大。他手里头如今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有些不受管束。

必要的时候,你派人将他关起来,就说是孤的命令。他若是不听,孤就不认他这个儿子。”

太子妃孙氏声音颤抖,这是在托付后事吗。

她指着方少监,质问道:“你这老奴,在殿下耳边说了什么,老实交代。”

太子殿下拦住她,“你不必为难方少监,他对孤忠心耿耿,孤已经见识到了。孤现在就去面见父皇,这里就全交给你。”

太子妃孙氏猛地拉住太子殿下的手,“殿下,你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可不要冒险啊。”

太子殿下笑了起来,“孤会奋力一搏,保全所有人。如果事不可为,孤也不会留下遗憾。”

他掰开太子妃孙氏的手,对方少监说道:“我们走吧。”

然后率先走出偏殿。

太子妃孙氏带着哭腔,站在门口,目送太子殿下离去。

方少监也回头看了眼,叹了一声。

时也命也。

人真的不能和老天爷争命吗?

他不信!

他偏要争一回。

太子殿下用眼角余光观察着方少监的举动,他果然没有放弃。

然而太子殿下已经无心劝解。

因为他也需要方少监的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