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玖咬牙切齿,部堂尚书统统都是臭不要脸老王八蛋。

双方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兵部先支付四成定金,余下六成货款在交货后一个月支付。棉服交出,只要不是质量问题,概不退换。

第二个条件,旧棉服有多旧,由兵部决定。顾玖不得提要求。

顾玖龇牙,这是要坑她,还是要坑她。

顾玖干脆说道:“旧棉服,交货时必须干爽,每件重量不得低于三斤,补丁不得多于四个。数量三万套。”

“刚才说好两三套,现在又改口三万套。诏夫人,你这生意做得不地道啊。”

顾玖浅浅一笑,“老大人,你总得让我赚点钱吧。全新棉服,加羊毛,内胆全是今年的新棉花,低于市场价两成卖给兵部。

这样的买卖,错过了这村可没那个店。你看看我们的样品,是不是要比传统的棉服更厚实,更暖和,手感也更好?”

兵部尚书摸摸样品,手感的确很好,用的都是正宗的棉麻布料。双层,里面一层是羊毛织布。内胆是压得结结实实的新棉花。摸起来特别舒服。

“你保证两万套全是这个质量?”

“当然!老大人可以派人问问我的口碑,我做生意,从不干以次充好的事情。鲁侯那边,你也可以打听打听。”

兵部尚书了然一笑。

鲁侯那边,他当然知道。鲁侯每年订购纯羊毛保暖棉服,兵部都有记录。

只是纯羊毛保暖棉服成本高,价格贵,兵部一直没有大规模采购。只有鲁侯的部队,坚持采购轻便保暖的纯羊毛保暖棉服。

小半羊毛大半棉花的棉服价格比纯羊毛便宜了至少三分之二。兵部大人自然倾向于同样保暖,只是比较笨重的塞了棉花的棉服。

他对顾玖说道:“只要你能保证两万套都是这个质量,我就给你三万套旧棉服。”

“不得多于四个补丁,重量不得少于三斤。”

“放心吧,亏不了你。”

双方签了协议。

等立冬,纺织工坊就要陆续交货。

出了兵部,她将订单交给白仲,“安排下去吧。”

白仲笑嘻嘻的,“夫人一出马,工坊就多了两万套军需订单。今年合作得好,明年说不定能拿下十万套订单。”

顾玖笑了起来,“兵部穷光蛋一个,还指望十万套订单,做梦吧。不如指望鲁侯那边多下点订单。将样品给鲁侯送去,说不定鲁侯对羊毛棉花掺一起的棉服有兴趣。”

“小的这就安排人送样品。”

其实兵部也没顾玖说得那么穷,只是花钱的地方多。能拿出来采购新棉服的钱,真的是极少极少。

只押款一个月,已经是看在刘诏的面子上,给了顾玖家属优待。

换成别的军需供应商,不押款半年一年,就不叫兵部。

兵部就是这么流氓。

“去户部!”

今儿她还约了户部尚书面谈。

越过顾大人,直接由户部税曹帮她约时间。巧了,恰好就和兵部尚书见面的时间是同一天。

到了户部,不出意外碰见了顾大人。

顾大人看见顾玖,眉头一皱。

“挺着大肚子,还天天往外跑,成何体统。”

顾玖眨眨眼,对身边的许有四吩咐道:“把公子的茶叶拿半斤过来,给顾大人送去,清火!”

顾大人恼怒不已,“你之前闹出那么大的风波,才刚刚平息,现在又出来抛头露面,像什么话。女人家就该有女人家的样子,在家相夫教子,才是你的责任。”

顾玖抿唇一笑,懒得和顾大人掰扯,“父亲教训的是,改天等孩子出生后,我就在王府安心相夫教子。”

顾大人板着脸,“你知道为父是为你好,就行。你今儿来户部做什么?”

顾玖左右看看,“哦,我和户部老大人约好谈事情,父亲不用操心。”

顾大人眉头紧皱,不敢置信,“你什么时候尚书大人约好?本官怎么不知道?”

“因为不涉及父亲的差事,就没提前告诉您老人家。不过父亲现在知道也不晚。”

“荒谬!”顾大人出离了愤怒。

他感觉被顾玖轻视,感觉自己的权威被人践踏。

就在他即将发怒的当口,户部税曹急匆匆赶来,“诏夫人这边请,大人一直等着你。顾大人,您去忙吧。大人说了,他和诏夫人谈话的时候,不需要顾大人在场。”

原本理所当然要跟着去的顾大人,被气得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他气得脸色发青,话都说不出来,直接甩袖离去。

顾玖抿唇一笑,“家父脾气比较暴躁,税曹大人请别介意。”

“习惯了,习惯了。诏夫人这边请。”

显然在户部税曹眼里,是将顾玖顾大人分开对待。

不会因为他们是父女关系,就对顾大人格外客气。

户部税曹品级虽然没顾大人高,可是人家有实权啊。

论权柄,论油水,论重要性,顾大人这个户部侍郎,真没有户部税曹牛逼。

而且户部税曹是户部尚书大人的人,完全不用鸟顾大人。

顾玖被请进签押房。

户部尚书乐呵呵的,“诏夫人快坐,老夫等候你许久。”

不自称本官,而是自称老夫,这是准备话家常吗?

顾玖了然一笑,“累老大人等候良久,是晚辈的错。”

“诏夫人这是刚从兵部出来?”

“什么都瞒不过老大人的耳目。”顾玖在对面坐下。

户部尚书哈哈一笑,“看样子诏夫人又谈了一笔生意?”

顾玖抿唇一笑,“无论多少笔生意,都会如数缴税。”

“如此甚好。老夫最满意的就是你带了一个很好的头,做了个好榜样。主动纳税,利国利民,该让全天下的人向你学习。”

“别!千万别。我人小力微,马上又要生了,架不住被火烤被烟熏。老大人饶了我吧。”

户部尚书哈哈大笑一声,“既然你不愿意,此事就此作罢。今儿你来见老夫,不是为了闲聊吧。”

“自然不是。大人时间宝贵,晚辈岂敢拉着大人闲聊。今儿我来,是想商量一下京仓陈粮。”

户部尚书眉眼微动,他没想到顾玖竟然盯上了京仓。

今年的新粮即将入仓,陈粮自然要处理出去。

城外几万流民,每个人都等着顾玖开工吃饭。

那么大的粮食需求量,能便宜一文钱都是好的。

这不,她找上了户部。

“大人,南城门外几万流民,本是户部的责任。是我,冒着破产的风险,还差一点被朱家半路截杀,才养活了那些流民。眼看秋天到了,冬天也不远了,京仓陈粮也该处理了。大人可不可以将陈粮卖给我,好歹帮一把,让几万流民顺利过冬。”

户部尚书沉默片刻,“你该知道,户部处理京仓陈粮,有固定的粮商。今年的陈粮,已经预定出去。你来得太晚了,老夫帮不了你。”

顾玖蹙眉,“大人要坐视城外几万流民饿肚子吗?”

户部尚书似笑非笑地看着顾玖,“诏夫人,你别给老夫定罪。对付承恩伯那一套,对老夫没用。户部办事,有户部的规矩。”

顾玖抿唇一笑,“刚才是我说错了话,请大人见谅。只是城外流民,本是户部的责任。如今户部想要推干净所有责任,请问,真推得干净吗?”

“你可以找粮商买粮。”

“大人明明知道,京城最大的粮商就是朱家。”

户部尚书含笑不语。

顾玖恍然大悟,“京仓陈粮,都卖给了朱家。那么多粮食,朱家吃得下吗?”

“对于朱家的实力,老夫还是信任的。毕竟合作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很顺利。而且朱家前阵子刚补缴了一百多万税款,解决了户部大问题。于情于理,老夫都要给朱家一点脸面。”

真是气死了。

没想到叫朱家捷足先登。

户部的人果然似鬼精。整日和钱粮打交道,一个个比谁都会算计。哪像兵部那么好说话。

更可气的是,户部的人竟然见钱眼开。

就因为朱家缴的税比她多,就优先朱家。

真是很不爽啊!

“大人是嫌缴的税没朱家多吗?”

“哈哈…诏夫人真会开玩笑。你可是优质纳税户,老夫只有喜欢,绝无嫌弃。”

“既然是优质纳税户,竟然还买不到陈粮。可见做个优质纳税户,也没什么好处。”

“一码归一码,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而且,你从少府手里买下南城门外大片土地,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户部京仓那点陈粮,你就别惦记了。明年吧,明年你早点来,老夫保证匀一部分给你。”

顾玖很心塞。软的硬的都不行,那么只能金钱开道。

她笑了笑,“朱家还没付钱吧。十万现银,今儿就能支付,大人卖粮吗?不光是陈粮,米糠,麦麸,酒糟,统统都要。”

户部尚书的表情终于有了细微的变化,被顾玖准确捕捉到。

她福至心灵,突然想到一件事。

“朱家刚缴纳了一百五十五万两税款和罚金,还要保证商铺资金运转正常,手头上现银已经不多了吧。看来朱家暂时无钱支付户部粮款。难怪新粮马上就要入仓了,陈粮还堆积在京仓内。”

户部尚书老神在在,“诏夫人知道得不少。”

顾玖浅浅一笑,“还好吧。谁叫我家夫君是皇孙,京仓陈粮有没有出库,稍微一打听就知道。”

真是理直气壮的显摆自己有靠山。

有公子诏做靠山,提供消息,很了不起吗?

嗯!

的确很了不起。

换做普通商户,绝不可能知道京仓里面有多少陈粮。

京仓是稳定人心的定海神针,岂能让人随便打听到情况。

也就刘诏,身为皇孙,可以轻易得到京仓的信息。

户部尚书吹胡子瞪眼,对刘诏顾玖两口子极为不满。

“老夫会和陛下提意见,要对所有皇孙严加管教。”

刘诏身在兵部,却打听户部的情况,这是捞过界。

顾玖低头一笑,“大人息怒。这都是为了城外那几万流民的肚子啊。您老人家,也不希望城外几万流民饿肚子,冻饿而死吧。”

户部尚书哼了一声,“流民都住进了新房,肯定冻不死。”

“冻不死也会饿死。”

户部尚书揉揉眉心,“非得找户部买粮?”

顾玖眨巴眨巴眼睛,特别真诚地说道:“户部陈粮便宜些,能省下不少钱。今儿户部能出粮,今儿我就付现银。少府钱庄全国通兑银票。大人拿了银票立马就可以到隔壁少府衙门兑换银子。”

户部尚书抖了抖胡子,“老夫这辈子都不会踏进少府衙门。”

顾玖笑了起来,“我知道,你和少府有仇。”

当然有仇。

最丰厚的盐铁税收都捏在少府手里,堂堂户部尚书能满意少府才怪。

每次户部没钱花,就得做低服小找少府要钱,跟龟孙子似得。身为户部尚书,能高兴才怪。

户部不要脸吗?

都是财税部门,一个吃香喝辣,一个吃糠喝稀,能看顺眼那才是真有鬼。

“今儿付钱?”

顾玖点头,这事有门。

果然朱家并非外面看起来那么强大。

纵然有庞大的现金流,一口气拿出一百五十五万两,也要朱家半条命。

现在勉强维持着铺子里的现金流。稍有意外,就得变卖产业,压缩商业版图。

只是这个意外,该怎么制造了?

顾玖脑中闪过许多念头,却都被她否了。

罢了,先买粮要紧。

以后再收拾朱家。

户部尚书说道:“那你付钱吧。”

“大人这生意做的,真是一流。付钱简单,好歹你得让我看看货吧。”

户部尚书冲签押房外面喊了声,户部粮曹应声进来。

“你带诏夫人的人去京仓验货。验完货,老夫这边收钱。货物一出,概不退换。”

户部粮曹问道:“请问诏夫人要多少货?”

“十万两的货。”

“怎么分配?”

“老邓,你和这位粮曹大人交涉。”顾玖指了指邓存礼。

“原来是邓公公,这边请。”

顾大人不知从哪里得知消息,知道顾玖要花十万两买陈粮。

他冲到签押房,站在门口怒道:“你疯了吗?你买那么多陈粮做什么?”

顾玖左右看看。

户部尚书蹙眉,“顾大人,站在门口吼叫,成何体统。有什么话进来说。”

顾大人跨进签押房,指着顾玖,气不打一处来。

顾玖莫名其妙,“父亲为何生气?”

“谁允许你花十万两买陈粮?”顾大人厉声质问。

顾玖顿时笑了起来,“我花自己的钱买粮食,莫非还要经过父亲的同意?”

“你哪来的十万两?我给你准备的嫁妆可没这么多。是不是私自贪墨王府公中的钱?赶紧把钱退回去。”

顾玖闻言,哭笑不得,“京城市井上,关于我的传闻那么多。我这钱怎么来的,父亲真的不知道?”

顾大人冷哼一声,“你有多少本事我能不知道。那都是王府的产业,只是打着你的名头而已。你还真将王府的钱当成自己的钱吗?”

“父亲,谁告诉你那些产业都是王府的?你堂堂户部侍郎,产业究竟是谁的,你能不清楚?”

“不是王府的,难道都是你的?”

“当然都是我的。”

顾玖真的被气笑了。

是什么原因让顾大人生出那些产业都是王府的错觉?

“短短几年,你能置办出那么大的产业,你骗谁?你没出嫁前,本官怎么不知道你有这本事?”

顾玖摇头笑笑,“出嫁前,也得给女儿机会表现吧。一没机会,二没本钱,三产权不明,女儿上哪里赚钱去?父亲,你自己想想,出嫁前,女儿连二门都出不了,又怎么能出门经营生意?”

顾大人满腹疑问,“那些产业果真都是你的?”

“千真万确!”

顾大人一脸震惊!

我闺女这么能干,我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

卧了个大槽!

第422章 学历低了点

顾玖一口气花了十万两白银。

花钱的感觉真特喵的爽。

难怪世人都喜欢买买买。

顾大人还在震惊于我闺女是大老板我竟然不知道,这刺激真酸爽。

他,他需要静静。

“父亲,你没事吧?”

顾大人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能没事吗?

他怎么可能没事!

他很有事,好不好?

他再次问道:“南城门外项目真是你弄的?”

“你买那么多粮食,是给流民吃?”

顾玖再次肯定点头。

“有钱赚吗?十万两白银啊,全给吃掉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能赚回来。”

当她的集市是摆设吗?

还是当她的房子是摆设?

卖给流民的房子,的确低廉,低廉到没多少利润。利润都被基础设施建设给分摊掉了。

后面二期,三期,四期工程才是真正赚钱的项目。

二期工程面积最小的一栋小宅院,价格都不可能低于一百两。低于一百两,她顾玖名字倒着写。

当然,什么样的价格就要有同档次的配套。

二期肯定比一期高端大气上档次。

舍得钱的话,还配套小花园哦,亲!

顾大人一脸复杂纠结,有种这闺女谁家的,本官怎么不认识?难不成是被人掉包了吗的懵逼感觉。

他真的需要静静。

“你,你哪天有空,回娘家一趟。我们父女,好好喝一盅。”

顾大人需要时间消化,然后再和顾玖深入谈一谈。

顾玖眨眨眼,“可能要等三四个月,孩子快生了。”

顾大人看着顾玖隆起的腹部,“既然快生了,就别整天往外跑,当心发生意外。”

顾玖点点头,“多谢父亲关心。要不我送父亲出门?”

顾大人默许。

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才回过神来。

这里是户部,是他的地盘,怎么变成了顾玖送他?

嘿,顾玖反客为主玩得真溜。

她没忘记同户部尚书唠叨两句,“家父受了点刺激,让大人见笑了。”

户部尚书哈哈一笑,“无妨。顾大人做事还是很踏实的。”

顾玖揣摩这番话,估计顾大人也就剩下做事踏实这个优点。

顾大人既没有七窍玲珑心,也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高超的手腕,甚至连给力的姻亲都没有。能走到今天,果然是走了狗屎运。

很有可能,顾大人这辈子的仕途就终结在户部侍郎这个位置上。

顾玖笑了笑,说道:“累大人操心。”

户部尚书捋着胡须哈哈一笑。

顾大人有时候真是个棒槌。生的闺女却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几个儿子如今看来也还不错。

顾大人别的本事不咋地,生孩子的本事还是可以的。

忙完了正事,顾玖告辞离去。

走出户部衙门的时候,顾喻顾四哥跑了出来,叫住她。

“小玖妹妹,事情都解决了吗?”

顾喻在户部挂了一个八品官职,替顾大人分忧。

顾玖笑了起来,“顾四哥放心,我都能来户部买粮,问题自然已经解决了。”

“那就好,那就好。前段时间,朱家的事情,我帮不上忙,真是惭愧。”

“顾四哥别这么说。朱家的事情太过特殊,又敏感,连公子诏我都没让他出面。好在一切都顺利解决了。”

顾喻笑了起来,“有空的时候,回府里看看吧。”

顾玖扬眉一笑,“好的!有空我就回去看看。”

迟疑了一下,她又问题:“顾四哥考虑过前程吗?”

顾喻不明白顾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顾四哥难道打算一辈子跟在家父身边做跑腿打杂的差事吗?”

顾喻苦笑一声,他何尝不想独当一面,“小玖妹妹,我只是举人。”

而且他这个举人功名还掺杂了水分。

他不是没想过靠着顾家的关系,外放地方官,独当一面。

靠着侯府的关系,上等县中等县不行,下等县还是可以运作一番。

之所以还在户部打杂,一来顾大人用惯了他,不肯放人。

二是他没钱。

就算有侯府做靠山,替他运作官职,也是要钱的。

不是侯府一开口,吏部就乖乖给办了。吏部又不是侯府开的。

侯府倒是可以借钱给他,可他自己不愿意。

他读书不太行,反正不是天赋型选手。

他胜在干实事。

他仔细想过,以他的能力,做地方父母官还是差了点火候。

所以他想再历练历练,再攒点钱,寻找时机。

顾玖听完他的想法,不由得皱起眉头。

“顾四哥,当官要趁早啊。”

别人这个年龄,已经开始刷功绩,你还在户部跑堂打杂,硬生生地被人甩出几十条街。后面还怎么追赶。

顾喻不年轻了,三十来岁的人。要是结婚早的话,都快当爷爷了。

顾喻笑了起来,“三十少进士,五十老明经。我这年龄正当好。”

顾玖连连摇头,“顾四哥,你和别人的起点不一样。别人三十进士,起步就是翰林院,三年后要么外放地方,要么部堂历练。刷功绩的攻略是现成的。要是家世好,有靠山,升迁速度跟飞一样。

就像家父,背靠侯府,硬生生比别人少奋斗了十年就坐上了户部侍郎的位置。虽然很可能这辈子会终老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

你是举人,你不能照着进士的路子走。你现在不抓紧时间追赶,再蹉跎几年,这辈子真的就追赶不上了。”

顾喻自嘲一笑,“举人本来就追不上进士。若非我姓顾,我连踏进户部的资格都没有。”

“话是这么说,但是世上的事总有例外。我就问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顾四哥愿意脱离家父,在外独当一面吗?”

顾玖的表情很郑重,显然不是随便问问。

顾喻也收起漫不经心的态度,皱起眉头深思。

“小玖妹妹,我能问问是什么样的机会吗?”

“不能!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脱离家父,不再受他差遣。”

“我自然是愿意的!”他做梦都想独当一面,为官一方。

然而资历不够,举人出身,天然比别人低了一头。

即便背靠侯府,身为举人的他,想要得到一个好机会,也是极为不容易。

顾玖闻言,真心笑了起来,眉眼弯弯,“顾四哥一定要记住今日的话。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希望你能紧紧的抓住,不要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顾喻总觉着顾玖说的话有深意,却猜不透。

顾玖也不肯对他透露更多的内幕,只要求他坚持本心。

“顾四哥,好好当差历练,我先回去了。”

“我送你出门。”

“不用,我的马车就在门外。”

顾喻目送顾玖上了马车,神色怔然。

他真的会遇到上好的机会,真的有那么一天吗?

如果是真的,他一定会牢牢地抓住机会。

上了马车,青梅好奇地问了句,“夫人是要给顾喻少爷机会吗?”

顾玖点点头,“他很踏实,也有能力。”就是学历低了点,“为人处世方面,也比较圆滑。做不了部堂高官,做个一县父母官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