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不荒唐,这事都已经翻篇。母妃以后别再提起此事。有空多关心关心父皇,我瞧着父皇是要被气死的。”

“休要胡说八道。”萧淑妃呵斥宁王,“李德妃和江淑仪怀孕一事,做不得真,你别出去乱说。”

宁王一脸八卦地说道:“父皇多大年龄了,还能让两个年轻貌美的妃子怀孕,这多稀罕啊。

以前只想着父皇龙精虎猛,老当益壮。如今想来,怕是被人暗中做了手段。

如果父皇能再活一二十年,那帮拐子暗地里兴风作浪,说不定大周的江山真的会落到小皇子手中。届时,大周的江山还姓不姓刘,可说不准。”

萧淑妃一脸后怕的样子,“这帮拐子实在是大胆,竟然敢操控皇位传承,混乱皇室血脉。”

“在皇宫经营了上百年,你说他们胆子大不大。希望这一回,能将这帮人铲除干净,还一个朗朗乾坤。”

这话宁王说得真心实意,不带半点虚伪。

第467章 一顶结实的绿帽(十五更)

方少监并没有离开京城。

他只是制造了自己已经离开京城的假象,然后偷偷潜伏起来,躲在人口密集的南城。

他把自己包装成贩卖瓷器的商人。

铺子就在南城,已经营业多年。伙计都是熟悉的老人。

这个瓷器铺,是他设在京城的多个据点之一。

早上,他端着茶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掌柜的进来送水,然后悄声说道:“金吾卫还围着楚王府。”

“太妃保住了楚王,楚王被责令闭门思过。太妃如今被收押在宗正寺,等候发落。”

方少监点点头。

“公子诏还没放弃搜捕东家。”

在铺子里,所有人都称呼方少监为东家。

方少监冷冷一笑,“刘诏狼子野心,得给他点教训才是。不过现在时机不对,等风波过去再说。”

“东家没别的吩咐,小的就先出门忙活。”

方少监优哉游哉,打算等风波过去再露面。

刘诏坐在茶楼,面色肃然。

侍卫们一排排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刘诏冷声说道:“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方少监就躲在城里。上一次,宫里通缉他,他化身布庄东家,隐藏在铺子后院。

这一回,他很可能故技重施,依旧以商铺东家的名义潜伏起来。

本公子已经联络了各行业商会,准备进行一个初步的排查。

你们都要好好看着,凡是平日里商铺东家不在,最近商铺东家突然冒出来的铺子,都属于重点筛查对象。

筛查不限行业。方少监这人老奸巨猾,一定准备了很多套身份。命令都清楚了,就赶紧去办。”

侍卫们退出茶楼。

钱富跟随在刘诏身边,“老奴分析了方少监近几年的习惯爱好,性格处事,南城人口最多,中低档商铺云集,是掩藏身份的最佳去处。方少监有很大可能就躲在南城。”

刘诏说道:“还不够。光是一个南城就有上百万人口,必须缩小排查范围。”

“如果是要排查所有行业,所有商铺,最好是借助夫人的人手。”

“夫人派了一百个伙计过来帮忙。这些伙计,长期活跃在商界,对南城的情况也很熟悉。我把这些人交给你,你带着他们去做排查。”

时间一天天过去。

大朝议吵了三五天,都没有结果。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人人都有私心。

对于朝臣们的争吵,天子不置可否。

除了第一天大朝议,天子露面了两个时辰。后面几天的朝议,天子都没露面。

渐渐的,有人察觉到天子并不需要朝议立谁为储君,天子此举主要是为了拖延时间。

皇宫内,一场无声无息的清洗,血雨腥风都被掩盖在桌面下,这才是真相。

有朝臣认为自己受到了蒙骗,想要找天子讨要说法。

更多的人则是将目光从大朝议转移到皇宫。

过去不少熟悉的人都不见了踪影,是被抓起来,还是已经死了?

没人说得清楚。

还有楚王府,又是怎么回事?

侍卫杀王府良娣,莫非是有香艳剧情发生?难不成侍卫同王府良娣有私情?

不管那个年代,人们对这种男女八卦,总是兴致盎然。

没影的时候都能说得有鼻子有眼,这都杀人了,转眼就以楚王府为背景,编出一二十个剧情香艳的版本。

不管哪个版本,楚王头上的绿帽子都是稳稳当当的。

楚王听到街头巷议,气了个半死。

这些文臣武将,怎能如市井八婆一般八卦。

简直是无耻。

说他戴绿帽子,有证据吗?

明明是谢实记恨顾家,才会在冲动之下,杀了顾玥。

为什么到了文人的嘴巴里,就变成了顾玥给他戴绿帽子?

楚王很恼火。

“来人,随本王去看望顾良娣。”

顾玥没有死。

谢实那一刀,避开了要害,加上太医救治及时,顾玥保住了一条性命。

她躺在床上,一直在回想那个场景。总共几秒钟的事情,被她反反复复的回放,每一个细节都不曾错过。

尤其是最后,谢实附耳说的那句话,“对不起,我也是奉命行事。”到底是什么意思?

谢实奉谁的命来杀她?

王府有谁要杀她?

就在顾玥想得头脑发胀的时候,门帘子被挑起,楚王走了进来。

楚王逆着光,顾玥眨眨眼,适应了一下才看清楚对方的模样。

楚王神情憔悴,胡子拉渣,不知道多少天没有好好打理。

“王爷?”

顾玥忍着伤口的痛,坐了起来,靠着床头。

楚王目光复杂地盯着她看,一句话都不说。

顾玥顿觉惴惴不安。

王爷光看着她,不说话,几个意思?

“王爷怎么了?是在为母妃担心吗?母妃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归来。”

顾玥口中的母妃,自然是太妃孙氏。

太妃孙氏被关进了宗正寺,情况自然不会好。难怪楚王一脸憔悴。

楚王在床边圆凳上坐下,“谢实为什么要杀你?”

顾玥一脸柔弱,委屈,“妾身也不知道。”

楚王面色冷漠,“有人说你们之间有私情,谢实杀你,是因爱生恨。”

顾玥的心在这一瞬间,停止了跳动,浑身僵直不动。

她脸上的肌肉在跳动。

好半天,她才能发出声音,“王爷在说什么?是谁在编排谣言污蔑中伤我?”

“你和谢实有私情吗?”楚王问道。

“当然没有。”顾玥突然反应过来,大声怒吼。

她哭着喊道:“到底是谁在害我?是谁?我差一点死在谢实手中,结果还要被谣言中伤,是谁如此心肠歹毒。王爷,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是无辜的啊。”

“你是不是无辜,本王会查清楚。”楚王依旧冷漠。

顾玥伤心欲绝,捂着心口,一副喘不过气来的模样,“我为了王爷,甘愿为妾,难道这还不能证明我对王爷是真心的吗?以我的家世,我本可以嫁个好人家,做正经的大少奶奶。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王爷,都是因为我的一颗心早就扑在了王爷身上啊。”

顾玥在呐喊,在委屈。

她垂首落泪,楚楚可怜。

然而却没能打动楚王。

楚王对她说道:“好好养伤,本王改日再来看你。”

说完,楚王起身离开。

顾玥伤心欲绝,放声大哭。

楚王走出院门,吩咐身边的心腹内侍,“你替本王走一趟金吾卫,替本王问问谢实,问他为什么要杀顾良娣。”

楚王不愿意相信顾玥给他戴绿帽子,他希望能从谢实口中听到不一样的答案。

谢实没有辜负楚王,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你说什么?谢实是奉方少监的命令杀顾良娣?”

楚王一脸懵逼,怎么会这样。

“谢实的确是这么说的。他还说,就连那把匕首,也是方少监亲手交给他的。”

楚王皱眉,“谢实有没有说,方少监为什么要他杀顾良娣?”

心腹内侍摇头,“谢实说他也不知道方少监的用意。王爷,或许太妃知道真相。”

楚王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始终想不明白方少监命令谢实杀人的用意。

“明儿随本王走一趟宗正寺,本王要面见母妃。”

次日一早,楚王坐着马车来到宗正寺,办了手续后,顺利见到太妃孙氏。

太妃孙氏容貌未损,气势不减,一如既往的强硬犀利。

只是身上穿得厚,显得有些臃肿。

宗正寺没有地龙可烧,屋里唯有一个火盆,散发着一点点可怜的热气。

未免冻死,只能将所有厚实的衣服全都穿在身上。

“母妃受苦了。”

“金吾卫没盯着王府了吗?”

“金吾卫大部分人都已经退去,只留了几个人守在门外。”

太妃孙氏点点头,“如此就好。你别担心,这场风波很快就会过去,不会牵连到你的头上。”

楚王蹙眉,“儿子有一事不明,希望母妃能替儿子解惑。”

太妃孙氏笑了起来,“你是不是已经知道,谢实是奉命杀顾玥?”

“母妃果然知道此事。谢实说他奉方少监的命令杀人,儿子想了一晚上也没想明白方少监的用意。请母妃告诉儿子真相。”

太妃孙氏挑眉一笑,“真相就是,这个时候楚王府需要一场乱子,而且最好是能引起全城热议的乱子。”

楚王一脸懵逼,“我不明白。”

太妃孙氏叹了一声,“本宫同方少监,这一回怕是不能脱身。但是你不一样,你是干净的,你可以脱身。

谢实奉命杀顾玥,为何外界传言那么多,就因为谢实同顾玥是表兄妹,很容易被人引到男女之情上面。

现在外面的情况,大家都更关心男女之情,胜于关心楚王府为何被金吾卫围困。

这就是舆论引导,人心引导。别小看这点人心,他会影响到陛下的判断。

因为谢实杀顾玥引发地一些列乱子,之后的男女之情猜测,你在世人眼中是受害者。

你是仁宣太子的嫡子,陛下对太子又亏欠,加上那些沸沸扬扬的流言,陛下才愿意放弃追究你的责任。”

“我的责任?”楚王不明白。

第468章 认命了(十六更)

“母妃,你和方少监背着我到底做了什么?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你告诉我。”

楚王意识到,他被最亲的人给蒙骗了。

太妃孙氏眯着眼睛看着他,“这个时候,你确定要翻旧账?”

楚王激动地想要怒吼,可是话到嘴边,只剩下一声叹息。

“母妃瞒着我,也是为我好,是吗?”

“当然!如果不瞒着你,今日被关在这里的人就是你,而不是本宫。”

楚王浑身一抖,“母妃能不能告诉我,皇祖父为何要派金吾卫抓人?王府到底犯了什么忌讳?”

太妃孙氏缓缓摇头,“同王府没有关系。是当初还住在东宫的时候,留下的一点首尾没有清扫干净。”

楚王凄凉一笑,“在母妃心头,我永远都是一个需要人保护的孩子。”

“你永远都是我的孩子,保护你,是我的责任。”太妃孙氏郑重地说道。

楚王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母妃替我做的一切。”

太妃孙氏笑了起来,“你能明白本宫的苦心,本宫就很满足了。回去后,低调行事,别东想西想。等这场风波过去,你依旧是楚王。”

楚王望着她,“母妃和方少监商量的事情,是不是想要扶持我登上那个位置?”

太妃孙氏压低声音,悄声说道:“自然是想的。可是陛下生了太多儿子,解决了一个还有另外一个。本宫与方少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办法让陛下改变初衷,越过皇子立皇孙为储君。”

楚王低头一笑,笑容悲凉,“母妃和方少监真的不必如此。其实这两年,儿子逐渐意识到,过去很多想法都是妄想。那个位置,自从父亲过世后,就离我越来越远。若是父亲还活着,或许还有一线机会。”

太妃孙氏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如果是在一年前,不,半年前,听到楚王这番没有志气的言论,她都会大发雷霆,将他狠狠批一顿。

但是今日,她反而很庆幸,庆幸楚王没了野心。

没有不切实际的野心,才能在过上自在的皇室生活。

“你这么想是对的,从今以后你就做个闲散王爷,逍遥度日。”

这一刻,太妃孙氏长长叹了一声。斗了一辈子,拼了一辈子,甚至不惜拿仁宣太子的命去赌。

人到中年,被关进宗正寺,才醒悟到人争不过命。

仁宣太子一死,属于他们的时代就已经结束了。

这些年的挣扎,不过是回光返照。

天子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儿子。

太妃孙氏仰着头,一滴泪水落下。

她抬起手,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将泪水擦掉。

她是坚强的东宫太子妃,楚王府太妃。她不能哭泣。

哭泣是弱者的行为。

她强硬了一辈子,还将继续强硬下去。

楚王心中悲凉,“我要怎么做,才能救母妃出去。”

“不用救我。时间到了,陛下自会放我出去。”如果陛下不肯放她出去,楚王就来给她收尸吧。

她活了一辈子,够本了。

楚王惊疑不定。

太妃孙氏笑了起来,摸摸他的头,一如多年前,东宫那个小公子。

她笑着说道:“我在这里,除了日子清苦一点,别的都没什么。你好生过日子,别想些有的没的。”

楚王重重点头。迟疑了一下,才问道:“方少监会被抓住吗?”

太妃孙氏笑了起来,“他不会被抓住,他精着了。不过以后你不可和他来往。他就是一头狼,他对楚王府根本没有忠心。他只是想利用楚王府,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楚王盯着太妃孙氏,“他真的不会被抓住吗?我听说刘诏一直没放弃搜捕他。”

太妃孙氏笑了笑,笑容平和,“就算他真的被抓住,他也会及时自我了断。他知道太多东西,他不能落到任何人手里。这是他的使命。所以,你不用担心他会说出不利于王府的事情。”

楚王目光复杂,“母妃,你之所以被关在这里,是不是和父亲的死有关?”

太妃孙氏脸色剧变,眼神犀利,气势全开,厉声质问,“谁告诉你的?谁在胡说八道?”

“儿子只是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的事情,你也敢信,你没脑子吗?你不相信本宫,反而去相信外人的胡言乱语,你的判断力了?本宫一心为你打算,你却怀疑本宫害你,你是想逼死本宫吗?”

“母妃息怒,儿子并不是这个意思。”

楚王诚惶诚恐,慑于太妃孙氏的气场,他连头都不敢抬。他是害怕的,害怕眼前名为母妃的女人。

“既然不是这个意思,那你就闭嘴!”

太妃孙氏强势依旧,训斥楚王,向来都是不留情面。

楚王战战兢兢,连连请罪,这一关才算过去了。

太妃孙氏叹了一声,“你啊,有时候就是喜欢偏听偏信。罢了,本宫也不怪你,谁叫本宫无能,没办法一直留在你身边教导你。”

楚王说道:“我去找皇祖父求情,求皇祖父放过母妃。”

“不用!等外面的流言平息后,你就将顾良娣给打发了吧。”

楚王一脸疑惑不解,“母妃都说了,谢实是奉命杀人。谢实同顾良娣既然是清白的,儿子为何要将她打发走?她毕竟替我生了一个孩子。”

太妃孙氏理所当然地说道:“她名声坏了,她和谢实之间不管有没有私情,这辈子她都洗不掉偷情的坏名声。你留着她,只会败坏你的名声。

打发了她,再给她一笔养身银子,也算是仁至义尽。她娘家有靠,又有丰厚嫁妆,她还能再嫁。这样做,对所有人都好。”

楚王皱起眉头,“一定要打发了她?”

“你对她莫非有了感情?”

楚王摇头,“那倒不是。只是儿子从不委屈女人,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不习惯。”

“你不想出面,就让王妃替你料理干净。”

楚王点点头,“我听母妃的。那,谢实也要打发走吗?”

“送他去军营,这是事先答应他的条件。”

“本宫不会害你。”

楚王笑了笑,“我知道。母妃也要保重身体,儿子改日还来看你。”

自那以后,楚王再也没去看望过顾玥,一直到顾玥被赶出王府。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陈大昌身上的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

他捧着一摞奏章,放在案头上。

寝宫内,靠着窗的地方,多了一张书桌,一张椅子。

天子不耐烦躺在床上,就让人抬着他坐在窗户边。看看奏章,口述,叫人拿笔代他批阅。

陈大昌将奏章放在案头,“陛下忙了一上午,也该歇息了。”

“朝堂上还是争论不休吗?”

陈大昌点头,“是的。到底立哪位殿下为储君,朝臣们吵得不可开交,一直没有结论。不过另外几位老大人,上本请陛下乾纲独断。”

天子嘲讽一笑,“这个时候,他们就想到让朕出面乾纲独断,早干什么去了。”

陈大昌不敢作声。

天子伸出左手,拿起一本奏章随意翻阅,有些气闷。全都是请立储君,连一点新意都没有。

天子问陈大昌,“最近有什么新鲜事?”

“还是老样子,公子诏忙着抓人,楚王府的流言越演越烈,大家都好奇得很。”

“朕让刘诏闭门思过做检讨,他是将朕的话当做了耳旁风吗?”天子怒而不显。

陈大昌不敢乱说话。

天子冷哼一声,“等他抓到人,朕再收拾他。还有别的事情吗?”

“有一件。诏夫人递牌子进宫,想要求见陛下。”

天子来了兴趣,“她为何要见朕?”

陈大昌小声说道:“应该是为了顾大人的案子。”

天子笑了起来,“你去告诉她,顾知礼的案子,她没资格插手。这事叫说得上话的人来,人不来,这案子朕就一直拖着。”

陈大昌揣摩着这番话,隐约触摸到真相的边缘。

顾大人是不是被人算计,对于天子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顾大人成了个靶子,天子可以趁机利用这个机会,解决一些陈年往事。

陈大昌躬身领命。

得了空,他亲自去了一趟宁王府见顾玖,将天子的一番话,一字不改复述给顾玖听。

顾玖听完,就一个反应,懵

脑袋瓜子特懵。

天子要的人是谁?

在这件事情说得上话的人,肯定不是指宁王,也不是刘诏,同样也不是她。

那会是谁?

是顾家人吗?

答案似乎就是顾家。

“多谢陈公公亲自跑一趟。我这就命人准备酒席,陈公公难得出宫一趟,不如留下喝杯酒水。”

陈大昌摆手,“不用了。咱家还要赶回宫里复命,将来又机会再来喝夫人的酒水。”

“陈公公这就要走吗?那我送陈公公出门。”

顾玖亲自送陈大昌出门,还奉上一份厚礼,临近过年,就当是送年礼。

陈大昌也没拒绝,叫身边的小黄门收了礼物,直接回宫。

回到东院,顾玖叫来许有四

“你替本夫人回一趟顾家,将陈公公所的那番话,如实告诉顾家大老爷还有老爷子。”

第469章 不是绑架而是谋杀(十七更)

顾家人得到消息后,比顾玖还懵。

这话没头没尾,叫他们怎么做?

谢氏哭哭啼啼,求着大房想办法捞顾大人出来。

“弟妹别哭了,不是不帮,这不是没头绪吗。”

“定是有这么个人,陛下才会发话。陛下发了话,就得赶紧将人找出来。迟了,恐怕陛下就改变了心意,我家老爷就要在大理寺关一辈子啊。”

谢氏说到伤心处,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胡氏格外嫌弃自家婆母。

遇到事情除了哭,就不能干点有意义的事情。

哭能解决问题的话,顾大人早就放回来了。

谢氏伤心得很,她没能力,谢家更帮不上忙,只能求着大房和隔壁侯府。

尤其是谢实还动手杀顾玥,谢氏的心都快要死掉了。

大太太张氏出面安抚,好半天才将人安抚住。

大老爷趁机离开。

走在府中花园,被突然钻出来的顾老爷子给拦住了去路。

“父亲怎么出来了?天冷,父亲赶紧回房歇着,儿子还要替二弟的案子奔波。”

“老二的案子你不用操心,老夫自会解决。”

大老爷先是懵逼,接着很不耐烦地说道:“父亲不要添乱了行不行?儿子很忙。”

“没用的东西,老子说的话,你没听到吗?这事你别瞎操心,过几天老夫自会解决这件案子。”

大老爷摇摇头,只当顾老爷子失心疯,尽说些有的没的。根本没将顾老爷子的话放在心上。

直到两天后,门房急急忙忙来报,说老爷子一大早出了门,而且穿戴朝服,拿着腰牌,分明是要进宫面圣。

大老爷一听顾老爷子进宫面圣,吓得面无血色。

“老头子是想害死全家吗?触怒了陛下,一家人的性命都不够陪。快快快,快安排车马,本官这就进宫。另外派人通知老侯爷一声。如今也只有老侯爷能拦住老爷子。”

隔壁侯府的老侯爷同顾老爷子死亲兄弟,亲大哥的话,顾老爷子还是要听一听的。

大老爷以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齐,拿上腰牌急匆匆朝宫里赶。

他紧赶慢赶,还是迟了。

天子正在接见顾老爷子。

大老爷守在宫门口,浑身上下仿佛有一百只蚂蚁在爬,浑身难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