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奴婢没说看不上他。就是这事太突然,奴婢一点准备都没有。夫人可否给奴婢一点时间,奴婢想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青梅总算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找回了自己的思路。

顾玖笑了起来,“好啊!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考虑,无论同不同意,都给我回个话。总不能一直拖着赵三。”

青梅嗯了一声,“奴婢会认真考虑。”

顾玖叮嘱她,“别委屈自己,若是不愿意,拒绝了就是。你是我的丫鬟,岂会叫你吃亏。什么姨娘小妾,自然比不上你的尊贵体面。”

青梅心中熨帖,“多谢夫人!”

第548章 报丧

顾府派人到王府报丧,说顾玥没了。

那天京城下着很大很大雪。冰雪覆盖了天地,一眼看去,白茫茫一片。

报丧的人说:“三姑奶奶睡得沉,丫鬟也睡得死,半夜屋里闭了气都不知道。等到早上丫鬟敲门才发现人已经没气了。

六少爷很自责,说是不应该因为避讳,将三姑奶奶安排在没有地暖的小跨院里面。

太太得知三姑奶奶没了,人哭得晕死过去。醒来后,就抓着六少爷,叫六少爷给三姑奶奶偿命。

夫人没看见那个场面,都动了刀子。六少爷亲自将一把匕首递给太太,叫太太杀了他,给三姑奶奶偿命。太太手都在发抖,最后还是下不了手。”

顾玖问道:“除了太太闹腾外,老爷说了什么吗?”

报丧的下人说道:“老爷长吁短叹,说今年犯太岁。眼看着要出孝,又出了这档子事情。好在三姑奶奶辈分低,又是外嫁女,顾府无需替她守孝。

老爷还让人给楚王府送信,希望能接小公子到顾府,好歹给三姑奶奶披麻戴孝几天,送三姑奶奶最后一程。”

“楚王府那边有回信吗?”

“小的出门的时候,楚王府那边还不曾有回信。小公子太小,楚王府那边未必会同意。再说,三姑奶奶已经从楚王府名册上除名。”

顾玖长出一口气,“我知道了。明儿我会回去一趟,其他姑奶奶都会回去吗?”

“是的,明儿都会回去。”

“就这样吧。”

顾玖没想到,顾府拖延了两天才报丧。

关于顾玥的事情,她谁都瞒着,连刘诏都没告诉。

不是信不过刘诏,而是她不想将娘家人最不堪的一面,坦露在亲密的枕边人面前。

顾玥做的那些事情,何止是不堪,简直是该死。

刘诏有些担心顾玖的状态,“明儿需要我陪你回去吗?”

“不用。”顾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刘诏的好意。

她担心刘诏去了,那些事情瞒不住他的双眼。

刘诏再次问道:“真的不需要我陪你去?”

顾玖点头,“我一个人能行。明儿姐妹们都会回去,我可能会耽误点时间。你去了,可没人招呼你。”

“好吧,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我们是夫妻,不该见外。”

“我当然不会和你见外。”

次日一早,血停了。

顾玖坐上马车,启程回顾府。

京城街道,一大早,五城兵马司就组织人手清扫路面积雪,洒上碳渣防滑。

因为积雪的缘故,马车行驶得很缓慢。

花了比平日里多一倍的时间,终于回到了顾府。

因为顾家已经分家,大门口就没挂白灯笼。

进了大门,只有二房院门口挂着白灯笼。

顾家替顾玥设了灵堂,除了几个丫鬟,无人守孝。

显然,王府并没有将顾玥的孩子送回来。

顾玖进了灵堂,烧了一炷香。

她心里头默念着,“不管怨也好,恨也罢,赶紧去投胎。下辈子别在作践自己,好好的世家女糟蹋成靠出卖身体的女人,也只有你干得出来。人人都往上爬,也就是你,越混越回去。真是白生了一张聪明脸。”

烛火摇曳,烟雾袅袅。一阵寒风灌进来,几个丫鬟齐齐哆嗦,全都是一副怕怕的模样。

白幡飘荡,竟然落在了顾玖的肩头。

丫鬟们都是一脸惊惧之色。

顾玖回头,朝自己肩膀上看了眼。

她轻轻拿掉白幡,眼神轻蔑,心头继续默念道:“活着的时候,你都赢不了我。如今你死了,你以为你还能兴风作浪吗?信不信改明儿,我就请全天下最厉害的道士将你镇压,叫你永世不得超生。”

话音一落,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灵堂内安静到落针可闻。

什么寒风,什么白幡飘荡,一切都像是错觉。

就连那烟雾,也规规矩矩地往上飘,渐渐散去。

还有那烛火,笔直笔直,没有丝毫的动荡。

顾玖微微低头,嘴角往上拉扯,似乎是在笑,又似乎是在悲叹。

她心道:“算你识趣,我就不和你计较。赶紧投胎,好好做人,下辈子别再自作聪明,白瞎上佳的出身和一张漂亮的脸蛋。你的孩子,如果真的是楚王的血脉,一切都好说。如果是谢实的孩子,我自会保他性命。”

孩子无辜。

保下那个孩子的性命,对于顾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孩子性命保住后,孩子要如何生存,就轮不到顾玖去操心。

顾玖抬步,准备离开灵堂。

一阵小风,卷着一片枯叶吹进来,落在了顾玖的狡辩。

顾玖一脚踩下去,“规矩点,别让我动用非常手段收拾你。你有今天,全是你咎由自取。”

说完,她抬起脚,那片枯叶竟然化成了粉末。

顾玖冷着一张脸,“真是欠收拾。”

许有四伺候在她身边,小声问道:“夫人,要不要请两位道爷过来做个法场。”

“可以。就今天吧。”

许有四领命,自去安排。

对于皇室人员来说,儒释道三家顶级人才,儒家难一些,因为都清高。另外两家的顶级人才,轻易就能找来,而且办事特别踏实妥帖。

顾玖也不知道,顾玥的灵魂是不是真的在灵堂内飘荡。

真与假对她来说,都没关系。

她做这事,就不后悔,永远都不后悔。

就如她想的那样,顾玥活着的时候不是她的对手,莫非做了鬼就能变聪明吗?

都说人比鬼可怕,可见顾玥就算做了鬼,能力也要打个八折。那就更不是她的对手。

顾玖离开了灵堂,一切恢复正常。

姐妹们都在厢房用茶。

“二妹妹,你可算来了。”

大姐姐顾珍几年下来,圆润了一圈,完全脱去了少女时的青涩,是个爽朗的妇人。

她一张脸,白嫩白嫩,又圆圆的,看起来很有福气的样子。

顾玖含笑说道:“大姐姐,四妹妹,五妹妹。没想到我来的最晚。”

“不晚,不晚。我们也才刚到一会。二妹妹可去了灵堂?”顾珍问道。

顾玖点头,“去了,上了一炷香,唠叨了两句。”

“哎,报丧的人上门的时候,我唬了一跳,还以为是哪位长辈不好了。万万没想到会是三妹妹出事。她人虽然讨厌,可是真没想过她年纪轻轻就去了,还是因为那样的原因。那个丫鬟,叫葡萄的,也是个笨的。屋里烧着炭盆,都不知道留个窗户缝,结果主仆二人都没了。”

顾珍很是感慨。

或许真的是远香近臭,亦或是人死万事消。

如今顾珍提起顾玥,再无当初的怨恨和仇视,反而感到很可惜,替顾玥不值得。死得太可惜了。

顾珊显然没有顾珍那么想得开。

毕竟顾玥曾差一点烧死她。

顾珊说道:“没想到大姐姐会替三姐姐可惜。那些事情,大姐姐都忘了吗?”

顾珍却说道:“没忘又怎么样。她人都死了,难不成我还要抓着过去那点事情找她算账吗?人都死了,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吧。有什么恩怨,到灵堂,当着她的面说出来。说出来,心头就舒坦了。四妹妹别信,我可是亲身验证。”

顾珊低着头,嘲讽一笑,“我倒是当着她的面抱怨了一通,可惜,这心里头还是不得劲。她死了,可是我那口气还是压在心头。自始至终,到她死,她都欠了我一个道歉,欠我一个说法。”

是的,到死顾玥都没给顾珊道过谦。

顾玥没有给任何被她伤害的人道过谦。

她总是理所当然地伤害别人,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当别人不乐意给她踩的时候,她还反过来骂人不知好歹。

也不知她哪里来的这份自信,以为全世界都是她亲娘,都得宠着她。

归根结底,还是谢氏宠出来的毛病。

顾珍说道:“四妹妹,你心结太深。不如学着抄写佛经,能让你心平气和,看开一些。”

顾珊一脸诧异,“大姐姐年纪轻轻,就开始抄写佛经了吗?难道是许家日子太过清苦?”

“那倒不是。我是日子苦闷,平日又没什么消遣,加上夫君常年在外,我担心他的安危,便养成了抄写佛经的习惯。”

顾珊感慨道:“姐夫去边关多少年了,怎么还没回京城。当初不是说三年就能回来吗?”

顾珍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夫君写信回来,只说边关吃紧,暂时还不能换防回京。我如今就盼着他能平平安安回来。”

顾珊忙说道:“姐夫常年在外,而且还是边关,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要不请二姐姐帮个忙?”

第549章 姐妹

“二妹妹能帮忙吗?会不会太为难?”

顾珍私下里早就想过,请顾玖帮忙,将许三郎弄回京城。

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口。

还怕开口后,顾玖会拒绝。要是被拒绝,她哪里还意思再开第二次口。

没想到顾珊这么给力,她瞌睡就送来枕头,竟然主动提起此事。

顾珍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的看着顾玖,“这事应该很难吧。毕竟事关换防,得朝廷安排。”

顾玖放下茶杯,轻声说道:“换防一事事关重大,我自然插不上手。不过让一两个人回京,还是有办法的。就是得让姐夫受点委屈。”

“受点委屈不怕,要紧地是能早点回京城。”顾珍简直是意外之喜。

她没想到,这件事会如此顺利。顾玖并没有拒绝她。

顾玖没卖关子,直言说道:“姐夫若是有伤在身,边关缺医少药,届时运作一番,自然可以回京疗养。”

“必须受伤吗?我不是怀疑二妹妹,我是担心夫君下手没个轻重,伤了要害。”

顾珍一脸惴惴不安。

顾玖轻声一笑,“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相对简单的办法。我这边给姐夫上峰去信,等下次需要人送奏本回京的时候,让姐夫领了这个差事。等他回到京城后,运作一番,自然可以留在京城当差。”

“真的可以这样吗?”

顾珍显然更满意第二个办法,不用受伤,平平安安回到京城,没有比这更好的。

顾玖接着说道:“但我并不认识姐夫的上峰,也说不上话。”

顾珍张口结舌,她有话说,却羞于张口。

毕竟是她求人帮忙,怎能不要脸的为难人。

顾珊再一次助攻顾珍,“二姐姐,能不能请大殿下出面帮个忙,想办法将大姐夫调回京城?大姐姐和大姐夫成亲半年,大姐夫就去了边关,而且一去就是多年。大姐姐怪可怜的。”

顾珍连忙说道:“多谢四妹妹一心替我着想。但是这事,二妹妹能帮忙就是情分,不能帮忙也没什么。不能因为我的一点事情,给二妹妹大殿下增加麻烦。”

“大姐姐还是老样子,明明心里头想要,嘴上却说着不要。客客气气的,不知该说你虚伪,还是该说你拿乔。”顾珊语气调侃,顾珍却尴尬了。

顾珍张嘴结舌,到底是该反驳顾珊,还是要替自己辩解,一时间她是半点主意都没有。

她一脸尴尬地看向顾玖,想说自己不是顾珊说的那样,可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最后,只是低声说道:“我并不是那样的人。我心头自然希望二妹妹能帮我,可我也不能陷二妹妹于不利。”

顾玖见顾珍急了,忙说道:“我知道大姐姐是怕我为难,并不是四妹妹说的那样。”

顾珍激动地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多谢二妹妹能理解我。”

“却没想到,我竟然做了恶人。”顾珊打趣自己,又拍了下自己的嘴巴,“是我说错了话,大姐姐千万别和我计较。我就是开个玩笑,没想到大姐姐当真了。”

顾珍扭头,擦了擦眼角。

她没作声,心里头显然对顾珊有意见。

顾珊嫁得好,婚后生活也如意,人难免比过去骄矜了些。

看着爽朗,有时候说话却很伤人。

就算是亲姐妹,彼此来往,也该有点分寸才对。哪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说是直爽,其实就是没分寸。

好在顾珊也认错了。

顾珍郁闷了一会,情绪平复后,才说道:“叫妹妹们看笑话,真不好意思。二妹妹,那事能办的话还好,办不了也别勉强。别人能在边关一待十年,我家夫君自然也能待十年。”

顾玖轻声说道:“大姐姐别着急,这事我先替你记着,回去后我问问人,看能不能想办法将姐夫调回京城。等有了消息,我派人给你送信。”

顾珍一脸激动惊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二妹妹。要是夫君能回来,你就是我们的大恩人。”

“大姐姐别这样,太见外了。”

顾珍擦着眼泪,“我只是太激动了。分别多年,孩子都启蒙了,却还没见过他父亲。每每想到夫君回来,孩子却不认识他,我心里头就难受得紧。”

顾珍动了真情,感慨了一番。

姐妹们听着她絮叨,都是些生活琐事,却从中感受到顾珍这些年的生活。

五妹妹顾琳突然说道:“嫁给当兵的太苦了,大姐姐这些年分明是在守活寡。我不要嫁给当兵的。”

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

顾珊瞪了眼顾琳,“会不会说话?你不嫁当兵的是你自己的事情,嚷嚷什么呢。谁稀罕听你那点想法。你要嫁谁,你自己说了可不算,得父亲做主。”

顾琳捂着嘴,有点委屈,有点紧张,还有点愧疚。

“大姐姐,我不是故意的。”她小心翼翼地道歉。

顾珍今儿连番受刺激,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性子。

她瞥了眼顾琳,“五妹妹的婚事还没着落吗?太太如今不管事,白姨娘没资格替你相看婚事,只能指望嫂嫂帮你相看。

只是嫂嫂又有了身孕,怕是精力不济。五妹妹,你的婚事,恐怕还得再等一两年。不过你也别着急,就算再等一两年,你也不算老姑娘。”

顾琳委屈坏了,眼睛红了,“大姐姐是在奚落我吗?”

顾珍摇头,“你误会了,我只是好心提醒你,婚事你别着急。别管是当兵的,还是干别的,总比嫁不出去强。”

顾琳哇的一声哭出来,捂着脸跑了出去。

顾玖摇摇头,“大姐姐何必如此?”

见顾琳跑了出去,顾珍又有些后悔,觉着刚才自己太过刻薄。

她不好意思地说道:“哎,是我不对,一会我给五妹妹道个歉。我也没想到,她和小时候一个样,说她几句就受不了哭着跑掉。”

顾珊抿了抿唇,“这得怪白姨娘。白姨娘私下里不知教了五妹妹什么,把五妹妹教得小气得很。”

自罗夫子过世后,侯府那边就没有再请女先生教书。

一来是如罗先生那般学问好人品好的女夫子很难找,二是侯府的姑娘们年龄渐渐大了,要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学习管家理事。

于是侯府就停了女学。

得等到侯府下一代姑娘们成长起来,侯府才会重新聘请女先生,重开女学。

这样一来,顾琳也就没地方上学,整日在府中不是做针线活,就是和白姨娘闲话,偶尔跟着胡氏学习管家,算算账本。

她倒是想找大房的顾珺一起玩耍,不过顾珺功课很忙。大太太张氏对待顾珺这个庶女,是当嫡女培养。

尽管没有女学,平日里也给顾珺布置了很多功课。

因此,顾珺根本没时间和顾琳玩耍。

姐妹们都出嫁了,顾琳独自在府中,的确很寂寞。

性子有些左性,难以避免。

顾玖说滴:“该提醒白姨娘一声,叫她远着五妹妹,别把一身姨娘做派都叫五妹妹学了去。”

“只怕晚了。”顾珊在府中多待了几年,对顾琳的情况自然更加了解,“白姨娘是生怕大家害了五妹妹,什么事情都要耳提面令。如今五妹妹已经习惯凡事听白姨娘的。你叫她远着白姨娘,她还以为你害她。”

顾玖有些意外,记忆中白姨娘不是这样的。白姨娘虽然是个妾,多少有点见识,是很支持顾琳多学点东西,学得大气一点。

怎么这几年,转了性子?

顾珊说道:“二姐姐自出嫁后,难得回来一趟。每次回来,也就停留几个时辰。后院的情况,你可能都不太清楚。

白姨娘年龄大了,加上父亲的后院又添了几个人,她心里头自己慌了神。生怕五妹妹嫁出去后,嫌弃她,忘了她,不管她。

所以她才要将五妹妹牢牢抓在手里,叫五妹妹凡事都听她的。她自己都变得左性,又来教导五妹妹,能教出什么好来。”

顾玖替顾琳感到可惜。

过去顾琳也爱哭鼻子,还有点笨笨的,好歹是个积极乐观,有点见识的小姑娘。好好培养一番,未必不能有一番格局。

结果在顾琳树立三观最要紧的几年里,白姨娘竟然承担了主要的教导责任。

这就麻烦了。

“五妹妹可怜,府里除了白姨娘,竟然没人管教她。”顾珍感慨了一句,越发后悔之前对顾琳说的那番话。

她不该对顾琳那么凶。

顾珍突然站起来,“我去找五妹妹,给她陪个不是。她的婚事,我也替她相看着。希望能为她介绍一门好婚事。”

说完,顾珍就风一样的冲了出去。

第550章 今儿就放肆一回(三更)

顾玖去见了顾大人。

提醒顾大人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别再让白姨娘管教顾琳。

顾琳到了说亲的年龄,该给她找个嬷嬷,好生调教一番。

顾大人拍着脑袋,“忙得忘了,都忘了五丫头的婚事还没着落。”

顾玖嘴角一阵抽抽。

什么忙得忘了。

这两年顾大人在守孝,忙什么忙啊!

他根本就是没上心,忘了还有个女儿叫顾琳,行五,还没婚配。

平日里,顾琳也不会到顾大人跟前溜达。

一年到头,父女二人能见到一面就不错了。

父女两人长久不见面,顾大人理所当然就把人给遗忘在了后院。

顾大人接着说道:“这事叫你嫂嫂去办。内院的事情都归她管。”

顾玖叹了一声,“父亲好歹也该上上心。除了五妹妹顾琳,四哥顾珩,还有老七顾珲,老八顾珙的事情,父亲也该放在心上。顾珩和顾珲尽管是庶出,也该给他们找个营生,不能叫他们整日闲着。”

顾大人皱眉,发愁,“顾珩以前看着还好,本以为他读书能有出息,结果连考了几次,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我看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读不了书,那就去从军。京营那边,我可以安排。”

“从军?”顾大人十分嫌弃,“顾珽已经从军,顾珩不能再去从军。而且他也吃不了这个苦。”

“父亲怎么知道他吃不了这个苦?父亲问过他吗?”

“不用问,我都清楚。”

顾玖生气了。

她面目严肃地说道:“四哥读书读不出名堂,又不让他从军,请问父亲想让四哥做什么?

不趁着他年轻,替他找个营生,难道要他天天混日子?说句难听的话,父亲在的时候,他还能混日子。

等到父亲百年后,他怕是要讨口要饭。顾家儿郎,沦落那般田地,父亲就不觉着羞愧?”

顾大人脸色难看,“何至于如此。你不要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顾玖冷哼一声,“父亲,我这回不是和你商量,而是告知你,家里这些兄弟,必须尽快给他们找个营生。绝不允许他们继续混吃等死。”

“你简直是…”顾大人本想呵斥顾玖放肆,话到嘴边,突然醒悟闺女已经贵为皇子妻,赶紧将放肆二字咽了下去。

“父亲是想呵斥女儿放肆吗?那今儿女儿就放肆一回。”

顾玖是半点没客气。

看着顾大人一副只为自己打算,不管子女死活,不管一家老小未来的态度,她就不打算再客气。

若是兄弟姐妹们,还都是小孩子,顾大人这个态度没所谓。

小孩子嘛,还不到承担责任的年龄。放任几年也没关系。

但是现在,连最小的顾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其他兄弟们,一个个更是老大不小。

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二十啷当的年轻小伙,也该想着找工作养活自己。

更何况是在普遍早熟的古代社会。

如果顾玖嫁的是普通人,她大可以不管这些庶出兄弟姐妹的死活。

顾家有顾珽和顾琤支撑门户就行了。

然而,她是皇子妻,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兄弟走向混吃等死的路而不过问。

她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这些兄弟成为顾珽,顾琤的负担。

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

真到了他们落魄的一天,找到顾珽顾琤跟前,顾珽和顾琤真能一点都不管吗?

在这个宗族为本的年代,顾珽和顾琤做不到。

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亲朋好友找上门来,也不能完全拒之门外。就算不耐烦,还是得捏着鼻子,拿出一点精力去应付一二。

顾玖不求这些兄弟能干成多大的事情,只求他们不拖后腿,能有一个养活自己,养活一家老小的营生。

所以她很不客气地和顾大人说道:“一个家族想要繁衍生息,保子孙后代富贵荣华,靠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努力不是嘴上说说,更不是每日混吃等死,斗鸡遛鸟。

靠习武从军,读书从文,靠功绩,靠钱和权,靠着大胆心细,严格教养家中子女,才能让一个家族长盛不衰。

父亲对家中子弟放任不管,分明是要将他们养成废物。女儿不知道,他们做了废物,对谁有好处。

现在顾家已经分家,大伯和大伯母不会轻易过问顾家的情况。父亲更应该担起教养的责任,好歹给他们一个营生。他们都是你的孩子,你不能只管生不管养。”

顾玖对顾大人很不满,也没有丝毫的隐瞒。

就差直接将顾大人一张脸撕下来,丢在地上狠狠踩踏。

尽管如此,顾大人也觉着脸颊火辣辣的痛。仿佛被人左右打了一二十个巴掌,打得他眼冒金星,恼羞成怒。

顾大人怒斥顾玖,“你一个外嫁女,家里的事情哪里轮得到你来管。”

顾玖板着脸,“今儿女儿还真得管一管。我知道父亲看不起当兵的人,但是父亲别忘了,顾家靠军功起家。

顾家人读书,是从父亲开始。父亲希望家中子弟都走上读书出仕的道路,也得看看他们适不适合读书,是不是那块材料。

既然读不出名堂,就统统去从武当兵,好歹有个前程。”

顾大人负隅顽抗,“这个家我说了算。我说不准他们去当兵,就是不准。”

顾玖阴沉着一张脸,“父亲果真要为了一己私利,耽误他们的前程吗?”

顾大人反问,“什么前程?你告诉本官,当兵能有什么前程?”

顾玖轻蔑一笑,“原来在父亲眼里,当兵竟然没有前程。隔壁侯府,嫡长孙也在当兵,父亲怎么说?侯府上下习武,就连几位堂伯父身上都挂着武将职衔,随时都能上阵杀敌,父亲又怎么说?”

“那不一样。”顾大人狡辩。

顾玖冷声说道:“在我看来,都是一样。想当将军,就得从小兵做起。来人,去将几位少爷叫来。本夫人今儿要当面问问他们,到底想做什么?难不成真打算一辈子混吃等死,做个废物。”

许有四领命,连忙交代小黄门去请人。

顾大人见状,恼怒不已,“顾玖,你不要太过分。”

顾玖说道:“我今儿就是过分,又怎么样?”

“不好了,不好了。二姑奶奶同老爷吵起来了。”

下人见机不对,急急忙忙跑去给顾琤胡氏报信。

如今这府里,他们两口子管着。出了事,下人自然是找他们两口子。

顾琤闻言,惊疑不定,“二姑奶奶怎么就和老爷吵了起来?”

“二姑奶奶要让几位少爷去当兵,说是不能叫他们继续混日子。老爷不同意让他们去当兵。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而且越吵越厉害。二姑奶奶还叫人去将几位少爷请出来,要当面过问此事。”

胡氏听完就说道:“二姑奶奶的打算,才是真正替兄弟们着想。老爷拦着,到底是什么道理?”

顾琤略微知道一点,“父亲向来看不起武将,当初三哥当兵,闹了好大的乱子才勉强同意。如今二妹妹让兄弟们都去从武,父亲自然不乐意。我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吵起来。”

“那怎么办?”胡氏有些担心。

几个小叔子整日里没事干,拿着公中的钱混日子,她是很有意见的。

她赞同顾玖的看法,大老爷们哪能一直这样混着。既然读书读不出来,从武也是一条出路。

结果顾大人就为了文武偏见,愣是不同意。

简直是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