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顾玖会这么干。

顾玖不仅要这么干,还要发扬光大。

以后生的孩子,全都要准备一间库房,专门用来放礼物。

有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萧琴儿私下里酸溜溜地说道:“大嫂财大气粗,贵重礼物自然能车载斗量地送出去。我们穷哈哈,只能跟在大嫂身后喝点汤汤水水,沾沾光。”

“既然沾了光,就别叽叽歪歪废话。”刘议有些不耐烦。

他很欣赏顾玖的处事风格,自然也就看不上萧琴儿的斤斤计较。

萧琴儿白了他一眼,“我私下里抱怨两句还不行吗?”

刘议皱起眉头。

萧琴儿哼了一声,女人的直觉发挥作用,“每次我一说大嫂,你就摆一张臭脸。你就这么不乐意我说大嫂的坏话吗?”

刘议脸色一沉,“休要胡说八道。我是讨厌没事干,整日里说人是非。”

萧琴儿怒道:“我说二嫂,三嫂是非的时候少了吗?怎么不见你反驳?”

“那能一样吗?”

“哪不一样?都是嫂嫂,哪不一样?你说清楚。”

刘议深吸一口气,“你别忘了,腊月二十,你才从大嫂那里拿了一笔分红。

你以后的零花钱,甚至我们分府后的开销,都要指望大嫂,你确定你要继续编排大嫂的闲话?

真不怕传到她耳朵里,叫她知道了,把你剔除去?

我虽然本事不大,但是我不会一边拿着好处,一边说人闲话。

还有,母后也让我提醒你,管好自己的嘴巴。我们和大房同气连枝,共同进退。

你可以说任何人,唯独不能编排大哥和大嫂的闲话。坏了我的好事,我饶不了你。”

不等萧琴儿的反应,刘议甩袖离去。

“刘议,你王八蛋。”

萧琴儿从刘议的背影怒吼。

刘议不为所动,他又不是第一天被骂王八蛋。

他本想出门喝酒,最后想了想,还是去了书房。

内侍王顺知道刘议不开心,于是就拿了开心的事情禀报。

“按照殿下的吩咐,老奴叫人在南城门外二期工程买了十套房,全都租出去了。而且都是租给那些读书人,还有进京考试的举子。因着南城门外办了个书院,那边也多了许多读书人。”

刘议果然露出了笑脸,“有空你经常过去看看。若是有合适的,不妨引荐给本殿下。”

王顺就说道:“老奴正替殿下物色着人才,倒是有几个看着好的。不过开春后,还会有更多的读书人进入京城,届时要不在城外别院办个诗会,将那些有才学的读书人都请去,殿下亲自考察。”

刘议点点头,“如此甚好,这件事你要上心。”

顿了顿,王顺一脸欲言又止。

刘议挑眉,“有什么话直说,吞吞吐吐,成何体统。”

王顺便说道:“是这样的,昨日进宫,遇到萧昭仪。她托老奴,给哥儿姑娘带了一份礼物。”

“这点小事,你为难什么?”刘议嗤笑一声,看不上王顺谨小慎微成这个样子。

王顺咬咬牙,“除了给哥儿和姑娘的礼物,萧昭仪还送了一份给殿下。”

“给我?”

刘议诧异,他没急着问礼物是什么,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她以什么身份给我送礼物?还有,孩子们的礼物,她又是以什么身份送的?”

王顺躬身说道:“回禀殿下,萧昭仪是以姨母的身份给哥儿姑娘送礼。也是以表妹的身份,给殿下送礼。”

刘议蹙眉,“如今她是父皇的女人,我见了她,还得称呼一声昭仪娘娘。什么表妹表兄,这关系无需再提。礼物,你退回去。”

“殿下,礼物退不回去啊。当时老奴就说礼物不能收,可是萧昭仪非要送,不收都不行。还说殿下要是不收她的礼物,就是看不起她,心中鄙夷她。”

刘议眉头大皱,“她真这么说?”

“千真万确,老奴不敢欺瞒殿下。这事本该昨晚就说的,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老奴琢磨着,这事不能让夫人知道。”

刘议点点头,的确不能让萧琴儿知道。

萧琴儿知道后,鬼知道她会不会闹,闹到何种程度。

“你把礼物拿过来给本殿下过目。”

王顺急急忙忙拿了礼物。

萧昭仪并没有送犯忌讳的礼物,就是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宝,价值不菲。

外加几张带着熏香的书签,书签上面写的也是圣人名言。

刘议琢磨了一会,却始终琢磨不透萧昭仪送他这份礼物的用意。

“罢了,随便找个名目做登记,收进库房里。别登记萧昭仪的名字。”

“老奴明白。那这几张书签,殿下要用吗?”

刘议迟疑了一下,“用吧。”

初二,顾玖带着孩子,还有男人回娘家。

顾家已经出孝。

早在出了热孝的时候,顾家大房和二房就已经分家。

顾大老爷,很意外的,继承了顾老爷子那个不怎么值钱的镇军将军职务,也算是官升一级。

顾家二房分到的宅院,和侯府,镇军将军府同一条街,不过隔了几百米远。

顾老太太还活着的时候,就考虑到两个嫡出儿子分家,于是早早的在同一条街上置办了宅院。

三进,院子套院子,只比原先住的镇军将军府小个几亩。

搬家,早在半年前就开始了。

一直陆陆续续,先将一些用不到的东西搬了过去。

等到腊月出孝,请了人,花了几天时间,二房全家搬进了新府邸。府邸上挂着牌匾,书写“顾府”二字。

今儿,顾玖回的就是刚搬进去的顾府,而不是原先镇军将军府。

胡氏早就等着。

“二姑奶奶可算来了,大殿下也来了。都是稀客。”

“嫂嫂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外面冷,快随我进屋喝茶。”

顾琤出面招呼刘诏,领着刘诏去了外院。

顾玖带着孩子,进内院花厅喝茶。

“这处宅院还是第一次来,看格局,和镇军将军府差不多。”

胡氏点头,“听夫君说,老太太还在的时候,就命人照着镇军将军府的样子修建这栋宅院。我们搬进来之前,只是派人清扫,修补了一番,都没花几个钱,然后就搬进来了。”

顾玖赞许道:“这房子挺好。”

胡氏笑得眼睛只剩下一条缝,“谁说不是。就这地段的房子,如今是有钱都买不到。”

皇城跟下的房子,寸土寸金,光有钱没身份都住不进来。

顾家老太太有先见之明,早早的置办了宅院,子孙后代就不用为房子操心,直接住进来就成。

顾玖对这位老太太很是佩服。

只可惜,她没机会见到这位老太太。

到了花厅,姐妹们都在。

顾玖让御哥儿和虎哥儿玩耍。

虎哥儿是大姐姐顾珍的孩子,五六岁了吧,长得虎头虎脑。

胡氏的闺女还小,和两个哥哥玩不到一起。

顾珊的孩子更小,才半岁大,也是个姑娘。

等顾玖坐下来,她才知道,顾珊又怀了身孕。

“四妹妹身体好,这么容易就怀上了。”顾珍笑着说道。

顾玖看着顾珊,上次给顾玥办丧事的时候见她,她气色还不错。

这回见她,就显得有些疲惫。

顾珊抿了抿唇,“这次也是意外。原本打算休整一两年,把身体养好一些。没想到半个月前身体不舒服,请大夫检查,竟然又有了身孕。”

“四妹妹身体怎么样?”顾玖关心问道。

顾珊摇摇头,“怀这一胎特别累,每天都想躺着睡觉。”

“要是太累,就好好休息。过年少走两家也成。”

“别家可以不去,娘家不能不回来。今儿倒是辛苦嫂嫂招待我们,都不曾回娘家。”

胡氏笑着说道:“我和娘家那边商量好了,我们初四回去,正好吃酒席。”

胡氏也怀着身孕,再有几个月就要生了。

不过她这一胎,怀得轻松,都没什么感觉。

大家坐在一起,聊着育儿经,倒是将五妹妹顾琳给遗忘了。

胡氏请了嬷嬷回来,拘着顾琳学规矩。

这回看来,学习还是有成效。顾琳瞧着,比以前稳重了些。

顾珍问她:“五妹妹,你听着我们闲聊,会不会觉着无趣?”

顾琳摇头,“不会啊!多听听姐姐们的经验,将来我就能少走弯路。”

“这话倒是没错。我们都是过来人,说的都是经验之谈。”

顾琳羞涩一笑,“恭喜大姐姐,大姐夫就要回来了。”

当初顾玖严重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总认为自己背着皇孙妻的身份,实质是个生意人。

却不料,她这个生意人已经影响到京城的方方面面。

结果就是她的话很好使。

都不用刘诏出面,让邓存礼往兵部走一趟,许三郎的事情就妥了。

如今许三郎正在回京的路上,光明正大的换防回京。

第567章 病了

顾珍拉着虎哥儿,给顾玖道谢。

顾玖避让。

“大姐姐这样,我可不高兴了。”

顾珍这才作罢,却又说道:“还得谢谢大殿下。”

顾玖抿唇一笑,“不用谢他。这事没劳他出力。”

“那是谁帮了我家三郎?”顾珍诧异。

其他姐妹也都很好奇。

顾玖说道:“本以为这件事很难办,却不料正好赶上朝廷换防,大姐夫回京的事情就给办下来了。”

她轻描淡写,叫人以为这事赶巧了,似乎不用她帮忙,许三郎也能顺利回京。

她本不想贪功,所以才故意说话误导大家。

不过顾珍心头还是感激的。

她嫁入许家多年,多少也长了些见识。知道事情并没有顾玖说的那么简单。

她以为顾玖是为了维护她的面子,才故意这么说。

心里头越发感觉到顾玖的好。

二妹妹虽然强势了些,可是对待自家姐妹都是真心。

快要开席的时候,才见到谢氏。

谢氏老了,头上已经有了白头发。

她原本比顾大人小好几岁,如今看着,却比顾大人老了十岁。

谢氏眼神有些浑浊,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差,像是神游天外,不在状态。

顾珊有了身孕,情绪比较容易波动。

瞧着谢氏这模样,眼泪就止不住落下来。

“母亲,你怎么了?可是有人欺负了你?”

胡氏一听这话,顿时唬了一跳,立马解释道:“四姑奶奶误会了,自三姑奶奶过世后,太太一直魂不守舍。

一直请医问药,还请了太医过府诊治。都说太太忧思过甚,才会如此。

搬家的时候,本想着请太太出来主持,想着太太有事情做,精神能好些。可是太太一口就给拒绝了。我们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可是太太的情况一直不见好,我们也很无奈。”

顾珊擦着眼泪,“大过年,本不该哭。只是见到母亲这般模样,我心里头实在是难过。嫂嫂别怪我,我不是有心的。”

胡氏能说什么,只能尴尬一笑,“四姑奶奶一片孝心,我们都明白。”

大过年的,她能和顾珊计较吗?

顾珊拉着谢氏的衣袖,“母亲,你看着女儿,好不好?”

谢氏神情木然,“你三姐姐人呢?你们都回来了,怎么没见到她回来?”

“母亲?”顾珊一脸震惊。

顾玖沉着脸走上前,不动声色给谢氏诊脉。

谢氏不为所动,她就盯着顾珊,“你姐姐人呢?王府还是不肯放她回来吗?王府实在是欺人太甚,你姐姐给王爷生了个儿子,都不肯给她一份体面。不行,我得去王府找玥儿。”

顾珊赶紧拉住作势要走的谢氏,“母亲,你忘了吗?三姐姐几年前就已经离开了王府。”

“胡说八道。你姐姐刚生了孩子,怎么可能离开王府。我知道了,你就是嫉妒你姐姐,怪我偏心你姐姐,你才故意诅咒她。你这死丫头,自小就讨人嫌,没想到长大后心肠也黑了。你滚,滚得远远的,我不想看到你。”

顾珊听闻,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

“母亲,你看看我,我是珊儿啊。我已经嫁出去了。”

“哼,真以为我老糊涂,连你都认不出来吗?你从小就恨我偏心你姐姐,如今还敢诅咒你姐姐,你个黑心烂肠子的死丫头。我告诉你,你姐姐过不好,你也休想有好日子过。”

谢氏手指着顾珊,已经快戳到她的脸上。

顾珊本就怀孕,敏感易怒,情绪波动得厉害。

谢氏一口一个黑心烂肠子,明知道谢氏病了,这些话做不得数。可顾珊依旧受不了,控制不住的大哭出声。

胡氏急得跺脚。

大过年,又是搬新家,哭哭啼啼的,这是晦气啊。

顾玖轻轻放开谢氏的手腕,暗自叹了一声。

谢氏有轻微脑溢血的的情况,继续加重的话,很可能引起中风。

而且看谢氏这个样子,还伴随着抑郁症。加上她年龄大了,已经有老年痴呆的症状出现。

顾玥的死,显然对谢氏打击很大。让她陷在怪圈里面出不来,加上身体上的病,她理所当然将记忆当做了现实。

典型的逃避,不愿意面对现实。

陷在回忆的怪圈里面出不来。

顾玖拍拍顾珊的手,“四妹妹别太伤心。”

顾珊哭得不能自已。

顾玖使了个眼色,丫鬟上前,扶着顾珊去了隔壁厢房。

顾玖又对胡氏说道:“好好的团圆饭,气氛弄得这么尴尬,嫂嫂受苦了。”

胡氏大度道:“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我就担心四姑奶奶误会我苛待了太太。”

“不会的。嫂嫂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清楚。再说还有老爷,有六哥在。”

胡氏大大松了一口气,“多谢二姑奶奶体谅,说实话,太太不好,我比谁都焦心。我真怕别人因为太太不好,就把所有责任怪在我头上,以为是我不孝敬太太。”

顾玖理解地点点头,“我知道,嫂嫂也不容易。太太现在这个情况,有些难。多找些老人,太太熟悉的人,陪着她说话逗趣。尽量别提顾玥。”

“顾玖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帮帮玥儿吧。”

谢氏突然注意到顾玖,腾地站起来,就要拉顾玖的衣袖。

顾玖退后两步,躲开。

王依警惕地盯着谢氏,防着谢氏对顾玖不利。

谢氏似乎有些怕顾玖。

她突然哭起来,哭哭啼啼地说道:“小玖啊,你就帮帮玥儿吧。我知道我对不起你,我做了错事。可是玥儿是无辜的啊,你和她是亲姐妹啊。”

胡氏跺脚,太太在闹什么啊?

大过年的,成心让大家过不好吗?

顾玖示意胡氏稍安勿躁。

她走上前,轻声说道:“太太难道不知道吗?玥儿妹妹在王府过得很好,王爷特意赏了个庄子给她。这些日子,玥儿妹妹就住在庄子里头,自在得很。”

谢氏很这糊涂,很茫然,“玥儿不在王府,在庄子住着?”

“是啊!太太还去庄子看望过玥儿妹妹,太太不记得了吗?玥儿妹妹叫太太别有事没事就去庄子上打搅她,太太也不记得了吗?”

谢氏抓着头,“我怎么不记得了呢。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就给了忘了啊。你说的没错,玥儿的确住在庄子,我还去看过她。她过得不好啊,她怎么过年都不回来啊?”

没想到,谢氏又哭了起来。

顾玖叫胡氏别急。

她又上前一步,离着谢氏近了些。

“太太难道忘了吗?是玥儿妹妹不乐意回来啊,她在庄子上过得可好了。她不想回来被人管着。”

“对对对,玥儿最讨厌被人管着。自小,她就不喜拘束。”

“上次玥儿妹妹叫太太给孩子准备的衣服,有准备好吗?”

“衣服?”

“孩子的衣服。”

顾玖比划了一下几个月孩子大小,“玥儿妹妹的孩子,需要好多好多的衣服,她拜托太太帮忙做,太太做好了吗?”

谢氏一脸难过,愧疚,“我给忘了。我该怎么办啊?!玥儿一定会怪我的。”

“不会的。只要太太在天热之前把衣服做好,玥儿妹妹就不会怪你。这是她亲口说的。”

顾玖重重点头,“太太赶紧去做衣服吧,晚了就做不好了。我记得太太做衣服的手艺谁都比不上。”

谢氏顿时笑了起来,“那可不是。年轻的时候,老爷的一应衣服鞋袜,全都是我亲手做的。我这就给玥儿的孩子做衣服去。要做多大的?”

顾玖又比划了一个尺寸。

“哦,要做这么大的。”

胡氏赶紧让丫鬟将谢氏带下去。

丫鬟扶着谢氏,谢氏嘴中念念叨叨,一直说着要给顾玥的孩子做衣服,一边朝外走去。

送走谢氏,胡氏长舒一口气。

“还是二姑奶奶有办法。”胡氏很感激。

顾玖问道:“自顾玥去世后,太太一直这样吗?”

“一开始只是伤心,记忆都是清楚的。直到搬家前几天,记忆就出现了混乱,总是记不住事,或是张冠李戴。请了太医,太医也没好的办法。只是开了药,叫我们给太太好生调养。”

顾玖说道:“好生照顾吧。”

谢氏这样下去,时间不会太多。

胡氏忙说道:“自然不敢怠慢太太。我真没想到,三姑奶奶的死,对太太有这么大的刺激。明明太太有那么多孩子,为何独独喜欢三姑奶奶?”

顾玖笑了笑,“在过去,也就几年前吧,顾玥一直最得老爷和太太的宠爱。她要天上的星星,太太也会给她摘下来。”

她没多说,点到即止。

胡氏是聪明人,一点就通。

顾玥作为谢氏倾注了全部心血,所有宠爱的孩子。最后落一个早亡的下场,死之前都没有个名分,不是谁的妻也不是谁的妾。

这样的结局,谢氏怎么能够接受。

接受不了,就疯了吧!

第568章 定个时间

中午吃酒席。

刘诏坐了上位,紧挨着顾大人。

顾大人几杯酒下肚,就拍着刘诏的肩膀,嚷嚷起来。

“女婿啊,我很难啊!顾珽那臭小子,当兵几年,每年都是过年的时候才有一封信寄回来。我看他分明是忘了自己姓什么,忘了家在哪里。我早就说,不能叫他出去当兵,当了兵就学坏了。这个臭小子,偏不听。还有小玖,也犯糊涂,竟然站在臭小子那边。”

刘诏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没有丝毫不耐烦。

倒是顾琤一脸紧张。

见顾大人的酒杯空了,刘诏主动提起酒壶,给顾大人斟酒。

“岳父喝酒。”

“喝喝…”

顾大人举起酒杯,一口喝掉。

“本官一心一意替几个孩子打算,可是没一个领情的。这个,这个,过了年全都要去当兵。我是做了什么孽,竟然摊上一群不孝子。”

老四顾珩,老八顾珙都低着头。他们有一万句反驳,只是没胆子在大皇子刘诏面前说出口。

再说了,过了元宵他们就要去军营报到。

顾大人要发牢骚,就随他吧。

刘诏始终面带浅笑,继续斟酒,劝酒,“岳父喝酒。”

对于顾大人所说的话,刘诏不发表丝毫看法。

顾大人一杯接着一杯喝,酒喝多了,就不停的嚷嚷。

“本官自幼读书,年过二十就考取了进士,也算是少年有为。这些年,无论是外放,还是京官,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却不料,一大把年纪,却越混越差劲。女婿,岳父我心头苦啊!”

“岳父多喝两杯酒就不苦了。”

一壶酒,大半都进了顾大人的嘴。

不出意外,顾大人被刘诏给灌醉了。

“本官没醉,还能喝。来,我们继续喝。”

醉了的人都喜欢说自己没醉。

顾琤见状,赶紧派人将顾大人扶下去休息。

大过年的,至于这样吗?

顾琤身为半个当家人,少不得给刘诏,还有顾珊的夫君赔罪。

刘诏含笑说道:“无妨!喝酒就是要尽兴。”

见刘诏真的没生气,顾琤才偷偷松了一口气。

吃了酒,自有各种玩耍。

歇了一两个时辰,顾玖和刘诏坐着马车启程回王府。

顾府这边,一直到傍晚,顾大人才从醉酒中醒来。

刚醒来,他就问管家顾全,“大殿下人呢?”

“人已经走了。”

“走了?怎么没拦住?”顾大人着急上火。

管家顾全说道:“大殿下晚上还有一顿酒,得赶着回去。”

整个正月,顾玖和刘诏两口子,就是从一个酒席奔赴下一个酒席。每天都是在吃酒席中度过。

顾大人一听,拍着大腿,十分懊恼。

“失策啊,本官怎么就喝醉了。大殿下实在是奸猾,本官将话都说得那么透彻,他竟然一句回应都没有,一直和本官装傻。反过来还灌醉了我,可恶。”

管家顾全忙着安慰顾大人,“老爷放宽心。等开了年,再去吏部探探口风。实在不行,直接上王府,请二姑奶奶和殿下出面。总有办法帮着大人起复。”

“不仅要起复,最好能进六部衙门。”

顾大人又一次懊恼自己没抓住机会,喝醉了酒。

又恨刘诏太过狡猾,尽灌他的酒,一句实话都没有。

“刘诏这人,心思实在是深沉得很。”

管家顾全深以为然。

刘诏每回来顾府做客,从未在人前露过任何口风。

马车上,顾玖问刘诏,“听下人说,中午吃酒的时候,老爷拉着你一个劲的瞎说。”

刘诏笑了笑,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没有瞎说,都是岳父大人的肺腑之言。没想到岳父大人对我如此信任,真是令我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