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尝了尝其他味道,发现自己能接受五香味,香辣味,咸味。不太喜欢麻辣味以及甜味。

他将剩下的牛肉干丢给亲兵,让亲兵们也尝尝味道。

顾玖笑了起来,“牛肉干易保存,味道好,易饱。可充作干粮,适合长途行军,也适合长期在外奔走的行商。”

“你想把牛肉干卖给西北军?”裴荣问道。

顾玖摇头,“我刚说了,一头成年草原牛,我们的收购价是四两银子。牛皮可以用来制作牛皮靴子,牛皮背包,牛皮皮甲,骨头可以磨成粉,混入食物中,牛筋牛杂和上等牛肉都可以卖给饭馆酒肆。

剩下的牛肉,制作成牛肉干,行销天下。裴将军猜猜看,一头成年牛,经过一道道加工,可得银钱几何?”

裴荣隐约抓到了真相。

他假装不知,问道:“多少银钱?”

“大周境内,所得银钱十八两左右。若是将牛肉干以及牛皮制品行销西凉,可得银钱约为三十二两。”

“四两收购,却能卖出三十二两?”裴荣紧皱眉头。

顾玖笑了起来,“裴将军不妨再想一想,当我们将牛肉干这小小的不起眼的食物,大量倾销到西凉,会发生什么情况?”

四两收购,三十两卖出,很快就会掏空西凉牧民的口袋。

裴荣很精明,一眼看透小小牛肉干的厉害之处。

顾玖又拿出那份货物清单,“五十万的货物,顺利运送到西凉王城,保守估计,价值将到达三百万两。清单上的物件,以裴将军的眼光来看,如何?”

“极好!”

顾玖笑着说道:“裴将军说极好,那一定是很好。这批货物运送到西凉王城,不出意外,一定会引起西凉贵族富户的哄抢。那些女人,男人,都将为我们的货物着迷。

而我们只接受金银交易,或是用牛羊马匹交换。为了换取精美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货物,西凉贵族富户会将他们藏在地窖里面的金银纷纷陶出来。金银不够,他们就会用牧场的牛羊马匹做为交换。

为了满足西凉贵族妇女的需求,我们确保三到四个月,运送一批价值不低于三百万两的货物到西凉王城。裴将军猜一猜,这样的交易,多长时间可以掏空西凉王城的金银?掏空牧场的牛羊马匹?”

当西凉财政赤字,经济破产的时候,贵族们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就会加倍压榨牧民。

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没有外来力量输血西凉,西凉离着完蛋不远矣。整个国家,都会被经济破产拖垮。

西凉王将养不起一支像样的军队。

没有军队的国家,就是一块肥肉,人人都能冲上去咬一口。

裴荣已经彻底明白顾玖的用意,“用精美的货物掏空西凉的金银,想法很好,可惜不现实。西凉也有聪明人,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

顾玖点点头,然后笑着说道:“任何时候,聪明人都是少数。即便西凉的聪明人一眼看透了我们的目的,又能如何?他能阻止西凉贵族富户对精美瓷器丝绸的追捧和喜爱吗?

当西凉贵族习惯了奢华精致的生活,叫他们勒紧裤腰带,不准再购买大周的货物,以裴将军对西凉王的了解,他有这个魄力吗?”

裴荣迟疑。

一旁的军师窦先生问道:“诏夫人确定你这招能掏空西凉的金银,让西凉陷入内乱?”

“我不确定,所以需要窦先生替我参谋参谋。”

“没想到诏夫人竟然认识老夫。”

“窦先生说笑了。鲁侯身边鼎鼎大名的窦先生,谁能不认识。”

窦先生捋着胡须,朝裴荣看去。

这个场合,他不便多言。

裴荣笑了起来,“诏夫人的想法很好。你需要本将军做什么?”

第698章 打一架就好(三更)

顾玖没有和裴荣客气。

她很干脆地说道:“本夫人有两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不要和西凉开启战争,小规模冲突也尽量克制。想要将大批货物送入西凉王城的前提,是两边暂时握手言和。这一点,裴将军比我更清楚。”

“第二个要求是什么?”裴荣直接问道。

顾玖也没卖关子,“这笔生意,我接受裴家和西北军入股。”

裴荣偷偷和窦先生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他同样干脆,“第二个要求,我可以答应你。但是五十万两货物太少,至少需要准备价值一百万两货物,减少铁器。”

顾玖蹙眉,“一百万两货物,运送到西凉王城,少说价值六百万两。这么大的规模,裴将军能确保西凉那边会同意这批货物入境?

还有,减少铁器,等于减少对西凉的吸引力。只有足够的铁器,才能让西凉的聪明人冒着风险同我们保持长期友好的交易。如果裴将军是担心铁器流入西凉,被他们溶了制作成武器,大可不必。我们大周的武器,至少领先了西凉三十年。”

“三十年有什么用?西凉每得到一件铁器,就意味着我们大周要多死一个人。”裴荣一脸杀意。

御哥儿身体一紧,感觉到了恐惧。

顾玖摸摸他的头,安抚他的情绪。

裴荣朝御哥儿看去,微蹙眉头。

御哥儿张张嘴,小声说道:“裴将军好!”

“不怕本将军?”裴荣随口一问。

御哥儿摇头,“怕的!不过娘亲说你不会在我们面前杀人,所以本公子又没那么怕。”

裴荣哈哈一笑,“诏夫人,你懂什么叫做战争吗?你懂什么叫做死人吗?”

顾玖面无表情地说道:“敢情裴将军将我的第一个要求全都当成了耳边风。”

“是否开启战争,不是本将军说了算。”

“但是你可以左右双方的决定。本夫人就问一句,裴将军是要打贸易战,还是要和西凉兵戎相见?”

裴荣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顾玖冷哼一声,“照着你们的打法,别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都无法解决西凉的问题。这些年,西凉休养生息,靠着劫掠西域诸国,国力越发强大。

除非对西凉发动一场倾国之战,否则单凭现在的打法,根本无法削弱西凉的国力。但是一旦对西凉发动倾国之战,北荣必定会趁虚而入。届时腹背受敌,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窦先生轻咳一声,“老夫插一句。刚才诏夫人提到西凉劫掠西域诸国,如此一来,我们通过贸易削弱西凉的计划,岂不是事与愿违。西凉没钱,他可以去劫掠别的国家啊。”

顾玖却说道:“这正是我想说的驱狼吞虎之策。西凉压榨得越狠,西域诸国怨气越大,战火迟早爆发。当西凉陷入西域诸国的包围中,将无力发兵同大周打仗,因为他打不起,没钱打。

届时,西北军可以趁机将战线往西推进。四海商行愿意赞助西北军所需水泥,免费替西北军在西进的路上修建堡垒要塞,迁移人口耕种放牧。”

裴荣呵呵一笑,好大的野心。

八字还没一撇,就敢肖想在西边迁移人口耕种放牧。

这是将西北军当做了马前卒吗?

不过,裴荣不介意同顾玖合作一把。

届时谁是谁的马前卒,那可说不定。

他对顾玖说道:“本将军可以不限制铁器交易,但是具体和西凉怎么交易,得由我们西北军说了算。你只需要组织货源,确保货物及时送到西北即可。”

顾玖摇头,“既然是合作,就要有合作的诚意。你们西北军负责商队安全,负责和西凉接洽。但是生意上的事情,得由我的人说了算。我的人,会全程跟随。”

“你的人去过西北吗?知道西凉在哪里吗?进过草原吗?全程跟随,当心死在半路上。”裴荣毫不客气地怼顾玖。

顾玖呵呵冷笑。

裴荣王八犊子,这是想过河拆桥啊。

还没开始合作,就想抢班夺权,真当她是软柿子吗?

难怪他和刘诏两看相厌,两个王八犊子,当然互相看不顺眼。

顾玖懒得和他歪扯,朝许有四使了个眼色。

许有四一声呼哨,远处山坡上,突然冲下来一群彪悍的士兵。

领头之人,正是和裴荣一样混账不是玩意的王八犊子刘诏。

裴荣的亲兵如临大敌,武器响动,转眼摆开了开战的阵势。

只等裴荣一声令下,就要和山上下来的人干一架。

裴荣嗤笑一声,“诏夫人竟然还带了帮手,莫非是怕本将军杀你灭口吗?”

顾玖轻声一笑,“裴将军难道不懂夫妻一体的道理吗?”

裴荣呵呵冷笑,“就凭刘诏?”

顾玖点点头,“对啊,就凭刘诏。”

说完,她捏了捏御哥儿的小脸颊,叫御哥儿多学着点。兵不厌诈。

对付裴荣这种人,就得多几手准备。

转眼间,刘诏带着人马冲到五里亭。

他下马,指着裴荣,“敢不敢和本殿下打一架?”

“打就打,本将军怕你不成。”

两个人见面,各自说了一句话,然后就打在了一起。

顾玖端起茶杯,心满意足地品茶。

打吧,打吧,打不死就成。

窦先生比顾玖还镇定,乐呵呵地看着打生打死的两个人。

钱富和林书平走进凉亭。

顾玖努努嘴。

钱富站出来,“某不才,走过北荣,也去过西凉,略懂贸易。愿意随同商队前往西凉。”

窦先生上下打量钱富,“你就是钱公公?”

“窦先生认识咱家?”

“大殿下身边的人,能不认识吗?你说你去过西凉,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现在的西凉,和当年可不一样。”

钱富笑了起来,“窦先生也有很多年没踏足过西凉王城吧。还记得去西凉王城的路吗?”

这是针尖对麦芒,怼上了。

窦先生笑了笑,“你想去,没人会拦着你。但是会不会死在半路上,就没人能保证。”

林书平站出来说道:“窦先生放心,我家殿下手底下,也有几个堪用的人。都曾深入草原,去过北荣,也到过西凉。”

窦先生哈哈一笑,“大殿下手底下,真是人才济济啊。”

说完,他朝顾玖看去,“诏夫人打算派谁跑这趟?”

“咱家也想去西凉王城见识一番,愿意替我家夫人跑这一趟。”邓存礼从人群中走出来,“窦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窦先生胡子抖了抖,似乎和邓存礼有什么过节,不太乐意见到邓存礼。

“原来是邓公公,几年未见,邓公公好啊!”

“拖窦先生的福,咱家还好。”

“阿弥陀佛,贫僧也愿意跟随商队前往西域见识一番。”

无望大师不出声,众人差点忘了他。

窦先生指着无望,“你这个六根不净的家伙,就不要瞎凑热闹。”

“窦先生错了。”顾玖笑了起来,“无望大师可是本夫人钦点的亲善大使,是西凉和大周之间的和平使者。宣扬佛法慈悲,大周风物文化,渡西凉贫穷百姓。”

窦先生的胡须抖啊抖,抖了半天才平静下来。

他正儿八经地说道:“对于夫人知人善用的本事,老夫佩服。”

无望这个秃驴,到了顾玖嘴里,摇身一变就成了什么亲善大使,和平使者。

窦先生气得半死!

无望就是个六根不净的酒肉和尚,何德何能啊!

就无望这个卖相,到了西凉,说不定会被人捧成国师。

光是想一想,都觉着好笑。

顾玖压低声音,悄声说道:“窦先生已然明白本夫人派无望前往西凉的用意,还请窦先生在鲁侯面前美言几句,促成此事。”

窦先生了然一笑,“夫人真是什么人都敢用。”

“窦先生是答应了吗?多谢窦先生仗义相助,一点心意,还请窦先生笑纳。”

一个木匣放在窦先生面前。

窦先生大大方方打开木匣,一尊玉器,一眼就叫他喜欢。

“诏夫人果然深知投其所好的道理,这尊玉器,老夫很喜欢。你请托的事情,老夫答应你。”

“多谢窦先生。”顾玖满意一笑。

他们这边达成了协议,刘诏和裴荣也跟着休战。

窦先生收起木匣,来到裴荣身边,一阵耳语。

裴荣听完,冲刘诏顾玖二人喊道,“给你们两百个名额,人员自己安排。”

“两百太少,至少三百。”刘诏讨价还价。

“你当是去菜市场吗?这是在玩命,要那么多无用的人做什么?”

刘诏牙痒痒,又想动手。

顾玖拦住他,含笑说道:“两百就两百。裴将军,合作愉快!”

裴荣直接上马,朗声说道:“两个月后,我要见到价值一百万两的货物。第一次合作,希望诏夫人能准时。”

“裴将军放心,本夫人会准时将一百万两货物,送到西北。”

裴荣回头盯了眼刘诏,一句话没说,直接打马离去。

第699章 不留后患

“快跟上,快跟上,磨磨蹭蹭做什么?”

“大家加把劲,前面五里有个大镇子,可以停下来歇息。”

烈日炎炎,近千人的护卫队,护送着价值上百万两的精美货物,以及几百名随行伙计掌柜,前往西北。

行程缓慢,队伍足足拉开了几里路。

为确保安全,护卫队统领赵三,不得不命人骑着马,沿着队伍来来回回巡视。催促伙计们快一点,再快一点。

离着诏夫人同裴蒙定下的两个月期限,没剩下多少日子。

必须赶在期限之前,将货物准时完整地送往西北,顺利交接。

赵三骑着马来到最前面,同钱富邓存礼还有无望大师汇合。

“钱公公,邓公公,天气太热,人畜都累得不行。这样赶路,恐怕会出意外。”

这笔货物一旦出了意外,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整个战略都会受到拖累。

裴蒙说服鲁侯,已经开始着手同西凉暂时休战,为后面的贸易做准备。

他们这里要是掉链子,出了问题,那只能以死谢罪。

钱富问道:“赵将军有何建议?”

赵三早有想法,“今日不走了,就在前面镇子上休整。从明儿开始,出发时间提前两个时辰,早上赶路,到中午就休息。如此才能确保队伍能准时到达西北。”

“我们距离西北具体还有多远?”

“还剩下三百里路。”赵三肯定地说道。

钱富同邓存礼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说道:“接下来的行程,全凭赵将军安排,安全第一。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前往西北,请裴将军派兵接送我们。要是咱家没记错的话,前面有一段路,不太平啊!”

邓存礼早年替顾玖打理羊毛产业,在西北待了多年,对这边的情况很了解。

他说道:“前方百里处地势险峻,又有密林。常年有响马活动。过去咱家和响马头子有两分交情,还能花钱消灾。只可惜,咱家认识的那位响马头子已经死了两年。如今的响马头子,可不会给咱家面子。”

钱富望着前方:“前往西北的必经之路,有响马骚扰,这可不利于之后的计划。总不能每次运送货物到了这段路,都跟着提心吊胆。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有必要将前方路段彻底打扫一番,该杀的杀,凡是响马,男女老少一个都别放过。”

邓存礼却说道:“本地官府无能,别指望他们能剿匪。西北军属于边军,只负责对外作战。没有西北大都督府的手令,不得插手地方剿匪和防务。”

钱富笑了笑,“邓公公提醒了咱家。无望大师,辛苦你手书一封,由赵将军派人送给鲁侯过目。内容嘛,就说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群耗子,令人十分厌恶。

请他借几个杀耗子经验丰富的人马给我们,等我们将沿途清扫干净后,一定会及时归还所借人马。”

耗子,自然指的是沿途响马。

杀耗子的人,并非大头兵,而是指那些专门刺探情报,以一敌十,战斗力凶悍的夜不收。

无望道了一声佛号,下马,上马车,书写信件。

信件写好,赵三也点齐了人马。

一队二十人,一人两骑,带着信件和任务以及印信,快马加鞭前往西北军大营。

商队继续前进。

钱富问赵三,“将山上那些耗子全部清扫干净,需要多少时间?”

赵三说道:“如果真的能借到西北军的夜不收,最多三天,就能将山上清扫干净。如果只是普通大头兵,时间就难说了。山上地势复杂,那些响马只需躲进山里,就能逃过追杀。”

钱富望着远处高山,“真想放一把火,将整座山给烧了。”

邓存礼哈哈一笑,“那可不行。山脚下有不少村落,还有几个集市。”

钱富笑了笑,“随口一说,邓公公不必当真。”

邓存礼笑着问道:“后面的小尾巴,是不是该解决了?”

钱富说道:“再等两天,看看还有没有人加入这条小尾巴。两天后,就要辛苦赵将军带人将后面的尾巴彻底解决。记住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切忌妇人之仁。

别管什么女人,小孩,老人,干了这行当,就要有被杀头的觉悟。咱家不希望赵将军因为一时心软,放走任何一个祸害。”

赵三抱拳道:“钱公公放心,我绝不会妇人之仁。”

青梅和赵三成亲三年,三年抱两。

一个大胖小子,一个闺女,凑成了一个好字。

当初赵三主动请缨前往西凉,青梅心头是反对的。

去西凉的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危险。

万一…

青梅不敢深想。

可是当她看见赵三眼中的渴望和火热,她知道自己拦不住。

拦得住这一次,也拦不住下一次。

纵然不舍,青梅还是同意赵三前往西凉。

她默默替赵三准备行李,又送他离开京城。

人一走,她难过了好几天才回过神来。

直到新民县女子中级学堂给她送来聘书。

“请我当先生?我,我哪有那个本事。不行,不行,我教不了人,可别误人子弟。”

顾玖发笑,捏捏她的脸颊,“不是请你去教四书五经,你怕什么?”

“我什么都不会,我能教什么啊?”

“你是我亲自调教出来的,你能教的内容多了去。刺绣,算账,管家,调教小丫头,迎来送往,这些你都可以教。”

青梅愣住,“夫人,我斗胆问一句,这个女子学堂,到底是学什么的?”

顾玖轻声一笑,“简单的说,女子初级学堂,主要学习识字算术,学制三年,毕业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能写能算。

女子中级学堂,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主要是教导大家谋生的技能。就说刺绣,贫困家的女孩子,别说学刺绣,连接触针线的机会都没有,哪里又有机会学习刺绣。我们教会她们刺绣,她们便有了谋生的技能。有了谋生技能,就多了一份收入,多了一点尊重。”

顾玖一番话,说服了青梅。

之后,她就收拾行李,带着孩子去了新民县中级女子学堂做教习先生。

教授刺绣,以及算账。

学堂有保育员,帮忙照顾孩子,可以让青梅心无旁骛的教学。

同时,学堂也开设了保育课程。

京城富户对保育员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这个市场很不规范,也很混乱。

女子中级学堂开设保育课程,自然是要靠优质的学员,抢占这个市场。打响女子学堂的名声。

名声打响,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大户人家,到女子学堂招人。

会识字,会算数,懂规矩,知分寸,讲卫生,还会各种技能的女子,自然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愚昧无知,还管不住嘴巴的人更受欢迎一百倍。

当越来越多的女子学堂学员找到活干,挣得不比男人少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女孩子并不是赔钱货,女孩子也可以挣钱养家。

会有更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学堂读书,学谋生技能。

到时候,女子高级学堂也可以办起来。

高级学堂学什么?

当然是学习琴棋书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学成后,就可以去大户人家做女先生,教闺阁小姐读书。

工作清贵,待遇又高。

刘诏身边的丫鬟,在顾玖眼里都是顶尖人才。

爬爷们床,当姨娘实在是太浪费。

这些丫鬟,自小经过专业培训,四书五经读的,琴棋书画也来的,针线刺绣管家算账,样样都行。而且模样还漂亮。

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能浪费。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顾玖塞进了学堂当教书先生。

她们就成了女子学堂第一批教书先生。

就连原本在闲人居当差,以及在纺织工坊做管事的侍琴,侍棋几个大丫鬟,纷纷辞了差事,跑到学堂当教书先生。

“教书先生名声好听,又清贵,待遇又好,还受人尊重。走在路上,遇到学生,都得叫我一声先生。”

“我就冲着‘先生’二字来的。而且待遇比起纺织工坊也不差,还更清闲一些。”

“窗明几净,又没臭男人骚扰。当然是教书啊。”

在闲人居那边当差,总是免不了碰的几个不开眼的人。

“我们几个,就不信会比青梅差。青梅能教,我们怎么不能教。”

“就是!至少我们的字都比青梅写得好。我们都读过四书五经,青梅可没读过。”

几个丫鬟聚在一起,难免要和从顾玖身边出来的青梅较量一番。

青梅呵呵两声,光嘴上说得厉害有个屁用。

“等学期末考试的时候,比一比各自教的学生,敢吗?”

“有什么不敢,比就比。”

两边立下战书,心头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就要加倍操练手上的学生。

不干翻对方,就把名字倒过来写。

王依无所事事,求到顾玖跟前,“夫人,奴婢也想去学堂教书,教女护卫。大户人家的姑娘,身边总得有个身手利索的丫鬟伺候。”

“你可以教教府中的丫鬟。”

“府中的丫鬟个个娇滴滴的,又笨,怎么教都教不会。就得挑选农家子,那种从小吃苦,身体健壮的姑娘教她们习武。”

王依头头是道。

顾玖问道:“这番话谁教你的?”

王依嘿嘿一笑,“是御哥儿教的。”

御哥儿竟然给王依出主意?

顾玖甩甩头,“真是御哥儿教的?”

王依重重点头,“方嬷嬷也知道。御哥儿教我这么说,说是夫人一定会同意。”

顾玖哭笑不得,“这事你先别急。就算我放你去学堂,学堂也没有合适的学员给你教啊。等几天,我想好后再告诉你。”

“奴婢就等夫人的好消息。”王依高高兴兴地离开。

顾玖命人将御哥儿叫到跟前。

“是你给王依出主意?”

御哥儿小心翼翼点头,“儿子见她着急,就随口提点了两句。”

“你怎么会想到让她找农家女子教导武艺?”

“娘亲说过,最能吃苦的人,就数那些家里困难的农家女,尤其是长女。带着一串弟弟妹妹,不想吃苦都不行。”

顾玖没想到,当初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竟然让御哥儿记住了。

她摸摸御哥儿的头,“有空多教教弟弟。我书房里的书,你可以随便翻看。你父亲书房里的书,我和他商量一下,给你辟个小书房,把书籍搬到小书房给你看。”

顾玖的书房没有敏感的内容。

刘诏的书房,处处都是敏感内容。放御哥儿随意进出不合适。

御哥儿喜笑颜开,“谢谢娘亲!我去带弟弟玩水。”

“注意安全!”

第700章 文德七年

春去秋来,几个寒暑。

文德七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都要早。

刚过完正月,天气就逐渐暖和起来。

人们脱下厚实的冬装,换上轻薄的春装,浑身上下仿佛都轻了三斤。

山中别院,名曰晓筑。

春日暖阳穿过窗户,落在两个小子身上。

桌上,皆是两个小子的功课,堆满了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