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印刷三万册,不到半个月,就卖断货。

黄去病当机立断,又印了五万册,全国各地铺货。

于是乎,这一年,官道上多了一些不经商不读书纯出门长见识的年轻旅人。

各地的客栈,酒楼,在淡季的时候竟然也迎来了一波客流量。

顾玖得知这个情况,挺高兴的。

她笑道:“没想到单靠一本书,就掀起了一股自由行的风潮。”

“何为自由行?”

“自个出钱,自个安排行程出门游玩,称之为自由行。”

“我们就是典型的自由行。行程都是临时决定,到了一个地方,就住下来,住腻了就换一个地方住。”

他们这次出门游玩,属于大型自由行。

过了年,又是一年轮回。

烜哥儿终于平安归来。

黑了,高了,身体越发精壮。

说起身材,自从来到海外行营,或许是出汗太多,刘诏瘦了一大圈。

加上天天游泳,身材赶得上壮年。

他十分嘚瑟,拍着自己的胸口,“这两年,明显感觉身体好了很多。陈年旧伤引发的疼痛,完全可以忽略。”

刘诏身体好转,算是出行游玩最大的收获。

其次就是烜哥儿的迅速成长。

经历了战火洗礼,烜哥儿明显沉稳了很多。

半大少年,已经有了成年人的稳重和睿智。

吃的喝的都享受了。

他们决定离开,进行下一段旅程。

乘坐海船,到了岭南。

顾玖顺手置办了一点产业。

之后一路向北,又转道西北。

离开西北几十年,顾玖再一次踏足这一片土地,心中生出万般豪情感慨。

她告诉刘诏,“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不曾和鲁侯见一面。一代枭雄,未曾谋面,实为憾事。”

“那个老东西,老奸巨猾,而且死了这么多年,你干什么惦记他。”

刘诏不乐意。

顾玖笑了起来,“本宫和鲁侯,也算是神交许久,惺惺相惜。不知安西王府可有鲁侯壮年时候的画像。”

“安西王府若有画像,也是他老年时候的画像。”

顾玖却说道:“年老的鲁侯,本宫没什么兴趣。”

刘诏哈哈一笑,心情阴转晴。

“你见过裴蒙,基本上就知道鲁侯长什么样子。他们父子五官相似,基本上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顾玖终究还是没有见到鲁侯壮年时候的画像。

西北是她起步的地方。

此地养殖业,纺织业很兴旺。

羊绒产品,羊毛产品,行销海内外,给当地小民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还有此地的马场,私人马场又逐渐兴旺起来。

随着大批人响应朝廷号召,当然也是为了谋一个官身,前往大草原开拓经营,西北一地同草原的来往越发频繁。

一条深入大草原腹地的水泥路,正在修建。

已经通车的路面,车来车往,都是为了换取物资。

顾玖想看看,自己的大草原计划进行得怎么样。

于是一行人离开西北,沿着水泥路,进入大草原。

圈地为王,得朝廷吏部任命的七品官身,对很多人颇具吸引力。

一路走来,遇到好几个成规模的牧场,都是世家边缘子弟在经营。

他们甚至在大草原腹地,见到了好几个宗室成员。

几个宗室一眼就认出了太上皇和太后娘娘,激动得嗷嗷乱叫。

杀牛宰羊,招待他们。

刘诏很好奇,“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大草原?”

“回禀太上皇,我等是六年前来到此地。”

“六年前跑到大草原,还能圈到这么好的牧场?”

见鬼了吧。

“不敢欺瞒太上皇,这个牧场,是我们从楚州周氏手中买下来的。”

“楚州周氏为何要卖牧场?”

“楚州周氏都是南方人,不适应草原的气候以及生活。他们家族,经营牧场纯粹就是门外汉,周围牧场都在赚钱,就他们家的牧场连着亏损好几年。所以决定转让出售。当时在京城,赶巧了,得知周家出售牧场,我们当即和他们签了协议,顺利拿下这个牧场。”

“拿下这个牧场,花了不少钱吧。”

“抵押了两处田庄,才拿下这个牧场。”

“有胆识!现在生意怎么样?”

“少府直接找我们购买牛羊马匹,生意还不错。加上每年出售羊绒羊毛,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太后娘娘,在草原上建一座城吧!”

第1160章 大结局(十一)

建城!

顾玖早有此意。

效仿海外行营,在草原建一座城池,设草原行营。

凭空在草原上建一座城池,绝非易事。

第一得有钱。

有了钱,就得选址。

得考察山川地形,水源河流,地质地貌。

还得考虑修两条路,一条通往京城,一条通往西北。

堪舆一事,非任丘任大神棍莫属。

顾玖一纸手令,将任丘从京城召到草原。

任丘见到烜哥儿,喜欢得不得了。

开门见山,直接问道:“有没有兴趣拜我为师?要知道当年你父皇,也是拜在我的名下。”

烜哥儿一脸懵逼,“我若是拜在先生门下,岂不是和父皇成了同门师兄弟,乱了辈分。”

“还真是!”任丘一脸心塞,“你不用拜在我门下,就跟在我身边读书学习。如何?”

“承蒙先生看得起,学生岂敢推辞。”

烜哥儿笑得灿烂。

他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被任先生认可,可以跟在任先生身边学习。

任丘之所以如此看重烜哥儿,都因为鲁王刘衠真的从烜哥儿身上得到了启发,停滞不前的项目有了进展。

任丘惦记着这事,一直琢磨着找个机会,将皇长孙殿下拐到自己身边。

哪想到,机会主动送上门。

因此,当任丘接到顾玖的手令,没有半分迟疑,收拾这行李急匆匆赶到大草原。

到了大草原,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揽皇长孙刘烜。

事情顺利得超乎想象。

任丘得意洋洋。

刘诏得知任丘拐带了宝贝大孙子,连着哼哼两声,强烈不满。

“烜哥儿这个臭小子,事先都没想到征求一下我的意见。”

“估计是忘了!”顾玖这话,着实扎心。

刘诏嘤嘤嘤!

烜哥儿心里头一直藏着一个疑问。

他天天跟在任丘身边,翻山越岭,穿山过河,堪舆地形地貌,心中的疑问快要藏不住了。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问出口,“学生听说,先生是从山上下来的,和前任中书令陆大人是同门师兄弟,这是真的吗?”

任丘扬眉一笑,“哪里听来的?”

烜哥儿悄声说道:“顺耳从祖父祖母那里听来的,只是顺耳听了一句。”

任丘迟疑了一下,“我的来历,你祖父母一清二楚。我的确是从山上下来的,和老陆有些渊源,但算不上师兄弟。他年轻的时候,跟着我师父学了点本事,然后就下山考科举去了。并没有被我师父收入门下,所以我和他不能算是师兄弟。”

“敢问先生,你来自何门何派,山又在何处?”

任丘哈哈一笑,“我师父见过你。”

此话石破天惊!

烜哥儿眼睛滴溜溜乱转,脑子里飞快闪过过去几年游历经历,路途所遇奇人奇事。

可是每一个人,符合任先生师父的身份。

任先生如此牛逼,他的师父岂能是普通人。

任丘笑着说道:“别想了,你就是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出哪一个是我师父。你小子很不错,能得我师父青睐,几十年来除了我只有你。可惜,你是皇长孙,身但重任,不能拜在我的门下。

我们不如做个约定,你娶个聪慧的媳妇,生几个聪慧的小子,挑选一个随我上山,继承我的衣钵。以你的资质,你的孩子应该差不了。”

烜哥儿摇头,“那不行!先生还没告诉我你的山在哪里。”

“我的山你去不了,凡夫俗子都去不了。”

“为何陆先生能去?”

“陆先生也不曾去过真正的山,他很幸运,在山外遇到我师父。我师父见到有点慧根,动了爱才之心,就在山外住下,教了他两年。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和他认识。”

烜哥儿越发好奇。

任丘看一眼,就知道烜哥儿在想什么。

他直言说道:“你没有机会!只有继承衣钵者,才有资格被我带上山。你将来有了孩子,若是愿意挑选一个孩子继承我的衣钵,届时我会带着你的孩子上山。”

烜哥儿心知肚明,任先生不会告诉他山的位置。

他换了个问题,“你的师父,真的见过我?哪年哪月何处见面?”

“我只能告诉你,我师父在益州见过你一面。”

这一面之缘,益州!

烜哥儿皱眉深思。

任丘见状,哈哈一笑。

“放弃吧!我师父的身份岂能让你猜出来。”

烜哥儿寻了机会,偷偷询问皇祖母。

“祖母,任先生是从山上来的吗?”

“祖母知道他是从哪座山上下来的吗?”

顾玖笑了笑,“一座不知名的山,不必深究。”

“那,任先生的师父,祖母认识吗?”

“听他提起过,只可惜一直无缘得见。”

“可是任先生说,在益州的时候,他师父和孙儿有一面之缘。”

“哦!”顾玖笑了起来,“你很好奇?”

烜哥儿点头承认。

顾玖笑笑,说道:“人人心中皆有秘密,何必非要寻根究底。若是有人追问不休,你作何感想?”

“难道祖母不好奇吗?”

“本宫当然好奇,但是本宫会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你呢,你能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吗?”

烜哥儿沉默。

顾玖吩咐他:“很多事情,都不能深究,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好好想一想吧。”

“谢祖母教诲!”

任丘终于勘定了建城的地址。

顾玖责令四海城建负责此次建城。

很快,草原上就多了一个大工地。

得知太后娘娘在草原建城,朝廷自然想要插上一脚。

顾玖很干脆,插一脚行啊,给钱给人。

亲兄弟明算账,朝廷也不例外。

想要空手套白狼,做梦。

朝臣被怼得毫无脾气。

只能问户部要钱,问工部要人。z

然后又是一顿扯皮。

最后朝廷还是插了一脚,出钱出人,得到了一点股份。

顾玖和刘诏都想去西域看一看。

然而路途遥远,大雪封山,只能推迟计划。

按理说,刘诏在西北草原作战多年,早该适应了这边的气候。

却不料,雪停之后,他就得了一场风寒,陈年旧伤紧跟着发作,几乎要了他的性命。

他整夜整日被陈年旧伤折磨,痛不欲生。

以前的药,已经无法缓解他的病痛。

顾玖当机立断,“准备车马,启程回京。”

万万没想到,南方那么湿润的气候,刘诏没犯病。

到了草原上,反而犯病。

这地方不养人啊!

马车一路疾驰,回到京城。

一剂虎狼之药下去,终于救回了刘诏的性命。

只是这一病,刘诏在南边养好的身体,急转直下。

他不乐意住在皇宫,嫌弃皇宫闷,规矩多。

顾玖带着他,住进晓筑。

他躺在床上,气息虚弱,仿佛随时都会去。

“我答应要陪你到六十岁,也不知能不能兑现。”

“别胡说八道!”

“还差着几年,真不甘心。”

“你别胡思乱想,一定可以长命百岁。”

刘诏摇头,“哎,我这身体就是个破烂。前几年,还以为身体好转,没想到一场风雪就被打回原形。”

顾玖握住他的手,“等你身体好转,我们去茶庄生活。那里养人。”

刘诏笑了笑,“就怕我撑不到那个时候。”

“全天下最优秀的大夫给你看诊开药方,用天下最好的药材给你治病,一定能把你治好。你现在要紧的是不能胡思乱想,一切谨遵医嘱。”

刘诏点点头,他惦记着大孙子,“烜哥儿人呢?”

“就在外面!”

“让他读读书,他读书好听。”

从那以后,烜哥儿就在晓筑住了下来,每日为刘诏读书读报,推着他出门晒太阳。

刘诏在晓筑养了大半年,直到来年夏天,身体才有所好转。

顾玖当即决定,带他南下养病。

乾明帝刘御不同意。

“父皇身体虚弱,哪受得住舟车劳顿。母后,就留在京城吧!京城有太医,有医学院,一定可以调养好父皇的身体。”

顾玖摇头,“你也看到了,你父皇受不住北边变化无常又干燥的气候,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他答应本宫,要陪本宫到六十岁。这还差着好几年,本宫定要从阎王手里把他抢回来,兑现承诺!本宫心意已决,你不必劝解!”

乾明帝刘御左右不了顾玖的决定,只能尽可能提供一切方便。

一半的太医随同南下。

各种名贵药材,装了一车又一车。

烜哥儿照旧伴随左右。

一行人,乘船南下。

这次目的地明确,住进了当年住过的茶庄。

可能真的和气候饮食有关,到了茶庄,刘诏的精神明显好转,还能在茶园走半圈。

顾玖笑话他,“你明明是个北方人,却不适应北方的水土,古怪得很。”

“你别忘了,我年轻的时候,数次到南边公干。可能是在那个时候,身体刻下了南边的记忆。再一个,北方气候,比起南边,的确恶劣许多。夏天热死,冬天冷死,不如这边温暖湿润,浑身舒服。”

“好多人都不习惯这边的气候饮食,来了这里定会水土不服。你却反过来,到了茶庄,就像是回到了常年生活的地方,浑身都通透了。”

刘诏身体通透,身体情况也随之好转。

身体一好转,就整天四处转悠。

三天两头拉着顾玖下山去集市赶集。

甚至打扮成乡农,到集市卖山货,还真叫他卖了出去。

“你一看就是个假乡农,竟然还有人照顾你的生意。莫不是林书平那个老东西请的托。”

顾玖狠狠吐槽。

原本得意洋洋的刘诏,一听买东西的人可能是托,顿时郁闷坏了。

他把林书平叫来。

林书平不敢不说实话。

从刘诏手里买走山货的人,果然是个托。

刘御顿时沉了脸。

顾玖哈哈大笑,半点不客气。

她告诉他,“你想做生意,就别扮老农,一看就是假的。你得扮演商人,外地来此的地主老爷。”

然后,刘诏就开始扮起了地主老爷,跑到城里,还真叫他做成了几笔买卖。

他特有成就感,跑到顾玖跟前显摆。

还说道:“有人下了帖子请吃酒,你和我一起去。”

“都是些什么人参加宴席?”

“本地最大的茶商,宴请各地行商和本地坐商,讨论明年的茶叶份额。”

顾玖来了兴趣。

和刘诏这个地主老爷一起参加了宴席。

她竟然是席面上唯一的正式的女宾。

当时那个场面,的确有点古怪。

一场宴席结束,顾玖对当地商人的实力有了个清晰认识。

这些人加起来,在她手底下,连一个回合都走不了。

她转眼就对这些商人没了兴趣。

小打小闹的生意,就不要找她。

也就刘诏没有正儿八经做个生意,才会对这些事情感到新奇有趣。

刘诏继续扮演地主老爷,顾玖修身养性。

烜哥儿一表人才,谈吐不俗,乱了一片芳心。

媒婆快要踏破茶庄大门。

顾玖怒了,直接吼刘诏,“看你干的好事,召来一群媒婆。赶紧把这事解决了。”

寻了个机会,公开声称自家大孙子,二十之前不议亲。

想要结亲的,都省省吧!

最迟最迟也就这两三天结束。

第1161章 大结局(十二)

过了年,鲁王刘衠代表学院送来一份礼物。

一把团扇大小的座钟。

刘诏见了,有些稀奇

“不容易啊,竟然能将自鸣钟做得这么小。”

鲁王刘衠说道:“不光小,而且时间更准,几乎没有误差。”

顾玖拿起座钟,外形精美,用上等红木装饰,雕刻着奇花异草,并镶嵌了各色珠宝。

一眼看去,富贵奢华,价值不菲。

她问刘衠,“这个你们准备怎么卖?”

“少府打算办一场钟表鉴赏会,趁机推出座钟。为了打开销路,我们请人设计了十几种外观。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低价三千两,上不封顶。”

刘诏感慨一句,“理工学院这一回又有大笔银子进账,是不是能实现收支平衡?”

顾玖摇头,“恐怕不行!钟表只是小件,理工学院需要研发的东西太多,绝不能满足于眼前这点成就。”

“任先生也是这么说的。”刘衠附和。

接着刘衠又拿出两个木匣子,“儿子给父皇母后另外带了一份礼物。”

“是什么?”

刘诏好奇,直接打开了木匣子。

竟然是半个巴掌大小的怀表。

“你们竟然做出了怀表?”

“这是儿子做的样品,怀表时间不是很准,还需要继续改进。因为是第一次做出怀表样品,儿子觉着很有意义,就给父皇母后带了过来。等将来做出怀表成品,儿子再给父皇母后送两只过来。”

顾玖打开另外一个木匣子,拿起怀表,说道:“样品只有两只,对吗?”

“一共三只,剩下一只放在学院继续做研究。”

顾玖笑了起来,“世上仅有的三只时间走不准的怀表,而且还是全天下最早出现的三只怀表,其中两只,一只在在太上皇手中,一直在太后手中。等我们百年之后,这两只时间不准的怀表,就是世上绝无仅有,不可复制,价值连城的古董。”

是这个理。

刘诏叫来烜哥儿,“等我和你祖母百年后,这两只怀表就交给你保管。世上绝无仅有,能被太上皇和太后娘娘佩戴的怀表。”

烜哥儿立马红了眼眶,重重点头。

鲁王刘衠小声嘀咕,“父皇这话不吉利。”

刘诏拿起怀表,在鲁王刘衠的头上敲打,“少废话!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什么吉不吉利,你们就是想太多。”

鲁王刘衠委屈,朝母后求救。

顾玖眉眼一弯,笑眯眯地模样,“今儿老三过来,正好尝尝御厨研发的新菜式。”

一听有吃的,刘衠眉开眼笑。

果然是个吃货,从小就是个吃货。

烜哥儿二话不说,又去池塘里摸了两条鱼。

鲁王刘衠感慨道:“烜哥儿的水性,怕是赶得上水边长大的渔民。”

顾玖笑眯眯地说道:“他就是和水边渔民学的游泳,整日里上山抓鸟,下河摸鱼,性子野得很。”

鲁王刘衠悄声说道:“烜哥儿这样的性子,皇兄怕是管不住。”

顾玖说道:“你是杞人忧天。烜哥儿性子虽野,然而做事很有分寸,也懂规矩。他就是那种什么场合,摆什么姿态的人。天生的一人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