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吹过桂树,落下细细小小的鹅黄色桂花,犹如落雪一般淅淅沥沥的落在萧明钰和郑娥的发间、肩头,幽香脉脉,似是盈满了袖间。

然而,萧明钰与郑娥却全然不觉。

唇齿交触间,有一种淡淡的甜蜜溢开来。他们的心头不知不觉都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柔,适才的一切忧心与怀疑仿佛都随风而去,就那样轻轻扬扬的散了开来。

如果可以,他们真想就这么抱着、吻着,在桂树下底下站一会儿。

然而,厅中却忽而传来一阵的喧闹之声,似是发生了什么。

第74章

听到花厅里头传出的声音, 郑娥这才一激灵的醒过神来了,连忙把萧明钰推开来, 要回去看看。

萧明钰却是一副泰山本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样, 真正的贯彻他说的那句“你是最重要的”——他手臂微微收紧,将郑娥搂得更紧了些,自己则是低着头, 就跟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恶狼似的,恶狠狠的搂着人吻了一通, 直把郑娥的唇吻得水润红艳,这才意犹未尽的稍稍松开一些, 双眸发亮的瞧着怀中人,恨不能再来一下。

原本那温柔缠绵的亲吻,倒还好些, 郑娥多少也回应一二。可如今这般被萧明钰搂着亲着,郑娥只觉得红唇被仿佛碾磨, 舌尖亦是被吮吸的隐隐有些发麻, 整个人头皮都快炸开了。

大约是被吻得久了, 郑娥的眼角就像是沾了点胭脂, 微微的泛红,瞪人的时候一双杏眸水波潋滟, 映得月光更是如水一般温柔。

萧明钰见着郑娥这模样, 心头一软一热,忍不住便先伸出手揉了揉她柔软发顶,将那些细碎的桂花挑落下去, 嘴里徐徐道:“你怎么连换气都不知道,这么呆…”他心里高兴,用染了点桂花冷香的指尖轻轻捏了捏郑娥白腻玲珑的琼鼻,忍俊不禁,“比我送你的那只兔子还呆呢。”

事实证明,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郑娥气得不行,一声不吭的踩了萧明钰一脚,然后眼疾手快的把正得意的萧明钰推开,全然一副用完就丢的模样,自己则是大步便往厅里头去。

萧明钰一时嘴贱惹来脚疼,只好小步追在后头,嘴里道歉:“好啦,我错了,阿娥,你别生气好不好?”

天啦,这顿吃了不会要等明年才能吃下顿吧?饿死了怎么办?

郑娥才不理他,重重的踩着步子回了花厅,这才发现里头为什么这么热闹——薛斌也来了,他和张长卿这对同母异父的兄弟正各自端着一杯酒,互敬彼此。

好在已喝过一轮酒,外头的宾客都已去了,剩下的大多是亲近的亲友,自是不会多话的。

薛斌那张一贯带了讥诮和冷漠的面庞少见的显出几分复杂来,但还是直接将手中酒杯中的酒一口饮尽,伸手拍了拍张长卿的肩头,似有几分祝福,随即便毫不留念的转身离开。

薛斌今日穿了一身绯色的袍子,绯色的袍裾被花厅中的灯光照得近乎透明,上面掺了金线绣出来的瑞兽图案栩栩如生,衬得他犹如一柄秋水利剑般萧瑟锋利。

郑娥呆了呆,忍不住去看泰和长公主。

泰和长公主便站在上首的位置,她呆呆的看着薛斌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郑娥咬了咬唇,鼓起勇气上前去拉她的袖子,轻声道:“殿下,要不您过去看看吧?”

泰和长公主眸中闪过一丝波光,然后将郑娥抓着自己袖子的那只手轻轻的掰开来,嘴里含糊的应了一声,又仿佛是自我开解:“今日是长卿和二公主的婚礼,我哪里又走得开?”

话虽如此,泰和长公主仍旧是忍不住看了张长卿一眼。

张长卿却也学着郑娥的模样,劝了一句:“要不然,母亲您还是过去看看吧?”他对薛斌这个兄长的感情一直十分复杂,可是他却也是真心实意的希望泰和长公主能与薛斌和解——泰和长公主心里到底还是放不下长子的,如今固然可以一味的不理不睬,可日后后悔了又该如何收场?他为人子,到底还是不希望泰和长公主来日进退不得,后悔痛苦。

泰和长公主似还有几分犹豫。

郑娥顿了顿,声音更小更细了,轻轻的加了一句:“当年,您答应过太后娘娘的…”

提起太后,泰和长公主的心不知怎的又更软了,大约是今日喝了太多酒,此时酒水蒸腾,竟是真的生出几分对亡母和长子的愧意来。她动了动唇,到底没有说话。

驸马张峤只一眼就看出了泰和长公主的心思,他温柔的拦住妻子的肩头,压低声音吩咐下人:“你去一趟,请靖康侯过来说话。”说着,便半搀半扶着泰和长公主去了隔间。

张长卿目送着父母离开,这才转头悄声与郑娥道了一声谢:“谢谢你,阿娥。”

郑娥忙不迭的摇头,顺手推了张长卿一把,嘴里劝他道:“反正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你快去洞房啦。”

张长卿面一红,竟有几分扭捏的模样。

郑娥打量了他几眼,瞧他那模样怕是有些近人情怯,便有模有样的给他出主意:“二娘一定等得饿了,你记得给她端些热些的粥点,一边吃一边说话,她心情就好了…”

张长卿连忙点头,还要拉着郑娥的袖子再说几句话,就见着边上的萧明钰虎视眈眈的看过来,大有“你敢拉她袖子,我就叫你没手”的威胁之意。

张长卿只好把伸出一半的手又给折回来揉了揉自己的鼻尖,道:“那我先回去了。”

萧明钰嫌弃的赶人:“赶紧走!”洞房花烛夜,就该回去陪新娘,被翻红浪,这会儿呆在这里有什么出息?没找人闹他洞房,已经是看在他是自己妹婿的份上了。

郑娥听着萧明钰声气不大好,忍不住又悄悄的伸出脚踩了他一脚。

萧明钰痛得牙尖都泛冷,稍稍放缓声音,交代了张长卿一句:“好好照顾二娘…”

张长卿脸一红,连连点头,忙不迭的往新房的方向去。

萧明钰悄悄凑到郑娥耳边,轻声承诺道:“阿娥你放心,我都想好了,等我们成婚那日我一定不在外头乱喝酒,直接陪你回洞房,省得那些人来闹…”二公主到底是女孩儿,几个皇子心里头还是有些底,没去闹妹婿的,可等萧明钰成婚,似魏王楚王那等缺德的说不得就要来闹了,而且五皇子还是个好美色的,说不得也要扯着六皇子看美人。

这般一想,萧明钰的危机感还挺重的,忍不住又加了一句:“唔,还得找把大锁把门锁上。”

郑娥听着萧明钰幼稚的出奇的话,有些想笑,忍了忍,只好又踩了萧明钰一脚。

萧明钰这回觉得自己冤了,小声道:“怎么又踩我?”

郑娥忍着笑,可粉色的唇线还是微微上扬,颊边的梨涡浅浅的。

萧明钰见她终于笑了,便也悄悄松了一口气,嘴里亦是道:“算了,你喜欢踩,那就多踩踩好了…”

郑娥再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眉目弯弯,波光潋滟的水眸看着萧明钰,嘴里道:“谁喜欢踩你了?”

他们两人正说着话,另一头喝闷酒的吴王和楚王便有些不高兴了,把手头的筷子一放,便出声调侃道:“四弟这是说什么呢,把阿娥都逗笑了…”

萧明钰面上敛起笑意,伸手牵着郑娥,转头应了一声:“没什么…”他眸光一转,似是想起了什么,忽然弯了弯唇,“对了,听说二哥三哥过几天就要回封地了,也不知此回一别,何日才能再见。咱们兄弟几个,倒是应该喝几杯酒呢。”

上回太子那件事,到底还是叫皇帝上了心,他亦是不愿叫几个儿子争得太厉害,想了想也不好再多留吴王和楚王,干脆等二公主婚礼过后便要赶这两个儿子离开,明说了以后若无要事便不要回京。至于五皇子六皇子,到底是幼子又有谢贵妃这般的宠妃时不时的在边上吹枕边风,皇帝心里头多少有些纵容,不太舍得,于是便想着等郑娥与萧明钰明年成婚后,再让三个儿子一起出京回各自的封地。

也正因为如此,一听萧明钰说这个,吴王和楚王的脸色便有些不大好看了。楚王直接冷了脸,讽刺道:“对了,还没问呢,四弟你住法慧寺为母后祈福,可是要禁酒荤?”

吴王会过意来,与楚王一唱一搭的道:“二哥你这要求可高了啊——要是叫四弟禁酒荤,那他岂不是只能和庙里的和尚那样吃青菜豆腐?堂堂皇子,成何体统?”

楚王一扬长眉,讥诮的道:“四弟这可是为母后祈福,四弟一贯孝顺,难不成连这点苦也吃不了。”

萧明钰面上波澜不惊,牵着郑娥一同坐下,顺手给自己还有吴王与楚王斟了一杯酒:“我确是不禁酒荤,只是在山上吃得少了些罢了…”他的目光意味深长的在吴王和楚王的面上转过,笑起来,“就像是二哥和三哥,你们日日饮美酒,享美人,难不成就不孝顺母后了?”

这话的分量可有些重。任是楚王和吴王都知道元德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元德皇后去了将近五年,朝中不是没有劝皇帝令立新后的,可皇帝至今都空着后位,不为所动。所以,要是吴王和楚王说一声“不”,恐怕传到皇帝耳朵里,自然又是一桩不是。

吴王及时反映过来,连忙道:“还是四弟你明白事理!今日乃是二娘的好日子,咱们喝酒,喝酒!”

楚王被自己的话给饶了进去,心里头不知多憋屈,可面上还是挤出一丝笑来,与吴王一般的举起酒杯。只是,他心里倒是不免抱怨起萧明钰来:四弟这几年在山上念经念得多,这嘴皮子倒也越发利落了!牙尖嘴利!

第75章

萧明钰与几个兄弟略喝了几杯酒, 楚王与吴王深觉无趣便先起身走了。五皇子与六皇子倒是留着说了一会儿话,这才一同回去。萧明钰走得最晚, 临去前还拿眼瞧着郑娥, 那双黑沉沉的眸子里似是还含着些委屈,控诉起郑娥:怎么可以不送我?

郑娥没法子,只得起了身, 亲自把他送到门口的地方,见他仍旧是站着不走, 便又抬起眼看了萧明钰几眼,颊边微微有些发烫, 连忙垂下头用指尖捋了捋耳后的碎发。

指尖绕着的丝发柔软,郑娥的声音也不觉柔和了一些,细声道:“我过几日再去山上看你…”她耳后那几缕鸦色的碎发被捋到耳后, 露出白嫩的耳垂,玉石一般白皙的肌肤映着月光显得格外清透, 就像是月光下盛开的白蔷薇一样的美丽。

萧明钰挑了挑长眉, 他扬唇微笑的时候, 剑眉微微一扬, 轩眉朗目,神采夺人:“那我走了啊…”话虽如此, 他仍旧是停了停, 恋恋不色的看了郑娥好一会儿方才挺直腰背,起身上了马车离开。

在这样的暗夜里,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便显得格外清楚, 郑娥听在耳里,心里忽而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不过,还未等郑娥抽出空来去山上找萧明钰,二公主这个刚做了新娘的倒是先派了人来叫郑娥去陪她。二公主平日里最喜欢乱跑,偏着几天都是闷在公主府里没出门,早已闷得狠了,好容易得了闲便连忙叫了人去给郑娥传信儿,叫她来和自己说话。

二公主出嫁前,皇帝按照惯例给了她一个封号——长乐公主,故而她的公主府上头挂着的牌匾写的也是“长乐公主府”这五个字。

宫人早前得了二公主的交代,在前头引路,掀开珍珠帘子,小心殷勤的引了郑娥入内室。

内室的摆设倒是有些像二公主在宫里的寝殿的模样,显是按照二公主的喜好和心意装饰的,就连边上摆着的三脚白云铜香炉都是她以前用惯了的。

郑娥目光在这内殿一掠,倒是生出几分少见的感怀来:还记得小时候,她和二公主只有那么小,站起来都不及那三脚白云铜香炉来得高,两个人还能绕着香炉玩闹。元德皇后有时候就坐在那里瞧着她们两个小姑娘打打闹闹,等她们累了便把人都叫到跟前来,拿着帕子替她们擦汗,听她们趴在榻上说说笑笑…

那时候,她们都还那样小,那样的天真不知愁,二公主最常说的便是“反正有母后嘛,怕什么…”。而今,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元德皇后的音容尚且历历在目,二公主已经出嫁了,就连郑娥自己明年大约也要论及婚事了。

郑娥心中这般想着,面上却还是带了笑,一入门便先绕着二公主认认真真的瞧了几眼,忍不住啧啧玩笑道:“还以为你闷坏了呢,没想到你这脸色反倒是比之前在宫里的时候更好了…”

大约是刚做了新娘的缘故,二公主身上还穿着大红色织金绣大朵牡丹的广袖襦裙,左右虽有年轻美貌的宫人服侍着,可她站在中间依旧是明艳夺目,娇贵鲜艳,一如牡丹一般的富丽娇艳,艳压群芳。

只是,二公主仍旧是旧日里的脾气,闻言不由的瞪了郑娥一眼,伸手就要去拧郑娥的面颊,嘴里哼哼道:“你这嘴真是讨人嫌!你自己还不是这样?我听长卿说了,那天婚礼上,你和我四哥两个都不知跑哪儿闲逛去了。还是后来才回来的…”

提起这个,郑娥便不由得想起那夜萧明钰说的话还有他那个凶狠的近乎要把人撕裂吞进肚子的吻,面上不知怎的渐渐泛起红来。

二公主瞥了眼,见她面上霞光盈盈,倒是忍不住笑叹了一句:“阿娥你这面皮也太薄了,一说就脸红,我都不好欺负人了…”她说到这儿,眼珠子一转,先扯了郑娥的袖子拉她坐下,悄悄的凑过去问道,“对了,四哥他和你说过没有,他不久前特意为着你们的婚事去找父皇了呢。”

郑娥闻言不由有些诧异,连忙抬头去看二公主。

二公主见她果真不知道便无奈的摇摇头,笑着解释道:“四哥他在法慧寺呆了都快五年了,心里头自然也是想着早些成婚,带你回封地过自己日子的。他先前去找父皇是为了早些定下婚期,最好订在开春的时候,那会儿天气还好呢…偏父皇嘴里说还要去找钦天监算一算日子——钦天监还不是听父皇的?父皇他啊,一定是舍不得阿娥你和四哥哥。”

郑娥闻言也不由生出些不舍来,握着二公主的手,轻轻道:“我也不舍得你们的。”

二公主瞧她面上神色,忍俊不禁,凑过来拧了拧郑娥白嫩嫩的面颊,玩笑道:“可你更不舍得我四哥哥啊。”她说到这儿,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其实吧,去了封地又不是不能回来,总也能见的。像是二哥,三哥他们,这回就算是叫父皇赶回去了,可估计很快便要回来…”

二公主这回也算是乌鸦嘴——吴王和楚王的车架方才出了长安城,半道上便遇上了刺客,楚王只略受了些轻伤,吴王却是磕得头破血流。没法子,两王又给抬回了长安城。

这还是天子脚下呢,受伤的又是自己的亲儿子,皇帝心里头自是不好过的,发了一通脾气,又下令金吾将军及京兆尹以下缉拿刺客,调查清楚。皇帝自己则是亲自出宫去了楚王府和吴王府去看儿子。

楚王倒还好些,因是轻伤,不过是瘦了些惊吓罢了,见着皇帝便面色苍白的膝行过去,抱着皇帝的腿狠狠的哭了一通。

皇帝瞧他模样,到底有几分心疼,伸手抚了抚他的鬓角,嘴上却道:“你的仪态呢?!这般大的人了,还学妇人家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

楚王只好抬了袖子去擦眼泪,嘴里却还是委屈道:“父皇不知道,这一回若不是三弟拉了儿臣一把,儿臣这回说不得便见着不着父皇您了呢…”

皇帝瞧他面色苍白,唯有一双眼睛哭得通红,倒是有些可怜模样。他不觉叹了口气,软了语调:“何至于此?”顿了顿,又道,“你母妃也惦记你呢,若是好些了,进宫去瞧瞧她,莫叫她替你担心。”

皇帝安慰了几句,便又去了吴王府去看吴王——因吴王是磕着头,尚药局的奉御说是不好起身,便只能躺在榻上见皇帝。他看着倒是比楚王更镇定些,嘴里还道:“榻上见君,是儿臣失仪了。”

几个儿子里头,皇帝对吴王感情最淡——吴王出生不久后,高皇帝便去了,当时便有不少人说他克亲。皇帝虽是不信这个,可心里头到底有些不是滋味,对着儿子的感情却也着实是淡了许多,这才坐视他的生母昭才人被王昭仪所害,然后又被抱去王昭仪那里养大。可儿子到底是儿子,实际上也没做错什么事,这几年吴王去了封地也甚是能干,就连这回遇刺,危难之时吴王都记着拉一拉楚王这个二哥,着实是个重情的。

皇帝自然都是瞧在眼里的,现今倒也觉得这三儿子还不错…如今瞧他头上包扎伤口的纱布,皇帝不免有些心疼,想了想,嘴里便道:“冯奉御说了,叫你不要起来,那便躺着好了。”顿了顿,又道,“你二哥一贯是个不着调的,朕也就没多问他什么,只是你素来细心,此回可有什么关于那些刺客的线索?”

吴王摇摇头:“事情来得太快,儿臣倒是没注意。”他犹豫了一会儿,轻轻加了一句道,“只是,那几个刺客里头有一个身量娇小的,看着倒像是内侍出身。对了,那刺客打斗的时候手臂袖子被人割破了,儿臣倒是见着他手臂上有一个像是兰花一样的胎记…”

吴王使劲想了想,也没想出其他什么来,只得一脸羞愧的垂下头去,口上道:“只有这些了,但是儿臣与二哥都吓得不轻,若不是后面那些人来得及时,说不得儿臣与二哥也回不了长安城了…”

皇帝闻言微微抬了抬眉梢,眸光微变,面上神色亦是有些冷。他伸手抚了抚吴王的肩头,随即又再一次的问道:“你确定有一个刺客是‘内侍出身’?”

吴王点点头:“对,那人身形小,就连声音仿佛也是尖尖的,现在想来应该就是个内侍没错。”

这长安城里头,身边养着内侍的可不多,至少都得是姓萧的。

皇帝也不知信了还是没信,伸出手揉了揉眉心,目光渐渐沉了下去。等他从吴王府出来的时候,黄顺上来扶了扶,顺嘴问道:“陛下是要回宫?”

皇帝顿了顿,眉心微微一蹙,显出些折痕来,眉目之间神色深深。

他胸口似是堵着什么,有些梗着,好一会儿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口上吩咐黄顺道:“罢了,难得出宫一次,去看看阿娥吧…”

第76章

皇帝去的时候, 正好看见郑娥蹲在院子的一角喂兔子白云。

白云好容易才从竹笼子里出来,不禁抖了抖耳朵, 红水晶似的眼睛左右瞧了瞧便往前头被太阳照着的地方蹦了蹦, 然后它便缩成一团小小的雪球儿在阳光底下晒太阳。

郑娥瞧白云这怠懒的呆模样便不由自主的抿了抿唇,手里拿着一叠切成片的红萝卜,一片一片的递到兔子嘴边, 就跟伺候兔子主子一样…

皇帝瞧着有趣,便负手于后, 无声无息的站在郑娥后头瞧了好一会儿。见郑娥快把手里的红萝卜喂完了,他这才缓缓出声问道:“这兔子就是四郎送你的那只?”

就这么站在边上瞧郑娥认认真真的喂兔子, 皇帝适才堵在胸口的那团气不知怎的就也跟着散了开来,反倒有了几分少有的闲适和轻松。

皇帝的声音低沉悦耳,却着实是叫郑娥吓了一跳。她指尖一颤, 手里拿着的那片红萝卜都跟着掉在地上,好在白云也不嫌弃这个, 低着头就把那片红萝卜也咬到嘴里, 嚼了嚼就给吞了。

郑娥顾不得兔子, 连忙起身给皇帝见礼, 嘴里道:“萧叔叔怎么来了?”

“朕今日去瞧二郎、三郎,顺道便来看看阿娥你…”皇帝说到这儿, 便垂了眼, 微微一笑,“倒是没想到,你竟是在这儿喂兔子。”

郑娥有些羞, 白玉似的面上浮起一团红来,上前拉了皇帝用金线绣了云纹的袖子,娇娇的叫了一句:“萧叔叔…”

郑娥这模样倒是和她小时候与皇帝撒娇时候一模一样,皇帝瞧在眼里,心中倒是不觉一软,伸手揉一揉郑娥的鬓角,嘴里道:“还和小时候一样爱撒娇。”话虽如此,神态与语调都柔和了许多。

郑娥先把白云拎起来放回竹笼子里,捋了捋那白绒绒的兔毛,这才伸手去拉皇帝的袖子,仰起头笑着道:“萧叔叔要不要进去,我给您泡茶喝,解一解渴?”

皇帝点了点头,伸手将郑娥的小手握在掌中,牵着她入了内屋。也不知想起了什么,皇帝嘴上不由叹一声道:“这时间可过得真快啊,一眨眼的功夫,你们几个孩子也都一个个长大了,再不似小时候了…”似太子、楚王、吴王等,一个个都长大了,心思也多了,渐渐的也都知道去争去抢了;至于大公主、二公主亦是跟着出嫁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有时候他都觉得是自己老了…

郑娥眨了眨眼睛,一双水眸黑白分明,波光潋滟。她嘟嘟嘴,应道:“可是人总是会长大的啊——小时候有小时候的好,长大了也有长大了的好。”

皇帝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这话,倒是和你娘一个声调。”

他不觉有些出神,那双黑沉沉的眸子里神色渐深,许久方才恍若无意的开口道,“对了,四郎上回入宫时候倒是和朕提了一嘴,说是想把你们的婚事办在明年开春时候,等四五月份便能起身去封地了。阿娥你呢,你怎么想?”

郑娥蹙着纤眉细细的想了一会儿,有些羞赧的垂下头,垂眼看着皇帝那牵着自己小手的宽大手掌,小声应道:“其实,我心里很不舍得二娘还有萧叔叔你们的,我还从来没出过长安城、离开过你们呢…”她咬了咬唇,面颊上的绯色好似透过纱窗照进来的霞光,语声轻而软,“可是,四哥哥他答应了的,要一辈子待我好。我,我相信他的。”

皇帝见她模样,颇有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虽说这是自家儿子娶媳妇,可他心里头不知怎的却有一种自家好白菜却被猪拱了的惆怅。他抬眉回忆了一下,忽而用手比划了一下,口上轻声道:“当初从你娘手里接过你的时候,你才这么小呢,比外头那只兔子也大不了多少。没想到,你现今都快要嫁人了…”

郑娥今日一连听皇帝两次提起“你娘”,倒是生出些许的诧异来:大约是她父母早逝的缘故,皇帝很少在郑娥跟前提起。郑娥自己虽是好奇,可日子久了倒也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毕竟是皇帝和元德皇后一手带大了她,他们不把父母的事情告诉自己,必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皇帝顿了顿,果真招招手,让郑娥与自己一同在临窗的坐榻上坐下,嘴里道:“有些事,阿娥你以前还小,朕也不好与你说。如今你也大了,朕自是不好瞒你的,有关你父母的事,你有什么想问的便问吧。”

郑娥眨眨眼:“什么都可以问吗?”

“嗯,”皇帝微微颔首,“只要朕知道的。”

郑娥认真想了想,便脆声道:“他们真的已经过世了吗?他们是真心喜欢我,所以才要生下我的,对不对?”

皇帝眼眶有些泛红,抬眼看向窗外,口上徐徐道:“当年朕便是接了你爹娘的信赶去峨眉山接你的。那时候,你爹方才过世不久,你娘把你托付与朕后不久便随你爹一起去了。就连他们的后事,亦是朕处置的。”他说到这里,微微一顿,“他们自然是极喜欢你的——你是他们唯一的女儿,仅有的骨血,也是生命的延续。”

说到这儿,皇帝忽然把头覆在郑娥的头顶上,轻轻道:“因为当年你爹娘隐居在峨眉山,你亦是在山上出生,所以你爹给你取名叫做阿娥——峨字含山,你又是女孩家,未免太重,故而改成娥。随你娘的姓,叫郑娥。”

对于生父与生母,郑娥一直都没有什么记忆,只是因为皇帝而对他们怀了些好感与好奇。可是,此时听到皇帝这样寥寥数语,她却不知怎的眼中一热,又酸又涩,一眨眼便掉下眼泪来。

是了,是他们带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给自己取名,将自己托付皇帝。想来,他们离去的时候,也曾似元德皇后一般,对着自己的孩子百般的不舍和担忧…

皇帝见她落泪,忙不迭的拿了帕子替她擦眼泪,就像从前那样哄小姑娘似的柔声哄着她,替她擦了擦微红的眼角,揉了揉鼻子逗她道:“对了,你娘还给你取了个小名,叫眉眉,正合了峨眉二字。等以后啊,你还能把这小名告诉四郎,叫他给你画一辈子的眉…”

郑娥原还垂着头掉眼泪,听到这话便扑哧一声笑起来,眼睫处还沾着泪珠,就像是花蕊中央的露珠一样娇娇嫩嫩的。

“可算是笑了…”皇帝抬了抬眉梢,神色间还有些不大高兴,有些醋味的道,“一提四郎便笑,可见是女大不中留!记得你小时候最亲朕的,谁也不给抱,只喜欢朕。”

郑娥闻言笑的不停,好容易方才止了笑,又咬了咬唇,轻声道:“萧叔叔,你说他们的后事都是你处理的。那我,我能去拜祭他们吗?”

皇帝闻言却是有些沉默,好一会儿才道:“朕会交代四郎的,等你们成了亲,出京就藩的时候,正好叫他绕路去峨眉山,带你拜见你父母。”

郑娥点了点头,心中稍稍一宽,随即又开口问道:“对了,萧叔叔,你能和我说些他们的事情吗?”

皇帝自是点了头。

因着皇帝还有些事,到傍晚的时候,便要起身回宫去了。郑娥恋恋不舍的送皇帝出门,等人走了却也不回去,反倒是仰头看着天边那大朵大朵的火烧云,不知怎的仍旧是心绪不平,仿佛心里存着许多事,可仔细去想却又没什么。

她犹豫了一会儿,忽而开口吩咐左右道:“叫人备车,我要去法慧寺。”

窦嬷嬷就在郑娥边上呢,闻言不免温声劝了一句:“郡主这想一出是一处可不行!这个时辰了,等到山上的时候,天都黑了,回来还不知要是什么时候呢。难免要惹出些闲话来,郡主和魏王面上也不好看。”

“那些人要说闲话,那就叫他们去说好了!”郑娥少见的发了脾气,赌气道,“反正我就是要去!”

窦嬷嬷悄悄瞅了眼郑娥神色,知道她这是下定了决心,只得叹了口气,转身去交代了。

不过,等郑娥到了法慧寺的时候,天色确是已然暗了下来。郑娥一口气跑到萧明钰那小院的门口,正要抬手敲门,忽而又顿住了手,不知怎的有些犹豫起来。

就在郑娥犹豫着是不是要进去的时候,那门扉却被人从里头打开,萧明钰的声音听上去有些诧异,只是轻轻的唤了一声:“阿娥?”

天边最后一缕斜阳从云端滑落下去,清冷的月牙挂在枝头,月辉皎皎的洒落下来,满地透白。萧明钰那张清俊的面容在这样的暗色里依旧显得疏朗清贵,然而他那双如寒潭一般深且冷的眸子在看见郑娥的那一瞬间便软了下来,如春水一般的温暖。

郑娥抬眼瞧着他,看着他那样的目光,心中不知怎的竟是生出百倍的委屈来,“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萧明钰一贯是个泰山本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性子,此时见着郑娥的模样倒是吃了一惊,不由手足无措起来,一边抬手给她擦眼泪,一边慌忙的道:“阿娥,你别哭啊,谁欺负你了?告诉四哥哥,四哥哥给你出气!你别哭…”

郑娥乌黑浓密的眼睫被泪水打得濡湿,湿漉漉的贴在眼睑处,就像是站着水的鸦羽。她抽噎着抬起头,看了萧明钰一眼,忽然便扑了过去。

第77章

郑娥哭得厉害, 一双小手却仍旧抱着萧明钰的脖颈,滚烫的眼泪顺着脖颈流下去, 烧得萧明钰的心头也是滚烫滚烫的。

萧明钰微微犹豫了一会儿, 这才轻轻用手拍了拍郑娥的脊背,轻声道:“怎么了。”

郑娥打了个哭嗝,可怜巴巴的抬起头来, 小声道:“我爹我娘都死了…”

萧明钰:不是早就已经死了吗?不过萧明钰素来心思敏锐,不过片刻功夫便很快的反应过来:“是父皇和你说了什么吗?”

郑娥点点头, 犹如菱角一般白嫩的下颚还沾着泪水,声音轻轻的:“嗯…”她眼睛鼻子都红红的, 哭起来的模样可怜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