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到底,太子的出头,也只是让他们庆幸自己方才没有多嘴多舌,他们却是不由的将异样的目光看向了杨国公世子。这位可是太子的亲表兄,作为正正经经的后族,太子的外家。

可太子方才所表现出来的,分明便是更亲近与杨蓁蓁这一头。

这会儿,说是幸灾乐祸之人,有之;当然也有心中重新审视起杨蓁蓁份量的。

杨国公世子心中自然也是不悦太子的态度与表现出来的倾向,但杨大夫人素来对于家中子弟教导慎言,倒不至于让杨国公世子对于太子有不敬的想法。

而这会儿他也顾不上不满,他也是猜测到了这个时候在包厢里的人。

上去请安问好,他难免尴尬,可不去,万一上边知晓他也在这酒楼中却不去请安,即使上边不计较,难免也有几分不敬。

杨国公世子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上楼上包间去请安,只因为他想起从自家长辈中听来的事情,据说皇上与太子等人身边都是跟着暗卫的,任何事情都无法逃过他们的眼睛。

太子走到楼上包间门前的时候,门已经合上了。

太子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梁庸,梁庸正想上前去敲门,太子却是自己伸手直接推开了门。

门没锁,吱呀一声便被推开了,杨嘉言愣了一下,总觉得太子的行事好像是有几分张狂的,他呆愣愣的,直到太子将他拉了进去,他方才如梦初醒。

杨嘉言进了包间,果然瞧见自家姐姐与今日一齐来家里的男人正坐在桌前喝着茶,见到他们走了进来,杨蓁蓁站了起来,含笑看着他们两人。

杨嘉言面上有些不好意思,心中也有几分暖暖的熨帖,他张了张嘴,想要冲着杨蓁蓁开口说方才的事情。

谁知道太子却是直接冲着杨蓁蓁开口道:“娘,我渴了!”

杨蓁蓁有些不赞同的看了一眼太子,但手上倒是并没有停下,捡起了两个干净的杯子,倒了温水,一杯杯子递给太子,另一个杯子递给了杨嘉言,然后她含笑温声问道:“方才街上好玩吗?”

“好玩好玩!”

太子将手中的水一饮而尽,然后兴奋的开口道:“街上可真是热闹,而且还有许多我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儿,可好玩了,只可惜时间太少了,而且有些晚了,许多摊子已经收了。”

“这个无事,下次还是有机会来的。”杨蓁蓁笑着回着,然后又将目光看向了杨嘉言,轻声道:“嘉言,可是累了?”

“没有…”

杨嘉言连忙冲着杨蓁蓁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累到。同时他心中也为自己方才的不坚定而隐隐有些歉意,他这么好的姐姐,又如何会像是那名书生口中的那般,更何况,便是真的如此,只怕姐姐也是有难言的苦衷。

杨嘉言这般想着,心中也已经坦然,也同样笑着看向了杨蓁蓁。

而在这个时候,门口却又突然响起了梁庸的声音:“老爷、夫人、少爷…杨国公府世子、勇候府世子等求见?”

梁庸的这一声通传,倒是把屋里的人都给愣住了,杨嘉言纯粹是因为突然来了这么几位身份卓然之人而下意识便冒出来的惶恐,至于杨蓁蓁与太子,则是惊讶方才酒楼里竟然这几位都在。

萧恒倒是并无惊讶,只是微微沉吟后,便冲着门口下了命令:“行了,让人都进来吧!”

萧恒的命令下的快,连让杨蓁蓁阻止以及躲闪的时间都没有。

很快包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杨蓁蓁也只来得及躲到了屏风之后,站在了萧恒的身后。

杨嘉言瞧见杨蓁蓁的举动,也是下意识朝着太子身后躲了躲,结果当他看到太子的身高还没到他胸口高的时候,杨嘉言也忍不住为自己方才的举动而感到脸红,他竟然躲到一个小孩子的身后去了。

杨国公世子等人进来的时候,依旧维持着方才的队形,仍由杨国公世子领了头,二人进屋后,瞧见包厢中间挡了一扇屏风,下意识便朝着没有屏风阻挡的另一侧饶了过去,人还未站定,他们的目光却是被里边的情形给紧紧的吸引住了。

虽然心中早有猜测,可是当他们看到威严的帝王,以及站在他身后,虽然容貌不算倾城却也温婉动人的承恩夫人时,还是震惊了一下。

这一柔一刚,站着其实是十分和谐的,却也是有几分刺眼的,他们在这个时候,忍不住想到了楼下方才王姓书生所言,他才是真正满嘴信口雌黄,只凭着流言,一张嘴巴便开始到处瞎说。

杨国公世子回过神来,立刻端端正正,整个人俯身贴地朝着萧恒行了一个大礼,众人立刻跟随着杨国公世子的举动与萧恒行了礼,嘴里三呼万岁。

等到萧恒语气淡淡叫了起后,他们也不敢松这一口气,立刻朝着太子行了礼,太子不冷不热应了一声,杨国公世子最终将复杂的目光落在了杨蓁蓁的身上,虽然有些不太心甘情愿,却还是朝着杨蓁蓁也行了一礼。

杨蓁蓁微微点头后,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傻弟弟,果然瞧见自家傻弟弟已然惊呆了!

其实她和萧恒都从来没有想过隐瞒身份出来,毕竟他们二人的关系,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杨嘉言便是一心读圣贤书只怕也能够猜测到他们一行的身份,毕竟这事儿并不难猜,只是,也只是强忍着震惊,没有开口说话。

萧恒身份使然,又是威严极重,莫说是这群才初出茅庐的孩子,便是由着他们的父亲过来,只怕这会儿心中也是有些紧张。

这群人在萧恒顶多就是个孩子,萧恒自然不会去为难,他对于旁人并不怎么关注,倒是问了杨国公世子几句话,杨国公世子战战兢兢回答,这副样子与宫中被萧恒考验的其他皇子倒是并无不同。

不过想想身份,其实杨国公世子还是比较胆大的,所以萧恒虽然仍然面无表情,但语气还算得上是温和。

等到将人送走后,萧恒冲着杨蓁蓁开口说了一句:“这孩子杨家教的不错,虽然年纪还有些小,不过说话挺有条理的,胆子也挺大。”

杨蓁蓁微微点了点头,轻笑道:“好歹是国公府里的世子,自然不可能教养的太差,上回国公夫人进宫赴宴的时候,倒与我说起过世子的一些事情,听说这孩子自小便是杨国公夫人养大的,想来性子是有些随了国公夫人的。”

“这倒是不错。”萧恒对于杨国公夫人还算尊重,听说是杨国公夫人教养长大的,对于杨国公世子的印象忍不住好了几分,也看重了几分,他看向了太子,开口叮嘱了几句:“旁人倒也罢了,不过这杨国公世子瞧着是个好的,又是你的表兄,倒是可以多来往一些!”

太子可有可无点了点头,并不以为然,不过瞧见杨蓁蓁不赞同的样子,倒是轻笑着说了一句:“这事儿还是得看投缘不投缘,若是他合孤的胃口,孤倒也觉得不错,至少长得还行!”

太子吊儿郎当说话,引得杨蓁蓁轻笑着。

包间里的气氛很快便恢复了热闹,谁也没有提方才楼下那位王姓书生的冒犯。

不过,在这个时候,杨嘉言被吓跑了的神智渐渐回笼,他反应过来后,结结实实趴下身子在地上跪了一下,嘴里连声开口道:“草民不知圣上与殿下,还请圣上与殿下恕罪!”

“咳”的一声,萧恒清了清嗓子,也想要缓解一下自己的尴尬。

说实话,萧恒能够旁若无人的受任何人给他行礼,但杨嘉言这一礼,行的还真叫他有些不自在了。萧恒瞧了一眼有些怔楞的杨蓁蓁与太子,自己亲自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了杨嘉言跟前,伸手扶起了杨嘉言,语气温和道:“嘉言,你我是一家人,不必这般客气!”

“可是…”

杨嘉言自然是觉得这般不对的,他想要开口解释,但奈何他笨嘴拙舌的,自然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够由着萧恒将他拉了起来。

不过人站起来后,身体依然是拘谨的,萧恒瞧着杨嘉言这般,自己心中也觉得有些别扭,而且瞧着小舅子又是这般,萧恒心中轻叹了一口气,连忙开口转了话题:“这个,嘉言…朕…我听蓁蓁说,你今年好像是打算下场去试试、?”

“嗯。”

杨嘉言沉默寡言应着,应完后他也意识到不妥,连忙开口又道:“启禀皇上,草民觉得自己年纪到了,所以想着下去试试,不期待一定能够靠入,只当是熟悉情况也好。”

“有这个想法是不错的。”

萧恒清了清嗓子,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后又是温声道:“嘉言你现在是国子监的学生,倒也不是没有功名之人,不必自称草民。”

“是。”

杨嘉言又是沉默寡言。

萧恒被噎了一下,还真不知道接下来的话该如何说,主要他也没有这个经验啊。

萧恒深吸了一口气,可算是绞尽脑汁,又是冲着杨嘉言笑道:“朕听蓁蓁说你文章写得不错,如今也快临近午时了,咱们还要回去,不若嘉言你的文章也拿来瞧瞧!”

“这…不好吧!也耽误工夫。”

虽然杨嘉言也挺期待自己的文章能够让皇上看一下,但他还是都牢牢谨记着杨陈氏的话,可不能够麻烦到姐姐,给姐姐添乱。

杨蓁蓁明白她的顾虑,连忙笑道:“行了行了,不许再推辞了,他也是难得有机会的。”

杨蓁蓁说着,立刻笑着出声开口缓和着。

第171章 一百七十一、心声

虽然这会儿他们人在酒楼里待着,不过午膳并不是在酒楼里用的,毕竟大家也都清楚杨陈氏的性子,只怕这会儿早早在家里忙开准备他们的午膳了。

在酒楼里用膳固然给家里省事,却也辜负杨陈氏的一番心意。

所以这会儿等着人到到齐后,萧恒便带人离开了此处酒楼,回了杨家。

虽然此次出门,运气并不怎么好,遇到了这番闲言碎语,但回到家里,看到等在家门口的杨陈氏,众人面上还是露出了笑容。

杨陈氏态度恭敬的冲着萧恒道:“饭菜倒是准备的差不多了,另有几样小菜,厨房里还炖着,可能要稍等等。”

“无事,岳母客气了,都是自家人,随便吃些就好!”

萧恒面带微笑,看着杨陈氏态度和蔼。

而他的这一声称呼,真正是把在场众人惊吓了一下,尤其是杨嘉言,久久未能回神,直到萧恒叫了他好几声,他方才如梦初醒。

萧恒也不见怪,只是笑道:“嘉言的书房在何处,既然午膳还未好,那我先去你书房瞧瞧!”

“咳咳…”

杨嘉言又是高兴又是忐忑,这情绪一上来,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反倒是被自己给呛到了。

杨蓁蓁与杨陈氏二人瞧见杨嘉言这幅样子,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杨蓁蓁目光看向了杨陈氏,轻声开口道:“娘,我随你去厨房里瞧瞧…”

杨陈氏原本是想拒绝的,可是想到萧恒与太子二人第一回在自家留饭,她虽然是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极力筹备着,却也怕不周到,若是让杨蓁蓁盯着,还能够提点几句。想到了这里,杨陈氏难得没有出声拒绝。

而太子一听着去厨房,巴不得跟在杨蓁蓁后边当小尾巴,连声喊道:“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太子这话,立刻让在场人不赞同的看着她。

杨蓁蓁原本想要开口阻止,萧恒便冷声打断了太子兴奋的情绪:“你去添什么乱,还不跟着。”

说罢,不等着太子跳脚反对,萧恒便直接提着太子让杨嘉言带路去了书房。

杨蓁蓁瞧着父子二人这边,面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将目光看向了有些看呆了的杨陈氏,安慰道:“娘,没事的,他们父子二人成日里这般较劲儿,这还是在家里所以才收敛了一些。我们先去厨房吧!”

“…好。”

杨陈氏点了点头,却还是不放心的看了一眼书房的方向。

她倒是不是担心别的,只是唯恐自己那个傻儿子夹在其中万一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情就不好了。

但见杨蓁蓁一副坦然无忧的样子,她也只能够将心中的忐忑偷偷的藏了起来。

事实上,杨嘉言跟在萧恒与太子身边,倒并没有像杨陈氏所想象的那般呆头呆脑。

萧恒与太子二人虽然凑在一起爱抬杠了一些,而且一直处于高位,却并不是那般不会在意旁人的感受,恰恰相反,或许是一直站得高一些,看待事务的目光也与旁人有着许多的不同,当他们想要取得某一个人的好感,也比旁人更有一些办法和主意。

进入书房后,杨嘉言原本是还有些局促的,不过在萧恒称得上是温和的说话交流中,他渐渐的放松了心情,竟然难得有些幼稚的有一种想要献宝的想法,竟然将自己这段时日以来看的书、做的文章一股脑儿巴拉了出来,全部放在了萧恒的面前。

等到杨嘉言做完这一切后,他也隐隐感觉到自己好像是冲动了,面上忍不住有些泛红,羞涩。

虽然许多的时候,杨嘉言与杨蓁蓁其实并不相像,可毕竟是两姐弟,到底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杨嘉言这幅害羞低下头的样子,侧脸瞧着,倒是与杨蓁蓁十分相似。

而萧恒看到他这般,本就是爱屋及乌的心情,自然也愉悦了许多,对于一个还是单纯的孩子,萧恒倒是并不吝啬于指点。

他捡起了杨嘉言的一篇文章,认真的阅读了起来,太子瞧见萧恒这番举动,也没有说话,同样捡起了一篇文章,仔细的看了起来。

杨嘉言抬起头的时候,便看到二人这幅认真的样子。

他心里忍不住一阵动容。

杨嘉言自然是知晓自己的水平,虽然这些年来还算认真的在念书,可自己的天赋其实并不出众,这文章比起旁人来或许还是差了许多,如同萧恒这般日理万机之人,竟然愿意屈尊降贵来看他的文章,而且不是应付的随便瞧上几眼,这让他觉得自己仿佛是被尊重了。

而太子虽然是一副人小鬼大的样子,但这个时候看文章的认真劲儿,更是让杨嘉言心中不觉一阵暖意。

他没有去打搅,只是走到了一侧,拿起架在炉子上的茶壶,倒了两杯水,放在了桌子边上。

等到杨嘉言做完这些后,萧恒也已经看好了手头上的这篇文章。

杨嘉言犹豫着,轻声开口道:“这篇文章,其实是经过顾大哥指点后修改的。”

杨嘉言颇有几分不好意思,但又唯恐萧恒误解自己学识已经有了这个程度,所以还是轻声解释了一句。

萧恒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是捡起了一篇看起来文笔稍稍稚嫩了一些的文章快速的看了起来,等到他看完后,太子恰好也看好了手头上的一篇文章。

太子自然不像萧恒这般沉得住气,在看完杨嘉言的文章后,便赞不绝口的夸奖了起来:“舅舅,你的文章写的很不错,此次肯定能够考进。”

“殿下过誉了。”

杨嘉言倒并没有将太子的话放在心上,毕竟太子年纪还小,便是早早便受了教育,但他也才没读几年书,意见如何做的准数。

不过杨嘉言这话也是真心实意的在感谢着太子的夸奖,并没有因为太子是个孩子而轻视他所说的话。

太子却是瞧出了杨嘉言并不是很相信他的话,他也不急,只是拿着目光去看萧恒,让他赶紧说话。

萧恒不紧不慢的放下了手中的稿纸,拿起方才杨嘉言所倒的茶水,往嘴里送了一口后,方才开口道:“瑞儿说的极是,你这文章写的不错,此次科举若是去参加,我虽不敢保证你在榜首,但进殿试倒也不难!”

“真的吗?”杨嘉言有些不敢置信,他其实一直都有些不太自信,在国子监的时候,虽然有许多人比他差,可也有许多突出的人才,这些是杨嘉言遥遥不可及的,当初他的父亲在世时,也曾经说过他,他的资质不如杨蓁蓁,更是远远不及顾清明。

这些年来的学习,他跟着国子监那些优秀的老师,跟着青山书院还常常照顾他、教导他的那些世伯老师,也跟着顾清明这位杰出的兄长学习,每一回,他都觉得自己在学业上存在太多的不足。

他觉得自己很努力,却也难免会挫败,挫败于自己的天分。

杨嘉言今日原本也根本没有想到竟然还能够得到萧恒这番夸奖,所以惊喜极了。

萧恒倒是不妨杨嘉言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他抬头看去时,看到杨嘉言这么一副欣喜之中带着忐忑的样子,面上倒是温和笑道:“自然是真的,我虽是你姐夫,可也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徇私枉法,帮你。你有这份能力,我自然会实话实说,日后取得科举的功名,也是你自己的本事。”

萧恒目光落在了那叠稿纸上,对于杨嘉言所做的文章,他虽然只是看了两篇,却也能够瞧出杨嘉言现在的水平来。

若说杨嘉言有顾清明之才,那肯定是假的,杨嘉言的才能,可能根本无法进入一甲之列,但这也已经很难得了,要知道每年每年会有多少各地佼佼者来参加科举,又有几人能够进入殿试,再到最后能够进入一甲之列。

平心而论,杨嘉言的天赋的确是不尽如人意,可难得的是他自己能够用功。

当然天下用功之人也不在少数,可杨嘉言还有一个优势,是旁人无法匹敌,或许连许多的世家子都无法相媲美的。

杨嘉言不仅有良师给他自小启蒙,由他父亲手把手教导,避免他去走歪路,而现在又有国子监的良师教导,还有顾清明这位大才之人给他悉心指点,除此之外,他所阅读的许多书籍,皆是杨蓁蓁一一挑选送来,许多都是宫中所珍藏的孤本,旁人根本无法接触,这便注定了杨嘉言有不一样的起点与眼界。

起点高、自己也肯努力,即使天分不如人,却也会比旁人出色许多。

当然萧恒也是极力鼓励杨嘉言现在便参加考试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如今的他,在这个年纪,若是能够取得功名,日后自然能够有一个新的起点,取得一番新的作为。再熬下去,杨嘉言便会明显的发现自己进步缓慢,反倒是可能落于人后。

纸上得来终觉浅,往后若是想要有什么作为,可能杨嘉言更需要的是一个实践。

而功名,只不过是他踏入新阶段的一个垫脚石罢了。他若是与顾清明一般,没有任何的背景,没有杨蓁蓁这个姐姐,自然是需要继续读下去,最好是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名次,否则一个几甲的名次,也只够他在京中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小京官,但杨嘉言显然并不需要。

所以萧恒给杨嘉言所选择的路,是让他尽快取得功名。

不过,萧恒心中也未尝不是没有一点的顾虑,杨嘉言如今的学识或许已经足够为官,但到底年纪轻,又有些稚嫩,倒是不知他日后会如何看待自己如今取得的一切。

想到了这里,萧恒看着杨嘉言,开口问了一句:“不过,有一件事情,我想还是与你说一说?”

杨嘉言抬起头,看向萧恒,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萧恒点了点头,开口温声道:“你该知晓你姐姐与我的关系,我从未将你姐姐当成是不能够让人知晓的存在,所以同样的,他日你若取得功名,甚至日后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旁人只怕也以为此事与你姐姐脱不了干系,难免会用异样目光来看待你,这对你或许不公平,但…”

“我知晓。”

杨嘉言闻言,面上平静笑着,并没有任何不满或是愤慨的情绪,他平静阐述道:“其实旁人便是这般认为,也并没有什么地方不对。当初家中困窘,一度难以维生,若非姐姐愿意进宫做太子殿下的乳娘,可能我也早已经读不成书,而这些年来,我能进国子监,能够阅读那些好书,皆是姐姐的缘故,我这一生,姐姐本就是功不可没,便是旁人这般认为,也理所应当。”

“我如今认真进学,想要考取功名,只是想要报答姐姐,姐姐这一辈子过得太苦了,而我与娘一直靠着姐姐生活,也想哪一日,能够让姐姐也能够依靠我。”

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诚心

对于杨嘉言的回答,萧恒也是没有料到杨蓁蓁的弟弟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说实话,在刚看到杨嘉言的时候,萧恒只是将对方当成是杨蓁蓁并不成熟的弟弟来看待,本着爱屋及乌的想法,方才会对杨嘉言和颜悦色,不过,杨嘉言的表现,比他所想象的要优秀许多。

该说不愧为杨蓁蓁的弟弟吗?

萧恒心中这般想着,倒是不免欣慰,也有几分赞许。

虽然原本也不是打算应付杨嘉言才提出要看他的文章,但这会儿萧恒到不再像方才一般,是站在一个高度上来点评杨嘉言的文章,而是站在了与他同一高度,与他探讨着他所做的文章论点。

为君者,所站的视角与高度,自然是比常人要高许多,也能够告诉他一些他平时根本想不到的,杨嘉言如获至宝,认真谨记,甚至有些如痴如醉、满脸崇拜的看着萧恒。

太子在边上瞧着,自然知晓自己的父皇又是在收买人心,但见杨嘉言认真的样子,太子没有出声打搅,竟也是乖乖的站在一侧听着萧恒所说的话。

杨蓁蓁过来喊他们用膳的时候,恰好瞧见屋里这么一副和谐的样子,她瞧着,也是站在门口听了好一会儿没去打搅。直到太子看到她的时候,她方才笑着进了屋开口道:“行了,做学问固然重要,但再不用膳,我和娘亲手准备的膳食都要凉了!”

萧恒听着杨蓁蓁的打趣,笑着点了点头。

而杨嘉言虽然有些意犹未尽,却也反应过来,自己方才竟然差点耽搁了用膳。

萧恒与太子便不是那个身份,也没道理拉着客人不让客人用膳吧!

杨嘉言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收起了记了一半的稿纸,冲着萧恒开口道:“皇…”

“唤我姐夫便是了!”

萧恒笑着打断。

杨嘉言闻言,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了杨蓁蓁,杨蓁蓁倒是不觉得惊讶,见杨嘉言的目光过来,她也是点了点头。

杨嘉言见此,嘴里有些结结巴巴的冲着萧恒喊了一声:“姐…姐夫。”

萧恒笑着点头应了。

可能是这一声姐夫喊得顺了,杨嘉言坦然许多,语气虽然还有一些拘谨,却也是开口轻声道:“姐夫,您快请,都怪我不好耽误你用午膳了!”

“无碍。”

萧恒对于杨蓁蓁的亲人,向来十分宽容。

大厅之中,杨陈氏早已经站在桌前等候,一边还让家里的仆妇调整着菜式,虽然杨蓁蓁总是说皇上与太子没有什么要求,好伺候的紧,可一个是宫里,一个是他们家里,肯定是不尽如人意的。

杨陈氏心中难免忐忑,却没有想到,坐在饭桌前的萧恒与太子二人,真当是好打发的紧,面对这一桌子的菜,萧恒先是诚心诚意的谢过了杨陈氏的准备,又是与太子二人用的十分香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