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莺继续道:“我自己不希望皇上身边有其他女人,以己度人,所以也不会做往别人身边塞女人这种恶心的事。”

徐鸾张嘴想说什么,但徐莺却又开口道:“不过以此吓一吓孟大夫人,警告一下她还是可以的。”

徐鸾闭上了嘴,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徐莺愿意出手,让孟宋氏有所收敛也是个收获。

徐鸾出宫之后,徐莺想着徐鸾说的她在外面名声不好的事情,转头问芳姑姑道:“我在外面的名声真的有这么差吗?”

奸妃、祸国妖妃,她好像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吧。心狠、手段毒辣,除了当初因为三个孩子差点被害的事,她杖杀过一些人,平时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吧,怎么名声就能差成这样了。

芳姑姑抿着唇笑了笑,道:“娘娘是我见过的最心地善良的人,至于外面对娘娘的评价,也不过是有心人的故意以讹传讹罢了,娘娘何必放在心上。”

其 实庄妃做的这些事真不算什么,她做的事哪怕是换成皇后或淑妃,只怕别人连注意都懒得去注意一下。庄妃会被传出这样的名声,关键不在她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她 太过专宠,挡了许多人的道。再加上皇上取消选秀的事,外人只怕以为是庄妃撺掇得皇帝不选秀的,外面的人自然越加的看她不顺眼了。不说一说她的坏话,坏一坏 她的名声,怎么消得下这口气。

就是没有庄妃当初杖杀宫女的事,别人也是要从其他方面来坏她的名声的。

徐莺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想继续纠结这些不高兴的事。对芳姑姑道:“你让人去孟府传个话,让孟大夫人明日进宫来见我。”

芳姑姑道是,然后去吩咐人出宫传话去了。

徐莺看着外面的春光正好,景色怡人,便又对身边的宫女道:“你去将四皇子和五皇子叫出来,我们去花园散散步去。”

宫女将四皇子和五皇子牵了出来,五皇子听过皇帝的嘱咐,知道母妃要给自己生小弟弟了,不能再要母妃抱,也不往徐莺身上扑,乖乖巧巧的任由四皇子牵着,跟着徐莺一起出了门。

四皇子虽然经常欺负五皇子,但对他好的时候也是真的好。便如此时,他会紧紧牵着小弟弟的手不让他摔倒,还会指着外面的花草跟他说,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草,那是什么树。

小 孩子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对什么都好奇。五皇子就对这些花花草草和花丛上面的蜻蜓蝴蝶都十分好奇。走两步便要停下来看一下花,望一下蝴蝶。但五皇子是个十 分乖巧的人,虽然喜欢,但只是看,却不会去破坏花草。不像四皇子,一路行过去,简直是一路辣手摧花。让五皇子看了十分的不满,瞪着他道:“哥哥,你不要摘 花,花要疼了。”五皇子是位很有爱心的小豆丁。

四皇子却跟他反驳道:“笨蛋,花又没有感觉,才不知道疼呢。”

五皇子道:“就有,它们知道疼的。”

四皇子一边对他做鬼脸,一边道:“没有,没有,就没有…”

五皇子说不过四皇子,但又想要反驳,于是将脸憋得通红,十分不满的瞪着四皇子。

徐莺见着,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拍了一下四皇子的脑袋,道:“不许再欺负弟弟,小心我罚你今天多写一百个大字。”

四皇子听着顿时丧气的低下头来。

徐莺又继续跟他道:“谁说花不会疼的,你要是手被人折断了,看你会不会疼。你看不见花疼,不等于它不会疼。”

五皇子见母妃站在自己这一边,顿时眉眼弯弯的笑起来,走过来牵着徐莺的手,眼睛看着四皇子,好像在说“看,我没说错吧。”

一行人又走了一会,正遇上一个在花园里修剪花木的宫女。那宫女见到徐莺,吓得连忙跪了下来,声音颤抖的道:“见,见过娘娘。”那宫女吓得连跪着的腿脚都好像在发抖。

徐莺正觉得奇怪,她又没干什么事,也不长得凶神恶煞,她怎么就怕她成这样了。又见她跪在地上簌簌发抖的模样有些可怜,便弯腰想要将她扶起来,道:“你起来吧。”

那宫女却吓得差点甩开了徐莺的手,要不容易站起来了,却低着头连头都不敢抬。

徐莺看了她一眼,然后道:“你看着有些眼生,以前没见过你。”

那宫女连忙抖着声音道:“回娘娘,奴,奴婢是今年刚派进宫来伺候的宫女。”

徐莺点了点头,因为去年清扫了一批宫女,宫里留了许多的宫女和太监的缺,徐莺是知道今年内务府送了许多新宫女和小太监进来伺候的。

徐莺看她害怕成这样,也不想为难她,对她道:“你下去干活吧。”

宫女道了一声是,匆匆行了一个礼,然后便像后面有鬼追着她的样子匆匆的走了。

四皇子看了一眼走远的宫女,若有所思的对徐莺道:“母妃,那位宫女好像很怕你。”

徐莺也是叹了一口气,看来她的恶名不止在宫外流传,只怕在宫里也是恶名在外了。那些宫女怎么就怕她怕成这样了,真是令人忧愁…

徐莺正愁结百肠,五皇子却在此时声音清脆的喊了一声:“父皇。”

徐莺循着他的声音看过去,然后便看到了正往她们这边走过来的皇帝。皇帝笑着往他们这边走了过来,抱起五皇子道:“我还说要去玉福宫找你们,你们去在这里。”说着牵了徐莺的手去了旁边的凉亭。

宫 女很快在凉亭上铺上了垫子,放好了茶点。皇帝拿了一块糕点喂到了五皇子的嘴巴里,徐莺跟他说起了她在宫外的名声不好和小宫女害怕她的事,还十分叹气的跟他 道:“你说我也没缠着你给我建个馆娃宫或大兴土木吧,也没缠着你不理政事不上早朝吧,怎么就成了祸国妖妃了。”

皇帝毫不在意的道:“那些人会坏你的名声,正说明他们开始忌惮你,重视你。真要是他们瞧不上的人,他们才懒得去坏她的名声呢。”

那她难道还应该感觉很荣幸?

皇帝又继续道:“有个狠名声也有狠名声的好处,也省得别人以为你是好欺负的,什么妖魔鬼怪都往你身上扑。”说着又拉了拉她的手,道:“总之在我心里,你不是这样的人就行了。”

徐莺也没在纠结下去,反正悠悠众口堵不住,越禁止反而会传得越厉害。况且整天纠结这个纠结那个,也纠结不过来。

徐莺将这件事放下,到了第二日,她将孟宋氏召进宫来说话。

其实吧,她和孟宋氏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徐孟两家还是姻亲关系,她是很愿意跟孟宋氏和睦相处的,可孟宋氏好像是并不希望和她和睦相处。

但不得不说,有时候权势真是个很好用的东西。外人不知道她跟孟宋氏说了什么,只知道孟宋氏从宫里出去的时候,是带着一身冷汗回去的。回到孟府的时候,也不再提让徐鸾抬通房的事。

不过徐莺虽然没有将塞妾赏赐美人这样的事付诸行动,但孟文敷转头却自己纳了一个妾回来…身世清白的良妾。孟宋氏为此心塞得又小病了一场。

但有时候吧,孟文敷比她更心塞。

他 娶个媳妇回来是想要让他打理后院,让他心无旁骛的发展仕途的。这个夫人以前还好,虽然不能提供什么助力,但至少不拖后腿,但现在行事是越发会折腾了。你没 事掺和小两口的房里事,将后院弄得家无宁日做什么,传到外面去很好听吗。他忙着外面的事还不算,回家还要替你擦屁股,还要亲自整肃内宅。

老 是说自己没儿子,娘家败落,所以心里不踏实什么的,这都是借口,这天下没生出儿子来的正室多了去了,哪一个会像她这样。你没生出儿子来我都没有怪你了,也 没以你无子为由纳一堆妾室回来戳你的心窝子,唯一一个妾室还是你自己做主纳的。生下的庶子你不肯抱养过来是你自己的事,现在这样又是闹那样?

得了,纳个良妾回来,让你有事情忙活去,省得闲得发慌弄出一堆事情来。

第154章

过了四月,四皇子就满四周岁了。

一本百家姓也被他认得差不多了,皇帝按照原先承诺他的,将他扔到了南书房去。

四皇子很高兴,早几天就开始磨着徐莺要她让人做一个跟三公主一模一样的小书袋,还特意让徐莺给他做了新衣服。等到了去南书房的那一天,一大早就起来高高兴兴的换上了新衣裳,背着个小书袋,跟三公主手牵着手去南书房去了。

但四皇子高兴了没几天,然后就十分颓丧的回来了,跟徐莺道:“先生教的好多字我都不认得,可其他人都不认得。”

徐莺看了他一眼,好想说,活该,谁叫你平时识字不认真。

其实说起来四皇子也不是不聪明,他是去年才开始开蒙,不过一年的时间,一本百家姓里五百多个字已经认得了大部分。但他呢,就是太调皮太好玩了,平时教他认字也是敷衍了事,很快记住了,完成了任务敷衍过去了,但很快又忘记了。

不过徐莺看着四皇子颓丧的样子,不忍心再继续打击他,便安慰他道:“你最小嘛,别人都比你大,自然比你懂得多。等你长到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认得的字自然就跟他们一样多了。”

但四皇子仍是不满道:“但三哥哥只比我大了一岁,他认得的字却有很多,二哥哥认得的字都没他多。”可见认字多少跟年纪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徐 莺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跟他道:“咱们不跟你二哥哥比。”你二哥哥是神通级别的学霸,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将《百家姓》和《千字文》都认全了,连《论语》都能读 了,这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徐莺继续道:“咱们跟赐哥儿比,你看赐哥儿比你也大了一岁,他认得的字跟你认得的字是不是也差不多。”

赐 哥儿是安陵郡主的独子,因安陵郡主子嗣艰难,成亲几年才得了一个儿子,而得了这个儿子之后也再没有消息,所以给这个儿子取名天赐。平时安陵郡主将这个儿子 当成眼珠子一样宝贝着,去年南书房开课,安陵郡主怜儿子年纪还太小,没舍得送进宫来。直到今年,他才跟四皇子一起进的南书房。

但四皇子却仍是不服气,他性子好强,便决定从今天开始好好读书,立志要将三皇子比下去。先生今天夸了三皇子,四皇子便必定想要在明天让先生夸他一次的。

三皇子看着四皇子这样,觉得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要是被弟弟比下去了,实在很丢脸,于是也越加奋发图强了。两人这样一来二去的,倒像是较上劲了。

四皇子现在只要一从南书房回来,就要手捧着一本书,连吃饭上厕所都不放过。徐莺以前是嫌弃四皇子太不用功,但现在是嫌弃他太用功——这万一把人学成个书呆子,或者将身体累垮了怎么办哦。几次还都是徐莺直接勒令四皇子停下来休息,四皇子这才肯放下书本的。

皇帝几次过来,看到四皇子都在认认真真的念书,别人吵他还要不高兴,顿时觉得心怀甚慰,跟徐莺夸他道:“果真是长大了一岁懂事了不少,性子也稳重了不少。”

徐莺都没好意思告诉他,其实是你两个儿子在较劲呢。

四五岁的小孩子,其实眼中的世界很纯粹。加上如今赵婳不在宫中,跟她的关系也没有箭拨弩张,倒没有因为大人的关系影响了小孩子的关系,三皇子和四皇子争锋了几次之后,倒是渐渐玩到了一起。

徐莺倒是没有因为赵婳的关系而禁止四皇子跟三皇子玩到一起,小孩子又不懂什么,何况三皇子这个孩子,其实长得挺乖巧可人的,眼睛也清清亮亮的,倒是跟赵婳并不怎么像——他长得跟皇帝更像一些。

四皇子长得也像皇帝,两个长得像皇帝的小豆丁站在一起,倒是很有兄弟相。三皇子与四皇子站在一起,反而比跟五公主看起来更像是双胞胎。

四皇子偶尔会将三皇子带到玉福宫来,四皇子第一次带他来的时候,指着玉福宫对三皇子道:“这是我家,你一定还没来过我家,你看是不是很漂亮。”

对四皇子来说,皇宫太大,不算是他的家,玉福宫才算是他的家。就像三皇子也不会将整个皇宫当成家一样,他来玉福宫就只会认为自己是客人。

三皇子的性子有些腼腆,见到徐莺,脸上有些羞红的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徐庶母妃。”接着又说了一句:“冒昧来访,不知可有叨扰庶母妃。”明明是个小孩子,但却尽力学成大人的模样,看着十分惹人怜爱。

徐莺摸了摸他的头,道:“欢迎你来,我巴不得你常来,这样人多热闹点。”

大概是被她摸着脑袋有些不自在,三皇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红脸。

徐莺也觉得自己的动作表现得太过亲近了,又装作十分自然的收回了手。

四皇子又拉了三皇子的手一边走一边道:“我带你去我住的屋子看,我屋子里有好多玩的东西。”

两颗小豆丁这才手拉着手往里面走去了。

皇帝倒是很乐意看到三皇子和四皇子亲近,不管赵婳这个人怎么样,三皇子和五公主却是他的儿女,他自然是希望他们好的,也希望他们跟其他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六月里,朝中倒是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福建有倭寇上岸,对沿海进行抢掠,皇帝命福建总兵派兵镇压。

而在这个月的某一天里,徐田氏却突然进宫来,跟徐莺哭诉道:“简直是要人命哦,你弟弟这个臭小子,简直是想要挖我的心肝…”

徐莺问她道:“怎么了,母亲,发生什么事了?”

徐田氏跟徐莺道:“你弟弟他说想去福建打倭寇。”

徐莺有些奇怪,问道:“鸰儿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徐田氏道:“我哪里知道,你弟弟现在是越大我越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他在金吾卫里做得好好的,何必非要跑到福建去。倭寇手上的刀剑可没长眼睛,那是拿身家性命去博的事情。他既没有成亲也没留下子嗣,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简直是要我的命。”

也不怪徐田氏不同意他去,她本就不是想要多大的富贵的人,一家子只要安乐康宁就好。上战场可不是说着玩的,那里埋下的白骨是数以万计。更别说徐田氏就生了他这一个儿子,这个时代的女人,哪怕再开明,其实更看重的还是儿子。

不说徐田氏了,就是徐莺都并不赞同徐鸰去冒险求这个功与名。

徐莺道:“我先将鸰儿叫进来,问一问他是怎么想的。”

徐田氏道:“那再好不过了,鸰儿跟你亲厚,他一向听你的话,你多劝劝他。”

徐莺道好,又劝了徐田氏几句,这才将他送出了宫。

没有皇帝的旨意,外男不能随意进后宫。等晚上皇帝回来,徐莺问过了皇帝,然后第二天就将徐鸰叫了进来。

十七岁的徐鸰,已经是个十分英挺的少年。徐鸰长得像徐秀才,徐秀才别的不行,但有一副好容貌,所以徐鸰的长相很秀气。

徐莺身处后宫,不能轻易见外男,其实这些年来跟徐鸰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姐弟二人见面,却并不因此生疏。

徐莺问他道:“听说你想去福建打倭寇?”

徐鸰回答道:“是。”

徐莺问他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徐鸰道:“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既然学了一身武艺,自然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徐莺道:“你跟姐姐说实话。”

徐鸰很坚定的道:“这就是实话。”

徐莺眼睛直视着徐鸰,徐鸰很快被她看得败下阵来,道:“好了,好了,大姐姐我服了你了,我说还不行嘛。”他说着顿了顿,然后才道:“我不想当个被你们护在羽翼下的人,我想建功立业,以后做你和娘和二姐姐的靠山。”

徐莺道:“胡说,你现在在金吾卫坐着指挥佥事,不就是姐姐的靠山。”

徐鸰摇摇头,道:“姐姐,你也别拿这些话来骗我,我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我能做这个指挥佥事,有多少是皇上看在你的面子上,有多少是真凭本事,我心知肚明。现在不是我让姐姐依靠,而是我依靠着姐姐。”

徐莺问道:“是不是金吾卫里有人跟你说了什么?”

徐鸰摇头道:“没有人跟我说什么。金吾卫里大家都知道我是宠妃的弟弟,没有人敢跟我说什么,他们甚至十分奉承我,但我知道,他们诚服我,并不是因为我这个人,而是因为姐姐,或者说因为皇上。”

徐 莺张口想要说话,但徐鸰接着又开口道:“我跟姐姐说实话吧,先帝时为防范倭寇,在沿海实行闭关。但海上贸易利润大,于国家税收有好处。国库富有了,可以减 轻百姓赋税,于百姓自然也有好处。前两年皇上刚刚登基,没有理顺朝政,皇上不敢轻易提开海的事情。但现在皇上已经慢慢腾出手来,开海势在必行,如今朝中的 亲皇派已经开始在提了,开海是早晚的事。一旦开海,倭寇上岸抢掠的事情就会多起来,这个时候去福建,是挣军功的最好时候。”

徐莺道:“你现在长大了,连朝政的事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姐姐懂得的没你多,但有一样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有什么事,你让母亲怎么办,你让姐姐怎么办。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出事家里会倒下来的。”

徐鸰听着,沉默的低下头去。

徐莺则是叹了一口气。

第155章

皇帝回来的时候,徐莺正坐在榻上,让宫女帮她揉着腿。

她现在怀孕已经七个月了,肚大如箩,腿脚臃肿。大腿时不时的会抽筋,所以便需要人时常帮她揉一揉。

皇帝挥手让宫女下去,然后坐到她旁边的小榻上,将她的腿抱到自己的膝盖上放着,手放在她的大腿上轻轻揉着,然后才问道:“你弟弟想去福建?”

徐莺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靠着,然后才道:“是。”

皇帝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徐 莺道:“自然是不行,我母亲就他一个儿子,他要是出个什么事,非要了我母亲的命不可。”她说着又感慨一般的叹了口气,道:“不过他到底是大了,不像以前那 样听我的意见了。”不过说着她又有些得意起来,跟皇帝道:“不过我想了一个法子,将他留了下来,皇上猜我想的是什么法子。”

皇帝一向不大相信徐莺能想出什么高深的法子,但见她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也不好扫她的兴,只好装作好奇的问道:“是什么法子,说说看。”

徐 莺道:“我跟他说,他现在还没成亲和生下子嗣,母亲定然不放心他去的。就算要建功立业也不急在一时,等他过两年成了亲有了孩子再去不迟。到那时我愿意替他 劝着母亲,同意让他去福建。我想过了,打仗又不能打一辈子,说不定等过两年福建的倭寇都被打光了。就算没有,到时候他有妻有儿,身上有了牵绊,也不一定还 敢拿命去拼。你说这是不是个好办法。”

皇帝突然有一种他就知道是这样的感觉,这算是什么好办法,徐鸰要是打定主意要去福建,难道听了她这些话就会改变主意?都说一孕傻三年,看来果然没错,本来脑子就不够用了,怀了孕脑子更不好使了。

只是看到徐莺一脸求表扬的表情,再看看她鼓起来的肚皮,最终还是十分违心的说了一句:“也不失…是个好办法。”

徐莺得意洋洋起来,接着又问道:“皇上,福建广东那边以后真的会有倭寇打上来啊?”

皇 帝道:“倭寇年年都有,只是多和少的问题。以前太祖时期,实行开海政策准许海上贸易,那时候倭寇猖獗,对沿海百姓造成十分大的麻烦,后来到了先帝,先帝在 章阁老的建议下实行了闭关政策,倭寇虽然少了,但海上贸易带来的高税收等好处也没了。所以闭关不是长远之计,想要国富民强,还是要开海。但只要一开海,海 上的倭寇和海盗必定会上岸掳掠,到时候福建等沿海地方需要用兵是必定的。”而同样的,想要挣军功,在那里也是最快的。

其实按皇帝的想法,让徐鸰去福建历练一下才是最好的。有了军功他才好继续将他往上提,若是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能耐,他就是勉强将他抬举上来,他也制不住底下的人。只是莺莺不愿意,他倒反而不好这样说,万一徐鸰真出点什么事,要伤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只是不管徐田氏和徐莺怎样想尽办法不让徐鸰去,最终徐鸰却还是去。

在他临去之前,他跟朱敾偷偷见了一次面,朱敾倒是十分支持他道:“好男儿就该有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之心,我支持你。你放心,我会等你回来,你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就给你当一辈子的望门寡妇,决不食言。”

然后第二天,他就瞒着徐田氏和徐莺偷偷的去了,临去之前给徐田氏留了一封信,将徐田氏气得个半死。

同样气得半死的还有朱家的大夫人,她敲着朱敾的脑袋七窍生烟的道:“你个坏蛋,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冤家,那种话是你能说的?”

说实话,朱大夫人其实也是支持徐鸰去建功立业的,朱家本来就是武将之家,每一代里披甲上战场的不知几人,他们虽然同样担忧亲人生死,但却绝不会阻止他们去上战场保家卫国。但楚国公府有这样的理念,却不能要求别人家也跟他们一样。

徐田氏不想让徐鸰去,朱敾却跑去跟徐鸰说支持他,那不是还没进门就跟婆母对着干,徒惹得婆母不喜,以后过门有她的好日子过。还有她那最后说的那句话,什么“他有个三长两短,她就一辈子给他做个望门寡妇”,她千辛万苦养大的女儿,虽然不是她亲生的,那她也舍不得。

不过好在朱敾说的这些话徐田氏并不清楚,朱敾也只是跟徐鸰说了并回来说给嫡母听了而已。

朱敾被嫡母教训了一顿,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然后抱着朱大夫人的手臂道:“母亲,我可不是说笑的,要是鸰哥儿真的出事了,我是真准备替他守一辈子的。”

朱大夫人掐着她的身子道:“死丫头,你还敢说,想气死你母亲是不是。”

在皇宫里,同样有些发恼的掐着人的还有徐莺。

皇帝一边禁锢着往他身上掐的一双纤纤素手,另一边还要顾着她鼓起来的肚子,一边还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龙身你也敢随便乱掐。”说着将她的一双手摁住,将她整个人抱到自己膝盖上坐着,双手圈住她不让她乱动。

徐莺气道:“那是因为皇上太坏了,居然和鸰儿联合起来骗我。”

皇帝道:“骗你的是你弟弟,我可没有骗你。”

徐莺恼道:“皇上拿我当小孩子哄呢,鸰儿是金吾卫指挥佥事,没有你的手令,绝对不敢擅离职守,更不敢跑到福建去。”

皇帝有些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然后才道:“我也是被你弟弟瞒骗了,我以为他是经过你们同意了,所以才给他手令的。”说着又一副很同仇敌忾的道:“他居然敢瞒骗朕,欺君之罪,罪该万死。我这就让人将他抓回来,以欺君罪处置。”

徐莺瞪着他,怒道:“你敢。”

皇帝这才笑着抱住她道:“好了,好了,我不敢。”说着亲了亲她道:“我已经派了两个有武艺的人随身保护着他,不会让他有事的。别气了,别气了。”说着摸了摸她的肚子,道:“你要是再气,我们小六要跟着伤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