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啥的,颜明要擅长许多,他一眼就看出五六成,把了把脉便清楚明白,不过为谨慎计,他还是将选出来的数十个流民的一一检查过。

“近日春雨绵绵,流民衣衫单薄无法替换,又多体虚,故而频发风寒之症。”

至于红点,乃荨麻疹,春季乃此症高发季节,流民力疲体弱,个人卫生堪忧,更容易得病。

城中百姓倒少见荨麻,就是风寒发热的也不少。

荨麻疹并不会传染,颜明撇撇嘴:“你们不必惊慌。”

话罢,他弹弹衣袖直接走人,背着药箱的寇月连忙请罪并急急跟上去。

“颜大哥,你不能这般的。”

“怎般?我如何了?……”

……

颜明这人一直都是这样,大家也没在意,关注点都放在流民的病况上。

邵箐问:“夫君,我们是否开仓放药?救治流民?”

怜悯施援只占其一,另外抑制病况也很关键。荨麻疹不会传染,可风寒感冒会。不要小看小小的风寒感冒,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因此病死也算不得啥新奇事。

流民们身体已经掏空,饥一顿饱一顿的,居住条件又恶劣,若再无医无药,能预见届时一倒一大片。造成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有可能引出真正的瘟疫。

邵箐话音刚落,季桓立即拱手:“主公,在下附议。”

“除了疫病,此乃收拢民心的大好时机。”

身份使然,季桓看问题必先从己方从魏景的利益出发,好比此事,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收拢汉中民心的大好机会。

得了民心,将大大有利于日后。

魏景“唔”了一声,看向张雍。

这么多的流民,药材是大问题,但这问题应无需他们烦恼,因为每个府县都会有常用药材库。

唯一恐会出现差错的,就是城池长官懈怠甚至贪渎,导致药材库空虚而已。

好在上庸城没这么问题。

张雍已出列:“禀主公,今早刚检视过各库,药材库保存完好,库存充裕。”

很好。

魏景满意颔首:“此事就交由文长和……”

他环视一圈,略略沉吟,邵箐主动请缨:“我吧。”

对于战事战策,她略逊色于季桓等人,正好处理这个。

魏景点头同意,但不忘叮嘱一句:“虽只是风寒,然患者你切记莫要近身。”

嗯,很关切了,一如既往,但眼下这么多人在场邵箐有点不好意思。偷偷环视一圈,见大伙儿俱一脸正色,她别扭这才少了点。

“那我先过去安排。”

她站起,寇玄也拱拱手,二人匆匆去了。

……

书房议事还在继续,虽救治流民能收拢民心,有大利与日后,但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战事。

邵箐先紧着手里活,至于战策战况,她回头听魏景说也一样。

两者进展俱极佳。

先说救治流民。

官府开设药棚医棚,替流民问诊并发放熬好的汤药,本城贫民也能来。对于流民和贫民,尤其病中凄惶者来说,简直就是久旱甘霖。

他们并不会管这并未本地官吏,只道这新来的杨府君是活命的菩萨,救苦救难。

流民居无定所,影响养病也不利稳定。邵箐和魏景商量过后,辟出几个大宅子当救济堂,先让需要养病的住进去。至于其余没办法安置的,先登记,并告知战事结束后,官府会立新户籍,并丈量荒地一一安排。

这已经不是救命菩萨了,这简直是皇天后土,不少流民当场失声痛哭,跪地“咚咚”磕头。拜了邵箐寇玄军医们,又自发去衙署外叩拜杨府君,互相转告,声泪俱下。

杨泽名声大振,即便上庸城本地百姓也交口称赞,谁不想头顶上的是个好官?

另一方面,魏景率军征桢泉军,期间不出意料和蔡俞周鹏联军也战在了一起,三方势力在汉中郡展开混战。

魏景捷报连连,一月内连下五城,汉中十一城,已大半握在他手里。许金和蔡俞周鹏被逼退至汉中西隅,屡屡反攻俱败,损兵折将,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剩下地盘。

邵箐随着大军一路前行,药棚医棚也随着魏景胜利的步伐往前推移。至今,汉中东部不但远离战火,且已民心思定,个个引颈期盼杨府君早日旗开得胜,西边儿快快败北。

他们甚至忘记了,现任汉中郡守廖芳,从前头顶上的天,也在西边儿呢。

不过相比起流民和百姓的殷切,魏景本人倒是不急的,甚至在近日,他攻伐的步履反缓了下来。

……

“汉中郡已无悬念。”

中军大帐前,魏景负手而立,目光淡淡远眺蔡周联军大营方向。

汉中狭长,西部四城大部分靠尾部,背后是高山,容易被围堵并逐个击破,而中部地势平坦,更不可能直接拱手让人。于是桢泉和联军便各自在中西部安营扎寨,修筑工事,抵御强敌。

西北方向是联军大营,而西南方向是桢泉残军大营。

之所以说是残军,是因为对方被魏景连次狠击,减员十分厉害,偏流民中喜讯流传,兵源几乎没有了,甚至还有新进兵丁逃了去的。如今,只剩下约二万余人。

魏景目光一转,又扫了眼的西南,转身入帐。

他在首位上坐下:“既汉中已无虞,下一步,诸位有何见解?”

这下一步,就是攻进金牛道。

魏景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整个益州,汉中只是第一步。现在第一步完成只是时间问题,那就该考虑如何走第二步。

发兵是必须的,但和汉中郡一样,这需要一个理由。

得师出有名,否则就是公然反叛,连下下策也算不上。

只这一回,连何泓身上也没找到合适空子了。

这就是魏景缓下攻伐节奏的唯一原因,他必须在汉中战事平息前,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这事已经不止商议过一次了,可惜始终没有议出良策。魏景发问后,不管是邵箐季桓,还是张雍庄延等,俱蹙眉苦思,沉吟不语。

魏景眉心也蹙了蹙,须臾他道:“既然暂无良策,便先且搁下。”

议另一事,他食指点了点长案:“吕涧呢,诸位有何看法?”

吕涧,一直和魏景联军,现在战事已经进入后半阶段,如何处置此人,该得出结论。留则无碍;倘若不留,在后续的战役之中即可顺势除去。

季桓拱手:“主公,在下以为,吕涧此人暂留之无妨。”

吕涧此人甚至磊落,自从第一战见识了魏景本事,就利索将第一指挥权交到对方手里,此后言听计从,从没想过夺回。

魏景颔首,他也是这个想法。

若时机恰当,吕涧这人未必不可以收服。他的战策随局势应变,倘若日后真不能留,再除不迟。

诸事议罢,魏景便吩咐散了:“明日出战,诸位且去准备。”

话毕,他率先站起,携邵箐转入内帐。

……

“阿箐。”

沐浴梳洗后,魏景拥邵箐上榻,行军床不算宽敞,二人紧紧挨着,他拥着妻子,低声叮咛:“明日我出征,约莫四五日归。你留在营中切莫外出,若有事,与伯言商议就是。”

他明日率军出。

哨马探得蔡周联军蠢蠢欲动,似乎欲潜来突袭,魏景打算明日率先迎上去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蔡俞此人颇狡诈,数次三方混战,联军虽败,但损伤总比桢泉军小许多,而他本人的四万永昌军更是几乎没怎么减员过。

联军需要削减兵力,永昌军更需要重重一击,但魏景在得出下一步良策前,这敌寇还得留着,不能用力过猛一棒子给打死了。

有点棘手,再加上魏景打算拖拖时间,所以此次会战,他预计四到五天。

直接开战的战场,他自然不会把妻子带上,邵箐和季桓庄延等人留在大营中。魏景选了两万精锐镇守大营,确保安全无虞。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他每次都会事无巨细地叮嘱一遍,邵箐又好笑又感动,搂着他的大脑袋重重亲了一口,笑道:“我晓得了,夫君勿忧。”

魏景立即回亲过去,准确无误衔住两瓣粉嫩的唇。

就知道他会这样!

邵箐没好气捶了下他的胸膛,也不拒绝,十分温顺微启唇瓣,让他长驱直入。

缠绵一个热吻,魏景喘息粗重却没继续,不是明日出征的原因,而是他妻子脸皮薄,这牛皮大帐周围守着亲兵,她害臊不愿意。

邵箐气喘吁吁,捶他两下重新偎依在他怀里,她叹:“唉,真希望能尽快议出良策,不必再左右顾忌。”

若想不出法子,后续只能继续拖着。但拖也不能一直拖,毕竟魏景前期身处不利尚势如破竹,眼下稳占上风总不能拖个一年半载吧?

唉。

她也绞尽脑汁想了,可惜同样没想到。

魏景安慰她:“会想到了,你别急。”大手轻轻拍着她的背,“睡吧。”

他声音不疾不徐,沉稳依旧。邵箐心中一定,也是,他们这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肯定能有法子的,不急。

焦急解决不了问题了。

“嗯。”

作者有话要说:阿箐对魏景好感有,毕竟这男人对她极好,天天和她做最亲密的事,但真没心有灵犀到这种地步哇,昨天魏同学脑补过了点哈哈哈哈哈哈

么么啾宝宝们!又到周六日了嘿嘿, 我们明天见了啦! (*^▽^*)

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笔芯!

emm扔了1个地雷

江七七扔了1个地雷

捕获一只名侦探扔了1个地雷

小团圆扔了1个手榴弹

嘟嘟嘟扔了1个地雷

☆、第71章

邵箐一再告诉自己不能急, 但她没想到, 转机这么快就出现了。

送了魏景出征后,大营安静了许多, 她压下繁杂的思绪,先专心忙碌手头事务。

邵箐目前要忙的还是医治流民的事。

此事魏景一方既开了头,救治流民就得一干到底, 否则先前耗费的心力不但成了无用功, 反而还会起反作用。

汉中中部有子午道,此道直通关中,另一边的司州去年大旱, 中部便成了流民最密集的地区。

流民密集,而魏景名声大振,即使驻扎郊野,也有远近乡镇的贫民和流民聚拢过来。再加上颜明医术精湛, 之前救治了好些疑难垂死的,又不少人慕名而来,尤其是得了怪病和带孩子的。

邵箐等人商议过后, 在大营南侧最边缘辟出一小块地方,作为医棚药棚, 近日她和寇玄一直在忙碌着这事。

“药材可已入库?”

踏着晨光,邵箐往医棚行来, 在四五十丈远的一处缓坡站定,她举目眺望。只见医棚内井然有序,患病流民很自觉排队, 虽很有些吵杂,但不乱。她点了点头,问起新一批药材的事。

王经拱手:“禀夫人,俱已入库妥当。”

他率数十亲卫牢牢护在邵箐身侧。

魏景不管出没出征,都下了死命令,除了中军大帐,亲卫们不得擅离邵箐半步。

邵箐自己也很注意这一点。

她虽尽心尽力,但从不深入流民之中,最近的,也就这般站在不远处眺望观察。医棚和大营之间守卫森严,而她身边还有亲卫拱护。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己身份不同,更加谨慎很有必要。

魏景很满意,也很放心,季桓等人也暗暗点头,寇玄更是主动将深入流民的任务接了去。

当然了,也不是没人不以为然的,这个不合群的人毫无疑问就是颜明。他从邵箐旁边经过,瞥一眼里三层外三层的王经等人,照旧撇撇嘴。

“夫人。”

颜明大摇大摆往医棚去了,背着药箱的寇月左右为难,俯身见礼,忙解释:“夫人,颜大哥他……”

咦?

啥时候颜大夫变颜大哥了?

这姑娘一脸焦急,邵箐却半点不在意,含笑叫起挥挥手:“没事,去吧。”

她叮嘱一句:“流民短时间只怕不会减少,你们需注意休息,莫要过度劳累了。”

扎营在此处已六七天,聚集过来的流民逐渐增多,这活是持久战,张弛有道才是正理。

忙碌了一个月,寇月瘦了,累瘦的。不过她显然她很喜欢做这事,人虽瘦了,但一双清澈澄明的大眼睛却因此恢复神采

她欢快道:“我不累的夫人。”

能帮助流民,让他们不再苦痛,即使辛苦,她心头是畅快的 。

“月娘?”

已走远的颜明唤了一声,寇月忙忙应了,回头道:“夫人我过去啦。”。

“去吧。”邵箐失笑摇头。

寇月匆匆转身,邵箐继续举目眺望,这回越过医棚,往营外望去。

医棚地方有限,大营也不可能安置这许多不知底细的流民,因此除去重病患者以外,其余人不能驻留在内。流民也十分理解,轻症者服了当天的药就自觉离开,在营外找个地方暂且安置。

营外其实是荒野,但一路颠簸流离的流民并不在意,找个干燥点的地方就行了。

轻症者极多,加上陪同的,六七天下来,南营外聚拢了不少人,粗略估计得有四五千。

清晨,露宿的流民都起了,陆陆续续往后面另一条溪流行去,孩童或啼哭或嬉戏,大人吆喝着掏出干粮,好一派晨起忙碌景象。

对比起一个月的死气沉沉,如今明显添了生机。

就是人多了点。为防敌方浑水摸鱼,魏景定了规矩营外聚集的流民不能超过五千,要是过了得暂劝退。

不过算算日子,第一批来的也差不多病愈了,等离开后人数就能降下来了,后续循环往复,应不会超标。

邵箐略琢磨,点点头,转身正欲往回走。

“咦?”

她回头时,不经意又掠营外流民一眼。因方才忆起“为防敌方浑水摸鱼”,蓦的,这一眼她忽看出了点不同的东西来。

咦,今天流民分布的位置,和昨日有点儿不一样呀!

南侧营门内设医棚,除重症者不得久留。随着时间推移,南门外聚集的流民越来越多,露宿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是很正常。

但邵箐发现的是,今日这个露宿区域,和前几日相比有不小的改变。不再是以南营门为中心点均匀往外扩散,而是伸出两翼,沿着大营往两边延伸出颇长一段。

不算很明显,身处其中应也不觉得有什么,但邵箐这般居高临下,却一眼看出来了。

她心头微微一突。

这个形状,有点,有点……

“仿佛呈环抱之势。”

邵箐忙回头一眼,原来是季桓来了,正站在她七八步远的地方,她忙奔过去:“季先生,你也觉得不妥么?”

对于危险,邵箐算是一个第六感比较灵敏的人,虽未必次次都有感觉,但有感觉的时候一般不会出错。她正觉不安,刚闪过要不找季桓说说的念头,对方就来了。

季桓点点头:“环抱之势,利于声东击西。”

他善军事战阵,走出来一看,立即就发现了微妙之处。眯着眼打量半晌,他目光忽一凝:“夫人且看!”

邵箐忙顺着指引看去。

因距离远,她眯了眯眼看了一阵,却见季桓示意的那位置,有几个流民确实透着点古怪。

褴褛衣不蔽体,浑身脏污看不清面容,瘦也是瘦了,但细细分辨,却没有流民普遍的那种干瘪感。

假的!

伪装!

邵箐心头忽闪过这两个词。

她急忙扫视左右,这么仔细一看,才发现类似的人还有好些,他们也簇拥着一个病患,不过基本远离南营大门军士扎堆的地方,混在人群里几可乱真。

“季先生!”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魏景昨日领大军出征,这些人的位置立即悄悄发生变化。

谁的人?

桢泉军?抑或蔡周联军?

季桓缓缓道:“悄悄拿下几个,审了就知。”

......

这回魏景出征,特地留下韩熙镇守大营,邵箐立即唤了他来,三人略略商议,韩熙沉着脸匆匆出去了。

当天中午,就得出结果了。

邵箐没想到,竟然是奔自己来的。

......

“呜呜我说,我都说……”

一座不起眼的帐篷中,凄哭含糊。青翟卫中有专司刑法的好手,无需招呼太久,这流民出身的桢泉军就熬不住了,彻底抖搂了出来。

“是蔡俞!”

这个洗干净脸色红润的精瘦汉子,塞嘴的布一被扯开,涕泪交流立即道:“这是那蔡的出的主意!”

蔡俞?!

居然还涉及两郡联军?

这双方竟是暗通款曲了?

邵箐三人对视一眼,韩熙断喝:“还不快快说清楚!”

“是!是……”

……

原来,桢泉军和两郡联军确实暗通款曲了,还是蔡俞主动联系的许金,在十日天前,二人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守西部的时候。

蔡俞表示,继续这样下去,无需多久你我必败,需另辟蹊径止住颓势。

这二人达成合作协议,另辟蹊径的对象瞄准了邵箐。

蔡俞笃定,只要将杨泽之妻拿在手里,颓势必止,甚至能反胜。

不知这两人如何交流的,反正计划是很快定下,双方在心腹中挑选出略矮且精瘦的,伪装成流民,潜伏过去。

“挑选过后,有约千人符合,由陈军侯所领。”

这陈军侯,是蔡俞的心腹。其实挑选矮小偏瘦的军士,蔡周两人麾下的都是正规军,数量是远不如桢泉军,但这陈军侯一看就是精明能干的,为了谋划成功,许金也就不争了。

七日前开始,携真正的病患,俱轻症,家属不得陪同入医棚的。一天百余人,千名敌军已潜伏到位。

“杨夫人正领了救治流民之事。”

你一言我一语,这几人当中还有一个桢泉军卒长,因此知悉的比较多。

“昨日大军出,陈军侯便欲突袭,可惜夫人始终不靠近医棚,身边又守卫重重,只能暂罢。只陈军侯似乎又有了主意,令我们不动声色引导流民往两侧蔓延,并混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