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姜转头,只见书香一脸从容的拾起灯笼,不灭灯在他的手中,烛光比之问药提灯时更大了几分。

“平日里数你叫得最凶,这会子又数你最孬!”狄姜忍不住将问药训了一通,便见她耷拉着脸也不敢再说话。

狄姜见她已经知道错了便不忍心再继续说她,转而问道:“你刚刚瞧见什么了?能把你吓成这幅模样?”

“死人!”问药霍然抬头,夸张的怪叫道:“好多好多的枯骨,堆成了一座山。”

“哪来的骨头?”书香提着灯笼,四下看了好几遍。

狄姜在问药面前拂了拂袖子,叹了口气:“走吧。”

“掌柜的,真的有骨头,你相信我!”问药这会胆子又回来了,忙得四下打量,最后连自己也迷惑了,嘟囔着:“奇怪,刚刚明明看到了。”

“在这样的天气看错了很正常。”狄姜率先迈开腿,从书香手里接过不灭灯,走在前头开路。

不消半个时辰,三人就走出了弧光林。

弧光林外,太阳西晒,阳光打在她们面上,让她们有一瞬间的恍惚看不清前方的路,待反应过来时便见成片成片的杏花,在道路两旁开成了杏花林。

“哇,真漂亮。”问药啧啧称奇,狄姜也十分意外。

弧光林人迹罕至,这片杏花林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所以才能保存得这样完好。

“掌柜的,二月花神是杏花,您打算写谁呀?”

狄姜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什么眉目。”

“照我说您就是杏花花神,都甭需要写旁人了。”

“此话怎解?”

狄姜调笑问药,本以为她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没想到她很快便侃侃而来:“听说以前有一位姓董的名医,他看病从来不收钱,治好了病便让病人在他家附近种上五棵杏树,久而久之,董家附近便多了一片杏林,杏花树结出来的果子也被他用来救济穷人,然后他就成仙了。”

“哦,你说的是董奉呀。”狄姜心中有了谱,提起他才惊觉确实许久没见过了,改日要登门拜访,与他联络联络感情。

问药见狄姜神色有异,又道:“掌柜的你认识?”

“董杏仙是医者的榜样,我如何能不知?至于他认不认识我,那就是后话了。”

“迟早掌柜的也能与他一般闻名天下!”问药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在我心中掌柜的也是行医济世的能人,心肠比菩萨还好。”

“你呀,多读读书,少去听些戏,”狄姜笑着摇了摇头,道:“董杏已是前人的杏花花神,而我的杏花花神,还没想好是什么模样。”

“哎,杏花还真不好写,一提起杏花,谁人都是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难道要写个潘金莲作花神不成?”

“再说吧,我饿了!”狄姜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面摊,闻着隔了老远便从锅中飘出的肉香味,不自觉便心驰神往,于是提起裙子一路小跑过去。

“真香啊,掌柜的,来三碗!加量!”

“来嘞。”

话刚说完狄姜就后悔了。她凑到面摊前定睛一看,才发现锅里的面都是鲶鱼的胡须,一旁恒温保存的盖浇菜里全是蛇虫鼠蚁,各种类别不胜枚举,看一眼便教人五脏内腑地动山摇。

还不等狄姜说不要了,便见掌柜的端了三大碗放在最末尾的桌子,还示意她们过去坐。

狄姜这时才注意到面摊上的各路人马,有些缺胳膊断腿,有些眼睛凸出了眼眶,吊在鼻子旁边,无一不是张着血盆大口,往嘴里塞鲶鱼须。

“掌、掌柜的,我们一定要吃吗?”问药小声问完,狄姜又看了一眼五大三粗的掌柜,见他正一脸狐疑的看着三人,于是只得硬着头皮道:“今天就这么一顿,不吃也得吃。快吃!”

“知道了。”问药说完,强行吞了一口口水,颤悠悠的开始吃面。

狄姜见问药并不是很抗拒,便故作慈母样,将自己的面也推到了她跟前,道:“你三日没吃饭了,多吃点,都是你的。”

狄姜说完,书香也有样学样,道:“姐姐,我的也让给你,我不怕饿。”

“你们……”问药刚想作呕,狄姜便一脚踹在她脚背上,问药眼中噙满了泪水,但见狄姜的模样,便只能继续吃。而那掌柜的似乎很喜欢她们,一直盯着问药吃完了才肯离开。

“嗝~”问药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空气里立刻飘散起一股奇怪的味道。

狄姜和书香立即捏起鼻子不想面对她。

就在这时,四周突然就空了,桌椅还在,可人去楼空,只剩下她们三人在这荒山野岭面面相觑。

“掌柜的,那是些什么东西呀?”

“魅,”狄姜说完,又补充了一句:“盘桓许久的意念便成了魅,会吃人的。”

“那他们怎么不吃我们?”

“我们的体质本就亦正亦邪,鬼魅见到我们,我们也是鬼魅,凡人见了我们,我们也只是凡人,这就是我在这世上屹立百年不倒还无人来找麻烦的秘诀。”

问药朝狄姜竖起大拇指:“掌柜的这风吹两边倒的本事真是教人称奇!太厉害了!”

第02章 潘玥朗

荒山野岭里,人烟愈来愈稀少,加上三人走的本也不是大道,一路上与她们为伍的除了日月星辰,便是山精鬼魅。诚如狄姜所言,他们看见三人也只当是同类,没人来与她们叨扰。

“它们见了我们都不好奇么?”

“好奇?”狄姜笑了笑:“在它们眼里,我们与它们是一样的,何况,这个世上像你这样的闲人其实并不多,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论是鬼还是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哪有空去管旁人?”

问药努了努嘴,又道:“掌柜的,认识你这么久,你的本尊到底是什么人呐?不像是狐狸,但有些狐族的魅惑,似乎,还有些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总之什么都像一点,但又没有妖气……你不会是仙人吧?”

“我不是人,也不是仙。”狄姜漫不经心的答了她,便走到溪水边,就着溪水洗了把脸。

冬日水温冰凉,透人心脾,狄姜不住的打了个激灵。

“好冷。”

“非人还怕冷?”问药疑惑。

狄姜面不改色:“非人也可以选择以凡人的方式生活。”

“也对……”问药点了点头,见狄姜不想再说下去,就知道她跟以前一样,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解释。这么多年来,她在这个问题上问了也不下千次,可不论问几遍也依旧得不到答案。

问药长叹一口气,很是失落。

这时,又听狄姜淡淡道:“其实不是我不想回答,而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形状,这世上,或许也没有人能给我答案,索性,就不要想了罢。能过一日是一日,能开心一天是一天,你说呢?”

问药和书香连连点头。

狄姜大笑一声,领着二人继续往前走。

“掌柜的,我们今晚要睡在荒山野岭吗?”问药横着眼看着四周,除了身前有条小溪潺潺而过,其他地方都只有枯树枝和碎石头,延绵成片,根本没办法休息。

狄姜思忖了片刻,知道待在这里不是长久之计,索性拉起问药和书香的手,向前迈了两步,眨眼之间,周遭景致便换了一个模样。

“缩地成寸?”问药瞪大了眼睛:“缩地术?!”她再次惊呼:“掌柜的您不是说不能在有人的地方用嘛!”

“你给我闭嘴,”狄姜捂着她的嘴,嘘声道:“你想把他们都吵醒不成?”

狄姜看向四周的平房,此刻正是挨家挨户就寝之时,她这么大的嗓门,嚎两嗓子估计村子里的人就都醒了。

问药暗暗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冲狄姜眨眼睛,狄姜这才放开她。

问药刚一脱离束缚,立刻急道:“掌柜的,你怎么不早说!早知道如此,在太平府就该用了,何苦还走这么多路,吃这么多苦!还害我喝了三碗鲶鱼汤!”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狄姜横了她一眼,对书香道:“你去前头看看,有没有还未歇息的人家,向他们讨个瓦片遮身。”

“是。”书香不多话,点了点头就往前去了。

“最好再来碗热汤!”问药又扯着嗓子喊了一句,立刻便招来狄姜的一记重击。她立即转头,可怜巴巴的望着狄姜,委屈道:“掌柜的,我真的饿了。”

“三碗鲶鱼汤都没喂饱你?”

“呕……”问药一听到’鲶鱼’这两个字,脸色立马就变了,连连伏在树干上干呕,狄姜居高临下,仿佛看见问药的脸颊都冒出了绿光。

就在书香探路的功夫,狄姜与问药也将这不大的小村子看了个遍。

“掌柜的,这状元乡也太小了吧,名不副实啊!”

“谁跟你说这是状元乡了?”

“不是状元乡?”问药大惊回头:“那我们在哪?”

狄姜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在哪,但离状元乡应该不远。缩地术本就不是很准确的术法,再者,若我们比钟旭还早到,岂非太招摇了?该低调时还是要低调啊……”

问药撇了撇嘴,不再说话。

就在这时,书香回来了,他道:“掌柜的,这个镇子不大,挨家挨户都没有烛火,想是都睡下了。”

“那我们去山神庙看看。”狄姜说完,便领着二人往山上去。按照民间习俗,这里可能没有庙宇,但依山傍水的地界,山神庙一定会有。果然,她们走了不到半里路,便在半山腰上看到一处亮灯的瓦房。

山神庙门口点着长明灯,庙的两边用青石板修葺而成,屋顶有石棉瓦,其上还铺了不少的稻草,走进去虽然四周陈设简陋却也五脏俱全。更奇怪的是收拾的井井有条,像是有人在此居住。

狄姜撩起经幡,走进后堂,便见一人躺在山神神像的后面,正在酣睡。

“居然有人住在这里!”问药吓了一跳,扯着书香的衣裳。

“你慌什么!”书香扶额,被她这一惊一乍的模样弄的尴尬不已,也正是二人的对话,将草席上的人吵醒。

少年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眼神里却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沉稳,很显然他已经在这住了有一段时日,像她们这样的过客应该见了不少,所以才会如此淡定。

他竖起身子,睡眼惺忪的看着狄姜三人,面上并没有觉得奇怪。指着一旁的草席对三人说道:“棉被只有一床,生火的炉子被张大娘拿走了,你们将就着睡吧。”

“多谢小哥。”狄姜福礼。

“不谢。”少年说完,又合衣睡下了。

狄姜见他穿着单薄的衣裳,其上只盖了一层薄薄的棉被,很难想象寒冬腊月里他居然能不被冻死,这抗寒能力,该是要给五颗星。

“掌柜的,我好饿啊。”问药肚子发出一阵阵咕噜声。

狄姜知道问药没有说谎,但这样的条件也实在不便给她找吃的,于是指着睡在角落中的少年,道:“你看看他,比你还小也没你麻烦,你怎么这般不懂事?”

“掌柜的我也不想啊,可是这鲶鱼面好像消化得特别快……”

就在这时,神像后的少年突然又睁开了眼,他悠悠的坐起身,将身边两个馒头推到了身前,对狄姜道:“我只剩这两个了,你们三人分一下吧。”

“有吃的了!”问药见了便两眼发光,作势扑了过去。

狄姜瞧她这副饿虎下山的模样就觉得全身无力,索性将馒头给书香和问药一人一个,自己吃不吃倒也没什么打紧,但是对眼前的少年起了兴趣。

狄姜走近了他,才发现他真是瘦的不成样子,脸颊凹陷,颧骨突出,双眼倒是十分清透明亮。但是他有着完整且干净的衣裳,谈吐也十分得宜,并不似寻常的乞丐,更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孩子,在野外迷了路。

“你怎么不回家呢?”狄姜问。

“家太远了。”少年打了个哈欠,强打起精神答她。

“你家在何处?”

“状元乡……离这有好几十里路。”

狄姜一惊,又道:“你在这过了一整个冬天?”

少年点了点头:“私塾放假后我便一直住在这里,过年也没有回去。”

“为什么?几十里路也不过三四日的功夫,家里不比这里温暖吗?”狄姜很惊讶,年三十对于凡人而言,比仙界的仙剑大会还要让人激动,他竟然一个人躲在这破庙中,实在是让人心疼。

少年这时也没了睡意,索性坐直了身子与狄姜聊天。他叹了口气,缓缓道:“家里条件不太好,得空就想多赚些钱,让爹爹少些压力。”

“那你娘呢?她舍得你在这里吃苦?”

狄姜说到这,少年冷笑了一声,将狄姜吓了一跳。

随后便听他冷冷道:“只要不被娘欺辱,外头再苦也是甜。”

“哦?被你娘欺辱?”狄姜蹙眉,都说孩子是娘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哪有不疼孩子的娘?

少年又道:“从我记事起,爹爹就一直被娘欺负,娘看不上爹,连带旁人也看不起爹爹,他们都说娘太要强,而爹爹给不了娘想要的,娘迟早会离开。”

“他们又是谁?”

“街坊邻里。”

“那你娘离开了么?”

“没有。可是,我倒希望她快些走,”小哥说着,十指不自觉便紧握成拳,他一脸恨恨道:“因为她,我和爹爹成了全村的笑柄,人人都在背后戳着爹爹的脊梁骨咒骂他。”

“骂你爹爹?”狄姜又是一惊。

“嗯。”

“为什么?”

“他们说,娘给爹戴了许多的绿帽子,而他却始终隐忍不发。爹爹确实什么都没有,腿断了只能靠写书信与人赚些钱,但他很爱我们,有一分便会全部交给娘亲,比起那些有十分却只给家里人三四分的,爹爹实在太好了。你说,娘既然看不上爹爹,为什么不早早的改嫁了?非要让人长年累月的看笑话?”小哥越说越生气,抬起头一脸愤恨的看着狄姜,仿佛将狄姜当成了他的娘亲一般。

然而狄姜并不是他的娘,不知道他娘心里在想什么。

狄姜也不是眼前的少年,不知道他究竟经历过什么,才会让他这么讨厌生他养他到大的亲娘。

狄姜想为他做些什么,于是笑道:“我也要去状元乡,要不要帮你捎些东西回去?”

“你要去状元乡?!”少年突然站起来,大声道。

狄姜点了点头:“明日就启程。”

“你怎么不早说!”少年气急败坏的瞪了狄姜一眼,随即跑出了屋子,一整晚都没有回来。

第03章 状元乡

第二天一早,狄姜起床时看见身边的床铺还是空着的,心不禁又揪了起来:那少年一整晚在外头,会不会冻死了?

“掌柜的,我们该走了。”问药催促她。

狄姜叹了口气,一步三回头:“我还是有些担心他……”

“担心什么呀!那么多人睨担心得过来嘛?”问药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搀着狄姜往外走,边走边道:“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只能偶尔遇到了尽些绵薄之力,他跑走了就说明我们没有缘分,咱总不能什么事都大包大揽罢?否则,要命格星君何用,要十殿阎罗何用?命里定下的,咱就不要去触霉头啦!”

狄姜心下想笑,面上却还是忍住了,一本正经的笑问她:“我怎么以前没见你这般有禅意?”

“因为我饿了啊……”问药挠了挠头,笑道:“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了,咱们能去镇上吃些好东西了罢?”

狄姜无言以对,横眉冷笑道:“你呀,总有一天是被撑死的!”被问药这么一闹,她便将少年的事忘了大半,三人很快便下了山。

山下的镇子不算大,约莫五百户人家,镇子中心有间私塾,其他的民房大多依山而建,一户连着一户,看起来邻里之间的关系该是十分亲密的。狄姜想起昨夜小哥所言,他说状元乡连个私塾都没有,可见状元乡比起这个镇子更要小上一些了。

三人找了一家面摊,坐下点了五碗面,狄姜一碗,书香一碗,问药三碗。

狄姜看着问药狼吞虎咽,一脸不忍地对书香道:“接下来还要赶三天的路,一会你去镇上买些干粮带着,以防路上没有驿站,问药又一再喊饿。”

“是。”

书香得了令,很快便吃完了面,然后一人去了镇里的包子铺买馒头,而狄姜和问药吃完了便坐在村口的树下等书香。

太阳升在半空中,日头照在二人身上,周身暖意四起,照的人睁不开眼。就在二人享受暖阳的当下,狄姜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啪嗒嗒的跑过来,想是一路快跑所致,他的小脸红彤彤的。

来人正是昨晚山神庙中的少年,他在狄姜跟前停下了脚步。

“大姐……”少年刚说完,又立即改口:“大姨?”

狄姜噗嗤一笑:“你还是叫我狄姜吧。”

“晚辈是小辈,怎可直呼您的名讳?我还是唤您一声狄姐姐吧。”少年拱手行礼。

狄姜笑着点了点头,将他扶起,心中对他的好感又上升了许多,心中直赞道:“在这乡野荒山民智未开之地,少年的言行举止却十分的恭谨得宜,真是个谦卑又懂礼貌的好孩子。”

狄姜笑问他:“昨晚上你去哪儿了?”

“我……”少年吞吞吐吐,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只是从腰间摸出一个袋子,道:“我原先不想再见你们,觉得自己的家世被旁人知道并不光彩,但细想了半宿,只道我再讨厌娘亲也罢,毕竟爹爹还在,劳烦您将这包鸡蛋带给爹爹,让他多吃一点,下次回去,希望能看见他长胖了一点。”

少年面带苦涩,又道:“我叫潘玥朗,我爹爹叫潘辛贵,你在村里随便问一人,他们都知道。”

潘玥朗说话时始终不敢看狄姜,似乎很不好意思。狄姜见他这般模样,知道他面子薄有傲骨,便习惯性的没有多问,只接过鸡蛋便将它妥善放在行李中。鸡蛋虽小,但情谊无价,潘玥朗在这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不忘攒了这么许多寄予父亲,他对他应是敬爱有加,思念甚笃。

狄姜对他的喜欢愈来愈深,她素来喜欢孝顺的孩子。

狄姜郑重的向他点了点头:“我会妥善交到你父亲手中,并告诉他,你过得很好,让他无须担心。”

“谢谢……狄姐姐。”潘玥朗面色一红,仿佛自己被人看穿了一般。

狄姜又是一笑:“我是个大夫,家住太平府南大街的尽头,以后你去了太平府,可以来找我。”

潘玥朗听见’太平府’三字时眸子里闪着微光,明显对那里充满了向往,但嘴里却道:“太平府实在太远了,我怕是一辈子也到不了那个地方。”

“以后的事谁能知道呢?”狄姜眼里充满了温柔,问药在一旁见了直努嘴,吃味吃得不行。

潘玥朗又到:“可是我娘说,有她在一天就绝不允许我离开她半步,她说我就只适合种地和捕鱼,就连来这里读书,也是爹爹求了三年的结果,我出来了自是再也不想回去了,但爹爹还在那里,我终究还是要回到状元乡,陪在他身边伺候终老,否则留他一人在那,实在是不孝。”

狄姜心里一阵酸涩,真不知道他的娘亲究竟想要做什么,为什么会让夫君和儿子都变得这般自卑,她到底对他们做了些什么?

然狄姜心中再生气,也不能在潘玥朗面前表露,更不能对此说三道四,她正色道:“莫要让眼前的短浅,迷了你的心智,若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就往高远了去看,怎知远方没有你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