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虞襄用帕子擤鼻涕,语气很是苦闷。

柳绿却如释重负,嘴角一咧便露了一点笑模样。没成事就好,小姐失贞事小,反正除了侯爷她谁也不嫁,但若是不小心有了,侯爷天高地远的如何顾得上他们母子两。

虞襄被柳绿的笑容刺了眼睛,怒道,“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姑爷上了战场你还笑得这么欢,你给我滚!”

柳绿接住她扔过来的帕子,麻溜的滚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我的壕天使们,也感谢所有支持正版的朋友,么么哒!赶紧买,赶紧买,昨天一个吻就被锁了!这一章恐怕也很危险。今天设定时间又出了错,日期定成了6号!智商一直欠费也是个大问题。_!

115、第115章

老太太送走孙子,静静坐在厅里发呆。虞妙琪说得那番话总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在脑海,令她无法释怀。

“你说他们兄妹两个……”她揉着太阳穴去看伫立一旁的马嬷嬷。

不等马嬷嬷答话,门外有人禀报,“老夫人,二小姐来了。”

“让她进来。”

虞妙琪款步而入,身后跟着面容苍白的宝生。行礼问安过后,她冲宝生招手,“过来,将你看见的事跟祖母说一遍。”

宝生跪下,颤声将那晚所见原原本本说了,然后埋着头瑟瑟发抖。

“好丫头,那么晚了难为你还在府里走动。”老太太平静的表情陡然转为冷厉,吩咐道,“把她带下去灌哑药,不日发卖了。”说这话时,她脑海里反复回想孙子和孙女相处时的情景,这才恍然惊觉,二人亲密的程度早已超越了正常的兄妹关系。哪有十五岁的大姑娘还每天让兄长抱来抱去?哪有妹妹生病兄长整夜在榻边守候?这份殷勤和关切分明是对心爱的人才会有的在乎。

宝生骇然抬头,凄厉的大喊,“小姐,求您救救奴婢吧!您不是说保证奴婢不会有事吗?您不能言而无信啊!”

“叫什么叫,堵了嘴拖下去!”老太太砸了手边的茶杯,转而去看虞妙琪,一字一句警告,“你也管好自己的嘴巴。”

虞妙琪不答,反而问道,“祖母,您打算如何处置虞襄?背德乱伦可是要沉塘的。”

“如何处置她轮不到你插嘴。”

“您莫不是要帮她开脱?如此,孙女可不能答应,若是我一个不高兴把此事宣扬出去,您的一双宝贝孙子可就全毁了。”虞妙琪掩嘴轻笑。

“没凭没据,你且去说。”老太太闭眼冷哼。

“这种事还要什么凭据?只要别人肯相信就够了。”虞妙琪老神在在的欣赏自己刚涂的蔻丹。

“你待如何?”老太太恨不得将虞妙琪也灌了哑药撵出去。虽然两个孙子的事令她失望,但好歹心疼了十几二十年,感情摆在那里,岂是那么容易消磨的。

“不如何,我也不是那等心肠狠毒的人,不如您赶紧给虞襄找个夫婿吧?等大哥回来发现木已成舟,便只得作罢。您觉得呢?”

老太太心尖微颤,隐隐意动,摆手道,“我会考虑的,你回去吧。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你应该懂,言儿和襄儿出了事,你也好不了。”

“这个我省的。”虞妙琪一面轻笑一面翩然而去。

不日,原本给虞妙琪定好的那户人家遣下仆来送信,说是他家主子忽然得了急病,现如今连地都下不了,未来吉凶难料。这婚事便先拖着,若能病好就成亲,若是没治就派人主动来退婚。侯府权势滔天,他们万万不敢提出冲喜的要求。

虞妙琪闻听消息大松口气,暗道那人果然神通广大。

老太太只以为此人是被天煞孤星克住了,好一阵唏嘘之后便开始张罗虞思雨和虞襄的婚事。没错,她经过反复思量,还是决定趁孙子回来之前把孙女嫁出去。

正在她托人四处相看的时候,她母家大嫂突然寄来一封信,说是为襄儿相看了一位大好儿郎。此人与她母家是故交,亦是,今年刚满十七,是为家中嫡长子,下边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却都是庶子庶女,与他比不得。

他的父亲在工部任职,官位不高,于治水一途却极有建树,是个重学术不重名利的。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亦醉心于学问,八岁才名远扬,十二岁连中小三元,若非他父亲言及他年龄尚幼需再历练几年,去年的状元之位说不得就轮不到沈元奇了。

这位有才也就罢了,偏偏还长相俊逸不似凡人,其高洁品性更是为所有人称赞,再过几年风头必定盖过现在的虞品言、沈元奇等俊杰。

这样好的人家,怎会看上襄儿?不是老太太妄自菲薄,实在是孙女被孙子宠得无法无天,普通人怕是消受不了她那顽劣性子。

几封书信来往后老太太才知道,这位去年醮会的时候曾在白云观中见过虞襄一面,对她惊为天人、思之不忘,好赖都要娶她为妻。他父亲虽然不重名利,母亲却是个精于算计的,有心攀附侯府权势,又听说苦慧大师已治好了虞襄断腿,将来也能与常人无异,这才起了心思。

老太太几番合计,终是答应下来,因怕孙女性烈反抗,竟是秘而不宣。

这日,沈元奇刚下衙,就见虞品言的一名长随正立在门边等待。将人引进屋,他低声问道,“你们侯爷有何吩咐?”

“侯爷请沈大人即刻与三小姐相认。”长随躬身回话。虞品言此时远在西征的路上,自然不可能送信回来,然而他临走有言——若是老太太意欲给三小姐定亲,便让沈大人与三小姐尽快相认。虞品言耳目遍布侯府,老太太私下里的动作如何瞒得过他?即便他人不在,也为妹妹留下了许多后路。

沈元奇仓促而起,将身后的椅子都带翻了,语无伦次的说道,“他终于舍得了?他为何舍得?不不不,我这便去换衣裳,你稍等片刻。”

换下官袍,他终于冷静下来,拧眉问道,“你们侯爷为何同意我认回襄儿?可是侯府发生什么事了?”

“启禀沈大人,老夫人意欲将三小姐嫁出去。”

“嫁给何人?”自己妹妹的婚事却要受虞家人摆布,沈元奇心底很不舒服。

“嫁给工部侍郎孙大人的嫡长子孙明杰。”

孙明杰年龄虽小却素有才名,且长相俊逸,品行高洁,再过几年又是一代风流人物。沈元奇没料到虞家竟能给妹妹找到这样好的夫婿,顿时用疑惑的目光朝那长随看去。这个关头让自己前去认亲,妹妹的婚事必定有变。虽然他现如今已擢升为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若用手里的人脉再给妹妹寻一门亲事,却是找不到比孙明杰更好的人选。

即便老太太越庖代俎,他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门好亲。老太太确实是将妹妹当亲孙女疼爱。

长随不答,从袖袋里摸出一张红白锦帛。

沈元奇摊开锦帛一看,却是一封血书。因年代久远,血的颜色已变成褐色,还带着一股腥臭味,字里行间所书所写令人心惊。这是一位女子临死前的遗书,言及自己曾是孙明杰的贴身丫头,因受不了他各种侮辱侵害,这才寻了短见,希望家人拿着这封血书前去衙门为她伸冤。

沈元奇看完以后指尖颤抖,沉声问道,“你从哪里找来此物?”锦帛上所述的那些酷刑简直骇人听闻,恐连龙鳞卫见了都要甘拜下风。他实在想象不出孙明杰风光霁月的表象下竟隐藏着这样狰狞的面目,所谓的衣冠禽兽不外如是。

倘若襄儿嫁给他,也不知会遭受怎样的折磨。

“侯爷自有人脉,沈大人无需多疑。这桩案子孙夫人已经压下,连孙大人都未曾听闻,外界更是无从得知,能找到这封血书实属侥幸。此事攸关三小姐性命,还请沈大人救急,奴才代侯爷谢过沈大人助益!”长随一揖到底,神情焦虑。

沈元奇连忙扶他起来,言道,“襄儿是我唯一的亲人,救她就是救我,该我向你们侯爷道谢才是。走吧,我这便去接襄儿回来。”

二人匆匆到得侯府,长随为了避嫌从后角门绕了回去,沈元奇则被下仆引到正厅。

“沈某见过老太君。近日不见,老太君身体可还康泰?”

“一切安好。沈大人请坐,不知此来所为何事?”

“为了襄儿认祖归宗之事。”

话已至此,老太太脸上虚假的笑容终于挂不住了,哐当一声放下茶杯,沉声道,“沈大人,你莫不是糊涂了?我家的襄儿与你有何干系?”

“沈某不糊涂,糊涂的是老太君。若非老太君硬要将襄儿嫁给那样的人,沈某绝不会贸然上门扰了襄儿清净。”沈元奇不卑不亢的开口。

“嫁给那样的人?沈大人倒是与我说说,孙明杰是怎样的人,哪点配不上襄儿?我知道你身为襄儿的兄长,不能过问襄儿婚事心里多少会不舒坦,然而我疼爱襄儿的心不会比你少,为她寻摸的夫婿自是最好的。”老太太字字铿锵。

“嫁给孙明杰?我什么时候要嫁给孙明杰了?”闻听消息匆匆赶来的虞襄大声质问。

厅中众人纷纷变了脸色。老太太连忙将下仆全都遣走,只留马嬷嬷一人伺候。当她还在斟酌该如何安抚孙女时,虞襄又冷冷而笑,“我说老祖宗最近看我的目光怎么越来越奇怪,面对我时也越来越沉默,却原来早已知晓我与哥哥的事。”

她摆手,命桃红柳绿将自己推到厅中,一字一句缓缓说道,“既然老祖宗已经知道了,我在这里便坦言相告——除了哥哥我谁也不嫁!那什么孙明杰,您尽快帮我回了吧。”

“你给我闭嘴!”老太太怒而拍案,将一应茶具都震落地面,摔得粉碎。

沈元奇则完全惊呆了,反复琢磨着‘除了哥哥谁也不嫁’这句话,然后便觉得一道落雷从头顶直降而下,将他劈得醒醐灌顶。难怪当初虞品言会说及笄便让自己认回妹妹的话,难怪他对妹妹的婚事那般着紧,却原来打着这种主意。

转瞬间,沈元奇已经在心里把虞品言骂了个狗血淋头。

116、第116章

老太太摔了茶具,换来厅中片刻安静,这才沉声开口,“有话咱们私下说,这里还有外人。”

若是今日不说清楚,沈元奇走以后便再也说不清楚了,老太太一定会逼着自己嫁人,而自己腿脚不便,又是晚辈,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虞襄心念电转,已明白今日怕是不得不跟随沈元奇离开。

“外人?”她举目四顾,问道,“这里哪有什么外人?”

见老太太瞥向沈元奇,她坚定开口,“那不是外人,那是我大哥。”

沈元奇一肚子火气因为这句话瞬间消弭。

老太太却爆了,厉声诘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打算跟他离开?好哇,我辛辛苦苦将你养大,你竟说走就走,真个是没良心……”说着说着已是老泪纵横。

虞襄也跟着湿了眼眶,回道,“我也不想走啊,是你逼我。我怎么没良心了?您把我养大,我给您做孙媳妇,这不是很有良心吗?您就当替虞家养大一个童养媳不成吗?我以后一样的孝敬您,跟现在没差。您说我哪点不好您非要将我嫁出去?我善于管家;长得漂亮;身段曼妙;性子虽然顽劣了些,却从来不主动找事,可算撑得起门楣。哦,您是嫌弃我不能走路?”

她从轮椅上撑起来,在老太太跟前稳稳当当的走了几步,说道,“您看,我现在能走路了,一口气能走五十多米,以后就能走一百米,再以后便跟正常人一样。您说我哪点不好,我都改。”

为了兄长,她已经豁出去了。

老太太怒吼道,“你哪点都好,只一点,你和言儿是兄妹,你们在一起是乱伦,我绝不同意!”

“我与哥哥是兄妹的话,那沈元奇是谁?”虞襄几步走到沈元奇身边,拽住他一只胳膊反问。

“我不管,总之在我心里,你们两是兄妹,这一点永远无法改变。”老太太跌坐在软榻上,神情疲惫。

虞家人都是固执的,一旦认定某事便绝不更改。虞襄挺直的脊背忽然垮了下来,却拼命眨着眼睛不许泪水掉落。在这一刻,她是那样想念远在西疆的兄长,想念他温柔低沉的嗓音;想念他永远充满安全感的怀抱;想念他缠绵悱恻的亲吻……

“在沈某心里,襄儿却是我的妹妹,这一点也永远无法改变。老太君擅自为我妹妹定亲,却不知将我置于何地?沈某今日来便要接妹妹归家,亲事作罢。”一直保持沉默的沈元奇这才徐徐开口。

“沈大人,老身好不容易替襄儿定下孙明杰那样的良人,心里实实在在是为她打算,你若坏了这桩姻缘,也不知将来还有没有更好的人选。”老太太强打精神劝说。

沈元奇从袖袋内掏出那封血书进上,在老太太阅览的时候对虞襄挥手,“去收拾东西,今日便跟随大哥离开。”

虞襄看了看血书,面露疑惑。

“此事回去以后再与你细说,快去吧。”沈元奇冲她安抚一笑。

虞襄这才坐回轮椅,被桃红和柳绿推出去。

老太太看完血书心神大乱,只要一想到自己差点把襄儿交到这样的恶鬼手里,便觉一股寒气顺着经脉在身体里乱窜。若是言儿从边疆回来发现端倪,还不找上门把孙明杰一家全砍了?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凭孙子的脾气,此事发生的概率简直是十成十。老太太将血书扔得远远地,眨眼功夫就出了满头满脸的冷汗。等她再回神时才发现孙女已经回去收拾东西了,连忙杵着拐杖前去拦阻。

祖孙两自是好一番拉扯,将荆馥小院闹得沸反盈天。下仆们全都跑去看热闹,连巡逻的侍卫也闻风赶来。一片糟乱中,谁都没发现虞妙琪偷偷摸摸开了角门,钻进隔壁虞品言的书房里去了。她身边没有忠仆,这种事虽然暗藏风险,却也不得不亲力亲为。

等虞妙琪擦着冷汗回来时,虞襄已经离开,仅带走几件衣裳和两个丫头,其余东西动也没动。不知因为气怒还是愧疚,老太太勒令侍卫将整个院子都封了,言及不等侯爷回来不许人随意出入。

虞妙琪暗道一声好险。她本想趁虞襄大婚的时候将那东西放进去,然而沈元奇的到来破坏了她原本的计划,却也给了她新的机会。她知道事情闹出来虞家将面临诛九族的危险,然而虞老侯爷在世时曾因救驾有功获先帝赐下的免死金牌一块。

虞老侯爷乖觉,退了免死金牌,只要了‘罪不及妇孺’这个承诺。也就是说虞家的男人犯了事,绝牵连不到虞家的妇孺。这也是她敢于受那人驱使而不怕波及自身的原因。既然这个家容不下她,不如直接毁掉。

在滚动的马车上,虞襄正在消化孙明杰是个虐待狂的事。她揪着衣襟,只感觉一阵又一阵后怕。若是没有沈元奇及时赶到,她嫁入孙家不久恐就会香消玉殒,而‘虞襄’原本的结局应该也是如此。这真是奇妙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的命运。

“别怕,哥哥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沈元奇抬手欲握住她苍白冰冷的指尖,却被避开,眸子黯淡了一瞬。

虞襄撇开头,不去看他失望的表情,坚定道,“我要嫁给哥……虞品言,你只说同不同意吧。你要是不同意,便将我送到下河村去,我在那里置了一个田庄,守庄子的人都是虞老侯爷和虞品言的旧部,安全无虞。”

她想安安静静的等哥哥回来。

沈元奇见她满目戒备,右手更是扒拉在车门上,仿佛只要自己摇头便随时会跳下去,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问道,“在外人眼里,你和虞品言是嫡亲兄妹,哪怕你认祖归宗,嫁给他也免不了被人说道,今后赴宴交际,出门礼佛,少不得被人指指戳戳。你不怕吗?”

虞襄微微扬起下颚,语气傲然,“我怕个什么?嘴长在别人身上,且由他们去说,我又不会少两块肉。他们替我闹心,我自个儿却过得快快活活,自自在在,你说谁蠢?你不也常常被人骂作奴官,却在半年内连升四级风光无限,骂你的人得了便宜吗?恐怕非但没占便宜,心头老血都吐了几斤。诽谤者该下拔舌地狱,等他们死了就知道厉害了。我一不伤天害理,二不杀人放火,三不损人利己,我怕个刁?我既然敢做自然就敢当。”

沈元奇明知场合不对却忍不住朗笑出声,襄儿远比他想象中更为可爱,更为洒脱,更为爽直大气。无论境况多么艰难,她都不会害怕,也不会退缩,只会迎难而上。这一点像极了沈家人。

“敢作敢当,说得好。你和虞品言的事我不多加阻挠,一切等他回来再谈,你觉得如何?”见妹妹眼中的戒备还未消退,他继续道,“我向你保证,在虞品言未回来之前绝不帮你相看人家。你毕竟是女儿家,又腿脚不便,一个人住在田庄里不安全。再者,你想嫁给虞品言,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身份吧?回去后我便让族老改族谱,让你做回沈家女儿。从今以后你就叫沈襄好不好?”

叫了两辈子虞襄,忽然要改叫沈襄,那感觉自然不是很舒服。虞襄正欲摇头,却又想到嫁给哥哥后要冠夫姓,自己还能把名字改回来,便微微点头。

沈元奇心情大好,不顾妹妹左右躲避的小脑袋,硬将她拽过来揉了揉,笑道,“我们兄妹两终于团聚了,爹娘泉下有知也会为此感到高兴。”话落沉默了片刻,眸子里隐现悲痛。

虞襄等他回神才徐徐开口,“虽然我早知道你才是我的嫡亲兄长,但实不相瞒,你我从未相处过哪怕一天,感情上自然不能与虞哥哥相比。但是既然我们已经相认,且是世上唯一的亲人,我会试着努力去接受你。我们兄妹两守望相助,一块儿再把沈家撑起来,也算对得起死去的爹娘。沈元奇,我的大哥,从今往后还请你多多关照。”

她主动伸出手,与沈元奇的大手握了握。

这番话说得很坦然,也很实在,引得沈元奇心中大动。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嫡亲妹妹与虞妙琪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今儿若是换成了虞妙琪,怕是会对陡然降低的身份感到不满,却又会用亲热的举止来掩饰这份不满。全不似虞襄,心里有什么便说什么,从来不加矫饰。

这样真实而又坦率的妹妹,谁会不喜欢?沈元奇反握住妹妹小手,愉悦的笑了。

因薛老爷对沈元奇有再造之恩,沈元奇虽然置办了房产,却依然与薛家人住在一起。二人到时薛家人正在用膳,看见坐在轮椅上的虞襄活似见了鬼一样。

虞襄顽劣乖张的名声京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薛老爷和薛少爷只是碰洒了酒杯,薛家一干女眷却似大难临头,尤其是两位薛小姐,竟抱成一团发起抖来。

“大哥,他们怕是不欢迎我呢。”虞襄用马鞭指了指众人,丝毫也没有寄人篱下的自觉。

作者有话要说:听说了一个八卦,有作者被逼得封笔了,瞬间感觉自己好幸运,碰见的编辑都是好人!

117、第117章

薛老爷到底经历过大风浪,很快就恢复镇定上前问话。

“子长(沈元奇的字),你怎么把虞三小姐带回来了?”

沈元奇上前回话,“义父,襄儿是我妹妹,自然应该随我回来。”

乒呤乓啷一阵乱响,却是有人摔了饭碗碰落了筷子。

“你妹妹,这是何意?”

“襄儿是我失散多年的嫡亲妹妹,此事说来话长。”沈元奇将妹妹推至厅中,坐下后简单叙述了那些陈年旧事,惊得薛家人膛目结舌。交代完前因后果,沈元奇又道,“此次带襄儿回来,我却是打算让她认祖归宗,不知义父觉得如何?”

薛老爷只是认下沈元奇做义子,并不要他改姓,此时自然不好插手他的家务事,唯有点头应诺。

二人说话之时,虞襄也在不着痕迹的打量厅中众人。薛夫人虽然掩饰的极好,但眸子深处却时而闪过厌憎和隐忧,怕是对沈元奇多有戒备。这也难怪,薛少爷不争气,如今的薛家完全靠沈元奇一个人来支撑,日子久了难保他不对薛家偌大的家业起了贪念。

薛少爷天性豁达,眸中含笑,倒是真的拿沈元奇当异姓兄弟看待。其余几个庶子被薛夫人教导的唯唯诺诺,平日里都在自己的小院用膳,此时不曾露面。

薛夫人诞下的两个嫡女一个年方十二,一个与虞襄同岁,俱都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但紧紧握在一起的手可以窥见她们对家中多了一个陌生人的不安。

这薛家怕也是不能久待,日子长了难保不生出龌龊。虞襄暗自思忖。

沈元奇与薛老爷议定认祖归宗的事,薛夫人这才开口让兄妹两坐下用膳。厅里无人说话,只有筷子撞击碗碟的声音。虞襄味同嚼蜡,越发想念哥哥在时的光景,同样是围着桌子吃饭,她可以用指尖悄悄戳哥哥大腿,逗他变脸;可以微微撅嘴隐晦的向他索吻;哪怕因心不在焉误食了最辣的辣椒,舌尖也能尝到甜味。

哥哥走了,却仿佛带走了她生活中全部的快乐。虞襄吃着吃着竟忍不住红了眼眶。

沈元奇心中暗暗叹息,放下碗筷说道,“我们用好了。襄儿初来乍到,我带她去府里转转,义父义母,你们慢用。”

“让佳宜、佳音带沈姑娘去吧,她们女儿家好说话。你留下,认祖归宗是大事,我得跟你好生商量一番。岭南毕竟山高路远,你又官职在身走不开,我们需得找个稳妥的人去办。”薛老爷笑道。

沈元奇看向妹妹,见她无所谓的摆手,只得留下。

薛家在岭南也算是有头有脸的望族,虽然现如今日薄西山,根基却摆在那里。作为薛家的嫡长女,薛佳宜身上很有几分贵气。反观嫡次女薛佳音却多有不及,见虞襄执起马鞭把玩,脸色白了白就找借口遁了。

薛佳宜也不挽留,领着虞襄在后花园里闲逛,遇见稍微平坦的道路还主动上来推轮椅。

“虞襄小姐如此鼎鼎大名的人物,却没料到有一天竟会沦落到这等地步。世事真是无常。”她忽然俯身,在虞襄耳边低语,末了冲回望的虞襄粲然一笑。

“我曾得罪过你?”虞襄皱眉问道。

“不曾。”薛佳宜摇头。她只是纯粹看不惯虞襄罢了,谈不上得不得罪。她曾远远见过虞襄一次,在太子妃举办的春日宴上,分明是个断了腿的废人,却笑得比谁都张扬肆意,也不知谁提及她的名字,声量稍微大了点,她一个冷厉的眼神瞥过来,所有人都止住了呼吸,现场安静的落针可闻。

回来后好几天,她还在为那时的情景感到心悸,心悸过后又觉得轻蔑,暗道有什么好怕的,不过仗势欺人罢了。没了权势地位,她也就是个废人。

当时的臆想现在竟然变成了现实,虽然与虞襄无冤无仇,薛佳宜却感到一阵快意。等此事传遍京城的时候,想必为此感到快意的人还会更多。

虞襄如何不了解这些人落井下石的心态,冷笑道,“那么,今日我便少不得要得罪薛小姐了。”

薛佳宜心尖一颤,就听她继续道,“我能认祖归宗本是件天大的好事,到了薛小姐嘴里却用上了‘沦落’二字。可见我大哥在薛小姐心里是如何卑微的存在,回到他身边是如何凄惨的境遇。虽然我大哥现如今已是正四品的朝廷命官,在薛小姐心里,怕是还将他当做薛家的家奴看待……”

“不,我并无此意。”薛佳宜连忙辩解。

“那你为何讽刺我沦落到这等地步?这等地步是什么地步?薛小姐能否替我解惑?”虞襄眨眼,表情十分懵懂。

薛佳宜脸颊涨红,嗫嚅难言。

虞襄冷声笑了,“我不会因为回到大哥身边就觉得自己卑贱,更不会因为大哥曾经为奴的经历就感到羞愧。薛小姐,今后与我说话时最好客气点,我现如今虽然不是虞家三小姐,却还是皇上册封的司农乡君,若真要论起品级,你父亲母亲见了我也是要行礼的。”

薛佳宜涨红的脸颊转瞬变成苍白,正进退不得间,便听沈元奇温润的嗓音从不远处传来,“襄儿,该回去了。”

薛佳宜不知他站了多久,又听去多少,顿时更觉得羞愤欲死,提起裙摆匆匆跑开了。桃红和柳绿专注的赏花,并不曾为主子出头,因她二人知道,在主子跟前,满京的闺秀都是纸老虎。

沈元奇推妹妹回房,坐下后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脸上看不出喜怒。

虞襄小啜一口,坦言道,“大哥,虽然薛老爷待你不薄,但薛夫人打心眼里防着你。日子久了难保她不在薛老爷和薛少爷耳边念叨些什么。你若是不贪图薛家家业,咱们最好尽快搬出去住,免得恩人变成仇人。”

沈元奇挑眉问道,“那我要是贪图薛家家业呢?”

“那我只能说你脑子进水了,然后劝你三思而后行。为了那么点东西赔上好名声,何必呢?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虞襄像劝道失足儿童一样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