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要是徐大哥有个好歹,我也不活了!”董家娘子哭道。

“闭嘴!”老者看向她喝道,“谁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活不了?”

说这话一面转身。

“我们去衙门问个清楚!”

董家娘子忙应声是,疾步跟上老者。

去衙门…

向七面色几分紧张,但事到如今,只能咬牙不认了,反正匿名的再怀疑也是无证。

他也抬脚跟上。

“刘奎!”

此时京兆府衙门的巡城院里,一声呼喝让院里的人都看过来,便见面色阴沉的京兆府府院大人迈步而进。

“府院大人怎么大将光临了。”刘奎刘大将将脚从几案上挪下来,一面懒洋洋的起身,懒洋洋的施礼。

府院大人根本就不受他的礼,贴近他,面色难看。

“你多管什么闲事?”他低声喝道,“巡你的城便是,抓什么逃兵!”

刘大将哈哈笑了,目光嘲讽。

看吧,守规矩?这么快就找到人来说规矩了!

“这几个逃兵是命案在身,不亚于匪盗,某,自然有责缉拿。”他说道。

府院大人看着他亦是嘲讽一笑。

“你是有责缉拿,但本院有责定夺批复。”他说道,“经查证,此七人罪责不明,特与释放。”

刘大将神情大怒。

“府院!这文书上写的清清楚楚!你敢信口雌黄!”他喊道,将几案上的文书拿过来抖着。

府院大人看着他一笑。

“这么说,本官的判罚你不服?”他问道,“你一个小小的巡甲大将,是在责问我这个五品府院吗?”

文武悬殊,尤其是他如今的地位低下,跟一个比自己级别高许多的文官争执,那绝对是争不过。

好一个守规矩!

刘大将瞪圆了眼咬住了牙。

就在此时门外有人说话。

“大将,大将,兵部文书下来了!”一个小校喊道,捧着一卷书急冲进来。

闻听此言。刘大将大喜,而府院则面色微楞。

这时候下什么文书?

该不会

想到一个可能,府院大人面色一变。

这边刘大将已经打开了文书。顿时大笑。

“府院大人。”他转身说道,将手中的文书一抖。“我一个小小的巡甲大将不敢跟大人你争辩,但兵部司衙门的定罪文书下来了,你要是有疑问的,便去兵部争辩吧!”

为了这一个小小的逃兵,竟然兵部侍郎级别的大人都出面了!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果然,果然,这背后便一定有大人物在博弈。

事到如今。既然事情是压不下了,那就随他们去吧。

想到前一段因为西北战事,撤了王步堂,杀了刘俊。到如今朝中还在为此西北军事吵闹不休,朝堂上几乎要动手打起来了。

他一个京兆府府院,跟那些能君前奏对的大人可不敢比。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可以出面将这件事试着拦一拦,但绝不会赤膊上阵。真刀真枪的参与其中。

“既然如此,那就属于兵部之事,本官就不过问了。”府院大人利索的说道,甚至连文书都不看,转身就走了。

“这些文人。倒是练得好腿脚。”他说道,一面再次看文书,面上也浮现一丝疑惑,“怎么真的批了?”

他只不过试探着讲文书递了上去,按理说这小小的西北营,还是一个堡屯的营兵私逃的事,兵部吃饱了撑的也不会理会的。

这次怎么竟然理会了?还动作这么快?

刘大将挠挠头,果然早就说过了,都是不守规矩的。

而在另一边,兵部司一间官厅里,随吏将一碗茶递给一个红袍官员。

“..大人,真要过问这几个逃兵?”随吏低声问道。

红袍官员将茶一饮而尽。

这煎茶的精妙就在于一口饮尽,辛辣畅快直冲脚底。

“..我倒不是为了他们。”他放下茶碗,慢慢说道,四方大脸,端端正正,带着身处高位的威严,“…我就是觉得逃兵也太猖狂了些竟然敢逃到京城来了,可见西北军务都成什么样子了!必须好好彻查!”

原来是为了这个,随吏员明白了。

“王步堂虽然被撤职了,但根基还没倒。”红袍官员说道,一面冷笑一声,“高家的人,还不遗余力的等着让他复起呢,战事败,军务也败,不好好查一查,怎能说得过去!”

随吏点点头,这天下没有那个官员能经得住查,关键是要拿到查的这个机会。

不过他依旧迟疑一下,低头看了眼文书。

这个文书写的有些仓促,虽然是由文书代笔,但因为口述的武将脑子不清楚,看起来有些颠三倒四,其中有一笔提到三个字,不知大人适才看到没…

“大人,这几个逃兵,是私藏在,太平居的。”他最终还是说道。

红袍官员已经闭目养神。

“私藏在哪里都一样…太平居…”他一面浑不在意说道,话说一半猛地睁开眼,“太平居?”

随吏点点头,将文书递给他看。

“哎呀,怎么..”红袍官员拿过仔细看了,神色微变。

果然是没注意到,只顾着注意逃兵,以及由此的筹划。

随吏神色担忧。

“这太平居,好似跟陈大人有些牵连”他低声道。

“这个刘奎!怎么如此莽撞!”红袍官员将文书摔在桌子上,神色变幻一刻,起身,又坐下来,“算了,事已至此,且再说吧。”

第九十九章 莫测

“原来如此啊。”

董家老爷喃喃说道。

“原来是撞到刘大将手里了…”

“那刘大将跟兵部说了,是他兢兢业业记住了很早以前看到的西北来往文书,一直记在心上,虽不能杀敌报国,但也牢记除败类壮我军将…”小吏说道,又撇嘴,“当然这刘大将是自己给自己戴高帽呢,谁知道是谁教他做这些事的。”

“那还是有人告发才如此的吧?”董家娘子插话急急问道。

小吏看她一眼,微微一笑。

“大侄女,所谓告发,也不过是说说而已,你觉得单凭别人告发,这几个小逃兵真的就有人理会吗?”他说道,带着几分高深莫测。

董家父女对视一眼。

“这次,是上边插手了。”小吏伸手指了指上方,“府院大人想周全都不能。”

竟然这么严重?

董家父女神情惊愕。

站在其后的向七,虽然面色亦是惊愕,但眼中狂喜不时闪烁,脸颊鼓动,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攥起,显然正在竭力的压制心中的激动。

谁教也不会有人相信是他教的!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匿名告发信,真的就将这七个家伙推入死地!而且还一点破绽都没有暴露!

兵部都出面了,一个巡甲大将也一力承担了,谁还会想到他这个小小的门城小吏身上!

谁能相信是他这个小吏点起了一点火星子!这一点火星子,就随风轰轰的烧起来了!

真是运气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啊!

谁让你们非要来京城,非要上赶着送死!

去死吧!想要取代我,夺走我拥有的一切,就去死吧!

“就是逃兵之罪,也不至于这么严重吧?”董老爷还有些不解,问道,“我们花些钱保一保如何?”

“钱?这可真不是钱的事。”小吏笑了,“董老爷,你以为他们就没钱吗?”

“他们哪里有钱。”董娘子抢过话头说道。

小吏哈哈笑了。

“他们哪里都有钱。”他说道。“那身为太平居和神仙居的东家之一,那红利可是滚滚而来啊。”

太平居?神仙居?

这什么跟什么?

董家三人对视一眼,皆是不解。

“东家?”董老爷不由问道,“不是帮工吗?”

“什么帮工啊,董家老爷,人家是东家。”小吏们笑道。

当然背后的东家自然还有,但能作为明面上白纸黑字写着的东家也是不容小觑的,至少是那真正东家看重以及信任的。

这一下不仅董老爷董娘子惊讶,连向七也瞪大眼。

这范江林徐茂修他们竟然是太平居和神仙居的东家?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

当董老爷打探回来时,董家娘子和向七都急切的迎上来。

“怎么样?徐大哥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董娘子急急问道。

董老爷坐下来。神色复杂没有说话。

“哎呀爹。你快说啊都等了一天了!”董家娘子急催促道。

向七端过来一碗茶。

“爹还在外边跑了一天了呢。”他低声说道。

董家娘子愤愤瞪了他一眼。夺过茶碗递给董老爷。

董老爷接过茶吃了口吐口气。

“真没想到,江林他们在京城原来有这么多事了。”他说道。

“果然是太平居和神仙居的东家?”董家娘子忙问道。

董老爷点点头。

“白纸黑字,官府报备。”他说道。

董家娘子有些怔怔,想到那日初见。

“你在这里找到活干了?”

“是。是。”

“等我忙完一定去..”

又想到自己拿出钱给那老者要徐茂修辞了工,那老者笑着说的话。

“这点钱,只怕不行。”

此时再想来,意味不同。

花几个钱就想要走人家的东家,可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