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帐里,一个身着紫袍的武官正念出适才营地外传唱的歌词,这便是此次皇帝钦命的西北监察使,周凤祥。

“是送那几个逃兵的?”他问道。

亲随应声是。

此时外间那几个逃兵已经被大家围了一晚上了,各种询问来历表达羡慕不绝,但这些热闹,周大人是不屑于的。

“去问问。”周大人说道。

亲随根本就不用转身出去,而是直接开口就答。

“…送的是七匹马。”他说道。

不是问这几人的来历,这几人的来历,别人不清楚,周大人很清楚,作为亲随也清楚的很。

太平居的东家,被巡甲大将刘奎抓住的隐匿的逃兵。

逃兵多的是,让周大人这么记得清的也只有这七个人了。

如果不是这几个逃兵,如今的他大约不是做着有名但不正的监察使,经略使他或许坐不上,但一个兵马副总管总能当上吧。

这一耽搁,不知道还要费多少时间和功夫才能如愿!

当然如果说都怪罪这逃兵的话,有点太抬举他们,降低自己的身份。

这件事要说就是运气不好,被那张纯横插一脚。

周凤祥吐口气。

“…随身用的是庆州的重弓,不知这太平居的东家们此次即将用的是什么宝马良驹啊?”他淡淡说道。

“大人,就是群牧监普通的军马。”亲随说道。

周凤祥皱眉。

“普通的?”他问道。

“是,小的认真看过了,普通的很。”亲随说道。

周凤祥手指敲了敲几案。

“那就是千金买马鞭,礼轻情意重。”他说道,一面摇头,“真是够能折腾的,靠着折腾到西北可没那么容易觅封侯的。”

“大人,还要再去查问吗?”亲随问道。

“不用了。”周凤祥摇头。带着几分不屑,“别理会他们,离他们远点,不是什么吉利的东西。”

而在另一张营帐里,另一位紫袍官员姜文元也正问过这些马匹,比起周凤祥的态度,这位原本能接替王步堂,坐上经略使而此时却只是兵马副总管的官员态度更加恶劣。

“给我告诉他们,安生点,这里是军营。不是太平居!”

带着几分老态的姜文元毫不掩饰厌恶的说道。

他的厌恶的确应该。他虽然承继父荫而得官。但官运一直亨通,一直做到了殿前司统维州刺史的位置,而且得老乡高凌俊的扶持,就要出任西北经略使。只要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够有资格在史书中留一个位子,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这辈子算是知足了。

但是,这一切都被人给毁了!

当然毁了他的大好前程的是张纯还有那个陈绍,但这几个逃兵也不是什么吉利东西!

要不是他们在京城被抓,哪有这么多事!

“如若是在这里招摇,别怪我军法不留情。”他恨恨说道,一面又问一遍。“那几匹马不是什么良驹?是的话,给我征缴了,有他们这样的兵丁吗?自备兵器马匹在军中招摇,是来打朝廷的脸面的吗?不像话!”

“大人,确实不是。”亲随说道。“就是普通马匹。”

“真是撑的!”姜文元敲敲几案说道,“那把军中给他们的马收回,自己有马了,骑自己的吧。”

亲随忙应声是,迟疑一下。

“那,这用跟周大人打声招呼吗?”他低声问道。

“我自己的兵马之事,用的着跟他说吗?”姜文元瞪眼说道。

亲随忙应声是转头就出去,走到门口又被叫住。

“算了,几匹马而已,别要了,让他们留着吧。”姜文元说道,“随他们去吧,路上就不要再惹麻烦了,到了西北安顿了再说。”

亲随舒了口气,忙应声是。

程娇娘并不知道她送来的几匹马会引得两位大人闷了火气,当然,就是知道了她也没什么反应。

歌声已经停了,小皮鼓被秦十三郎拿在手里,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在夜色里不时引得夜鸟惊飞。

“娘子还会什么?”他问道。

“不知道。”程娇娘答道。

“竟然会击鼓,那弹琴?笛箫?”秦十三郎问道,一面又遗憾,“早知道我带琴来了。”

他说着话,一串流畅的鼓音敲出。

“十三公子,别敲了,大晚上的,吓坏了走夜路的人。”婢女忍不住掀起帘子说道。

秦十三郎笑着停了手,抬头看前方。

“娘子,是径直进城,还是找个地方歇脚?”他问道。

“看你方便。”程娇娘说道,“我坐车怎么都好。”

可躺可卧随时随地都能睡。

秦十三郎看着她一笑。

“那大好夜色,我们赶路吧。”他说道。

婢女有些惊讶,还以为他说要歇息呢。

这大晚上的走路真的不累吗?

“娘子,你这首歌是传唱的还是现做的?”秦十三郎又问道。

他不会是想要说话说一晚上吧?

婢女撇撇嘴坐回去。

“传唱的吧。”程娇娘说道,然后又确定的点点头,“是传唱的。”

在她的头脑里盘旋而出。

丈夫处世兮当封侯,男儿立命兮有功业

咚咚的鼓声陡然响起,似乎在应和她默默念过的歌。

程娇娘从掀起的车帘看了眼,一旁并行的秦十三郎手拍着鼓轻声哼唱。

“我很喜欢。”他转过头笑道。

“我也很喜欢。”程娇娘说道。

夜风烈烈火把下,少年人的笑容艳艳。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人马来到了城门前。

城门已经开了,省了秦十三郎特意要来的开门令。

“这次辛苦了。”程娇娘说道,在车上施礼。

秦十三郎摘下兜帽,脸上带着一夜未睡的疲惫以及夜中残留的寒气,眼睛却是神采奕奕。

“那,你欠我人情了?”他笑问道。

“对,我欠你人情了,你要什么?”程娇娘问道。

秦十三郎哈了一声。

“这,这,这太让人惊喜了。”他说道,“我得好好想想。”

程娇娘笑了笑,放下车帘子。

马车晃晃悠悠一直到了玉带桥。

“我想起来了。”秦十三郎说道,看着下车的程娇娘。

程娇娘回头看着他。

“八月十五,请娘子去赏灯如何?”秦十三郎笑道。

这种人情还的根本就不是人情,风趣又自在。

程娇娘看着他摇摇头。

“这个不行。”她说道,“我已经有约了。”

秦十三郎很是意外。

“有约?”他问道,又笑道,“是陈家的还是周家的?”

程娇娘再次摇头。

“不是,是我未婚夫相约。”她说道。

秦十三郎怔住了。

多么陌生的三个字,竟然能从这个女子的嘴里听到。

“真的?”他不由脱口问道。

程娇娘已经转过身迈步,闻言又停下回头。

“这有什么假的?”她说道。

这没什么假的,年轻的男女,都是要成家的,都会有自己的夫和妻。

都会有的。

秦十三郎点点头,笑了笑,看着那女子迈进门去,门关上。

未婚夫…

当然是真的,那个王家公子嘛,他也见过的,这不是假的。

秦十三郎站了一刻转过身。

“…万人一心兮.子同仇忠与义气兮冲斗牛.” .”他吐了口气催马前行,口中轻声哼唱着在清晨的街道上奔驰而去。

**********************************

ps:第一百一十四章《各自》中,陈相公推荐的监察使名字写错了,重新修改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中秋(为盟主打赏加更)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中秋。

京中八月十五的胜景,不比上元灯节逊色。

各家各户的花灯都提前准备充足,只等那日争奇斗艳。

陈丹娘蹬蹬的在一院子的花灯中跑过,身后奶妈丫头小跑跟随。

厅堂里陈夫人正和仆妇看新做好的衣裳,见她跑进来,仆妇忙将衣裳挪开。

陈丹娘在陈夫人面前跪坐下。

“下学了?饿不饿?”陈夫人伸手摸着女儿肩头笑问道。

“母亲,母亲,程娘子不来咱们家过节吗?”陈丹娘急急问道。

“这是十五,她怎么来咱们家,人家也有家的。”陈夫人笑道。

“是这样吗?”陈丹娘将信将疑,“不是是程娘子与咱们家不好了,以后不来往了?”

陈夫人的脸顿时拉下来,目光看向门前跪坐的奶妈丫头。

“母亲,不是她们说的。”陈丹娘说道,摇着母亲的衣袖,“姐姐也不去找程娘子了,程娘子也不来家里玩,我要去找她,姐姐和爷爷都不让我去,我还听到他们说到了三姐姐,是不是程娘子跟三姐姐一样,以后再也不来了”

听她提到三姐,陈夫人的心便坠了下去。

“没有,别乱猜。”她说道,勉强笑了笑,“是因为程姐姐最近有事,不好去打扰。”

一面拍拍她的头。

“母亲帮你看着,等方便了,就带你去找程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