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最少是个亲王才能有的规格。

不过亲王纳侧妃也不会这么寒碜吧?

众人又好奇的抬头看去。

“我说的没错吧。”

接亲的队伍里,两个男人正在闲闲的说笑。

“虽然这条路比大街窄,但对与娶亲来说却是宽敞。”

因为不用驱散拥堵的人群,也不用因为人群的围观而不得不放慢脚步。

“我就说再吃碗酒才出门嘛。”另一个男人抬手打着哈欠,带着几分宿醉未醒抱怨说道,“我们兄弟吃酒才是重要的事。”

这边嘻嘻哈哈说笑,忽的看到前方从小巷子里驶出一辆马车。不紧不慢的行走在队伍之前。

前方开路的禁军哎哎两声驱赶,那赶车的老翁似乎耳背没听到,依旧牵着马慢悠悠的走着。

这像什么样子!

禁军拍马要上前驱赶。

不像样子才更好嘛,太后的意思不就是要让这次的亲事不像个样子嘛。

一个内侍反应过来,忙唤住禁军。

“没多远,路又窄,避让反而麻烦,让他先走吧,我们走慢点。”他说道。

“是啊是啊又不急。”有人笑着符合。

这话引得更多的笑声,盖过了鼓乐声。

半芹不忍再看。垂下头,让滑出的眼泪滴落,免得弄画了妆面。

狭长的街道很快走出去了。

“拐过去再走一条街就到了。”

“一会儿继续喝酒去。”

队伍里的说笑一直未停。拐过弯,忽的有琴声传来,欢快又高亢,一声一声的盖过了说笑声。

谁在街上弹琴?

送亲的人们不由停下说笑看去,见这条街的前方不远处此时席地坐着一个男人。

“哎?崔琴师?”有人喊道。

这句话出口,便有更多的人认出来了。

宫廷里的乐师崔琴师是重大祭祀不可缺少的人,也是京中权贵人家宴席上能请到以为荣的人。

他怎么当街弹琴?

而崔琴师似乎沉浸在琴声中,并没有看队伍里的任何人。

伴着队伍的走近,他的琴声也越来越欢快。鼓乐声还在继续,说笑声打招呼声也都回响。但奇怪的是每个人又清楚的听到这琴声,琴声就在耳边萦绕。眼前似乎有百鸟聚拢盘旋,又呼啦啦的散开,令人忍不住想要跟着舒展身子,想要追跑跳跃。

这琴声让街上的人都看过来,门内的走出来,路旁的停下脚,听得懂痴迷,听不懂的愉悦。

“这个曲子从来没听过。”有人说道。

这是接亲队伍里的一个人,神情带着几分激动。

“一定是崔琴师新作的曲子!”

“可是崔琴师为什么会来这里弹琴?”也有人问道。

此时他们已经走过了崔琴师所在,但耳边的琴声还在萦绕不绝,大家忍不住回头看。

“你们忘了吗?”有人忽的说道,“这崔琴师当初是听谁弹琴而后破境?”

琴声净宅,冷到了痴傻儿庆王,迷倒了崔琴师。

“这么说,崔琴师是.”大家带着几分不可置信但又几分恍然。

是特意来给这程娘子送嫁了。

“这个曲子太好听了!”

“我一定要请崔琴师到我家弹奏!”

但更多的人开始激动的说起这个,更有人恨不得立刻去问崔琴师曲名,但无奈身在接亲队伍中不能。

“对对,我也一定要请,请他弹这首…首…程娘子送嫁曲!”

程娘子送嫁曲?!

这一曲定了名,那程娘子嫁人这件事也就能永远随之流传了。

街道四面相连。这里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快去看啊,那边一个皇宫琴师给程娘子送嫁弹琴呢!”

“好听的不得了!”

竟然还有这种热闹?

顿时人群向这边的街道涌来。

队伍行进,琴声渐渐远去。但很多人还是忍不住回头看,正回味间。前方陡然有人喊了声。

“快看!那是做什么?”

难道还有人弹琴?

众人都向前看去,只见街道的两边不知什么时候涌出来好些人,大的小的老的少的,有穿绫罗绸缎的也有穿青布衣衫,但相同的是他们手里都拿着笔端着墨。

伴着众人的疑惑,两边各有好多人跑动,随着他们的跑动,一张白纸在人前如同围布一般徐徐展开。

“提笔!”

有人高喊道。

伴着这一声喊。两边的人都握住手中的笔。

离开了崔琴师的琴声,本来重新弹奏的鼓乐声再次停下来,伶人们也看着这街边的排开的看似整齐却又因为身份年龄不等而显得混乱的人排。

远处前后左右无数人正在涌来。

“起!”

伴着这一声喊,这些人开始在自己面前展开的白纸上挥毫泼墨。

这是

送亲的队伍都惊呆了,马儿向前惯行,而他们人已经僵硬,随着走动目光掠过这些写字的人,。

有满头白发的老者,有年轻的俊秀,更有垂髫小儿。但相同的是他们的神情专注,挥动着手中或者名贵的候笔,或者秃了的鸡豪。白纸上逐现大的小的娴熟的青涩的字迹。

“程女昔授习字技。”

“一撇一捺有道循。”

“先动情真后笔画。”

“四郊秋叶惊摵摵。”

伴着挥毫泼墨,有人大声的念道。

先是一个人,紧接着声音越来越多,苍老的稚嫩的,一声一声,一步一步就如同画卷般在众人的眼前展开。

马上的人再没有了嬉笑,明明没有了崔琴师适才那动人心魄的琴声,但心内却激荡不已。

程女昔授习字技!

那门前无声的习字观摩,那谁求便给的字帖。从未说过教授,但原来依旧能被尊为师。

婢女伸手掩住嘴。泪如雨下。

原来他们都记得,原来大家都记得。

娘子不说。不求,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不问,不赠。

不知什么时候街上人潮汹汹,比京城最热闹的大街还要喧闹。

“这是在给程娘子送嫁吗?”

“天啊,第一次见到这种送嫁!”

“你看我认得那个写字的,那是孟林馆有名的先生呢!”

“我也认得一个,那个是我邻家的三小子。”

路两边展开的纸张足足的有百丈,原本百丈对于嫁娶的队伍来说瞬时就能过去,但此时此刻却走得缓慢。

一来大家忍不住看着,二来街上的人也涌涌而止,前方禁军不得不艰难的开道。

“原来走近路走小路,也不行啊。”队伍里有人喃喃说道。

走哪里其实根本就没有区别,因为这个走路的出嫁的是程娘子啊。

队伍里没有人说笑,就连那个一心要快走回去喝酒的男人,脸上的宿醉似乎也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敬畏。

就在此时空中陡然一声巨响,街上的喧闹拥挤的人群吓得呆了呆,尚未回过神,就见半空中烟火炸裂,灿若云霞。

白日里灿若云霞的烟火!

一瞬间满街喧闹尽消,陷入一片诡异的安静,所有人只觉得一股酥麻从脚底直冲头顶。

一声接一声的响声接连而起,半空五彩云霞散开。

哄的一声,大街上再次沸腾。

“这不用说了。”有人喃喃说道,“这一定是另一位得以昔授技的人前来相送了”

“太后娘娘你不送…”

迎亲队伍里有人抬头看着半空中不断炸裂的五彩云霞,看着这恍若梦幻的大街,喃喃说道。

“有人送.”

而这种送,太后娘娘你却纵然富贵天下为尊也不能送不得.

程女昔授有道循先动情真惊摵摵.

惊摵摵!

半芹伸手抓住轿子窗。

“娘子,娘子。”她大哭喊道,“你看到了没?你看到了没?好多人来送你!好多人来送你的!娘子你说错了,送嫁是有很长时间的!”

轿子里端坐的自从盖上盖头之后就再没睁开眼的程娇娘慢慢的松开手,慢慢的睁开眼。

红,眼前依旧是一片刺目的红,但是,似乎也没有那么的让她害怕了。

“娘子,娘子,你看到了没?好多人都记着你的,娘子,他们都记得你的。”

半芹的声音在外和着声声不绝的烟火声撞击在耳内。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程娇娘目光直视前方,眼角有一滴泪滑落。

空中的烟火还在不断的炸响,此起彼伏,似乎永无止境一般,在这漫天云霞的映照下,行走大街上的送嫁队伍是那样的绚丽。

“原以为当初茂源山下葬时已经是最好的白日烟火,没想到更有胜景!”

“这是不是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说名师出高徒才对吧。”

街上人潮汹涌,说的笑的喊的叫的,孩子们被抗在肩头,举着手指着天上的烟火。

一直走到路的尽头,放烟火的人才看到。

李家烟火的伙计们各自忙碌着,身着新衣袍的李茂看着过来的人马躬身施礼。

“李大人。”接亲的队伍里,有人忍不住就在马上探身问道,“这些烟火是你们李家铺子的新货吗?”

“是。”李茂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