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的眼睛有些湿润,方才还有些自暴自弃的阿秀一瞬间觉得自己太过懦弱了,萧谨言为了自己可以做到这一步,而自己不过就是去挑战一个新的身份,就如此的忐忑不安。

“世子爷,奴婢明白了,奴婢会在京城等着世子爷凯旋而归的。”

“等我回来,然后呢?”萧谨言嘴角勾笑看着阿秀,仿佛此时的阿秀并不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而是一个待嫁的妙龄少女。

阿秀微愣,随即反应过来,强忍着脸上火辣辣的烫,小声道:“奴婢等着世子爷回来娶奴婢。”

萧谨言嘴角的笑容越发放大,伸手将阿秀抱到了膝盖上,对着她的额头吻了两下。

又过了几日,正是四月二十八,小郡王周显的生辰。因为时间紧急,也来不及为阿秀赶制新衣,所以孔氏只让萧瑾璃那边的大丫鬟送了几套萧瑾璃早已经不能穿的新衣裳,命针线上的人修改了一下,没想到穿在阿秀身上,出奇的合身。孔氏又让春桃等人为阿秀梳妆,一切打扮妥帖的时候,萧谨言也正好来海棠院请安了。

萧谨言从帘后进来,瞧见阿秀穿着一身鹅黄绣白玉兰长裙,细腰盈盈不足一握,正是娇小可人的模样。孔氏见萧谨言进来,便问道:“恒王府那边都安排好了吗?”

萧谨言只低头道:“都已经安排好了。”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阿秀,眼中终是带着几分浓浓的不舍。孔氏见了,只伸手帮萧谨言理了理鬓角,笑着道:“瞧你这样子,有什么心思都写在了脸上了。”

萧谨言勉强一笑,只开口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去老太太那边请安,顺便让阿秀给老太太请安吧。”

孔氏只点了点头,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荣安堂去了。原来两日之前,周显便亲自修书一封给了国公爷,国公爷知晓之后,又亲自问过了孔氏,查看了阿秀的信物凤佩,这才相信了阿秀乃真的是恒王爷的沧海遗珠,两家人便约定了,在四月二十八周显生辰这一日,让阿秀认祖归宗。

阿秀心里虽然还有几分忐忑,但是这些事情一路下来之后,自己就像是提线木偶一样,被一路牵着往前走,仿佛再也停不下来了。她在众丫头艳羡的眼光下,将手中的凤佩递给赵老太太。赵老太太只看了一眼,便让丫鬟又还给了她,只笑着道:“这东西,我年轻之后跟着老国公爷面见太皇太后的时候见过一次,如今竟然到了你的手上,可见也是缘分,又让你流落到我家来,可见还是缘分。”

孔氏脸上的笑容便越发浓了,“老太太说的可不是呢,这孩子和言哥儿也是投缘的很呢,可见这就是…”孔氏顿了一下,差点儿说出天赐良缘这样的话,幸好给收住了,只忙改口道:“可见这也是天意,让这孩子有个好造化。”

“可不是,恒王爷虽然福薄,但好歹如今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在场的老妈妈们无不开口赞叹的,也唯有田氏脸上还带着几分尴尬的笑,忍不住往阿秀的脸上偷偷的瞄上几眼,心里总觉得痛快不起来。

第66章

从荣安堂出来,萧谨言和阿秀一前一后走在去往西角门的路上。两人一路上都没有说什么话,直到快到门口的时候,萧谨言忽然回过头,问阿秀道:“你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今日一去,只怕你未必再有机会回来。”

阿秀原本一直强按住心里头的伤感,被萧谨言这样一问,便忍不住落下了泪来,只狠狠的点了点头回道:“世子爷放心,奴婢都已经收拾好了,也交待给了春桃姐姐了,若是奴婢真的回不来了,自由春桃姐姐帮奴婢张罗好。”

“好,你安排妥当了就好。”萧谨言闻言,也只觉得鼻腔一酸,说话时候的声音都哽咽了几分,“王府那边也已经安排妥当了,明姨娘早已经盼着你过去了。”萧谨言抬起头,看着远方的天空,视线有些怔忪。

自从从活一世之后,他看清了前世很多没看清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候也自嘲如今的自己似乎还没有前世那般洒脱懵懂,可那样的自己,终究护不住自己心爱的女子。

阿秀并没有回萧谨言的话,只是抬头看着他,她从他的眼底也看见了一些晶莹的东西,她知道萧谨言此刻定然也是像自己舍不得他一样舍不得自己。

许国公府和恒王府并不是太远,坐马车也不过就是小半个时辰的事情,阿秀这一次去恒王府和往日的心情却不太一样,少了几分期许,多了几分感叹。她如今已明白萧谨言一定要这么做的苦心,所以即便心中有不舍,也只能在这条未知的路上一路走下去。

“世子爷,奴婢的事情,请您转告给兰夫人和兰姑娘,告诉她们,若是日后有机会,奴婢会去看她们的。”

“你放心吧,这件事情我会安排,等你那边安顿好了,我自然会去告诉兰夫人和兰姑娘,并让小郡王接了她们去王府看你。”萧谨言说着,抬起头看着端坐在马车角落里的阿秀,她脸上的神情带着几分庄重,略带青涩的脸颊上满是严肃的神情,倒是让人忍俊不禁。

阿秀点了点头,心中自然还有几分忐忑,这时候赶车的柱儿在外头开口道:“世子爷,阿秀姑娘,恒王府到了。”

阿秀身子微微一怔,忍不住握拳捏住了一片衣裙,不自觉的扯动了起来。马车在这个时候停了下来,萧谨言伸出大掌,抚摸在阿秀纤细的手指之上,阿秀抬起头来,和萧谨言四目相对,忽然觉得得到了莫大的鼓舞。

“走吧。”

阿秀没有开口,只努力点了点头,目送萧谨言先转身下车,车子的帘子一掀开,阿秀就瞧见门口侍立着的一排下人。周显和明姨娘站在中间,两人满含期待的看着马车上的来人。

有那么一瞬,阿秀很想退缩,可当萧谨言跳下车,回过头向她伸出手的时候,阿秀还是鼓起了勇气,将自己的手放在了萧谨言的手掌之中。

“给萧世子请安、给阿秀姑娘请安。”萧谨言和阿秀从马车上下来,就听见下人们恭顺有礼的请安声,萧谨言往前走了几步,来到周显的面前,笑道:“恒王府什么时候也开始讲这一套虚礼了?”

周显视线扫过阿秀,转头回萧谨言道:“姨娘说了,以前可以不拘小节,以后恒王府也要处处按着规矩来了。”

阿秀跟在萧谨言身后,对着周显微微福身,周显向她点了点头,随即抬眸往明姨娘那边看过去。周显这时候才发现,阿秀和明姨娘之间,还真是长的有几分相像。

“给明姨娘请安。”阿秀声音软软的开口,她早听萧谨言说过,周显并没有告知明姨娘真相,所以明姨娘并不知道她其实是个冒牌货,也大抵是因为这样,阿秀才觉得,瞧见明姨娘的时候,竟然有些心虚。

“快起来吧。”明姨娘柔声道:“你就随着小郡王,喊我姨娘就好了,王府没别的女眷了,以后,你就陪着我住下罢了。”

明姨娘的反应很平淡,并没有找到女儿之后那种欣喜若狂的样子,还向以前一样安静温婉。

众人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周显便带着他们进了内院。因还没到用午膳的时辰,所以明姨娘先带着阿秀四处走走,周显则将萧谨言请进了书房。

周显的书房古朴幽静,里头点着凝神香,让人的头脑更清明了几分。丫鬟送上了茶盏,周显请了萧谨言入座,只开口道:“有件事情,我要同你说一声。”

“怎么了?”萧谨言警觉问道,顺势就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明姨娘太过聪明了,也许是你平素对阿秀的心思太直白了,她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我们的计谋。”

“这个…”萧谨言看着周显,焦急问道。

“不过她心里也喜欢阿秀,所以这件事情她还是答应了下来,但是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若是以后真的郡主回来了,我们也不能委屈了她。”周显带着几分感叹说道。

“那…是自然的。”萧谨言蹙眉,淡淡的开口道。

正是春光盛好的时节,明姨娘住的紫薇苑里头,早已经开遍了紫薇花。像大片大片的锦缎铺在院子里头。明姨娘欠着阿秀的手往里头走,脸上一直流露着温婉的笑意:“这边是我住的院子,因为里面满院子都是紫薇花,所以叫紫薇苑。小郡王住的院子叫清风院,离这边不算远,中间隔着两个空院子,便是我们刚才瞧过的,你喜欢住哪个就住哪个吧,两处地方我都让下人收拾了出来。”

阿秀虽然和周显比较熟悉,但是她也知道将来必定是陪着明姨娘的时日比较多一点,便开口道:“奴婢就住方才我们过来的那个凝香院吧。”一来这个院子的名字居然和阿秀前世在许国公府住的院子一个名字,二来,凝香院靠紫薇苑比较近,以后也可以和明姨娘多亲近亲近。

明姨娘见阿秀选好了院子,只吩咐下人道:“姑娘说了要住凝香院,你们开了库房,把前儿我选好的东西都搬出来,往凝香院里头布置吧。”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婆子站出来应了,领了一群丫鬟浩浩荡荡的去了,却还有另外一群丫鬟仍旧在身后跟着。

两人进了正厅,小丫鬟送了茶盏上来,下头侍立的一排丫鬟却并没有要散开的意思,明姨娘只低头抿了一口茶。放下茶盏,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一排丫鬟,开口道:“这些是刚刚从庄子上挑上来,也有新买进府的小丫鬟,你随便挑几个在院子里服侍吧,至于贴身的大丫鬟,先让我身边的青霭和紫烟服侍着,等你在这群小丫鬟里有了何意的人选,再让她们回来也不迟。”

阿秀只起身谢过了,心里却默默想道:明姨娘对自己这态度,分明是礼数大过了亲情,大概小郡王最后也没有能瞒得过她,自己是冒牌货这一事实,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

明姨娘瞧着阿秀脸上神色淡淡的,也大约知道自己这样的举动,终究是不妥当的,可脸上却挤不出笑来,毕竟自己寻了十多年的孩子还是没有找到,如今她再喜欢阿秀,和亲生女儿还是有区别的。

“好了,时间不早了,也该备午膳了,我们去清风院去吧。”明姨娘淡淡的开口,再抬眼见阿秀的时候,稍稍缓和了一下伤感。

书房里头,萧谨言已经又换了一盏茶,眉梢的皱纹却还是没有松开:“按你这说法,明姨娘是同意了再给半年之期,若是还没有找到她的亲生女儿,就同意你上表皇上,给阿秀封号?”

“姨娘是这么个意思,不过也许还会有转机,这事情你尽管怨我,原是我没有做到答应你的事情。”

“罢了,这跟你也没什么关系,明姨娘会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萧谨言垂下眉宇,这世上终究还是没有十全九美的事情。

一时间外头有小丫鬟来回话,说是明姨娘和阿秀姑娘过来了。周显便和萧谨言一起起身,往外头大厅里去了。明姨娘领着阿秀进来,两人脸上神色都带着几分静淡,萧谨言抬起头看了一眼,忽然觉得阿秀的眉目神情居然和明姨娘真的有七八分的相似。

此时又见着了周显和萧谨言,阿秀才算是放松了下来,只讲自己这两天赶制出来的一个荷包送给了周显道:“阿秀祝小郡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萧谨言便笑着道:“阿秀,这两句可是献给老寿星的。”

阿秀脸颊微微泛红,周显接过了荷包,放在掌心细细的看了一眼,将它系在了自己的腰上。

明姨娘瞧见那荷包,先是略略一怔,随即开口道:“这荷包做的可真精致呀。”

阿秀便笑着道:“姨娘若是不嫌弃,以后阿秀也给姨娘做几个。”

明姨娘便道:“好啊,这岁寒三友的样子还挺精致的,尤其是那个梅花图样,瞧着真是好看呢!”

第67章

用过了午膳,明姨娘先起身去外头安排认亲的一些事宜,留了两个丫鬟在跟前服侍着,周显瞧见阿秀神色淡然,心知明姨娘必然也没对阿秀如何,稍稍放下了一点心来。

“阿秀,明姨娘就是这样安静的性子,你不用放在心上。”周显目光柔和,他本就是翩翩公子,以前少许瘦弱些,这两个月朝堂磨砺之下,少了之前的几分桀骜,看上去多了一些圆滑,更显得和蔼可亲了起来。

“阿秀明白,明姨娘毕竟还有心结,阿秀会好好孝顺明姨娘的,请小郡王放心。”阿秀坦然的回答,原本她就是站了别人的位置,本就觉得有几分不安心,如今兰姨娘这稍显冷淡的态度,也在阿秀的意料之中。

倒是萧谨言还有几分不放心,只开口道:“不然的话,阿秀还是先跟我回国公府的好,等明姨娘想通了…”

周显却摆了摆手道:“这种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想通的,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一会儿我带着阿秀,去给爹娘上香。”

恒王的灵位供奉在朝廷的宗庙之中,所以恒王府并没有祠堂,只有一个单独一处香堂,也摆上了王爷和王妃的灵位,供周显平常祭拜之用。所以阿秀在没有亲自祭拜宗庙之前,她的郡主身份还是定不下来的,如今既然已开口说是恒王的女儿了,便不好再提义女一事,所以事情的转机,也只能等着明姨娘真正点头才行了。

萧谨言略略叹了一口气,深觉有些自责,这件事情还是他想的太过简单了。任何一个父母,自然是对自己的亲身子女在意多一点的,他也没有料到,明姨娘聪慧如此,一下子就看清了事情的本质。

阿秀瞧见萧谨言脸上的皱纹,原本她心里的退缩反而少了许多,只劝解萧谨言道:“世子爷,这样才好呢,奴婢一直觉得,若是不告诉明姨娘,倒像是我们欺瞒了她一样,奴婢便是见到了她,心里也总觉得有几分心虚,如今这样反倒好了,我们之间没有秘密,更可以安安心心的相处,奴婢定然会好好服侍明姨娘的。”

“阿秀说的对,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阿秀这样乖巧孝顺,姨娘总会点头的,你不用太过担心,眼下该担心的,还是你自己的事情。皇上已经命兵部、礼部、吏部推选此事去往边关和谈的官员名单了,国公爷势必会在里头,你是真的下了决心也想去边关吗?”周显抬起头,眼眸扫过坐在一旁的萧谨言,只淡淡道:“你若是单纯想躲开京城的人事,一个人跑去边关,这代价也太大了点。”

“你放心好了,边关也算不得什么龙潭虎穴,难道赵小将军去得?我就去不得了?”萧谨言多活了这几岁,虽然别的好处没有,但是看事情比前世透彻很多。在军中历练之后衣锦还乡,并不比科举及第之后入仕差什么,况且许国公府本就是行武之家,大雍有难,理应要率先站出来御敌的。

“你怎么能和赵小将军比呢?他生在边关,在京城总共也没呆几年,你确实从小养尊处优,并没有受过半点委屈的人,便说是拳脚功夫,你也不如他,虽说你父亲的亲兵有几个拳脚好的,究竟战场上刀剑无眼,依我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在京城也是一样的。”周显放下手中的茶盏,心平气和的再次劝说着萧谨言。其实他心中很明白,任何一个男儿都有一个保家卫国血战沙场的心思,但是作为难得的好友,还是不忍心看着萧谨言涉险。

“你说的固然有道理…”萧谨言略略迟疑,抬起头是却看见阿秀低着头,似乎是并未在意两人的谈话,但她握着丝帕的手指,却忍不住拧动了几下。

“只是人在这京城之中,有许多事情却也是身不由己的。”

周显听闻萧谨言身不由己这句话,唇边便涌现出了一丝笑意,只点头道:“我明白了,你去吧,阿秀就交给我罢了。”

至未时二刻,萧谨言和周显又闲聊了几句,外头便有小丫鬟来传话道:“小王爷,姨娘已经在香堂那边安排好了,请小王爷和姑娘过去。”

周显见丫鬟喊阿秀的时候,并没有再加上名讳,便知道这应该是明姨娘交代的。周显略微松了一口气,先起身道:“走吧,不要耽误了吉时。”

恒王府的香堂安置在单独的一个小院落里面,里面分了两进,头一排供奉的是观音大士,明姨娘不喜欢出府,平常每日都会过来祈福诵经。后面一进,供奉的便是恒王以及王妃的灵位。

萧谨言因为是外人,这种私家供奉之地也不好进去,所以便在门口停了下来,目送阿秀和周显进去。这时候大门洞开,萧谨言瞧见里面齐刷刷的跪着好几排的奴才,明姨娘站在殿外的台阶上,一身素色衣衫,神情自若,脸上虽然没有太多的欣喜之色,却也显得端庄温婉。

待周显领着阿秀走到明姨娘的跟前,明姨娘抬起头扫过两人,视线却在阿秀的脸上停留了下来,原本那一丝丝的不甘心在这个时候忽然就松动了起来,明姨娘眼角有些湿润,但唇边却多出了一丝笑容,只开口道:“阿秀,你过来。”

阿秀从周显的身边走过去,在台阶下停了下来,恭恭敬敬的欠了欠身子,开口道:“给姨娘请安。”

“起来吧。”明姨娘伸手,冰凉的手指按在阿秀纤细的手背上,将她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对着下头跪着的下人道:“府上的老人都知道,我和恒王原本也是有个女娃儿的,只不过在南边的时候弄丢了,我苦苦找了她十年,如今…总算是找到了。”明姨娘说完,眸中已经含着淡淡的泪光,这几句话虽然说起来容易,可认下了阿秀,就代表着将来自己的女儿即便回来,她也不能再认她了。

站在一旁的周显松了一口气,薄薄的唇抿了抿。下跪着的奴才们都给阿秀行礼,口中一声声换着姑娘。

“好了,以后阿秀就会住在我们府上,过几日我就会上呈皇上,让皇上将阿秀的名字纳入皇室族谱,等皇上下了旨意,阿秀就是恒王府的郡主了。”

下人们一片安静,规规矩矩的听着周显发话,对于他们来说,恒王府的主子确实太少了,如今又多了一个姑娘,也算不得加重了什么负担。

当然能让他们半句话语也没有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因为阿秀和明姨娘之间确实长的又六七相似,而恒王府的老人,只要见过恒王的,又能察觉出这阿秀不像明姨娘的那三四分,分明又是随了恒王爷,所以虽然明姨娘心中疑虑重重,但是下人们却半分疑虑也没有。

将一应的事情吩咐下去之后,周显带着阿秀叩拜了王爷和王妃的灵位,出来的时候,外头的下人早已经散了。阿秀跟着周显一起从院中出来,远远的就瞧见萧谨言双手负背的站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下,那落日的余晖落在他的肩膀上,阿秀有着瞬间的愣怔,以为自己从回了八年之后,看见了八年后的萧谨言。

萧谨言听见后面脚步声,回过头来,看见阿秀眼中带着一丝疑虑看着自己,他对她微微一笑,向一旁的明姨娘拱了拱手,脸上神色却带着前所未有的肃然:“明姨娘,大恩大德没齿难忘,至于您心里的事情,我和小王爷都会铭记在心,不管如何都会一直为你寻下去的。”

这时候并没有丫鬟跟着,明姨娘见萧谨言说的如此磊落,便也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找了十多年了,若是那孩子真的在,也该找到了,如今找不到不过也就是只有一种可能,我心里又何尝不清楚,阿秀是个好孩子,有她陪着我,也是一样的。”

阿秀瞧着明姨娘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只开口道:“姨娘,我扶你回去休息吧。”

明姨娘点了点头,任由阿秀扶着,两人一起回了紫薇苑,明姨娘身边的方妈妈早已经先回去,吩咐厨房熬了明姨娘的咬送过来。阿秀扶着明姨娘在炕上歪着,亲手接过了药碗,递给她服下,又递了漱口的茶水给她,等一应事情都服侍好了,明姨娘才让丫鬟送了阿秀出去,送一程萧谨言。

阿秀才刚刚走开,方妈妈便好奇开口问道:“姨娘怎么今儿瞧着不高兴呢?这大喜的日子,姨娘该不是高兴糊涂了,反而就笑不出来了吗?”

明姨娘心中的苦楚说不出来,只勉强道:“我哪里有不高兴了,只是一时间竟反应不过来,原本那天小王爷跟我说的时候,我也是欢喜极了的,可真瞧见了人,想一想这十多年来找的辛劳,竟就笑不出来了。”

方妈妈信以为真,只笑着道:“说句心里话,打从姑娘头一次进府的时候,奴婢就瞧着姑娘面善,当时没往这方面想,如今想一想,姑娘可不就是和姨娘一个磨子里刻出来的吗?姨娘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就连走路的姿态都有几分相似呢?”

明姨娘眉梢微微一挑,又想起周显身上挂着的那个荷包,只问道:“妈妈说的可当真?”

“自然是千真万确的,姨娘是我一手带大的,小时候的光景,我可都还记着呢!”

第68章

阿秀从明姨娘的紫薇苑出来,身边还跟着明姨娘赏给她的两个丫鬟,从这里到方才小郡王的院子,中间只隔着两个院子,阿秀虽然选了凝香院做住处,却还没进去瞧过。丫鬟紫烟见阿秀在凝香院门口停留了半刻,便问道:“姑娘要不要进去瞧一瞧?里面是明姨娘亲自布置过的。”

阿秀往里头看了一眼,这时候正是四月光景,院子里草木扶疏,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她这辈子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过上这样的日子,如今只站在门口,还觉得有几分恍惚,只开口道:“我先不进去了,先去送送世子爷吧。”

这两个丫鬟早在阿秀没来之前,就已经向世子爷跟前的清霜打探过阿秀的事情,也知道阿秀是国公府世子爷看上的人,如今又成了恒王府的姑娘,当真是天大的好福分。

“那奴婢们就跟着姑娘一起去吧。”两人一起开口,跟在阿秀的身后,阿秀扭头,眉间微微一笑道:“也不用两位姐姐一起跟着,青霭姐姐跟我去就好了,我以前在国公府本就只是一个小丫鬟,如今这般,倒有些觉得不自在呢。”

阿秀自知自己原来的身份自然是瞒不过这王府的众人的,所以也没打算瞒着,倒是坦然开口。这边紫烟便留了下来,目送青霭跟着阿秀往清风院那边去了。

周显并没有别的爱好,不过就是喜欢品些好茶,下几盘棋罢了。萧谨言在品茶的方面也有些本事,但是在摆弄珍珑方面就明显不是周显的对手了。两人棋才下了半局,外头有小丫鬟进来回话,说是赵家姑娘过来给周显送生辰礼物来了。

周显生辰之事并没有告诉其他人,除了宫里头皇后娘娘知道,一早就命人送了寿礼之外,其他人外人基本上是无人知晓,除了眼前跟他下棋的萧谨言之外。

萧谨言瞧见周显正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便笑道:“你不用看我,我也不至于多这个嘴。”

说话间周显已命人讲赵姑娘请了进来,赵姑娘如今年方十五,正是要注意男女大防的时候,可奈何赵家夫人远在边关,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老太太,又三天两头儿的病在床上,无论如何也是管不住她的。

只见赵姑娘今日穿了一身滇青色的男装,头上沿着额头编着麻花辫至发顶,聚成一个总角,系在脑后,若不仔细瞧,还真瞧不出她是一个姑娘家来。赵姑娘负手走进来,身后跟着王府的小斯,手里捧着一个黑红漆的盒子,见了周显便开口道:“我今儿正巧去国公府看望老太太,老太太便说言表哥来王府给小王爷庆贺生辰了,小王爷也真是的,难道我哥哥去了边关,我们赵家就跟王府就不是故交了?怎么连个帖子也不送来?”

周显便笑着道:“赵姑娘只怕误会了,今年并不是整岁,所以并没有请什么人过来,再加上家中确实有事情要办,也不便请外人到场。”

赵姑娘闻言,便开口道:“这有什么不便的,我早已经听老太太说了,原是你一个庶妹,竟然是在国公府做丫鬟的,这也真是巧了。”赵姑娘说完,倒是并没有在提及此事,只是命那小斯将那一匣子的东西给送了上去,继续道:“这是古雅斋的徽墨湖笔,我素来不知道你们读书人喜欢什么礼物,就让掌柜的帮我随便选了几样,这个时辰过来已是晚了,倒是连饭也没蹭到。”

萧谨言听赵暖玉这么说,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你就不该来,也剩下一笔银子,权当不知道的好。”

“那怎么一样,知道了便是知道了,若当作不知道,岂不是欺人了。”赵暖玉才说完,小丫鬟进来道:“姑娘过来了。”

外头帘子一闪,阿秀就已经进来了,先瞧见了赵姑娘,还以为是外男,先只愣了一下,就听赵暖玉开口道:“原来说的就是这小丫鬟。”赵暖玉才说完,只呸呸了两声,接着道:“瞧我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如今可不能说是小丫鬟,要是认了宗庙,可得称一声郡主了。”

阿秀听出了赵暖玉的声音来,之向她福了福身子:“给赵姑娘请安。”

“可别,如今你是正儿八经的金枝玉叶了,可不能这样向我请安,便是请安,也只需行半礼。”赵暖玉虽然平常瞧着性子跳脱,但是该懂的礼数她也是一样都不少的。

周显听赵暖玉这么说,便记下了,只开口道:“等阿秀的封号下来了,我自然要请皇后娘娘派个宫里的嬷嬷过来,教她一些基本的礼仪。”要做王府的姑娘,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称呼,更是一种生活习惯,这一点他们几人都知道。

萧谨言只点点头,目光又落在了阿秀的身上,“阿秀,你就跟着小王爷在王府好好住下吧,我有空再来看你。”

赵暖玉听说萧谨言要走,也跟着告辞道:“礼物也已经送到了,茶也喝了半盏,我也不算亏了,言表哥,我同你一起走吧。”

从恒王府往国公府和赵家的路有一段是顺路的,所以赵暖玉和萧谨言两人骑马走了一小段的路。赵暖玉瞧出萧谨言眼中郁郁寡欢的神色,只试探问道:“前几日我收到兄长的家书,说是边关有可能还要再兴战事,我略略数了数如今赋闲在京城的武将,不是年纪太大,就是资历尚浅,怎么瞧着这次国公爷是逃不掉了。”

萧谨言素知赵暖玉在军事上很有慧根,便也不瞒着她:“朝中已经开始推举人选,家父确实身在其中,我也上书了自荐书,打算和家父一同去边关。”

赵暖玉抬起头瞧了萧谨言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不确定,随即笑着道:“言表哥,不是我说你,论拳脚功夫,你还不如我呢,你这个时候巴巴的跑去边关,是安得什么心思?”

赵暖玉眨巴了一下大眼睛,忽然扑哧笑了出来道:“难道是怕表舅妈逼婚吗?太后娘娘死了也没多久,你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