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意思是,左右大不了依着最先育种的方式,重新嫁接杂交。就是那方式略有些繁琐,怕是难以大范围推广。至于更为简便的育种方式,臣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贾赦顿了顿,又添了一句,“臣定会尽自己所能为皇上分忧。”

康熙帝微微点头:“是了,你是从珍稀花卉上得的想法。珍稀花卉……”

都不用贾赦细说,康熙帝就已自行为其寻到了理由。

想也是,珍稀花卉本就少见,即便贾赦寻到了方法,尽可能大范围种植,所种出来的也不过几百盆,想要再多怕是就难了。那么同理可证,粮食作物也应该难以大范围推广。

“尽你所能吧,朕有的是耐心,更不会因此怪罪于爱卿。”

康熙帝想得透彻,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减产,而但凡能琢磨出法子来,他将再不会为粮草发愁,从此不必再担心子民死于饥饿。

“臣遵命。”

尽管早已料想到以康熙帝的性子绝不会因此怪罪于自己,如今听了这一席话,贾赦还是松了一口气,至于如何完成康熙帝给予的差事反而简单了,于他而言,难的是在保住自己秘密的同时,还要完成差事。

当然,在此之前,他得先跟四贝勒胤禛打个招呼。

……

……

贾赦跑了。

在跑之前他只跟胤禛打了招呼,全然忘了户部里还有俩被他坑来的小伙伴儿,更忘了他曾经允诺了蠢弟弟贾政,得空了要帮贾政想法子调职离开户部。

叫贾赦意外的是,听说了他的来意,胤禛居然挺高兴的,尽管因着他的冰山面瘫脸很难看出来他高兴与否,不过贾赦还是从他那略显轻快的语气里感受到了那么一丝丝的喜悦之情。

胤禛高兴的是贾赦帮他挖掘了老九老十,也提醒了他底下的蠢弟弟们都长大了,可以提溜出来帮着干活了,当然也顺便祝福了贾赦赶紧研究出粮食增产的法子,并告知他,今年好几处地方都是干旱,怕是秋日里又要绝收。

直到离了户部,贾赦也没想明白,如今才四月中旬,怎么就知晓好几处地方要绝收了?再仔细一思量,若是南方的话,多半六月间就该秋收了,如今已是四月中,若是从初春到如今一滴雨都没下,估计就算不绝收也不可能丰收了。这么一想,他倒是真的感觉到了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得了,赶紧干活呗!

趁着天色未暗,贾赦赶紧回了一趟自家府上,他这一去起码要在皇庄里头住到秋收结束,兴许还要更久,宝贝琏儿已经大了,可不能再丢下不管了。再一个,他也不可能就光一个人啥东西都不带就走。因而,只吩咐底下人赶紧连夜归整行囊,次日一早拖家带口的就跑路了。胤祐

等胤禟和胤俄得到消息时,贾赦早已跑了个无影无踪,气得他们恨恨的咒骂,却在自家四哥的深情注视下,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噤声干活去了。

本着有难同当的想法,胤禟和胤俄变着法子的哄人过来一起受难,在他们坚持不要脸之下,很快五贝勒胤祺先遭了难,之后七贝勒胤祐也步了后尘。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

……

彼时,贾赦一行人已到了皇庄。

皇庄上的管庄太监一早便得了消息,特地带上了官校、庄头等人前往迎接贾赦。

贾赦去的这处是离京城最近,也是康熙帝时常会过来巡视的皇庄。庄子面积倒不算特别大,统共也就五千多亩,比起寻常人家的庄子倒是大了不少,却完全比不得其他面积过万亩的皇庄。

不过,这个庄子既被康熙帝视为最紧要的一个,自是有其独特之处。除却离京城最近外,另外就是里头暗藏三个地下温泉,且还有两座满是树木的高山,并高山之间的谷地一个。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皇庄等于一个小小的生态区。而能在京城附近拥有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庄子,也就只有康熙帝了。

大清朝的皇庄极多面积极大,且占据的多半是格外肥沃的田产,单是每年皇庄的收益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可这皇庄也不是没有缺点,单是这管庄太监就是个很大问题。若是在此之前,贾赦还不会想那么多,偏他先前查阅了不少康熙年间的事儿,发觉很多皇庄上的管庄太监过得犹如土皇帝一般,对底下的庄户各种苛待,逼死人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万幸的是,贾赦暂时不会面对这个问题,只因这个皇庄,康熙帝差不多每年都要过来三四次,若是这管庄太监真的胆儿肥到这个地步,那估计这会儿贾赦见到的就不是这位仁兄了。

“见过稼穑侯爷。”管庄太监姓温,多半人都唤他温公公,当然也有人直接唤他温爷爷的。话虽如此,其实他年岁倒是不大,且虽在皇庄里做事,实则极少下地,长得倒是白净得很,瞅着比实际年纪还小一些,约莫也就三十上下的模样。

贾赦以往也来过皇庄,只是那会儿并不曾留宿,故而虽同温公公相识却并不相熟。眼下他注定是要在这儿长住的,自是得先跟地头蛇打好交道。哪怕身为侯爷无需在意这个,贾赦也没想过惹事。

对他来说,赶紧将杂交水稻的育种搞定才是最最紧要的。

温公公同样不打算跟贾赦为难,俩人就不属于同一路人,又不会发生抢饭碗的事情,何苦自寻麻烦?至于抢功劳这种事情更是完全没想过,一个公公罢了,且他早年就来到了皇庄上,又没可能再回宫里伺候康熙帝。既如此,再大的功劳于他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太监又不能加官进爵。

因着两方都是聪明人,做起事儿来到是容易多了。

贾赦先将宝贝儿子安置好,这才带着手下人,跟着温公公一道儿坐骡车往田间地里去了。

庄子上极少用到马车,主要是因着田埂较窄不方便马车通行,若是单纯的骑马倒是容易,可又担心马入了田间地里踏坏了庄稼。哪怕其他地方的庄稼并不值几个钱,这皇庄,尤其是临近京城这个,却都是用来供应京城里的皇室宗亲日常用度的,自是金贵非凡。

也因此,不知从何时起,皇庄上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这里只能用骡车或者驴车。至于马车,只能用于往返京城和皇庄,并不允许在庄内骑乘。

贾赦其实并不通农事,可这却并不妨碍他装逼如风。

或者坐在骡车上四下巡视,或者溜达在田间地里细查庄稼,贾赦每每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言不发的拿炭笔在随身本子上或是画图或是记录数据,神情严肃的好似在研究军机要事。

温公公身为管庄太监自是识字的,非但识字且粗通农事。然而便是如此,他也没闹懂贾赦这是在干啥,哪怕贾赦并不刻意躲闪,甚至常当着他的面做笔记,他还是完全看不懂。偏这种事情也不好发问,只得老老实实的跟在贾赦后头作沉思状。

贾赦:…………你当然看不懂,因为连我自己都看不懂我在记录个啥。

于是乎,贾赦白日里早起下田,午间回来陪宝贝儿子吃午膳,再抱着儿子睡个午觉,下半晌再往田间地里跑,顺便将温公公等人溜风筝般的瞎溜达。及至晚间太阳落山了,他才回来陪儿子用晚膳且陪玩。

旁的不说,反正琏宝宝挺开心的。已经一岁半的琏儿,长得是白胖结实,且先前赵嬷嬷还挺担心琏儿受不住庄子里的气候,结果没半月就发觉琏儿愈发结实了,甚至能够独自站立,扶着人走一小段路了。

赵嬷嬷很是惊喜,还特地在某天晚间跟贾赦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说真的,贾赦其实挺囧的,他是没想过孩子,可不代表他没常识。琏儿这都一岁半了,才堪堪能独自站立?哦,还能扶着人走那么一小段路?贾赦分明记得,正常情况下,小孩子一周岁就应该开始学走路了。

为了避免自己记错,贾赦回头特地从天猫图书买了一本幼儿健康成长册,里头清晰的写着:六个月的孩子就能自行翻身,且能稍微坐一会儿,若有人扶着腋下则会有迈步的动作;七个月时,开始学习爬行,约莫月余后,便已能爬行的很灵活了;九到十个月则逐步学会站立,并能扶着东西蹒跚走步;到一周岁时,基本上都可以学会独立走步了。

琏儿如今都一岁半了,却只达到了书上写的一周岁的标准,这不得不叫贾赦心焦,生怕琏儿是发育迟缓者。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几百年来人类也在进化,琏儿这种兴许不算怪异。

抱着这个想法,贾赦特地观察了皇庄上的庄户家孩子,无奈发觉,人家蹦跶得很厉害,好多看着比琏儿小很多的孩子,不单会走会蹦跶,甚至有些还能窜得飞快,瞧着就跟野猴儿似的。

最终,贾赦不得不承认就是他家琏儿发育迟缓。当然,这个答案很快就被他推翻了,因为贾赦愕然的发觉,这还真怪不到琏儿头上去,只因家里的奴仆太负责了。

琏儿原先的奶娘早在去年间就被贾赦丢在了贾家,压根就没带出来。又因着琏儿已然断奶,贾赦就索性没给他寻奶娘,想着有赵嬷嬷看着,又有其他的丫鬟婆子在,想来也能照顾妥当的。结果,妥当是妥当了,却实在是太过于妥当了。

不叫让风吹着雨打着,这个贾赦能够理解,毕竟这个年代小儿夭折率实在是太高了。可连在屋里时都不叫琏儿下地,这就太过分了。

先前,贾赦抽奖得了个幼儿小推车,颇得琏儿的欢喜,然而便是如此,琏儿也仅仅是在出门时才会用到,素日里他从早间睁眼到晚间闭眼,都是让人抱在怀里的,以至于他的鞋底总是干干净净的,连半点儿尘土都没有。

当然,这是在先前,庄子到底不比府里,连赵嬷嬷都认为既然到了庄子上,松快一点儿也是应该的。也因此,琏儿才有机会下地蹦跶,也会有了之前赵嬷嬷表功一事。

贾赦真当是哭笑不得。

幸好,这年头富贵人家的孩子都是这般娇养的,旁的不说,连贾赦本人小时候亦是如此。既然他长大后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琏儿自也不会如何。况且,贾赦既已发现了这事儿,就不会再叫琏儿这么耽搁下去,故而严厉的命令包括赵嬷嬷之内的丫鬟婆子都不准再将琏儿抱来抱去的,只管叫他自个儿下地走路。

赵嬷嬷自是心疼万分,却到底不敢违抗贾赦的命令。这要是搁在以往,兴许她多少还敢劝上几句,可自打贾赦能耐了之后,身上的威压也与日俱增,自是再也不敢放肆了。

连赵嬷嬷都退败了,其他的丫鬟婆子自是连一个字都不敢说,只依着贾赦的意思,由着琏儿天天蹦跶。

可便是如此,贾赦仍有些不满意。

琏儿终究是有些孤单了,要是搁在红楼原著里,他起码还有珠儿和元春作伴,三人年岁相近,地位更是相当,既能当朋友还能当兄弟,即便父辈们有些不对付,却并不影响小辈儿之间的感情。

只可惜,到如今这已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了。贾赦没想过再去生几个孩子,况且就算他如今立刻定亲旋即娶妻,再紧接着叫妻子怀孕生孩子,等养到能跟琏儿一道儿玩,估计起码也要三年时间,甚至更长,毕竟越小的孩子越在意年龄差,等大了反而会好很多。

打从一开始,贾赦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和贾政还是嫡亲的兄弟呢,尚且闹到这个地步,若是换成同父异母的兄弟,指不定能直接掐起来,君不见九龙夺嫡闹成什么样子,虽说贾赦的家当没那么惹人眼红,可好歹他也有个可以不降爵世袭的侯爷爵位,也有万贯家产。

考虑到不到一瞬,贾赦就决定另寻些玩伴儿给琏儿。

庄子上自不缺孩子,只不过能在皇庄上干活的,那全是签了卖身契的,也就是康熙帝的奴才。贾赦不欲用这些人,只叫跟前的小厮兴旺回京城一趟,去寻那些个名声较好的官牙子,只道自己想买几个人,年岁越小越好,不拘男女。

之所以特地添一句不拘男女,是因为若是不添这句话,回头人牙子能送来一溜儿的小女娃儿。因着重男轻女的缘故,这年头人牙子手里的女娃儿比男伢子多得太多了,且女娃儿的价钱也要比男伢子便宜一多半,当然颜色特别好的例外。

约莫隔了十来日,人牙子就送了一批人过来叫贾赦挑。

贾赦不会干这事儿,便将此事托付给了赵嬷嬷全权处理,只叮嘱男女都要,别一味儿的挑女娃儿,他可不想自家宝贝儿子打小在脂粉堆里长大。

赵嬷嬷虽不解贾赦的想法,可想着左右都是小孩子,便是养在一道儿也无妨。况且,就算真的长大了,毁的也是丫鬟们的名节,又不妨事儿的。

如此这般,赵嬷嬷挑挑拣拣,很快就择了五女三男八个好孩子留下来陪伴琏儿。

琏儿惊讶极了。

因着太久太久不曾回到宁荣街三等将军府了,以至于他完全忘了曾经陪他玩乐的珠儿和元春。至于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们,便是最年轻的小丫鬟也有十一二岁了,于琏儿而言自是与大人无异的。

冷不丁的见着了这么一帮子跟自己一般大小的小豆丁们,琏儿在最初的惊讶之后,紧接着就乐得恨不得蹦起来。

五女三男八个孩子,最大的两岁半,最小的才一岁。按说这个年岁的孩子并不适合到主子跟前伺候着,怎么说也得先叫嬷嬷们□□个三五年的,哪怕只是跑腿儿的小丫鬟,那也得五岁以上。像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莫说伺候主子了,他们能把自己伺候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可贾赦不允,他要的就是纯天然,而不是叫嬷嬷们教养出来的木头人。

“就当是寻几个年岁相仿的玩伴儿,由着他们闹腾去。你们只要记着在旁边盯着,叫他们别打起来就成。”想了想,贾赦又添了一句,“其实一般的小打小闹也无妨,只看着别受伤就成。”

贾赦心道,小孩子家家的凑到一道儿哪能不打架呢?想当年,贾赦也是打遍幼儿园无敌手,当然他也没少被打就是了,毕竟每一个老大都有一个心酸的过去。不过,便是打架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尤其琏儿是个男孩儿,若是女孩儿文文弱弱的倒是无妨,男孩儿扭扭捏捏的像什么话?

不过贾赦也还是很庆幸的,他的儿子是贾琏,哪怕以俊俏出名,其实并不娘。这要是宝玉是他儿子,那就索性放弃治疗吧,直接掐死重生一个还比较快。

这厢,贾赦还在一面装逼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一面留神照应着琏儿。那厢,胤禟和胤俄杀过来了。

胤禟和胤俄来的那日恰好是六月初一,田间的杂交水稻基本上已经快收获了,贾赦正打算装出研究有进展的模样,想着回头先写封折子递给康熙帝,多少也得给人点儿希望,顺便也会将来他拿出研究成果作一下铺垫。

结果,讨债的就来了。

“臣见过九贝勒,见过十爷。”贾赦笑得格外灿烂,在行过礼后,亲亲热热的凑上去,“京城里可是有事儿发生?皇上要去塞外避暑了?”

胤禟尚未言语,胤俄已经惊讶的开了口:“你怎么会知晓?”

“肯定是他叫人打听的呗,你真当他会老老实实的待在庄子上侍弄庄稼?”胤禟虽也有些诧异,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嗤笑胤俄,“你就是个傻的,皇阿玛都已经决定初九就出发了,如今不过还余七八日,他能打听不到?”

贾赦但笑不语,还真别说,他完全没打听京城里的事情,之所以知晓这事儿完全是因着他这段时日,白日里在田间地里,晚间除了稍稍陪伴琏儿玩耍外,就都在研究康熙朝的历史,重点仍是康熙四十一年。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贾赦已经将康熙四十一年整年会发生的事情都倒背如流了。问题只在于,他穿越的并非正史,而是融入了清朝背景的红楼世界。更糟心的是,不单世界发生了变化,他这个外来因素还在一刻不停的改变世界,以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儿,他还真不敢笃定。

当下,贾赦只道:“听说这回仍是上回去过的那三位爷随行?我说贝勒爷,您就努力一把吧!”

“努力你个头!”胤禟没好气的道,“你上哪儿打听的消息,这般不尽不实的?这回去的人多了,太子二哥、直郡王、四贝勒、老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他们都去!”

“就是您跟十爷没去。”贾赦状似无奈的摊了摊手,叹息道,“我懂,这种感觉我太懂了,以往国公爷在世时,去哪儿都不爱带上我,就好似带上我会给他丢人现眼似的,只盼着索性没我这个儿子才好。”

贾赦口中的国公爷当然不是最疼爱他的祖父老国公,而是他父亲贾代善。至于他所说的事情倒是属实,贾代善虽不像贾母那般厌弃他,却也的确不怎么喜他。

听得贾赦这番语带委屈的话,胤禟下意识的就要附和,这话都到了嘴边了,冷不丁咬了一下舌根,胤禟恨恨的道:“差点儿叫你蒙过去了,你这是在说爷蠢吗?”

胤俄诧异的道:“这不是在说皇阿玛偏心眼儿吗?怎么就扯到九哥蠢了?”

胤禟差点儿没被这个蠢弟弟气得吐血,当下也顾不得贾赦了,回头先捶了胤俄一拳:“说话前你过一下脑子成吗?前不久贵妃娘娘还特地将你唤到跟前千叮咛万嘱咐的,这才多几日工夫,你就给忘了个一干二净了?”

一听到“贵妃娘娘”这四个字,胤俄瞬间蔫吧了,耷拉着个脑袋,如同一只被抛弃的大狗。

贾赦也有点儿颓丧,他先还在想就算不是正史,应该也差不离吧?结果就听胤禟提起了钮钴禄贵妃,这个历史上卒于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谥曰温僖贵妃的钮钴禄氏。

早先贾赦就不止一次的听人说,钮钴禄贵妃身子骨不好,还道大概熬不过去年冬日了。结果人家是活得挺不容易的,可到底也活着不是吗?反正以贾赦的性子来说,好死就是不如赖活着。况且,钮钴禄贵妃出身高贵地位崇高,膝下又有成年的儿子,哪怕这个儿子略蠢了点儿,可上辈子这么作死也没死,这辈子想来更不会差。既如此,还有啥好奢求的?

人家倒是没啥好奢求了,却是苦了贾赦了。

一方面,他不可能完全无视历史书,哪怕是出于本能,他也会努力将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倒背如流。可另一方面,历史早已被改变,即便背了又如何呢?更何况,史书这玩意儿本就未必是真实的,历史上还说四八势如水火,一见面就要怼死对方,可明明去年宫宴他瞧着那俩人虽不算很亲近,可愣是半点儿互怼的感觉都没有。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时机未到。

甭管怎么说,贾赦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历史的进程会改变,且会有极大的改变。

正出神呢,就听胤禟道:“你到底待在皇庄里折腾个啥?别告诉我你真打算侍弄粮食了,真要干这个,还不如跟我一道儿接手洋人买卖的事儿。”

贾赦挑眉:“洋人买卖?”

“对,四哥见我差遣办得好,叫我主管这一块。不过,如今洋人买卖这一行当略有些乱,人人都能插一手,价格被哄抬得一塌糊涂。还有港口那头的大商人刻意扣下上等货发往江南一带,却叫中等货色往北方送。”

说起这个胤禟就积了一肚子火气,在他印象里,身为皇室宗亲理应用最好的才是,结果却叫他发觉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别说皇室宗亲了,就连康熙帝用的都不是最好的。那些上等品乃至极品,都被人刻意扣下,理由更是好笑,只怕上头贵人用惯了好东西,回头一时不凑手递了普通的,反而得了教训。

忍着气将这事儿说了出来,胤禟本是想叫贾赦同他一道儿气愤,不想贾赦却只神色古怪的瞧了他几眼,并不言语。

胤禟奇道:“你这是怎么个意思?”

“我贾家同江宁织造甄家是上百年的老交情,先前尚未分家时,我府上年年都能从得不少上好的缎子,论品质皆比贡缎好上不止一星半点儿。”顿了顿,贾赦看着尚且年轻完全不曾有历史书上记载着那般老道能耐的胤禟,轻笑道,“这原就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多半人都知晓,没什么好气的。况且,左右不过是贝勒爷您出宫建府时日尚短,等再过两年,自有人送上比贡品更好的东西来。”

“就跟你以往送的东西一般?”胤禟面上似有些不满。

贾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道:“旁的不论,我想九贝勒以往在宫中时,该也是所有的吃喝用度都很严苛吧?哦,按说九贝勒还行,毕竟有宜妃娘娘在,听说您住在阿哥所时,那里的膳房总管太监就是翊坤宫的老人?那确实体会不深。想来,对于这一点,七贝勒、八贝勒应当深有体会。”

在宫中,就算贵为皇阿哥,那也得受宫规束缚。当然,地位高点儿的自是不怕,左右有亲额娘护着,可若是额娘护不到呢?

旁人也不好说,胤禟只记得以往未出宫建府时,胤禩就过得格外小心翼翼,饶是如此,一应的吃喝用度也要比胤禟和胤俄差了不止一筹。待后来出宫建府后,胤禩整个人就变了,说句不好听的,那简直就跟从奴才变成主子一样。也是打那时候开始,胤禩才有意无意的开始接近胤禟和胤俄,偶尔还会帮衬一把,叫早已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俩人好生感激。

先前没想到时尚且不觉得有什么,如今细细一想,却是叫人忍不住毛骨悚然。

偏胤俄是个实心蛋子,明明都得了提醒,胤禟已经下定决心彻底疏远胤禩,而胤俄还在跟贾赦瞎叨逼:“体会个啥?所有阿哥的份例不都是一个样子吗?难道那些个奴才秧子还敢克扣主子的东西?不可能!”

贾赦:…………呵呵。

看吧,这就是历史被改变的后遗症,贾赦就不相信历史里温僖贵妃过世后,胤俄还能过上逍遥自在的日子,哪怕有胤禟护着又如何?先前吃的亏受的罪,那就绝不是事后讨回来就能抹去的。也就是温僖贵妃一直活着,哪怕始终病着,只要康熙帝并不曾厌弃了她,想要护住自己的儿子还是没问题的。

眼见胤俄还要瞎叨逼,胤禟一个没忍住就给了他个脑瓜崩儿:“闭嘴吧,蠢货!”又向贾赦道,“爷没法改变这个世道,可爷能叫他们自此不敢小看了爷!”

第037章

第037章

面对如此中二之语,贾赦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忍住没嘲讽,只是面上多少还是带出了点儿,惹得胤禟频频瞪眼,恼道:“怎的?你还不信爷的话了?”

贾赦倒是想说实话,就怕不中听,正犹豫着,却听胤俄扯着嗓门咋呼道:“九哥你想要叫不小看了你?我从来没小看过你,可皇阿玛、太子二哥、大哥三哥四哥五哥……他们一个个的都不把你当回事儿,咋办?”

胤禟目光森然的瞪向了胤俄,一副恨不得生吞了这蠢货的模样。可惜,胤俄毫无感觉,只一脸无辜的回望他,且深觉自己说的一点儿也没错。

错倒是真没错,也不是康熙帝等人瞧不上胤禟,而是一贯都拿他当个孩子看。再说了,谁叫他身边还有个更蠢的胤俄在呢?便是同他们合作的胤禛和胤禟的亲哥胤祺都只觉得那俩是小毛孩子,不需要放在心上。

既定的印象是很难被改变的,若是胤禟和胤俄确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倒也罢了,偏生他俩排行靠中,前头有能替康熙帝分忧的兄长们,后头也有能跟康熙帝撒娇讨欢心的弟弟们,以至于中不溜丢的他们多半时候都是被忽视的。

这么一想也确有些可怜。

贾赦很是同情了一把胤禟。

之所以没同情胤俄,自是因为这货完全没任何感觉,他自身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也就不需要贾赦好心了。倒是胤禟,空有一腔抱负,且本身也挺有能耐的,却因着种种原因,只能选择吃喝玩乐,也难怪历史上胤禩给了他足够的尊重和机会,他就立马跟人跑了。贾赦很怀疑,胤禟根本就不是被权势所惑,而是单纯的想一展抱负。

这厢,贾赦忙着同情胤禟,那厢,被莫名同情了一把的胤禟却在忙着收拾蠢弟弟。

“男子汉大丈夫,怎能终日无所事事?你看看你像话吗?四哥给你分配的活计,不是胡乱折腾一通,就是拿来叫我帮你。你以为那些活儿是替四哥做的吗?那是在替皇阿玛分忧。你倒是好,成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再这么混下去,我看你往后怎么办!”

胤俄也是无奈,他不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可既然九哥说他错了,那就错了呗,怎么就数落个没完了?以后怎么办?能怎么办呢?尽管他如今只是个光头阿哥,可皇阿玛也不能叫他当一辈子的光头阿哥吧?

仔细想了想,胤俄开口道:“九哥,我觉得我往后起码能封一个固山贝子。”

噗!

贾赦好悬没笑喷出来,关键时候他还是忍住了,就是瞅着胤禟那张扭曲了的脸,再度献上了十二万分的同情。

固山贝子单独瞧瞧还是挺不错的,不过这些日子没少研究大清朝爵位的贾赦却明白,对于宗室而言,尤其是对于正儿八经的皇阿哥而言,固山贝子那就不叫个事儿。

宗室爵位里头,第一等的是和硕亲王,历史上的四爷就是在康熙四十八年被赐封的和硕雍亲王。第二等的是多罗郡王,如今的大阿哥胤褆就是多罗直郡王。第三等是多罗贝勒,往下的几个皇阿哥,包括胤禟在内皆是这个爵位。第四等便是胤俄先前所言的固山贝子了,年俸银一千三百两,禄米一千三百斛。若再往下,则是各类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这些在寻常老百姓眼里不得了,却不怎么被皇室宗亲看重的爵位了。

这要是某个宗室子说了这番话,倒也还算是有志气。可惜说这话的人是十阿哥胤俄,他亲老子就是龙椅上的那位,偏他没能耐也罢,连一点儿心气都没有,也难怪胤禟会气得脸都扭曲了。

最叫贾赦觉得哭笑不得的,还是历史上的巧合,胤俄最初是被康熙帝赐封为敦郡王,后被雍正夺爵禁锢,直到乾隆帝即位后才被释放,且封为辅国公。到过世后,倒还真的是以固山贝子品级入葬的,也算是如了胤俄的意。

眼见胤俄已经被胤禟喷得彻底哑口无言了,贾赦好心的劝道:“九贝勒您这又是何苦呢?人各有志,保不住十爷就喜欢这固山贝子的爵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