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的情形被人一五一十的传到瑶华宫。

念善听罢,只是摆了摆手。

“若能慰藉一二柳娘子的丧女之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

第144章

昭明六年,十一月。

皇贵妃张氏,因言行失德,不堪摄六宫事,夺皇贵妃位份,降为和嫔,居昭阳宫。

德妃谢氏,因涉及意图谋杀皇嗣、毒害懿贤皇后,夺德妃封号位份,贬为庶人,打入宗人司狱中,待审后发落。

接连处置了两位高品阶宫妃,宫内宫外一片哗然震惊。

两人皆是从定王府时就服侍在皇上身边,如今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由令人唏嘘感慨。

皇贵妃的娘家也曾找宋骁哭诉过,反而是原先皇贵妃、如今的和嫔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

如今后宫中高品阶宫妃,为首的便是嘉贵妃江念善,英妃始终都不成气候,敬妃又早就被视作嘉贵妃一派。

事已至此,朝廷内外已经看清,继后的人选非嘉贵妃莫属。

一夜雪落。

殿外银装素裹,冰雪琉璃一样的天地,格外干净,仿佛所有的脏污全都消失殆尽。

念善拉住了兴奋的想要跑出去玩雪的熠儿和玥玥,将两个孩子抱到了榻上,让他们隔着镶了玻璃的窗子看雪。

“外头正冷,等晌午时再出去。”念善自己捧着手炉,哄道“母妃让意溪姑姑给你们做了热乎乎的甜汤,是你们最喜欢喝的。”

她话音堪堪落下,外面就响起通传声,说是敬妃来了。

“是什么甜汤,让我也尝尝”敬妃自己撩了帘子,笑盈盈的走了进来。

念善招呼两个孩子过来,笑眯眯的道“自然有敬妃姐姐的。”

熠儿和玥玥知道敬娘娘是能陪着他们玩的人,都兴奋的扑了过来。

“熠儿给敬娘娘请安。”

“敬娘娘,玥玥想你了。”

两个孩子都跟敬妃很亲近,敬妃任由熠儿和玥玥一左一右的拽着她的衣袖,眼中的笑意始终没散去。

“快下来,让敬娘娘坐下。”念善说完,对着敬妃无奈的笑笑。

一时意溪端了四碗甜汤过来,熠儿已经能自己喝的很好,玥玥还需要人帮忙,敬妃主动替念善照顾她,念善挺着大肚子才得了清闲。

等敬妃许诺了晌午时带他们去外头玩,兄妹两个才乖乖在榻上玩起了翻花绳,敬妃陪着念善说话。

“嘉贵妃得道,她们自觉拜不到你这尊大神,便转而来来找我。”敬妃想起些日子来自己的景瑞宫反而热闹起来,慎贵人、安才人她们都想透过敬妃递话表忠心。

念善弯了弯唇角,道“敬妃姐姐辛苦,劳烦姐姐替我挡了那些烦心事。”

敬妃倒不是来讨她的谢,不过是提醒她一句,好让她提前在心里有准备。

看着和以往并无不同的念善,敬妃也在心里暗自嘀咕,善善有没有想起什么。可既是善善不说,她也不会去问。

果然到了晌午,天气暖和了不少,念善也穿了大氅,站在廊庑下看着敬妃带着熠儿和玥玥下去堆雪人。

两个孩子都被裹上了厚厚的冬装,远远望去像是两个锦团一般。

“吩咐下去,午膳就上暖锅罢,请敬妃留下用午膳。”念善吩咐道。

敬妃在一旁专注的堆雪人,熠儿和玥玥在一旁帮倒忙,她也好脾气的补救并无责怪。念善见状,面上的神色也添了些复杂。敬妃在宫中蹉跎时光,着实可惜了些。

三人经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努力,终于像模像样的的堆起一个憨态可掬雪人。

熠儿和玥玥还恋恋不舍的想再堆一个,敬妃在念善的示意下,好歹哄着两个孩子先回了殿中。

“敬妃姐姐留下罢。”念善邀请她道“天气这样冷,咱们在一处吃暖锅多有趣”

得知宋骁今日不回瑶华宫用膳,敬妃这才留了下来。

午膳后敬妃陪着念善散步消食,两人在瑶华宫的回廊上慢慢走着,念善半开玩笑道“宁贵人她们算盘打得好,不来找我先去找姐姐。大家都有了打算,姐姐的打算是什么”

起初敬妃以为是念善失去记忆,想要让她来分宠才这么说的。

她才想婉言拒绝时,忽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前些日子我才看过一个话本,说是前朝有个受宠的妃子,经历各种波折,假死逃出宫跟自己爱人团聚的故事。”念善想起自己的小姑姑的黯然离世,想给敬妃机会。

当然,最要紧的是看敬妃想不想离开。

“是吗”敬妃笑笑,道“这话本子听起来很有趣,今儿我回去就借来瞧瞧。”

念善点到为止,没有多言。

到底还要以敬妃的意愿为准,她只能帮忙,不能替敬妃做决定。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进入了腊月,宫中又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宫中妃嫔虽是念善为尊,可念善离着产期越来越近,身子也愈发不便,不少事都由敬妃代劳。念善并不死死的攥着权力不放,英妃也得到了差使,念善只负责总揽。

即便如此,每日来请示的单子还是如雪片般飞来。

“累了就歇一歇。”念善正忙着看一项支出时,忽然听到身旁响起熟悉的男子声音。“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你是忙不过来的。”

“妾身受教。”念善笑笑,也并不替自己辩解,只是手上的动作没停。

宋骁无奈,叹气道“嘉贵妃瞧着倒比朕还忙。”

说着,他接过了念善手中的册子,说是要帮她一起看。果然宋骁加入后,看得速度快了许多。

“多谢您帮忙。”念善低眉浅笑,并没有拒绝。

念善并没有拒绝他的动作,只是神色一如既往的温顺,让看看人挑剔不出错处来。

善善还是如此,跟他两人间像是有一层无法看透的隔膜,随着善善失去记忆,而愈发明显。

他不知自己怎么做才能消融冰雪,让春光回到人间。

“还记得先前朕许诺过,要带你去看上元节的花灯。”宋骁目光称得上温柔的望着念善高高隆起的肚子,温声道“今年又要耽误,不得空闲去。”

她的产期在三月,正月里是万万不能出宫的。

念善听到这样的消息本该惊讶,能带她微服出宫,绝对是极大的殊荣。可她却很平静,仿佛不是头一次经历了似的。

“多谢皇上关心,妾身心领了。”念善大度的笑笑,转了话题道“今年宫中的各色宴席,都是照着往年惯例来的。若没什么新花样。”

宋骁对此已经很满意。

“宫中的各色花灯,是南边新贡上来的,到时候给各宫分一分。”念善微微笑道“您给熠儿做的那只兔子灯,他不知有多喜欢呢”

听她突然提起花灯,宋骁心中蓦地一跳,几乎以为是念善想起了什么。

“这次又添了玥玥,您可不能偏心,要多做一盏盏才是。”念善眨了眨眼,看起来神色轻松活泼。“您的手艺已经熟练,怕不是一件难事了罢”

若是别人说给善善听的,她至多只知道自己给熠儿做了兔子灯,过程她并不清楚。

听她的意思,分明是知道自己做的不容易。

宋骁越来越怀疑念善是不是找回了记忆,可又不敢深问。

见她难得在自己面前放松,宋骁哄着捧着,生怕她又缩了回去。

这已经不是头一次,念善给他的感觉,分明是已经想了起来,却故意不说破。

宋骁想过无数种可能,却一时没勇气跟念善求证。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这是头一次,一家四口能团聚在一起守岁。

熠儿和玥玥都被换上了鲜艳的新衣,两人白嫩嫩的小脸儿圆鼓鼓的、乌溜溜的大眼睛灵动的转着,看起来比年画上的娃娃都还要喜气几分。

“母妃,好漂亮啊”熠儿肉乎乎的小手去拉念善的手,她们伏在窗边,看着天边依次绽放的烟花。

玥玥之前还小不懂得看,如今也拍着手看得高兴。

虽说是要守岁,可两个孩子渐渐撑不住。像是玥玥在念善的臂弯中睡着了,一直嚷嚷着要等新年的熠儿,也在宋骁膝边睡了过去。

宋骁将两个孩子分别抱了回去,末了才是他跟念善的独处的时间。

“善善,若是你倦了就也先去睡。”宋骁见念善打着哈欠,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朕来替你们守岁。”

念善摇了摇头,浅笑道“妾身还不困,能坚持到最后再睡。”

天上的烟火一直持续了许久。

映着漫天的烟火,仿佛无数的光芒都落入她的眼眸中。

最终念善还是没有实现她说的话,将要到新的一年时,她不知不觉的靠在宋骁怀中睡着了。

当新年的鞭炮响起时,宋骁捂住了她的耳朵,在她唇边轻轻落下一吻。

善善,新年好。

第145章

正月初一,照例是内外命妇进宫朝拜。

念善作为实际的后宫之主,哪怕怀着身孕也要出面主持。

瑶华宫。

从懿贤皇后的凤仪宫、再到皇贵妃的昭阳宫,短短的六年里,这后宫之中最高位的掌权人已经换了两位。

今年靖安侯府的女眷是内外命妇中最炙手可热的,甚至连亲王妃都亲亲热热的拉着赵老夫人的手说话,甚至比起懿贤皇后在时,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说还未下立继后的旨意,内务司已经在悄悄准备封后大典。

这次倍受关注的不仅是靖安侯府的老夫人、侯夫人,被大家众星拱月簇拥的还有三夫人郑氏和七姑娘容姐儿。她们是嘉贵妃的娘亲和妹妹,尤其是郑氏,已经因嘉贵妃得了诰命身份,终于能名正言顺的入宫。

当意溪和银星扶着念善出现时,看着气色极好、甚是容貌更胜往昔的她,靖安侯府的女眷都悄悄松了口气。

康郡王府和英国公府的亲事终究没结成,然而这风波也没波及到念善身上。

甚至在京中很多人还没察觉到究竟为何两家亲事告吹,一切已经悄无声息的结束。据说是霍治臻得皇上重视要放出去历练,康郡王府家的大县主已经到了适婚年纪,不能再等。

“各位夫人请起。”待念善受了礼,神色亲和的跟前来的外命妇们闲话。

英国公夫人杨氏心中很不是滋味。

两府亲事没结成,虽是有人蓄意破坏,可臻哥儿分明松了口气的感觉。

虽是他不说,可她总觉得臻哥儿从来都没放下过嘉贵妃。

因嘉贵妃怀着双胎,月份又大了,最是受不得劳累。她露面说了会儿话,今年散得比往年都早。

“娘娘,老夫人她们来了。”意溪前来通传。

依照往年惯例,凡事各宫妃嫔家人进宫的,都允许在各宫见面。念善回到平日起居的偏殿中,等着靖安侯府的女眷来见面。

“臣妇给嘉贵妃请安。”

赵老夫人拜下去时,念善扶着腰上前欲扶住祖母,只听祖母连声道“娘娘身子重了,要多顾及身体和腹中皇嗣,娘娘这般臣妇则能受得起”

她望向念善的目光中真真切切透着关心。

当初阿萱带了母女三人回来,说是老三的媳妇和两个女儿,她是不大赞赞同的。那时她觉得念善小小年纪就颇有心机,选了侯府中最心软的阿萱为突破。

这些年过去,看着念善不遗余力的帮助、陪伴阿萱,也有几分真情在其中。

如今靖安侯府的荣华,更是系于念善身上,只有她好了,靖安侯府才会好。

末了还是容姐儿扶起来祖母,大家坐在一处说话。

熠儿和玥玥被带了过来,熠儿牵着妹妹的手,大大方方的拜年。

因熠儿记在懿贤皇后名下,赵老夫人看他更多几分亲切。

“大皇子真乖。”赵老夫人慈爱的摸了摸熠儿的发心,旁边玥玥的小脑袋也钻了过来,奶声奶气的撒娇。赵老夫人将大公主抱在膝上,连声夸道“大公主真真是惹人疼。”

人上了年纪最喜欢小孩子,赵老夫人在家中便极疼重孙、重孙女,见了熠儿和玥玥更是看不够。

大皇子的眉眼都像极了皇上,这也是虽然大皇子并未在宫中出生,但无人能挑剔质疑的缘故之一。他正侧过脸跟念善说话,神色亲昵,宛若亲生母子一般。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赵老夫人突然发现,从侧脸看,大皇子跟念善竟有几分神似尤其是鼻子像极了念善

赵老夫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在阿萱病重,念善被送回了侯府,独自在琳琅院抄经;再后来阿萱薨逝,念善竟不在身旁,在她们回侯府前送她去了皇陵

过往皆串联起来,一个她不敢想的猜测在脑海中渐渐成型。

难怪阿萱那样疼爱念善,一度想让念善嫁给霍治臻,可她后来的遗愿竟是让念善入宫。

大皇子的年龄跟念善回府的时候对得上。

先前那些如谜团般的困惑,在此刻仿若拨云散雾般露出了阵容。

阿萱临去前还念叨着说对不住善善莫非念善怀上皇子,跟阿萱有关

若这个人不是念善,赵老夫人会觉得是阿萱留的后手。

赵老夫人很快让自己镇定下来。

无论前情如何,重要的是一切都无法改变,念善已经入宫即将成为下一任皇后。

她是靖安侯府的人。

赵老夫人抱着玥玥柔软的小身子,心中几乎麻木的想着。

或许从念善挺身而出决定去定王府时,一切便已注定。

临走前,赵老夫人还是叮嘱念善多留意身体,怀了双胎不易,虽然有吉兆的好名头,可平安生下才是最要紧的。

念善笑着应了。

她知道祖母迟早就猜出熠儿的身份,可祖母即便有所怀疑,还是什么都没说。

有些事本就不能让真相公布于世。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

这日不仅是上元灯节,还是大皇子的生辰。

各宫妃嫔都来瑶华宫道贺,每人都带着厚礼而来。

虽是熠儿的生辰,她也没忘了给玥玥送了一套新制的手镯和长命锁。

念善沉吟片刻,命人带着熠儿、抱着玥玥去给和嫔问安。

她同和嫔之前恩怨已深无法解开,但和嫔对孩子们曾经都是真心实意的疼爱。

昭阳宫。

看到由纪安带着大皇子和大公主过来,和嫔脸上闪过一抹惊诧之色,当两个孩子仍如往常一般唤她“娘娘”、神色亲昵,还带来了点心给她,她的脸便再也绷不住。

她们大人之间的恩怨,跟孩子们无关。

“去给大皇子和大公主取糖蒸酥酪来。”和嫔吩咐道。

熠儿和玥玥每人吃了大半碗,才从昭阳宫回来。

午膳是宋骁和念善带着熠儿和玥玥用的,玥玥这时才拿出了自己的贺礼。是她偷偷让奶娘帮她攒了一个月的糖果,装在了一个精致的粉彩瓷罐中。

知道这是妹妹辛苦攒下来的糖果,熠儿看着妹妹充满期待的小脸儿,跑过去亲了亲妹妹。

“多谢玥玥,哥哥很喜欢”熠儿小心翼翼的捧着糖罐,笑眯眯道“咱们一块儿吃。”

玥玥立刻露出大大的笑容来。

“玥玥有心了。”宋骁看着兄妹两个小脑袋瓜亲昵的抵在一起,唇边也浮出一抹浅浅的笑容来。

念善也很欣慰女儿的乖巧伶俐,两人相视一笑。

上元节的宫宴也是极热闹的,摆在御花园中,挂着各色花灯,还要放烟火。

念善受不住久坐,只观赏了前面的歌舞,留大半个时辰便起身告退。

得知念善退席,宋骁找了位德高望重的亲王代为主持,他陪着念善一同回了瑶华宫。

念善虽是觉得有些不妥,却并没有拒绝,这让宋骁松了口气。

等瑶华宫大门打开时,念善才要扶着映月的手进去,忽然愣住了。

“皇上”念善惊讶的侧过脸去看宋骁,只见他如深邃的墨色眸子中也染上了亮色,如同星辰坠落其中。

宋唇角微勾,“朕曾答应带你出宫去看灯,始终未能成行。今年只能这样补给你,明年咱们一起去。”

贵为九五至尊的天子肯这样讨好她,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她很喜欢,她应该很欢喜。

说着,念善走进了花灯海洋中,她摘下了一盏莲花的灯笼,提在了手上。

听到外面的动静,熠儿和玥玥也裹着斗篷跑了出来,两人手上每人一盏兔子灯,牵着在地上骨碌碌的跟着他们走来。

“明年要劳烦皇上做四盏了。”念善打趣道。

最高兴的是两个孩子,地上的雪早就被清扫干净,他们在灯架上跑来跑去,手上牵着的兔子灯倒始终没有松开。

宋骁怕念善站得久了会累,便扶着她回了殿中。

他抱着玥玥和熠儿,让他们两个也在灯架上挑自己喜欢,拿回去挂在自己卧房中。

熠儿好脾气的让妹妹先挑,他自己也拿了一盏玥玥替他挑的。

两个孩子玩了一整天早就累了,各自由奶娘抱回去睡。

念善却没什么睡意,宋骁送完孩子们才回来,她已经换好了寝衣。宋骁去沐浴更衣时,念善正坐在榻上,她身边摆着那盏莲花灯。

在殿中隔着窗棂望去,外面灯架上的花灯如同点点星辰,随着初春料峭的风摆动,涌动成星河。

她望着出了神。

“善善,若喜欢就多摆两日。”宋骁来时放轻了脚步,念善竟未觉察到他来,直到他出声时才发现。

念善笑着起身,摇了摇头道“明儿有人来。能有这一夜灿若星河的美景,便足够了。”

虽是她在宫中已经有了专宠之势,可被别人看到了这般张扬终究不好。

宋骁将手搭在了她的肩上,这个姿势仿若将她拥在了怀中。

两人静静的望着窗外的星河,谁都没再开口说什么。

过了不知多久,宋骁收回了目光,落在念善身上。

念善得知霍治臻即将随军去西北换防,这一走又是两三年。

宋骁没想瞒着她,在用午膳时很自然的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