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浮薇笑着答应下来,将手里的一些东西放了下来,也就跟她到了尚夫人的院子。

尚夫人这边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里里外外就三两心腹伺候着,很是和颜悦色的请了郗浮薇落座奉茶,一番寒暄毕,又当真问了些邹琼若几个的情况,才逐渐把话题转入芬芷楼这两晚的惊魂:“琼若几个素来乖巧懂事,老实说我也不是很担心!最要命的就是一昂,这孩子一向就有些淘气!这些年来,我跟他爹也没少给过他规矩。然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总是积习难改,真正叫我既伤心,又担心!”

郗浮薇客客气气的说道:“夫人言重了,邹公子到底还是年纪小,这还没束发呢!等将来长大点,公子必然也就懂事了!不瞒夫人说,我跟邹公子这年纪的时候,也时常叫家中父母头疼呢!”

这是假话,她生身之母去的早,很小就帮着郗宗旺打理家业,懂事也懂的早,几乎从来没有顽劣过。

不过尚夫人是愿意相信的,叹道:“要是当真如此就好了!不然看他现在这个样子,我真怕这么下去的话,家里女孩子们需要娘家撑腰的时候,如果我跟他爹都不在了,女孩子们要怎么办?”

如此尚夫人数说着对邹一昂的不满,郗浮薇从旁劝解,半晌后,尚夫人终于问了出来:“据说一昂这两日去芬芷楼胡闹了?”

“一点儿小小的淘气,都已经过去了。”郗浮薇笑的端庄,“想着夫人诸事缠身,没敢专门打扰,本打算过两日过来跟夫人禀告小姐们课业时顺嘴说一说的,不想还是叫夫人费心了。”

尚夫人不软不硬的说道:“一昂是我的孩子,为他操心是我本分,怎么能叫打扰跟费心呢?”

郗浮薇神情不变,颔首道:“夫人认为这是您应该做的,我们也觉得这是我们应该体恤的呢。”

顿了顿又说,“芬芷楼上下都是这么想的。”

“…”尚夫人眯起眼,打量她片刻,说道,“你们都是体贴的,然而也没必要太见外了。咱们府里不作兴那些虚头巴脑的客套,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成。”

见郗浮薇很是温驯的应下,也没说其他,委婉下了逐客令,走的时候还吩咐丫鬟装了俩盒点心,让芬芷楼的人分一分。

看着这位“沈先生”离开后,尚夫人捏了捏眉心,在椅子上坐着一动不动,后堂倒是慢慢踱出一个人来,皂巾裹头,靛蓝袍衫,衣帽是国朝对于商贾约束的朴素,拇指上却戴了只翠色欲滴的碧玉镶金扳指,彰显富贵身份。

“这事儿就这么算了?”邹知寒有些不悦的问了一句,才在尚夫人对面坐下。

尚夫人对于丈夫的态度浑不在意,从手边的果盘里拿了碟香榧慢吞吞的剥着,淡然说道:“不然呢?疾言厉色的质问她是否对一昂心存不轨,然后把人赶出去?”

抬眼睇了眼丈夫,嘴角微翘,似笑非笑的,“你该不会不知道这位‘沈先生’的来头吧?那边专门塞进来的,错非咱们下定决心选择了一方,否则为这么点儿事情将人赶出去,你觉得是良策?”

邹知寒皱眉:“但一昂…”

“她不可能当真兜搭一昂的!”尚夫人打断丈夫的话,淡淡说道,“她要是个单纯进府做女先生的,譬如那傅绰仙,我还会存着这样的防备!但她既然是奉命前来,别有所图,怎么可能跟咱们家的人勾勾搭搭?要真这么做了,咱们不动手,她背后的人率先就会给她颜色看!”

“一昂是咱们家唯一的男嗣。”邹知寒到底还是不放心,皱着眉头,说道,“这段时间为了疏浚运河之事,明里暗里跟咱们家打招呼的多了去了,谁知道会不会从一昂下手?”

就忍不住抱怨,“这小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前儿个我才揍过他一顿,就是为了吓住他,让他好好的待在学堂里跟着欧阳先生进学,别到处乱跑,免得惹祸上身…他怎么就是不听?!我是他亲爹,我还能害他?!”

尚夫人不冷不热的说道:“正因为知道你是他亲爹,你不可能打死他,所以才不怕你吓唬!”

“这小子…”邹知寒有点无可奈何的叹口气,怏怏道,“须得想个法子让他乖巧点!不然如今这眼接骨上,不定就被谁利用上了!”

“其实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迟疑?”尚夫人将剥好的香榧放到桌子上,示意丈夫拿了吃,自己则用帕子擦了擦手指,似乎漫不经心的问,“当今这位陛下登基虽然还不足十载,然而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雄心勃勃!可不是那种孱弱的会被臣子压住的君王!如此,他决意要迁都,要疏浚运河…咱们干吗跟他对着干?”

“毕竟不说咱们虽然在兖州有几分体面,然而拿到朝堂上根本不值一提,遑论是惹陛下不喜了。就说这事儿本身,对咱们不无好处?”

邹知寒闻言,脸色就有点难看,沉默了会儿,才说:“邹家不过区区一个商贾,哪里来的胆子跟陛下对着干?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咱们是否支持迁都、是否支持重开运河,而是在于,在支持的船里,咱们上哪一条?”

知道尚夫人虽然是当家主母,但因为邹府这两代没出过官员,对于庙堂之事,到底不是很清楚,就给她详细解释,“顺天府是陛下的龙兴之地,何况如今北方并不安宁,陛下自己这会儿还在北面亲征呢!所以跟随陛下多年的嫡系,就是那班从龙功臣,泰半都会支持的!”

毕竟人家老家差不多都在北方,迁都顺天府之后,整个国朝的重心北移,对他们怎么都是件好事。

“除了这些臣子之外,陛下承位之后下诏恢复的锦衣卫,以及内廷的侍者…这些人都赞成陛下,但,赞成不代表他们就能够亲密无间的合作了!”

“须知道陛下之所以要重开运河,乃是为了漕运做准备!漕运的利润如何,夫人你也该有所知!”

“何况济宁的位置,在整条运河也算一个大港了。咱们家作为济宁望族,将来的钱途简直难以想象!”

“这样的好处,凭什么王孙贵胄不动心?!”

“谁不想趁这会儿还没动工就做好准备,以便日后分羹?!”

邹知寒吐了口气,眯起眼,“所以这个时候咱们家一步踏错,说不得就要粉身碎骨…你说我能轻易做决定么?”

“依我说,还是前朝的大臣们可靠些。”尚夫人沉思了会儿,就说,“这些人要么是官宦人家出身,荫封入仕;要么就是自己金榜题名,踏入宦海的。因此多少有些爱惜羽毛,从而更加讲信用些!倒是锦衣卫跟内廷…这俩处办的多是阴私之事,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是常事。咱们邹府立足济宁多年,自来家声清白,没必要同这种不干不净的地方扯上关系!”

邹知寒语气无奈:“我倒是想!但正因为锦衣卫跟内廷阴私之事做多了,自来不择手段,是咱们能得罪的么?”

“你之前不是送信回来,说是接到消息,工部尚书如今正沿着运河旧址一路微服私访?”尚夫人挑眉,“干嘛不跟这位搭上关系?毕竟这位可是陛下钦点了负责重开运河的主儿,他要是看得上咱们邹家,锦衣卫跟内廷纵然不忿,也不好跟他争吧?”

尚夫人想到宋礼的时候,宋礼也正在思索着邹府。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娇客

宋礼这会儿还在东昌府,之所以会想到邹府,倒不是因为公事,而是因为新来的一位娇客。

“徐小姐,本官如今正在微服私访,一切从简,实在不适合娇生惯养的小姐家跟随左右。”他微笑着看向不远处的华服少女,和蔼道,“所以还请小姐与小女在这镇上少驻,本官立刻安排人送你们回应天府!”

话说的客气,他心里却已经在破口大骂了!

要不是看在这徐景鸳是后族嫡女,其父兄又都是永乐帝所偏爱纵容的国戚,宋礼真想立刻把人赶回定国公府去!

这不仅仅是因为徐景鸳跟家里置气,一怒之下喊上几个家奴下仆,留个书信就自顾自跑山东来找闺中好友宋稼娘,最要紧的还是:本来宋稼娘已经在父亲的劝说下打消了对于沈窃蓝跟郗家小姐郗浮薇之间存在暧昧的怀疑,结果这位主儿一来,跟宋稼娘叽叽喳喳一顿,闻讯之后,开口就说:“稼娘,你也忒老实了!这两个人要是没猫腻才怪呢!毕竟破败的乡绅人家到处都是,我这一路走过来,如郗家那样遭遇的,就听了十几个二十来个了!也没见有哪位锦衣卫百户慷慨援手,给人家遗孤一条活路!”

“怎么到了这郗家小姐,就这样好命?”

宋稼娘虽然天真些,但对自己父亲还是很信任的,想到宋礼早先说的话,就将信将疑的说:“阿景,你该不会想多了吧?我爹爹说,沈世兄救他们姑侄可不是平白出手,而是要让那郗家小姐给他做事的!因此那郗家小姐在沈世兄眼里,其实也就是下属而已!”

“下属?”徐景鸳不屑的撇了撇嘴角,说道,“我哥哥房里那几个姨娘,谁早先不是我哥哥的下仆?伺候他梳洗更衣穿戴吃饭的,伺候着伺候着就伺候进帐子里去了!我跟你说,这些贱婢的手段都是如出一辙!你现在要是不做点什么,就等着瞧吧!指不定什么时候你还没过门,就已经有人预备喊你娘了!”

这话说的宋稼娘脸色青一块白一块的很是难看,虽然说生在富贵之中,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所嫁的必然也不是寻常人,丈夫八成是不可能就守着自己的,然而她这个年纪到底还是存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情怀,就是希望丈夫跟自己相亲相爱,再无第三人的。

尤其这会儿自己还没过门呢,如果就被那郗浮薇占了先,哪怕将来成亲的时候,沈家将人打发了,也真是想想就觉得憋屈。

“这都是没影子的事情。”宋稼娘心里乱七八糟的,嘴上勉强反驳,“再说沈世兄来山东是有正经事情的,哪里有心思在这些风花雪月上?”

徐景鸳就似笑非笑:“他这个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独自来了山东,既没长辈压着,又没心腹侍女跟随,这会儿遇见那姓郗的,可不就是瞌睡来了枕头吗?”

见宋稼娘惊疑不定的看着自己,多少也觉得有点失言:这话不是没出阁的女孩子可以随便说的。

尤其还是她这样的身份。

顿了顿之后就没什么底气的补充,“我听我家里的老姑姑们议论人时说的…不过你这沈世兄的事情,委实透着古怪:你想想,就算要找人去邹府做密奸,干嘛要找那郗家小姐?本来么,做密奸的最好就是不要太招人,否则盯着的人那么多,能做什么手脚?可是郗家小姐既然是个美貌的,你说能不引人注意吗?”

“毕竟邹家家主是有妻子的,而且他妻子据说还不是省油的灯!”

“这么着,难道你那沈世兄,还指望这郗家小姐去勾搭人家邹知寒不成?既然不是为了施展美人计,你说弄个美人下属,除了中饱私囊还能是什么用心!”

她跟宋稼娘算是一块儿长大的闺中好友,亲姐妹一样,这会儿言辞凿凿的,由不得宋稼娘心里不动摇!

场面上还说着这不可能,一定是徐景鸳疑心太重弄错了,转头就抽身跑去找宋礼,磨着宋礼打探沈窃蓝对郗浮薇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宋礼稍微一套话,得知是徐景鸳挑拨的,就是暗怒:站在他的角度,真心没觉得沈窃蓝在妻子之外有几个妾室之流是什么大事!

毕竟这年头贵胄子弟哪有就守着一个正妻过日子的?

就是宋礼自己,发迹之后也抬了好几房姨娘在后院呢!

只要知道轻重,别纵着小妾爬主母头上去,再在继承权的问题上保持清醒,也就是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年头就是皇室公主,也不能不看着驸马的姨娘给自己敬茶呢!

皇帝都没法护着女儿不受这委屈,他一个尚书算什么?

无奈他这个年纪这个身份早就看透了的情爱之事,年轻的宋稼娘却很难不纠结。

这会儿缠着父亲欲言又止的,弄的宋礼心烦意乱,怨恨徐景鸳没事找事之余,也劝女儿:“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那个郗家小姐!沈家对于沈窃蓝寄望很深,如今他的一应举动,都在沈家的注视之下。如果他做出对他前途不利的事情来,沈家人比谁都急着阻止!”

顿了顿,“他若因为郗家小姐得罪咱们家,这就肯定是对他前途不利的!”

真以为飞上枝头做凤凰那么容易啊?

就算沈窃蓝年轻一时昏了头,沈家上上下下那一大家子可不糊涂!

他们还指望沈窃蓝抓住这次机会在永乐帝跟前狠狠露把脸,为将来的飞黄腾达、振兴沈家门楣做准备呢!

这眼接骨上,怎么可能让沈窃蓝出现任何污点?

那郗浮薇能活到现在都平安无事,足以证明她跟沈窃蓝之间乃是清清白白!

…何况宋礼派人去查了,也说这两人之间并无私情。

不过这个事情,宋礼就不打算告诉女儿了。

毕竟这女儿已经很有没出阁胳膊肘先朝外拐的意思,这会儿再跟她说自己私下去查了沈窃蓝同郗浮薇的事情,不定日后会撒娇撒痴的闹着要自己给她日日汇报沈窃蓝的行踪等等…他此行是为了给永乐帝做事的,可不是为了帮女儿争风吃醋的。

“爹爹,我知道沈世兄是个明白人。”宋稼娘手指绞着衣带,双眉微蹙,说道,“但那郗家小姐却不然!咱们之前还不知道她去了兖州府的时候,不是就听说过她为人精明、从很小就帮着家里打点上下的事情吗?如今她父兄都没有了,只她跟侄子流落在外,连身份都是锦衣卫帮忙伪造的。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情况,她心里不可能一点数都没有!”

“然而闻家势大,她这会儿虽然侥幸逃得一命,但侄子尚小,本身也只是一介女流,靠他们姑侄,哪里有指望给郗家报仇雪恨?怎么可能不巴紧了沈世兄呢?”

宋礼淡淡说道:“这个道理你都想得到,沈窃蓝会不清楚?他让那郗浮薇去邹府做事,不就是将帮郗家报仇雪恨的条件当诱饵么?”

宋稼娘抿了抿嘴:“但闻家是东昌府大族,地位不在邹府之下。接下来运河要动工,会通河这一段,少不了要他们配合!这情况沈世兄怎么可能为了区区一个郗家,去动闻家呢?郗浮薇如果是个聪明人,肯定不会相信沈世兄的承诺的!或者说,她不会相信沈世兄以上司身份的承诺!”

“那么一个聪明人就会相信男人的承诺?”宋礼嗤笑了一声,“莫忘记这郗浮薇跟闻家宗子闻羡云,还是未婚夫妻呢!闻羡云算计起郗家来也是丝毫不手软!所以这郗浮薇但凡还有一点儿记性,就该知道男人狠起心来,凭什么山盟海誓那都是虚的!如此别说让她主动去兜搭沈窃蓝了,只怕沈窃蓝看上了她,她还要忙不迭的躲着呢!”

他不耐烦了。

永乐帝因为得位不正,尤其是方孝孺腰斩之后不忘沾血在地上写的那一叠“篡”字,更是彻底撕裂了这位皇帝的遮羞布。

这导致了这位天子从登基开始,对于朝野上下,就不是很放心,不然也不会重建锦衣卫。

万幸的是,永乐帝没有继承太祖皇帝陛下屠戮功臣的做法。

所以如宋礼这样的老臣,还算得意。

只是跟着这么位杀起自家骨肉来都毫不手软的主儿,宋礼一点都不敢自恃资历。

这次重开运河的事情,关系极大,宋礼接下这差使,固然跟他任着工部尚书、对于水利工程比较擅长有关系,却也足见永乐帝的信任。

当然,信任有多重,责任也有多重。

这事儿如果办好了,他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固然是水涨船高,还能荫蔽子孙;若是出了岔子,那么不说满门抄斩,必然也是一落千丈,将大半辈子奋斗的心血都折进去。

这样的关头,宋礼可不会糊涂的为女儿的少女情怀去很分心…最宠爱的女儿也不行。

毕竟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要是倒台了,宋稼娘能有什么好下场?

此刻见女儿纠缠不清,三言两语打发之后,就派人请了徐景鸳到跟前,软硬兼施的要送她跟宋稼娘一块回去应天府。

他想好了,顺带叫护送的人给自己妻子一封手书,让妻子看着点儿宋稼娘,日后都少跟徐景鸳这种挑事的人接触。

当然也给宋稼娘好好的上上课,告诉这女儿,身为贵胄之女,将来必然是贵胄之妻,该有什么样的觉悟跟心胸。

只是他是这么打算的,也有信心压制住宋稼娘的反对,徐景鸳却一点儿也不配合。

听完委婉的逐客令之后,这位国公胞妹、永乐帝的内侄女不屑的笑了笑,把玩了下胸前的坠领,才慢吞吞的说:“宋尚书的好意,本小姐心领了!不过呢,来的路上,本小姐接到了邹府的请帖,说他们家老夫人下个月做寿,请本小姐拨冗前往吃杯酒水…本小姐当时还没想好去不去,这会儿倒是有些兴致了!”

“所以,宋尚书还是不忙送本小姐跟稼娘妹妹回去,还是先送我们去邹府,吃完了那位什么老夫人的寿酒,再动身不迟!”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徐家

宋礼这段时间东奔西走,一直都在为重开运河的工程进行实地勘察,沿岸大族其实没有刻意的接触跟了解。

毕竟迁都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在忙。

如沈窃蓝等锦衣卫,被永乐帝撒来山东,可不是吃干饭的。

那才是负责监察跟勾心斗角的正主,而他则是将疏浚运河这件事情做好才是本分。

不过对于济宁邹府还是很有印象的,主要是作为运河在山东这段唯二的大族,邹府跟闻家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闻家是巴不得朝宋礼跟前凑,邹府却是掐着宋礼进入山东的时候,说是家主要亲自下乡去视察秋收,只在宋礼到济宁后,着人意意思思的送了点东西,连请帖都没给一张。

这种反应任谁都觉得反常,且不说迁都是永乐帝的意思,邹府一个富户压根就没有反对的资格;就说利弊,邹府追溯祖上,正是靠着运河发展起来的。

自从前朝末年,连年的战乱让官府无暇疏浚运河,会通河这一段壅塞之后,邹府不说倒退,至少也是停滞。

这是跟他们家族前途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按说邹府对于重开运河应该比谁都积极才是,怎么还要躲着负责疏浚运河的宋礼?

宋礼思来想去,觉得最可能的情况大概是两个:第一是邹府其实跟皇帝身边的势力有联系,所以不想跟自己再产生了瓜葛;第二则是邹府怕做冤大头。

毕竟朝中反对迁都、反对重开运河的那些人,最理直气壮的理由之一就是:国朝初定,哪怕加上不被永乐帝承认的建文帝,也才位传三代,如今的北面尚不太平,永乐帝自己兀自在亲征呢,天下既未到鼎盛,国库也是疲惫不堪,而迁都跟重开运河所需要的费用都不是小数目,这会儿北方战争未平,国家就要上这样的大项目,这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

一个不好,国库崩溃,说不得才平定了没几天的中原,又要生乱。

固然永乐帝强硬的压下了这样的劝谏,却也在私下里叮嘱宋礼等人,主持正事之余,也别放过能给国库减轻压力的机会。

比如说,让运河沿岸会因为运河重开而获利的人家出点血?

要是第一种情况,宋礼觉得还是情有可原;要是第二种的话,宋礼就冷笑了:既想占朝廷重开运河的便宜,又想一毛不拔,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尤其当今在位的永乐帝,继承了太祖皇帝一言不合剥皮填草的狠辣,靖难之役之后,多少忠诚于建文帝的臣子,自己身首异处不说,女眷一律被打发去了腌臜之地。可怜高门贵妇,望族闺秀,沦入烟花不说,有不甘忍受或者不堪折磨身死的,甚至连尸首都被拖去喂了狗。

这样的主儿,忤逆他真的是嫌命长了。

宋礼这么想着,遂将这一家子的情报扔到角落里,不复关注。

毕竟他既没有跟锦衣卫或者内廷抢人的想法,也不打算跟个昏了头的家族语重心长。

如今听徐景鸳说了邹府下个月要给老夫人做寿,还给定国公家小姐发了帖子的事情,脸色顿沉,却是怀疑邹府当初之所以避着自己,乃是看不上自己这个尚书,却打定主意要去攀附徐家呢!

徐家是永乐帝发妻徐皇后的娘家,不过他们显赫却不是靠着出了皇后,反倒是徐皇后,乃是靠着生在这么个开国功臣家里,才得到嫁给还是燕王的永乐帝的机会。

虽然永乐五年的时候,徐皇后以及皇后的大弟徐辉祖相继去世,然而徐家如今依旧有着一门两国公的殊荣,二房的徐膺绪没有爵位,却也有着世袭指挥使的恩典。

徐景鸳就是徐家两国公中定国公府的嫡出小姐,虽然是女流,但在永乐帝跟前却很有几分体面。

这是因为她父亲徐增寿的缘故。

徐增寿是中山王徐达的幼子、徐皇后最小的弟弟,还是庶出,原本是不会得到封爵,更遑论是国公这样的封赏的。却是当初靖难之役才出现苗头的时候,建文帝怀疑还是燕王的永乐帝造反,曾因此向徐增寿询问,徐增寿斩钉截铁的说这都是没影子的事情,之后又悄悄跟永乐帝密告应天府的部署,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给姐夫帮忙。

只是这些举动到底被建文帝发现了,永乐帝兵临城下的时候,专门将徐增寿拉到跟前质问,徐增寿不能回答,于是被杀。

永乐帝本来跟徐皇后感情深厚,对几个舅子都很宽容。就是大舅子徐辉祖,一心一意帮着建文帝对付他,哪怕他打进应天府了也还态度桀骜,他也就是夺爵,在徐辉祖去后,更是让徐辉祖之子徐钦承了魏国公之位,到底还是当内侄看的。

这么个可着劲儿给他拉偏架的小舅子,就更心疼更愧疚了。

闻讯之后非但抚尸大哭,跟脚封了武阳侯,给了“忠湣”的谥号,不久又觉得还不足以弥补,进了定国公。

徐增寿死的时候才二十八岁,膝下儿女既不多,年岁也都幼小,知道噩耗后,嫡长子徐景昌跟嫡女徐景鸳除了哭也不知道其他了。

那时候徐皇后还在,对兄妹俩就是百般怜爱,甚至还接到宫里小住过几日。兄妹俩进了宫也难以纾解失怙的痛楚,整日里凄凄惨惨戚戚,永乐帝看着自觉亏欠,在诸子侄里,对他们格外的优容宠爱。

哪怕徐皇后没了,永乐帝迄今也还是这个态度。

可以说,徐景鸳虽然没有公主之封,然而出入宫闱无忌,骄行众人之处,跟公主也差别不大了。

不然这时候寻常女子抛头露面都要为人议论,她一个大家闺秀,就因为一点口角,就带着人从应天府一路跑到山东,可谓千里迢迢…这哪里是普通贵族女子,尤其是没出阁的少女能有的能耐跟胆子?

邹府要是能够攀附上她,有了定国公府做靠山,倒也确实不必理会宋礼。

这些道理宋礼都明白,但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此刻就冷冰冰的表示,徐景鸳想去邹府赴宴,那就自己去好了,他可以帮忙派些人保护什么的。

至于自己的女儿宋稼娘么,就不劳她操心了。

宋稼娘是绝对不会去邹府的!

徐景鸳铁了心要管这闲事,哪里肯听?

当下就说:“本小姐孤零零的一个人去邹府像话吗?我偏要稼娘陪着!”

宋礼耐着性.子,说道:“徐小姐,您随从如云,怎么会是孤零零的去邹府?何况您要是觉得这么去邹府不好,您也可以不去!”

他自忖是两朝老臣,在永乐帝跟前也是有几分体面的,再看徐家的面子,到底有些厌烦徐景鸳掺合自己女儿的姻缘,忍不住又不软不硬的加了一句,“何况稼娘虽然身份不如小姐尊贵,到底也是本官爱女,又不是小姐的下仆,小姐似乎没有资格让稼娘处处跟在您后面吧?”

“本小姐就是不讲理又怎么样?”宋礼是想跟徐景鸳讲道理,让徐景鸳认识到自己的蛮横失礼之处的,无奈人家徐小姐不吃这套,闻言无所谓的一摊手,特别坦荡的说道,“本小姐就是要让稼娘陪着一块儿去邹府吃寿酒,你要是不愿意,本小姐就先不回应天府了,就处处跟着你!你做什么我都给你捣乱,看你这差使什么时候能完成!”

宋礼脸色微沉,语带要挟:“本官这会儿做的事情乃是陛下所托…”

“你一个两朝臣子,连本小姐都摆不平,还有脸跟姑父告状不成?!”徐景鸳丝毫不惧,还冷笑,“我倒要看看你禀告上去之后,姑父是怪你还是怪我?!”

“…”宋礼嘴角微微抽搐,他倒是有把握禀告上去之后,永乐帝肯定会训斥定国公府,问题是,也就是训斥了。

到底徐增寿为了永乐帝付出一条性命,年纪轻轻的没了,撇下来孤儿寡母,永乐帝怎么可能因为徐景鸳的一点孩子气的胡闹,就对定国公府当真做出什么事情来?

要命的是,永乐帝不会拿定国公府怎么样,然而定国公府的这对兄妹…因为父亲去的早,寡母膝下就这么俩宝贝,连永乐帝跟已故的徐皇后都是宠爱为主,做遗孀的就越发的惯了,所以兄妹俩脾气都不怎么好,平日里就没少没事找事。

这次要是结下来梁子,天知道这刁蛮大小姐会怎么折腾宋家?

帝后都和颜悦色对待的晚辈,宋礼一个臣子自然是打不得骂不得,到时候总不能成天去找永乐帝告状吧?

宋礼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

此刻虽然心中恼怒被个黄毛丫头给要挟了,沉默片刻,到底选择了退让,“徐小姐一定要稼娘去邹府的话也成,不过,你口口声声说是稼娘的好姐妹,甚至此番出远门也是为了过来找稼娘…想必不会坑了稼娘吧?我坦白说一句,虽然宋家有跟沈家联姻的打算,但事情一日没敲定,有什么只字片语泄露出去,日后有变故的话,吃亏的总归还是稼娘!”

徐景鸳斜睨了他一眼,哼道:“我当然不会害了稼娘!倒是你,也不知道是不是亲爹!哪有不帮着女儿,反倒劝着女儿使劲儿放任奸夫淫妇的?!”

宋礼脸色有点发黑:“小姐身份尊贵,这种污言秽语实在不该出自小姐之口!”

徐景鸳在宋稼娘跟前说了不好听的话会自觉失口,因为不喜欢宋礼,闻言就只是冷笑了一声,不予理睬。

宋礼见状,瞳孔缩了缩,也懒得跟她继续啰嗦,直接起身告辞了。

回去后堂,就叮嘱了护卫:“出去找大夫抓点能让人困倦却无害的药,等到了济宁附近,便让丫鬟悄悄掺到稼娘的吃食里,总之叫她不能去参加邹府那什么寿宴就是。那徐小姐愿意凑这热闹,就叫她一个人去吧!”

徐景鸳要胡闹就胡闹好了,反正别想扯他女儿下水。

虽然这位主儿独自去了宴席上,也不是不能提到宋稼娘,但对于宋礼这样的老狐狸来说,只要自己女儿没出现在现场,有的是法子撇清干系!

…宋礼这儿为邹府的寿宴算计的时候,邹府却才传开府里要开宴的消息。

郗浮薇知道后是有点惊讶的,因为目前山东由于疏浚运河的事情,其他州府也还罢了,会通河经过的兖州府跟东昌府,说是暗流汹涌一点不为过。

这时候邹府要开宴,这宴只怕是不简单。

正文 第三十章 坏消息

实际上尚夫人也不太理解丈夫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给庄老夫人贺寿:“你之前不是才说,还没下定决心选择哪一方,所以要缓一缓的吗?怎么这会儿就要大张旗鼓的给娘做寿了?如果有人在寿宴上发难…大庭广众之下,该如何是好?咱们邹家到底只是一介商贾,违抗不了那些贵人们的!”

“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邹知寒目光闪烁,说道,“趁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各方也好。”

尚夫人皱着眉头:“万一闹到下不了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