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是内务府世家,内务府管的就是皇室的内部一切事物,什么官窑,什么内造,宫里有的,然后不着痕迹的玩艺儿,他们家也是都有的,用的还比宫里顺手。宫里领这些还得办手续,破了,损了,造单子,拿到内务府再领。而这些世家,根本没这道手续,人家从源头直接拿,等他们拿完了,剩下的,才是上内务府的造册的。问有没人查?怎么查,一句损耗了,谁还能说啥?

所以内造的东西,到册子上的是产量的十之一二,到时皇帝看到了,还得说,“烧造不易,慎惜之。”

倒真不是说他们有多么能耐,其实这也是几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人家家里也这样,倒也不显出他们家的特别来。

由此穆慧倒是想到了红楼梦里,贾母那些好衣料来了。为啥贾母库里的衣料比内宫还珍贵?说白了,也就是因为他们家管了几辈子的织造府罢了。宫里有的,他们家也有。等宫里没有了,他们还有。

当然,再好的茶具,到了花浮苏的手上,也就跟在通县那粗茶碗没多大的区别,想到这位竟然要拿银箱子来铺满端木家的院子,穆慧就觉得很恶寒,这得多土豪啊!

在这茶一沏一倒之中,千灵百巧的穆慧倒是多少猜出了几分花浮苏的想法了,迟疑了下,但还是温温的一笑,“想说什么?”

花浮苏虽说土豪,但也真不是没有眼力劲的主。看看穆慧的这间屋子,不说陈设,光看这张整张大理石的桌面,也就不说啥了,他也是常进宫,常进出理亲王府的,这样的桌子却摆在穆慧的堂屋里,也就可以想像其它了。

纠结了一下,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一心一意想讨个能过日子的媳妇儿,然后带回山寨,说是过平凡人家的小日子,但他却也不是那真的坐得住的主,一年总有几个月里,四处乱跑的。包括招安之后,他一年之中,也要回山寨一段时间,处理山寨的事物,解决各家的纷争。人家的龙头老大也不是白当的。

现在看看,再想想,穆慧对三个孩子的教养,还有吃饭的礼仪,就算之前在通县,她其实也是过出了贵族范。只是那时,他被蒙了眼,现在,真的走到了这一步,他便开始迟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没事!”千回百转,花浮苏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了,请她跟自己回山寨做压寨夫人?她这样,能行吗?可是退亲?他也不舍,多少年的期待,现在让他放手,他内心抽痛了一下。

“伯父是夸张了一些,不过,我至小在他们跟前,他们想为我多做一些,倒不忍拂了他们的好意。之前,已经让他们伤心过了,再如此,怕也不孝了。”穆慧想想,轻声说道。

“是,应该的。”花浮苏难得看穆慧这么温声跟自己说话,不觉得惊喜,只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好像一下子拉远了。

“我会劝劝他们,毕竟太过张扬,对他们也不太好。至于说…”穆慧顿了一下,她该怎么说?跟他离开京城,这会真不成,因为小宝的身份特殊,他们离开了,小宝怎么办?就算宏阳帝答应让小宝跟他们游历江湖,但也不想想宏阳帝多大岁数了。

在这会,六十是花甲,是要狠狠的庆祝的,七十就古稀,意思就是字面上的,古往今来比较稀少。而宏阳帝已经年过半百,在此时就算是老人了。又没练过功夫,那天看看他稀薄的胡须,焦黄的瘦脸,没医学常识也知道,他的身体不用比宋老爷子,只怕连端木景都不如。万一他们不在京时,这位嗝了,好吧,那叫驾崩。那么小宝的身份就尴尬了,小宝不在宫中,自然不能正位。而国不可一日无主,朝臣们自然会找一个近支捧上皇位。那么小宝怎么办?

她真不在意一个皇位,而是,此时小宝已经算是认祖归了宗,新上位的那位就一定不能小宝活着。到时为自己的皇位带来一丝不确定的因素,弄不好,就得给大家带来更大凶险。就算他们逃到海外,都不见得能躲得过。她可是听说过,三宝太监下南洋,并不是扬我国威,而是去找寻废帝的下落。她怕,也不想让自己落到那个境地。更何况,她不止小宝一个儿子,还有大宝,二宝,现在还多了端木一家,到时,大家真的一块玩完了。

“我知道,你在一个地方待不住,只是现在孩子们都还小。大宝、二宝要念书,真的出去,万一有事,怕你们顾头不顾尾。最好过几年,他们跟你学点功夫,至少不是拖累才好。还有小宝,性子得往回掰了。之前不觉得,现在看看,大家宠着,性子有点问题。”穆慧深吸了一口气,她原本还想给一个限期,但说到这儿,她却只能深吸一口气,她给不出来。

花浮苏一怔,他没想到穆慧竟然先开口了,低头想想,昨天穆慧还在让他给大宝找学堂或者找先生,这个年纪可不是该念书的,自己那么大时,宋老爹也好几年没出去,就在家里,督促着他练功,等他略有所成,才带他出门,但纵是这样,宋老爹也跟着他寸步不离,生怕他失手,被人伤了。那时他才一个人,而他们有三个。十五娘虽说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但也就只能杀只鸡罢了。此时让他们跟自己走,是不现实。心情不禁好了许多,果然自己想多了。

“是我想得不周到,大宝不适合习武,也就只能强身健体;二宝根骨还可以,大成可能性也不大,自保应该还可以;小宝…”花浮苏开始挠头了,这小子倒是三个孩子中根骨最好的,但是他能习武吗?将来上朝,看谁不顺眼,直接拿个折子当暗器,劈人玩?想到这儿,他都觉得很寒。

“他不行吗?”穆慧还真没问过这个,本来她也没打算自己儿子当武林高手,强身健体就成了。结果这位竟然谈到了根骨,不得不说,她最疼爱的还是小宝,就算不指望,但还是听不得一句不字。

“不是,真交给老爹,说不定将来功夫比我还好。不过,上头答应吗?”花浮苏指指上头,压低了声音。

“那练吧,万一将来我们走了,小宝还能自己扛着。”穆慧倒是松了一口气,想想皇帝这职业算高危了,还是技多不压身为好,再说了,谁伤也不能小宝伤不是。正好压压小宝的性子,太娇惯了,自己又舍不得不娇惯,交给老爷子,也许能压压他的性子。

这句话花浮苏爱听,他们走了,她会跟自己离开,其它的他就不在意了,马上笑得跟傻子一样。

穆慧都不知道他傻笑什么,想想,他们好像歪楼了,他们刚刚要谈什么来这?有点想不起来了,不过也算了,只要他放开了,谈什么也不重要了。

她不知道的是,他们进入了人生另一个新阶段,老夫老妻模式,他们聊来聊去,聊的竟然还是孩子,然后为了孩子,放下自己的目标。

“不能出去了,你有什么打算?”心情放开了,穆慧这会也想聊聊以后了。

“真让我在这儿开个铺子卖肉玩?”花浮苏也放开心结,开起玩笑来了。

“这个好像不成,不过是为让陛下放心,我们没有想过从龙之功。但好像从古至今,也没有朝庭命官自己杀猪卖肉的。”穆慧笑了,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也不可能,暗地里参一股,做点小生意,那是可以的,但是真的自己一边做官,一边当屠户的,御史们又不是摆着好看的,参都能参死他们。此时又牵扯到了小宝,小宝在他们家待着,花浮苏就得有个官位,不然怎么进宫?宏阳帝也决不允许,小宝真的长在屠户的家里的。

“可是做那个官,很烦啊!”花浮苏自然也明白,这几年,除了出去找穆慧的日子,其它时候,他挺无聊的。

“你不坐班?”穆慧倒是有点好奇了,他好歹也是正五品的参将,总该有个部门的,比如京营,比如内卫之类的。他的名子总得有个单位挂靠不是。又不是捐的文职空衔,就享受个名誉待偶。

“不做,我算是理亲王府下的参将,管的是府内的安全。然后王爷有事便找我,没事,我就闲着。”花浮苏摇头。

穆慧明白了,亲王府是有自己一套班子的,比如亲王府对外联络的文职叫长史,一般有六品;而领着亲王府内安全保卫的武官,就是参将了。现在理亲王没有了,那么理亲王府内配置倒是是有点扎手了。

第一O一章 门当户对

原则上不是心腹,拿不到这些职位,这些配置,自然跟着理亲王的覆灭一块玩完。但是花浮苏从来都不算是理亲王的心腹,宏阳帝也不可能把他再推回到理亲王身边去,那么他现在算什么?

不过这个她们现在着急也没用,她们还真的管不了。于是也就放下手,说别的。

“你这几天跟小强回通县一趟,那天走得急,跟唐婶也没交待,还有家里的东西,也要归整一下。房子,铺子,你托唐婶租出去,总不能说,你不说一声,人就不见了,通县连个杀猪的都没了。”穆慧说起对她来说,无比正经的事儿。

“哦!”听话模式的花屠户又回来了,忙用心点头,但马上抬头,“唐婶要问你怎么办?”

“就说我伯父在京里找到我了,把我接家去了。伯父还有点门路,所以咱们一家就搬京城了。你跟她说,我忙完这段,就回去看她。你别空手,记得给唐婶带点礼物。不过别让阿福帮你准备,他是官对官的,你就买些实用的。还有就是我把酱料的方子写出来,你帮我带给她,也算礼物了。”穆慧想想,自己忙拿纸笔,把一直帮唐婶做的酱料方子写出来,这对唐婶是最实用不过了。

“哦!”花浮苏再‘哦’一声。

把该交待的都交待了,他们好像又没话说了,花浮苏看着低头认真写字的穆慧,倒有些许柔情了。这是自己想要的平凡生活吗?

午饭花家父子自然不肯回去吃了,端木景也让张氏准备。穆慧也知道他们的脾气,自己跟张氏,郑氏告了罪,亲自炒菜。张氏和郑氏其实已经知道穆慧手艺极好了,昨天大夫吃的消夜就是穆慧做的,端木景吃过忙赞好,直言着。‘这几年真是眼看着,就能干起来了。’

现在招待她未来的公公与相公,想亲自动手,也是自然的。她们忙帮着打下手。而小强也跟着进来帮手,倒是减轻了不少张氏与郑氏的负担。

现在张氏和郑氏都羡慕起穆慧来了,刚刚他们也听说了,花家会出一万两银子的聘礼,而且就是用银箱铺满院子。现在下个厨,人家还派人进来帮忙,生怕累着了她,看看那人的手势,想来之前也没少帮忙。都觉得,小姑命真好。夫家处处都没得挑了。

请客自然是要喝点酒的,家里也是有好酒的。端木景也能喝点,叫回两个儿子,在正堂里摆上方桌,男人们自然自成一桌。女人们带着孩子们。就在厨房外的小院里吃。

请花家父子喝酒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端木景的酒量能与花家父子一样吗?没两下,就被喝倒了,花浮苏还真没灌他,媳妇都没娶回去,他敢吗?看着未来岳伯父大人一下子就趴桌上了。都吓白了脸。宋老爹也有点诧异,真没见过,喝完第三碗,就直接趴那儿的人,怎么说也该有点缓冲期,脸红脖子粗。说话大舌头之类的,但是,这位,竟然是直接趴下了,只能伸着脖子傻傻的看着。

穆慧正好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就看到伯父趴桌上,而端木兄弟一脸无奈,花浮苏父子则一脸的呆滞。

“正好别喝了,吃饭。”穆慧收了酒,让小强快去盛饭。让端木兄弟送端木景回屋,自己又去煮了一碗加了糖的杏仁羊奶和端木太太一块进屋看端木景。

不过由此她对这位伯父又多了一层了解,他其实醉得不狠,待她煮好羊奶送进去时,端木聪已经出去陪客了,而端木明则去打了热水,让端木景用热毛巾擦脸。

而她们进来时,端木景正用热巾子盖着脸,但人却没躺下,只是歪在炕上。拿下来,脸是很红,但是他的意识是清醒的。但就算是对着端木太太和自己,他也是一言不发,默默的把羊奶端起喝了,然后默默的靠在炕边坐着。

端木太太听说丈夫醉了,倒一点也没担心,看穆慧煮羊奶,还让她别忙,没事。此时,看丈夫靠着了,她便就把穆慧拉了出来。从进屋开始,她就没说过话,不过帮着端木景擦了一下手,给他拉了条单子盖肚子上。

“伯父不开心?”从屋里出来,穆慧有点不安。端木景不说话,也不安慰人,感觉压力有点大。

“没有,他的习惯就是这样,喝了酒,就一个字也不说,酒不醒,他是不会开口说话的。你两个哥哥出来办差之前,也被训过,一直到无论喝多少,都不说话了,才放出去的。”端木太太不以为然,拉着穆慧赶到了前面,花家父子还在呢,不能让人觉得他们怠慢了。

“亲家公没事吧?”宋老爷子还是问了一下。

“没事,老爷子,您也喝点羊奶吧!”穆慧煮得多,说着忙去端,宋老爷子立马脸苦了,看向了花浮苏。

“喝吧,她煮得挺好喝的,说对身体好。”花浮苏能说啥,只能安慰老爷子。

果然,一人一碗,本就不值什么钱,加了杏仁,加了白糖,味道其实挺好的,大人喝可以解酒,而孩子们喝可以当饮料。只不过,宋老爷子不喜欢那味,这个还真不是人人适应得了的。但看穆慧的份上,只能捏着鼻子喝了算了。

“亲家公,十五娘性子好,就是有点倔,您千万别介意。”端木太太忙给老爷子夹菜,表达自己的歉意。她是老派人,哪有儿媳妇逼着公公吃不爱吃的东西?

“她挺好的。”老爷子怔了一下,还真没想起穆慧不好的地方,逼他喝奶,好像也只有自己喝了酒,平常也就吃早餐时,会给他倒一碗,那也不算逼,因为每个人都有,配着早点吃,也还可以。

“您不嫌她就好,吃鱼,这鱼可新鲜了,一早送来的,我还想着给孩子煮点汤喝,没想到十五娘还会这么做。现在看来,是没有红烧好吃。”端木太太又给宋老爷子夹了一大块鱼肉。

这鱼鲫鱼,在穆慧老家,这鱼挺值钱的,做法也多。正好小宝要吃蒸肉饼,于是把剁好的肉末塞到鱼肚里,细煎之后,小火慢炖,收了汁,肉里满是鱼味,而鱼肉里其实也有肉味。

肉末是分肥,七分瘦,肥油随着汤汁都泡进了鱼肉里,而鱼的鲜美也随之又浸入了肉末里。还有就是,这鱼是有鱼仔的,若是平常,单单的放到一边,烧个豆腐又是一道菜。但穆慧却把鱼仔拌到了肉末里,原因特别简单,孩子们不喜欢鱼仔豆腐。但鱼仔对孩子们的身体又特别好,于是只能想法了。

这么一来,其实鱼肚里的肉饼更加好吃的,不过孩子们太多,虽说穆慧是烧了一锅鱼的,考虑到鲫鱼刺多,孩子们最大的才五岁多,于是把肚里的肉饼都取了出来,单另一盘,让孩子们吃。

因为她这是江南的做法,北方不太流行这么做,倒是让端木太太很是新鲜,主要是宫里也不兴给上头人吃新鲜的,他们自然没处知道还可这么吃的。于是怎么着,也要跟宋老爹好好夸夸自己家的闺女的。

这会吃饭了,于是鲫鱼就是下饭的菜,穆慧端了一大盘子上来,花浮苏特别喜欢烧得透透的鱼头,再用鱼汁拌饭。而老爷子喜欢吃鱼尾。父子俩一般一条鱼对面一掰,各吃各的。

“嗯,她做菜好吃,而且也不浪费,我们平日里几菜一汤,全家人吃着刚刚好,不过她自己几乎不怎么吃东西,所以太瘦了。”宋老爹看端木太太给夹的是鱼肚,感觉有点不妙,看看儿子,花浮苏也被大舅子夹了一筷子鱼肚上没刺的肉。

“从小就这样,但身体挺好的,您放心,从小啥病都没有。”端木太太马上误解,急急的辩解。

“知道,知道,她有劲的,连我儿子都被她打倒过。”宋老爹觉得又快聊不下去了,这些人能别揣测他的话吗?

“嗯嗯,多吃点。”端木太太开心了。

穆慧都被这爷俩逗乐了,自己拿公筷把鱼一分为二,鱼头给花浮苏,鱼尾给老爷子。两人一块笑眯了眼,低头吃饭,穆慧又给两个哥哥一人夹了一条,放在他们面前的盘子里。他们从小受的教育差不多,让他们跟着这两位一块吃饭,是有点吓人。

端木聪不太喜欢吃鱼的,没听刚刚端木太太说,鱼拿回来是准备煮汤给孩子们吃的,所以鱼选得都不很大,就是七八分长的样子。他们不知道这么小的鱼还能红烧。不过看花家父子那么吃的样子,又觉得有胃口了。含了一口饭,挑了一小块鱼肚肉,肉很鲜甜,而鱼肉烧得很进味,老话也说了,千滚的豆腐万滚的鱼,烧鱼是最考耐心不过的菜了。此时,端木聪真心的觉得,鱼果然该这么吃啊。

还没感叹完,抬头,面前的那盘鱼,连汁都没了。然后看看弟弟,他也傻看着。现在端木聪知道,为何穆慧要给他们一人先夹一条出来了,实在太了解这两,于是不能让他们俩吃不着。

 

第一O二章 小老饕

“肉饼饼!”小宝坐在自己的夹椅上,盯着碗里的那块肉饼,他觉得有点怀疑,这跟他平日里吃得不一样啊?不过他是好孩子,决定尝一下吧。用自己的小舀戳了一下,觉得比自己的肉饼硬一点,但他脑子不够,主要是他不是像二宝那样的吃货,吃的东西也不够多,只能看着穆慧,“汤汤!”

穆慧就笑,给他在饭里拌了些清菜汤,鱼汤对他来说有点咸的,然后给他拌了一下,让肉末跟饭一块,小宝也不挑了,自己大口的吃起来。

“小宝真好养活。”二宝看了小宝一眼,感叹了一声。他可不是小宝,他可是用烧鱼汁拌的饭,味道可好多了。

“宝贝,你不觉得自己瘦了?”穆慧看着老二,满心的悲伤了。

“是啊、是啊,娘,您也感觉到了?儿子也觉得这两天自己瘦了。您什么时候回家啊!”二宝都要热泪盈眶了,忙点头,“我都吃不饱,您知道吗?花叔家的厨子,一样点心只做三个。然后摆了十五种不同的点心,气得我早上只喝了一碗粥。”

“为啥?”小十五伸出了自己的脑袋,脸上还有饭粒。

“什么为啥?”二宝不知道他问啥。

二宝早上跟他吵了一早上,郑氏开始还有点担心,但看着小儿子眼看着,眼睛都光亮了,于是也不管了,由着他们去。没瞧见小姑都没管吗?于是二宝和小十五,显然开始有了战斗的感情。

“有点心不吃,吃粥?”小十五表示很困惑,明明有那么多点心,结果他不吃只吃粥,然后还说气死了,这是啥意思。

“三个!”小宝伸了五个小胖手指。

“笨蛋,这是三!”二宝表示很有压力,替他收了两只手指。

小宝一手握木勺。一手吃力的想捏一个三,结果兰花指了。

张氏忍不住喷笑起来,她自己是极稳妥内向的一个人,对自己的孩子管教极严。都是从内务府世家出来,一个人犯事,全家就都得跟着倒霉,这些孩子从生下来,被教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妥。不然大浪淘沙,怎么就这几家还屹立不倒。相比较,郑家算是后起之秀,不然,为啥。张家,端木家不送女儿进宫,偏郑家送了。其它家虽说给了支持,但谁家又没留下后手。没瞧见端木太太心里一百个瞧不上郑氏。所以张氏的孩子们都是按着老规矩在教着。

此时吃饭时,就显出三家孩子的各自壁垒了。大房的孩子规矩的坐在桌前,该怎么吃,就怎么吃,没人乱瞄,也没人敢说话。包括明明才两岁半的小十四,他也显出强大的自制力,努力不去看小十五和小宝。

而二房的小十三其实也就三岁。虽说努力跟大房的孩子们靠拢,显得自己算是大孩子,但是,没事时,还是会不小心的往那边瞟着。小十五就不用说了,因为最小。还没开始教规矩呢,也就最活泼了。

但这跟小姑家的三个孩子一比,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家老大就是老大,就是操心的命,看了大宝。还要随意关注二宝,明明只比自己家的老大月份,但稳重了不止一丁点。

老二就是二货了,但也看得出,他是受宠的,性子也好,脑子受机灵。

小宝,这人不是她能置喙的,不过小宝的机灵可爱,这两天,她也是见识到的。若不是龙子,她都想抱过来好好稀罕一下了。

此时看小宝这样,张氏能不喷笑吗?不过也是,他们不是内务府的人,他们不用接受这些教育,所以他们能活得恣意一点。所以这是端木家拼命,也要让十五娘嫁出内务府圈的原由吗?

“三个是什么?”小十五他们的话题还在继续,果然这会就显出小宝其实比小十五聪明了。他伸手指错了,但意思却没领会错。只是他还小,又被穆慧压着,说不清楚,就不许乱说,这才几个字几个字的往外蹦。当然,穆慧不在时,小宝对着大宝二宝也是成串的‘火星语’的。

小宝放手,捧碗吃饭去了,他说不清,他就不说了,省得挨打。

二宝又给了小十五一个白眼,“连小宝都明白,你还没明白!”

“二宝!”穆慧毫不客气的拍了二宝一下,骂小宝没什么,他们是兄弟,没那么客气,但这里是端木家,小十五好歹也是主人,她不能让郑氏没面子。

拍完了二宝,给小十五夹了些菜,柔声说道,“平常小姑姑家里早上就一样点心,一人一份。结果花姑父家弄得太多太杂,一是不好选,二也是,若他吃了,旁人就没得吃了。于是二宝哥哥就不吃了,这是对的。”

“哦,二宝哥,要不你来我们家吃吧,我们家早上没什么点心。”小十五马上热情的邀请了。

“…”二宝本来想给他一个白眼的,他们家没点心,他就更不来了。但想想刚刚被拍了,还是别惹这小笨蛋了,于是自己吸了一口气,又泄了气,转头看向了穆慧,“娘,你说,我跟福婶说,早上只许上一样点心,然后转圈吃,怎么样?”

原则上,早上点心看着还是挺好的,花样挺多,长相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他的想法是,这些点心转着圈吃,然后挑出自己喜欢的,以后就按份上,这样大家就不用抢了,自己也不用担心每样吃一个,吃不下,不吃又难受的问题了。

“我不管,自己的事,自己想辄。”穆慧不搭理他,这小子除了对吃,好像对啥也不上心,看向了大宝,“你呢,府里的饭菜合口吗?”

“嗯,儿子不挑食。”大宝点头。

“娘,我会饿瘦的。”二宝扯着穆慧的袖子。

穆慧着急就着急在这儿,二宝真瘦了,估计昨天回去之后,就没好好吃饭了,小孩子其实吃没吃好,挺明显的。这一下子就把穆慧吓着了。

美食界除了有好厨子之外,更多的其实是饕餮之徒。而最顶尖的,就是老饕了。好厨师与老饕们,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没有老饕的认可,厨师们如何扬名利万。当初,穆慧进入美食界,其实也就是从老饕开始的。

老饕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瘦,一般二般的不肯进嘴,什么都可以委曲,就是不肯委曲了自己的舌头。然后生生的,把自己饿得瘦骨嶙峋。

自己上辈子的病说白了,就是食得过精,严重偏食,加之工作忙碌造成的。这辈子虽说努力在改,但也不过是自己逼自己做,哪怕不爱吃的,也拼命多吃两口罢了,所以现在自己依然瘦。

自己是两辈子的毛病难得改,但她坚决不肯让二宝也变成这样。她真的觉得,这是毛病,有病就得治。想想,二宝这孩子其实挺极端的,之前是拼命吃。不吃完最后一口,决不罢休,现在开始向着食不厌精发展了,这不好。

“你跟福婶说,由今儿开始,你们分餐,各人按规制吃饭。爷爷,庄爷爷是八个菜,你花叔是六个菜,你们俩各四个菜。你盯着二宝,每个菜都必须吃完。吃不完,下顿还给他吃。”一时间,穆慧还真的想不出其它办法,于是干脆按着红楼来办算了。而分餐在大户人家也不算什么,毕竟人口多了,真的做一桌子菜,男女分席,也不现实。现在正好治在二宝的挑食上了。

大宝是听话的好孩子,也不管是什么,重复了穆慧的话一次,确定无误了,才认真的点点头。连为什么都不问,穆慧都想抱着儿子亲了,多好的孩子,这才是好孩子呢。

不得不说二宝很机灵了,听着老娘的决定,想想,他不能反对老娘,这是家规,所以,他也不问为什么了,但他可以想辄啊,钻空子是他这一年多,学得最多的。

“娘,我能点菜吗?”

“不能!”穆慧冷瞅着他,心道,让你点菜了,我怎么把你掰回来。

“娘,我能点菜吗?”小十五真没听过,在家吃饭可以点菜的,忙侧头看郑氏。

郑氏想也不想直接拍息了儿子,连废话都不说一句,郑家虽然不如端木家和张家底蕴深厚,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你什么身份,现在在家里能宠着,但将来怎么办,娇惯了,说白了就是害死他了。现在她倒是感激小姑子也不惯孩子了,不然,兄弟们一起长大,说是身份不同,但不平之心却也是有的。现在好了,大家一样,孩子们也就没心结了。

二宝能是那容易妥协的主吗?想想,心里似乎有了主意,但更有心眼的是,他不说了,直接低头吃饭,显是他对自己的主意还挺得意,吃得喜笑颜开的。

张氏和郑氏看到了,倒是想问问了,但一块看向了小姑子,小姑子在张罗他们吃饭,似乎没看到,张氏看郑氏想问二宝了,忙拉了她一下,给她夹了些菜,让她别光顾着孩子,让她快吃。许是端木太太做得好,郑氏在张氏面前倒真是老老实实的。张氏开口了,她也就知道,小姑都没问,她问什么。于是也赶紧吃起饭来,她们是媳妇儿,可没有说能慢慢吃,让婆婆到前头收拾的道理。

 

第一O三章 新人物的出现

婚事就这么定了,穆慧当然也按自己承诺的,会劝说端木景,不过她也不是那种二十岁的小姑娘,为了所谓有爱情能跟家族决裂的那种。更何况,这两位还不是亲爹妈,只是疼爱她的伯父伯母罢了,这感情是可能积累,却经不住消耗。不然这些天,她在家里,对两位嫂子都是毕恭毕敬,就是不能为了小事,而消磨掉伯父,伯母对她和她父母的那点情谊。

再说嫁妆,伯父这嫁妆不仅是因为疼爱,更多的是做给外人看的。端木是家族,当初她由伯父抚养,父母的家产都在家族里挂了号的,不拿出来,不再添点,他的面子往哪放。所以东西只能多不能少,这是他在内务府各世家里站得住脚的脸面与根本。诚信无价,他若传出连孤女之家产都谋夺的名声,他还怎么混。所以这些因素加一块儿,端木景没有那么容易劝服的。

但穆慧不是十五娘,十五娘有点悲观,而她不是,当然她也不是乐观主意者,她不过是因为死过一次了,加之上辈子经的事太多,她都到了另一层的新境界,达观。没什么大不了,挡我的路,踢开就是了,有什么好纠结的。

所以她对端木景的劝说,并不是自己不想要,而是不能要的角度了。这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端木家。

“不能要?”端木景一怔,此时小书房里只有他们伯侄二人,穆慧也是特意挑这个时候来跟他说的,这事不能大声说,而别看小书房不大,但内务府世家的人,都有自己的门道,知道怎么做更安全,而这个小书房就是整个端木府里最安全的地方。

“至少不能要得这么明显,若是侄女没有抱着小宝出宫。再或者,侄女是六年前出嫁,伯父这般为侄女,侄女也就只有心存感激。万不敢置喙伯父的决定。但现在小宝在我们家,您摆出公主般的嫁妆,只怕侄女受不起!”穆慧不能说得太明白,点到为止。

端木景是谨慎了一辈子的人,这话其实在端木景看来,已经太直白了,弄得他都为自己脸红了,他把小宝忘记了。是啊,小宝在他们家,此时端木家谁知道哪就有一双眼睛。一只耳朵?真的万般的铺张,惹得宫中贵人的不快,他们还混什么。

“绣衣你伯母帮你把边角都绣出来了,中间的鸾凤和鸣还得你自己来,还有盖头。你自己看看喜欢不,你手艺好,不喜欢的改改。”端木景喝了一口茶,才缓缓的说道。

“是!”穆慧知道伯父听进去了,认真的施了一礼出去了。此时说嫁衣是假,重要的是盖头,之前的盖头真的镶金嵌玉。现在看来,就有点嚣张了,于是借她不喜欢,改一下,珠宝又不会烂,放到匣子里。也还是她的。

嫁妆的事搞掂了,只要老爷子不搞那些繁琐的家具,日期就能大大的提前,主要是,花浮苏不喜欢太复杂的东西。真的给他一个三进的花架子床。他能直接把没用的两进,砍了送柴房。

正在穆慧安静的在家养孩子,绣嫁衣时,新的麻烦又来了,这回还是一个大麻烦。好吧,大麻烦也不算,但是却是一个无比复杂的难解互锁题。这边解了,那边就出问题,总之,到了穆慧这儿,都觉得有想去死一死的冲动了。

这天,端木景,端木聪明兄弟,还有一脸死灰的花浮苏一块回来了。穆慧虽说这些日子也没什么男女大防,花浮苏常带着儿子们过来混饭,倒也习惯了,但看花浮苏没带儿子们,这就有点稀罕了,正想问,却被端木太太拉住,直接喊了一声,“摆饭。”

穆慧这些日子在伯母的身边也学了点东西,就是‘天大地大吃饭皇帝大。’甭管男人们在外头有什么事,回家了,吃顿好饭才是最重要的。

穆慧也不问,自己端了洗脸水给端木景,他习惯回家先洗个脸,再喝杯茶,让自己沉下心来。什么事,这么一沉淀,也就都想清楚了。

花浮苏别看脑子不成,但却是那心里藏得住事的主,虽说脸色不好,但跟着一块洗了脸,喝了茶,也好了些。

摆上饭菜,穆慧看大家心情不好,于是特意拿了厨房里揉面的瓦盆给花浮苏装上饭,让小宝坐他怀里吃,这跟他们在通县时一样,其实,这也是让他放宽心的意思在里头。果然看到瓦盆,再逗逗小宝,花浮苏的脸色也就更好了。

而端木家父子三人看到瓦盆盛饭,一块直了眼,之前花浮苏也在他们家吃过饭的,只不过,拿着汤碗盛饭,跟拿瓦盆盛饭能一个感觉吗?于是一家人把其它的事都忘记了,就都看着花浮苏吃饭,连带着那五个小豆丁一齐端着各自的小碗,傻傻的看着,一个个连饭都忘记吃了。

而在花浮苏的带动之下,端木家人都吃多了。主要是看着别人吃得香,自己不知不觉下,也会跟着多吃一点。不然怎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终于吃了饭,端木太太抱着小宝出去窜门了,小宝跟端木太太熟了之后,很乐意跟端木太太出去窜门的,没法子,穆慧死宅,花花也不怎么喜欢出门,带他玩,就是抛高高,他之前最喜欢跟穆慧出去交货,这样就能出门了。现在有了爱窜门的端木太太,这位就真的是找到了组织,跟端木太太亲得哦,现在他说得最清楚的,除了叫娘,叫大哥,二哥,花花之外,就是外婆了。

连端木太太都忘记这是皇子了,弄得跟亲孙子一样,宠得真的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爱窜门,正好,我们天天出去窜。祖孙俩无比的合拍。而今天她是知道,大家都有话说,她带着小宝出去,就是留给他们空间。

张氏郑氏自然也是懂事的,带着各自的孩子们回屋去,留着男人们,加上穆慧在堂屋里说话。

事情是这样的,花浮苏十分听话的安排了自己家的事之后,就回了通县,告诉了唐婶,十五娘的伯父找到他们,愿意照顾他们,于是他们举家进京了。这里房子铺子就托给唐婶帮忙出租。唐婶一听就阿弥陀佛个不停,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当然没问题,事情也不难办,花浮苏又带了大把的礼物,还有做酱料的方子,表示以后穆慧不用靠这个赚钱养孩子了,唐婶自然开心的。

花浮苏也挺开心的,回了通县,走到哪,都有人打招呼,都问他这些日子哪去了,害他们没法子,找回了卢屠户先应付着,问题在,花浮苏是那种不拘小节的主,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而边上的大宝,二宝,一个死盯着帐目,一个可劲的跟来往的客人卖萌,哄得客人不知不觉就多买了,还开心得不得了。

而卢屠户之前在大家看来也是好人,有那贫苦的,他也会搭点肉骨头,多切一小块肥肉给人家。不过他还是生意人,生意人是要养家糊口的,更何况他卖了铺子,回乡养老,儿子却还没安排,他现在回归,其实更多的是为儿子铺路,期望着花屠户再也别回来了。心态不同,于是做法也不同。

于是卖肉的同时,不‘经意’间,也会透出点自己当初是被迫离开的。顺便介绍自己儿子多么老实,能干。他们没铺子,只能在市场边上摆一个摊位而已,卢屠户看着笑眯眯的,看着也跟以前一样,搭一小块肉,说几句暖心的话。但通县的老百姓又不是傻子,一下子就都阴谋论起,看着卢家父子的脸也觉得不待见了。就越发的思念起笑得没心没肺的花家三父子了。

现在花浮苏带着儿子们回来,大家自然热情的相迎了。于是花屠户就一下子被冲昏了头脑。让人在前卢家的大宅里又摆了酒席,请乡亲,顺便正式告别。

这个也不算什么事,也花不了几个钱,他们在镇上一年,多少也有几个真心相待的,请人吃一顿,然后正式告个别,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正在大家都酒足饭饱,大宝二宝热情高涨时,门口进了一个人,而这个人对二宝没什么,但对大宝来说,却也是永生难忘的主。没法忘,他亲妈!

“大宝现在怎么样了?”穆慧急了,她养了一年多的好儿子,现在竟然亲妈出来了,还让不让人活,太讨人厌了。现在张秀才有了勋位,这位亲妈就出来要儿子,真是太不要脸了。心里吐槽了万千之后,她最终问了大宝,大宝记得亲妈的,不管心里多么的恨,但那还是他的亲妈,亲妈这时出现,对孩子的打击其实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