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穿之女配功德无量上一章:第 81 章
  • 快穿之女配功德无量下一章:第 83 章

“千真万确。”

县老爷这下可为自己前几天的决定后悔不已。

他不应该冷眼旁观,看着那些人往苏家身上泼脏水的。

明明就是他一句话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觉得麻烦,任由其继续发展。

县老爷为自己的小心思懊悔莫及。

在这个城里,苏家的威望竟然比他这位县老爷还要高,这让他很是不爽。

更何况,他也是真的觉得苏家大小姐的行为出格。

自古女子都是恭顺贤良,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

而苏家大小姐此等行为说得上离经叛道了。

律法是允许女子和离的,但此等风气不可涨,要是还有女子有样学样,那该当如何,可不乱了套嘛。

不过现在县老爷也没功夫去想这些。

“给我派人叫苏大善人过府一叙。”

——

“什么,苏家老爷跟夫人已外出游学?”

“听说是苏家收养了两个小童,苏老爷亲自教养,为了那孩子求学,苏家老两口决定一路往京城去。现如今苏家当家的是苏家的大小姐。”

“只不过苏家大小姐听说也不在家,去了别处的庄子散心了。”

县老爷愁的头发都白了几根,外面闹哄哄的,因为苏家铺子的关门,很多百姓因为东西价格的问题跟吴家李家的伙计发生了好几次冲突了。

再发展下去,该有人闹事了。

而去别处的庄子散心的苏离,却好好端端的待在苏家大宅里。

她的面前还坐着两个脸色苍白的美妇人正捏着手绢垂泪。

“姐姐,我婆母一直怂恿夫君休了我,说我苏家的教养堪忧,本就是商家女,她一直以来就不同意这桩婚事的,要不是夫君坚持,她也不会妥协。”

说话的是苏家的二小姐,她神情仓惶,啜泣声不断。

听到二姐的话,另外一位苏三小姐,交握的手掌不由的紧了紧。

苏离瞟了眼她无意识掐进肉里的手指甲,道:“三妹,你家也是如此?”

苏三小姐勉强的笑了笑,“我家公婆也是听了外面的人乱说……”

苏离不以为意道:“别哭了,我还当多大点事呢,要知道你们出嫁的时候,带的陪嫁可不少。”

联想到自家大姐前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不难知晓她话里的潜藏词。

“不可,娘子万万不可……”

两个白净俊雅的男子冲了进来,喘着粗气焦急的朝面前自己的娘子说道:“娘子,你别管我娘说的话了,我万万是不会跟你和离的。”

“相公……”苏二小姐跟苏三小姐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又各自朝自己相公奔去。

“大小姐,我没有拦住两位姑爷。”管家低着头说道。

苏离:“嗯”的了一声,便让管家下去了。

要不是她有意为之,这两个倒霉的妹夫,怎么都进不来苏府的。

还算不错,并不是每个男子都同原文一样渣的。

——

三日后,苏家别院门前,一辆大马车后,又跟了两辆马车。

除了苏离外,两个妹妹连同妹夫也跟着她出了城。

要说苏离暗地里关了苏家在城里所有的铺子,连手里的贵重物品也变卖了不少,转头就投到了海运上。

谁都不知道,苏家的所有人都暗地里离开了这所城镇。

苏老爷跟苏夫人一路带着两小不点往京城的方向走,也不知道苏离是怎么说服苏老爷一大把年纪离乡背井的。

结果,马车走了半月有余,进了一座小镇,便停了下来。

苏老爷下来马车,疑惑的问道:“怎么在这里停了?”

“爹……”一道熟悉的不应该出现在此处的声音,却恰巧出现在这里。

精明的苏老爷立马知道,这恐怕是自己大女儿的主意了。

第四百五十九章 商家女(二十)

不仅大女儿在,二女,三女,还有两个倒霉的女婿也陆续从后面走出来。

苏老爷板着脸作势要生气,却一秒被还没有他大腿高的两个小豆丁给破了功。

严肃不过几秒,刚想训斥大女儿胡闹。

奶声奶气的两道声音,带着点急促,“爷爷,不要骂娘亲,不要生娘亲的气。”

听到两个小奶音,苏夫人立马心都软了,表情柔和到了极致,“爷爷没有生你们娘亲的气。”

转头,苏夫人那张如春风般和煦的脸,面对苏老爷立马是寒风般冷冽。

苏夫人:“老爷,我没说错吧,嗯?”

苏老爷:“……”

特别是夫人最后一个威胁的声调,求生欲极强的苏老爷马上化身狗腿子,“夫人说的是,夫人没说错。”

他委屈,但是他不说。

目睹老父亲光速变脸绝招的几人,目瞪口呆。

苏家三姐妹倒是还好,毕竟这就是父亲跟母亲的日常,但还是第一次见的两个女婿,则是一脸惊呆的模样。

没想到他们的岳丈竟然是这样的岳丈,好玄幻的感觉啊。

岳母威武,两个女婿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里都看到了,一定要抱紧岳母大腿的决心。

苏老爷:“……”两个倒霉见的瓜女婿。

生气的模样摆不出来,苏老爷尴尬的轻咳了几声,以缓解自己的囧境。

夫人也真是的,在孩子面前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

苏二小姐很上道的轻声转移了话题,指着眼巴巴瞅过来的一对小童道:“这就是我的两个外甥了吧,长的真好看。”

苏家老两口与有同焉道:“那是,合该就是苏家的孩子。”

两个小豆丁还真的长的极好。

这几日吃好喝好的,被苏夫人狠狠的调养了一番,早没有初见时的瘦弱,长的白胖白胖的,跟个福娃娃似的。

特别是两孩子闪着晶晶眼望过来的时候,那真是萌到了心里去了。

正巧苏离的这两个妹妹,成婚也有几载,却仍旧没诞下一子,这也是她们婆家对她明目张胆的不满原因之一。

苏二小姐跟苏三小姐没过一会,也加入到了宠孩子的大军中,连心心相印的丈夫都抛到了一边。

——

她们停靠的小城镇名叫花城,是一座无特色出息的镇子。

因为这里没有可以让百姓依仗的出息,连土地都比别的地方贫瘠了两分,是以这里的百姓生活的极为艰难。

这里的县令也是极为清贫的。

苏离都打听过了,这位县令是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调令下放到这处的。

听说他之前也是个有抱负的读书人,不过现在嘛,要是不出意外的外,他一辈子可能就窝在这个小县城里,不能动弹了。

苏离派人找过去的时候,县令爷很是热情。

只能热情中有带着一丝苦涩跟失望。

谁能想他们这处贫瘠之处,因为前段时间多了一伙流民,正当他焦头烂额的时候,是苏家这位大小姐挺身而出,捐赠了一批粮食衣物。

而他向朝廷上的折子,却被直接打了回来。

他觉得很失望,对这个朝廷的失望。

苏离进了县令府,一直待了一天,等她出来的时候,身后还跟了好几人。

很快,在这座小城镇最大的父母官的帮助下,苏家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几日后,苏离投资海运的那艘货船回港了,给她带回了巨大的回报。

三月后,绘有苏家标识的铺子在花城中满地开花。

花城的百姓们后知后觉的发现,他们生活所需的所有东西,都出自苏家的铺子中。

半年后,从花城这个贫瘠的小县城,陆续向外产出香皂,玻璃,造纸术还有一系列的机关术。

就是花城的百姓们也不敢相信,短短的半年内,他们的生活就变得翻天覆地起来。

他们现在所用所吃的东西,连京城都没有呢。

自从县令爷推广了粮食的种法之后,他们土地里的出息明显多了许多,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了。

城里的生活就更好了,每家每户都安装上了玻璃,透明又好看。

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还能在房间里就看见外面的景象,实在是方便。

洗簌方面又有香皂,沐浴之后,身上还带着股幽香。

街上就更热闹了,不少出行的人蹬着两轮车,或四轮车在街道上总动,方便又快捷。

这一切都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而且这些全都出自苏家的铺子中。

就是有一点不好,县令爷对花城的户籍卡得很死,除了原先本就住这里的百姓,其他地方的人想在花城落户,那是难上加难。

一道道考核,足以让你崩溃。

但能顺利入住花城的百姓,无一不觉得幸运,只因为苏家铺子里出产的商品只对拥有花城户籍的百姓出售。

而且还是限量限时的。

也有行商将这里的东西花大价钱转手卖了出去,就这样他还能赚上一大笔银钱。

花城这个普通的小城镇随着行商们的奔走,逐渐闻名了整个未朝,还朝着周边的其他国家辐射而去。

连带着制作出这些奇珍异物的苏家也迅速出名了。

——

苏离带着苏家人在花城里搞风搞雨。

另外一边的原家人却陷入了分家的闹剧中。

只因为当日原文信誓旦旦的说他一定能考上,结果榜单一贴,他一如既往的榜上无名。

这让抱着巨大希望的原家人失望不已。

之前原文的所有钱都用在打听主考官喜好的路子上,等他去考试的银钱,还是全家人一起凑出来的。

张巧巧跟万喜儿也是咬着牙,狠狠心贡献了她们卖了连日连夜打络子,绣帕子攒下来的钱。

想着就当投资,只要大伯考上,一切就能好起来的。

结果……

榜单一出,当天原家就闹了起来。

村里的老人都被请了过来,二房三房都闹着要分家。

原文失魂落魄的任由一切发生,嘴里一直念叨着不可能。

只是再不可能,他也是落榜了。

当初收了他银钱的同窗翻脸不认人,认定自己跟他没任何关系。

这还能怎么办,只能暗暗吞下了这个亏。

等原文反应过来的时候,家已经分完了。

第四百六十章 商家女(二十一)

原文除了分到一身债务,连原家老两口都失望的不想跟他同住。

按照规矩,老大承担老人的养老,相应的可以分得财产的大部分。

现在原家整个就是个空壳子,比苏离嫁进来之前还要破落,也没甚什么好分的。

就是几间屋子,除了各自住的地方,正房等两老百年后,就归二房所有了,毕竟以后老两口跟着他们生活。

张巧巧满心的不愿意,但撑不住自己男人是个孝子啊。

原文带着两个孩子,没有了家里的供养,别说读书了,就是生存都难。

最开始,他还拉不下脸皮同一些穷秀才一样,给别人写写信,做个对联什么的赚点生活费,但当他是在吃不起饭了,也只能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

不仅是他,原小小也学着二房的几个堂姐接了些轻巧的活计学着做。

原家铭则是跟着两个叔叔学着侍弄田里的事情。

没错,原老汉两口子最终还是不忍心,分了几块薄田给了大房,只是想要有收获,就得自己去干活。

总之,原家的日子也就这么不咸不淡的勉强过了下去。

在苏家的名声传到这边的时候,原文还想起了自己一对儿女还有母家这回事。

不过他倒是想啊,还想用之前的损招,迫使苏家给他们点好处。

两个孩子总归是苏离的亲骨头吧,不能不管。

只是这次,肠子都毁青的百姓们,半点不听原文的胡说八道。

一提起苏家从这里撤离的事情,就痛心疾首。

现在他们每个月生活花销足足比之前多了三层,吴家跟李家的黑心商家,还有再次调价的想法。

不买吗?他们要生活,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同样的,县老爷是后悔的不行不行。

花城的发展,他都打听清楚了。

里面的苏家商铺,就是他认识的那个苏家。

原本这些政绩都应该是属于他的,结果便宜了花城的那个县令。

花城这边的奇军突起,自然也传到了京城的耳目中,京中贵人却是觉得其中肯定有夸大其词。

未朝的添加了“最”的东西,都集中在一国之都。

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看的,最繁华的……

京城之最怎可是一个小小的城镇可比拟的。

正好昭华郡主从江南回来,让她顺道去花城瞧一瞧就知道究竟了。

——

昭华郡主接到京城的飞鸽传书,看了一眼就扔到了一旁。

里面提到了苏家的大小姐苏离这个名字,正巧,刚才她跟自己的乳母正好就提到了她。

说来也巧,前几日她路过一座小庙,觉得心有所感,便停下了车马准备前去上柱香,结果山路湿滑,一不小心差点从上面跌落下来,幸好得一秀才相救。

而她那位颇有好感的救命恩人正好就是书信中提到的苏离的前夫君。

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小郡主对苏离的感观很差。

一个女人不思服侍夫君,教养儿女,反而因为夫君运气太差,屡中不第,便抛夫弃子和离而去,此等女人不堪为妇。

那秀才文质彬彬,颇有内秀,说话之间言之有物,看来只能是那苏家大小姐势利眼,瞧不起人。

初初几声耳闻,这位京中贵人便给苏离身上按上了不堪为妇的标签。

话说昭华郡主的外祖父是名满天下的帝师,他的学生遍布天下,是以连带着她所说的话,在文人口中认可度十分的高。

她说这个妇人品行不好,自发的便有许多文人学子笔诛口伐。

文人的笔袋子,杀人于无形,可见其厉害。

原主正是因此郁郁而亡,还带累了苏家的子女。

只见昭华郡主嘲讽的一笑,对着乳母道:“这个品行堪忧的女子,能有什么大作为,不愧是低贱的商人之女,这等嘘头,也只能哄哄无知愚蒙的百姓之流了。”

乳母笑着给小郡主递了一杯茶,“其他女子怎能跟郡主你比啊。”

“那原秀才……”

昭华郡主思索了一番,“给他留下一千两银子吧,另外笔墨伺候,我要给京中回信一封。”

京中之人很快收到了小郡主的回信,看过之后便将这事放到了一边。

一个品行不好的妇人能掀起什么风浪,果然是他们多想了。

——

一年后,花城的发展已经循序渐进的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座小城镇自成一国,城外的围墙高达几十米的高度,没有由城中颁发的文书,外面的人绝对进不来。

周边的城镇跟花城一比,有着天壤之别。

见识过花城的奇异之处的人,一来便不想走了,花城进不去,那在周边定居,也是好的。

要是等到花城里面的百姓愿意将他们淘汰之外,拿到外面来交换一番,也是不错的。

花城的周边逐渐形成了一个大的城镇,花城就像是城中之城,被包围起来。

有关花城的传闻,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商人,百姓往这边赶。

等花城之名再次入了京中贵人之耳的时候,是因为邻国皇子的争权夺位,以二皇子胜出,据传他手中握着一厉害之物,以三千兵马,却在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一共三万兵马的围攻下,一举逃脱,更是夺得皇位。

那厉害至极的兵器,就是出自花城苏家之手。

这下皇家坐不住了,商人的小打小闹,他们还不看在眼里,但涉及到国之根本,就不能容忍了。

皇上连发三道圣旨,宣苏家家主以及花城县令入京,却全部石沉大海。

次日,花城宣布脱离未朝之治,独立为一城。

皇上大怒,派了一队军队前去捉拿反派之人,苏家众人。

出乎整个未朝百姓们预料的是,所有的人被挡在花城的城墙外,无法进入。

更别说花城中还有传说中的杀伤性武器。

时间一久,花城里面没有动静,反而是外围住的人不愿意了。

花城城门一闭,那点子从花城百姓指缝里漏出来的享受,福利,利润都没有了。

这对军队是被百姓们自发轰走的。

他们可不管统治者是怎么想的,谁能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维护谁。

皇上总不可能将他们一城的百姓都屠杀殆尽吧。

第四百六十一章 商家女(二十二)

皇帝在朝堂上再次发火,手里的奏折一股脑的往下面大臣的脑袋上砸。

“废物,都是废物,不过是个小小的花城,这么久了竟然还打不下来。”

底下的大臣大呼:“皇上恕罪。”匍匐着身体跪在地上,连声音都是颤抖的。

“一个小小的商人,败德妇人,竟然让你们一个个都束手无策,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皇帝语带杀气,从大臣们脖子上的脑子扫过,似乎下一秒他说出的话,就会让他们项上脖子与脑袋分家了。

有胆子大的,鼓足了勇气,小声的说了句,“臣无能,主要是我们察觉的时机太晚,花城已成气候。”

“昭华郡主之前说,苏家不足为虑,苏家之女不过一趋炎附势的小人……”

说话的文臣,语气很委婉,话里话外都表达了他们的无能所在,但中心思想却直指昭华郡主身上。

要不是昭华郡主误导我们,我们怎么可能会放任一个蔑视皇权的人存世。

要不是昭华郡主大肆贬低苏氏,他们怎么会想到一人以女子之身,撼动了整个皇朝的权威。

要不是昭华郡主……

总之所有的祸头都是因为昭华郡主所引起的,听说那苏氏和离的对象与昭华郡主有救命之恩。

或许因此,昭华郡主的言辞有失偏颇。

被人一提醒,皇帝想起来,昭华郡主郡主传回来的消息。

待她回京之后,又对苏氏大肆的抨击,说不准就是这样,才让苏家怀恨在心的。

“传令下去,昭华言行有亏,夺去郡主称号,令她在家紧闭反思。”

皇帝的一句话,就是铁律。

他说昭华言行有亏,那她就是。

她的名声全毁了,言行妇德不堪的帽子将跟随她一辈子了。

不过一句话,便左右了她一辈子的命运。

她的子孙后代也将为她所带累。

此时的昭华与上辈子的原主何其相似。

对着花城棘手的问题,皇帝抛却了之前的强硬手段,只以怀柔为主,实在是迫不得已才决定如此。

仔细追究下去,满朝的大臣才惊悚的发现,花城,苏家已经占据了一个他们不能轻易动之的地位。

也不知何时,苏氏之女竟然掌握了整个未朝九成的经济命脉。

百姓们用惯的胰子,是从花城中流出来的,最近城中兴起的所谓蛋糕吃食,也是由苏家统提供的。

还有所谓二轮车,四轮车,在贵族中间极受追捧,叫价到了可怖的数字。

顿时朝中大臣们都觉得苏家行事鸡贼,偷摸摸就将商业帝国的摊子铺到了皇朝眼皮子底下,他们还没察觉到。

只是现在,就是皇帝颁下旨意,让城里的百姓不许购买使用这些东西,只怕百姓们也是不愿意的。

京城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只怕更甚。

然后也不知道哪个大臣为皇上出了个馊主意,一日后,昭华郡主神色晦涩,带上明黄圣旨,还有护卫队从京城出发,途经花城邻县,又带上了原家一对儿女。

此刻的原家在前段时间又发生了一阵变故。

原文得了小郡主的赏赐,志得意满的准备再备考,参加科考已经成了他的执念。

但听到消息的原家其他人却跟闻到了腥味的猫一样,赶了过来。

如今分家了,其他两房的人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让大哥将钱分出来一部分给他们。

他们没办法,不代表原老汉跟原老太老两口没办法啊。

就是分家了,他们还是原文的爹娘。

特别是读书人,如果不孝顺的话,那名声这头就过不去。

到嘴的肉,原文也不愿意吐出来啊。

特别是分家的时候,几兄弟就闹翻了,结了仇。

原文对冷漠无情的兄弟爹娘,那是生了很大的怨气的。

原家人为了这点钱,闹轰轰的,只是有钱了的好日子,原文还没享受多久呢,在外出会友的时候,莫名其妙就被人打断了腿。

回到家,藏得死死的银两也遭了贼人。

一遭又回到了一平如洗的阶段,心理的落差打击得他病歪歪的躺在床榻上,连床都下不了了。

原文不知晓的是,他的遭遇全是昭华郡主使人为之。

前头她还对原文颇为感激,在被皇帝伯伯撸了郡主的称号,又遭许多人中殇训斥后,心里的怨气可不就迁怒到原文身上。

终究结底,她都是为了给救命恩人出气啊……

——

京城来的人,就是带着皇帝的旨意,还是被挡在花城厚重的城墙外。

虽然知道花城里的人胆大包天,但亲身直面又是另一种体验。

自小身为阶级统治的上端人物,昭华哪里受过这等践踏,当即就想发火。

她脸色刚摆出来,就被一道暗含警告的声音组织,“昭华,想明白父皇是让你干什么的。”

“要是你这次不能戴罪立功,只怕……”

昭华想到皇帝伯伯冷酷的面目,不由的全身打了个寒颤,不敢再任性。

话说能压制住昭华的人,也应当是个有身份的。

但看过去的话,只看到一个穿着护卫服的年轻男子,旁边的人看起来就像是,他在尽职的守卫着昭华。

——

“夫人,京城的人已经到了城外,要将他们赶走吗?”

曾经的县令,现在已成为了苏离的头号狗腿。

苏离正剥着橘子,边监督两个小豆丁做功课,闻言漫不经心道:“不,放他们进来。”

“目的肯定是有的,可是有可惧。”

“正好让他们看看如今花城与京城的差距。”

县令一改脸上的担忧,搓着手难掩升腾而起的兴奋,“不错,正好让他们好好瞧瞧。”

想到花城的变化,县令顿生豪气,带着笑容便快速离去。

他得好好的安排一下才行。

——

未历248年,昭华郡主带着一队精良队伍进入了花城,并带来了圣旨。

苏家之女贤良淑德,是女子这典范,特赐其为太子正妃,入主东宫。

而正是这道圣旨改变了整个未朝的版图。

花城之主苏离闻言大怒,直接当着全城人的面烧毁了这道明黄圣旨,直言皇帝老儿,“欺人太甚。”

率领花城护卫队,将京城来人赶出了花城,并将花城周边的地界全部纳入花城之内。

第四百六十二章 商家女(二十三)

番外(一)

“苏离此人在未朝历史上,是一个极有争议之人,她以女子之躯撬动了皇权的存在,并让花城保持着国中之国,维持自治,一直持续到如今。”

“可以说她以及她一手创建的花城是极为特殊的存在。”

“就是未朝灭亡了,此后由经历了好几个时代,持续到如今,花城的地位仍旧稳固如当初。”

“就是在近现代,面临外国列强的进攻,如果不是花城的帮助,只怕在这场耗损中,炎黄国的发展只怕会停滞不限。”

讲台上,历史老师唾沫横飞,可见他对他口中所讲的苏离此人,已经花城的推崇。

除了老师外,在座的学生也对花城心生向往。

虽说如今进入了新时代,花城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宣布了回归炎黄国的怀抱,秉持着一国两治的方针。

但很多人还是会对花城心生向往。

花城早在几百年前,机关术就达到了顶级,更别说现在了。

它在全世界上,科技,金融,医疗均位列第一。

听说,在几天后,花城城主府将推出全世界第一款悬浮飞天汽车。

真正实现了上天入地,潜海登山的功能,时速飞快得让人震惊。

几千公里的距离,用时不过短短的一小时就能到达。

据传这个消息出来,其他国家的人都疯了,网络平台已经瘫痪。

但仍秉持花城以往的传统,这等新技术,新产品一出世,出了满足花城中群众供应外,剩余的便只会给炎黄国内供应。

至于其他国家,那就抱歉了……

他们只能花高出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从黑市中淘了,这还要看运气。

——

花城城主府

“苏先生,发布会即将开始。”

“好的,我这就动身。”

正了正领结,被称作苏先生的苏白正是苏家第六十七代传人。

他们这一支确切的来说,正是苏离后来收养的那两个小豆丁的后代。

不同于外人被苏家老祖宗苏离的评价,苏家的人对这位老祖宗则是全然的崇拜。

只有苏家每一代的家主才知道,苏家只所以能发展到如今,成为世人口中,流水的皇朝,铁打的苏家,正是这位老祖宗的功绩。

苏家每一代家主所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后面,都有老祖宗的痕迹。

她留下的苏家家训,已经锦囊,在她逝世之后,为苏家的发展避开了很多弯路与磨难。

只有接触到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才能知道她是个多么惊艳绝伦的人物。

外面的人却全然不知道她的这一面。

几日发布会即将发布的悬浮汽车,其中先进的理论,早在老祖宗那个时代,就被她提出来过。

花城,苏家拥有这般大的能量,百年间也不是没有各方势力打过他们主意,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比时代更超然的技术,这才使花城立于不败之地。

苏白觉得自己很幸运,能生为苏家人,成为时代的领跑者。

——

番外(二)

崇帝轩宇进

轩宇进从小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皇子皇孙。

与其他皇子幸运的是,他身在了皇后的肚子里,而他的母后尚且还算得父皇的宠爱。

是以,在他十八岁,进入朝堂学习的时候,便被封为了太子。

底下的弟弟妹妹们,再是有二心,也越不过他去。

除了皇帝之外,他真正的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大家都默认了他以后便是下一任未朝之主了,自然能跟他并肩携手同行的妻子,从身份地位,相貌才情,均要万里挑一,才算配的上他。

等他侧妃都有了两个,子女能跑能跳了,太子妃的位置仍旧是空置的。

不过他已经看中了太傅的孙女儿,一个才貌双全的贤良女子。

只要得到父皇的点头,便能颁发赐婚的圣旨了。

太傅也乐见其行,父皇之前也赞赏过这位女子,轩宇进想不到还有什么能阻止他迎娶对方。

他还清晰的记得那一日,他兴冲冲的得了父皇的令,去了上书房。

父皇同他提起了迎娶太子妃的事宜,只是没想到事情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

父皇提出的女子,却是这段时间闹得人焦头烂额的,一小小商人之女。

说来可笑,不过是未朝最低贱的商人之女,却让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为她费劲了心机。

“我将苏家之女苏离赐给你为太子妃,你趁机将人笼络好,她手里的东西,一定都要掌握在你的手里才可以。”

该说果然父皇是最疼他的吗,要是换成其他任何一个有心思的弟弟,一旦那苏氏跟他捆绑在了一起,以后绝对会是他的心腹大敌。

可是他并不属意对方啊。

他承认那苏氏身上的价值,但再怎么厉害总不过是一女子,还是一和离的妇人。

不说她嫁过一次了,就说她还有两个亲生的儿女,他就接受不了。

鲜嫩嫩的大家闺秀不好吗,凭什么要委屈自己将太子妃的位置给这样一个女人。

总之,轩宇进很是委屈。

父皇也看出了他的委屈,愧疚的安慰道:“不过一女人,为了大计稍稍牺牲一下,等以后,不管打杀还是囚禁都依你高兴。”

似乎为今之计,也没有比此更好的方法了。

于是,他混在了昭华前去花城的队伍里,如果可以,他还是想用别的,不牺牲太子妃位置的方法,让对方妥协。

如果在进入花城之前,他对苏氏还有轻蔑之心的话,在进入花城之后,内心的震撼,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心情。

而缔造这一切的正是被他瞧不起的妇人。

他们没有任何特殊,同平民百姓一样的待遇,一起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进城审核。

期间,昭华那个蠢货还想要发火,还是被他压制下来。

管中窥豹,单是看城门守卫的素质,就能感觉到其中的不简单。

同他预想的一样,他们森然的纪律性,让他很是心惊。

好不容易,等他们进了城,被城主府的人领着,在城里逛了个遍。

对方似乎执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正巧他也想探一探这花城里的实情,两者一拍即合。

越是看,轩宇进越是觉得自己见识少,就跟乡巴佬进城似的。

第四百六十三章 商家女(二十四)

心中疑惑不少,却碍于自己护卫的身份,不能问,憋的他难受至极。

这种平整的路是怎么修造的?

城里的百姓都这么富有了吗,连一间杂货铺就用上了琉璃做的门。

要知道,一面巴掌大的琉璃杯,在京中那是十分贵重的物品,还有价无市,均被权贵人家收藏在库房中,只是看看,连用都舍不得。

路边小儿手里拿着的冰块里夹杂着水果果仁的是什么?

冰已经是普通人都能用得起了的吗?

还有花城里的人出行都不用马车轿子了吗?那种两轮车,四轮车,跑得飞快的东西是什么?

还有一间专门卖洗浴用品的商铺里的东西,他从来没见过,比京城中流行的胰子看起来高级很多。

轩宇进觉得自己看的眼花缭乱的,两只眼睛都不够看的。

还有街上普通百姓们穿的衣服料子颜色,看起来也格外的鲜艳,比富家权贵的小姐少爷穿的也不差了。

花城就像是个人间仙境一般,里面的东西都超出了他所有的想象。

京城跟这里一对比,就跟未开化的犄角旮旯一样。

他心里一片激荡的同时,不由的对父皇赐下的婚约少了抵抗之心。

在见到那位年纪比自己还大上几岁的苏氏之后,心里最后一点别扭也消失。

没人告诉过自己,苏氏的相貌比京城第一美人还要美上很多。

一点都不像是生了两个孩子的妇人。

再想想她身上代表的利益,也还算能忍受吧。

他当时很是自傲的这般想,赐予一个平民太子妃的地位,该是多么崇高的荣誉。

不说感激涕零,起码也会欣喜非常。

这可是所有女人的终极梦想,以后也将成为未来的一国之后,光宗耀祖。

但他没想到的是,苏氏那个女人自始自终都是面无表情,没露出过其他表情。

她更是在听到昭华的话之后,咬牙切齿的说出了“欺人太甚”这几个字。

他很是想不通,太子妃是多少女人求都求不来的,怎么到了她的嘴里就成了侮辱她的存在呢。

紧接着,他们一行人便被人扔了出去。

没错,就是“扔”。

他堂堂一个太子殿下,却屁股着地的,毫无反击之力的被扔到了外面。

有人想要反抗,只是花城里随便的一个护卫,掏出一柄长长的,铁质的黑管,就重伤了他们之中想要闹事的人。

在邻国的探子说花城中藏有奇兵利器,果然是真的。

再后来,他无功而返,直道自己登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还是对花城无可奈何。

花城跟苏离成了他如鲠在喉的心腹大患,在他临终之际,更是死死的叮嘱,后来的继承者一定要将其消灭。

虽然他看不到了,不过他坚信,他的后来者一定能做到的。

——

番外(三)

花城十里外的破庙中,来了一位神情憔悴的中年男人。

过了几日之后,这附近的乞丐们都知道了,这位中年男人是花城城主苏夫人的儿子。

他们总会去闹他,“我也是苏夫人的儿子,快点叫声哥哥来听听。”

每当这个时候,这个中年男人就会气愤难当,恼羞成怒的抡起拳头,想过来打他们。

只是每次的结果都是被他们一群年纪小小的乞儿,揍得抱头乱窜。

对于这个男人口里所说的,他们是一个字都不信。

苏夫人是个什么人物啊,众所周知的,她就一儿一女,现在已经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商人,女学者了。

因为苏夫人并不歧视商人,她本身也是商家之女出身,所以不仅花城繁花似锦,连带的花城附近渐渐成了商业之都。

这里的人个个都富得流油,连这边的乞丐,日子都比别处的好上很多。

别说饿肚子了,有些厉害点的,白日里出门乞讨,晚上回家住大宅子,还能买上个小厮丫鬟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