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才卯时(七点),天刚刚亮没多久,这孩子就来了?加上梳洗和穿衣的时间…

怕是饭都没给人家吃吧?

“快把铭儿带到归田园居来。跟厨房说一声,今儿早膳摆在后面的雕弓楼,我们不回持云院吃了。”从归田园居的菜地到持云院还要十几分钟,不如就在后面的雕弓楼一边看着风景一边吃饭。

嘤嘤嘤,吃饭的时候左右都坐着小孩子,果然是岁月催人老的趋势吗?

她是儿科医生,不是小学老师啊!

李铭被祖母身边的大丫头烟云带到菜地,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归田园居的菜地这边。待看到菜地里的兄长,他瞪大了眼睛,露出了一副“我肯定是睡糊涂”了的表情。

他是听说奶奶让大哥留在北园里种田的事,却不知道,不知道…

…这是种田吗?

一身短衣束袖打扮的李锐,正气喘吁吁的把鸭子赶出圈去。他吃力的蹲下身子,拿着一个小筐,将鸭蛋一只只的往里面捡。等捡完了,他再扶着鸭舍站起身,把鸭蛋递给一旁的江婆婆,继续去撵那些已经跑出了鸭舍的鸭子们。

顾卿让他每天亲手抓三只鸭子给厨房,李锐把鸭蛋捡完以后,还要想办法抓三只鸭子。当然,归田园居养的鸭子再多也经不起这么抓,所以每天府里都会从外面采买来不少鸭子填补归田园居的笼舍。

好在公府是富贵人家,府里每日消耗的食材也不少,这五只鸭子每天厨房都有把它做食材使用掉。不然这么做,有些太浪费了。

鸭子们在满场跑着。跟着满场跑的还有李锐。有的鸭子钻进了菜地里,李锐担心压到菜地里的菜,只得小心再小心。

一时间,整个归田园居里都是李锐“哼哧哼哧”的喘气声和鸭子们“嘎嘎嘎嘎”的惊恐叫声。

鸭大在这里呆了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这么倒霉过!以前只要下下蛋,吃吃田里的虫子就行了,每天有专人给它们喂食喂水,打扫鸭舍。遇到天气好,还会有人赶它们在雕弓楼前的湖里游一会儿。

自从这胖子来了,每天早上都要被迫出去乱跑不说,这小胖子还要抓走它们的好几只同伴!这才多久啊,鸭舍里的鸭子都换了几轮了!它那小引以为傲的肚子哟,都快瘦出个小蛮腰来了。男颜祸水,训偷成妃

快跑啊!跑慢了就被吃掉了!

顾卿乐不可支地看着李锐的“日常”。

自从她突发奇想让李锐亲手抓鸭子以后,每天搬个椅子坐着看追着鸭子跑的李锐,就成了她的清晨消遣。不是她太恶劣,而是这个办法一举数得,既能锻炼李锐的身体,又能培养手眼脑的灵活性,她觉得好得很嘛!

李铭看见奶奶坐在菜地旁的小棚子里,连忙整了整衣服,毕恭毕敬地过去给顾卿行礼。他低着头过来,顾卿远远只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男孩过来了,等那小男孩走到他的身边,“啪嗒”一下干脆的跪下来,脆生生地喊了声“孙儿给奶奶请安”时,顾卿的心一下子就酥了。

好嫩的声音啊!好可爱的小孩!披着头发什么的果然比扎羊角辫好多了啊亲!

“好好好,孩子快起来,早晨地上凉…”

顾卿和颜悦色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搀扶起李铭,李铭抬起头,一双又黑又圆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自己的奶奶。

顾卿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李铭和李锐的五官并不相似,李铭长得更像方氏,李锐目前眉目被看不清,则不知道是像哪个。

总体来说,李铭的眉毛比李锐的要清秀,李锐的眼睛比李锐要细长。

李铭的样子和神态,看起来很像现代常见的那种家庭环境良好,家教严格的小孩子,满是安静和温和的表情。虽然被顾卿直勾勾的看着,眼神也并不闪烁。

唔,面白唇红,明眸皓齿,脸型也漂亮,长大了会是个帅哥呐!

就是不知道李小胖子瘦下来不知道是什么样。不是说他父母都长得极好吗?应该不会像老国公或者是邱老太君吧?

顾卿的眼前突然浮现出老国公那张国字型的大脸。顶着老国公长相的李锐双眼圆睁地咧开嘴,娇声娇气地喊起了“奶奶”。

呃,太糙了,还是不要了吧。

顾卿选择当儿科医生就是因为她非常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可爱的小孩子。李锐虽然长得不可爱,可是性格却天真的很。这个李铭长得极其可爱,就是不知道性格怎么样。

她看这个小正太不停的扭头去看李锐追鸭子,于是挤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慈祥地问他:“怎么?你也想下去一起玩?”

下去追着鸭子跑?开什么玩笑!

从小深受外祖家庭训影响的李铭一直是个“好学生”。他看着又一次摔倒在地上的李锐,嫌弃地撅了撅唇,然后猛地摇起了头。

“孙儿不想,奶奶。”

“咦?你怎么不喜欢玩儿呢?你这个年纪就应该多玩才对啊。”

顾卿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和院子里一群孩子追着院子里的大狗到处跑,就为了爬到它身上去坐一坐的事情。现在想想,那只大黑狗被他们折腾的够呛,超对不起它。但她的童年确实因为它留下了很美好的记忆,后来大院子拆迁,一院子小孩抱着大黑哭的稀里哗啦的。

鸭子虽然不好看,不过玩起来是一样啦!

李铭整了整袖子,一本正经地板着小脸说:“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啥?”顾卿一僵。这半大小孩在跟她拽文?

话说,方氏是不是老拿这句文言文安慰李锐,所以李锐才使劲吃,把自己吃成这样的啊?她总觉得这句话好像不是字面的意思呢…

‘奶奶好笨哟!’李铭想起娘亲曾说过奶奶不识字,也没读过书的事情,瞬间一股优越感油然而上。

难怪奶奶只知道种田和赶鸭子!其他的她恐怕都不会吧?他看着顾卿莫名其妙的表情,抱着一丝同情和惋惜解释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的举止轻浮,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李铭接着说,“我要去赶鸭子,不免弄脏衣服,大呼小叫,不成体统,这不是君子该有的做法。”

顾卿反而被他这么认真的态度给逗笑了。这是哪里来的“小书呆”?听见他说的话,顾卿想起了原来在儿童医院里她经常逗弄的那个小病人,每次她想带她出去做游戏,那个小萝莉也是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说了会弄脏衣服,淑女不能像个野丫头,我要当淑女”。

后来那个小孩还不是给她带的一到活动时间就喜出望外?

只不过这小家伙李铭倒没有一口一个“妈妈说”,而是“子曰”。噗!

对付这种小孩子,她最擅长了。

李铭得意洋洋的说完了话,有些惴惴不安地看着自己的祖母。他说起来爽快,可说出口后就觉得不太合适。

连父亲在祖母面前都不敢顶嘴,说什么就做什么…他是不是被外祖父和外祖母惯得有些失了根本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你懂得真多。”顾卿笑眯眯地说,“那孔子有没有告诉你要孝顺奶奶,听奶奶的话呢?”

李铭点了点头。

“那奶奶现在想吃鸭子,奶奶就想吃孙子们亲手抓的鸭子,你能不能给奶奶抓一只,表示你的孝心呢?”灭绝师太的翻身之路

李铭为难极了。他看了看早上才换的黑缎粉底小朝靴。这靴子还是新的呢!他准备穿到外祖家里给那些弟兄看看。这朝靴是按照他父亲的朝靴缩小了做的,有趣的很。

看着身宽体胖的长兄尚且艰难地为祖母抓着鸭子,自己明明熟读诗书,立志做个君子,却害怕弄脏了衣物而不去履行孝道,李小呆子羞愧地点了点头。

“奶奶,我这就去抓!”

“孙儿真乖!”顾卿喜笑颜开地看着李小呆头也不回的往菜地里奔去了。

噗,意外地好哄!对付这种乖小孩,只要把他自己绕进去就行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两个便宜孙子,感谢她吧,让他们沉闷的童年生活里留下了一些有意思的回忆!

“你怎么来了?”李小胖嫌弃地看着一身大衣裳的李铭,“你别给我捣乱!”

李铭向来不怕他的哥哥,他整了整衣裳,将袖子卷起来,袍子下摆别到腰带里,“奶奶说她想吃鸭子,我来抓鸭子。”

“什么?”李胖心神一震,悄悄看了一眼顾卿那边。后者正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们这边。他朝李铭伸过头去,威胁地伸了伸拳头。“奶奶是我的!你要敢用撒娇装傻那套跟奶奶卖乖,我就揍你,听到没有?”

李铭心里冷笑一声,哼,就你那体型你还揍我?我一撒丫子你拍马都追不上我!

“怎么了?兄弟两个要好好相处哟!锐儿,你是哥哥,要带好弟弟一起抓鸭子,别给鸭子啄了眼睛!”顾卿一脸满足地坐在阳棚下,满心自得地看着兄弟两个“亲亲热热”的凑着脑袋说话。说是照顾弟弟,其实她早就吩咐了旁边一堆下人看着呢,绝不会让两个小家伙被鸭子叨着的。

他们个个都是人精,若是小主子追的烦躁了,还会不动声色的把鸭子赶到小主子的身边,让他多些兴致。

唔,她真是个很棒的奶奶呢!

“知道了,奶奶!我会照顾好弟弟的!”李锐冲着顾卿灿烂地一笑。见李铭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着他,他接着就着那个灿烂地笑容龇着牙说:“鸭子都是我的!奶奶要吃也是我抓!你就做做样子就知道了,懂吗?”

‘兄长真幼稚!’李铭翻了个白眼,撅着小屁股就直接冲出去了。

那只好肥!他早就盯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鸭子虽然不好看,不过玩起来是一样啦!

鸭子:我们鸭子也有自尊的好吗?

大黑狗:这种自尊我们宁愿不要好吗?

第27章 子嗣艰难

两个小孩卯起劲来捉鸭子,那些可怜的鸭子被追的四方逃散,若说李锐一个人抓偶尔还能逮到一两只特别笨的,李铭的加入就让鸭子们跑起来更没有规律,直白忙活了一个时辰,兄弟两个才放下各自的小心思,“精诚合作”起来。兄弟俩一个赶,一个抓,这才成功的抓到了鸭子。

李铭抱着自己抓到的鸭子,笑的开心极了。就连一身的泥土和脏污,也不再觉得那么碍眼,至于自己的兄长李锐,也变得可爱起来。

“好生生的为什么要来拿衣服?铭少爷掉到水里头去了吗?还是摔了跤?”老太太身边四大丫头之一的磬云来了东园里,想要取儿子的衣裳回去,而且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连佩的香囊和荷包都要换掉。

一听这话,方氏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若只是摔了交,或者是更衣时弄污了衣服,换个外面的褂子就成了,何至于全部都要换掉?她越想越担心,恨不得抱着衣服快点去北园那边才好。

“禀夫人,少爷并没有掉水里去,也没有摔跤,只是早上在菜地里顽,弄脏了衣衫。”大丫头知道方氏担心什么,急忙解释。“少爷衣衫都汗湿了,外衣也有些脏,所以太夫人让我带着小厮回来给少爷另置备衣裳。”

方氏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让丫头们去开铭儿屋子里的柜子取来衣裳,又准备带着下人们亲自去给儿子洗漱更衣。老太太那伺候的大部分都是婆子,铭儿细皮嫩肉的,她不放心。

“夫人,太夫人吩咐过了,要留少爷在北园那边用午膳,太夫人嘱咐了几次,说夫人您管着府里里里外外,不比老太太闲人一个,还是先忙府里的要务要紧。让负责伺候换衣服的丫头跟几个跟奴婢回北园就行了。”

磬云蹲了蹲身,传了老太太的话。

方氏冷着脸,“什么要务抵得上我的儿子?”

“夫人,您这话倒是让婢子们臊得慌。太夫人把铭少爷和锐少爷看的跟心肝宝贝似的,丫鬟婆子们都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生怕有一丝不妥当。再说,太夫人被两位孙少爷逗的十分开心,这前阵子身子上的不爽利都没了。夫人您要去了,两位孙少爷难免不自在起来,反倒是不美。”磬云嘴皮子是四个大丫头里最利索的,这也是顾卿为什么派她来锦绣院的原因。

方氏听了磬云的话,终是没有跟着去北园。但她又实在不放心自己的儿子,所以派了刘嬷嬷跟过去看。等刘嬷嬷回来,禀了方氏铭少爷一切皆好,老夫人心情也很好,铭儿看起来并不是受了委屈的样子,方氏的一颗心才放回肚子里。雪中悍刀行

她也实在是分不了身,再没几个月就要过年了,大伯死后没几年公公也去了,这公府里重孝带了几年,年节里不能大办,今年夏天除了孝,过年重新开门迎客,现下已经成了府里的重中之重。

上次老太太说她子嗣单薄,她当时眼泪差点都没下来。她的委屈又有谁知道呢?

这孝期一过就是四五年,先是大伯,本应只守一年,但因为李锐要守满三年,老爷又刚刚袭了爵,为了怕人诟病,是足足守满了三年的。没两年,已经瘫在床上的公爹悲伤过度又去世了,府里重孝之上又是重孝,公爹去了,老爷哭晕了好多次,悲痛欲绝之下,差点没把身体给搞垮了。

这几年守孝,老爷丁忧回家,平日都是闭门谢客,她身上带着重孝也不好去登别人家的门,她已经离开自己的小圈子好多年了。老爷的身体虚空,因为每天只能茹素,将养了好一阵才养回来。就算养回来了,他们夫妻俩连都不敢有不庄重的言行,更别说弄出几个孩子来了!

人生有几个五年啊?她都三十多岁了!亏是大伯去之前有了嫡子,不然她这么多年更难熬。孝期里平日。

就是自己的儿子,也都是送到外祖家里读书,才和自己娘家的亲戚亲近起来。李锐的母族尚且没有踏进门,她娘家人更不好逾越。

她府里人丁单薄,数来数去主子就这么几口人,还是老的老小的小,能指望上办事的更是没有,就连唯一的小姑子嫁到外地里都三四年才回一次。她都快变成“孤家寡人”了。

今年春节和上元节,老爷要让府里重开府门大操大办,这上上下下要忙的事太多。光是把以前那些素淡的摆设换成喜庆的就花了几个月,更别提其他的了。

这时候老太太带走锐儿养在院子里,她即使是有心每天去持云院请安陪伴也分身乏术。老爷刚出孝,回了原职,原先的同僚不是高升,就是去了他部,老爷每天熟悉人事,还要勤于王事,每天都要到很晚才回来,这来来去去的,人伦大事竟是又耽搁了。

要说方氏现在最担心什么,一是老太太发现锐儿不对,开始插手教养之事;二是老太太真的担心国公府子嗣太过单薄,想趁着刚出孝让老爷快点开枝散叶。

现在老爷还挡着,可是再过一年两年,她肚子里蹦不出个孩子,就算是老爷也难保不生出其他的心思来。

方氏一下子有了“孤木难支”之感,恨不得找一两个帮手来才好。仙之痕迹

雕弓楼里,顾卿带着两个孙子在吃中午饭。两孩子抓完鸭子都巳时(九、十点)了,只是稍微进了些点心和稀粥填了填肚子。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两孩子早就饿得两眼发亮了。

小胖子李锐被顾卿路勒令不准多食,每天中午只有一小碗饭,配上清淡的小炒和汤羹。他的饭菜都是另做的,少油少盐,又比较扛饿。

顾卿其实最爱吃辣,可是这个老太太的胃不太好,一吃辣就胃疼的整晚睡不着,她只好含泪每天吃些容易消化,味道又比较鲜美的菜品。

“这个是用你们早上抓的鸭子做的,多吃点。”顾卿地夹起一块“蜜汁烤鸭”,放进了李铭的碗里。看见李铭吃的香甜的样子,顾卿和李锐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减肥/怕中风什么的,太烦恼了啦!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用膳通常都是不需要自己动手,她们只要负责吃自己碗里的,夹菜和其他琐事自有下人们伺候着。可是邱老太君以前一直是和老公爷一起用膳的,最讨厌丫头婆子们围着,情愿自己动手伺候老公爷,所以久而久之,这边的规矩就是用膳得自己来。

加之她想培养李小胖的独立能力,所以用膳时不准别人伺候李锐,李铭到了这里,也得守这个规矩。这让从小被伺候惯了的李铭非常新鲜。

顾卿给李铭夹了菜,扭头看见李小胖一副吃醋的表情,心情大好,破天荒地准备夹一个“金沙银卷”给小胖子吃。

“来,锐儿今天抓鸭子也辛苦了,你也多吃点。”

李锐咧嘴一笑,露出两个小门牙。

“金沙银卷”是鸭蛋黄加豆馅儿的点心,外面裹着山药炸的,每个只有拇指大小。这点心外酥内软,香甜可口,分量少又不甜腻,顾卿每天都要吃几个。

她拿起公用的牙箸,伸手去夹“金沙银卷”,手却不听使唤地抖了起来。趁其他人都没发现,顾卿迅速地夹起一个卷儿,准备往李锐的碗里放。

却听见“吧嗒”一声,那“金沙银卷”掉到了桌子上。

顾卿尴尬地举着筷子,手不由自主地又抖了抖。

‘奶奶这是怎么了?手疼吗?’

李锐看了奶奶的手几眼,连忙伸出筷子把掉到桌子上的卷儿夹到碗里。致命诱惑·豪门少夫人

“夫子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掉了未免可惜。这么好吃的银卷儿,要不是我这肚儿实在太大了,真是恨不得多来几个啊!”李锐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大声说着话儿,替顾卿解了围。

“掉了再夹一个就是了,兄长你这样太夸张了。”李铭皱了皱眉。掉到桌子上的点心还夹起来再吃,要是他做出来的,母亲已经打他手板子了。

“这是奶奶夹的!‘长者赐,不敢辞’的道理你不懂吗?”

李小胖真乖!真不枉她尽心尽力地对他!原本还尴尬着的顾卿被这小哥儿俩又逗乐了。

顾卿笑着收回了筷子,不动声色地瞧了瞧自己的手。

最近越来越频繁了。不知道是不是要叫个大夫来瞧瞧。但是她又担心万一闹出个“身体不适”来,方氏和李茂会拿着个做借口让李锐回擎苍院。

再加上她身体要欠佳,那方氏肯定早晚都要来“侍疾”的。她可不想那个女人一天到晚站在她面前,饭都吃不下去好吗。

想到这里,顾卿若无其事地随便吃了几口饭,拢了拢袖子就不再进食了。

哎,等手抖好一点了,下午再吃些点心果子什么的垫垫肚子吧。

邱老太太诶,你为什么就不让人伺候呢?让别人帮着夹菜多好啊!

李铭下午跟着哥哥写字,他虽然读的书比李锐多,但一笔字写的倒是没有李锐好。李锐小的时候父亲尚在,习字的功底是实打实练出来的。李铭年纪尚小,古时候为了不把幼儿的手指弄伤,到三四岁才让孩子拿真正的毛笔,所以李铭的字还是挺幼嫩的,只能说得上工整。

两个孩子每写一会儿字就被顾卿赶出去玩一会儿,放放纸鸢或者喂喂鱼休息休息眼睛。李铭觉得今儿一天过的快活极了。

尤其是奶奶,奶奶真会玩儿!听说那纸鸢也是奶奶做的,兄长要的样式,然后自己上的色。奶奶说下次他再休沐,也让他亲手做个纸鸢。

明天就要回外祖父府里了,以前每到这个时候都归心似箭的,现在倒是不想走了呢。

唔,回去跟娘商量商量,以后五日一回改成三日一回算了。奶奶还要吃他亲手抓的鸭子呢,这也是尽孝不是吗?

第28章 过节过‘劫’

时间过得飞快,顾卿刚穿来时秋叶还未落尽,一晃眼大地都飞霜了。

原本顾卿带着李锐是过着平淡又“和谐”的日子的,可惜没过多久,确切的说是一入冬开始,顾卿就无法得闲了。

这是信国公府除孝后的第一个新年,为了“辞旧迎新”,也为了让信国公府重回京城顶级豪门的圈子,方氏是卯足了劲儿大办的。

越到后来,事越多,给下人置办新衣,采买年货,店铺查账、年底庄子里的收成,还有祭祀时的礼器出库等等全都要人。他们现在是国公府,自己是有家庙的,光年前的祭祖就可以忙活死。

这桩桩件件都是事儿,就算她方氏是三头六臂,一个人也做不了。没办法,腊八一过,方氏竟是不得不亲自来了北园,在持云院里委屈哭诉,只求婆婆能出山帮她一把。

她内外繁忙,大冬天里,嘴上急了一嘴的泡。

时隔七八年后,不理家务的“邱老太君”又被重新请了出来,就连她身边的孙嬷嬷和花嬷嬷都被借了去。这是攸关公府前程和门脸的大事,顾卿又不好说不放人,只好放了两个心腹嬷嬷并好几个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家人去帮忙。

香云和烟云从小在府里,又都是家生子,她们跟着孙嬷嬷,从小识字会数,倒是帮了顾卿不少忙。北园的下人是几个主子里最多的,顾卿一伸手,方氏身上顿时一轻。

顾卿从年前开始,就接了无数人家的拜帖,大部分是相识人家的女主人希望年节里过来拜见的帖子。有些邀请赴约或者过府的,顾卿都以让方氏回了。

顾卿翻找老太太的回忆,有些帖子里的人家还有些印象,有些根本就完全不知道是谁。她只好把这些帖子按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分了开来,然后把不知道的那些送去给方氏,让方氏斟酌。

无非就是摆个笑脸迎客,把这些人应付过去就是了。她都这般年纪了,身份又放在那儿,见或不见都有自己的道理。况且能让她见的,不是非常亲厚的人家就是最近朝廷新贵的女眷,这种人,总不会大过年的指责她招待不周吧?

所以她光棍的很。

从进腊月开始,迎神、接灶、敬天地、礼百神,那是一件接着一件。腊月天太冷,李小胖子也没有再出去“锻炼身体”,府上事儿又多,顾卿索性把他当小厮使唤,让他满府里跑腿,顺便监督各院里下人们事情做的怎么样。

一两娘子

信国公府的面积,丝毫不比后世的那些公园要小。从邱老太君住的北园到方氏住的东园,来回就要两三刻钟。更别说库房、针线房、家庙等处,李锐跑了大半个月下来,竟是脖子都出来了,比一直以来抓鸭耕田见效还快些。

只是每天累的够戗,倒床上就睡,连字都不想练了。

一个偌大的公府,这几年因为孝期都没有怎么采买下人,新买的下人好多还在调1教就拿来用了,不免有些纰漏,也有那些心大的,想趁着府里要用人的机会出头,反倒越了规矩。李锐从小在方氏院子里看着她办事,对这些下人该如何处置也清楚的很。

他脾气暴躁,有时候火上来了,叫家人把下人们拉到院子里打上一顿也是有的。对于那些偷奸耍滑的,他也不罗嗦,别人年节有的东西这些人都没有,都是家生子,羞也羞死了。他的办法简单粗暴,又有些孩子气,可是异常有效。

他是公府的嫡长孙,身份放在那里,下人们本想敷衍,可他身后带着老太太派来的几个老家将做护卫,一个不诚心就打,方氏向来对他又是百依百顺,比对亲儿子还好些,他们也不敢敷衍,一看到这个小煞星来了赶紧尽心尽力的把手中的差办好,效率很快就提上去了。

这倒成了意外之喜。

李铭腊月一到就回了府。过了腊八,就算是夫子也要回家操1办过年的事情的。李茂年底事多,忙的连方氏一天都见不到他面儿。李铭回了府,母亲忙,其他人都忙,唯有他闲得很,颇有些失落。

好在休息了没几天,他就被持云院那边叫去了。李锐负责在府里跑腿、督办下人们的差事,办的有模有样,这让顾卿意外之余,就连年幼的李铭都抓了壮丁。他年纪还小,也不敢让他做什么要紧之事,就让他负责核对数量,抄写东西之类的轻巧活。

晚上也不让他回去,他哥儿俩个都睡在老公爷以前住过的“归田园居”。

李铭习惯了早起,到了北园里每天早上要睡到寅时之后,反倒不太习惯。

李铭和李锐在府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原来偌大的家业扛起来有这么不易。

这还只是府里的事情,若涉及到府外,不知道有多少。看李茂镇日里连家都归不得就知道了。他们家发迹晚,人口少,可得用的下人也不多,府里家人里还有一半是当年爷爷养起来的老兵。

李锐和李铭哥儿两日日里忙来忙去,竟也忙出了滋味来,尤其是李锐,以前每天混吃等死,现在能做出点事儿来,早憋着一股劲儿想让奶奶看看,方对的起奶奶为他的谋划。玉颜局

府里的老人们原来对李锐的评价不高,尤其是那些见过李蒙大老爷的下人,以前都常常惋惜的惋惜,叹息的叹息。可现在李锐行事果决,处理事情干净利索,颇有李蒙当年的风范,这些下人们现在也大都改了看法。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长大了,也许一切也会变的。李蒙大老爷小时候不也不起眼的很吗?到了十三四岁拜了晋国公为师后方才开的窍,一鸣惊人的。

至于李锐,他本来就是个责任感较重的孩子,顾卿把他当大人待,他也就努力让自己像个大人那样行事。他在身为大理寺卿的外公府上,是小辈里最大的孩子,许多事情都是他做主的。可回了府里,人人都当他“小少爷”,他娘一方面关心他,一方面又对他要求极为严厉,这让他从小做任何事都慎之又慎。

这段时间,他每天摆着“少主”的架子,一本正经的点着库房和冬衣的数量,核对着每笔发出去的款项,就算是协助他的管事们都不得不赞叹他的认真。

和李锐简单粗暴却有效果的方法不同,李铭处理事情来详尽仔细。

谁出的库,谁点的数,谁领的东西都一一记录在案,谁出的纰漏不但出事的人受罚,上一个环节的人罚的更重。这么一来,上下监督,上下帮忙,事情做得又快又稳。

顾卿三不五时就会来看看兄弟俩做得怎么样了,而即使她是个大人,也不得不承认她也不会做的比他们更好。

虽然这和顾卿把身边得力的下人和管事都拨给了他们协助办事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兄弟的行事手段,在这个年纪就可以预见未来绝不是庸才之辈。

李锐眼光敏锐,当机立断。李铭处世稳妥,润物无声。这些可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只能说他们天赋惊人吧。

只盼他们哥儿俩能一直好好的,兄弟感情和睦,以后兄弟合力,以后两人功成名就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哎。最近邱老太君该干的事情太多,当奶奶当的也太入戏,她都已经陷入“祖母”的角色扮演里不可自拔了。明明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居然已经开始想到两个孩子十几年后的未来。

她还能不能陪他们十几年都难说。霸宠,驯服坏坏魔女

说起来真是亏死。人家穿到古代谈谈恋爱,聊聊风月,闯闯江湖什么的。她就被困在这个府里,养孩子,种田,操持莫名其妙的家务,没事就被那一对夫妻当刷孝顺值的对象,摆摆慈母的范儿给儿子儿媳妇刷刷孝顺度。

所幸宅斗目前没看到,宫斗也跟她沾不上边。方氏再怎么想把李小胖拉下水,只要李小胖有了上进之心,总是不会溺死在烂泥里的。唯一要担心的无非就是安危问题,她能护他几年,就护个几年。

“奶奶?奶奶?你是不是乏了?乏了就去歇歇,孙儿们来就行了。”晚上,忙完了一天的兄弟俩来给顾卿“汇报工作”。眼见奶奶似乎是神游太虚了,李锐不免有些担心。

和顾卿朝夕相处,李锐知道奶奶身体似乎是有些不对劲。但是为了她,她硬是压下去没有和任何人说。他只能努力点,再努力点,等他能够让奶奶放心了,她应该会找大夫,好好养身体的吧?

都怪他太没用了。

“哦,没有只是晃了晃神。你们接着说吧。”顾卿看着面露担心的两个孩子,心里不禁一暖。虽然不能有帅哥陪伴,早日结束自己剩女的身份,但是有两个贴心的未来小帅哥(大概吧?)承欢膝下,也是让人愉悦的事情啊。

两个小孩絮絮叨叨地表功自己做了什么事,顾卿微笑着听着,持云院里灯火通明。

“嘘,轻点,别把奶奶弄醒了。”

李小胖和李小呆轻手轻脚的离了主屋。他们两个说了一半,顾卿就靠着软榻睡着了。嬷嬷和丫头们扶着老太太躺下,盖好了被子,他们就告退回归田园居里去了。

“哥哥,你说这还要忙多久啊?”李铭叹了口气。别说奶奶人老体弱,就是他娘,他白天去请安的时候,眼睛下面也是重重的青色。

“都不想过年了!说是过节,跟过‘劫’一样!”李锐变化最大,这一个多月下来,瘦的出了轮廓,眼睛也变大了许多。

“咱们也别在院子里傻立着了,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忙。祭祖的大事可不能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