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里的仆役告诉我,你时常在王府外打转。昨日你一早便知我与另外一位姑娘是墨城王府里的人,对吧?”

骆氏少年的神情渐渐变得不一样了。

他的惊愕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微笑。

他说:“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施瑶道:“我们来谈个交易吧。”

他打量着施瑶。

施瑶大大方方地任由他打量。

半晌,他忽然露出古怪的神色:“你是墨城王的女人?”

施瑶说道:“这个你不必知晓,我助你,你也助我,各取所需。”

“你的名字唤作什么?”

施瑶听他此话,便知他应承了。

“我姓施,单名一个瑶字。”

“骆堂。”

第十四章

施瑶在傍晚时分回了秋梧院。

刚与岚儿换回来不久,阿葭便过来了。这一次她走的是正门,屋外的仆役给阿葭开了门,她带着岚儿笑盈盈地走进。

“想来妹妹在秋梧院待得发闷了,今日原想着过来陪妹妹说说话,不巧的是来了客人。此人乃当今圣上的掌上明珠,平玉公主,公主乃微服,所以今早我也不欲声张,”她松了一口气,又道:“燕阳的天家贵女委实难以相处,这位公主殿下可真真是被宠得娇纵极了。”

施瑶是知道平玉公主的。

过了今年,平玉公主便是双十年华了,可她迟迟不愿选驸马,闹得当今皇帝有些头疼。不过皇帝宠着她,也任由她胡来。施瑶并未与平玉公主真正碰过面,不过她却是见过她的。

彼时宫中盛宴,她正好情窦初开,目光总是悄悄的又悄悄的偷看着闲王。

平玉公主与闲王走得近,她每次听到平玉公主在闲王身边撒娇,皇叔皇叔地喊着,便打心底地羡慕。

闲王今年三十出头,至今还未娶妻,原因她不晓得。她只知闲王之所以当了闲王,是因为他出生的时间有点尴尬,先帝风流,驾崩前夕还令得宫中妃嫔怀了龙种。此事若搁在先帝驾崩前,本该是件让怀胎的妃嫔乐上一辈子的事情,无奈先帝双脚一蹬,驾鹤西去,适逢新帝登基,这肚里的龙种难免就几分不合时宜了。

于是乎,妃嫔灰溜溜地生下一子,新帝为这位皇叔赐了一座宅邸,还有封号,接着便在燕阳城的角落里生灰结尘了。若非平玉公主与闲王走得近,恐怕偌大的燕阳城也无人记得有这么一位王爷的存在。

哦,当然了,除了目光独特的施瑶。

灰尘再多,也抵挡不住她一颗情窦初开的心。

阿葭说着,又对屋外的两位仆役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我好好地与妹妹说说话。”两位仆役从善如流,横竖郎主也只吩咐了不许施氏离开。

屋门一关。

阿葭径直在施瑶身边坐下,她微微侧头,问:“妹妹在想些什么?”

施瑶此时方从闲王身上回神,她道:“没有,只是在想那一位平玉公主。”

阿葭说:“平玉公主性子娇蛮,与她相处真真是累人,还不及与妹妹相处呢,”她笑了下,又说:“不妨告诉妹妹,这位平玉公主心尖上住着一位郎君。”

施瑶微微一愣,道:“是…郎主?”

阿葭笑道:“妹妹果真聪慧。”

施瑶只觉诧异,不曾想到那一位眼光高于顶的平玉公主竟是仰慕谢十七郎,还仰慕得如此不动声色。不过话说回来,这平玉公主眼光倒是不怎么好。

喜欢什么不好,偏偏喜欢个短命郎。

哦,不。

施瑶又默默地在心里补充了一长串的词汇——脾气古怪小气计较心机城府深癖好奇怪自负到极点的短命郎。

“幸好郎主没回来,不然平玉公主怕是要赖在我们府里不肯走了,”顿了下,阿葭又说道:“对了,你今日又去了墨香楼?我听我的侍婢说那姓骆的少年郎又缠上你了?”

施瑶微微垂眼,说:“并无,他只是有些固执罢了,我认真品读他的诗作后,也算是圆了他的心愿,估摸着以后也不会来找我了。”

.

阿葭又坐了一会方离开了秋梧院,留下了陷入沉思的施瑶。

她今日与骆堂达成了交易。

她需要听命于自己的人,骆堂负责给她寻找两个听话机灵的仆役,在她需要的时候必须要及时出现在她身边,她不需要的时候就由骆堂养着。

其次,她给骆堂提供将骆氏纸在墨城发扬光大的方法,若是成功了,骆堂要赠予她一千金。

金非金子,乃大晋通行货币的统称。

三十年前,一金能买十匹布,如今一金只能买两斗米。

不过骆堂对她的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丝毫不觉得她能想出什么好法子。虽然答应了她的两个条件,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让她向谢十七郎提起骆氏纸。

施瑶口头上自然是应承了。

然而,她并不觉得谢十七郎会看上骆氏纸,那人喜洁,用的纸都是洁白无瑕的,又怎会喜欢质地天生泛黄的骆氏纸?

横竖现在谢十七郎还未回来,她先套牢了骆堂再说。

在她的那个梦里,宜城骆氏的骆氏纸在数月后便会在晋国流行,无人不知骆氏纸。还有数月,她就不信她想不出好的方法。若是因此让骆堂欠她一个人情,那就最好不过了。

.

秦州洛丰。

谢氏别院。

此时此刻,正厅里传出了悠扬的琴音。谢十七郎位于坐地屏风前,膝上搁着七弦琴。他漫不经心地弹着琴,修长的十指娴熟地在琴弦上翻飞。

白丰侯在一旁。

每逢郎主有心事时,便会弹琴。这一点,作为多年的心腹,他与白卓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半月前郎主离开了墨城,便开始在秦州里头打转,几乎踏遍了秦州的所有大城小城,依旧没有寻到令郎主满意的纸。

琴音倏止。

白丰望向谢十七郎。

谢十七郎道:“白卓回来了。”话音落后,白卓的身影果真出现在正厅的门槛前。白丰对此并不惊讶,郎主的耳力非同寻常,格外灵敏。

白卓跪下行礼,只见他面上带了丝喜色。

“禀告郎主,属下不负所托,终于寻到了最合适的纸张。”他呈上一张微微泛黄的纸,道:“此纸与寻常纸张有一丝不同,它质地偏硬,颜色也偏黄,但是有个优势,容易存留,且时间长久,恰好符合郎主的要求。”

谢十七郎捏起纸张,轻轻地揉搓了一下。

与燕阳的万州纸相比,手感偏涩。虽然颜色偏黄,不太符合他对事物的审美,但也勉强能够将就。

谢十七郎问道:“此纸产自何地?”

“回郎主的话,乃秦州宜城,是一家姓骆的所制,唤作骆氏纸。”

谢十七郎微微沉吟,而就在此时,有一仆役进来,跪下禀报道:“启禀郎主,闲王来访。”谢十七郎眉头微蹙,说道:“闲王?”

白卓说道:“方才正想跟郎主提起闲王,属下在回来的路上见着了闲王,原以为闲王只在路过,没想到马上就过来了。”

谢十七郎在燕阳城时与闲王算是交好,后来他被封了异姓王,前往封地墨城后,与闲王的来往便少了。最近的一次也恰好是在阳城相遇,才有了同游阳城,共赏奇景。他此回过来洛丰,知道的人不多,倒是没想到闲王会主动找上门。

思及此,谢十七郎说道:“收起骆氏纸,请闲王进来。”

仆役应声。

半刻钟后,有脚步声传来,身影还未现,便先传来一道温和的笑声。

“我瞧见了你身边的白卓,便知道你在洛丰,原想来谢家别院看一看的,没想到你真的在。”一抹月牙白的人影从门口走进,双目明润,端的是温文儒雅,芝兰玉树。

闲王含笑道:“十七郎,数年未听你的琴声,不曾料到竟是进步神速,与你父亲当年有得一比。”

“家父归隐田园后,时常抚琴,心境已然不是我能相比的,”谢十七郎抬袖一挥,道:“王爷随意。”

闲王随意一坐,有仆役奉上了一盅新茶。

他抬杯喝了口,说道:“十七郎这儿尽是好茶,洺山毛尖?”

谢十七郎颔首。

闲王欣然尝之。

谢十七郎问:“王爷极少离开燕阳,上回是为了寻找出来游玩的平玉公主,这一回可是为了皇命?”

闲王叹道:“非也非也,还是因为我那皇侄。”他看了谢十七郎一眼,说道:“十七郎生得面如冠玉,难怪平玉在燕阳时常常心不在焉。平玉被皇兄宠得无法无天,性子难免有些娇纵刁钻,偏偏又跟一尾小鱼,滑溜得很,我一不留神又被她溜走了。皇兄头疼得很,才特地命我将平玉带回宫中。前两日我的随从禀报,说平玉已经前往墨城。若无十七郎,我这皇侄怕是不愿跟我回去了。”

谢十七郎道:“我明日便启程回墨城。”

闲王说:“十七郎愿意帮忙是再好不过了。”

谢十七郎:“不过是小事一桩,闲王客气了。”他本来也是打算这几日便回墨城的,府里还有个阿葭,单独留她在府里这么久,也不知会不会闹出什么事来。

第十五章

虽说平玉公主刁蛮且娇纵,但是施瑶从未像过现在这般如此感激平玉公主!

那一日平玉公主离去后,第二天又过来了,她天天缠着阿葭,仿佛阿葭将谢十七郎藏起来了似的,不缠出个十七郎来就不愿罢休。阿葭被缠得连歇口气的机会都没有,这正好让施瑶捡了漏子。

没两日,她就再次见到了骆堂。

骆堂办事效率不错,很快就给他寻来两个家世清白的仆役。骆堂还为他们取了名字,一个唤作狼毫,另外一个唤作砚台。不过被施瑶无情地抨击了,用回他们原先的名字,阿盛与阿兴。

骆堂嘀咕了一声:“俗。”

施瑶闻言,瞥了骆堂一眼,说道:“百业兴盛,何俗之有?”

骆堂说道:“横竖是给你挑的仆役,虽然是我养的,但听命于你,迟早也要还给你的。”少年郎着重在“养”字上,重重地哼了声。

施瑶说道:“宜城骆氏世代造纸,即从商,必讲诚信。且你读圣贤书…”语气一变,“莫非不识何为君子一诺驷马难追?”她缓缓地打量着他,又说:“哦,险些忘了,你是个少年郎,年纪尚轻,不懂也是情有可原。”

骆堂被这番话气得满脸通红,伸指在半空中抖了又抖。

“你你你你…”

施瑶微微一笑:“我怎么?郎君如此激动,莫非想到什么好方法来让众人知晓你们家的骆氏纸了?”

骆堂深吸一口气,说:“施氏女!你年岁几何?”

“骆郎争辩不过我,莫非要拿年纪说事了?”她笑吟吟地说着。与气急败坏的骆堂一相比,落入阿盛与阿兴的眼中,他们顿觉出钱买下他们的骆氏郎君不及一脸云淡风轻的施瑶来得靠谱。

骆堂投降了。

此女牙尖嘴利,他压根儿争辩不过她。

他道:“王爷可有回来?”

施瑶说道:“你成日盯着墨城王府,又岂会不知王爷有没有回来?”顿了下,她淡淡地道:“王爷行踪向来成迷,若是回来了,我定会想办法向王爷提起你的骆氏纸。”

此时,施瑶话锋一转,又道:“我这几日仔细地研究了你的骆氏纸,不妨与你说,与王爷平日里的喜好不符。我只能尽力帮你一试。”

说话间,她打量着骆堂的神情。

见他沮丧地耷拉着双肩时,她眸色微闪。

她轻声道:“我有个法子可以一试,不过需要阿兴与阿盛的配合。”她对两人招招手,低声说了几句。两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骆堂却有些怀疑。

“此法当真可行?”

施瑶笑道:“不试试又怎么知道?”

.

施瑶让骆堂去置办了一套新衣裳。

当骆堂穿上后,阿兴与阿盛的眼睛都不禁亮了亮。果真是人靠衣装。之前骆堂穿得随便,穿个粗布袍子便了事,如今换上翠绿藤纹锦袍,加之端正的五官,活脱脱像是世家里出来的郎君。

随后骆堂坐上了马车。

马车里还有脸色惨白的阿兴。

骆堂带着阿兴拜访了数位巫医,待巫医医治后,骆堂除了送上酬金之外,还有一些瓜果,以及一叠骆氏纸。措词也完全按照施瑶所说那般——

“多谢巫医的医治,送上酬金与瓜果聊表心意。至于这纸,乃前段时日所得,虽然手感偏涩,但存留时间长,听闻巫医们的药方纸隔一段时间便要重新临摹,尤其是雨天,特地送上此纸,盼能解巫医之忧。”

接着骆堂又带着阿盛去拜访了墨城的其他巫医,也是如同之前那般如法炮制。

不到数日,骆堂带来的两车骆氏纸,很快便用了一小半,同时也花了不少金。不过好在骆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做着小本生意,也不会缺钱。

骆堂瞅着施瑶,问:“此法若是不成,你打算怎么赔我?”

施瑶也瞅着他,说:“你若不信我,自然也不会照着我所说的去办。何必多此一问?”

骆堂讪讪一笑。

他有时候真不明白眼前的施瑶自信是哪里来的。但是她说出那个方法后,骆堂心中也的确是认同的。

施瑶换了一个角度去想。

之前大半年里,骆堂都盯着墨香楼的诗会。三十年前,认得字的人不多,用得上纸的都是贵族,随着新帝登基,这数十年里纸张也逐渐普及,竹简也渐渐被遗忘,但是寻常百姓一想到纸,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圣贤书。

所以骆堂才会盯着墨香楼的诗会不放,想着在墨香楼一炮而红,让更多的人知道骆氏纸。

但是骆堂却想错了一点。

随着纸张的普及,各个地方的纸亦是五花八门的,骆氏纸想要众多纸张中取胜,依靠读书人口中相传委实有些困难。所以施瑶让骆堂换了个角度去想。

不一定要在书生上费心思,或许可以先从其他人身上,在这个全民信巫的时代里,有一种特别的存在,比如巫医。

书生口口相传之下,固然传播广泛,但是若能得到巫医之间的口口相传,效果亦然不差,且不说是个人便会生病,生病了总少不了请个巫医回来看看的,若是大户人家见着巫医用着骆氏纸,兴许有好奇者便会问及。

不过此法倒是需要时间上的等待。

骆堂花了三日才将墨城的所有巫医都拜访了一遍,之后便只能静等效果,施瑶也只能在墨城王府静等消息。只不过小半月一过,骆堂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什么动静,反倒是传来了谢十七郎归来的消息。

守着秋梧院的仆役高兴地说:“郎主出去这么久,也许气也消了,姑娘一定能再次重获郎主的欢心!”

施瑶扯唇一笑,内心却是在忧愁。

谢十七郎一回来,她出去可就没那么方便了,但愿谢十七郎这尊老佛爷已经将她忘记到角落里了。最好是被平玉公主缠上,然后欢快地去燕阳城当天子女婿,再也不要回墨城了。

第十六章

施瑶刚从仆役口里得知消息,次日谢十七郎便回来了。门口的两个仆役告诉施瑶,与郎主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位贵人,至于是何方神圣,两个仆役却是不得而知。

施瑶也不以为意。

她半点也不关心是谁和谢十七郎一起回来了,在燕阳城里她什么贵人没有见过,不管是什么贵人,只要能让谢十七郎忙得无暇自顾的便是她的恩人!她愿意早晚磕三个头,等她身上有钱傍身后,再早晚三炷香供奉在神台之上!

仿佛鬼神听到了她内心的渴望,接连数日,她所居的秋梧院风平浪静,连阿葭姐姐也没有来寻她了。不过想来也是,谢十七郎已经回来了,身为宠妾自然是要陪伴在郎主身边的,更何况还有一个对墨城王妃之位虎视眈眈平玉公主。

施瑶稍微安心了一些。

估摸着谢十七郎是记不起她来了。

如此甚好,甚好。

只不过很快的,施瑶又开始发愁了。正因为谢十七郎回来了,阿葭不敢带她出去,也无暇助她偷偷离开王府,更不要说因为府里郎主归来,除了不知何方神圣的贵人之外还有个当今圣上的掌上明珠平玉公主,所以此时此刻王府守卫格外森严,里三层外三层的侍卫,小贼若是进来了只怕插翅难飞。

甚至连平日里会在送饭期间与她搭话的两位仆役都不敢与她多说什么了,生怕一言一行会被他们家郎主晓得,每次送饭眼里含着千言万语,偏偏半个字都不敢说。

施瑶恨恨地咬了一口馒头,只觉食之无味。

她坐在窗前,望着湛蓝的天色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