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小宝最终没将傻狍子大快朵颐。

虽然不打算吃掉,可玩一会儿倒是没啥, 抱着这样的想法, 他先是用草绳套住了傻狍子的脖子, 这才弄醒了它。然后就拽着傻狍子漫山遍野的撒欢, 弄到后来, 傻狍子都晕了,只傻不愣登的瞧着他,他往哪儿去,自个儿就跟到哪儿。

等小宝上树掏鸟蛋时, 也只是简单的把草绳绑在树干上,然而傻狍子没有跑,就这么仰着头望着小宝糟蹋鸟窝。瞅着这傻样, 小宝愈发不想吃它了, 到最后干脆把草绳的另一头给它了,然而就算这样,傻狍子也没跑, 接着跟在他屁股后头浪。

到了日落时分, 小宝拍拍屁股走人了, 他跑得极快,中间还爬树上窜过去, 傻狍子到底没能跟上,只委屈巴巴的立在原地许久,这才返身走了。

于是, 这一晚傻狍子第一次度过了不眠之夜,它完全闹不懂今个儿碰上那小孩的路数。它决定,等天亮了继续在今个儿分手的地儿等着,等不到就接着等,总能闹明白的。

于是,小宝今晚再度挨了打,打得他屁股开花,打得他嗷嗷鬼叫,顺便还害得他二舅再度含泪独守空闺,因为猪崽再度被“吓”到了。

因为小宝一口咬定,他今个儿只是出去掏了鸟窝,旁的什么事儿都没干,最终展易和俞小满还是放过了他,毕竟男孩子淘气还算是正常的,只要他没往野猪坳那边窜,普通的玩闹还是被允许的。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小宝点亮了新的技能,猎物那么好玩,干啥非要学他爹打猎呢?不打死,只玩不成吗?正好,没猎物就没法证明他一天干了啥,哪怕挨打都比以前轻了许多。

这么一举数得的事儿,当然要天天干了。

只这般,除了早晨的数数认字课外,小宝彻底撒欢了。又因为他保证不去招惹大型猎物,当爹娘的也默认了他好动一事,由着他漫山遍野的祸霍野兽。

从此,小青山深处就流传着一个传说,被展易看中了大不了就是一个死字,早死早投胎啊。可万一被展易家的小东西瞧上了,那才是真正的噩梦。小宝轻易不杀生,他通常就是玩,偶尔搞个什么惊喜的,譬如把野山猪崽子往狼窟里这么一丢,吓得狼群大白天的嗷嗷鬼叫,也会把孤狼引到野猪坳里,再不然就是替群狼邀请老虎来家做客,甚至他还单方面的举办了深山聚会。

野兽们纷纷奔走相告,只道深山里出了个妖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天天糟蹋他们。要是为了吃,那没问题,野兽们也都能理解,可那小混世魔王分明不缺吃食,就是为了糟蹋他们而糟蹋他们。

这就很悲伤了。

更悲伤的是,展易也不是每天都放任小宝胡来的,隔三差五的他还是会拎着小宝出来打猎,美其名曰教导家传手艺。每到这个时候,野兽们都会避得远远的,他们不怕死,就怕生不如死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唉,做野兽真难啊。

也不知道展易发没发觉带上小宝出来打猎总是很难,也许后来发觉了,他就很少带小宝了,而是转而带上隔壁家的猪崽。猪崽是个好孩子,他喜欢给野兽们通风报信,每次瞅着远处有野兽了,他就想方设法的通知人家赶紧跑路,野兽们倒是很喜欢他,就是逃跑的方向不好判断,有时候好不容易逃脱了展易的猎杀,等待它们的却不是广阔的自由天地,而是混世魔王小宝。

这就很尴尬了。

小青山的野兽们,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每当它们回想起从前的好生活,都忍不住涕泪横流。再想想以后的日子,不少野兽都被迫背井离乡,尽可能的搬远一点,轻易不往这边来。然而,可惜的是,就算它们不主动送上门来,小宝仍然能每次都准确的找到它们的老窝。

它们能怎样?再次搬家呗!

俞家老二蓦然发现,山这边的野兽好像少了很多,以往他每次去砍竹子,都还能听到几声狼嚎,可最近一段时日,仿佛很久没听到了。甚至连野猪坳那边,都安静了不少,就连以往总拿松果砸他的松鼠和猴子都少了不少。

咋的了?莫不是出鬼了?

别说俞家老二了,连展易也想不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他倒是静下心来仔细去查过原因,可这几年年景都很不错,按说野兽的日子该是过得很好才对,若是依着常理而言,该是崽子一窝一窝的下,打猎也该很容易才对。

琢磨了好几日都查不到真实原因,正好这会儿又摊上了夏日的雨季,展易很干脆的暂时放弃了打猎,回家开始打孩子玩儿。

这不老话说了吗?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小宝欲哭无泪,叫他无比绝望的是,他爹不靠谱也就算了,他.娘也很轻易就被说服了,连连点头赞同道:“对对,小宝太皮了,该是好好打一顿,帮他紧紧皮子也好。”

摊上这样的爹娘他能怎么办?只好等雨季过了,天放晴了,去拿山里的野兽们出出气了。

所以说,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就因为小宝自个儿做的孽,野兽们纷纷四处逃避。如此一来,展易很难打到猎物了,他只能打孩子出气。自以为遭了无妄之灾的小宝,满心满眼盘算着回头拿野兽们撒气。真正无辜的野兽们只能再度放弃家园,背井离乡……

真的是天道好轮回。

待天放晴了,猪崽跑来看他的小宝哥哥,进门张口就是:“小宝哥哥你是不是又挨打了?姑姑、姑父,以后你们打小宝哥哥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一声,我要看,要看!”

小宝:……看你个头!!

俞小满很喜欢猪崽这个小外甥,因为他不像小宝那样一天到晚往外头窜,相对来说,他皮肤更为白皙一些,长得又是虎头虎脑格外的讨人喜欢,加上嘴甜会说话,每回他来,俞小满都会拿出好吃好喝的招待他,哪怕他一天往这儿跑上十八趟,也依然格外得受欢迎。

眼瞅着猪崽又要坑自己了,小宝立马出来捍卫自己的主权,先是简单粗暴的抢走了猪崽的零嘴儿,然后赶在猪崽抗议之前,拖他来自个儿房里。

说起来,打从小宝过完了三岁生日后,小宝那狠心的爹就将他轰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小山洞里,尽管小山洞里样样都不缺,可他依然很生气。生气的并不是不能跟爹娘住一道儿了,而是气爹娘都这么嫌弃他。

对,不单是爹嫌弃他,连娘也是!当然,隔壁家也一样,猪崽也就只有“被吓到”的时候,才被允许跟爹娘睡一炕,旁的时候也是自个儿待着的。

这会儿,小宝拽着猪崽到了自个儿那屋,压低声音跟他谈条件:“你说,咱们偷偷的溜出去玩咋样?”

猪崽一脸的鄙夷,一点儿也不受诱惑的道:“见天的就知道跑出去玩,就这么大点儿的山头,你咋还没玩够呢?没劲儿!”

“不,咱们这回跑得远点儿,跑下山你说咋样?”小宝其实老早就想去山那边看看了,可惜他爹娘看的紧,千叮咛万嘱咐每天日落之前必须回家,如若不然,小心屁股!

为了自己的屁股着想,小宝最远也就跑到了隔壁山头,大清早的出头,天擦黑勉强回到家。饶是如此,他还是挨了揍,还被揍得不轻。

“你不怕挨打了?”猪崽眨巴眨眼睛,脸上是满满的怀疑。

小宝幽幽的叹了口气,他怕啊,要真的不怕挨打,他老早就跑了。可就算这样,他还是想出门,去瞅瞅山外面是啥,是不是一重又一重的山,还是旁的啥。

把自己的想法跟猪崽一说,当下就得到了认同。其实吧,猪崽也想出去瞧瞧,不过比起小宝,他显然更有计划性。

只听猪崽道:“咱们可以这样子,等我爹或者姑父下山时,偷偷的跟着去,起码得先寻到下山的路吧?只要小心着点儿,别叫他们发觉就成。先跟着去一回,等回头把路给摸熟了记住了,咱们再自个儿下山去。”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小宝赞同的点了点头,补充道:“那就跟着你爹。二舅他这人比较傻,跟着他不容易被发觉。”

“你才傻!”猪崽不乐意了,虽然他也觉得他爹比姑父要傻,可别说出来啊,说出来多伤人呢。再说了,比如每次逢集都要下山的姑父,他爹一年到头都出不了几回门,毕竟猎物个头大份量重很多还不好囤放,毕竟趁着新鲜送到山下。而篾器就不同了,近一两年里,他爹做的篾器都是小而精致的,好几天才能完成一个,三五个月下山一趟就成了。算算日子,他爹上个月才下山过,下一回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了。

俩人仔细的商议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跟着展易下山,想来只要小心一点儿,就肯定不会被发现的。

不过,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呢?小宝倒是没考虑过这一点,他对自己非常的有信心。至于猪崽,他想得稍微远一点,琢磨着真要是运气不好被姑父发现了,他就告诉姑父是小宝哥哥非要带他出来玩的,他是个乖宝宝的。

嗯,就是这样。

商量完毕,万事俱备,就等着展易下山了。

在耐心的等待了七八日后,这一天终于到了,提前一天展易准备好了一切,只等着次日一大清早就背上猎物去山下镇子赶场子,卖掉猎物倒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采买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对了,小宝的生日快到了,得给他买个礼物。

作者有话要说:

睡懵了,起晚了,明天还是老时间。

第85章

第085章

孩子生辰送礼物这个事儿, 还真不是他们这一带的习惯。按说,只有当长辈过生辰的时候, 身为晚辈才会送上寿礼。反之, 小辈儿大概也只会在过年那会儿, 得一份压岁钱了。

可谁叫俞小满不走寻常路呢?在得知这年头孩子过生辰仅仅就一碗长寿面后, 她就格外得心疼自家小宝以及隔壁家的猪崽。横竖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她索性每年都准备两份小礼物,小宝和猪崽都有。

礼物肯定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甚至有一次就是她亲手做的一件小肚兜,大红色的底上头还绣了个Q版的小老虎, 被小宝嫌弃得不要不要的,气得她好悬没忍住把这孩子拖过来打一顿。之后,展易也学了她, 不过比起俞小满, 展易显得更会挑礼物,头一次就做了一副简易的小弓箭,把小宝高兴的当场就一蹦三尺高, 好几日都是乐淘淘的。

这不, 眼瞅着又快到小宝的生辰了, 展易思忖着,他会做的小玩意儿, 这几年也都送过了,送重复的没啥意义。正好,这回是掐着赶场子的日子下山的, 仔细挑拣一番,说不定就能寻出好玩意儿来。

当然,他也防备着万一没挑到中意的,就想着回头再做一副弓箭好了,反正上回那副瞅着也旧了,再说本来就是小孩子玩的,没啥威力,他要是再做还能做得更加结实一些。

这般想着,他还格外多带了些钱,虽说猎物能换钱,可这回除了要给小宝买生辰礼物外,还得多买些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事实上,比起隔壁家,他们家用佐料格外得费,不过他倒是无所谓,横竖小媳妇儿也就这么点儿爱好,费点儿就费点儿呗,他回头多打几只猎物就好了。

因着心里揣了事儿,展易只步履匆匆的往山下赶。这条下山路,他已经走了无数遍了,怕真的是闭上眼睛都能摸对地儿。当然,哪怕心里有事儿,他依然分神注意着四周,毕竟这里是深山老林,即便野兽们决计不敢主动惹上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掉以轻心。

一路疾走,便是展易的脚程极快,走到山下时,天也已经大亮了。站在山脚下,他还下意识的瞅了一眼俞家的方向,略定了定神,这才抬头往村头走去。

俞家,早几年就彻底没人了,不过房舍倒是不曾荒废,毕竟故土难离,再说祖宗祠堂还在上河村呢,以俞承嗣那性子,是断然不会舍弃祖宅的。好在俞家的人虽然都跑了,可族里人却还不少,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俞大伯在吗?因着俞承嗣的关系,俞大伯家里的儿女,尤其是年岁比较小的,都一溜烟儿的跑出了村子,去了平安镇乃至县城里,不过俞大伯本人却是没人,他年岁大了,身子骨也不是很好,每日也就拿手放在背后,弯腰驼背的在村里闲逛。

展易隔段时日就会下山一趟,所以他好几次都在村里遇到了俞大伯。不过,两人并不熟悉,见了面也最多就是点点头,倒是有几回俞承嗣托人带口信找俞家老二,都是俞大伯帮着转达给展易,再叫展易告诉俞家老二的。

事儿都是没啥事儿,不过就是劝俞家老二别总是待在深山老林里了,没出息啊!这么也没错,毕竟这年头最出息最体面的当属读书人了,再其次就是拥有不少土地的地主老爷,接着像俞父这种手工匠人也不错,再不行去做点儿小买卖也好。

像俞家老二这般,倒是有一手祖传的手艺,可他完全没进取心,每年做出来的篾器,绝对足够一家人吃喝嚼用了,也存了一些养老钱,却完全没有出山置办家业的打算。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没出息的表现。

幸好,俞家老二那性子,说白了就是独,他自个儿过得高兴就好,哪里管旁人说什么?这俞小满以往还有些顾忌村里人的说辞,不过那也是以前了,自打俞父俞母以及俞家老三都跟着去了县城里,她就完全不在乎了。很明显,在她眼里,娘家人多少还有些份量,像俞大伯这种亲戚,就没啥感觉了,更别提那些个族人了。

展易从村尾山脚下,一路往村头走去,这条路他更熟悉,不过比起山中的千篇一律,村里还是有些变化的。

像是哪家修缮了房舍,哪家在县城里赚了大钱回来推倒重建了,再不然就是哪家索性搬到了镇上,连村里的房舍都不要了……

这其实都很正常,人人都在过日子,依着自己最舒坦的方式。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俞承嗣那般在意祖宅,说白了,也就因为他是长子,有承嗣的观念,这才不论住不住祖宅,每年必然派人修缮,日常也委托了俞大伯帮着看顾。其他的村人,若非长子,人家才不在乎村里如何,就像俞三叔,他不就是早不早的搬离了村子,在府城扎根落户了。

对了,展易这几年也有同俞三叔打交道,不过石榴果却是卖不出高价了,毕竟这玩意儿就是图个稀罕。好在,就算卖不出高价,那价格也是远超于石榴果本身的价钱,加上他偶尔还会送些山货坚果之类的去售卖,两家倒是也保持着一年一回的联系。

思量间,展易走到了村口,一眼就看到跟其他几个老年村民一道儿坐在村口大树下闲唠嗑的俞大伯。他还犹豫了一下,想着要不要上去打个招呼,俞大伯已经看到了他,挥手招呼他过来。

尊老还是有必要的,再说俞大伯这人真挺不错的,主要是性子宽厚,话不多,可听着舒服,哪怕村里人每每都说他不如俞父和俞三叔,可展易却不在乎。

人各有志,又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怎么能放在一块儿比较呢?

当下,展易走上前问了好,俞大伯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笑呵呵的道:“又去赶场子呢?前些日子,承嗣派人来过一趟,送了些东西搁我那儿呢,回头你给带上,是给兴家和满娘的。”

展易不是很想要俞承嗣的东西,可架不住人家逢年过节都送礼,再说了,他本人也罢,可俞家老二跟俞承嗣是亲兄弟,总不能拦着不让来往。所以,后来经过了一番商议,索性就依着礼节,俞承嗣送礼,他们也回礼,就当门普通亲戚来往。毕竟,又不是什么生死大仇,没的搞得老死不相往来。

因此,展易只答应了一声,说好了等赶场子回来后,会去一趟俞大伯家。刚打算走人,他忽的想起一事,停了脚步,向俞大伯问道:“我二舅哥让我问问您,家里有没有人想学篾器手艺的?”

“啥、啥意思?”俞大伯原本是坐着的,一听这话,立马跳了起来,连声问道,“兴家这事儿啥意思?咋个说法?”

被俞大伯这一惊一乍的举动唬了一下,展易很是有些纳闷,其实他就是个传话的,他哪儿知道是啥意思。好在,跟俞家老二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再说那货本来就是个直肠子,仔细一琢磨,倒也不难猜到他的用意。

略沉吟了一番,展易道:“应该就是想收个小学徒。不过也不能年岁太小,我家那小子和二舅哥家的,单那俩就够闹腾的,最好是稍微懂事点儿的,能静下心来学手艺的。”

“不是不是,我是问,兴家这是愿意将祖传手艺教给别人?”俞大伯惊呆了。

“肯定不能随便教,得是俞家的人。”这点道理,展易还是很明白的。

就说猪崽好了,他压根就不想学篾匠手艺,俞家老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啥法子都用尽了,就只差没下跪求他了。可最终,猪崽还是学得心不在焉,基本上都是敷衍了事的。反而很乐意往展易跟前凑,眼巴巴的学打拳学扎马步学弓箭。

倒是小宝,他大概是觉得篾器挺有意思的,倒愿意往俞家老二跟前凑。然而,一贯把他宠上天的俞家老二,这回却不能依着他,毕竟那是祖上传下来的,真要这么干了,百年之后都没脸见祖宗。

展易很能理解这种想法,就譬如说,他很愿意用心教导猪崽习武,可对于狩猎,尤其是布置陷阱一类的小技巧方面,却是不得不藏私。原因无他,那是家传的手艺,决计不能外传的。

于是,俞家老二为了弥补小宝,愈发宠爱他,甚至精心做出的上好篾器舍不得卖钱,就只给他玩。展易也是差不多的心理,他只全心全意的教导猪崽习武,真要认真比起来,哪怕小宝比猪崽年长一岁,都未必能打得过他。想来,等再过几年,随着年纪的增长,年岁差距只会被无限缩小,到时候怕是小宝要被猪崽压着揍了。

就在展易想着那俩小兔崽子时,俞大伯也终于回过神来了,激动的双手都在颤抖。作为俞家真正的长房,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拿回祖传的篾匠手艺。可这能怨谁呢?怪只怪他年轻时坏了手,就算不影响日常生活,却再也干不了精细活计了。本想以为,等他的儿子大点儿了,就能叫老父教导。哪曾想,老父年轻时坏了身子骨,没等大孙子长大,就已经病得瘫在了炕上,别说亲传手艺了,临终前好几年,那都是连一个指头都动不了的。

至于俞父那头,说真的,藏私真不算过错,在他看来是自私了点儿,可反过来说,若是他处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一样会藏私的。

家传手艺啊,哪怕子孙后代再怎么不争气,有一门手艺傍身,就决计饿不死。要是他,也巴不得只有自己的儿子会,哪里会管侄子侄孙的死活。

可俞家老二却是别的想法,他其实也愿意猪崽继承手艺,可架不住猪崽不愿意啊!偏他也舍不得真的强迫儿子学习,想再生一个吧,猪崽都那么大了,也没见媳妇儿肚子有动静,他琢磨着,只怕这就是命。再一想,其实也没啥,手艺这事儿又不是教会了别人,就不能教儿子了。他就想着,先从大伯家寻个人来教,教会了直接走人,万一他要是将来还能有儿子,再细细的教导不就得了?

再一个,俞家老二还是很有能耐的,他不单学会了俞父的全部手艺,还自创了一些小技巧。如果真的要教,他只会将祖传的手艺教了,自个儿独创的肯定要留着。万一将来还能有儿子呢?再不济,说不准他孙子愿意学呢!

俞家老二想得美滋滋,俞大伯则差点儿就要乐得蹦起来了。立马告诉展易,回头就跟家里人商议,叫他千万记得来家里寻他。

展易想劝他不用急,可见他这般火急火燎的模样,索性也不劝了,只点头保证说,等赶完场子一定去他家。这不是,还有俞承嗣送来的节礼吗?

说完这些,展易终于走了,他还忙着呢,要售卖猎物,要采买日用品,还得给小宝挑一件生辰礼物。

不过,赶场子倒是一切顺畅。旁的也就无需赘述了,只说展易挑生辰礼物时,意外的瞧见了一条格外好的皮鞭,虽说猎人没必要使用鞭子,可他算是瞧出来,小宝很喜欢骑在野兽身上,上回那头野鹿差点儿没被小宝逼死。可野鹿不能骑,野马却可以。展易依稀记得,翻过七八座山头,有一处比较大的平地,那里是有野马出没的。想点儿法子,他也许能弄到一匹野马。当然,野马跟那些在马市出售的马是没法比较的,可马市上的马太贵了,买不起啊。

掂量着手里的皮鞭,展易心情很是不错,微微调整了一下背篓,他只快步往上河村赶去。

……

……

此时的俞大伯家,小宝和猪崽瘪着嘴排排站好,面对推门而入的展易,他俩是崩溃的。

当然,也许展易看起来更为崩溃一些,有那么一瞬间,他都觉得自己年迈到老眼昏花了。然而,揉了揉眼睛,他确定眼前挨着墙站的就是自家和隔壁家的俩小兔崽子。

听着俞大伯叨叨的解释,展易深吸一口气,再长长的吐出来,然后伸手取下了绑在腰间的皮鞭。

嗯,生辰礼物没买错,真的是太合适了。

那就先叫他来试用一下,看看手感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又起晚了,我昨天9点不到睡觉的,结果今天8点才醒来,绝了!!

我下午加更一章好了,吃完午饭就去写,争取晚饭前更新。

第86章

第086章

小宝觉得自己真的是这世上最可怜的小孩了, 嗯,就是这样没错, 明明先前计划得很极好, 结果呢?

下山的路程倒是格外得顺畅, 因为怕他爹察觉, 他都是特地躲得远远的。虽说下山这条路他从未走过, 可毕竟深山老林多半地方都是一个样儿,哪怕有差别,那也不算大。打小就在山林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小宝,很顺利的跟着就下山了, 一路上完全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马脚。当然,猪崽也一样。

及至磕磕绊绊的走到山脚下,小宝和猪崽都是聪明的小孩, 知晓一旦下了山, 周遭没了树木遮挡,是极为容易被察觉行踪的。所以,俩人只用眼神商量了一番, 就立马决定先等等。

等啥呢?

当然是等展易走远了再说, 横竖他俩已经到了山脚下, 还能寻不到外头的路?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只要放眼一瞧, 这一望无际的田野,哪怕周遭零星有些房舍,那也完全不曾阻挡住视线, 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会迷路,绝无可能。

俩不怕死的小孩崽子,就这么蹲在山脚下,目送展易沿着村道远远的离开。

上河村的村道比起其他小村落,算得上是很好的了。当然,比起镇上、县城里的青石板路,村道嘛,多少还是有些寒碜的。具体表现为,道路还算平坦,上头覆盖着尘土。要是下雨天,肯定避免不了泥泞,不过这段时日一直都是大晴天,已经有好些日子不曾下过雨了,所以这么放眼望去,村道虽略有些蜿蜒,瞧着却还不错,起码宽阔又平坦。

——比山间小路那是好得太多太多了。

小宝和猪崽就这么蹲着,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以及记忆着。

小青山山脚这面,主要是大量的农田,包括靠近山脉这边,也有田地。因为土质的缘故,靠近山脚这一面,既没法种水稻,也没法种小麦,唯独只能种一些耐旱好活的庄稼,譬如说土豆、红薯一类的。而除了田地之外,也有民居,不过比起村子里头,这边的民居零星散乱,好在外表还不错,尤其是俞家那座修缮了不知道多少回的青砖瓦房。

当然,俞大伯家的房舍也挺不错的,比不上俞家的,却也比周遭要好上太多了。没法子,谁叫俞承嗣好面子,一来他本身就不介意拉拔一把穷亲戚,二来则是俞母这个好助力,只要有人夸赞她,求她几句,再难的事儿她都能一口答应下来。这几年里,俞母不知晓帮了村里人多少忙,自然也包括俞大伯家。

这些个事儿,小宝和猪崽都不知晓,只因为他们的父母皆不怎么爱提山下的事儿,尤其是俞家那头,更是完全没在提起。哪怕每年俞承嗣都有给他们送年礼节礼,他们也只是依着礼节回礼,并不能跟俩孩子强调礼物从何而来。

其实吧,仔细琢磨一下,也有可能就是因为说的少了,这俩孩子才愈发的对山下的世界感到好奇。

可同样因为说的少了,这俩小孩崽子完全不知晓山下的情况,当然也无从得知上河村其实就是他们父母曾经住过的地方。

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他俩还算有耐心,足足在山脚下蹲了两刻钟,琢磨着,无论怎样展易都应该已经走远了,这才手拉手一道儿下了山,高高兴兴的沿着村道往村口走去。

上河村的村道就一条,从村尾一直延续到村口,道路两旁不是民居就是田地,所以真的不存在走岔路的情况。当然,等走到村子中间时,两边会出现岔路,都是通往各个村人的家中。可这岔路跟村道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譬如说,村道可以同时走三到四个人,并肩前行也不会显得格外拥挤。可若是通往各家的岔路,那就狭窄太多了,几乎都是一人宽的小道,不存在看错的情况。

然而,就算村道再怎么宽敞,那也是一条无遮无拦的小道。小宝和猪崽就这么兴冲冲的往前头走去,很快就迎面碰上了人。

说起来,这还是这俩小孩崽子头一回碰上生人,不过他俩胆子大,完全不怕。再说了,也的确没啥好怕的,只因迎面走来的人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儿,头发花白,脊背弯曲,走起路来也是一摇一晃。

这俩还算懂礼数,见有人来了,就往旁边让了让,将绝大多数的村道让出来叫老人家先过。

然而……

“哪儿来的小孩儿?”

俞大伯万分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俩孩子,他在这村里待了大半辈子,毫不夸张的说,村里所有人不管是男女老少,他全都认识。当然,刚出生的不算,前头老李家就生了个娃儿,还没满月呢,他只盘算着等过几日人家办满月酒了,送点儿鸡蛋过去。可眼前这俩,从年岁上来看,不可能被家里人藏那么久的。

再定睛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