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回过头,见她百无聊赖,忍不住训道:“阿妹,我们南夷人对男女并无差别,似阿婆那样的巾帼英雄,也能成为南夷首领,你是阿爹的女儿,别成日吊儿郎当的,若是我跟着殿下出门,还能指望你帮上忙吗?”

桑云嘟嘴:“南夷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阿婆,你拿我跟阿婆比,也太抬举我了!”

桑林与父亲相视一眼,都无奈摇头而笑。

桑云眨眨眼:“阿哥,你要随殿下出门?”

桑林:“不关你事。”

桑云:“怎么就不关我事,那我也跟你们一起出门好不好?”

兄妹俩的说话声在进了如今被临时征用作为贺湛等人落脚点的刺史府后渐渐变小。

这里的氛围太肃穆了,举目四顾,士兵手持兵器,笔直站立,一看就是经过战场洗礼的,身上杀气丝丝缕缕,令人不敢造次。

与桑扎一起过来的还有原先并未跟着黎栈造反的头人们,见状也都纷纷放轻脚步。

此处原先被黎栈等人占据,他们将从城中劫掠而来的金银财宝装箱放在此处,又因不识字画,嫌其碍眼,将这里的字画摆设通通撤去,后来贺湛入主此地,下令把黎栈抢来的财物都分门别类让苦主过来认领,所以现在这里一眼望去,除了桌椅之外,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当然,厅中还坐着几人,安王殿下自然是老熟人了,另外几位,想必也是朝廷大臣。

桑扎自然而然准备上前见礼,却看到贺融旁边坐着的人十分眼熟,不由愣住。

贺融见他们面露迟疑,就主动介绍:“这位是此番讨伐匪首黎栈的主帅,兴王,这两位则是谭今与周翊,谭今暂任广州刺史,等朝廷任命正式下来,以后应该也会经常与你们打交道的,现在先认识一下也好。”

桑扎定了定神,忙一一见礼。

贺湛笑道:“我与桑寨主相处数日,不是外人,不必多礼。”

桑扎忙道:“先前不知兴王殿下身份,多有怠慢,还请殿下恕罪!”

贺湛爽朗一笑,起身上前,亲手将他扶起:“桑寨主深明大义,不与贼匪同流合污,又在我走后,帮我照顾三哥,我应该感谢你才是,何罪之有?”

桑扎身后,桑云怔怔看着贺湛,震惊与愕然之后,泫然欲泣,泪光盈盈。

贺湛却面色不变,朝她微微颔首,笑了一下,很快将视线转向其他人。

作者有话要说:

融宝和湛宝从茅坑里被拉出场了~~

这段时间在安排后面主线,所以字数一直不多,争取回京之后的篇幅能多起来,么么哒。

第99章

贺湛环顾众人, 气质与在桑家寨时已截然不同,收敛笑容的他,甚至比贺融还要多几分震慑人心的威严,毕竟武人出身, 沙场征战, 穿上一身战袍就掩也掩不住的杀气四溢。

尤其刚刚从城门下路过,看见高悬在城楼上的黎栈首级,桑扎等人很难不生出畏惧之心。

再看旁边的贺融,反倒多了几分亲切感。

“安王不日就要启程返京, 我会在这里多留些时日, 先前安王与你们商议的开办蒙学等事宜, 就由谭今周翊他们来接手,大家不妨先熟悉一下,以后也好打交道。”

贺湛说罢, 为桑扎他们引见谭今周翊等人:“这两位曾在房州为官多年, 主政一方,也是我与安王信得过的人, 诸位以后在岭南有何难处, 不妨与他们商量着办。”

桑扎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插上话,忙问:“安王怎么好端端地要回京了?”

贺融道:“就在你们过来的时候, 长安那边正巧有旨意下来,让我先行回京复命,但考虑到此地还还有许多事未了,所以我与兴王商议之后, 他决定多留一段时日,以保证顺利过渡。”

他这一开口,与前些日子在桑家寨的随意又有所不同。

此刻的安王已换了一身亲王袍服,庄重清隽,容光昳丽。

“兴王与你们也是老熟人了,凡事有他在,你们尽可放心。往后谭今不仅是广州刺史,还会兼任岭南五府经略使,至于副使一职,朝廷刚刚下发旨意,同意由你们六部先推举一人,再由谭今上奏朝廷正式册封。”

先前贺融就已经与他们通过声气,桑扎自然有所准备,闻言拱手道:“朝廷天恩,我等感激不尽,我等南夷各寨经过郑重商议,决定推举敝人为首任副使,桑扎不才,愿以此身,为朝廷效命,为岭南百姓谋福祉。”

说是南夷六部,实际上黎栈等人伏诛之后,他们的寨子就已经被并入桑家寨,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贺融贺湛也都属意让桑扎来担任副使,毕竟对方是归义夫人后代,又懂汉话,还愿意全力配合执行朝廷对南夷定下的政策。

贺融与贺湛相视一眼,后者颔首笑道:“桑寨主实至名归,当仁不让,往后你便是沟通汉夷两家的桥梁了,夷民的生计,朝廷会尽力安排,也得靠桑寨主多多出力了。”

贺融也道:“蒙学的先生,与教授夷民耕种桑蚕,纺织造作的工匠,谭今也都已经安排好了,预计第一批先开办两个学堂,一个在桑家寨,一个在安家寨,都是距离县城较近的寨子,具体的地点,等你与谭今商议之后,再自行决定。”

桑扎感激道:“二位殿下对南夷的拳拳盛情,我们无不铭记在心,来日定要为二位立生祠,供长生牌位!”

贺湛失笑:“这就不必了,我们做的这些,无非也是希望岭南能永保太平,桑寨主只要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就算是报答我们了。”

贺融的目光越过桑扎,落在他身后跃跃欲试,一直想要说话的桑林身上,忽然道:“桑寨主,我在南夷这段时日,与桑林相谈甚欢,如今回京,也想带他一道走,让他出去增长些见识,以后也才能更好地为岭南百姓出力,不知桑寨主意下如何?”

桑扎一怔,他下意识想到那些与人质有关的中原典故,但桑林却明显没有老爹那么顾虑重重,想也不想,立马就道:“我愿意!”

贺融似乎看出桑扎的犹豫,笑了笑:“桑寨主不必担心,我没有扣下桑林为质的打算,只是桑林身手不错,一辈子都待在岭南一隅,委实有些可惜,他应该有更广阔的路可以选择。”

桑扎老脸一红,有些惭愧:“殿下恕罪,我并未多想,只是人老了,难免愚钝一些,您不嫌阿林过早,只管带走就是,该打该骂,殿下也不必手下留情。”

桑林面露雀跃之色,看那模样,恨不能立马就启程跟着安王远走高飞。

桑扎暗暗摇头,心道儿大不中留。

众人离去之后,贺融对贺湛道:“刚人家小姑娘从头到尾一直看着你,你也忍心不叫住她,将她留下来好好安慰一番?”

贺湛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全无方才在人前的冷峻严肃。

“若不是你将她带来,又怎会如此?”

贺融:“她爹如今是南夷有头有脸的头人,又即将成为经略副使,她对你心怀倾慕,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你们男未婚女未嫁,她只是想过来看看你,这样一点小小的要求,我若不答应,岂不显得不近人情?”

贺湛气哼哼:“我看你就是想看好戏罢了!”

贺融挑眉:“难不成我在你眼里就是这样的人?”

贺湛毫不犹豫:“对!”

“……”贺融无言片刻,忽然叹了口气:“弟弟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看来我还是早点回京城的好,免得留下来找人烦。”

他起身欲走,贺湛一把将人拽住,哭笑不得。

“行了,三哥,别说笑了!你快说说,朝廷为何突然发来诏令,让你先行回京?”

贺融原本打算在这里多留几个月,亲眼看着蒙学建起来再走,但现在,正如他们对桑扎说的那样,诏令突如其来,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平定南夷的捷报已经呈送长安,按理说,咱们一块儿来,也应该一块儿走才对,怎么现在就单单召你回去?”贺湛皱着眉头琢磨,“难不成是长安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贺融摇摇头,他固然胸怀谋略,但毕竟也只是凡人,又在千里之外,不可能未卜先知。

从长安到这里的路程,这一来一回,中间已足够发生许多事情。

“我唯一担心的,便是陛下可能会因张韬的死,而调李宽去镇守甘州。”

贺湛一凛:“上回我们已经向陛下提出李宽可能与当年的逆案有关,陛下应该不会再让对方掌兵了吧?”

贺融:“到目前为止,李宽什么也没做,一切都是我们的怀疑罢了。上回我们在洛阳见到的那名大食商人,正是他证明那种香料被李宽买走的,你还记得吗?”

贺湛点点头。

贺融:“后来我派人去洛阳找他,那名商人已经离开中原,不知去向,他的铺子也关了,我又让人去找包家主人,也就是买下另外一份香料的人,他却对我说,那种香料虽然罕有,却并非独一无二,至少他拿着那种香去香铺里找人复原,只要是经验丰富的制香匠,同样可以调配出味道相差无几的香方。”

贺湛没想到这件事还有这样的后续,一时听得怔住了。

“这么说,我们在翁浩屋子里发现的那张信笺上的香气,未必就是出自李宽之手?”

贺融点点头:“照那包家郎君所说,的确是如此。后来我从包家要了一点香料,去找京城的制香匠询问,对方说的话,与包郎君说的差不多。”

唯一的嫌疑无从证实,若李宽功高震主也就罢了,偏偏他一直以来的表现又无从挑剔,饶是皇帝再多疑,也不至于对一个毫无威胁的外戚下手,更何况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少了一个张韬,嘉祐帝绝不会无端弃用李宽。

贺融又道:“上回我曾去信文姜,让她入宫请裴皇后出面说项,阻止李宽去镇守边城,这样一个人,还是留在京城安全一些,不过裴皇后素来中立,未必就愿意蹚这趟浑水。我猜这次临时召我回京,可能与伏念可汗提出和亲有关,陛下不是好战之君,又看我曾出使过西突厥,也许是想让我再去一趟东、突厥,向伏念提出和议吧。”

贺湛眉头紧锁:“伏念狼子野心,与西突厥当时的情形截然不同,如何是能和议的人物?此事绝不可行!”

贺融拍拍他的肩膀:“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具体如何,得回去了才知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贺湛顺势握住他的胳膊,凝重道:“三哥,其实我真不想让你这么快回去,此处虽地处天南,却也远离纷争,你我一心只管打胜仗,安定一方,旁的什么也不必操心,何其快意。”

贺融:“若到了不得不操心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

贺湛一愣。

乍听似乎在问他选择留在南夷,还是回到长安,但仔细琢磨,似乎又是话里有话,言外有言。

他正愣着神,贺融已拨开他的手,起身往外走。

“你去哪儿?”

“肚子饿了,去让人做点吃的。”贺融一边往外走一边抱怨,“你这里堂堂刺史府,居然连上个茶点都没有吗?”

贺湛哭笑不得:“这不是先前被黎栈占了,他信不过汉人,将刺史府所有仆役都赶出去,换上南夷人吗,一时半会儿还没能把人重新召回来,你就坐着吧,要吃什么我去给你找人做!”

贺融头也不回:“炸虫子!”

贺湛赶紧追上去:“咱就不能吃点别的吗?”

声音渐行渐远。

作者有话要说:

一章满满的融宝~

迟到啦,老规矩,前10个留言送红包!

第100章

战后的广州城, 不说满目疮痍, 也是一片萧条。

黎栈入城之后, 虽未屠城,但放纵族人侵占民宅,抢掠商铺, 许多人闻风出逃,跑到临县去躲避, 来不及跑掉的, 只好留下来任人宰割, 一些米铺杂货铺都有被打砸过的痕迹,贺融与贺湛一身轻软常服走在街道上时,不少店铺的东家与伙计正战战兢兢收拾残局,行人来去匆匆,大都低着头,惊魂未定, 像贺融他们这样气定神闲的, 一个都没有。

“大灾之后, 必有人趁机抬高粮价, 回头得让谭今盯着点,必要时让差役帮忙维持秩序也未尝不可。”贺融道。

贺湛:“放心吧, 我会盯住谭今的,他主政多年,就算才能平庸些,还有周翊在他身边时时提点, 这两人各有所长,正可互补。”

两人走到城东的城隍庙前站定,这里倒有不少人进去上香,想来是经历了这一场动乱之后,百姓们纷纷前来请求神明庇佑。

贺融:“城东有城隍庙,城西可以建一座归义夫人祠,祠前立功绩碑,归义夫人一生传奇,又是汉夷团结的象征,值得大书特书。”

其实这番话两兄弟先前已经私下谈过一回了,贺湛就忍不住笑:“三哥,我看你是不是特别舍不得离开这里?”

贺融没否认:“这里的胜仗是你打的,但民政却是我一项一项规划的,若不是朝廷来旨,我真想等亲眼看见汉夷融合的那一日再走。”

贺湛劝慰道:“你也说了,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三五年也未必能见成效,只要继任官员能萧规曹随,不愁岭南不能继续太平下去。”

贺融心志何等坚韧,此时却居然叹了口气,眉间一缕惆怅:“世间最难测者,便是人心。你我迟早会离开这里,谭今他们也迟早会离任,谁也不能保证万世太平,磐石难移,人心却易变。”

贺湛心头微动,隐约听出弦外之音,他待要说什么,贺融却已继续往前走去,他只好抬步追上。

两人来到一处食肆,里头空空如也,半个客人也没有,伙计正百无聊赖挥手赶着苍蝇,见贺融他们入内,大喜过望,赶忙迎上来:“二位郎君这是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快请入内,敝店有山珍佳酿,靠窗雅座,二楼视野正好,可以俯瞰半个广州城呢!”

贺湛调侃:“你们这儿都没半个客人上门,食材可还新鲜?”

伙计想也不想就道:“当然当然,我们东家诚信经营,宁可亏本也要每日购入新鲜食材!”

贺湛:“夷民之乱这才刚刚平息下去,城内人心惶惶,不少逃离的百姓尚未归来,家禽也就罢了,你们哪来的新鲜蔬果?难不成你们还连种带卖?”

伙计语塞。

“行了,二楼这一层我们包下了,不要再让人上来,听说你们这儿烤鸡挺不错,上几只吧,再上些好酒和酱菜,”贺湛点点坐在不远处的侍卫几桌,“那边也一并上了。”

这是几天以来头一笔不菲的进项,伙计高高兴兴应下来,赶紧去准备了。

“且慢,”贺融忽然喊住他,“你们这儿还有没有一道菜?”

贺湛咯噔一下,心说三哥不会又想吃炸虫子吧?他对这道菜真是生出浓厚阴影了,一听就冷汗直冒,恨不能捂上贺融的嘴巴不让他说下去。

贺融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好像知道他心中所想,不过最终也没有说出让贺湛心惊胆战的三个字。

“那道菜的名字,叫鱼云羹。”

伙计挠挠头:“小人也曾听过,是否用鲜嫩豆腐与时令鲜鱼所制?”

见贺融颔首,他面露歉意:“敝店厨子做不了这道菜,要不小人去临近食肆帮您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