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老二的大丫头,越来越不像话,只要你们来,就要偷看,生怕咱私底下藏了什么好东西!上次被发现了,说啥在这边晒太阳,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胡氏气得不行。

“消消气,别跟她一般见识。”季氏劝道:“越这样,越上不得台面,你婆婆这人厉害了些,但是说话做事儿还是公平着,你哥给你的东西,你婆婆也知道,别人告状就让她告去。”

齐氏已经说了,这各人娘家给的东西,他们也不会要,只要不是公中还人情的,私底下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毕竟也知道,家里人口多,都要老大娘家补贴,这人心那,就会变凉的。

而且老大两口子也不是吃独食的,对下面没有成亲的小叔子也照顾,就是给了东西,他们老两口也会有一份。

季氏笑道:“榆儿这丫头,倒是不吃亏,你这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胡氏道:“这一次被这丫头发现了,那柳儿出了丑,到时候不定私底下要掐她了。”杜柳以前仗着年纪比杜榆大一些,经常干这样的事儿。

齐氏对丫头片子不喜欢,要是两个人打架,那就是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然后罚不许吃饭。

杜大郎忙道:“娘,您别担心,这不是还有我吗?”

杜柳这丫头喜欢冒尖,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一套。

“得了吧,你看着点就好了,可别动手,不然你二婶可就是要哭天抹地了。”胡氏说道。

说这些影响心情,胡氏不说这个了,因为今天是主人家,事情一大堆,季氏和胡大舅就让胡氏出去干活儿去。家里的亲戚像杜大姑和杜二姑都过来陪客。

“娟子,带你二表妹出去玩去。”大姑母对女儿魏娟子说道。

“好咧!”魏娟子拉着杜榆出来,“咱们去看三舅,回来了没有。”

这娶新娘子,小娃子们都很兴奋,相看新娘子长个啥样,想从新娘子那里拿到糖。反正大人的心情不知道,小娃子就是一个高兴,魏娟子虽然已经九岁了,可是还想提前看迎亲队伍。

魏娟子带着杜榆,杜桃和杜三郎都跟过来了,还有杨柳村其他的小娃子,都跟着一起了,杜二郎和李花儿跟着驴车去压被子去了,这童男童女可不光是要压床,新娘子嫁过来,娘家人会陪嫁一些东西,这新被子是很重要的,送到婆家的时候,需要有小娃在那上面坐着。

“来啦,来啦!”前面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那唢呐的声响就穿了过来。

4 吃酒席去

杜家门口的鞭炮声响起来,杜有贤把新娘子迎回来啦!

只不过呢,要看新娘子,那可看不到,新娘子头上有盖头呢。

正屋那边,知客已经开始吆喝,这喜事最重要的拜堂就开始了,杜榆和一群小娃子都凑在一起,看热闹,果然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送入洞房。

村里人想要看新娘子的,都跑到新房去了。新房在西厢房,到时候杜老爷子五个儿子都成亲了,东西厢房就给下面的四个儿子住,而正房这边,是要给大房杜有忠一家子住的,杜老爷子对这个要求严格着,不会允许别人破坏,毕竟是读过书的,这长幼有序可是根深蒂固。

新房里很热闹,不过杜榆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这个时候成亲,都喜欢拿新娘子打趣,最常见的就是把小孩子叫过来,然后让小孩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叫人。

比如,如果杜榆要是被抓住了,然后机会让她叫新娘子三婶,新三婶要是大方,会给红包,而有些小气的就只是答应了,随手给一两颗糖。

被人暗地里品头论足,她还是去外面玩吧,毕竟一会儿就要开席了。

乡下人的酒席,几乎是拖家带口的,因为很多人一年到头都见不到油水,酒席上至少有几道荤菜,油水足够。

这不,还没有到开席的时候,大人小孩都已经坐满了。尤其是一个大人带了好几个小娃子的,让人真是恨也不是,赶也不是。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想闹不愉快。

所以刘家全家十几口过来了,齐氏也是强忍着自己心里的不快。

刘家这边送的人情,也就是十来个鸡蛋,这一过来都有十几个人,想想吧,一桌子都坐不下的,齐氏能喜欢刘氏才怪。

也不是说这齐氏势力,你穷就穷吧,但是要穷的有志气,至少不让人反感,那么她也不会这么的看不上眼,明明穷成那样,还尽做让人看不上眼的事儿,换做谁都不会喜欢的。

刘氏的嫂子见到胡大舅他们,就忙打招呼要在一个桌上吃饭。不过他们那桌上的人都已经满了。

胡大舅笑着打了一声招呼,去别的桌子上去了。

刘氏的嫂子就对她婆婆说道:“娘,看见没,这杜家就是嫌贫爱富,给那胡家的那一桌,肯定比咱们这边的要好!不就是因为胡家有钱吗?”

刘氏娘说道:“那不成,咱们也去那一桌去,都是一样的亲家,凭啥要不一样?”

“对啊,凭啥就该不一样?”刘氏嫂子把婆婆撺掇起来了,也想吃更好的,在她心里,那胡家吃的饭菜肯定就比自己这边好,不吃白不吃。反正都是亲家,就该一样。

胡大舅他们刚和杜大姑他们几家子一起坐下,结果刘家的人就浩浩荡荡的一起过来了。

二姑母杜梅问道:“这都是干啥啊,这边已经没有座了。”

杜梅也挺讨厌刘家人,都怪二哥,当初非要死要活的要娶刘氏,弄成了现在刘家人成了甩不掉的狗皮膏药,实在是让人厌烦的很。

“哟,都是亲家,咱们怎么就不能过来了?是吧,胡亲家?”刘氏大嫂对季氏笑眯眯的说道。

季氏笑道:“是可以过来,只是这边没有座位了,不然,我和我家的去别处去吧,你们坐?”这刘家人什么心思,她还不知道?生怕自己吃亏,觉得区别对待了。实际上这酒席上都是一样的,哪里还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也就是新娘子娘家那里了。

听到季氏这样说,刘氏嫂子也很快扫了一眼桌上的菜,对刘氏娘道:“娘,我看咱们还是算了,这里坐不下了,还是回去吧。”

刘氏娘还想说什么,不过被刘氏嫂子给暗地里扯了一下,只好跟着又出去了。

“你干啥要把我拉回来?”刘氏娘不满意了。

“娘,你想一想,那胡家的人既然说让就让了,那饭菜也不见得多好了,我也看了,和咱们刚才的一样,位置也少,不如咱们刚才的地方,又宽敞还舒服些,咱们一家子,想咋吃就咋吃。”

“对,你说的对,那咱们赶紧的吧,我让你妹子几个把位置占着呢,别人也不能够坐下。”

“真没见过这样的,要不是今天是老三大喜的日子,我肯定要说道说道了!”杜梅说道。

“算了,你也说了,今天是老三的大喜日子,咱们不能带头弄得不好,赶紧坐下吃饭吧。胡大嫂子,你们一会儿可别客气,胡大哥也得多喝几杯。”

每个桌子上都有一瓶子酒,那种陶罐的,乡下也不讲究什么男女不同席,只要是关系亲近的,几家子坐在一起。

一会儿杜有贤就要出来敬酒了,新郎官今天可真是不醉不归。

杜二郎完成了压床的任务,从新房出来,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他妹子杜榆。

“榆儿,过来,二哥有好东西给你!”杜二郎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把糖,这是新娘子给的,自然比外面一起发的要好多了。

“二哥,你红包呢?”杜榆问道。

“早给咱娘了,你就放心吧。”杜二郎杜杨笑着说道。

杜二郎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今天因为要去压床,所以穿的红彤彤的,跟个移动的红包一样。

“二哥,你也吃,你饿了不?娘给你留了吃的!”杜榆小声说道。

“好啊,咱们去吃吧。”杜二郎忙就要吃去,小孩子喜欢吃东西,这是天性那。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作为主人家的孩子,也不好上桌,怎么的也得等客人都吃完了,他们才能吃起来。

“把大哥也叫过来,大舅给咱们买了酱牛肉了!就在咱屋子里。”这个时候吃,外面也都是菜味,飘不出来,正好可以吃小灶。

因为牛肉贵,且不好弄。胡大舅带的很少,也是看几个外甥和外甥女平常是不到,他当舅的心疼他们,所以这次带过来的。

“得看看杜柳在哪儿,她鼻子跟狗鼻子一样,闻到味儿就过来了。”看看吧,这本来是大舅私底下给他们的东西,吃起来,还跟防贼一样。

杜二郎在私底下不叫杜柳姐,也是被杜柳欺负过的。

“二哥,咱们就这么都跑进咱屋,到时候她肯定会怀疑的,不然咱们去厨房那边端几碗饭,要点菜,就说我们到屋子里吃去?你看咋样?”杜榆提议。

“这法子好,我跟大哥去弄,你先到屋里看着,一会儿就过来啊。”杜二郎说着就跑了。

没过一会儿和杜大郎就弄好了饭菜,一起到东厢这边来了。

“杜柳他们都在厨房里吃上了,嘴上都是油,肉片子都吃了好多,才不会有空来咱们这边。”杜二郎忙进去把自己新衣服给换了,免得吃饭的时候沾上油。

“哥,把门和窗都打开,这样有人过来,看见也不怕。”杜榆说道。

反正是在吃饭,都差不多,这门窗都开着,就不信还能说个一二三四来,咱可是正大光明的吃东西。

杜大郎和杜二郎都很积极,然后弄了个低矮的木桌子,把带来的饭菜放在上面,杜榆也赶紧把酱牛肉拿了出来,撕了一半,直接放在菜里,这样才显得平常,若是中间有个纸包,一看就知道有猫腻,为了吃,大家的智慧都给逼出来了。

哈哈,大块吃肉的感觉真的是很不错啊,虽然只有那么一点儿牛肉,可是在三人心里,那就是美味无比。

吃完了饭,陆陆续续就有人要走了,杜家的人挨个的送出了门,胡大舅他们也是知道这边肯定忙,所以吃完饭和胡氏还有杜有忠交代了几句,就坐上车走了,还顺带了几个一路的人。

得亏刘家住的地方和胡大舅他们不是一个方向的,不然肯定一大家子都要上的,有时候脸皮厚的人真是让人无语。

5 有对比才会有幸福感

不过刘家人在走之前,还打包了很多剩菜,也是仗着很多人在,齐氏没有破口大骂,不然哪里能让他们得了去?

不过齐氏在事后,对刘氏好几天没有好脸色。

杜榆的三婶高氏,也才十六七岁,和齐氏的娘家是一个村子里的,但是和齐家没有什么关系。

高氏过来带的嫁妆不多也不少,当时要的聘礼也只是六两,比娶刘氏的时候强多了。

所以齐氏对高氏的态度很不错,尤其是新婚第二天,高氏起来做的饭菜很合齐氏的胃口。

刘氏当时是讲好了才是八两,齐氏到现在还耿耿于怀,觉得这媳妇真是太贵了,要不是老二要死要活的,她哪里会忍痛出钱?

要齐氏对这刘氏好,除非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尤其是这刘氏的娘家人还那个样,一直在挑战齐氏发火的底线。

虽然地里的庄稼收了,可是还要接着是种小麦,又有村里这个时候盖房子的,农闲的时候,去帮帮忙,而杜有忠在老三杜有贤成亲后,就回去镇上了,那边还有他的差事,一个月二两银子也不是说拿就拿的。

胡氏给丈夫准备了东西,杜有忠一个月能回来几天,农忙的时候还能请假,杜有忠告别了妻儿,杜家又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因为办过喜事,剩下的东西多,除了给街坊四邻送一些外,还是有多的。

这几天杜家吃的基本都是剩饭剩菜,幸亏天气没有那么热,不然直接就变坏,成了猪圈的猪的食物。

杜家还养了两头大肥猪,开春的时候抓的,如今也都很大了,冬天的时候,卖一头杀一头,过年的时候,肉就很多了。

但是这次有杜有贤的大事儿,已经提前杀了一头了,如今只剩下一头还在猪圈里。

厨房做饭,以前是胡氏,刘氏轮流做,如今有了高氏,就是三个人轮着,等高氏回门后,三妯娌就开始了这个安排。所以说,娶个媳妇过来,也不光是花钱,人也多了,帮手也多了。

一个人勤快不勤快,还是能看得出来的,高氏这个人干活儿也麻利,轮到她做饭,也不偷奸耍滑,做的饭菜又好吃,齐氏暗地里也觉得不错,自己找的儿媳妇,就是合心意。

以后剩下的老四和老五,也得她把关,可不能像老二一样,自己找,简直是遭罪。

虽然只有一头猪了,还是需要打猪草,趁着天气还没有入冬,齐氏就让杜柳几个丫头吃完了早饭,带着竹篮子去打猪草。

“你们走快点,慢腾腾的,以后别跟着我一起出来了!”杜柳不教训人就不舒服。

杜桃道:“大姐,我跟榆儿姐一起,你要走你自己走!”

每次都要说自己,杜桃也很不高兴。杜柳见自己亲妹子都不听话,上前就要揍杜桃,杜桃忙跑开了,还给杜柳做了个鬼脸,“你给我等着,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既然这两个丫头不领情,她还不乐意让这两尾巴跟着呢。

“走吧,你把柳儿姐已经气走了。”杜榆笑道。这桃儿还真是跟她姐不一样。

“嗯,榆儿姐,”反正不和她姐在一起,那就什么都好。

小沟两边有很多水芹菜,水也是浅浅的,倒是不怕人掉下去。不过杜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让杜桃在一边看着,这水芹菜啊,可是个好东西,没有东西吃的时候,炒一盘水芹菜,味道可好吃了。

只是如今杨柳村的人家都有菜园子,现在的水芹菜又老,没有春天的时候好吃。

“杜榆,你和杜桃在打猪草啊。”村里荷花也过来打猪草,荷花和杜榆差不多大,她父母生了好几个孩子,前面一溜都是丫头,把荷花的祖母给气得,天天说荷花娘只会生赔钱货。一直到荷花娘生了第五胎才是个男娃,如今成了荷花家里的宝贝蛋。

相比较起来,齐氏对杜榆他们这样的,还算是好的,荷花祖母那对四个孙女,简直是非打即骂,一个不如意就啪的一巴掌,荷花四姐妹都不喜欢在家里呆着,宁可出去干活儿。

“荷花,这边猪草多,快点过来。”杜榆和荷花关系挺好,觉得荷花也挺可怜的,平时都吃不饱,头发也稀黄,还每天都要干这么多的活儿。

“我大姐要嫁人了。”荷花很惆怅。

“你大姐?她才多大啊。”杜榆很吃惊,荷花的大姐梨花才十来岁吧,这就要嫁人了?

“我奶说给别人当童养媳,说家里饭菜不够吃了,多一个人,就多一双筷子,冬天到了,家里粮食不够吃,全家都要饿死了,我大姐给别人当媳妇,自己也吃饱了,家里也不会挨饿。

杜榆,你说童养媳真的那么好吗?”荷花不想梨花离开家里,但是知道自己说话不管用,在他们家里,他们姐妹四个就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

唉,童养媳,一般人家谁会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当童养媳?

童养媳到了婆家那边,什么活儿都要干,和一个免费的丫鬟差不多了,这荷花和梨花的祖母还真是舍得,没有把丫头当人看那。

杜榆不知道怎么回答荷花了,只好安慰道:“梨花姐那么勤快,到了别人家,肯定别人喜欢的。”有时候有个好的希望,也是一种好事儿。

荷花点头,“我大姐可勤快呢,我奶还说,镇上有人要选丫鬟,看我们剩下的几个谁能选上呢。”

这荷花的祖母还真是把孙女当银子使唤了,这才弄了一个童养媳,就要再弄一个丫鬟了。

从荷花这里得了不少消息,本来以为没有自家什么事儿,不过才知道这只是自己的幻想罢了。

杜柳不知道从哪里也听了这个消息,非要去给人当丫鬟,让她爹娘给杜老爷子和齐氏去说。

杜柳为什么要当丫鬟,还是因为听说当丫鬟吃得好,穿的好,戴的也好,每个月还有月钱,时不时的都还有主子赏赐。

她姥娘那个村子里,就有一户人家的姑娘去给人当了丫鬟,回来的时候,还是做马车回来的呢,那衣服,那头上的首饰,还有手腕上的镯子,脸上擦的粉,多少人羡慕的要死?

都说那户人家沾着那丫鬟的光了,家里也不穷了,每个月都有好东西拿回来,在那边村里都是独一份呢,就是里正也不敢对他们家怎么样。

“娘,您想一想,我要是在那边立了足了,以后咱家可就没有人看不起了,我还能给你和爹赚钱呢。以后也能带回来好东西,我去几年,说不定咱们都能搬出去盖房子了,也不用受气了,娘,你就让爹去说说吧,多好的机会?”

6 盘算

“人家秦员外家里的丫鬟穿的多好啊,我要是能进去了,每个月的月钱,还有吃饭也是人家管,娘,你就个我爹好好说说吧。”杜柳是再也不想在这边住着了,一辈子都是种田,在土里刨,她现在还小,要是进了秦员外家里,当几年丫鬟,绝对和这乡下丫头不一样。

刘氏自然心动,可是她不敢保证,毕竟老爷子那边可是极其要面子的,让自己的孙女去当丫鬟,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刘氏却不甘心,这一辈子就这么在这边过了?婆婆齐氏从来都看不上自己,如果大丫头能真的给人当丫鬟,每个月能赚到钱,她何必还要跟在这里遭人冷眼呢?

大哥那边每个月说是二两,可是家里这么多人呢,用到他们身上,能有一百钱都顶天了!大部分都被齐氏给握在手里。

而且还有两个小叔子没有成亲呢,这老三才成亲,说不定转眼就要有孩子,这难道不要花钱?

如果柳儿真的能选上当丫鬟,每个月的月钱还不是要交给齐氏?

自己的孩子受苦赚的钱,凭什么要交给上头去?

要是能分家另过就好了!刘氏心里怦怦跳,对,分家!如果能分家就好了!她就不用看婆婆的脸色了,而且柳儿得的钱,都是交到自己手里,虽然少了大房那边的,可是人那么多,轮到他们,能有几个钱?

最主要的是,柳儿当了丫鬟的钱,不能再上交了,这才是最要紧的。

刘氏心道,她得好好的跟自己的丈夫说说这个事儿了。

“不行,这分家了,咱们一家子喝西北风去啊,分家了,大哥的钱就用不到我们身上了!”杜有良一听这话,就立刻说道,他是有些精明的,很能算。

这土里干活儿,真没有什么收成,能填饱肚子都是难事儿,这要分开了,他们一家子咋办?

“大丫头能不能去秦家当丫鬟这都不一定,万一当不上呢,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杜有良说道。

没有说父母都在,不能分家就好,刘氏知道了自己丈夫的意思。就忙说道:“我的意思是,也不是立刻就说,等柳儿被选中了再说分家的事儿。”

“你的意思是,柳儿选丫头的事儿,悄悄的?等事成了再跟爹和娘说?”不愧是夫妻,两口子心意相通,刘氏刚说了个意思,杜有良就明白了自家媳妇的意思。

对啊,爹那边肯定不同意去选丫鬟,那么就悄悄的,等秦家都选上了,他们当父母的已经签字画押了,那时候爹和娘就是生气也没有办法了,总不能和秦家做对吧,他们杜家还没有那个本事。

而且,爹和娘生气了,那么正好说分家的事儿,他们也是为了不让爹和娘见到他们就生气,那么就分家。

真是好办法啊,太好了!

不过,“要是那样,咱们分家的时候,娘那边肯定分不到我们什么好东西。”杜有良说道。

刘氏忙道:“我嫁给你,只要能我们一家子在一起,吃糠咽菜,我都乐意。”

“唉,苦了你了,娘的脾气不好!”杜有良觉得刘氏真的是太体谅自己了,要不是心里有自己,哪里会受这么多的委屈?

“没事儿,真的要分家,我也会让大伯,还有咱们村里的几个老人都过来,我们家有个啥,大家都清楚,那么多人在,娘也要求个公平。”杜有良安慰刘氏。

刘氏心道,就是要让你说这话,吃亏的事儿,谁乐意干?“嗯,我都听你的,你是我们家的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