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看铁牛也给你认不是了,你可不能揪着不放,以后铁牛少喝一些,咱们把日子好好过,这比啥都强,要是你们还是这样,那别怪我不客气了!”齐氏可不是只会说好话的人,她本身性子就很强势的,能说了这半天调解的话,都很不容易了。

“大哥和大嫂又去娘家了?”杜梅不想纠缠和丈夫的事儿了,就问道大哥和大嫂了。本来还以为今天会见到面呢。

“今天初二,你能回娘家,你大嫂就不能回了?”齐氏不高兴了,这话说的,难听!

“娘,我不过是那么一说,就是好久没有见到他们了,怪想的,那我今天就不走了,明天他们总能回来了吧。”杜梅说道。

齐氏也没有意见,女儿女婿留着,这边也不缺他们住的地方。

晚上的时候,李铁牛就小心的说道:“水生娘,我看还是算了,我这样,跟过去也没有啥本事,还是拖累。我在家里就好。”

115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看看你,就是这样,一辈子也别有出息!我当时怎么就嫁给了你呢?”杜梅是一看李铁牛这样,就气不打一处来,怎么这么面!

以前觉得老实的,现在看着也不是什么好性子了。

李铁牛不说话,把杜梅给气的。“你不跟过去也成,反正还是天天在地里刨,我是不乐意的。明天你不说,我来说!”

本来他们打算的是,让李铁牛跟着杜有忠去青阳县,跑跑腿什么的,也能长见识,到时候杜有忠真的当了官了,也不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铁牛?

可是李铁牛却不乐意。一点儿话也不说,弄得杜梅越来越生气。

李铁牛属于不说话,看着老实,其实倔起来也要人命的那种。

杜梅觉得杜有忠是自己的亲大哥,说一说又怎么了?大姐那边,大姐夫有手艺,能赚钱,他们这边,也就是地多一点儿,但是现在和娘家一比,一点儿也不多了。

齐氏是看出来,自己的二女儿和女婿有些不痛快,不过她也是理智的没有问是为啥了。

又加上今天杜梅没有回家去,还要见有忠,齐氏就觉得肯定有事儿求着有忠了。

她这个女儿啊,有些拔尖,以前他们这边日子过的一般,没有他们好,所以倒是不显,还能时不时的帮衬这边一点儿。

但是现在这边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的日子反而成为最不好的,这心里头就不是滋味了。

同样的,杜有忠这边,也是有些震惊了,大舅哥跟他说的话,他没有听错吧。鑫儿竟然不是大舅哥的亲儿子。

这个,他没有听错吧。“有忠,也不是我们有意瞒着你,多少年了,鑫儿就是我们自己的亲儿子了。”

杜有忠冷静了一下,问道:“鑫儿自己知道吗?”

“还没有跟他说了,要是可能,我们想都不和他说了,毕竟他小小的年纪,知道这些对他不好。接下来他还要考举人,我怕他想不开,耽误了。”

鑫儿能自己独立,就算以后知道,他不是亲生的,也不会觉得没有依靠了。

唉,大舅哥对鑫儿是真没话可说,就是亲生的也未必做到这一步,毕竟,在乡下,要供养一个孩子读书,那得花多大的精力和物力。

“我觉得,这事儿得让鑫儿自己知道,他也有这个权利知道,到时候是个什么样,他自己得做主。”杜有忠说道。

毕竟胡鑫不是小孩子了,都已经快成年了,身世什么的,也该明白。

一味的瞒着,也不是什么好法子,当然,如果能瞒一辈子,那么也没有必要,可是这种事儿,能瞒一辈子吗?

“有忠啊,你不嫌弃鑫儿的身世?”胡大舅高兴的问道。

“大哥,这有什么好嫌弃的?在我心里,鑫儿就是我亲侄儿呢,十几年的感情也不是白白的说着玩的。你和大嫂瞒着我们,也没有错,这种事儿,谁也不会随便说出口来。”杜有忠也没有权利指责胡大舅把这事儿瞒着他们了。

毕竟这事儿知道的人越少,对胡鑫越好。秘密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分担的。

“我是说,鑫儿现在不是妹子的亲侄儿了,那么你是不是还乐意把榆儿说给鑫儿?”这事儿他们两个以前都商量过,只不过没有跟别人说过而已。

“大哥,鑫儿是个好的,我自然是乐意的,这跟他是不是你亲生的没有啥关系,再说,即使不是你亲生的,也是你的儿子,这十几年的感情也不是就因为这个一下子没有了的,鑫儿也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担心,万一,鑫儿的亲生父母找过来,人家要认回儿子,或许,从小给鑫儿定了娃娃亲,那不就是糟了?”

如果就是胡鑫的亲生父母找过来,他们死活不承认,别人也没有办法,但是杜有忠知道大舅哥他们不是那样的人,反而特别的善良。只要是胡鑫的亲生爹娘来了,他们肯定会让胡鑫认的。

毕竟他们养了胡鑫,也不是为了求回报的。只是希望他过的好。

而胡大舅的想法是,要等到胡鑫二十岁了,再给他娶亲,那时候,就算是他父母找来了,也不能耽误胡鑫的婚事是吧。总不能因为他父母不出现,就让胡鑫老是光棍吧,那要是一辈子不着来,胡鑫一辈子就不娶媳妇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从人情和礼法上来说,他们都做的没有错。

“鑫儿是个出色的,榆儿这丫头我也喜欢,我实在是觉得他们两个挺好的。”就是想着先把这个事情说开,然后她和有忠心里都有数,有忠也不会急着给榆儿定亲了。

胡大舅也算了,胡鑫二十岁的时候,榆儿也才十四岁,那时候就算是胡鑫的父母找来了,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也没有说开,榆儿照样能说别的亲事。也不耽误。毕竟女子十五六岁嫁人的,很是正常。

他看重儿子,也心疼外甥女,要是胡鑫四个一事无成的,他也不会把外甥女说给自己的儿子的。

可是现在鑫儿是很好的,不管出于哪方面,他都觉得这门亲很合适。

只是唯一的不确定,就是鑫儿的亲生父母了。

按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要来找就早就找来了,当时他拾到鑫儿的时候,也是在路边的草丛里,鑫儿当时穿的衣服也不算是很好。也不像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而且身上也没有什么表记留着。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样的孩子,怎么就被扔了呢?

要是个女孩儿还说的过去,但是是个男孩儿,还长得那么可爱的一个男孩儿,这到底是谁这么狠心,把亲生的骨肉都给抛弃了?

胡大舅就是想了多少个情况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可是日子还是要过,他早已经把胡鑫当成是自己的儿子了,一点儿也不差的。

杜有忠也问了胡大舅当时捡到胡鑫时候的情况,要是有可能,也可以暗中打听,毕竟如果能找到,这事儿才能安定呢。

到时候该是咋样就是咋样。虽然心疼胡鑫,可是自己的女儿还是放在首位的。

横竖还有四五年的功夫呢,到时候是个啥情况,也未未可知。如果自己能更上一层,那么即使找到了胡鑫的亲爹娘,这门婚事他也有把握。

当然,如果胡鑫的父母身份是很高的,这就万万不能了。

可是,就他们这个小地方,哪里有什么身份高的人过来?那种情况不过是万中取一了。

也许胡鑫的亲爹娘已经是都不在了。也许他们只是普通的人家。

“大哥,别的不说这几年,我肯定是不会给榆儿定亲的,鑫儿这孩子,我也实在是喜欢,他们两个要是能成,我比谁都高兴。但是如果最后有了事情成不了了,咱们也就顺其自然吧。”

胡大舅点点头,“这话说的是,有你这句话就成了!”

胡大舅也实在是心地善良,有那不是亲生的,但是就是死活不承认的,别人也没有办法。

更何况,胡大舅对胡鑫还有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恩,都说生恩不及养恩,尤其是胡大舅这样的,从外面把胡鑫捡回来,那就是救了胡鑫的一条命,对胡鑫的亲爹娘来说,都是有大恩的。

这样的恩情,就是私自给他定了亲事,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可是胡大舅考虑这些,都是为了胡鑫着想,不想他以后后悔。

“大哥,这事儿,你还是跟鑫儿说清楚吧,鑫儿也都这么大了,有自己的主意,这样瞒着也不是个办法,鑫儿的德行咱们都知道,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胡鑫在外面游历了这都快两年了,如果承受不住这个打击,那也白游历了,更何况胡大舅他们并没有对不起胡鑫。

什么决定,让当事人自己拿主意,那才是更好。

这事儿,杜有忠觉得还是瞒着老婆吧,毕竟她一直以为胡鑫是自己的亲侄儿,这冷不防的,亲侄儿变成了不是亲的,感情上有些接受不住,尤其是这有血缘关系的,虽然自己的老婆以后肯定还会对胡鑫跟以前一样好,难免会埋怨哥哥嫂子把这事儿瞒着,一起欺骗他们。

更何况,还有岳母那边,老婆和岳母的关系也更亲近一些,肯定不乐意见到自己的娘被人欺骗,呢可不是什么小事儿,是有关子嗣的大事儿。

就像他自己想的,反正还有好几年的功夫呢,到时候再说。

既然答应了大舅哥,这几年都不会把榆儿的婚事给定下来了。不过他得暗地里打听打听鑫儿的身世了,好在现在也有关系。只不过年头太久,还真不好打听了。

“小姑都穿上了儿媳妇做的鞋子了,我还不知道啥时候能穿上呢。”季氏说道。

年前杜大郎去楚家送礼的时候,楚二小姐给杜有忠,胡氏和大郎都做了一双鞋,这不,过年的时候,胡氏就高兴的拿出来穿了。

胡氏笑着说道:“你要是想快,现在都可以,鑫儿都十七了啊,今年,还是个秀才,哪里没有好闺女说给他?”

季氏道:“现在鑫儿都不知道在哪里呢,哪里能给他说亲,而且鑫儿说他不想那么早成亲呢,等过几年再说。我也不要什么多高门大户的儿媳妇,就榆儿这样的就成。”

 

116 人心易变那

胡氏听这话音,怎么就是那么个意思?

“可惜我们榆儿年纪还小呢,今年才十一岁。”

“十一岁也不算小了,过几年就可以嫁人了。好姑娘,等几年也没有关系的。”季氏说道。

“大嫂,你还真是那个意思啊。”胡氏直接问道。

“咋的,你不愿意?”季氏问道。

胡氏笑道:“鑫儿这么好的孩子,我怎么不乐意?就是怕耽误鑫儿,等榆儿长大了,他都岁数大了,到时候不耽误你抱孙子?”要说自己的侄儿,那肯定是好的,现在都是秀才了,性子也不错,模样更不用说了。

以前她还可惜了,觉得自己女儿和鑫儿相差的年岁有些大了,不然这表兄妹,亲上加亲,那是多好的事儿啊。

可是要她主动说这个事儿,那就不厚道了,这年头,谁不乐意早早的娶儿媳妇抱孙子?所以就不朝那边想去了,现在大嫂主动提出来了,还真有那么个意思,胡氏觉得挺好。

“好饭不嫌晚,你以后别埋怨我就成。”季氏说道。就怕小姑知道了鑫儿的事情,要怨恨自己呢,也不知道鑫儿爹和妹夫说的咋样了。

“我有啥好埋怨你的啊,难道你以后还能成为一个恶婆婆?”胡氏笑道。

“那不能,不说别的,榆儿是我亲外甥女呢。”季氏也笑着说道。

杜榆不知道,自己和表姐在聊天的时候,自己的父母和舅舅舅母就在商量她的人生大事儿了。不过就算她知道了,顶多也就是告诉她一声,这个时候,讲究的可是父母之命。没有姑娘家自己的意思和主意的。

“大过节的,你们这是在闹什么闹啊。”杜榆他们从姥娘家回来,这才刚进院子门呢,就听到大姑母在训人的声音。

而进了门,就见二姑父正蹲在地上,二姑母别着脸站着,齐氏直接找了个板凳坐着,好像看戏一样。

就是过来拜年的大姑母正在旁边调和。

杜有忠看这情况,眉头就皱了起来。齐氏见他们回来了,就说道:“你们闹够了没有?闹够了就给我进屋说话。要和要离都给我说的明明白白的。”

这话说的,真是有些吓人,什么和什么离?难道是二姑母和二姑父?

杜榆看表妹李花儿,都已经吓的缩在了一边了,看来真的是先前吵过架了。

大过年的吵架,这真是够刺激的。

不过等大家都进了屋,杜有忠了解了情况,才知道是咋回事儿。

齐氏直接说道:“就是喜欢作,好好的日子不过,以前你们就过不下去了!杜梅,老娘告诉你,你别以为我们这边日子过好了,你就瞧不起铁牛了,铁牛对你好不够好?

你啥都要跟我们这边你,你比的过来吗?你大姐怎么句不跟你一样?说着说着,还闹什么离,你自己的孩子都不要了?

老娘生了你,你是个啥性子,老娘还不知道?无非是在我们这边闹动静大一些,到时候你提啥要求,我们就得答应是不是?你说你咋这么有出息?还算计起我们来了!”

赤裸裸的话,让杜梅的脸红一阵青一阵的,很没有面子。“娘,你说的是啥话啊,我是你女儿,你这样说我,有意思吗?”

“那你是个啥意思?你今天不说事儿了?那好,不说事儿,就乖乖的在这给我呆着,吃完饭,就给我跟铁牛回去,你要是再说什么和离的话,你和离了,也别来我们家来,我们这里可没有随便和离回家的姑奶奶!”齐氏一点儿也不客气。

“娘,你还是我亲娘吗?好,我说就说,在婆家,我受人挤兑还不成,回来了,还受娘的挤兑,我这日子过的也不像话了。”

齐氏道:“你婆家的人敢挤兑你?赶紧给我说正题,别说这些有的没有的。爽快点,再这样弯弯绕的,老娘可没有那么耐心。”

对二女儿这样,好好的日子不过,就这样闹腾,齐氏很是不耐烦。尤其她以前还是重男轻女的,对儿子绝对比对女儿有耐心。

杜梅是在中间的,又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幺,还是个闺女,齐氏更是不怎么重视的。

李铁牛更是觉得有些难堪,岳母都没有说自己一句不是,也是给他面子,可是老婆这样,真是让李铁牛无地自容了,怎么以前好好的,现在就变成了这样?

杜梅这一说话,就有哭腔了,说道:“娘你也不用这样的口气说我,我知道,现在娘家好了,大家都觉得我有个好娘家,就是他李铁牛的几个嫂子,也面上对我说好话,背地里就和我那婆婆说我什么娘家好了,怎么也不多帮衬帮衬我们李家,这话说的不止一遍,他李铁牛也听着了,可是他一个屁话也不敢放,就由得他们这样说我。

你心里不难受?反正,这日子要是再这样过下去,我是过不了了!凭啥就要这样挤兑我,难道我还天天的去跟他们吵架顶嘴去?这日子我没法过了,我要分家!”

这话一出口,齐氏道:“你也就是在我们面前能熊,这话你怎么不跟你公公婆婆说去?

到我们这里闹腾,大过年的,你让我们不自在了!现在给我滚回去!既然要说分家,你跟你公公婆婆说清楚,到时候你几个兄弟会过去的。”

“可是他李铁牛不同意,说啥我们这边都不分家,他们那边分家也不好,我要是说的通,我至于吗?你们都是我娘家人,你们说说,我这要求提的过分了吗?

婆家那边不想分家,无非就是看我娘家好了,想跟着沾光,可是你沾光归沾光,你对我这个杜家人都好,我凭啥要你们跟着沾光?”

李铁牛更难堪了,齐氏立刻说道:“你这说的是啥话?铁牛,你自己说说,分家不分家的,这事儿我们也不好替你们做决定。不过看着水生都这么大了,过几年都娶媳妇了,也得为他打算那。”

“我们这边不同,你大哥他是长子,身上还有功名,他也乐意养着一家子,我也不多说了,杜梅她一向是刀子嘴,你要是不想分家,那我们这边也没有意见。”

李铁牛又蹲下了,抱着头说道:“我,也想分家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跟爹娘说。”说了怕被人说成不孝。加上还真有那么几分岳父家的原因,这分家就更不好分了。

杜梅说道:“这有咋了?凭啥不敢说?就是净身出户我也乐意。大不了我跟娘这边借点钱,然后做点小买卖,也比在一起搅合着要强。”李家又不是和自己娘家一样,富足的很,干啥都在一起,拖着不让他们发财啊。

杜梅终于把自己今天来的一个目的说出来了,那就是借钱做生意,前面吵了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说这个吗?

本来想说,让大哥把自己男人带出去的,可是想了半宿,觉得不合适,还是自家做买卖好一些。

杜梅话一说出口,李铁牛就觉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齐氏冷笑道:“合着说了半天,这借钱做生意才是你的意思是吧。我早说了,有啥话,直接说,你这跟我们耍啥心眼?忒没有意思了,杜梅啊,你说你现在咋变成这样了,原来你可不这样的。连你娘家人你都算计了!”

杜梅说道:“娘,我说的分家也不是白说的,这要是不分家,我就是做了小生意了,到时候钱还不是养活那一大家子?

我是真的要分家,你也说了,水生都这么大了,还在一个锅里搅合,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而且现在看我娘家更好了,他们更是不想分家,都想从娘你这边沾光了,我怎么能拖后腿?

跟张家那样就好了?娘,您也别说我现在变了样,我这几年也是没有法子啊,天天被婆婆和几个妯娌在背后说,那话难听的要命。”况且自己的丈夫也不帮着自己,她能不心情郁闷?

“好了,我还是那句话,你们李家分不分家,和我们杜家没有啥关系,你要是有能耐,自己把家给分了,我也不说啥,我们掺合了,肯定会被人说成是仗势欺人,你就不为我们想一想?

至于你要做小生意借钱,可以,但是你得给老娘我写借据,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连亲兄弟也要明算帐呢,可别说你娘我小气。我给了你银子,不给你大姐银子,这能成吗?”

杜兰忙说道:“娘,我们不需要。”

齐氏道:“我这不过是打比方,杜梅啊,这些年倒是铁牛把你惯坏了,你看看你这个样子,大过年的,你在娘家闹成这样,还不给你男人面子,说来说去,就是为了钱,你好意思不?你大哥他好不容易回来几天,就是要被你们折腾的?

你大哥现在容易吗?都说咱们日子过好了,可是这背后,你大哥做了多少事儿?都说他没有怎么种田,可是他自己做的事儿,比种田可辛苦多了,你们都体谅体谅他,别尽想着从他这里拿到好处,这样时间久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不寒心,我都得寒心了!”

杜梅的日子难道过不下去吗?绝对不是,以前那么多年都过下去了,凭什么现在就过不下去了?

只不过是看着有个好哥哥,所以想从他身上多得一些好处罢了,人没有钱的时候,有烦恼,这有了钱了,也更是有烦恼。

胡氏事后还直说,二姑子怎么现在成这样了,以前不挺好的?挺明白事理的,就是有些小心思,也不妨碍。

杜榆倒是知道,他们现在的身份掉了个个,这边越过越好,二姑母那边却还是原地踏步走,尽管娘家这边时不时的送些东西给她,可是还是比不上这边的日子,尤其是看到几个嫂子弟妹都比自己过的好,二姑母觉得她还是自家爹的亲妹子呢,怎么这亲妹子还没有几个外人过的好,心里不平衡了呗。

看人家大姑母,人家就不想这些,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二姑母搞了半天,就是想自家资助她点钱呗。前面不铺垫一下,后面这话就不好说出口。

估计她原来的想法,是这边能补贴她点钱,那就是最好了。可是奶奶却让她借钱。还要让她写借据呢。

 

117 小伙伴儿

就是最亲的人,也会因为银钱的事儿,耍些小心眼。

“有忠啊,我跟你说,可别背地里给你那妹子银钱,不然以后肯定还要找你要,我这法子就不错,她要钱,就写借据,也让她心里担着心,别随便乱花银子了。”齐氏对杜有忠说道。

杜有忠点头,“娘,家里的钱,你拿着,你怎么做,我没有意见。”

齐氏听了心里高兴,说道:“我看你妹子纯粹是闲得慌,好日子不会过了,又不缺她吃的,不缺她穿的,这嫁过去的能和没有出嫁前一样吗?”

不就是眼红她几个儿媳妇现在比她这个当闺女的要过的好吗?

可是这能一样比吗?儿媳妇是嫁进来,给他们老杜家生儿育女的,一辈子在杜家过日子,她这早就泼出去的水,是李家的人,也是给李家生孩子。

齐氏可不是个糊涂人,像那些把出嫁的闺女当个宝,把自己的儿媳妇当个草的做法,她才不会呢,那是傻子才会那样的,以后等她老了,还不是儿媳妇伺候自己吃喝拉撒?女儿要是管自己,保证被人吐沫星子给说死了。

杜梅初三的时候吃了一顿中午饭,然后和丈夫李铁牛带着孩子们回去了,在路上,李铁牛还是一句话不说,毕竟他也是个人,被人那样说,心里也不好受。

“你咋还这样那,我做的一切还不是为了你和孩子们?”杜梅说道。

“是,你是为了我和孩子们,你做的对的很。”李铁牛很平静的说道。

“别这么阴阳怪气的好不好?我知道我今天是有些过分了些,可是你就不能体谅体谅我一些?”杜梅真是觉得心里难受的不行,在娘家,被自家娘那样说,现在丈夫也是一副这个样子。

“只要分了家,我指定不这样了!”杜梅保证,也是这分不成家给她闹的。加上各种心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