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知道还问了自己的大儿子,这都吓了一跳,不过大儿子的亲事已经定了,她就是想打主意,也没有那个机会了。

同一时间,办好了这‘见面会’,鲁太太把自己的小孙子媳妇给叫了过来,问了她的情况,主要是她这小闺女岁数已经到了,左打听右打听的,就是没有好的人家。

在鲁太太心里,她闺女那就是一个好,什么人家都能配的,估计鲁大人知道她这个性子,所以在京城的时候,没有让她过去。

也是怕她丢人的意思。想二十几年前,鲁太太还在地里种庄稼呢。

生了这小闺女过后不久鲁大人就中了秀才,然后中了举人,虽然后来过了十来年才中了进士,但是呢,成了举人,日子就过的很好了,小闺女是一点儿苦也没有吃过。

鲁太太的小孙媳妇王氏说道:“倒是有好几家,都是合适小姑姑的呢,孙媳妇也透露出了那个意思,就等着他们上门提亲了。”王氏心道,就这位小姑姑那个样子,谁家乐意过来提亲啊,真的要提亲的,也不过是可能在祖父的面子上。

可惜这位祖婆婆就是不认命,非要说个好人家来,这左挑右挑的,就耽误到现在来了。

以前还让自己到京城里找人家,她一个当晚辈的,操心一个小姑姑这个长辈的婚事,算怎么回事儿啊。

鲁太太听了王氏的话,很是高兴,她就说嘛,她家金凤这么好的,肯定大家都乐意上门提亲的。

而鲁大人呢,则看上了杜有忠的大儿子,只不过呢,这位的大儿子却已经定亲了。说什么也没有退亲的意思。

鲁太太一听鲁大人看上了这么个人家,就不爽利了,说道:“不过是个举人家的儿子,有啥了不得的?我们金凤这么好的人才,至少也得配青阳县城的大户人家,杜家不行,我不喜欢!”

愣是瞧不上杜家的人。要是杜榆他们知道鲁太太是如何想的,肯定要感谢她了,不被人看上也是一种幸福啊。

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加上今年杜大郎准备去考县试,所以在过了几天后,杜大郎就自己单独回去了,他的籍贯是在云阳县,参加县试也是在云阳县,过年的时候,到楚家都已经说好了,

到时候就到楚家借住几天,也方便一些。

楚清流自然是乐意之至,那是他未来的女婿,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呢。

而杜有忠则继续和周教谕准备青阳县的县试,另外来了一个训导,直接是鲁县令带过来的人,姓孙,和鲁大人一起去京城会试,结果没有中的一个人,鲁大人和他关系好,加上来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也需要臂膀,所以就疏通了关系,把这位孙举人给弄过来了,当了这个训导。

这样以来,鲁县令就比较依赖这位孙训导,周教谕反而就靠边站了。

更不用说杜有忠,也受到了排挤,完全不跟去年一样,齐大人对他们看重有加。

新上司,带来了新的地位排行,这对杜有忠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历练,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顺风顺水,总有到了逆境的时候,关键不要自己就丧气了,日子总会慢慢的好过的。

既然这位孙训导很是有主人翁的精神,所以杜有忠和周教谕都放手让他主导了。

周教谕也不是拔尖的人,人到了他那个年纪,就不像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了。

不过这位孙训导的脸皮似乎很是够厚,明明是周教谕和杜有忠去年辛辛苦苦弄得题目,自己他就据为己有了,而鲁县令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就那样默认了。

周教谕对杜有忠笑着说:“官场如战场啊,到处不乏这样的人。”

反正上司巴结也没有用,何必争这个闲气呢?学官本来就没有什么权利好争的,这个孙训导无非是像鲁大人证明,他是有本事的,是能给鲁大人分忧解难的。

就他这溜须拍马的本事,也是一种本事那。

人生百态,一辈子都看不完。

不过孙训导到底是才来的人,县学里的生员还是看中周教谕,杜有忠在去年也赢得了这些秀才和学子的喜欢和尊重,所以平时请教他们两个的人倒是多一些。

孙训导的重点不在这里,主要是让鲁大人觉得他比另外两个人有用,凡是露脸的差事他才喜欢干。

“这人过于轻浮了,虽然暂时能得到上司的好感,可是长期后,未尝不会让人厌恶。”

杜榆觉得这样的人哪里都有,在现代的时候,每家公司里,都有这样的一个人,平时脏活儿累活没有他的份儿,反而能拍上司的马屁,成为上司的心腹,别人的功劳,也敢抢,出了错,就推到你身上。

觉得不公平?那好,你也这样做啊。可是脸皮厚的人没有几个,大家都是要脸面的人,不可能都做到那一步。

周教谕是稳坐钓鱼台,他在这边当教谕也是有些年头了,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人家要蹦达,就让他蹦达几下,总有落下来的那一天。

当然,这前提是不要把他们给拉下马才是。目前看来,周教谕就是挡在孙训导前面的一个绊脚石啊。

120 强龙和地头蛇

“都没有长眼睛啊,没看到这是县太爷的千金过来吗?”一声娇喝,杜榆和周慧从这个胭脂水粉铺子出来一看,原来是有人的马车停在这水粉铺子前面了,刚好挡住了鲁金凤的马车。

而那娇喝的声音,就是孙训导的女儿孙玉梅,按照周慧的说法,那就是鲁金凤的一个小跟班。

孙训导的年纪没有鲁大人大,不过鲁大人这个不是小闺女吗,年纪和这位孙玉梅差不多大的,和鲁金凤就关系密切,不知道是她自己的主意还是家里提醒的,对鲁金凤是唯马首是瞻。

难听点叫狗腿子,现在这位小跟班就因为这马车挡住了他们的道路,而大声嚷嚷起来了。

“得亏不是咱们的马车,不然咱们两个必定还要给她赔礼道歉了。”周慧对杜榆说道。

不过这孙玉梅嚷嚷了半天,怎么也没有人过来说话呢?这马车的主人也太厉害了。

杜榆想到了一个可能,不会这马车是张家的吧,要说张家,人家在青阳县可是地头蛇呢。历届县太爷都和张家的关系弄得很好。

这两位姑娘不会啥都不知道,就惹着了不该惹着的人吧。

“这是谁家的姑娘,这么的没有规矩,在大街上大声嚷嚷?看你也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姑娘,怎么一点儿规矩也不懂?路是大家的,总有个先来后到,你自家落在了后面,还怪别人挡着了你的道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从这水粉铺子出来说话了。

那婆子根本就不怕孙玉梅这小姑娘,昂着头对这小姑娘说话了。

周慧兴奋了,觉得今天有好看的了,拉着杜榆的手不放,对杜榆眨巴眼,意思是好戏开始了!

这位婆子,杜榆也认识,真的是张家的人,好像是张家大房的管家媳妇,孙玉梅这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竟然惹上了地头蛇家。

“哪里来的婆子?给我掌嘴!”车子里的鲁金凤竟然发了这样的话。她身边的丫鬟估计干这种事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上前撸起袖子就要打人家的嘴巴。

“我看你们谁敢!反了天了!”张家的那婆子真是没有见过这样蛮不讲理的,一言不合就要打人,随着张家婆家的大喝声,铺子里又出来了四五个人,站在那婆子旁边,一下子气势就出来了。

“我看看是谁,想要打我的下人!”随后出来了一个中年妇人,周慧小声说道:“这不是张家的大奶奶吗,这下好了,鲁金凤是踢到了铁板了!”

张家的大奶奶可是个不能惹的人物,在张家是一把手抓内院,据说和京城张家的人还是亲戚关系,人家靠山硬着呢,而且这位张大奶奶喜欢摆宴席,经常请青阳县的大户人家的太太去张家玩儿,只要她说上谁家的姑娘不像话,那这姑娘估计在青阳县很少能找到好人家了。

现在鲁金凤这个样子被张大奶奶看到了,还直接挑衅了张大奶奶,鲁金凤这想要找好姑爷的打算,估计就已经失败了一大半了。

“我堂堂的县令千金,还惹不得你们了?你们让不让路?不让路,我让你们都去坐一坐县衙大牢!”

“我还不知道,这青阳县的县衙大牢是你家的了!去,找个人去县衙那边,说他们家的人在这边大放厥词呢。可别因为你一句话,那你亲爹的名声给玷污了!”

孙玉梅早就不敢说话了,因为她看出来了这位太太肯定不是个小人物,不好惹,她可不敢继续呛声,眼看着鲁金凤还要跟人家挣个你死我活,就忙拉着她的手,想让她转回去,可是鲁金凤从她爹中了举人后,就没有受过委屈,在家里因为是老小,更是谁都捧着她,养成了这种目中无人,谁都要让着她的性子。

杜榆道:“走吧,这个时候的热闹也不好看了!”

鲁县令的女儿和张家的大奶奶呛起来了,他们可不要做殃及池鱼的池鱼。虽然说看热闹很兴奋,可是战火就要起来了还是赶紧溜吧。

“你要知道结果,这种事儿,别人肯定会传出来的,咱们别看了,小心他们恼羞成怒。”杜榆说道。

主要是鲁金凤这个人,她肯定是斗不过那张大奶奶,说不定就迁怒到他们两个身上了,说他们只顾看热闹,这种情况,还真说不准那,鲁金凤就是这种奇葩。

而鲁太太的孙媳妇王氏是头疼的要命,这个小姑姑,又惹祸了,当时就不该把她带到任上来,她以为她爹是个县令,就是土皇帝了?

要知道张家在这青阳镇,那就是真正的土皇帝,鲁县令都要依赖他们张家的支持呢。

这个小姑姑胆子可真大,竟然和张大奶奶呛声了,她这是不想把自己嫁出去了是吧。

一看她这样,就让人怀疑鲁家的家教问题,有个这样的小姑姑,真是丢人!

鲁大人知道这事儿后,也回来把鲁金凤给狠狠的骂了一顿,对鲁太太说道:“找个时间,去张家跟人家道歉去,都成何体统,大白天的,你显摆什么显摆?”

上头催着交春税呢,要是这张家的人都不支持自己,他这个任务完成不了,不被上头给批死了?

他可不想考绩成个差了,那样岂不是一点儿前途也没有?

还有这青阳县的人脉,都得和张家打交道呢,他可不是跟上任县令齐大人一样,娶的是京城大户人家的千金,背后有靠山,不怕这张家,他就是个穷苦出身,顶多就是让小孙子娶了同年的孙女,也只能相互扶持了。

张家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人。以后三年要是张家和自己不对付,那么这三年,在青阳县就过的很艰难了,甚至过不下去。

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就是这个道理。

鲁金凤从小到大都是被人捧着的,何曾被自己的爹责骂过,立刻就哭了,坚决不去道歉。

鲁太太就哄着她道:“乖女,咱们不去就不去,不就是一个张家吗,还没有人当官,就是有点子钱,你一个县太爷还怕他们家?好不好的,把他们都给送到监狱里去,他们就不蹦达了,让我乖女受了这么大委屈,悄悄,小脸都变瘦了!”

鲁金凤的小脸可真没有变瘦,还是圆圆的一大圈呢,鲁县令一听自己老婆的话,就骂道:“无知妇人!早晚我要被你害死了,你们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否则我休了你!”

“你个忘恩负义的,死老头子,老娘就知道你早就有这个花花肠子了,想休了我,你找个小狐狸精,美得你!老娘可是给你爹娘都守过孝的,你要是敢休了老娘,老娘直接告你去,让你官也做不得!我怎么这么命苦啊,砸锅卖铁的,让你个死鬼读书,紧巴巴的过了几十年,现在你富贵了,有出息了,就想休了老娘,你个陈世美啊,你不得好死啊!”

一听到这撒泼的声音,几个孙媳妇都恨不得立刻逃走,他们好歹是在鲁家富贵了才嫁进来的,但是看着这位祖婆婆跟乡下婆子一样,在地上打滚撒泼,还是觉得接受无能,甚至觉得丢了好大的脸!

真是有辱斯文!王氏看得是目瞪口呆,她还是第一次见到祖婆婆这样,这简直是,太可怕了吧,粗俗不堪!

得了,他们赶紧的离开吧,不然战火烧到他们头上,那就完蛋了。

不管鲁太太如何撒泼,鲁大人这次振了夫纲,给了鲁太太两个选择,要么是带着鲁金凤去给张家道歉,要么是带着鲁金凤滚回老家去。

鲁太太的大儿媳妇劝道:“娘我看不如忍这一口气,带着金凤去道歉吧,不然爹的差事做不成了,咱们都得回老家了!”

鲁太太还是比较信任这个大儿媳妇的,说道:“他们张家就那么大的本事?还能让一个县太爷给弄倒了?”

“娘啊,听说张家在京城还有个侯爷呢,人家跟侯爷一说,你说爹的差事还保不保?就是这县城,到处都是和张家有关系的,到时候这张家的热乱说,金凤的婚事可怎么办?”

后面这个话倒是触动了鲁太太的心思了,她可是一直想要自己的金凤嫁个好人家的,“大不了,不要在这边给金凤说亲了,咱们去京城给她找人家,我们金凤这么好的人才,到哪里说不到好人家?”

“娘,您忘了,京城也有张家的人呢,万一他们跟京城里一说,金凤不就是被他们给害了吗?咱们忍一忍,把这个事儿给弄回去,等爹的官升了,还怕个甚?”

“也好,只是到底忍不下这一口气!”鲁太太早就松动了,现在大儿媳妇给了她一个台阶下,这就回过神来了,她可不想被赶回老家去,到时候这老头子还不是被狐狸精给包围了,要是再生几个孽种,她可真是上吊都没有办法了。

“娘,我看,不如找几个人陪着您一起去,好歹您是县令太太,多几个人去,也是有面子,同样也是给张家的面子,您说是不是?”

这话正中鲁太太的下怀,她可不想一个人呢去赔礼,多几个人,也是给自己提气的意思。

只是,“人多了,看着我去赔罪,俺不是没有面子?”

“娘,人多了,张家那边才不好意思让你赔罪呢,不是更好?”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就让周太太杜太太他们几个陪着我去!”

121 赔礼道歉

“这都叫什么事儿?鲁太太去张家赔礼道歉,倒是让我们跟着一起过去了,咱们又不是她的下人,这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了!”

胡氏也很是不爽,她知道这鲁家的那个姑娘和张家有了矛盾,现在鲁太太要去张家,把她也叫过去算个啥事儿啊。难道是让她也跟着赔礼道歉?可是她家真的没有做过啥对不起张家的事儿。

“娘,你到时候就跟在后面,啥话也不用说,知道的人自然知道,咱只要不吃亏就成。”

鲁金凤是个奇葩,这鲁太太也是奇葩,他们鲁家的事儿,还让这几个下属的妻子陪同,这是搞视察还是怎么的?简直是太奇葩了!

鲁大人真是有好几个猪队友,这毋庸置疑!

幸亏那鲁金凤没有抽风,让杜榆和周慧几个也跟着一起去张家,那真是太让人‘吃惊’了。

胡氏跟在后面去了张家,前面县丞太太周太太,还有教谕周太太都陪着呢,胡氏跟在后面,因为上次那孙玉梅也搞出了事儿,所以这次孙太太是低眉顺眼,很怕被迁怒了。

只有县尉太太没有过来,听说是生病了。胡氏想着,自己咋就没有想到生病这一招呢。被县尉太太给抢先了。

试想,如果大家都说自己生病了,鲁太太还不得恼羞成怒啊。

张家这边,见鲁太太来了,鲁太太老脸通红,还是县丞周太太人家会说话,把事情给圆了一遍。

张家太太也不好意思说道:“我那大儿媳妇也是个暴脾气,要是不小心得罪了各位,你们可别介意,她啊,本性很好,我这里里外外的都少不了她呢。”

听听张太太说的,明面上是说张大奶奶的不是,可是这话里的意思就是,我大儿媳妇那是能干的很,还是个品行好的,反过来的意思就是,别人得罪了她,那也是别人的不是,是别人品行不好。

只是鲁太太这样的人却听不出来,还以为张家真的在给自己和女儿赔不是呢,就高兴起来。

张太太见鲁太太这样,心里鄙视,就这样的,还想蹦达,简直是蠢笨如猪。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心里这样想,可是面上不显,好声好气的给大家说话,陪着喝茶,一会儿张大奶奶也过来了,见到鲁太太,就笑道:“鲁太太,您可别见怪,我这人那,就是脾气直,见不得有人动不动就要扇嘴巴子,虽然是下人吧,可是也是娘生父母养的,好歹跟着我了这么些年,我要是连他们都护不住,这以后还怎么当家?

不过呢,到底是我和小孩子一般见识了,这里,我给鲁太太陪个不是,您大人有大量,咱们就都不提了,您看怎么样?”

鲁太太听了前半段,还气的不行,不过后面人家张大奶奶又一副赔罪的样子,她又阴转晴,笑着说道:“行,咱们都不提了,丫头,以后到了外面可别这样了。”鲁太太对鲁金凤说道。

鲁金凤不情不愿的给张大奶奶也赔了个不是,这事儿看起来就圆满了。至少面上是这个结果。

等鲁太太一干人等走了后,张大奶奶笑着对自己的婆婆说道:“咱们这青阳县以后热闹就多了,鲁县令以后头疼的时候多了去了。”有这样的老婆和女儿,真是不头疼都不行那,这样的人也带在身边,就只会惹祸的。

张太太道:“穷人乍富,不就是这样?不过我看鲁县令倒是个还行的,能让他妻子和女儿来赔不是。”

张大奶奶道:“他要是不管好他这两位活宝,还是会惹事儿的。”

他们张家也娇宠女儿,可是也不是这么宠的,简直养成了不讲道理的人,这样的姑娘,和谁家有仇,就把人嫁过去,那就直接报仇了!

也不知道什么人家敢娶这个鲁家的女儿,不过按照张大奶奶的经验,绝对有人敢娶,毕竟县太爷的女儿,这个名头还是很响亮的。

张太太问道:“咱们的温泉庄子都修好了没有?京城接到信了没?”

“快修好了,今年就给京城递信去,保证是有人过来,娘,您放心吧,这事儿错不了。”

张太太点点头,问道:“刚才我似乎见到了杜家的娘子?是有吧。”

张大奶奶笑道:“娘,您这记性真不差,见过一面的都能记住,可不是有那位杜太太,看面相也是个爽利的。

听说也是从乡下来的,可是这有比较才知道谁好谁不好,人家杜太太可没有鲁太太那个样子。”

张太太也笑道:“你这促狭鬼,哪有你这样比较的?要是这杜太太不好,云阳楚家的人也不会把自己的姑娘许配过去了!”

“娘,你说的云阳楚家,是不是开了锦溪书院的那个楚家?”张大奶奶问道。

锦溪书院还是很出名的,青阳县都有子弟去锦溪书院读书的。

“可不就是那个楚家,楚家的那位当院长的,可是中过进士的,要不然他那书院能那么多人去?

我这也是才知道,楚家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杜家的大儿子,你说,要不是这杜家还不错,谁乐意做这样的事儿?毕竟杜家可是从乡下走出来的,跟一直的楚家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楚家到底看上了杜家什么啊。”张大奶奶不明白了,楚家可是真的比杜家要强不知道多远了,杜家也就是一个中了举人的人,以后就是中了进士,也得慢慢熬,凭着楚家的身份,随便找一个,也比杜家要强多了。

虽然上次杜家卖了那个庄子给他们张家,可是也才一千多两银子,在他们张家来看,一千多两银子根本不算什么的。

估计杜家连两千两银子的家产都没有呢。

张太太叹道:“有的人看权势,有的人看人品,还有的人看前途,总之,杜家既然能得了楚家看中,并许了一个女儿,说明这杜有忠还是个人物,听你爹说,这杜有忠来到青阳县,不久就得到了县学的生员们的称赞,这份本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就是和以前的齐大人,关系也很好,你见过齐太太把别人家的孩子叫到自己家读书吗?没有吧,可是人家就把杜家的二儿子叫过去了。”

“可是这样一来,鲁县令这边就不会对杜家有什么好脸色了。”毕竟和前任县令关系密切的,下一任县令都不会喜欢。

张太太道:“你看鲁县令冷落杜家了吗?没有吧,所以别小看了杜家,说不定以后就有大出息呢。”

“娘的意思,不会是想和杜家结亲吧。”毕竟杜家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没有定亲呢。

张太太道:“我何时说过这样的话?咱们和杜家也没有恩情,这婚姻的事儿,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强逼的婚事以后早晚会得到报应,咱们张家可不做这样的事儿。就是以后对杜家客气一些,其他的和寻常一样。”

胡氏从张家回来,听到和见到了张家婆媳的刀锋剑影,觉得这张家的婆媳都是人精,鲁太太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我这就算是走了一个过场,啥话也没有说,你说那鲁太太叫我干啥啊。好歹周县丞太太也开了口的,我就只是坐在旁边喝茶了。”

杜榆笑道:“娘,你还想跟他们说说话啊,”

“可别,这些人说话都拐着弯呢,一个意思,非要拐弯抹角的说,他们也不嫌累,我想好了,等以后啊,你大哥娶了媳妇,就让她出面应酬得了,我这看着就觉得累得慌。”

“那要是大哥以后也考上了进士,出门做官呢,娘,你还不是要应酬?”杜榆说道。

“唉,你说的是,等我慢慢学吧,我就不信了,我学不会了!”胡氏可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

这次的事儿以后,鲁金凤倒是收敛了不少,没有在青阳县大街上耀武扬威了,毕竟她爹可是警告了她,要是再出现一次,直接就回老家。

而杜榆家也得到消息,自家大哥已经通过了县试,正要去参加府试呢,楚家那边来人了,说是一切都安排好了,不让这边着急,还给杜大郎送了个书童,到府城好照顾杜大郎的生活起居。

“恭喜恭喜!”周太太上门,胡氏笑道:“只是通过了县试,算不了啥的。”

这要是府试不过,明年还要继续考县试呢。

所以他们也没有庆祝,通过县试的人多,可是通过府试的人就少了,因为通过了府试,就是童生了,下次再考,县试和府试都不用再考了,直接参加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