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榆忙说道:“五婶您放心,康太太人很好的,再说,她年纪比您小呢,还是晚辈,您不用怕。”

陈氏听了,放松了一些,然后说道:“那咱们是不是要准备上香的东西?”

以前在杨柳村,要去白马寺的时候,就要提前准备佛香等物,陈氏所以才这样问道。

“我已经让小墨他们准备了,到时候咱们直接去就成了,就留五叔在家里看家好了。”

就这样,杜榆带着陈氏,和康太太汇合了,一路朝着大成寺的方向出发了。

结果到了大成寺后,这山门竟然是关着的。

杜榆和康太太都有些莫名其妙,尤其是康太太,她已经派人打招呼了啊,怎么还有人过来关了山门?

让人问知客僧,知客僧不好意思,说道:“贵客稍等,因为有贵人过来本寺,所以临时关一会儿山门。贵客只需再等一刻钟,贵人就会离开了。”

遇到这种事儿,大家都会窝火,不过看这大成寺的人,能够得罪提前打好招呼的人,而让人进去了,那么这个贵人就不是一般的人,杜榆和康太太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也没有说什么,就在外面等了一会儿。

过了大概两刻钟的功夫,这山门就打开了,请杜榆他们进来了。

知客僧很是道歉了一番,并且表示,中午请康太太他们吃素斋,大成寺的素斋还是很出名的。

康太太知道,刚才有他们惹不得的人过来过,既然是得罪不起的,这寺庙里的人也不容易,而且今天他们主要是来求香火的,脾气太大也不好,现在人家主动示好,他们不就着台阶下,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所以两个人就着这素斋和知客僧攀谈了起来。

几个人在大殿跪拜了,又给功德箱捐了一笔。知客僧带了两个小沙弥,令哲杜榆他们逛一逛这大成寺。

大成寺是古寺,里面的每一棵树,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郁郁葱葱的,又枝繁叶茂,显得很是幽静,本来这天气热了起来,但是在这寺院里走动,一点儿也不觉得热。

陈氏在心里道,这可是比家里那边的白马寺要强多了,就是那佛像也比白马寺的要大很多,想着自己刚刚许的愿,陈氏希望能够到时候来还愿。

逛了一圈大成寺,大家都有些累了,就去了专门给客人留的厢房去歇息了一会儿,陈氏听说还有讲佛经的,就有想去听听,杜榆让秦婆子带着五婶去听去了。

而中午的一桌素斋搬上来,他们几个吃的都是很像,果然名不虚传那,好吃的很。

康太太说道:“就这样一桌,需要好几十两银子呢。”

陈氏听了直咂舌,几十两?在他们杨柳村那是够一大家子过好几年的好日子的,这一顿饭就没有了,真是太败家了!

京城果然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待的。等治好了自己的病,陈氏觉得自己一定要赶紧回家去,不然这日子真是过的钱渣滓流啊。

 

第201章 好与坏

从大成寺回来后,杜榆也感觉有些累,所以就洗漱了一番又睡觉去了。这一觉睡的有点儿长。

等胡鑫回来,杜榆还没有醒来。

只不过那时候,杜榆已经迷糊了,最后等她清醒过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发烧了,请了大夫看了,还被大表哥给喂了汤药,这才是好了一点儿。

杜榆双颊通红,见到大表哥,忙起身就问道:“大表哥,我睡了多久啊。”

胡鑫用手摸了摸杜榆的额头,感觉差不多正常了,让人把饭菜上过来,说道:“自己生病了,都不知道,你都躺了快五个时辰了。”

杜榆笑了笑说道:“我一点儿感觉也没有,就是觉得累,哪里知道是生病了。以前在别处的时候,都不生病的,看来我还是没有适应京城的天气。”

这换季的时候,最容易感冒受寒了。

杜榆突然想道:“大表哥,我这会不会过了病气给康太太啊,她还怀孕呢。”

康太太好不容易得了这一胎,真要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有个什么,那就是自己的罪过了。

“你只不过是发烧,不过病气的,康太太那边也没有事儿,你放心,自己先担心自己,看看你都烧成什么样了。”胡鑫说道:“不行了,这人伺候的不精细,我要再多弄几个人回来。”

杜榆忙道:“大表哥,不怪小墨他们,你看,连我都不知道自己生病了,他们更是不知道了,我估计是在大成寺受了点风,所以回来才这样,五婶好不好?”

胡鑫说道:“不要操心别人,他们都很好,你躺了这么长时间了,快些吃点饭,不然肚子饿了,对肠胃不好。”

“嗯。”杜榆点点头,下人把饭菜送过来,都是比较清淡的,胡鑫亲自端过一碗粥,喂了起来。

杜榆呢,怎么突然感觉这粥比以前好吃了呢?

陈氏回到东厢房,笑着对杜有全说道:“我看那两孩子感情真好,不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就是比别人强一些。大家开始还担心这两孩子单独在京里照顾不好呢,现在都可以放心了。”

杜有全说道:“他们现在都是两口子了,又是表兄妹,感情能不好吗?你就是一惊一乍的,有啥啊。”

陈氏说道:“反正就是比别人好,这样咱们都不用担心了,都说这当了官的人,最喜欢有花花肠子,我看那,咱们侄女婿肯定不会。”

“你胡说八大啥啊,什么叫当官的最喜欢有花花肠子?我大哥是官吧,他哪里有花花肠子?”杜有全不干了。

陈氏忙道:“这不是说图鲁嘴了吗,我说的是有的当官的,你可别生气。”要是这次把病治好了,让她生个孩子,她绝对是一辈子都做善事儿。

杜榆这一生病,就休息了好几天,感觉她就管了这么十几号人,人家那管上上下下好几百号人的人怎么过的?

真是创业中的家族只能是慢慢摸索了。

为着杜榆生病,胡鑫还另外从中人那里买了两个年纪大一点的丫鬟,给杜榆送过来了。

“不是说小墨和小丫不好,她们两个年纪小一些,自己都照顾不过来呢,还是年纪大一些的,也懂得多一些。”胡鑫买了丫鬟后,对杜榆说道。

杜榆看表哥都买回来了,也是为了自己着想,就把人给收下来了。

杜榆问了他们的名字,其中一个说道:“还请奶奶赐名。”

到了新主子面前以前的名字都是可以不用了的。能得到主子的赐名,那才是好事儿呢。

杜榆想了想,说道:“你叫素云,你就叫彩云。”

“奴婢谢奶奶赐名。”素云和彩云行礼说道。

于是杜榆就多了两个丫头,这两丫头的年纪都十五六了。估计和杜榆差不多大。

小丫看见来了这么两个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哭鼻子了,小墨听见了,就说道:“你看看你这出息,怎么还哭上了?”

小丫说道:“小墨姐,是不是我们伺候的不好,所以爷他才另外买了丫鬟来啊。”

因为这次奶奶生病了,他们没有注意,所以爷生气了,就买了两个大丫鬟,把他们两个给挤下去了。

小墨听了说道:“你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你是谁啊,你是咱们奶奶的第一个丫鬟,这是谁都比不了的。以后奶奶身边丫鬟会越来越多,难道你每次都要哭鼻子?咱们做丫鬟的,就是主子让咱们做什么,咱们就做什么。怎么能因为主子多买了别的丫鬟,就心里不高兴

呢?这样很不好的,只要你忠心,主子对咱们还不够好啊。”小墨说道。

这小丫还是个小孩子,跟争宠一样,这样可不好啊。

小墨的话,让小丫止住了哭声,说道:“我也不是心里不高兴,你说咱们是不是平时做的不够好啊,要不然怎么爷会另外买丫鬟呢?”

“也不是,主要是人手不够,你就别多想了,咱们以后慢慢长大了,就能干更多的活了,毕竟咱们年龄在那里,很多事儿不懂,也不好跟咱们说,而且力气也不够,有个大一点的人,不是更好吗?以后也别跟素云还有彩云闹别扭,那样不好。”

小丫点头:“我都听你的。”

小丫被小墨这以开解,心里舒坦了不少,也没有觉得心里不舒服了。

而陈氏见到杜榆身边多了两个年纪大的丫鬟,而且还听说是侄女婿买回来的,这心里就嘀咕上了。该不是侄女婿心里有啥想法吧。

她刚说侄女婿对侄女好,这侄女婿就带来了这两个年轻的丫鬟,这是啥意思啊。

侄女婿再好,也亲不过自己的侄女儿。

陈氏很郁闷的回去了,杜有全把药已经煮好了,给陈氏端了过来,陈氏咬着牙给喝了,然后脸上还不好看,杜有全看了,就问道:“你这是咋啦?药太苦了?”

陈氏说道:“你怎么那么不经心呢,你没有发觉这家里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杜有全说道:“有啥不一样的,不就是还那样吗?哦,对了,我种的黄瓜苗出秧了,还有豇豆苗也发芽了,到时候怎么着,也得搭架子,不然爬的到处都是。”

“你,你真是气死我了,你就没有发现,胡鑫他自己带回来两个漂亮的丫鬟吗?”陈氏真是被自己的丈夫的迟钝给打败了,整天事儿都不经心,这也只能是在乡下住了,真要进了城里了,还不被人给坑死?

“两个漂亮的大丫鬟?在哪呢?我怎么没有看见?”杜有全很是无辜。

陈氏气得说道:“你听重点好不好?是胡鑫带回来了两个漂亮的大丫鬟!”

“你这话的意思是,胡鑫不老实了?你不是刚刚还夸了胡鑫了的吗?还说你放心的很,怎么这才多大点功夫,你就又这个想法了?”杜有全觉得女人真是想法改变的可怕,这才多大点功夫啊,就成了花心的人了。

“谁让胡鑫这突然就带来了两个大丫头,一个二个还长得不错的,不是说,这买丫鬟的事儿,是女主人的事儿吗?他一个大男人,自己去买丫鬟了,这本身就不合适啊,要不是对这两个丫鬟喜欢,他犯不着吧。”陈氏说道。

“榆儿是你侄女儿啊,他做这么打脸的事儿,你当叔叔的,也不替你侄女儿出气?”陈氏很死气愤。刚夸完,就不争气。真是太气人了。

杜有全说道:“你是不是看得太严重了,不就是两个丫鬟吗?榆儿生病,让胡鑫去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榆儿都没有说啥,再说,这两丫头的卖身契也是在榆儿手里吧,我看胡鑫不是那样的人,咱们可不要冤枉好人,榆儿那两丫头本身都小的很,这次榆儿生病他,她们后来才知道,胡鑫肯定是因为这个,才买的丫鬟,你啊,真是多想了,胡鑫我看肯定没有安歇花花肠子,你也说了,咱们两个娘家人都在呢,胡鑫也不会直接打我们的脸那。”

“得了,我跟你说,你就偏袒他,男人都是一个德行,幸亏咱家有咱娘管着,不然,你早就也那样花花肠子了吧。”陈氏见杜有全不在乎,这就迁怒上了。

“你不说,我去说,我是榆儿的五婶,我不能看着榆儿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受委屈。”

“得了,本来没有啥事儿,你这以弄,就成大事儿了,你先别去,我问问胡鑫,要是没事儿,你就别说这个事儿了。”

杜有全可是怕了自己的老婆了,这要是真的直接问上了,那就是事情大发了,不得已,杜有全觉得还是自己问吧,男人直接问一问,才更合适一些。

杜有全觉得陈氏有些小题大做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怎么就成了花花肠子呢?

他还真不好怎么问胡鑫,难道他直接问,你是想把那两丫头纳妾还是咋滴?

杜有全直觉的胡鑫不是那样的人,这可真是难为死他了。

但是还是硬着头皮,找了胡鑫,给支支吾吾的问了出来,话说出口,杜有全额头和后背都是一身汗那,他真是生平第一次做这样的事儿。

第202章 撤股

胡鑫听了笑道:“五叔,那两个丫鬟买回来是伺候榆儿的,我看她身边的两个丫鬟都太小了,所以买了这两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懂得事儿也多一些,表妹生病了,丫鬟我就给买了,他们的身契都是在表妹手里呢,要是表妹不喜欢,随时都可以给卖了。”

杜有全不好意思,说道:“那个,你五婶那个人吧,她就是有些不放心,神神叨叨的,你别见怪啊。”

“五叔,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榆儿,哪里会见怪?”就是他自己也是为了表妹能更好。

从胡鑫这边得了准确的答复,杜有全回去把陈氏好好的说了一顿,“人家胡鑫把那两丫头的卖身契都给了榆儿了,你还说按个话,我今天真是丢脸死了。”

真要是有那个花花肠子,也用不着把卖身契都交出去吧。而且人胡鑫说了要是表妹比较喜欢,随时都可以卖了出去。

“你以后也别瞎想了,我看他们两个好着呢,等以后有了孩子,就更好了。”杜有全说道。

陈氏还能说什么?她总不能说,就是有卖身契,也不妨碍这男的睡女的吧,那样真是捅马蜂窝了。

于是陈氏说道:“好了,我听你的,不多想了。”她这不是替榆儿担心吗?

要是大哥和大嫂在京城就好了,可惜这也隔得太远了。

从素云和彩云来了以后,杜榆这边确实是比以前更妥帖了。

对于杜榆这次生病,秦婆子也很自责。杜榆笑着说道:“这事儿谁都不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呢,小墨和小丫更不清楚了,婶子你就别再内疚了,人吃五谷杂粮,哪里能不生病的?以后就好了。’

真的,生病不算什么,生病了,还有益于长出抗体呢。

“杜榆!”周慧来京里了,过来见杜榆,两个朋友见面,都特别高兴。

周慧比杜榆成亲的早,而且人家早就和小虎有了孩子了。

见到周慧这胖嘟嘟的儿子,杜榆喜欢的不行,真想掐一掐他的胖脸蛋。

周慧说道:“这几年没见,你还是跟以前一个样啊,如今连在京城里都安家了!”羡慕嫉妒啊。

杜榆也笑着说道:“你也很好啊,夫妻和睦,连儿子都有了,现在到京里是干什么的?要是有时间,就住在我家里,多住一段时间,你说说你,到京里来了,也不给我提前打个招呼,就这么来了,杀我个措手不及。”

周慧说道:“也是临时决定的,我们那干货店,想在京城里开着,这不,刚好得了消息,这边有人出售店铺,我们就过来看看情况了,顺便,把你的分红拿给你。”

杜榆忙摆手,说道:“这分红,我就不要了,当初我才出了多少钱那,每次要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

周慧却道:“正因为当初咱们什么都没有,你能出钱,所以我们才能做下去,这分红,你是应得的。你要是不要,那就是不把我当成朋友了。我们现在做生意,最讲究的是信誉,信誉没有了,那还怎么做生意?而且,说不定以后,我们有麻烦了,也会找你帮忙呢,你可一定要收下。”

“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说出去你在我们铺子里还有分红的,这点儿道理我们还是懂的。”

周慧是坚持要把分红给杜榆,不然就不像话了。

她爹现在还在当教谕,他们在青阳县的生意,也做的挺好,然后还去了省城也和她姐夫几个合作开了店,这次来京城开店铺,也是他们姊妹几个商量好的。

虽然不说要靠着杜榆的丈夫撑腰,但是有个当官的朋友,能少多少麻烦?

就是上上下下的打点,也比别人方便。

周慧说道:“咱们以前都说好了的,而且白纸黑字的,你不能让我为难不是?至多,到时候要办什么文书之类的,我们也沾沾你相公的光,那样也方便许多。”

杜榆觉得提一提自己丈夫的名字,然后去衙门里办些事物,这本身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年头,都是讲究人脉的时候,所谓的上头有人好办事儿。

并不属于受贿行为,周慧也是自己的朋友,不过对分红的事儿,杜榆说道:“平时有什么事儿,我可以帮着你,但是你也知道,我丈夫才到京城立足,这分红我就不要了,就当是我给我侄儿的礼吧。”杜榆是要把自己的分红给了周慧的儿子。

“你放心,到时候我们能帮上的,肯定帮,只要不是什么超了原则的事儿。”杜榆保证说道。

周慧见说不通,只能回去找丈夫小虎商量。

小虎听了周慧的话,说道:“既然她已经决定了,那咱们就算了,不过她当时的本钱是十六两,可是如今咱们可是都不知道翻了几番了,按照当时占得比例给她钱吧。”

周慧说道:“可是杜榆说了,要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咱们儿子呢。我怎么说,她也不收下来来。”

小虎道:“如今他们是官,我们是商,她丈夫不是在翰林院吗,确实是要注意,但是她那一份,咱们不能占便宜,到时候按照比例,给她折合成银子,我相信,以后我们有了什么困难,他们能帮的会帮的。”

虽然什么时候,都没有利益联系到一起更牢固,但是人家现在摆明了不想占便宜了,那么就顺了他们的意思吧,不然到时候说不定关系还会搞僵。

周慧心情很郁闷,说道:“杜榆对我们的儿子是好啊,只是我看她也胆子太小了,在京里过日子多么不容易,她接受了我们的分红,岂不是能过的更好?”

小虎说道:“现在的官宦人家,除非是在外地当官,才喜欢占别人家的分红,其他的都是自己有自己的铺子,然后买了人,给他们照看铺子,这样也保险一些。谁不希望有自己的产业?以后,等我们这边开起来了,胡家要是真的也想自己开铺子,我这边也有人手,到时候这不是关系又上去了?所以,咱们现在就不要强人所难了,那样也不好。”

再是好友,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日子要过的,官商不能在一起,还是分开的好。

而杜榆呢,也把这件事跟大表哥说了,她还是觉得自己不能一直占便宜,所以就把自己在干货店的那一份给周慧的儿子好了。

胡鑫说道:“我看他们也不会要你的那一份,极有可能,是把你的那一份按照比例给算出银子来,然后给你。”

这就相当于股东要散伙了,然后把他的那一份股份的钱出出来,然后就没有这鼓动的什么事儿了。

“啊?那我这还是占了便宜了啊。”听说现在干货店生意特别好,她那时候的十六两,应该能占个百分之几吧,如今真要折合成银子,那该多少呢?

杜榆想了想,算了,如果周慧那边真的要这样做,也就接受吧,毕竟不分红了就好,分红了,她总觉得自己老是在占便宜。

本来她什么事儿都没有做,就每年拿银子,她都拿的不好意思了。

这样下去很不好,尤其是现在大表哥都在翰林院了,她还是撤了吧。

虽然银子是很可爱的,但是为了这清贵之名,就不能继续占便宜了。

以前是周慧他们和自己隔得远,也不好说,现在都在京里了,正好,把这件事给弄清楚了。

结果,还真是如大表哥猜测的那样,周慧和小虎是要把自己的比例分出来,也不想把杜榆的那份给他们的儿子。

杜榆心道,大表哥可真是料事如神那。

周慧说道:“你最开始的十六娘,占了百分之三的比例,现在折合成银子,一共是三百两,还有这几年的分红,所以我们应该给你五百两。”

“五百两,怎么这么多?”杜榆说道。

周慧笑了,说道:“别人都嫌银子少,你倒是嫌弃银子多了,我骗你干什么?这几年,我们这干货店都弄了好几个分店了,每年的进益也快都五六千两了,也就是你,不爱财,罢了,既然这样,我也不说啥了,咱们不合作做生意了,还是好友吧。”

杜榆笑着说道:“这还用你说?当然是好友。”

“看着你这样,我还挺羡慕的,我和小虎是不成了的,只好努力赚钱,然后让我们儿子成为一个读书人吧。”

周慧叹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小虎从小就没有读过几本书,现在让他去考科举,那也是瞎胡闹,何况,小虎自己对做生意还是有兴趣的,读书就不成了,她爹也没有勉强。

“有周教谕在,肯定是能成的。”周教谕没有儿子,对这外孙肯定是要倾注心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