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密室的门也是特制的,十分厚重,隔音效果极佳。关上门后,哪怕是将耳朵紧贴在门上,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王通的目光警惕地看着四周,一边在心中暗暗思忖。

卫太医这般郑重谨慎,到底会是什么事?

皇太孙和卫太医已经进去许久了,现在午膳的时辰都过了。怎么还没说完?

不知等了多久,门终于开了。

皇太孙先迈步走了出来,然后卫衍也走了出来。

王通松了口气,迅速地抬头打量一眼。

皇太孙面无表情,看不出半点情绪。再看卫太医,也是一脸镇定自若,不露半点声色。从两人的面色反应来看,根本看不出半点端倪。

“殿下,已经过了午时。是不是该传膳了?”王通试探着问道。

这个时辰了,是不是该留卫太医一起用午膳?

皇太孙淡淡地瞄了王通一眼,似是在嫌弃他多事。然后才看向卫衍,语气中毫无诚意:“卫太医留下一起用了午膳再走如何?”

卫衍微微笑道:“多谢殿下美意。微臣今日在太子府逗留许久。应该回太医院了,这就告辞了。”

说完,拱手告退。

皇太孙也没再挽留,吩咐王通代自己送卫衍出府。

王通领命后,恭敬地送了卫衍出太子府。目送着卫衍挺拔的身影远去,之前的疑问又浮上了王通的心头。

卫太医在密室里,到底和皇太孙说了什么?

可惜。这个疑问注定只能放在心里暗自揣测了。是万万不能问出口的。

王通回转复命:“殿下,卫太医已经走了。”

皇太孙随意应了一声,神色莫测。

王通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皇太孙的脸色。他在皇太孙身边做了几年的侍卫。对皇太孙的性子脾气都很熟悉,也能从皇太孙的神色中窥出他此时的心情并不美妙。

皇太孙没有向人倾诉心事的习惯,沉声说道:“让人传膳。”

王通应了声是,扬声叫了内侍传膳。

精致美味的菜肴如流水般呈了上来。皇太孙显然没什么胃口,只随意吃了几口便搁了筷子。之后。便回了寝室休息。

所有伺候的人都被打发了出去。

皇太孙闭着眼睛躺在床榻上,思绪纷乱,久久不能平息。仿佛有一股无名的怒火在胸膛涌动不息,偏又不能发泄出来。

于是。心情愈发沉闷。

之后一连几日,皇太孙的心情都未曾好转。

王通身为贴身侍卫,免不了会被皇太孙的恶劣情绪波及。就连一众东宫属官也在私底下纷纷传言。

“太孙殿下近来心情似乎不太好。前天我去禀报事情的时候。就因为说话的速度慢了些,便被训斥了一顿。”

“我昨天也挨骂了。”

“别提了。我刚从太孙殿下那儿回来。殿下那张脸连半点笑容都没有,就那么直勾勾地瞪着我,看的双腿直哆嗦…”

几个人在一起发着牢骚,纷纷猜测起了背后的原因。

“殿下脾气这么暴躁,是不是因为近来皇上特别器重燕王的缘故?听说皇后娘娘已经为燕王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平国公府的二小姐。不日就要下聘过定。有了这门姻亲,燕王就能名正言顺地拉拢武将。这对我们东宫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倒未必。殿下年纪虽轻,不至于这点城府都没有。依我看,殿下心情不好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自己的亲事迟迟未定。苏家小姐和蒋家小姐都是极好的人选,殿下肯定是不知该选哪一个才好。”

“你们都别乱猜了。照我说,殿下志存高远,心情不佳也是因为朝政大事,绝不会这般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就连太子妃也察觉出不对劲了,特意准备了晚膳,命人去请了皇太孙过来。

皇太孙行了请安礼之后,和太子妃坐到饭桌前。

太子妃夹了许多菜,将皇太孙的碗里堆的满满的:“阿曜,你近来可清瘦了不少。这些都是你爱吃的,今天晚上可要多吃一些。”

太子妃在外人面前端着架子,到了皇太孙这里,却是温和慈爱,脸上写满了关切。

皇太孙胡乱嗯了一声,勉强着比平日多吃了一些。

再美味的菜肴到了口中也是味同嚼蜡。食不知味的逼着自己吃了一碗粳米粥,皇太孙才搁了筷子。

太子妃看在眼里,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儿子是什么脾气,没有比当娘的更清楚了。他这哪里是胃口不好,分明是心事重重茶饭不思。看来,近日来的传言也都是真的了…

太子妃也很快搁了筷子,挥挥手,一旁伺候的宫女尽数退下。

“阿曜,你这些日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子妃面色微沉,语气也重了几分:“是因为朝廷之事烦心,还是为了燕王定亲的事情不喜?”

皇太孙皱了皱眉,略有些不耐地应道:“我没烦心,燕王早些定下亲事,我也没什么可不高兴的。”

“瞧瞧你这副样子,说的话谁能相信!”太子妃轻哼一声:“你身边的人哪个没挨骂?还有东宫属官,出来进去也都是提心吊胆的。还说没事,你当别人都是瞎子,什么都看不出来吗?”

皇太孙薄唇抿的极紧,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太子妃叹了口气,又放软了语气:“阿曜,我是你的亲娘。你有什么心事,难道还不能和我这个亲娘说么?”

皇太孙目光沉了一沉,半晌才低声道:“真的没什么事。我就是这些日子心情不太好,脾气比往日烦躁了一些。母妃放心,我以后不会如此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选妃(一)

这样的说辞,太子妃当然不相信。

可不相信又有什么法子?

儿子大了,早就能独当一面,也格外有主见。只要他不想说的事,逼问的再紧,他也是半个字都不会多说的。

太子妃略一思忖,张口试探道:“你是不是还在惦记着凌静姝?”

凌静姝这三个字一入耳,皇太孙的眼中迅疾地闪过一丝痛苦,很快又恢复成了面无表情:“母妃多虑了。我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会将心思都放在儿女情长上。”

这么想就对了。

太子妃松口气,温和地说道:“阿曜,你能这么想就再好不过了。出生在皇家,又是大周朝的太孙。你生来尊贵,要承担的义务责任也远胜过别人,由不得你任性妄为…”

是啊!

他是大周朝的太孙。他要将精力都放在朝政上,他要对付野心勃勃的燕王母子,他要辅佐父王登基,成就千古帝业…

这样的他,哪里还有任性的资格?哪里还有不顾一切的权利?

想得到一些,总是要失去另外一些。

世事两难全!没有人能够随心所欲。

纵然他身份尊贵,也不例外!

皇太孙默默地听着太子妃絮叨,心中流淌过阵阵苦涩。

“…对了,燕王的亲事已经定了。最多几日,宫中就会有赐婚的旨意。听闻婚期都定下了,就在年底。”太子妃很快转移了话题:“徐皇后倒是好算计,特意为燕王挑了这么一门亲事。”

说到最后一句,太子妃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皇太孙压下纷乱复杂的心事,淡淡说道:“他们母子的心思。除了皇祖父还被蒙在鼓里,朝野俱知。特意挑了这么一个燕王妃,也算是用心良苦。”

联姻素来是拉拢朝廷重臣最好的办法。

王二小姐一嫁进燕王府,平国公府上下就只能被绑在燕王这艘船上,共同进退。

太子妃面色也沉了下来,咬牙切齿地说道:“不管如何,你的亲事绝不能输给燕王。”

这不止是争一口闲气。更关乎着东宫和燕王府的人心所向。所以,万万不能等闲视之。从这一点来说,凌静姝绝没有成为太孙妃的资格。

皇太孙听出了太子妃的言下之意。心里的苦涩几乎要将他彻底淹没。

不过,他的理智依旧压抑住了心里的纷乱,缓缓张口道:“母妃说的是。我一直迟迟没有选妃定亲,确实不合适。等宫中颁布了燕王赐婚的旨意后。母妃就为我操持亲事。”

这话算是说到太子妃的心坎里了。

太子妃眼睛一亮,不假思索地笑着点头:“好。这些事就交给我,我一定会为你挑一个最合适最出色的妻子。”

皇太孙扯了扯唇角,眼中却没什么笑意。

太子妃又兴致勃勃地说道:“不瞒你说,我和你父王早就商议过人选了。京城的名门闺秀虽多。家世出众才貌双全足以匹配你的,却也不多见。苏盈是我嫡亲的侄女,也是你的表妹。性情温柔娴雅。还有蒋溶月,也是自小和你一起长大的。性子活泼可爱,家世更是一等一的。你的正妃,就在她们两人中挑选一个。”

“这是你的终身大事,总得挑你合意喜欢的。你现在就透个底给我,这两个,你到底更中意哪一个?”

皇太孙皱眉不语。

她们两个,他都没什么恶感。当然,也没特别喜欢的。

既是要挑最“合适”的太孙妃,自是要挑家世更好更能有助于巩固东宫势力的那一个…

“就蒋家表妹吧!”皇太孙说起自己的婚姻大事,也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就像挑选谁做贴身侍卫一般随意。

太子妃笑容一顿,略略蹙眉:“阿曜,苏盈才是你嫡亲的表妹。苏家也是书香清贵门第,你为何不肯选苏盈?”

从太子妃的角度来说,当然更偏心自己娘家的侄女。

皇太孙抬头看了过来:“母妃刚才不是说了,我的亲事不能输给燕王吗?苏家虽然好,可毕竟是清贵文臣,在文官中颇有清誉。英国公却手握重兵,在勋贵武将中极有声望。要想压过平国公府,当然是娶英国公府的嫡女更合适。”

太子妃:“…”

太子妃哑然无语,却又不得不承认皇太孙说的话有道理。

“我记得,还有几日就是蒋家表妹的及笄礼,到时候我随着母妃一起到英国公府去道喜吧!”皇太孙又淡淡说道。

太子妃终于回过神来,神色复杂地点头应下了。

“此事就由母妃和父王商议做主吧!”皇太孙说完之后,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母妃先就寝休息,儿臣告退。”

待皇太孙走后,太子妃神色阴郁地坐在椅子上,良久才长叹了一声。

罢了!

娘家再重要,也比不过儿子重要。他既是想娶蒋家小姐,就随他的心意好了。

两天后,宫中下旨为燕王赐婚。

这一消息,不到半日就传遍京城。

凌静嫣听闻此事后,心中唏嘘怅然了片刻,很快又振作起来,去了凌静姝的屋子里:“阿姝,我有个大消息要告诉你。你听了心中一定高兴。”

凌静姝笑着问道:“哦?是什么消息?”

“宫里下旨为燕王赐婚了!”凌静嫣大声宣布:“对方是平国公府的王二小姐。听闻年底就要大婚了!”

凌静姝反应颇为冷淡:“哦,知道了。”

凌静嫣有些不满:“你怎么反应这般平淡?燕王就要成亲娶妻了,以后就不会再来骚扰你了。”

凌静姝淡淡一笑:“你忘了我的怪病吗?就算燕王没娶妻,也和我没半点关系。”

凌静嫣暗暗后悔自己的失言。

明知道凌静姝身患怪病,既不能也不愿亲近任何男子。她提起这些,无疑于戳凌静姝的伤疤。

凌静嫣咳嗽一声,迅疾扯开了话题:“整日闷在府里,实在无聊。明日是英国公府蒋二小姐的及笄礼。我们两个一起随着大嫂回去道贺。”

蒋溶月的及笄礼,蒋氏是一定会去的。

凌静姝想了想笑道:“也好,那就出去散散心好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选妃(二)

隔日清晨。

孙氏穿戴一新,打扮的雍容华贵,满脸笑意地叮嘱道:“今日英国公府不知有多少客人,阿嫣阿姝,你们两个就跟在玉娘身边,不得乱跑。”

一袭粉色衣裙娇俏明媚的凌静嫣俏皮地眨眨眼,一本正经地应道:“娘,你尽管放心。我和阿姝一定乖乖听话跟着大嫂。”

孙氏笑着白了凌静嫣一眼:“阿姝素来沉稳仔细,哪里用操心,我本来说的就是你。”

凌静嫣跺跺脚,娇嗔道:“娘!我可是你亲闺女,你对我就这么没有信心吗?”

孙氏毫不客气地点点头。

众人都被逗得笑了起来。

女子的及笄礼,一般都是女眷前去观礼。凌大爷凌五爷都没登门的打算,凌霄身患眼疾多有不便,也只得留在府里。

“阿姝,今天是蒋三小姐的及笄礼,你说,太子妃会不会去观礼?”凌霄低声问道。

凌静姝笑道:“应该会去。”

苏盈的及笄礼,请了太子妃做正宾。蒋溶月是英国公府的嫡女,也是太子的外甥女。她的及笄礼,太子妃肯定会露面。

说不定,皇太孙今日也会去英国公府。

凌霄想了想,特意叮嘱了一句:“太子妃对你有些成见,你见了她还是远着一些的好。”

凌静姝听着觉得窝心极了,微微一笑:“我会小心的。”

英国公府是大周勋贵中的勋贵,蒋溶月是英国公府唯一的嫡女,她的及笄礼自是热闹隆重。前来贺喜的女眷一波接着一波。

孙氏一行人到的还算早,被管事妈妈领着进了内堂。

孙氏和英国公夫人热情地寒暄了几句。

英国公夫人目光一扫,掠过蒋氏凌静嫣。落在凌静姝的脸上,含笑问道:“这位姑娘,就是月儿口中常提起的凌九小姐吧!果然生的花容月貌。”

凌静嫣忙上前行礼:“静姝见过英国公夫人。”

这位英国公夫人早已年过四旬,容貌不算很美,眼角额角都有了细细的皱纹。不过,她满脸笑容,颇为亲切和蔼。

蒋溶月笑起来的时候。和英国公夫人十分肖似。

英国公夫人笑道:“月儿还在闺房里。你们几个去陪她说说话。”

蒋氏忙笑着应了,转头招呼凌静嫣凌静姝一声:“你们两个随我一起来。”

蒋氏和蒋溶月是堂姐妹,自少时起便常出入英国公府。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稔,一边走一边介绍:“月堂妹的闺房就在前面。”

不到盏茶功夫,蒋溶月的闺房便到了。

屋子里已经坐了几位妙龄少女,都是熟悉脸孔。众人见面。少不了一番寒暄热闹。

凌静姝打量蒋溶月一眼,笑着夸赞:“蒋姐姐今天真是美丽动人。”

蒋溶月生的娇憨可爱。眉眼间也免不了有几分稚气。今日穿了一袭红色的衣裙,脸上敷了薄薄的脂粉,比平日更多了几分明媚。

蒋溶月眉眼弯弯地笑了,语气一如往常般活泼欢快:“我娘一早就叮嘱过了。今天是我及笄的日子,有很多亲友来观礼。让我端庄矜持,少言少笑呢!诶。我天生就是这个脾气,哪里忍得住。”

此言一出。众少女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少女满脸羡慕地说道:“听说今日为蒋姐姐及笄礼做正宾的是太子妃呢!”

“太子妃身份何等尊贵,有幸请到她做正宾的,除了苏二小姐,就是蒋姐姐了。”

“是啊,蒋姐姐真是好运气…”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眼中俱是艳羡。

凌静姝略略有些诧异。

没想到今日做正宾的是太子妃。

苏盈是太子妃的娘家侄女,感情亲厚。太子妃身为亲姑姑,为苏盈做正宾也在情理之中。来为蒋溶月做正宾,可就透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