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神色一缓:“你放心。朕最信任的人,一直都是你。现在你年纪尚轻,不宜居高位。张太医年迈荣休后,这太医院医正的位置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普通的太医只有五品职位。太医院的医正却是三品的官职。执掌着太医院,也是极为风光的职位。

卫衍一脸感动感恩之色:“皇上这般厚待微臣,微臣真不知该如何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皇上笑道:“你待朕忠心耿耿,朕岂会不知。这都是你应得的。”

“今日朕和你说过的话,你不要和第二个人提起。先退下好好歇着吧!从明日开始,就去练丹房。”

卫衍再次领旨谢恩,然后告退。

皇上颇为自己的安排自得,心情极佳地捋须笑了起来。

从隔日起,卫衍的差事又多了一桩。

每天先给皇上诊脉,开调理身体的药方。然后就要去练丹房里待着。

从外表看来,这个练丹房似模似样。内侍宫女闲杂人等一律不准入内。练丹所需用的所有东西都是由道士们亲手准备的,看守炉火的,是于道长身边的道童。

几个道童轮班看守控制炉火,炉火的大小需要小心控制,每日有四个时辰需用猛火,然后四个时辰的温火,到了夜间,改为小火。

投放练丹药材的用量和次序也十分严谨。这些都是于道长亲自动手,另外几个道士只有打下手的份。

卫衍奉旨进练丹房,明着是来“请教”,实则是来监督练丹过程的。

这一点,不仅卫衍清楚,于道长也是心知肚明。

哪怕心里膈应不痛快,于道长也未曾流露半分,对卫衍的态度十分客气。任由卫衍四处打量观看。

卫衍张口发问,于道长从不推辞,必然会解答——当然了,解答的粗略详细就不好说了。卫衍能不能听懂,也和他无关就是了。

卫衍对于道长的排斥不喜一清二楚,只做不知,每日准时到练丹房来,至少也会待上半天才会离开。

那几个道士免不了在于道长面前嘀咕了几回:“这个卫太医,生的倒是俊的很,不过,也太年轻了。医术真有人传言的那么高明吗?”

“盛名之下,未必如何。我看,也就是沾了贤妃娘娘的光。”

“仗着皇上的宠爱,到我们练丹房来作威作福!”

“还整日问东问西的,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人看了就不舒坦。”

“就是…”

“都给我住嘴!”

于道长一张口,众道士立刻噤声不语。

这几个道士平日各居一方,也都是有些名堂和来历的。一个个自诩不凡,彼此不服。现在都被燕王请到了行宫来,本来也是一团散沙。于道长道士高明,既得燕王欢心,又为皇上器重,俨然成了众道士之首。

一开始还有人不服气,后来被于道长暗中刁难过几回,不得不低头认了这个首领。

于道长目光一扫,那目光锋利地像刀子一样:“这里是什么地方?说话都谨慎小心点。那个卫衍医术确实了得,不然,只靠着贤妃娘娘,怎么能得皇上这般信任器重!你们千万不可小觑了他!”

众道士被说的心中一凛,唯唯诺诺地应了。

“这丹药能否练成,关乎着我们的性命和前程。你们都要上心些!”于道长又沉声说道:“至于卫衍,我们暂且不去管他。有什么事,都由我来应付。你们在他面前不必多言。免得言多有失。”

道士们不敢多嘴,一一应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长生(一)

皇上每日游园设宴取乐,心情颇为畅快。

于道长一直在炼丹炉边守着,皇上不便随时询问。每日卫衍来诊平安脉的时候,皇上都会问及长生丹的炼制进度和情形。

卫衍在皇上面前,既不夸大其词,也从不贬低于道长,只如实说了自己看到的情况。

“于仙师对药材炼丹十分精通,选择和用量非常精确。”

“另外几位仙师对炼丹也极为尽心。”

“守着丹炉的几位道童,分成了三班,从早到位守在丹炉边,从不懈怠。”

诸如此类。

皇上对卫衍的表现很是满意。私下里对燕王说道:“朕让卫太医去监督炼丹进度,果然是正确之举。卫太医对于仙师并无嫉妒之情,所有情况都如实禀报。朕心中甚是欣慰啊!”

燕王笑道:“是啊!父皇身边有这等忠心得用的能人,儿臣也为父皇庆幸。”

四十九天的时间,转眼即过。长生丹也终于练成了。

于道长领着一众道士前来献丹。

炼制出来的长生丹呈淡淡的红色,圆润光泽,约莫有豆粒般大小,散发出阵阵异香。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托皇上洪福,这一炉长生丹已经炼制成功。一共出丹六十枚。”于道长辛苦劳累了一个多月,不见消瘦憔悴,脸色依旧红润,声音清朗有力:“每日只需服用一枚长生丹,连着服用一个月,就能延寿十年!”

皇上眼睛一亮:“于仙师所言可是真的?真有这般奇效?”

于道长傲然一笑,笑容中满是自信自得:“皇上面前,贫道岂敢有半字虚言。”

“贫道苦心钻研数十年,才研制出了这个长生丹的丹方。在八十岁的时候开始炼制长生丹服用。如今已经有二十年了,再也没生过病,白发变黑,身体越来越健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请皇上命卫太医查验丹药,尽早服用,这样也能早日见效。”

皇上欣然笑道:“好,只要长生丹确实有效,朕一定重重有赏。”

于道长恭敬地谢了恩。

皇上立刻命人召了卫衍和周太医前来,命两人取十枚长生丹查验。

按着宫里的惯例,这十枚长生丹,只取其中五枚查验,另外五枚则要存档收录,以备日后意外万一时再行查验。

周太医取了其中一枚研磨成粉,先仔细观察,再嗅其味,品尝少许,然后再用各种方法来查验丹药的成分。

旁边的药童一一记录下周太医的查验结果。

卫衍这边也是如此。天冬手执毛笔,已经写满了整整一页纸。这些查验结果,都是要留着存档备查的。

待两人各自查验过后,凑到了一起商议起来。

“卫太医,你觉得这长生丹如何?”周太医低声问道。

卫衍目光一闪,不答反问:“不知周太医意下如何?”

周太医捋着胡须,半晌才说道:“这长生丹的原料倒是没什么问题,都是取自宫中带出来的药材。只是炼制手法和我们平日的大相径庭。目前看来,应该对身体无碍。至于药效如何,暂时还不好说。”

卫衍笑着略一拱手:“周太医果然高明。我查验了丹药,也觉得此丹药无大碍。”

“卫太医的意思是…”周太医压低了声音:“我们就这样回复皇上吗?这样一来,皇上就会让人试药,然后自行服用。万一这长生丹真的见了效,日后这个于道长一定会成为皇上眼中的红人。我们太医院的一众太医,还有何用武之地!”

说到底,人都是自私的。

身为太医院里的太医,和炼丹的道士们存在着最直接的利益冲突。若是借机能将这些人的气焰压下去是最好不过了!

卫衍何等敏锐,自是听出了周太医的话中之意。

卫衍淡淡一笑:“周太医,你可别忘了。这些道士是谁引荐来的。如果丹药真的有问题,我们可以从中阻拦。可现在看来,这丹药确实对身体无碍。我们两个对着皇上不说实话,那一位岂肯干休!”

周太医心中一凛。

卫衍口中说的那一位,指的当然是燕王!

皇上对燕王的偏爱,人尽皆知。

燕王特意引荐道士为皇上炼丹,背地里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如果燕王知道他们在皇上面前说于道士的不是,心中必然介怀。

燕王可从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万一燕王怀恨在心,日后特意寻他的麻烦。他区区一个太医,哪里会是燕王的对手。被拆了骨头都是有可能的…

罢了!这种事,他们还是少掺和为妙。免得惹来一身祸端!

聪明的周太医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奥妙,感激地看了卫衍一眼:“多谢卫太医提醒,明日去见皇上,我知道该怎么说了。”

卫衍谦逊一笑,并不居功:“周太医不必客气。”

这长生丹从入药来看,确实毫无问题。

不过,其中有一味药材,服用的少了无妨,若是服用的多了,会让人渐渐上瘾。

看来,这才是燕王真正的目的。通过献长生丹来争夺皇上的宠爱,等皇上开始服用上了瘾之后,就再也离不开这一味长生丹了。

到时候,燕王就能将皇上掌握在手中,挟天子下圣旨…

这一招,确实是高明之举。

太子再厉害,也只是储君。只要皇上一日不升天,这天下就还是皇上的。龙椅到底由谁来坐,也是皇上说了算。

燕王为了龙椅,也算费尽了心思。

如果太子皇太孙毫无防备,确实会陷入被动。不过,现在凌静姝及时地传递消息回京城。想来精明的皇太孙已经猜到了燕王的用意,并且提前有了防备。

隔日,卫衍和周太医便一起到了皇上面前禀报查验结果。

“启禀皇上,微臣已经仔细查验过了,这些长生丹对身体并无妨碍。”卫衍恭敬地禀报。

周太医也拱手附和:“微臣也是一样的看法。不过,药效如何,还需人试药才能确定。”

皇上舒展眉头,含笑点头:“好,朕知道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长生(二)

为皇上试药的原本应该是內侍小福子。

不过,在燕王的强烈要求下,试药的事最终还是落到了燕王的身上:“父皇,这几位仙师都是儿臣特意从民间寻访来的。他们炼制的丹药,理当由儿臣先试着服用。等儿臣服用过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父皇再服用也不迟。”

“若是长生丹真的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药效,儿臣就侥幸沾父皇的光。如果丹药有半点不妥,也由儿臣一力来承担。”

这样一番话,配着燕王真挚无比的面容,委实令人动容。

这半年多来,皇上和燕王朝夕相伴,感情日益亲厚。见燕王这般孝顺贴心,心中十分感动,拉着燕王的手叹道:“皇儿一片孝心,朕心领了。也就由你这一回吧!只希望这长生丹真的有效,我们父子两个也能一起延年益寿。”

燕王一脸感激:“多谢父皇厚爱!”

然后,当着皇上的面,服下了长生丹。

一连服用了七日,皆无异状。

皇上心里总算踏实了,也开始服用长生丹。不知是心理作用,抑或是长生丹真的有效,总之,皇上的胃口好了许多,自觉耳聪目明,连头脑也清明了不少。

皇上龙心大悦,赏了于道长等人千两黄金。又命于道长再开炉炼丹。

因为皇上时常召于道长前去说话,召卫衍陪伴的时间便少了许多。

周太医看在眼里,在卫衍的面前酸了几回:“卫太医,那个于仙师现在可是大大风光了。不过是练了几枚丹药,就成了皇上面前的红人。像我等这些面圣机缘不多的也就罢了,没想到现在就连你也要给于仙师让路了。”

卫衍倒是颇有几分宠辱不惊的意味,淡淡一笑道:“长生丹确实见了效,皇上服用丹药之后,精神比以前好了许多。只要对皇上龙体有益,谁在皇上面前多露面都无所谓。”

周太医见挑唆不动卫衍,有些讪讪地笑了笑,很快闭口不言了。

卫衍的空闲时间多了,到卫贤妃处走动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如今行宫里的琐碎事务,都是由卫贤妃处置。事情虽然繁琐些,比起皇宫又要清闲得多了。

凌静姝身为卫贤妃身边的亲信女官,也随之轻松了不少。

这一日,听闻卫衍又来了,卫贤妃忍不住莞尔一笑:“前两日刚来过,怎么又来了。”

凌静姝面上微微一红。

这些日子,卫衍隔三差五就到卫贤妃的寝宫来。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幸好有卫贤妃做掩护,否则,早就惹人注目了。

“你以后别来的这么勤快了。”

凌静姝脸上的热度,一直到卫贤妃离开之后都未消退,轻声嗔道:“再这么下去,迟早会惹来别人疑心。”

就算是亲姐弟,来往的太过频繁了也会惹人侧目。

卫衍如今脸皮也是越来越厚了,闻言故意长叹一声:“我也想克制自己,可根本管不住这颗心,也管不住这双腿。一有了闲空,就情难自已地往这儿跑了。”

凌静姝心中甜丝丝的,红着脸白了卫衍一眼:“油嘴滑舌!”

卫衍心中一酥,走上前来,长臂一舒,将她揽入怀中。然后俯下头,迫不及待地封住她的唇。

凌静姝娇躯微颤,双手搂住他的脖子。

她的主动迎合和热情,让卫衍愈发激动难以自制。

自从那一次的坦诚交心后,两人的感情一日千里,在短短的时间内堆积深厚。卫衍情难自禁地想来看她,她又何尝不是****期盼着卫衍过来?

天底下的有情人都是这样吧!心心相印两心相许了,渴求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想朝夕相伴,想日夜厮守在一起…

“阿姝,怎么办?我天天都想来见你。”

卫衍将头埋在她的肩膀上,略显嘶哑地声音在她敏感的耳际吹拂,一阵阵酥麻。

凌静姝脸颊滚烫,耳根都红透了,声音也不复往日的平静镇定,有些轻颤和绵软:“卫衍,我也想你。”

短短几个字,犹如在沸腾的火焰上又浇了盆热油。

卫衍将她搂的更紧了,嘴唇在她的脖子耳后流连,手从她的纤腰处游移到了前面,摸索着向往了已久的柔软。

凌静姝嘤咛一声,羞不可抑地用力推开他:“卫衍!”

卫衍猝不及防被推开,这才惊觉自己的唐突,白皙的俊脸也泛起了局促的红晕:“阿姝,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要冒犯你!”

之前清心寡欲守身如玉二十多年,这份过人的自制力,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

没想到,他也有如此情难自禁的一天!

凌静姝倒也没特别恼怒生气,刚才的反应也是出于少女本能的羞臊罢了。他是个身心健康的年轻男子,情动时稍微“激动”一些也是难免的。

不过,不能再这么黏糊下去了。免得闹得不可开交…

凌静姝迅速退开几步,和卫衍拉开距离,嫣红着脸说道:“我没生气。你别再过来了,有什么话就站在那儿说吧!”

卫衍脸皮厚度有限,老实地待在原地,没再凑过去:“也没什么要紧的事。皇上近来宠信于道长,时常召他说话。我空闲比以前多了,就过来看你了。”

凌静姝定定神,低声问道:“皇上服用丹药也有半个多月了。听贤妃娘娘说,皇上的精神确实胜过往日,胃口也比以前好了不少。照这样看来,这长生丹倒也有些效果。”

卫衍挑了挑眉,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短期服用长生丹,确实见效。时间久了,就会轻微地上瘾。不出三个月,就会依赖起丹药的药性。一旦停了丹药,身体根本吃不消。”

“到那个时候,也就是燕王出手的时候了!在不动声色间挟持住皇上,以后想做什么都要便利多了。”

燕王处心积虑,等的就是皇上任由他摆布的那一天!

长生丹的利弊之处,凌静姝听闻卫衍隐约说过一两回,却都没这一次说的清楚明白。不由得耸然动容。

第三百六十四章 临盆

凌静姝轻蹙眉头,低声道:“这个消息,要传回京城那边吗?”

行宫里守卫森严,卫衍是皇上的专职太医,一举一动都易落入有心人眼中。相较之下,凌静姝通过巧云传递消息出去就隐秘多了。

不知巧云到底用了什么法子,总之,消息传的极快又极隐蔽。迄今为止无人察觉到巧云的真正身份。

卫衍顾不得心里的那点吃味,沉声说道:“这么要紧的事,当然要告诉皇太孙。”

凌静姝应道:“好,我会吩咐巧云连夜将消息传回去。”

卫衍嗯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这长生丹短期之内对身体有益,只有长期服用,才会形成对丹药的依赖。看这架势,皇上还会在行宫里住一长段日子。如今皇上的心思都放在了问道求长生上,无心女色,你也不必太过紧张。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尽量少在皇上面前出现为好。”

凌静姝了然地点点头:“放心,我知道轻重。”

当天晚上,凌静姝又叫了巧云过来,将写好的信给了巧云:“你让人连夜将信传给太孙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