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见凌大爷一脸哀伤低沉,低声劝慰道:“老爷别太难过了。事已至此,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这些。”

顿了顿又道:“婆婆他们接到信就来了京城,算算路程,现在也快到京城了。我已经让人收拾好了住处。”

这一次凌家老少举家都来了京城。一来是为了卢家,二来是为了给凌静姝送嫁。至少也得住到年后才会离开。

凌大爷勉强打起精神:“我这一病不起,凡事都要你多费心了。”

孙氏叹道:“老爷可别这么说。现在这样的情形,我多忙碌些也是应该的。”

现在,凌大爷不得不庆幸凌静姝攀了门好亲事。

就冲着凌家和卢家的姻亲关系,凌大爷浑身长嘴都说不清,说不得就要去刑部“解释”一番。

现在不过是病上一场,就避开了纷扰风雨。众人看在卫皇后的份上,对凌家口下留情。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三天后,凌家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

凌大爷还躺在床榻上。孙氏亲自领着凌静姝等人在正门处等候。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见到一长列马车回来了。

因为是举家前来,特意为凌静姝准备的嫁妆也一并运来了京城,整整用了十辆马车。一眼看去,声势浩荡。

除了还在任上的凌二爷一家没来,就连腿脚不甚便利的凌四爷也来了。凌五爷亲自搀扶着一头白发精神萎靡的凌老太太下了马车。

门口不便说话,孙氏引着一群人进了正堂。

众人相见,自要寒暄一番。

因为卢家遭难一事,这份热闹中总显得有几分仓惶。

凌老太太已经七十多岁,身子禁不起一路颠簸,又心忧女儿一家人,一路上不知哭了多少回。满脸皱纹,看着格外苍老,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精神气。

李氏也瘦了一大圈,往日的美貌精明都大打了折扣。

凌雬彻底伤了一条腿,走路时需要靠人搀扶。此时怯生生地靠在李氏身后,显得怯弱而沉默。

凌霆倒是成熟了不少,站在凌五爷身侧,意气昂扬,眉目间多了以前没有的自信。

很显然,凌雬伤了腿之后,凌霆这个庶长子在凌家五房的地位已经不同往日了。

凌静姝的目光略过凌雬那张略显苍白瘦弱的脸,心里一片漠然。

不管如何,凌雬至少还留住了性命。前世凌霄被李氏害得那么惨,如今凌雬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怪不得别人。

第四百零五章 保护

孙氏见凌老太太一脸倦容,忙说道:“婆婆一路奔波辛苦了,先行安顿歇息吧!”

凌老太太满心焦虑,哪有休息的心思,坚持道:“我先去看了老大再说。”

孙氏拗不过凌老太太,只得应下了。

凌老太太要去探望凌大爷,其他人自是都要跟着。一行人将屋子几乎塞满了,所有伺候的小厮都被打发了出去。

凌老太太看着难掩病色的凌大爷,顿时悲从中来,再想到被关在牢中生死不明的女儿,更是老泪纵横:“我的儿啊!你怎么病成了这样。还有我那可怜的女儿!老天真是不公,让我的儿女遭这般磨难。这是生生地剜我老婆子的心啊!”

凌老太太这一哭,一屋子的人也都跟着掉了眼泪。

凌大爷也瞬间落了泪,喊了声母亲,就泣不成声。

一片哭声中,凌静姝的平静显得格外醒目。

李氏习惯性地要找茬挑刺,一边用帕子抹眼泪,一边说道:“阿姝,你这丫头,怎么这般铁石心肠。你姑母一家子都落了难,你就一点都不伤心么?”

李氏这一张口,凌五爷下意识地看了过来。见凌静姝果然神色平静半点眼泪都没掉,心里着实生恼:“阿姝!你母亲说你的话,你没听见吗?”

“我不是聋子,怎么会听不见。”

凌静姝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不过,事已至此,谁也救不了姑母一家子。在这儿哭有什么用!还不如想着怎么打点,让他们在牢里吃住得好一些。”

凌五爷被噎的一口气差点上不来:“你…你这个忤逆不孝的东西!竟敢这般和我说话!攀上了好亲事,腰杆就硬了,不把我这个父亲放在眼底了是吧!我今天绝不会饶了你!”

凌霄想也不想地挺身而出,挡在凌静姝面前,沉声道:“阿姝刚才说的话没有半点错处。父亲只听母亲一面之词,就来责怪阿姝,未免不妥。”

凌霄身量已经长成了青年模样,比凌静姝高了大半个头。宛如一棵初长成的树,为身后的人遮风避雨。

凌静姝心中一暖,低声道:“阿霄,你不用为我担心。我自问没做错什么,也不惧父亲责备。你让开来,我自己和父亲说。”

凌霄动也未动,头也不回地说道:“你就站在我身后。今日有我在,谁都休想欺负你!”

然后,抬头看着凌五爷,目光清明而坚定:“父亲,礼部前两天就送了吉日过来,阿姝在十一月二十就要出嫁。算起来,不过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她就要出嫁为人妇了。这两个月,也是她在娘家待的最后一段时间。”

“我希望阿姝高高兴兴地出嫁,谁都别在这个时候给她添堵。父亲若是不问青红皂白,执意要罚,就罚我好了。”

“反正自小到大,我们姐弟两个相依为命,除了祖母疼爱,从不知父母疼惜是什么滋味。”

凌五爷:“…”

最后一句话,就像一记耳光,重重地扇在凌五爷的脸上。

这些年,他确实对这双儿女有些疏忽。可是,他是男人,总不能整天待在内宅里照顾儿女吧!内宅的事,理应都交给李氏…

“父亲一定觉得,照顾我们应该是继母的事。”

凌霄不再称呼母亲,而是用了不客气的继母两个字:“继母表面功夫做的好看,私下里对我们姐弟却不闻不问。我双目失明,需要人照顾。只有阿姝疼我,还有祖母对我看顾几分。不然,我这个凌家五房正经的嫡子,就成了无人过问的可怜虫。”

“到京城来治眼疾,也是阿姝陪着我。父亲要留在定州照顾祖母,不能陪着我这个儿子。身为人子,我不会也不敢有所埋怨。”

“现在我的眼睛治好了,在国子监里勤奋读书,希望来日能为自己挣一个前程。也能成为阿姝的依靠。父亲从未想过为阿姝做什么。满心考虑的大概是从这门亲事能否得到些实际的好处。”

“至于继母,看到阿姝有这么一门好亲事,心里怕是百般不痛快。这才鸡蛋里挑骨头,故意从中挑唆。巴不得父亲狠狠地落阿姝的颜面!”

“我真不知道父亲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这么明显的事,难道就看不出来吗?还是顺水推舟,趁着这个机会拿捏阿姝,日后才能指使阿姝为娘家出力?”

“如果是前者,我劝父亲以后睁亮了眼睛,不要轻易就被人蒙蔽。听了几句花言巧语就怒气冲冲地责骂我们,凉了儿女的心。”

“若是后者,那就更不必了。阿姝这几年吃了许多苦,嫁人之后就过些平静安逸的日子。父亲想走仕途想在京城立足,还是自己谋算的好。别算计到自己的女儿身上去。”

凌五爷面色忽红忽白。

李氏也是一脸难堪。

长久以来的遮羞布,就这么毫不留情地被揭开了。她这个继母,在原配嫡子的指责面前,竟毫无招架之力。

凌静姝早已泪眼模糊。

那个昔日躲在她身后的怯懦男孩,已经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

以前是她精心仔细地照顾他。现在,轮到他挡在她的面前,为她鸣不平,为她遮挡所有风雨。

有了这一刻,她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凌霄的话清晰地传到所有人的耳中。一时间,众人都停了哭泣。

就连凌老太太,也擦了眼泪,在凌五爷恼羞成怒之前张了口:“老五,你给我闭上嘴。”

“现在是什么时候?家里的事一桩接着一桩,我们一家人应该抱成一团,心在一处,劲也使在一处才是。你可别在这个时候犯糊涂。莫说凉了孩子的心,就是我这个老婆子,听了也不痛快。”

凌五爷悻悻地住了嘴。

凌老太太又瞪了李氏一眼,呵斥道:“你也给我安分消停些。刚到京城就挑唆着老五和儿女闹腾。再这样,你就给我滚回定州去。以后再也不准来京城。”

李氏被骂的灰头土脸,灰溜溜地低着头,再也不敢吭声。

第四百零六章 求情

有了这一段不甚愉快的插曲,众人也没了兴致再说话,各自回了院子安顿休息。

凌静姝和凌霄依旧同住在一个院子里。

凌霄默默地随着凌静姝一起进了闺房,白玉和巧云心知姐弟两个有些私密的话要说,知趣地退了出去。

“阿姝,今日你又受委屈了。”

凌霄率先打破了沉默:“父亲偏听偏信,整日里就听那个李氏的。不知道李氏在他耳边吹了多少枕边风,刚一到京城,就来找你的麻烦。”

凌静姝凝视着凌霄,微微一笑:“我不怕他们找我的麻烦。而且,今天有你护着我,我半点都不委屈,心里只觉得快意。阿霄,你是真的长大了。以后我出嫁了,能依靠的娘家人也只有你了。”

凌霄挑了挑眉,意气昂扬地挺胸道:“这是当然。卫衍若是对你不好,或是欺负你了,我可不会放过他。”

凌静姝扬起唇角,用力点了点头:“好,日后我一定将这些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他。让他知道我是有胞弟撑腰的。”

凌霄咧嘴笑了起来,笑容干净清澈,带着几分童真和傻气。

其实,他心里清楚,卫衍对凌静姝一片真心,费尽心思终于能娶她回府,又怎么会对她不好?他这么说,一来是真心的想为凌静姝撑腰。二来,也是心里那一丝莫名的嫉意作怪。

往日他是凌静姝心里最重要的人。等出嫁后,凌静姝就要以夫为天。他这个胞弟,就得往后排一排了。

就像姐姐被人抢走了一般,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凌霄想了想又道:“如果李氏再敢来挑刺找茬,你不必理会。你还有两个月就要出嫁,专心绣些嫁妆就是了。别理会这种无事生非的小人,免得坏了自己的心情。一切都交给我。”

凌静姝心里暖洋洋的,轻声应下了。

凌霄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显然将凌五爷和李氏都震住了。再加上凌老太太严厉地一通敲打,接下来几天,凌五爷和李氏都很消停,没有来主动招惹凌静姝。

凌静姝也乐得清闲。每日除了晨昏定省之外,便待在自己的闺房里绣嫁妆。

她是即将出嫁的姑娘,一心待嫁才是正理。

凌老太太不愿眼睁睁地看着卢家家破人亡,整日盘算着如何花银子打点救人。

凌大爷知道之后,苦笑连连:“母亲,卢家犯的不是普通的小事,是谋~逆的重罪。皇上就是下旨将卢家满门抄斩,也无人敢为卢家求情。我们现在避嫌还来不及。你还要上赶着往前凑,这不是在把凌家往火坑里推吗?”

这么浅显的道理,凌老太太又不是老糊涂了,怎么会不懂?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你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妹,我也只得这么一个女儿。眼下她遭难了,难道我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她送命不成?”

凌老太太说着,已经红了眼眶,泪水簌簌地落了下来。

看着老迈的母亲哭哭啼啼的,凌大爷心里也颇不是滋味,低声叹道:“若有法子救人,我早就出力救了。也不至于折腾自己病上一场,整日躺在床榻上养病避嫌。母亲,这件事,我们真的帮不了忙,也没半点办法。”

凌老太太哭了一会儿,忽然问道:“我们是没办法了,那个卫衍呢?他可是卫皇后的胞弟,是国舅爷。如果他肯在皇上面前为卢家求情,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卫衍很快就是凌家的姑爷了,为凌家跑腿出力也是应该的。

凌大爷苦笑一声:“你当我没想过吗?可卫太医整日在宫里,我们想见他一面实在不易。”

“那就让阿姝给他传信,让他抽空到凌府来一回。”

凌老太太不假思索地说道。很显然,这个念头在她心里转了不止一回了:“他再忙碌,也不至于连登门都不肯吧!”

凌大爷还在犹豫:“只怕卫衍明哲保身,不肯蹚这个浑水。”

人家好好的国舅爷,荣宠一身,风头正盛。凭什么要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凌老太太想的也太理所当然了。

凌老太太咬咬牙道:“不管怎么说,总得试一试。等他登了凌家的门,我豁出去这张老脸求他。看他怎么拒绝!”

这是打算强人所难了。

凌大爷下意识地皱了皱眉。想阻止,凌老太太却已命人去请凌静姝过来了。

凌静姝进了屋子,福了一福:“阿姝给祖母请安,给大伯请安。”

凌老太太已经擦了眼泪,眼眶还是红红的,强颜欢笑道:“阿姝,你过来,祖母有些话要和你说。”

凌老太太一意孤行,凌大爷阻止不了,只得闭口不言。

凌静姝何等细心敏锐,见凌老太太这般殷勤客气,便隐约猜出了几分,依言走上前:“不知祖母叫我来,有何事吩咐?”

凌老太太倒是能屈能伸,往日高高在上,今日为了求孙女出力救人,豁出了这张老脸:“阿姝,你姑母遭了劫难,现在,也只有你能救她了。”

果然是为了凌氏。

凌静姝心里暗暗冷笑不已。

前世她从卢家逃出来,逃回了凌家,满心希冀着凌老太太会收留保护她。结果呢,凌老太太根本不顾惜半点祖孙情,将她捆绑好又送回了卢家那个火坑。现在倒是肯为了凌氏低头了。

“祖母说这话,可真是折煞我了。”

凌静姝故作慌乱无措:“这等大事,我一个闺阁女子,哪里帮得上忙。”

凌老太太紧紧地攥住凌静姝的手,就像落水的人抓紧了最后一根稻草:“你当然能救她。就算你救不了,卫衍总能救得了。”

“卫衍是国舅爷,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只要他肯张口求情,或许皇上会网开一面,饶了你姑母一命。”

凌老太太倒也没糊涂到家,知道卢家逃不了这一劫。现在只求凌氏能活命。

“阿姝,算是我这个做祖母的求你了。”凌老太太边哭边道:“你写封信给卫衍,让他到凌府来一趟。我亲自张口求卫衍。”

第四百零七章 条件

凌老太太死死地抓着凌静姝的手不肯松。

凌静姝动弹不得,也没着急。在凌老太太的眼泪哀情攻势下也没心软,轻轻说道:“祖母,你为了救姑母,就让卫衍冒这样的风险,是不是太过分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皇上因此迁怒,卫衍该怎么办?”

凌老太太被噎得哭声停了一停,在凌静姝冷然的目光下,硬着头皮道:“他是皇亲国戚,又曾救过太子一命。皇上不会轻易怪罪他的。再说了,就算是他触怒了皇上,还有皇后娘娘护着他…”

“所以,他就应该为凌家出力?”凌静姝眼里满是讥讽:“哪怕是赔上自己的前程和皇上的信任?”

好一个自私自利的凌老太太!

凌大爷也听不下去了,咳嗽一声说道:“母亲,你别再为难阿姝了。这件事还是算了吧!”

凌老太太一咬牙,忽地做出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举动。

她颤颤巍巍地起身,然后跪了下来。

凌静姝想也不想地侧身避开,声音愈发冷冽:“祖母这是做什么。向亲孙女下跪,是要用不孝的名义逼死我么?”

凌大爷也是面色一变,撑着病弱的身体下了床榻,要搀扶起凌老太太:“母亲,万万不可如此。你这样逼阿姝,他日传出去了,我们凌家还有何颜面见人。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卫衍?”

凌老太太硬是跪着不肯起来,老泪纵横地哀求:“阿姝,祖母求你了。你让卫衍帮上一回吧!你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姑母去死啊!”

她巴不得凌氏去死。

如果不是凌氏心狠手辣,她前世也不会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

是凌氏亲自掐死了她。

临死前的那一刻,她看到的最后一眼,是凌氏狰狞狠毒的脸孔。她最恨的人,除了卢安之外就是凌氏。

凌老太太居然还痴心妄想着她肯救凌氏,简直就是个笑话!

凌静姝正要张口拒绝,心中忽地闪过一个念头,瞬间改了主意。

“好,祖母,我答应你!”

凌老太太眼睛一亮,正要说什么,就听凌静姝淡淡说道:“不过,我有三个条件。”

“什么条件你只管说,我一定全部答应。”现在别说是三个条件,就是三十个三百个,凌老太太也不会犹豫。

凌静姝先弯腰搀扶起了凌老太太,待凌老太太在床边坐稳了,才慢慢说道:“我会如你所言,写信给卫衍,让他向皇上求情。不过,圣意难测,能否如愿,不能担保,只求问心无愧。”

凌老太太连连点头:“这是当然。只要卫衍肯出力,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凌家都会感念他的恩情。”

凌静姝眼中闪过一丝讥讽的笑意,又缓缓说了下去:“第二,两个月后,我就要出嫁。这门亲事是皇后娘娘指婚,不能失了凌家的体面。娘娘为我准备了不少的嫁妆,凌家给我的嫁妆,不能少于皇后娘娘的那一份。”

凌大爷嘴角微微抽搐。

皇后娘娘赏赐的东西可不少,光是礼单就厚厚一摞。要是凌家也准备相若的嫁妆,可就是狠狠地割了一块肉。至少也要去了三分之一的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