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凌五爷,还得留下收尸,不便离开。

来看热闹的百姓渐渐散了。

凌五爷定定神,走到皇太孙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见过太孙殿下,卢氏兄弟已经被处斩,我想给他们兄弟收了尸,还望殿下恩准。”

皇太孙没有多言,只点了点头,算是恩准了。

凌五爷松了口气,立刻转头吩咐管事家丁给卢安兄弟收尸。

棺材已经在棺材铺里定好了,收了尸体就送去棺材铺那边。然后随意找个坟地埋了。也免得卢氏兄弟曝尸荒野。想厚葬却是不可能了。就是凌家有这份心,也没这个胆量。

凌五爷领着人忙碌,凌静姝却领着凌霄走到了皇太孙面前,姐弟两个一起行礼问安:“见过太孙殿下。”

皇太孙深深地看了凌静姝一眼,淡淡应道:“免礼平身。”

凌霄一时也闹不明白凌静姝为什么要坚持来给皇太孙请安问好。索性站在一旁默然不语。

只见凌静姝福了一福,轻声道:“殿下这些日子查彻卢家的案子,辛苦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诀别

皇太孙当然清楚凌静姝的用意。

她是来谢恩的!

“抓住叛贼,清除朝中逆党,这都是本王分内之事,何谈辛苦。”皇太孙一语双关地应道:“说来,你救了父王,本王一直还没来得及谢你。”

除了卢家,是你应得的酬劳,不必谢我。

隔着面纱,看不清凌静姝的神情如何,只听到她温雅平静的声音:“殿下太客气了。若无殿下照拂,我也没有今日的光景。我本该登门谢恩才是。只是如今是待嫁身份,倒是不便再登门了。还请殿下见谅。”

皇太孙呼吸微微一顿。

她是在告诉他,她就要嫁给卫衍了。为了避嫌,以后私下不能再有半点牵扯了。

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和她彻底诀别。

可真正到了这一刻,心还是像被撕裂一般的痛楚。

“恭喜你和卫太医。”他听到自己很镇定地应了回去:“母妃听闻喜讯,已经准备了添妆礼,不日就会送到凌府。本王也有一份贺礼相送。”

凌静姝没有推辞,弯腰行了一礼:“先行谢过殿下了。”

微风吹拂过来,将柔软的轻纱吹起了一角,露出半张娇美动人的脸庞。

他和她离得这么近,近得可以看清她唇边的一丝苦涩和眼底的歉意。

他和她离得又这么远,远到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再也无法触及。

皇太孙的手微微颤抖,他用力握紧,不让自己流露出半点不舍:“这里是刑场,不便久留。若是无事,你们姐弟就离开回府吧!”

凌静姝和凌霄齐声应了,行礼告退。

皇太孙目送着凌静姝的身影远去,只觉得心中似有什么,也跟着永远地离开了。

一个时辰后。

太子妃听闻皇太孙回府,忙迎了出来。

燕王被关进宗人府等待发落,太子地位再无人能撼动。太子妃的日子也过得一日比一日舒心起来。尽管每日都忙碌个不停,也挡不住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志得意满。

“阿曜,你怎么跑刑场去了。”

太子妃见了儿子,心中高兴,忍不住絮叨了几句:“砍头血淋淋的,有什么可看的。有这份闲空,还不如多陪陪念儿。”

提到念儿,皇太孙如冰雕般的俊脸缓和了一些:“我平日忙着朝事,念儿全靠母妃照料。辛苦母妃了。”

太子妃叹口气:“有奶娘宫女照顾着,我平日看顾几分,倒也没什么辛苦的。蒋氏已经走了一年多,念儿已经会走,也渐渐学说话了。还是有人精心照顾念儿才好。你为蒋氏守了一年多,也算对得起她。现在大局已定,你也该考续娶了!”

为亡妻守孝一年,身边连个伺候的通房侍妾都没有。就算是蒋家的人,对皇太孙这份重情重义也无可指责。

这两个月来,太子妃已经第五次提起续弦的事情了。

皇太孙心里无端地浮起一股烦躁之意,简短地应了句:“我忙于朝务,无心于此,此事以后再说。”

太子妃却不肯放过他,皱眉瞪了他一眼:“什么事能比你的终身大事还要重要。难道你要一直这么守下去不成?你现在只有念儿这一个独子。还是早日娶一个贤良的太孙妃回来,多生些子嗣才是。”

“我已经让人准备了几个京城闺秀的画像,这就让人取过来让你看一看。若是嫌画像呆板,不妨再举办一个宴会,多请些家世出众才貌双全的闺秀登门。到时候你暗中看看,挑一个合意喜欢的。”

皇太孙的眉头越皱越紧,声音也愈发漠然不耐:“母妃,我现在真的无意娶妻。这件事你就别管了。”

太子妃压抑着的不满,立刻爆发了出来:“我怎么能不管!瞧瞧你这副模样,到底是在惦记着死去的蒋氏,还是在惦记凌静姝?”

皇太孙:“…”

皇太孙面色陡然沉了下来。

只可惜,站在他面前的女子,是他的亲娘,也是这大周朝唯一不用看他脸色说话行事的人。

“蒋氏活着的时候,你对她不冷不热的。这一死,你倒是情深意重了。”太子妃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你已经为她守了一年,难道还要一直守下去?”

“还有那个凌静姝,她救了你父王一命,我心里自是感激她。你若是坚持续娶她过门,我也不好再反对。偏偏卫皇后已经给她指了婚事,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出嫁了。你还待怎么样?难道还要抢人回府不成?”

这番话,一句比一句直接尖锐,将他深深埋藏在心底的伤疤戳得鲜血淋漓。

是!是他对不起溶月!

在她活着的时候,他没好好待她。她死了之后,他时常想起她,每想起一回,心就痛一回。

他也对不起自己。明明喜欢的是凌静姝,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娶她的最佳时机。

他更对不起凌静姝。

凌静姝进后,命运飘摇不定,他这个皇太孙也无能为力。

在她最危险最无助的时候,陪在她身边救她于水火的,是卫衍!

她和卫衍情投意合。有卫皇后指婚,她会风风光光地嫁给卫衍,足以令所有名门闺秀艳羡。

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和卫衍之间,根本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他有什么资格再惦记着她?

皇太孙面色泛白,嘴唇抿的极紧,挤出几个字:“母妃,你别再说了。”

看着皇太孙一脸的痛苦,太子妃也追悔莫及:“阿曜,我不是有意让你难堪。我只是希望,你能放开怀抱,过的轻松些。别总将心事闷在心底。”

皇太孙微微侧过头,声音也低沉了几分:“我没有怪母妃的意思。续娶的事,等过了今年再说。”

难得他松了口。

太子妃也不敢逼的太紧,连连点头应了。

皇太孙又说道:“母妃,凌静姝曾救过父王,卫衍耗费半年时间为父王调理身体。他们两个都对我们太子府有恩。母妃的添妆礼,准备得丰厚一些。”

太子妃立刻笑道:“这是自然。我早已准备好了,明日就让人送到凌府去。”

第四百一十四章 添妆(一)

隔日,太子妃命人送了添妆礼到凌府。

添妆礼出乎意料的丰厚。除了常见的衣料头面首饰,还有几箱皮毛和香料。皮毛大多是狐狸皮貂皮,香料更是珍贵少有,都是有银子也难买到的好东西。最让人惊艳咋舌的,是用精巧的匣子装着的两颗夜明珠。

夜明珠有鸽子蛋那么大,散发出柔润通透的光华。更难得的是,两颗夜明珠一般大小,毫无瑕疵。足可以当成传家的宝贝了。

凌老太太昨天回府之后就病倒了,实在无法下榻。只得由凌大爷夫妇和凌五爷夫妇出来接了添妆礼。

“太子妃对阿姝这般厚爱,实在令我们凌家上下受宠若惊。”凌五爷一脸感激地谢了恩。

丰厚的添妆礼当然让人看着喜欢。更让人振奋的,是太子府对凌家释放出的善意。

代太子妃前来送添妆礼的管事来之前就得了叮嘱,对着凌家人颇为客气,笑着应道:“凌五爷实在不必客气。凌姑娘曾经救过太子殿下一命,卫太医细心殿下调养身体长达半年之久。这些恩情,太子妃一直铭记于心。今日的添妆礼,只是聊表心意罢了。”

“待凌姑娘出嫁的时候,还请凌府别忘了发一份请帖给太子府。太子妃必会亲自登门道贺。”

凌五爷连声应了,笑的分外殷勤,一张脸似能放出光来。

生了这样的好女儿,实在太争气太长脸了。

有哪家的姑娘出嫁,能得太子妃亲自登门道喜?

送走了管事之后,凌五爷舒畅地笑道:“这添妆礼还请大嫂一并烦心,收进库房里。等阿姝出嫁的时候,都带到夫家去。”

按理来说,操办嫁妆这等大事本该由李氏这个继母出面。不过,自从凌静姝坚决的表明态度之后,李氏这个继母大失颜面,也没脸再管这些事了。

李氏垂着头,神色阴沉中难掩嫉恨愤怒,隐隐有些扭曲。

孙氏瞄了李氏一眼,心里暗暗叹口气。

她这个大伯母,做这种事其实是吃力不讨好。可眼下这种情形,又不能撇开不管。只得张口应了下来。

孙氏做事有条不紊,一边命人将各式箱子锦盒送到库房收拢整齐,一边让人将添妆的礼单送给凌静姝过目。

凌静姝接到礼单后,只随意地看了几眼,便兴致缺缺地放到了一旁。

卫皇后和凌家准备的嫁妆,已经足够她此生衣食无忧。她对锦衣华服没太大兴趣。太子妃送多少添妆礼,对她来说都无所谓。

白玉忍不住凑过去细细看了起来,越看越是咋舌:“小姐,太子妃怎么忽然变得那么好了。这礼单上列出来的样样都是好东西呢!”

凌静姝漫不经心地笑了一笑:“这是当日我救了太子的谢礼。丰厚点也是应该的。”

这倒也是!

太子殿下的性命何等尊贵!太子妃送再多的添妆礼也不算什么。

主仆两个正随意说着话,就见巧云走了进来。

自从出宫之后,巧云的身份便有些尴尬起来。

巧云在凌静姝身边也有三年了,主仆之间自是有感情的。只是,她身为眼线的身份太过微妙,凌静姝既要重用她,又不会对她掏心掏肺。

在宫里的时候,两人相互依赖信任,相安无事。如今凌静姝出宫待嫁,生活基本算得上平静无波。对皇太孙来说,这个眼线也基本没了用处。巧云待在凌静姝身边,也派不上用场了。

不知道皇太孙心里是怎么打算的。凌静姝很快就要出嫁了,难道让她作为陪嫁丫鬟一起跟到卫府不成?那以后呢?难道她还要监督人家新婚夫妻的生活,一五一十地再禀报给皇太孙?

别说凌静姝心里高兴与否,就是巧云自己,一想到此事也觉得格外别扭。

凌静姝抬眼看了过来,冲着巧云微微一笑,态度温和一如往常:“巧云,太子妃让人送了添妆礼来。你替我将礼单先收好。”

巧云打起精神,笑吟吟地应了下来。

让巧云犯愁的事,很快便有了转机。

到了晚上,隐藏在凌府外的暗卫送了一个匣子过来。

“这是太孙殿下让人送来的添妆礼,里面放着什么,奴婢也不清楚。”巧云一刻没敢耽搁,立刻将匣子捧到了凌静姝的面前:“还请小姐过目。”

皇太孙让人送来的添妆礼?

凌静姝难得的怔了一怔,默默地接了匣子。

匣子不大,只比拳头稍大了一些,是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做的。匣子外面镶嵌着各色宝石。不说匣子里放了什么,只这匣子本身,就是极难得的珍品。

匣子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

打开之后,里面赫然叠放着一摞纸。

这是什么?

凌静姝取出纸,一一打开,当看清纸上的内容时,神色微妙得难以形容。

第一张是一个几百亩的田庄地契。

第二张还是。

第三张第四张第五张,却是京城最繁华地段的铺面地契。

然后是十张银票。每张五千两的票额,一共五万两。

最后一张,是巧云的卖身契。

…皇太孙这是做什么?这份添妆礼,可要比太子妃送来的还要丰厚。她怎么能若无其事地收下来?

巧云恪守规矩,没敢张嘴多问,只安静地站在一旁。

过了许久,凌静姝才张口道:“巧云,皇太孙让人送这些过来,连口信也没有一句吗?”

“回小姐的话,没有。”巧云也在暗暗揣测着那摞厚厚的纸到底是什么。银票好认,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凌静姝略一沉吟,便做了决定,坦然说道:“太孙殿下将你的卖身契给了我。想来是将你完全给了我。如果你愿意,以后就不再是暗卫,只是我身边的丫鬟,随着我一起嫁到卫家。”

“不过,我有言在先。你要是决定留在我身边,就必须完全忠心于我。不能再向太孙殿下传信。我身边不缺丫鬟,三心二意的人,我是不要的。”

“你若是不愿,我就将卖身契还给你,你还是回太孙殿下的暗卫营好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添妆(二)

巧云也怔住了。

她没想到皇太孙会将她的卖身契送给凌静姝。

这意味着什么,她当然很清楚。

皇太孙既是送来了卖身契,断然不会再收回去。她这个暗卫的职责可以彻底卸下了。从今天起,她就是凌静姝身边的丫鬟。

不必再左右为难,不必再暗中纠结。只要一心地伺候好小姐就行了。

巧云很快反应过来,恭敬地跪下,斩钉截铁地说道:“奴婢愿意留在小姐身边。从今以后,奴婢会忘了以前的一切,只对小姐尽忠。”

凌静姝定定地看着巧云,缓缓问道:“你真的这么想?我以后嫁了人,就要过相夫教子的平静生活。你跟着我,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内宅丫鬟。你一身的本领也施展不出几分,日后想起今日的选择,你不会后悔?”

巧云的神色已经平静下来:“奴婢已经想清楚了,以后绝不会后悔。”

顿了顿,又不无自嘲地笑道:“如果有选择,谁不愿意过些平静安逸的生活。奴婢本是孤儿,若不是被暗卫营相救传授武艺,根本就活不到今日。主子吩咐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这是奴婢的职责本分,也是奴婢得以活到今日的原因。”

“不瞒小姐,能够退出暗卫营,过普通人的生活,是奴婢最大的心愿。现在太孙殿下格外开恩,让奴婢跟着小姐。奴婢心中不知有高兴。”

“还望小姐收容奴婢!”

巧云深深地磕头。

凌静姝起身走到巧云身边,弯腰搀扶起巧云,神色温和,目光中尽是暖意:“起来吧!以后还要日久天长地待在我身边,别动不动就下跪。”

小姐这是接受她了。

巧云顺势站了起来,由内而外焕发出的惊喜笑容绝非作伪。

凌静姝也彻底放了心。

平心而论,巧云做事周全仔细,胆大心细身兼武艺。自己身边着实少不了她。可巧云身为暗卫的身份,又着实令人如鲠在喉。就这么将巧云带到卫府,她心里不免疙疙瘩瘩的。要打发走巧云,却没合适的理由,也会惹怒皇太孙。

现在这样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圆满。

凌静姝冲着巧云微微一笑:“巧云,我现在就有一桩差事要交给你。你务必要办妥。”

巧云不假思索地应道:“请小姐吩咐!奴婢一定竭尽全力。”

凌静姝先将巧云的卖身契放在一旁,然后将所有的地契银票都整理好,重新放进匣子里。

巧云隐约猜到了什么。

果然,凌静姝将匣子放到了巧云的手上,平静地说道:“替我将这个匣子交还给太孙殿下。”

巧云神色不变,声音却低沉了几分:“不是奴婢不听小姐的命令。只是,太孙殿下送出来的东西,怕是不肯再收回去的。小姐何不接受了殿下这份好意…”

“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