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点头。相京生在苏州人头极熟,早上他说要寻个铺面,中午就有许多人来荐,到了晚上就择定三四家离家近的。他们几个人也是闲地,就要第二天去看房。顺道去替小梅买铺面。

到了第二天,走到头一处,相京生合真真相中一处极大的铺房,离着码头只有一里多地,前边三间门面看着不显眼,后边院场极大,别地先不论,仓房就有十几二十间,又有三四亩大一个荒园,还有一眼好井水。此处原来是个车马店,改做酒坊倒是正好。他们两口儿都看中了。经济约了房主人第二日去写文书。就直奔梨花巷替小梅看铺面。前回说过,梨花巷分前后巷,前巷只有几十户高门大户,后巷却挤着足有上千户中小户人家。那隔开前后巷地横巷又是一边通着河码头,一边通着大街,是个闹中取静的所在。相京生还不曾下船,指着码头这边就道:“这边市口最好,只是要找个小些地。”

这一边小酒店、茶馆、绸缎铺、竹木器,点心铺子等等挤成一块。沿着河道还有个不小的菜市场,人来人往的。真真住惯了高门大户地,极是喜欢这里热闹有趣,小梅更是看得目不转睛。相京生看几个女人的脸色。就晓得是了,等经济上去找房主开门。一群人把真真夹在中间上岸。

那铺子门面是个小楼,楼下两小间打通,后门口一架楼梯上去有两小间,还堆着些杂物。后门出去一间小院,两棵大柳树。还有几棵花木,苏州城里本是地界小,他这个院子留的大些,就只有一间大平房,又是做厨房又是做饭厅地,挨后墙二间小楼,楼下正好做仓库,楼上两间住人正好。这个院子楼上楼下加厨房只有九间房。有些银钱的人家,上上下下总有十几二十口人。这九间房。有钱开铺子地住不下。不想开铺子的,那个价钱再朝后走几十步,买十几二十间房子足够了。所以市口虽好,却一直卖不出去。

小梅看着心动。就问要多少银子。经济笑道:“三百五十两。”

小梅算算自家的钱。昨日还了小雷二十多两,还有二百七十两银子。若是再把那几间妆点门面的珠玉当了,肯定是够的,就道:“小姐,我要买。我钱够。”

她这般说,自然无人拦她,小梅回家把家私盘点清楚,把投到尚家铺子里地本利都结清提出来,又把自家的几件华丽首饰送到李家当铺去当了。凑出三百七十多两银子来。相京生又替她还价,三百二十两与她签了合同文书。真真怕她把文书带在身边不方便,就与了她几只中空的银镯子,教她要紧的物事都使油纸卷起藏在镯子里,又教她道:“你回去合母亲居住,虽说他们对你极好,银钱上的事也要分明。休要胡乱贴用。再者还要看多人家眼色,他们家想是那位老太太做主,多哄着些儿,那位姚氏,她不找你就罢了,若是找你,你休合她直来直去,她还有婆婆呢。”

真真说一句,小梅应一句,说到半夜,两个抱头大哭一场。第二日早晨起来,小雷使了个人把小梅娘跟后爹喊来。相三公子高高坐在厅堂上,对下边站着的两个人道:“小梅一向服侍的小姐好,如今年纪也不小,我们也想她能寻个体面人家出嫁,好好过日子。所以要放她回家…”

小梅娘起先只说女儿做妾,不必赎,人家叫她去接女儿,她只当女儿在主人家过的不如意,却是一心要把女儿赎回的。听见这样说,是不要身价银子了,喜出希望之外。自那日女儿来了之后,罗家婆媳已是争吵了几回,罗家外甥劝转了这个,又去劝那一个,两边都受气,实不好开口去他家借银子地。他们两口子一早上拼拼凑凑不过多寻了二两银子,都带了来,生怕不够,心都是提着的。

听说不要银子,吕大舅也大松了一口气。他姐姐听说他要倾家荡产去赎老婆的拖油瓶,很是劝说他:一来一个小丫头不见得要这许多银子,二来她是要做妾地,你赎回来不只白花银子还要替她备嫁妆,你自家的儿女跟前可能这样花?休叫孩子们寒心。三来,人家地孩子,割下来地肉贴不到身上的,你何必这样老实。

吕舅爷晓得大姐不肯借银子把他,低着头中吭声,心中自有算盘:将心比心,谁家地孩子舍得送把人家为奴为婢?还当赎回来为好。然他也担心自家的孩子们心里不快活。正是左右为难之际,听说不要银子的,就发自内心的松了一口气,脸上现出笑来,连屏风后偷听的真真都看出来了。

相京生打了一会官腔,叫他们晓得小梅的旧主人家是五品大官,小梅又甚是得宠,才把小梅叫出来,交到她母亲手里,吩咐道:“将来说了亲,还当合我们说知。以后无事常回来走走,寻你家小姐说说闲话耍子。”就叫人带他们一家三口出门。

吕舅爷出了门,摸摸身上一身是汗,偷偷合娘子道:“怪怪,好大的气派。我只当外甥家有钱,今日才晓得抵不过人家一指头。他哪里有这样的气派。”

小梅晓得姑爷是怕她到后爹家吃亏,所以替她立身份,抿着嘴儿只是笑。拉着母亲上船。几个姐妹合老林管家都来送她。小梅娘看到女儿原来不是在人家家吃苦,在主人跟前又是得宠的,那满怀歉疚揪成一团的心才慢慢摊平了。也笑嘻嘻跟女儿地小姐妹们说话。

老林管家实是喜欢小梅的,一路跟着送到罗家。拉着吕舅爷的手数说小梅地好处,又道:“小梅在我们家也挣了些银子。她是个要强的,不肯回家白吃你们地,有心要开个小铺子过活。就在你家左近寻下铺面了。小梅呀,你开了店但有烦心事不要闷在心里。多合你爹娘说。”

送他们到码头,又叫撑船的家丁替小梅把四五个大小箱子搬到罗家去。

吕家也有十几口人,除去小梅娘后来生的一个小男孩儿才四五岁。吕家还养活着长兄留下的四个儿子,大儿子已是娶了妻,生了两个孩儿。二儿子也娶了妻,有一个儿子,三儿子十九岁,还不曾娶妻,还有四儿子十一。自哥嫂先后过世,都是他一力承担当亲生孩子养活。吕大舅前妻亲生的大女儿嫁把给罗家大叔地儿子,二女儿十三。,小女儿九岁。这么一大家子人。自然人心是不齐的。听说公公要拿家里全部的钱去赎后娘的女儿。两个媳妇免不得有些不快活,在后院相对抱怨。叫大儿子听见了,劝道:“咱们若是有个做婢女的亲戚也不体面。银子都是人赚来的,难道咱们要靠老子娘过一辈子呀?老二已是合妹夫看织机去了,回来咱们买几根木料照着做起来,一二百两银子也不难赚。留着那些,一个人能分几两?”

这却是实话,吕家人丁兴旺,二百多两银子要养活这许多人,实是不够的。两个媳妇是觉得老头子偏着后娘不伏气罢了,若论身份,小梅是拖油瓶,她们却是侄儿媳妇,这个话却是说不响的,所以几个人说得两句各自走散。

待小梅搬来,两个儿媳妇冷眼看她换了布衣,系上围裙,做起活来比她两个还要麻利,就有几分喜欢她,心道银子花了也罢。再听说她是自赎身,转觉得她极是懂事,越发合她亲近了。所以小梅到了吕家,只过了半日,就合吕家上上下下极是亲近。

吕大舅又带小梅去见长姐。罗老太先是冷冰冰的,听说她自赎自身,就转了笑脸,再听说她存了银子要开铺子,就当她是亲戚了,笑眯眯道:“你有多少银子要开铺子?”

小梅却是没有想到她后爹一家都是极好地人,居然有这样一个看钱变脸的姐姐,开口就问银子,愣了一会道:“也有几十两银子的本钱,铺面已是寻下了。这一二日就要办起来。”

她在尚家跟几个翠处久了,说话简便俏丽,又挺胸抬头地甚有个样子。难怪人家都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呢,罗老太看她比看那娇滴滴的滴珠顺眼多了,点点头笑道:“你娘是个老实地,我看着你倒比她强些,若是本钱不够,叫你表哥助你些。”等小梅跟她娘辞去,留兄弟坐,道:“这个孩子倒好,生地也好,说话也好,在人家几年挣得这许多银子,是个有本事的。”

吕大舅道:“实不想主人家是大官。家里收拾地合天宫一般。孩子回来跟着我们,倒是过苦日子了。”

罗老太呸道:“你是个没出息的,做人家奴婢有什么好的?就为着不必你操心衣食,不只自己点头哈腰,子子孙孙都见人矮半截,你这样老实,原就做不得生意!还是老实在家罢,两个侄儿也大了,叫他们当家不好?”

说得吕大舅只是傻笑,除了两个大的,还有一群小的没嫁娶,哪里是能放手叫他们做主的。他看见外甥拉着不情不愿的娘子来请安,笑了一笑。罗中书喊了声舅舅,姚滴珠心中有气,只当没看到。吕大舅也不恼。

他笑嘻嘻到家,一家子聚在一张旧方桌前,正说的兴高采烈,都在给小梅出主意说做何生意好。吕大舅道:“你们也当问问小梅呀。”

小梅早请教过尚家做生意的管家了,只是家人替她出主意原是好意,所以笑眯眯的听着。

孩子们听见爹爹这样说,大郎就问道:“妹子想做什么生意?”

小梅笑道:“我打听过了,这一片只有两家杂货店,那边一家还不是正经卖杂货的。所以我要开个杂货铺。从前我们小姐家也有杂货铺,我也瞧了几年,会做的。”

吕家原来在家却是木匠,他们到苏州来,还是想重操旧业,小梅要开杂货铺。大嫂就笑道:“那却容易,箱柜那些叫你三个哥哥替你打,包管比外边买的好。”

大郎也道:“我们正要买木料呢,正好打几样与你做贺礼。”他也是个实在人,寻了皮尺就道:“走,与你量尺寸去。”一家子说笑声传到老远。

姚滴珠请了安,婆婆就打发她出来。自婆婆来了之后,姚滴珠家事通不得自主。万事婆婆只合她儿子说,偏厨房做活又要儿媳妇亲自料理。滴珠从小也没做过几回饭,看了一中餐回房,举着烫了一溜大泡的手,伏在罗中书怀里只是哭。

罗中书心痛如刀割。然他们家乡媳妇都是要在厨房做活的,就是那大户人家,公公婆婆的衣裳饭食都是儿媳妇亲自料理,老实人逼急了也会说假话,只叫滴珠妆病,才免了娘子的苦役。然罗老太又立了新规矩,早晚要请安。滴珠还想不去。罗中书觉得她对母亲不敬,心中就有些不快,板着脸道:“哄骗我娘不做饭,已是不应该。这早晚请安,大户人家都是这般,难不成要叫人家笑话你不懂规矩?一定要去的。”

姚滴珠这才不情不愿每日早晚问安。罗老太起先对她还好,自小雷来了一次之后,就有些怀疑她合小雷不清白,言语间常带出些话来。姚滴珠岂是白挨人家针扎的人?自然反唇相讥。每回吵起来,罗老太想着儿媳妇的嫁妆丰厚,都先让步,然事后必与她小鞋穿。就是罗中书,在房里对滴珠万般爱宠,出了房门却是站在他老娘那边。所以姚滴珠吃了暗亏,就学乖了,请了安先出门,由着婆婆不当她是一回事。横竖她的银钱掌在自己的手里,吃穿用度都是罗中书张罗,从不叫她操半点心,比合那中看不中用又没钱的王举人过日子,却是容易好许多倍。

姚滴珠看在相公疼爱她的份上,也不曾认真合婆婆对着干,今日却是撞见赖在她家吃住的大舅,想到他自家有银子要拿去赎小梅却不肯自去寻房住,她就恼火。她出来偷偷走到人家院墙后偷听,听了一会听明白小梅赎了身回来要跟吕大舅住,还要开铺子,姚滴珠心里不快活起来。那小梅是尚真真的旧人,又是从来摆着一张“我瞧不起你姚滴珠”的脸,若是叫她在婆婆跟前把旧事一一翻起,却怎么好?她越想越心惊,这小梅是不能在她家住了,若是连吕大舅一家都赶走才好,相公就不会有机会说“亲戚们看着呢,你总要做个好样子吧”这种话。所以她想了想,摆出一张笑脸道,招呼道:“大舅,你们哪里去?”

求推荐票呀求推荐票

顺便推荐P榜上的两本书,一本是《天生我菜必有用》,少女向,可爱文;一本是《爱情兜兜转》小言向都市文,都是我读过且喜欢的。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第二十三章 罗府(中)

姚滴珠极少在亲戚面前这样热络的,她一出场,满院子欢声笑语齐齐掐断,大家都看着她。姚滴珠心中恼火,面上越发笑的甜了,又道:“大舅,去哪里呀?”

吕大舅笑道:“我们出去逛逛,大嫂,中饭我们不回来了吃呀。”挥着大手叫孩子们出去。姚滴珠僵在那里,看小梅跟几个小的勾肩搭背走在一处,气得说不出话来,这样的穷人自家都养不活自家,偏还要回来投奔。她闷闷不乐回家,跟罗中书道:“大舅一家出门逛,说中午饭不回来吃。”

罗中书听说,忙道:“哎呀,我还叫厨房加菜了呢,我去说,叫他们移到晚上。”把纱帽丢到滴珠手里,忙忙的去厨房。滴珠晓得他这一出去,家里大小事体必是事无具细都要打理,只怕要到中饭时才会回来,闷闷的取了本《西厢记》坐在后门口有风处看,看得脖酸抬头。院子里石榴花正红,细风漠漠。姚滴珠掩着书本长叹,论身家长相她自问不比那崔莺莺差,偏生就不曾叫她遇见那样一个知情知意的好书生,可以过吟诗弄月的风雅日子,如今回想莫家巷的时候,就似天上神仙了。

尚真真过地正是神仙般的日子,她说闷要开铺子耍,相京生就与她买铺面。她说要一手一脚亲历亲为,相京生就束着手站在一边笑眯眯的看她忙。从前在王家,做哪件事都要先思量那王举人会不会不乐意,真真只说那是男人常态,只得自家姐夫是个异数,却是她没福。岂料老天有眼。也叫她遇见这样一个好男人,初嫁两三个月又有了身孕,更是喜上加喜。如今她想做什么都使得。怎么不越看夫婿越满意?

真真想,相家三夫人带着六少爷还在苏州。若是叫相京生出钱,只怕那边传到公婆耳里会有闲话,就要猜相京生贪墨了公帐银子,因道:“既然是我耍,我自拿零花钱出来耍。好不好?”

相京生却是一点就透的人,明白真真是替他着想,笑道:“原来娘子要攒私房钱,为夫只好妆不晓得了。不过娘子自家掏钱,就要省着些用呢,休要花得明日无钱买胭脂。”他两个一句一递的调笑,真真就拿定了主意,自取了银子把那个铺子买下。又合相京生斟酌酿什么酒,好配家什。

相京生笑道:“你是初做。摊子起小些,咱们家的桂花酿极好,偏又辣口了些。苏州人都有些女气。还要一样软绵绵好喝的酒才好。”

尚真真想了想,笑道:“桂花酿却要好桂花。若是大做起来。家里那几棵桂花树却是不够。不如做梅子酒吧,这个妇人都爱吃。再得一样。我记得你们相家庄上有拿玉米番薯酿地烧酒?”

相京生笑道:“是拿各种粮食搀一块造的,你要卖甜丝丝酸津津的梅子酒,再卖这个入口烧,却不大配,依我看,我们山东地秋露白不错,造法却容易了许多。咱们改一改,加一两味新东西进去,可不是新酒?”

真真笑道:“我爹是爱吃酒的,新旧酒方搜罗了许多,且一样一样试酿起来,哪个又中吃又省事,就是哪个呀,这般商量却是难。”就先叫管家去收拾铺面,前边三间要打柜台,要打架子,要重设帐房,她想到小梅说她继父家是做木匠活地,就叫管家去找他家来做。

相京生本是想问薛家讨几个木匠来要做的精致些,想想却不如真真安排的近人情,也就做罢,由着真真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