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史家大宅子里,史湘云这会儿带着大大的青色兜帽,正牙牙学语,圆滚滚的大眼睛,圆乎乎的脸蛋,怎么看怎么讨喜,史家大太太一边逗着孩子,一边和上门来找她唠嗑的二太太说着话,说着说着,就说起了贾宝玉。

“有时候想想,我这孩子是个女娃,那就是命啊!你记得吧,当初我都还没有诊出身孕的时候,去参加那贾宝玉的洗三,当时老姑太太曾和我打趣,说是怎么我们史家就没有个嫡出的姑娘呢,若是有一个,她也好给宝玉定个娃娃亲什么的,当时我就觉得不舒服,这话说的,好像我不生个闺女就有什么大错似得,更要命的是,就算是我真的生了闺女,还能定给那个宝玉?那时候我家老爷可是刚袭爵,让袭爵之人的嫡女,定给她贾家二房的次子,这都怎么想出来的,莫不是我们史家闺女就没人要了?等到这湘云一出来,我心都酸了,一语成谶啊!没了爹的闺女,可不就是不值钱了嘛!“

大太太这么一说,二太太也忍不住眼睛红了,她们妯娌关系还是不错的,看到她这样,可不就是难受嘛,转头一想,自己好在没有闺女,若是当时那老太太拉着自己来这么一句,估计自己也能跳起来,二房次子,居然还敢这么说话,捧得和个凤凰蛋一样,把别人家的闺女都弄过来挑,可不就是让她们这些当娘的心疼嘛。

“好了,说这些做什么,即使湘云这孩子没了爹,可是不是还有你这个娘?不是还有我们这些叔叔婶婶?不是一样还是这史家嫡长女?将来说人家,怎么也该是个世家大族的长子长孙,即使不是这样的,那也是有才有出息的,是能顶门立户的好孩子,那什么宝玉,要我说,就是个祸胎孽根,自他他出生,那就没有好事儿,他娘犯了大罪死了,他爹被罢了官职,他大哥被过继,他姐姐病重,连带着最疼他,最拿他当回事儿的老太太也被勒令出家,只要是把他捧在手心的,那就没有一个不倒霉的,这样的孩子,谁还敢和他亲近?听说如今连着他亲爹都不怎么看着他了,就一个奶嬷嬷养着。“

“那不是有玉嘛,不是听说是祥瑞嘛,怎么就不灵了?“

大太太说不上自己是什么心思,可是她就是觉得这孩子对她闺女不好,明明两个孩子都没有见过面,可是她对贾宝玉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对着那老太太也满心的愤恨。

“先是为了这么个玉,再来是连带了史家的名声,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这老姑太太真的是老了老了还招摇起来了,你看看今年咱们家这门前冷清的,我这个寡妇都觉得不妥当了。“

大太太不说这个还好,一说二太太就是烦的心火都上来了。

“冷清?冷清倒是好了,你是在后院,不知道,前儿老爷去祠堂开年祭,回来的时候气的一整天都没吃饭,满族老少都再问,这嫡支的老姑太太准备怎么办!史家的名声怎么办?还有人说了,这史家的闺女嫁不出去全是嫡支的责任,要嫡支负责给她们全找好人家,还要陪送嫁妆!你说说,这都是什么话?那都是嫁出去多少年的人了,这能赖得上我们?更别说我们都是小辈,我们能怎么办?难不成冲到庙里把人勒死?都除族了,我们更管不上了是不是!居然让我们负责全族闺女的婚嫁!也亏得他们说得出口!“

一听是这样,大太太也愣了一下,她还真是不知道居然还有这事儿,想了想,忍不住给二太太出了一个主意:

“既然他们这么说,行啊!你让二老爷把人全送金陵去,嫁到金陵总行吧!再不成天南地北的,地方多了去了,总有不介意这京城里什么名声的地方,看看他肯不肯,至于嫁妆?也成啊!一人陪送一匹缎子就是了,咱们家别的没有,压仓底,几年都没有翻动过的,蛀虫的,长霉的,退色的料子多的是,只要他们要,要多少,咱们给多少。不成咱们去别家帮着要去,看他们肯不肯收下。“

要不说是曾经的宗妇呢,这想出来的主意绝对的损人,还让人说不出一个不好来,你们的要求我可是全应了,法子也给了,东西也给了,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只要敢应,敢要,那就拿去。只是你也别想倒过来说我们的不是,介绍亲事的事儿不说,就说这料子,你敢拿给别人看,咱们还能不承认呢,说不得是你先要污蔑,存心换下了我们给的好料子,拿这个膈应人,想讹好东西呢。嘴巴长在人身上,可不就是用来说理的嘛,到时候吃亏的是谁?反正不是他们。

这样的一个厉害娘,可想而知,等着史湘云长大了,有这样的言传身教,又该是怎么样的厉害,反正最起码那是绝对的不会降低到要用降纹戒指去讨好那些袭人,金钏之类的丫头的地步了。

。。。。。。。。。。。。。。。。。。。。。。。。。。。。。。。。。。。。。。。。。。。。。。。。。。。。。。。。。。。。

风云涌动,张中行站在玄真观正殿门口,看着外头飘动的雪花,心思一动,他有感觉,也许在京城他已经停留了太久了,自己又将开始远行,至于这一次会去哪里,暂时还不确定,不过有一个地方或许他在开年后就要去了,那就是京城的郊外,哪里似乎还有一个任务可以做。

一处小村子里,一个泥瓦匠这会儿刚回家,茅草屋子里头传来了阵阵的饭香,才走进门,就听到了孩子的笑声,一转眼,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就跌跌撞撞的走了过来,一把抱住了泥瓦匠的腿,仰着脑袋,嘟着小嘴,开始告状:

“爹,爹,哥哥欺负我。“

说着还转头对着后面那个六七岁的男孩子挑衅的看了一眼,为自己及时找到靠山而得意。

果然那泥瓦匠笑呵呵的把闺女抱了起来,然后假装虎着脸,对着男孩子说道:

“自芳,你是哥哥,怎么能欺负妹妹呢。“

是的,这个男孩子就是花自芳,自然那小姑娘就是后来的花袭人了。这个时候的她还是个有爹的孩子,还不用自卖自身。家依然是完整的。没有后来的心机。

外头的雪很大,可是屋子里很暖,虽然这屋子是茅草顶,可泥瓦匠的爹还是有本事的,把家里的墙壁砌的很厚,很结实,这让他们一家子从来不用担心雪天会压塌了屋子。家里还有十来亩地,加上爹的手艺,一家子的日子还是很宽裕的。最起码吃的饱,穿的暖。

厨房里温婉的娘,堂屋里宠溺的爹,若是他们一家子和和美美的,那么花袭人还会一心扒着贾宝玉,一心做姨娘嘛?

第53章

年后没有多久,张中行在给贾敬留下了一些炼骨丹之后,重新开始了他游历一般的行程。当然,他也不是不负责任的人,他有需要复诊的病人,自然早早就有了安排的。在走之前,他很确认的告诉贾珍,他的老娘和媳妇都已经度过了危险期,只要在好生调养上些日子,就能恢复。

京城那些求他看诊的人家也做了一些了结,不是留些了方子药丸,就是已经基本痊愈的,不管是世家高门,还是贫寒人家,一家一户都没有漏下,他从来都有记笔记的习惯,即使不让人看到,知道,自己储物袋里却总是放着一本小本子,里头一样样都写的清清楚楚的。就是连着临走前要买什么特产,什么东西都不忘提前想好了。等着这些该做的都做好了之后,在一天早上,悄然消失了,就连甄士隐和林如海给他送来的厨子,点心师傅都没有通知,就这么走了,唯一留下来的就是一封给贾敬的信,还有一盒给贾敬的丹药。

信中,张中行和直白的说了让贾家帮着在京城附近帮着买上一些田地,给他置办些产业的意思,也告诉了贾敬他在金陵的地址,还有自家道观的地址,所谓狡兔三窟,张中行还真是准备弄上三个地方当老巢了。再一个就是给贾敬留下了一些简单的丹方,不需要什么特制的炼丹炉也能自己制作的丹方,也算是传艺了,想来有了这样正规的丹方,这贾敬再也不会傻傻的去用什么金石之类的东西给自己吃了,也算是预防了一下未来的祸患。

张中行这一走,时间很久,很久,足足有五年,在京城都没有看到他的人影,只是偶尔听到说哪里哪里有什么人出现了,很像是他,或者是偶尔的,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给谁治病了什么的,但是真要说确定他在那里停留什么的,还真是说不准了,他好像就没有在一处逗留一两个月以上的,都是看完病人就走。

贾敬按照张中行吩咐的给他在京城郊外置办了一处五百亩的庄子,还给他置办了一处店面,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张中行名下的那两个厨子,点心师傅有点事儿做,这样苏杭来的师傅,若是不好生照顾,让他们有活儿干,时间长了不是让人挖走了,就是手艺生疏了,贾敬跟着张中行有段时间了,知道张中行爱吃,也不愿意把这样两个好手放走了,自然是要想法子的,这一想就想出这么个法子来,直接开了一家淮扬菜的馆子,不但能让这两个师傅手艺越发精湛,还能让自己不耽搁吃美食,多好。

而张中行消失在众人眼中的这五年里,其实很多的事情都在不知不觉的发生着,比如说杭州那边的苏家,苏老爷前几年突然告病,辞了官职,去了江南书院当了山长,也许是时来运转了,也许是这官场和他有相克的地方,做了十来年的官都没有一个儿子的苏老爷,在做了山长之后没有多久后宅就传来了喜讯,两年前终于有了一个儿子。

虽说这年近五十这才得了第一个嫡子,怎么听怎么感觉有些可怜,可是对于苏老爷来说这绝对是可以告慰祖先的大喜事儿了,他们家和林家差不多,多少年了,就没有这么痛快的时候,他曾祖父那就他祖父一个孩子,独苗,到了他祖父吧,倒是争气,一口气有了两个儿子,可偏偏他爹,他叔叔,那都是早丧,他爹还好些,好歹还生了他,他叔叔呢!刚定亲就落水淹死了,最后全家又只留下他一个苗苗,弄了一个一肩挑两房的结果,开枝散叶的美梦中断了,到了他,也是倒霉,这都四十来岁了,还只生了一个闺女,没有儿子,可不就是让人丧气嘛!没有儿子,就是让人欺负啊!远了八辈子的人都能凭着姓苏,就上门来打这过继的主意,想要占了他们家的产业,真是气人有没有!

如今虽然只是得了一个嫡子,可是想想以前受的闲气,他就觉得浑身舒坦,这是一朝翻身的底气啊!在加上先头的闺女,自己好歹这也是两个孩子了,也能从侧面证明他比他爹强了不是!最要紧的是今年,就在他嫡长子两岁的时候,他媳妇又一次传了喜讯出来,这让他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觉得腰杆子硬啊!这是第三个了,能力很强啊有木有!

在这件事里,苏老爷最想感谢的那就是张中行,当然还有林如海,是林如海帮着联系了张中行这个神医,而张中行也很是尽心,为了给他们夫妻看病,从京城一路赶来,实在是太让人感动,最要紧的是,为了给他们家承继香火祭祀,张中行特意去为他们变动了祖坟,老宅,并给他们起了卦,也正是因为这个苏老爷才知道,自家几代子嗣不济,那都是有原因的,一来是他们家男子不喜纳妾,都是专情的,二来就是祖上在开国之前的战乱年间有些罪孽,那是乱军来时的是,他们苏家仗着高墙人多,避过了战乱,可是对着周边的百姓却不闻不问,连丝毫的救助都没有,虽说是为了自保,可当时这样的不作为却让不少人死于非命,那些人死后对着苏家有怨气,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苏家在周边如此实力,却不能救助四邻,自然是不对的。时间长了这样的怨气自然就影响到了苏家的运势,若不是张中行出手,帮着化解了怨气,还给那些当年死难的百姓做了一次法事,这才算是解了苏家的劫难。

按照张中行的说法,若是视而不见,不求改善,任由这些怨气继续围绕苏家不走,只怕则苏家最终就是个断绝香火,家业败落的结局,苏老爷很是不想相信,可是想想自己求子的艰难,想想自己好容易在苏州玄墓蟠香寺求得了送子的喜讯,最终得来的依然是个女儿,生了女儿也罢了,可是才不到女儿三岁,就有和尚来化这孩子出家,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这样一来,怎么也明白过来,这张中行说的是有道理的。

因为这些事儿,因为张中行的一系列作为,(包括张中行估计折腾的一些什么阴风,鬼哭狼嚎。)他如今对着这些道家,佛家的事儿也是极其相信的,当初那蟠香寺的师傅也曾说过,自己强求来的孩子只怕也不得下场,可自己当时哪里听得进去,后来张中行一说,他却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当时那句话,心里就是发颤。想想这些魂魄居然就在自己一家子身边折腾了无数年,他就觉得自己命大。

好在这高人也是有功力深浅的区别的,关键时刻,这张中行的本事就是沾了上风,不但让把他家的所有后顾之忧都解决了,后来还让他能顺利有了儿子,不至于让苏家绝嗣,虽然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辞去官职,教书育人,以求积攒功德,可想想,这样的付出其实真的是很少,很少了,他本身对做官也不怎么在意,若不是为了自家官宦之家的名头,也不会这样在官场上孜孜以求,如今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他更是走的洒脱的很。

对于林如海,这绝对是需要好生结交的挚友啊!以前还不觉得,如今看看,自己当初请大夫,就是林如海帮着找人,帮着送来,帮着折腾着,折腾那的,等着自己辞官,这联系书院什么的也帮着忙乎了好久,旁人见着自己离开了官场,什么人走茶凉,什么渐行渐远,可是林如海呢!却反而和自己越发的近了些,几次接触也相互有了结下通家之好的意思。

就是自己的闺女,和林家的大姑娘,也很是有缘分,相差不过一二岁,两个小人却硬是成了闺中挚友,连带着苏州那甄家的小姑娘,三个女孩子亲密的不行!这让苏老爷很满意。

还有他们夫妻的身体,原本不算怎么强健,可是自打来了张神医,就在也没有发愁过,他自己都能感觉的到,身体似乎恢复到了当初三十来岁的样子,甚至还更强些,以前自己一年到头总要生几回病,可如今却在没有这样的事儿,可见这身体好了多少。

说过了苏家,自然还要说林家,五年的时间,改变真的是很大,林如海如今接替了苏老爷的班,到了杭州任职,倒是离开了扬州这是非窝,虽然没有了巡盐御史这官职,眼见着似乎和原本那属于皇帝心腹的地位有些差距,可是只有张中行知道,这是林如海命运最大的改变。谁让这倒霉孩子原著中就是死在任上的呢!没有了这官职,虽然对于未来升级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时半刻上升到三品兰台寺大夫什么的估计够呛了,可是死劫躲开才是大实惠,就像是张中行叫苏老爷辞官那是一个道理。

原著中说妙玉父母双亡,自小因为身子不好出家,可是想想那和林黛玉一样被化出家的事儿,我们就该就知道,这估计不是他们的本意,谁家孩子病了不找大夫,直接出家的?再说了,妙玉的身子在剧情中可没听说有什么病症。所以只能是一个借口,想一下她全家只留下她一人的情况,想想她身边还带着伺候婆子的样子,就知道,估计是父母让她避祸这才让她出家的,不然也不至于带发修行,那就是退路!只是权宜之计!后来一直在庙里呆着,那只怕就是她父母真的是出事儿了,再也顾不得她了,这才让她成了这半俗半尼的境地。

既然知道这苏老爷最终会出事儿,还是可以预知的祸事儿,让他们有足够的功夫给孩子造势,送孩子出家,那么张中行哪里还不知道这估计是和政治斗争有关!既然是这官场上的事儿,想要避开,最好的办法就是辞官了,不做官了,自然也就没有了利益纠葛,自然也不至于出事儿了。想来这苏家一家子也算是能保全了,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么一家,让他们和林如海家教好,也就是给林黛玉增加了一层保护膜,一个书院山长,即使不能在官面上护着做些什么呢,可是隐形的影响力,江南地方的号召力,那还是有的。

作为副本的主线任务猪脚,林黛玉那就是他通关的关键,怎么让林黛玉活的舒坦,好,那就是他除了斗一僧一道外最大的任务了。他那是一千万个上心。

林家的变化呢!那更是可喜啊!林如海如今那是走路都带风的,五年,实在是改变命运的五年啊!他如今有两个儿子了,一个嫡子,一个庶子,还有四个闺女,一个嫡女,三个庶女,一下子,他膝下的孩子就成了六个,这绝对是老林家从来没有过的大场面!

嫡长子,嫡长女,那都是嫡出,贾敏生的,如今他四十五岁了,虽然嫡长子不过是三岁,嫡长女也不过是六岁,另外两个庶女五岁,庶子两岁,最小的庶女刚出生,可是就他如今的身体状况,再干个十年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到时候他家宝贝长女就能嫁出去了,大儿子也能相看媳妇了,若是他在努力一下,奋斗一下,多吃点张中行的药丸子,那干到六十还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他是能期待抱上外孙女,看到孙子出生的,这样的美事儿,让他就是做梦都觉得想要笑醒。

至于从扬州到了杭州,他也没有半点的不满意,当初皇帝也是有心让他接任巡盐御史的,可是他那个时候正好遇上了张中行,询问了一下,结果张中行说了,他和盐课有些犯冲,一个不好容易在这事儿上头翻跟斗,想想这历年来多少巡盐御史不是被抓,就是被害的,他也有些不安,想了好几天,最终抵制住了这肥缺的诱惑,动了动关系,把另一个和他竞争的官员捧了一把,然后顺利脱身,自己平调到了这杭州,虽然升职没戏了,可是好歹安全啊!

有了儿子,有了看孙子出生的期待,他对于官场上的博弈,升迁就没有那么热衷了,更多的是想着怎么把自己给保住了,怎么好多活几年,将来好为这些孩子们撑腰,谋个前程。这从根本上就转变了林如海工作的态度问题。

张中行如今不动声色的改变了这么多,他很高兴有这样的改变,而他能这么招摇的动这些手脚,其实说起来也是借势,借的是朝廷的势。这官员任免,是皇家的决定,道家的人那是怎么都插不上手的,就是想要毁了人家,看看一僧一道的做派也知道,只能从暗地里下手罢了,所以他直接不管,让林如海和苏老爷自己动手,用朝廷的官场规则来改变,这样一来,即时避免了自己插手这些事儿,让人抓不着把柄,又同样僵了那一僧一道一军,让他们也一样没法子动手。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来到了杭州。是同样被改变了命运的甄士隐,他如今成为了林如海身边的一个书启师爷,成为了林如海的幕僚,也算是变相的进入了官场。好歹是个举人,做个师爷还真是一点问题没有,当然按照甄士隐的性子,其实一般来说还真是不愿意出来做事儿的,他家里产业不少,吃喝足够,性子也洒脱,年岁也不小了,正是该开始享清福的时候,可是他不是如今有了儿子嘛,都五岁了,可不就一心想着要为儿子谋算了吗,当爹的都一样,为了孩子那是什么都愿意做。

甄士隐如今都五十五岁了,头发花白,可是精神健旺的很,到了林如海的衙门,不单是把自己的活计做的不错,就是其他的事儿也做的很好,比如顺带帮着林如海给他家的孩子当个先生什么的。

有了甄家的两个孩子,林家的后院越发的热闹了,足足八个孩子,即使把不能走的放在一边,院子里跑动的也有七个,这让贾敏很是欢喜,林如海也一天天的都是笑脸,家里孩子多就是热闹,满院子都是笑声这才是兴旺之家的征兆呢!

林黛玉六岁,说起来,这一年其实就是原著中故事开始的哪一年,也正是因为这样,从这一年开始,张中行就一直呆在江南,他记得很清楚,在原著中这一年,林黛玉的弟弟死了,老娘贾敏也死了,而他要做的,就是阻止这一切悲剧的发生,让这两个人躲过这一劫。

也正是这一年他第一正式的遇到了一僧一道,算是真的对上手了。这一日,张中行才给林家甄家的人看了平安脉,走出府邸,准备去西湖边吃点东西,在断桥边上就遇上了坐在一边石头上抓虱子的一僧一道。

看着张中行走过来,那一僧一道就开始说话了,先开口的是那个道士,恩,也许是看着是同门的关系,说话也直接了些:

“何必,何必,如此费尽心机,阻挠我等行事,将来只怕会有祸端。这世间自有能人操心,前辈何必螳臂当车,与自身招祸。”

说话的时候还忍不住多看了看张中行的身子,神情有些凝重,因为他看不清张中行如今的修为,也是他怎么能看清呢!别看到如今位置,张中行还是那好像是二十出头的样子,没怎么变过,可是他的修为却是和火箭一样,和他们的龟速没法子放到一个等级上,已经是到了开光后期,高出了筑基后期的一僧一道一个大等级的,用修炼界的通俗说法,那就是已经直接成了一僧一道的前辈了。是他们需要尊重和恭敬的对象。

张中行转头看了他们一眼,也很是直接,能不直接嘛,都找上门了,输人也不能输阵啊,迈着小方步,一派儒雅,像是凡间最常见的学子的样子,一步步就这么直接走过去,站在一僧一道三米远的位置,很是耻笑的说道:

“我当是谁呢,却原来是你们两个,听了你们不少的事儿,我还以为是笑话,却不想尽然是真的,说来你们也真是稀奇了,筑基期的修士,居然为别人当小卒子,你们还真是甘心。这可都是会影响修为的大事,虽说你们做的隐秘,可是影响却依然不小,不是影响了朝政,就是影响到了后宫,如今大动作,可不是修士该有的,你们也该知道,修士不能插手凡间朝政皇家之事,莫不是你们忘了那些前辈的教训?再者,就你们在民间做的那些事儿,看着不大,可一个不好,即使到了融合后期,也过不了天劫,如此损己利人,居然还能做的如此理直气壮,我这么多年,还真是没见过。”

这话一出口,那一僧一道就是满脸的苦涩,他们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做的这些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毁人家业,断人子嗣,影响朝纲,可不就是在害了别人的同时,同样在绝自己的路嘛,可是他们又有什么法子?斗不过人家自然只能听别人的。

“弱肉强食罢了,这世间本就是这样的道理,那里还有我们选择的余地,我们如今斗不过你,自然也不敢在你面前多嘴,更不敢和你动手,只是你既然比我们资质好,修为也是不易的,若是到时候引得那人亲自来了,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与修炼到融合后期相比,你这样估计比我们更短命些。”

虽然嘴上说什么不敢多嘴,不敢动手,可是这道士说话却很是不客气,也是不过是高了一个等级,真要是拼命,他们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说不得两人联手还能占个上风呢!当然,他也很有心思,顺带还给自己解释了几句,说了自己的苦衷,这就是给自己留了后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道士绝对是个圆滑的家伙,不是一般人啊!道门真是出人才!

张中行听了这话,心下对着这道士也暗赞了几声,能反应这么快,还是很厉害的,比自己真是强多了,不过面上自然不能这样处理,板着脸,然后冷笑了几声,眼角往一僧一道身上扫了扫,似笑非笑的往四处看了一眼,最终带神秘的轻声说道:

“亲自找我?只怕她没有这个胆子,也不想想,我怎么来的?难不成你们不知道这里头的问题?难不成我就没有了靠山后台?难不成我一个人就干挑战金丹了不成?我敢来,自然是知道了有人会帮着我挡着后面。你说说,我怎么来的?为什么来的?为了不相干的人来的?可能嘛?”

这话是张中行想了很久想出来的,他对着金丹期是没有法子,估计一招都走不下去,就要嗝屁,但是不代表在没有正式遇到之前不会多想法子拖延时间,只要那边对他身后有些顾忌,他就有足够的时间修炼,只要他能做多了任务,多积攒些积分,经验值,那么就有可能让自己快速的提高实力。

这些话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好像什么都说了,可是又什么都没说,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得这一僧一道自己去想,张中行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这聪明人都喜欢自己联想,他要的就是这个联想,只要他们去想了,就能自己给自己想出答案来,而他忽悠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至于以后怎么办?到时候再说呗,自己吓自己和自己直接说,那可不一样!对吧!

至于拖延时间,这也是他唯一的法子,谁让他其实真的没有别的指望呢,对于只能依靠自己的张中行来说,时间才是最关键的东西,只要给他时间,他觉得警幻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想想他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水平,再想想如今的他又是什么水平,只要能拖延十年,他估计,自己就能顺利的到达金丹了,到时候他就不用怕那什么警幻了。

至于一僧一道!哎呀,真是不用说了,说起来都觉得自己苦尽甘来,看看这两个如今还在筑基后期转悠,心里就是那个美啊!压倒性的等级优势,有时候想想,他都觉得自己有点高大全外带高帅富的潜质了。真是牛人啊!

“后面,难不成。。。。。。”

道士很有些惊异,他们没有听说这空间里还有什么大能关注啊!怎么又有了人看到什么了?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一僧一道对视了一眼,只觉得不好。他们是警幻的手下,一直以为这时空,警幻就是最厉害的人了,这才乖乖的帮着她做事儿,可若是还有其他大能,还是警幻的对头,那将来他们怎么办?一个不好就是炮灰,或者是背黑锅的!

道士这一次那是直接的想要倒吸一口凉气了,就是不怎么说话的和尚也有点傻眼。他们做这些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修行?为了往上爬?若是成了神仙打架下最先倒霉的小鬼,那他们还有什么指望?

想想那样的结局,两个人直接打了个冷战,这都不是他们想要的,虽然他们也做好了准备,做了这么多阴损的事儿,估计他们这辈子金丹是不用想了,毕竟他们资质有限,这辈子不说别的,就是能达到融合后期,估计也是运气好的爆棚了,他们的寿命可不多了呢!只能求多做些事儿,可以让他们从警幻那里得些延寿或者有利修行的东西,好让他们继续逍遥。

谁都知道,只要他们每提高一层,那都是能多好些年寿数的,只要能保持不断的修为上涨,寿数不减,按照他们如今算计的样子,那还是很有些希望升级的,若是有幸达到了融合期,那也是有数百年的寿命的,足够他们挥霍了。若是连着这个都不能达到,眼见着就身死道消,那么他们这么多年岂不是白干了?他们求什么啊!

“不知前辈可否告知,这后面的大能。。。。。。”

和尚也不淡定了,不顾及什么道士,和尚的问题了,直接越过了道士,窜上一步,然后很是恭敬的跟着开口了,张中行嘴角一弯,心下满意目的达到,成功的引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安,为自己的忽悠大业打下了基础,然后装着很是嘲讽,满脸傲娇,臭屁的笑容,用一根手指,对着他们一晃,然后傲娇的说道:

“你们也不想想,这降珠仙子能本不过是一株仙草,能得到这样成仙的机缘,岂是容易的,没有人指点,如何能开启了灵智,而那神瑛侍者,又岂是能随便利用的?女娲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攀附的。这红尘历练,求得就是一个顺其自然,哪里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插手的?自作聪明的人,最终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那些所谓的情鬼,真的就这么听话?这里头你能保证没有一个是别人的探子?你怎么知道这些人里没有什么靠山后台?”

他这里说完,再也不看着已经满脸不安,深深陷入想象力,感觉事情越来越大,越来越乱的一僧一道一眼,转头就走,就像是来的时候一样,脚步轻柔,没有使用半点的法力,全然是一派凡人的样子,最要命的是,走了半响,这一僧一道的耳边突然又传了一句话来,把他们从慌神中惊醒,顺带展示了一下张中行那开光后期的功力:

“好歹也是修行之人,无垢之身,你们这样污祟出世,莫不是自知已然因果缠身,自我放逐?洗尽铅华,去垢才是正理。自己感悟去吧,这世道能靠得住的终究是自己。”

这话听着似乎是说他们如今这邋遢样不妥当,又似乎是劝说他们脱离警幻,就此收手,一僧一道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理解才是正理,两个人这会儿都说不出话来了。

要他们怎么说?怎么办?他们都是被警幻拿捏了小辫子的,都是她使唤惯的人,这些年不知道帮着做了多少冤孽的事儿,哪里是能随便脱身的。甚至这会儿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念头那就是赶紧的告诉警幻,这有人盯上了他们,也盯上了警幻,让她好去探查一二,若是能早些解决后患,他们也能安心,可是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这样传递消息,是不是会让另一边的大能以为他们得了警告还不知道收敛,到时候让他们飞灰了。

苦恼啊!做人小弟的就是没自由,没有顺心的时候。还是那道士先扯了扯衣裳,然后叹了口气说道:

“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前辈,人家说了要无垢,咱们好歹也换身衣裳吧,若是这一点都不知道改,只怕咱们还真是没有好日子过了,没有那什么大能,这一个就足够我们受的了。”

和尚点头,一个转身,这二人立马失去了踪影,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张中行在感应到他们离开之后,一把扶住了边上的垂柳,重重的松了口气。娘哎,刚才他可是撑得浑身都要没力气了,这两个终于走了,他是比一僧一道功力高,等级高,可问题是他没有实际打斗经验,是小白啊!高等级也不能弥补这一个大大的缺陷不是。最关键的是,他刚才说了那样的天大的谎言,自己都知道这里头漏洞有多少,若是他们让他说一说这大能的名号,自己说谁?若是说说师承,他说谁?这时空上头到底谁管他都不清楚,能忽悠的住?

好在一榔头比较厉害,直接把这一僧一道砸晕了,若真的继续纠缠下去,自己肯定露馅啊!到时候这两个老鸟若是直接联手,自己只怕是只有逃跑的命了,到时候什么老底都可能漏出来,那可怎么办!

“叮咚,亲,你很厉害哦,看看特殊任务栏,居然完成了,天啊!太兴奋了。真是乖孩子哦。”

智能芯片这个时候居然还来凑热闹,这都什么语气,张中行无力吐槽,可是还是很自觉的跟着智能芯片说的做,打开了任务栏,一看继续傻眼。

任务栏上是这么写着的:恭喜完成了隐藏的特殊任务,促使一僧一道换装,保持道门小清新的形象,维护绿色环保着装的要求,维护市容整洁,五讲四美,特别任务经验值奖励:3000,特别积分奖励:300。

欧耶,张中行腿软的毛病立马没有了,浑身又有了力气了,腰杆子都一下挺直了,眼睛都开始发亮!一下子啊!居然就把自己开光后期的经验值问题上升了这么大的一个档次,他距离融合期越发的近了,果然是及时雨一样存在的任务栏,太让人满意了!

至于这隐藏任务为什么出现?那只能说,果然,这一僧一道的服装问题是大问题呢,看不惯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啊!居然还能直接影响到了这隐藏任务中了,太牛了!果然是牛人的彪悍人生不解释!

第54章

说起来这五年的时间,张中行收获真的是不小,开光后期的修为让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功力炼制一些中级炼丹术中的中等级丹药,像是洗髓丹什么的,都已经成为了他寻常服用的东西,还有足够的积分,为他换来了中级符箓书籍,让他的攻击力也上去了不少,最最关键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终于炼制出了一把地阶中等的法器飞剑,让他感觉自己有了不少的底气。

在修士手中的武器也罢,日常使用的器物也罢,都可分为灵器,宝器和法器这三种,而这三种当中又能分成天地人三等,这天地人中在分上中下三等,整整27个等级的分别看着好像很多,其实真用起来就知道这其实已经很简单化了,最起码作为的灵器这东西,你没有元婴以上,那是想都别想,金丹之上倒是能用的到宝器,可问题是这宝器炼制太难,心动后期才能炼制,加上材料也珍贵,人阶的都是稀少的,有些金丹期的都只能用天阶法器凑合,至于地阶法器,倒是多些,可问题是自己不会炼制的话,这东西没处买,所以真要说起来,在修士中有法器也是属于珍贵的东西,融合器能用个地阶都是足够底气的事儿了。从这里就能看出,像是张中行这样的还在开光期晃悠的娃,能用上地阶法器,那真是属于修士中的豪富的。如果他那天不行走外头做任务了,就是靠着炼器也足够他将来好吃好喝,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了,若是加上炼丹,那就是人人奉承的对象啊!

有了符箓,有了丹药,有了法器,张中行连着自己的行头都换了,用自己这些年搜集的材料,为自己重新炼制了一套道袍,避尘,避水不说,就是防护上也比以前上了一个档次,身上的那些什么零碎也多了起来,不是增加灵气的,就是防护的,他因为对于警幻,对于一僧一道总是绷着一根玄,知道总有一天要对上,所以用尽了一切法子,直接把自己折腾成了一个乌龟壳,把所有的攻击力都放到了符箓和自己那把飞剑上。至于道术这东西,他因为没有直接实验过,倒是不知道自己这水平到底如何,心里没底,可是在他想来,只要符箓准备的充足,实在不成,那就一把子先抖出去,总能找到一丝反击的空隙的,那些修真小说里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是的,对于张中行这样没有经历过真实战斗的菜鸟来说,他能想到的唯一的增加经验的方式就是看修真小说,没法子,其他的没有借鉴的地方不是!他把这些书里所介绍的所有板砖式的战斗法子都看了个遍,最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下了这符箓大战的方针,算是给自己多了几分保证。

当然这系统商店里其实好东西还是很多呢,只要你有积分,没什么不能买的,他花了大价格买了一套剑法,因为能直接脑波传送,直接就学会了,虽然没试过和人干架怎么样,不过在他和山中野兽实验的时候的感觉,自己好像不是什么剑法上的天才,这再熟悉也有些别扭,从小看惯了警匪片,让他一下子往武林高手方向发展,是有些适应不良,这也能理解,反正应该还有些用处,他倒是也实实在在的每天练一练,权当有备无患了。甚至他还把这剑法简化了一下,教给了他家老张同志,作为人家老张同志的健身操,这个就有点那个啥了啊!

五年的准备,在见到一僧一道的那一霎那,他真的是心慌的,感觉就好像自己什么都没有准备一样,好在这样的情形他在没事儿的时候已经想象过无数遍,给自己定下了无数的说辞,方案,总算也算是顺利过关了,最要紧的是,总算没有打起来,这让张中行很满意。只要能拖一拖,他觉得,也许未来就能拉开距离,导致最后不用动用武力,对着他们来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至于这意外的收获,那更是属于意外之喜,只是于此同时,他也知道了一点,那就是这两个人其实和警幻那绝对不是一条心,或许在这方面,他还能做些手脚什么的,但是既然这一僧一道能找到他,也许他面对警幻仙子的时间不远了,他如今最该做的就是加快自己的脚步。

一僧一道换衣服之后是个什么形象,张中行这会儿也没有看到,也不想看到,反正积分到手了,经验值也有了,看不看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因为看到的话就代表人家又找上门来了,如今他可是做任务的关键时刻,一心想着要帮着贾敏和那个三岁的孩子度过死劫,没功夫搭理那两个臭气熏天的家伙。

重新整理了心情,张中行又开始了他正常的生活。只是他心里对于为林家这几个人看诊又重视了几分,这二人来了,只怕这贾敏和林家小子的病也该开始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原著中这贾宝玉病了,他们直接上门就能看出,这些主要角色,关键人物的命运只怕都在他们的手心里捏着呢。

果然,这一日,张中行在自家的院子里正翻检着药物,林家的下人就急匆匆的来找他了,缘由很简单,他家大爷今儿一早不知道怎么了,突然上吐下泻,脸色都青了,林如海急的不行,马上就让人来找他。

张中行二话没说,跟着就走,他本就是个什么东西都往储物袋里装的人,这些日子更是每晚都炼制各色的丹药,往兜里揣,生怕有个遗漏,耽搁了事儿,所以如今的他,自认为准备的绝对的充分,没什么要临时筹备的了。

快马加鞭是用在其他人身上的,在张中行身上,他在走出门之后,也不和林家的下人招呼一声,直接拎住了他的腰带,一个轻身术,带着个人走直接飘在半空中,从屋顶上一路踏了过去,没有了什么走街串巷的麻烦,也省去了避让他人的事儿,走了一个直线,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林家的门口了。

当那林家的下人被放下的时候,那人还傻傻的没有回神,眼神也呆呆的,像是没了神魂一样,张中行也没工夫理他,把这下人往门口一样有点傻眼的门房身上一丢,自己直接就往里头走。

张中行是谁,这林家的人,从上到下那是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不知道的,看到他来,更不会阻拦,特别是如今这正是最慌乱的时候,林家的管家看到他,那就和看到救星一样,哪有功夫管怎么来的这么快,更不会去想那个去喊人的下人的事儿,直接就把他带到了正房边上,那林家大爷如今正躺着的床榻边上。

张中行一看这孩子,就知道这是食物中毒,嘴唇都变色了,二话不说,也不用诊治,直接就拿出一颗百解丹给这孩子服下,看着一颗丹药下去,孩子脸上开始出现一丝血色,嘴唇也开始缓转变红,这才转身看着满头满脸都是汗水的林如海,还有哭的满脸泪痕的贾敏,很是直接的问道:

“这孩子吃了什么了,怎么居然中毒了?昨儿不是挺好的嘛!”

一句中毒,林如海的脸色都变了,贾敏更是眼睛直接充血了,有人想要杀了她的儿子,这可是踩着贾敏的逆鳞了,说起来贾敏如今真的是苦的很,自家老娘被娘家族里除名,被勒令出家,这都是污点,这也让贾敏在林家宗族那里很是没脸,若不是她肚子争气,回到族里的时候正好诊出有孕,还不知道会遭受些什么是非呢。也因为她这个儿子生的及时,保住了嫡长子的位置,让她这个当家主母的位置坐的牢牢的,不然只怕这庶子一出来,这生了庶子的姨娘都能爬到她头上去了,所以这个儿子那就是她的命根子。是她下半辈子的依靠,也是她亲生女儿将来的依靠。谁动她命根子,那就是挑衅她的地位,能不立马翻脸才怪。

“中毒?张真人,你能知道是什么毒嘛?”

林如海还算是镇定,脸色不过是变了变之后,立马就回了神,恢复了正常,他也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最关键是谁想要他嫡子的命!虽然他第一时间也觉得可能是后院的那些女人,可是他更像知道真相,而不是凭空猜测。毕竟就是傻子也知道,这若是没有了嫡子,那谁会得利,自然也知道谁的嫌疑最大,可是他不想自家后院弄得和战场一样你死我活,猜忌不断,所以最好的法子那就是真相大白,若是不是他想的那样,那么最好,若是,那么他也能争取主动,自己出手,免得让妻子下手后,后院波澜不断。

张中行也许不知道林如海的想法,可是对于他的询问却是要回答的,他也不客气,直接招呼着边上的人,对着他们说道:

“把今儿一早上大爷吃过的东西都拿来我看看,看了估计就能知道了。吐成这样,不会是昨儿吃错的,只能是早上。”

张中行一说,边上的贾敏立马就是一个挥手,后面的几个丫头很是配合,立马把屋子里吃的全拿了过来,还有边上小厨房里剩下的,那孩子吃过的都拿了来,一个个的放到了屋子里的桌子上,给张中行看,甚至那孩子的奶嬷嬷还一一指出来,什么东西是什么时候吃的,

细细的过了两边,张中行这才拿起一块糕点,然后闻了闻,又掰了一些放到口中尝尝,这才说道:

“这点心不对,怎么有夹竹桃的花粉?这可是有毒的东西。”

一听找到了这对症的毒物,林如海也干坐着了,忙招呼人去把做点心的厨娘招来。

人家家里审问下人,张中行自然是不能去听的,这是人家家的家丑,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对吧。他转身又回到了里头,直接抱起林家大爷,对着林如海夫妻说道:

“给他换个屋子,通气些的,我另外给他熬点药喝,这吐了这么久,只怕身子有点虚了,要补补气。”

张中行不但避让开他们的家事,还帮着照顾他们的儿子,这样的体贴让林如海很是感激,忙让林管家带着张中行去林黛玉的房间,请张中行帮着给林黛玉也看看,是不是也吃了那不妥当的东西。

张中行抱着神情萎靡的孩子快步离开,不过就他这已经到了开光期的耳朵,即使到了后面的屋子,其实前面的事儿听得还是一清二楚的,那糕点说起来还真是没有他们林家后宅的事儿,因为这糕点是那厨娘自己偷懒,从外头买来的,说起来也是凑巧,那厨娘今儿早上睡迟了,没能赶得及给大爷做早上用的点心,因为怕送少了,让主母责怪,就索性去外头附近的铺子里买了几块和家里往常做的差不多的过来凑数,却不想这一凑,居然就凑出一个中毒来。

查出不是家里有人要害儿子,甚至连着那几个后宅生了孩子的姨娘也没有嫌疑,林如海心里安稳了很多,就是贾敏也送了口气,说起来,家里孩子多了,是非自然也就多了,就是各人的心态也变化多了起来,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贾敏也好,林如海也好,觉得只要家里有孩子,哪怕是女孩子,那都是好的,最起码家里能多点生气,能让别人不至于说他们生不出孩子,或是其他什么难听的话,甚至还想过,有了庶子就抱过来养,然后怎么样,怎么样的!什么都安排好了,可是到了贾敏自己生了嫡长子,她的心态又变了,开始害怕了,怕下面的那些姨娘有了庶子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威胁。只是家里孩子实在是少,男孩子更是稀缺,加上这年头孩子夭折率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一个儿子,对整个林家来说,那绝对是属于不绝嗣的保证,所以当庶子出生的时候,不说林如海大喜,就是贾敏也没法子狠心下手害了那个孩子。心下更是安慰自己,这是让自己儿子有了个伴,将来也有个臂助,不是不好的事儿,更告诉自己,为了给孩子积德积福,自己也不能作孽。

可是不管心里怎么想,怎么自我开解,贾敏的心里还是对着这些庶子庶女很是警惕,对着那些姨娘心怀戒备的,在这次的事情中,就能很好的看出她这样的心态,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后宅阴私上。就是林如海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得,特别是在贾家的事儿出了之后,对着后宅看的更是紧了,那亲兄弟都能弄成这样,别说这不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啊!

也正是林如海的重视,后院里那些姨娘们都老实的不行,不是她们没有心思,而是不敢有心思,不敢出手啊!今儿这嫡长子出事儿,她们幸灾乐祸那是肯定有的,可是真要说她们动手?那一个个都期待着别人呢,自己绝对不想沾,就林如海如今对后宅的掌控程度,她们也担心一个不好,给别人做了嫁衣,自己倒是一场空不说,还害了自己生的孩子。林如海可是发过话的,谁敢在后院对孩子动手,他就直接发卖出去,还是一家子发卖,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是孩子也要送到族里养,作为对后宅阴私手段的惩罚,也正是因为有家主这样的表态,这林家后宅才能这么安静,平稳。

如今查出来不是她们,是意外,不说别的,就是那些姨娘们都松了口气,即使不是她们做的,她们也会担心万一牵扯上,给自己带来麻烦不是!

只有张中行在后面听到这些,心下就是一动,就他所知,这地方夹竹桃可不是什么随便到处都有的东西,怎么就会这么巧,就出现在这糕点里?既然不是宅子里的人动的手,那么就是外头有人准备好的,可是外头又有谁会要对这么一个孩子动手?这样一个三岁的孩子,和这些外头的人又有什么厉害关系?

不由得他的脑子里就出现了一僧一道这两个人,可是想想,又觉得不可能,他们这样的修士会用这样的手段?怎么看都像是女人的手笔啊!不过这不是他一个外人能说到的了,想来这事儿林如海自有分寸,他也不是什么寻常人,难不成自己能看到的他就看不到?自有林如海自己查去。

倒是这林黛玉,张中行看看自打自己进门以来,就规规矩矩的行礼,然后小大人一样,在自己身边恭恭敬敬的坐着,一脸待客规格样子的小小的女孩,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温和的摸着她的小脑袋,柔声问道:

“黛玉今儿觉得可好?”

这孩子,如今居然还知道不好意思了,不过是摸摸她的脑袋,她都要低头害羞一下,真是可爱的紧呢,想想当初自己第一次来林家的时候,她还在她娘的肚子里,张中行就觉得自己是不是老了?感慨啊!时间过得真快啊!

“好,先生,今儿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弟弟不好嘛?怎么脸色这么差?”

微微红着小脸的林黛玉其实很喜欢张中行这么摸着她脑袋的感觉,好像自己很小,很小,很亲昵的感觉,这是除了她爹娘以外,对她最亲近的男性长辈了,还是能进入自己闺房的男性长辈,对林黛玉来说,这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人,像是哥哥,像是叔叔,又像是朋友一样。

如今的林黛玉,虽然身体不像是原著一样柔弱,可是依然瘦瘦小小的,看着就不是个富态的样子,而眼神中的灵气却满满的,让人看着就喜欢,和张中行也很是亲近,甚至有些依赖,每一次看到张中行都会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要张中行讲故事。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和张中行的关系才会这么的好!定位这么的模糊,毕竟当哥哥,这张中行有些太大了,当叔叔倒是正好,可是叔叔不会进侄女的屋子。还是那种没有其他人反对的进入她的屋子。这待遇绝对的独一份!更没有长辈会给她讲故事,就是林如海也没有这么做过。所以张中行的行为才会这样的让林黛玉感觉特别。

不过不管怎么相处,这个孩子的规矩那是真的很好,当然了有亲妈在,又有下面这么多的庶妹,作为林家嫡长女,贾敏哪怕是为了面子,也是一心把林黛玉往世家大族的名门闺秀上教养的,哪怕是为了挽回别人口中贾家那老太太不堪的名声,贾敏也一心要让别人看看自己,和自己闺女的规矩,礼仪上的风范。虽然没有了书里,那夫妻两个捧在手心的宠爱,可是这样的教导不得不说,其实对于这孩子的教育那是更妥当,对于林黛玉来说,她的悲剧其实是一连串的意外造成的,她的性子也是因为巨大的意外变故和碰撞造成的。如不是在家的时候被宠的过于天真,后来在贾家也不至于因为被排挤,被轻待而养成敏感的性子。最后也不会因为这样落了一个咳血而死的悲剧。这样落落大方,又规规矩矩的才是正紧的官宦人家姑娘的做派。

像是如今,即使很是关心弟弟,想知道弟弟到底怎么了,看着弟弟在张中行怀中抱着,也只是规矩的坐着,先问好,这才小心的询问。很是妥帖稳当的。并不因为和张中行亲近就没有了章法,虽然这样小大人样的孩子,看着有些拘谨了,看着好像失去了孩童的活泼天性,可是依然是那样的可爱。

张中行看着她这个样子,索性把怀中已经开始昏昏欲睡的小人往下放了放,让林黛玉好看个仔细,然后才说道:

“没什么事儿,只是吃错了东西,有些拉肚子,刚吃了药了,一会儿让他躺着睡一会儿,精神就能好起来,黛玉是姐姐,这会儿吩咐了人给你弟弟做些粥可好?好让你弟弟一会儿起来就能吃上一些,暖暖肚子。”

对于一个孩子,有些事儿不用说的太过清楚,这样一个解释刚刚好,既能说明问题,又不至于让这小孩子担心。张中行笑着说话,那不在意的神情都在无声的传递出这小娃娃没什么事儿的信息,让刚才还有些小担心的林黛玉一下子就放松了,最后更是给了一个转移话题的事儿给她干。

林黛玉听了张中行的建议,果然立马欢喜了起来,能给弟弟做点姐姐该做的事儿,她觉得很不错,很合心意,她是家中的大姐,什么是长姐该做的,她问过自家的奶嬷嬷,也请教过不少人,本就是个心细的,又在这样喜欢装大人的年纪,自然事事都想着周全,只是往日里这些事儿根本就没有她插手的余地,什么事儿都是她娘都做好了,这让她很是沮丧。

如今张中行这么一个提议,让她立马感受到做姐姐的责任,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可以干的事儿,那里有不愿意的,一叠声的吩咐身边的丫头去小厨房传话,一边还转动着眼珠子,开始让人帮着给弟弟铺床什么的。很是像模像样的很,看的张中行很是好笑。

等着安置了张中行怀里的孩子,林黛玉又细细的看了看自家弟弟的脸色,看着真的没什么不妥当,小心的再给他盖上薄被子,拉下帐子,这才好像办完了一件大事儿一样的长长的松了口气,转头对着张中行笑了笑,惦着脚尖,轻手轻脚的走出内屋,坐到了张中行的身边,

“先生,家里是不是出事儿了?不然怎么是您送弟弟到我这里来?”

这孩子还真是聪明,刚才已经转过去的话头,这一会儿的功夫又让她给兜回来了,想来刚才是兴奋过头了,光顾着怎么当姐姐了,这会儿把事儿做完了,就找起了旧账来。

张中行忍不住伸手在她鼻子上捏了一把,这才笑着说道:

“你这个小机灵,还真是瞒不过你,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你弟弟吃的拉肚子的点心,居然不是家里做的,是外头买来的不干净的东西,家里有人偷懒,这才让你弟弟受了这一遭的罪。你爹爹妈妈这会儿正发火呢!想来正在收拾那些偷懒的。我这不是要来看你吗,那就正好抱着过来了。怎么,黛玉不喜欢我来?哎呀,亏的我还想着给你讲故事呢!”

一听讲故事,这下林黛玉可就坐不住了,那里还管什么别的事儿?反正管理下人的事儿,那本来就是爹爹和妈妈的事儿,她可不想问的太多,不然妈妈就又该让她学管家了,她虽然不再是原本的小心谨慎的性子,可是依然有些骨子里的清高,也许是从林如海身上遗传的,对于管家什么的,兴趣真心不大,于此相比,更喜欢读书这样的事儿,就是听故事也是绝对的比什么管家重要。所以她忙不迭的站起来,一把拉住了张中行的衣袖,睁着大大的眼睛,紧张的说道:

“先生,你上次讲的那个什么白骨精的故事,真的很好听呢,你还没有说这白骨精后来怎么样了呢!那个什么和她定亲的人怎么就能只顾着自己出家,就把她给遗弃了,那人太过无情,这白骨精太惨了。”

张中行说的故事,说起来也真是五花八门了,什么故事都有,有武侠的,有修仙的,有破案的,有神仙鬼怪的,他本来就是为了对付孩子说的,可是说着说着,他发现,这故事其实对于开拓孩子的视野,开阔他们的心性,那是很有用处的,不说别的,说多了那些武侠的故事,这林黛玉明显就性子郎阔了很多,很有些大气的样子了,说了破案的故事,又让她心思敏锐了些,所以到了后来,说故事的时候,张中行很注意把这故事说的更富有人情世故一些,希望能让林黛玉看到,听到,更多的人性上的优缺点,免得她将来若是再一次遇上贾宝玉做准备,免得她看不清那些人的纠葛。

像是这什么白骨精,他说的就是不知道那一本书里看来的所谓的白骨精的前世今生的故事,说的是人家白骨精是唐僧前世投胎做人时候的未婚妻,后来唐僧要出家修行,这白骨精就成了弃妇,最后因为人言可畏自杀而死,怨气不散,最终白骨修成精怪,一心要报复唐僧,最终在唐僧西天取经的时候出来打劫,想坏了他取经大业的故事。

在张中行的故事里,坏人,好人,没有一定的区分,只是这么直白说,然后说他们的心态,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恩仇变化,至于这里头谁对谁错,他不予评价,只是让林黛玉自己去想,去听,去分析。

上一次刚说道白骨精因为人言可畏自杀,那林黛玉听了就哭的不成样子了,故事自然就说不下去了,到了今日,张中行一来,说起故事二字,自然引得林黛玉激动,一心想知道后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