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中空,分内外两层可有效隔音,防渗则可以用石礁子粉,厚盖一层保持表面湿润至干透既可不生裂缝。”这是墙体隔音防渗的答案,姚海棠写完往那问题下头一按。

转身提了个意见:“我看以后有建设性的答案可以标红嘛,在纸头上按个大大的红笑脸儿就行了。”

此构思,抄袭天涯

至于房梁的架构,参考故宫建筑群,既美观又承重,这个是直接画图。到桥梁时,姚海棠非常干脆地给了现代拉高架索式的桥梁,当然光钢丝拉索这一条就够姚海棠费神考虑的,这材料在这时代很难以实现。

但大型桥梁在这时代本来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对天马行空的问题,完全可以给不着边际的答案,更何况她的答案是已经被广泛使用过的。在医药上,这得叫做经过了多年临床试验的。

接下来的很多问题,有关于制器的,有烧瓷的,有木工活,甚至还有炸油条、做包子的…天工学院居然还有烹饪这门学科,姚海棠也是现在才知道。

最后是一个制器的问题,问如何提高银的硬度与光泽度,姚海棠想也不想写了两个字:“合金。”

纯度太高的银才会软,做细簪子最容易变形,所以做细一些的银簪不能用九九银,现代很多细细的银链子银镯子,都是用九二五银,九九银太软,戴不了几天就得变形得不能看了。相对来说,粗一些的银镯、银簪用纯银的可行度就要高得多。

而萧素和陈荣则目瞪口呆地看着她把所有的问题都答了一个遍,这时候两人才意识到姚海棠这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这简直是一个移动的答案库。当然,如果他们是现代人,应该把姚海棠称之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度娘”。

“海棠,你就算不吃不喝,也没时间往脑子里装这么多东西吧?”萧素觉得姚海棠简直就是…她想不出简直就是什么来,反正很能耐。

“姚姑娘很适合去太平院啊,这记事的本事搁谁谁也得写个服字给你。”陈荣不是没见过记忆力好的,只是没见过像姚海棠一样记忆力好还记得杂的。

这时姚海棠才自己回头一看,哟,居然全答上了,她还以为自己可能会有答不出来的,后来她取了巧,答不出来的画出来,她不知道原理但是肯定见过。她画工好,甭管工笔写意大山水,那都是仿古董仿出来的。

“你们不说我还没察觉,居然全答上了,运气运气。”要是有人问飞机火箭、汽车火车怎么造她准得歇菜。可桥梁建筑类的东西,生活里见得太多了。

就在姚海棠拍拍手掌看着问题墙无比满足的时候,忽然有几个学生从问题墙边上走过,然后有人看了一眼:“咦,我的问题又贴了新纸头了,走,看看去。”

这就是那个问银的硬度和光泽怎么解决的学生,这是衣饰班儿的学生,走近前一看答案:“合金,加金子,可金子也软啊”

“就是,写这纸头的人可真笨。”

当着面就被人说笨了,姚海棠瞥了那几个学生一眼,说道:“谁说合金就是加金子,这里的金是指所有金属…”

等会儿,这时代有金属的概念没,好像没有…囧了,她又犯了个认知差错,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金属的概念,但这两个字古代应该没有出现。

“金属?”

好在姚海棠是强悍的,她眨巴眼就答:“所有金石为属,性状色可异。”

通常靠胡诌,于是她又诌出个答案来了。

“噢,原来是这样,倒也说得通。”然后那个学生就跟姚海棠讨论哪些金属可以使银质变硬,而且更加有光泽。

等讨论完了再一看,好家伙,问题墙边已经站了好多人,虽然不是围观她和那学生讨论问题的,却也没区别——人大多是来围观她的答案的最后有细心的人发现了一个现象,人说道:“从这些纸头的字迹来看,答案都出自一个人之手。”

众人“哄”地一声,谁也没想到有人还能跨着门类的来答题,关键是还挺靠谱,就算有些太过不可思议,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有些关键问题解决了,答案都是可以成立的。

然后众人开始议论纷纷,议论的内容就是——这些问题都是谁解的。

一边的姚海棠站在那儿,对局面成了这样有点怔愣,她这是一不小心就成了答题王啊

177.藏乱象

虽然对眼前的场景有些反应不过来,但是姚海棠可没想过要溜走,对于她来说,她是不爱人前显贵,但是可喜欢在这群同行们面前显得有几分身手。因为她觉得自己就是一手艺人,在手艺人里头拔尖儿不像显贵那样危险,手艺人的追求唯有更高的技艺。

比较要紧的是,她现在是天工学院的院长,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她知道,别人看她大多会重视她的另一个身份——未来的四皇妃。

不管是天然居还是南山窑,首先总是拿她当东家看待,然后才是未来的四皇妃,她比较喜欢这样。而天工学院,从一开始众人就把她定义成了四皇妃,所以她觉得这时候正是扭转这个定义的时候。

于是她热烈地参与每一个问题的讨论,但却不说自己就是答题的人,对于每一个问题,她基本上都可以以历史的立场,站在现代的角度上去分析问题,得出答案。每一个在学生们眼里不可能的答案,一经过她活灵活现的讲解,似乎都有些可行了。

“你是哪个班儿的,我怎么听你说着好像都见过这些东西似的,真的可以造出不用人力的纺织车吗?怎么解决,架构怎么做?”

她…可不是看过么,水力纺织车,只要解决动力传动问题就可以了,不就是把人力改成水力嘛,有什么可惊奇的:“改水力,既然可以用水车带动石舀桩米,那为什么不可以用水带动纺车?”

“那倒也是。”

接着又有人问道:“那不能打井的地方,那个接水入户是怎么回事,挖渠吗?”

“挖渠谁都能挖好不好,我们说的是集体解决方案。我记得已经有器坊可以铸出空心的铜管铁管来,用铜管铁管接水入户,也不必一个人家一个嘛,在适宜的地方接一个能管一小片,造成水池子就成了。当然,这个有局限性,高的地方接不了,只能从高往低接,而且要求水源稳定。”这时代加不了压,还有生锈的问题也得解决,但是她只管提供方法,这些她暂时解决不了,只能靠伟大聪明的古代能人们了。

然后就有人问了路面积水那个问题下面她的答案:“下水道是什么?”

这个问题呢,比较难以说明白,姚海棠一伸手拿了纸笔来:“看着,这就是下水道,以地下暗渠相通,每一个暗渠都有出口,出口用井盖盖死。积水可以下去,但不会掉其它杂物下去。”

“原来就是加盖的堰沟嘛。”

讨论得正热烈的时候,言行云走过,他倒是没看着姚海棠,姚海棠已经被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了。言行云看到了陈荣和萧素在一边傻愣愣地看着,再一看那人群围的架热,就大概知道里边是谁了:“萧姑娘、陈荣,这…他们的可是海棠?”

两人呆愣地点头,言行云就往那头站了站,一听原来是在讨论问题,一看姚海棠都已经生了汗,言行云就咳嗽了一声。言行云在学生们眼里那可是威信大大的,学生们一听再回头一看是言行云,立马转身齐齐行礼:“院正大人。”

学生们一叫院正大人,姚海棠就知道是言行云来了,连忙拨开了人群站到前头来。言行云看着她眉梢眼底尽笑意不由得摇头,他觉得自己开始替他那位公子操心了,有这么个能闹的皇妃,够公子受的了:“你来也不先说一声,我好去接你。”

“你要是接我,我可找不着今天这趣味了。”姚海棠笑眯眯地说道。

这时,言行云才看着诸学生们说道:“你们不是一直想见院长吗,喏,院长来了。”

大大方方地挥了挥手,姚海棠转身站到言行云旁边,冲学生们说道:“你们好。”

学生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齐齐退了两步,天工学院以少年郎为主,一听刚才那被他们热情包围,还有可能勾过肩搭过背的——居然是个姑娘学生们居然现在才意识到姚海棠居然是个姑娘,而且还是四公子家的姑娘,有学员忍不住看了看自己的手感觉有些生疼了:“学生见过院长。”

“不必多礼,能和你们在一起说说话儿,可真好。很多年我都没像现在这样讨论过问题了,你们真的很好,以后我会常来的,大家有什么问题多交流。”姚海棠弯着眉眼,表明她心情确实非常不错,她也确实很喜欢这里,这样纯粹的“学术”讨论让她觉得很放松。

此时有一抹*光,灿灿然地落在姚海棠的眉眼间,眨动眼睛的时候,眉毛与睫毛上就像是沾染了一圈儿光的颗粒。言行云不经意地打眼一看,却也不得不承认,他们那位公子的眼光总是在很不经意的地方展露出来,比如此刻他才发现姚海棠其实很美:“院长说你们的问题问得不错,她以后会常来,你们以后可得憋足了劲好好问问题,问得好答得好院长才爱来。”

学生们赶紧答了是,然后各自偷偷地抬眼看着姚海棠,这都是些平民家的孩子,甚至有很多是穷苦老百姓家的孩子,长这么大别说皇子王爷,就连县郡的官儿都没怎么见过,所以不免生出几分好奇来了。再加之姚海棠刚才的表现,又让他们感觉到几分亲切,也真是到了这时候,大家也才像言行云那样,发现姚海棠其实挺好看的。

姚海棠别的没有,就是爱笑,不管什么时候脸上都挂满了笑意,有些人就长着这么张脸,笑和不笑区别很大。

“既然你们给我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也给你们出个问题吧听好了,我的问题是你们在这里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有用吗?我的问题问完了,这个答案不用告诉我,等将来满师了告诉自己就行。”天工学院是不收学费、住宿费用的,每个人仅收取非常少的报名费用。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人专门来混吃混喝,报名费收过后经过考核就可以入天工学院,没经过考核报名费不退。

然后言行云就领着姚海棠往里走了,而学生们则一阵静默后一阵欢呼,甚至有人说:“原来姚院长年纪这么小,和我们也差不多嘛”

“可是姚院长知道的比我们多得多了,这下我信了。”

“信什么?”

“咱们学院里好多本课书都落了姚院长的款,本来我可不信,以为只是托个名,现在我相信真的是姚院长写的了。”

其实姚海棠只参与过创作,后期的整理和完善都是由天工院里专门的授课先生来做的,姚海棠那会儿压根帮不上忙,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要进行交流的。

“这下你在院里可有名头了。”言行云一边走一边笑道。

回头看了一眼,姚海棠也满脸是笑:“既然让我做了院长,我就不能徒有虚名啊,总得手底下有点儿真章,要不然他们以为我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那多没意思。我只是觉得,我这样会让他们更有奔头,手艺人其实也有大用处,他们完全不必因为从事这行而感到卑微渺小。”

“卑微渺小?”

“士农工商,唉呀…这么一算我还是最底层的,我可是天然居的东家耶。”姚海棠忽然有了新发现。

对此言行云都懒得惊讶了:“你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有多不妥当”

“有什么不妥当的?”姚海棠问道。

这时已经到了先生们处理日常事务的院落,言行云随手指了左侧示意姚海棠一块儿进去,嘴里说道:“按说士农工商你排末座,却有个于士族之上的未来夫婿,你不觉得不妥吗?”

原来是身份问题姚海棠对于这个倒是底气足,因为杜敬璋早给她铺垫好了,在他还在云泾河那会儿就开始铺垫了,甚至那会儿他还什么都不知道:“有什么好不妥的,论身份,我也是启灵师啊,有官籍官册,及弁礼也是造了册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我又不缺什么。”

于是言行云不说话了,就让她这么认为吧,省得到时候杜敬璋回来怪他多嘴:“对对对,你什么也不缺,就是缺点儿心眼。”

“你才缺心眼呢。”姚海棠说罢坐下了,端起凉白开喝了口,然后又说道:“我看这里可真不错,要不是还得回四方堂我只想就这么待在这里算了。”

“等公子回来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到时候巴不得就跟在公子身边转悠一步都不愿意分离。”言行云这般说道。

说起杜敬璋,姚海棠却忽然叹了口气:“小言,我真的要嫁给杜敬璋啊…”

这话问得让言行云汗毛直竖,惊道:“你不嫁公子嫁谁,我倒想知道这天下谁这么大胆,居然还敢娶你。”

“啊呸,合着我就这么没人要。”

“不是,公子太能唬人。”

“那倒是…唉,我最近心里不是很踏实,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什么,感觉不对劲。”姚海棠也难得找着个诉苦对象了,萧素和陈荣都快被她念叨得起茧子了。

她真的非常不安稳,可是又什么乱象的前兆都没有,陈荣和萧素都认为她简直是草木皆兵,他们俩都听到麻木了。

有时候麻木就是乱象的前兆,只是姚海棠没麻木,麻木了她身边的人…

178.情两难

时一至五月,便闻北边的战事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杜敬璋每个月来一封的书信也就此断了,就是连太平院那边的信儿也都鲜少再送来,只是偶尔能听到军中的战报,这大概是边关和京城唯一传递消息的途径了。

五月的京城,夏意初见,绿荫幽凉之下,常能听着孩童背诵四季歌。

“一年有四季,春夏与秋冬,春天百花开满山,夏天绿荫蔽日长,秋天瓜果甜又香,冬天雪盖天地寒。”

“这些词儿写得真好…话说我要的五粮液怎么还不送得来,我想尝尝了,但是为什么庐山没有呢?”姚海棠听着十分感慨,她小时候可不是背这些又押韵又有意思的词儿长大的,怪不得人能写工整漂亮的诗词,她就能说个白话文呢。

一旁侍立着的是贺掌柜,听着姚海棠不时发两句牢骚,不由得笑道:“光是供京城都不足,更何况要送往各地,东家的酒炉就那么一个,别处也没有啊”

原来是没有蒸馏设备,她还说为什么产量这么少呢,光靠那个不日不夜也不够酒鬼们喝的。姚海棠想了想,跟贺文说道:“回头跟青苗说,让她把那几个酿酒的老师傅找来,我跟他们细说说怎么不用那酒炉也把酒做出来。”

只见贺文一愣,问道:“东家,不用那酒炉也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跟你说了也没用,这事儿还是得跟老师傅们说才好。对了,新菜谱要上之前弄个品鉴会吧,让大家伙儿都来尝尝味儿,以后新菜谱推介都可以这么做。另外,***茶除了做三窨一提的,还可以五窨一提,甚至八窨一提,香气会更加醇厚温和一些。既然庐山一惯来是茶,那就把茶这文章好好做做。”姚海棠交待道。

贺文便点头应声:“是,东家,夏里开***的时候,一定选鲜开的花和上好的新茶来制***茶。不过东家,按这理儿是不是也能做旁的花茶,比如梅兰一类。”

这个姚海棠还真不知道,她一琢磨答道:“那我可不知道,不过你可以试试,也不尽然是一定要我提了再做,我常年不在这边,也不能事事顾得周到,你上心些就是了。”

“是。”

忽地门外有一阵风吹来,卷着几朵初夏盛开的木梨花落了进来,随着木梨花一块儿进来的却是乔致安。贺文一见乔致安,行了礼就赶紧走了,姚海棠左右看看,也没别人了,看来就是来找自己的:“乔院长。”

“海棠姑娘。”乔致安依旧是那样的规矩有礼,依旧是那样略微有些暗哑的声音,看向姚海棠的目光依旧隐含着一丝温和之意,只是乔致安要隐藏的东西,谁又能轻易看得出来。

“正好做了花果茶,乔院长喝一盏?”姚海棠不知道乔致安爱不爱喝,所以才问了一句,反正这东西杜敬璋是不肯喝的。

而乔致安只是接过茶盏抿了,眉头有些紧,姚海棠看着直乐,说:“不爱喝就别喝,我是由着自己喜好放的,他们沏茶去了,乔院长还是喝***茶好了。”

对她的话乔致安不发一言,只是放下茶盏后默默然地看着姚海棠,直把姚海棠看得胆颤心惊了他也没收回视线:“海棠姑娘,回去吧。”

疑惑地“嗯”了一声,姚海棠感觉这话来得没头没脑:“怎么了,乔院长怎么突然劝我回去,回四方堂吗?”

然而乔致安却摇头了,再说出话来时让姚海棠更加惊讶与意外:“回云泾河。”

“出什么事了吗?”姚海棠开始感觉到不安,她知道乔致安是典型的无事不来,当乔致安这么说的时候,她就开始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肯定是不好的事,她一想就想到杜敬璋身上去了:“是不是…是不是杜敬璋出什么了什么事?”

好在乔致安又摇头了,说道:“边关战事虽紧,但公子一切安好。”

既然杜敬璋没事,姚海棠心里就平稳多了:“那为什么劝我回云泾河?”

“不要问为什么,自此以后隐姓埋名再也不要做任何东西,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的过往。至于公子,一切尘埃落定后,公子是留京里或是去找你,自由公子自己选择。”乔致安没说什么事,只是坚定地叫姚海棠离开京城。

但姚海棠蔫能是个不追根究底的人,一件莫明其妙的事情总要事出有因,要不然她只怕很难接受:“也许是我这个人太无趣、太不知好歹,但是我不喜欢糊里糊涂地做一件事,这就好比吃了隔夜饭,滋味很不好,而且会拉肚子,既然会让心里和身体都不好受,那我可以选择不吃。”

这时上茶的小二来了,递给乔致安一盏***茶,淡淡浅浅的香气如阳光一般,在眉眼与呼吸间流转,青碧的茶汤随着热气泛泛而来。乔致安自茶气中抬起头来,隔着浅浅的氤氲之气看向姚海棠,竟觉眼睛有些酸涩:“有些事,我知道,但是必需看着它发生,不能干涉,不能阻止,更不能言明。让海棠姑娘离开,我也必需留一个假象在此,因为这件事事必需发生,因为有很多人再等这件事情的结局。一旦抛成水火,我怕保不住海棠姑娘。”

好晦涩的话,隐隐指着有什么事儿,而且她怎么听着乔致安像是非常关切呢?

就在她这么想的时候,乔致安又加了一句:“公子把海棠姑娘的安危托付于我,在公子回京之前,我不能让海棠姑娘有任何闪失。”

“噢”姚海棠这时在满脑子构思朝廷党争、政治阴谋之类的东西,没注意到乔致安这一句话有多么的画蛇添足。有句话说得好呀,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心虚。

如乔致安这样的人,还会为什么心虚呢,除了情之外他还会有什么破绽“首先,这件事和我有关,然后,会有性命之忧,最后,我其实就是个搭头,算最末端的牺牲品。”反正就是这些呗,姚海棠想不出别的来了,她就知道别人不会没来由地针对她,因为她实在翻不出什么大*澜。

对于姚海棠的这些话,乔致安略略顿了顿就点了头:“是,皆在其中。”

叹了口气支着下巴靠在桌上,姚海棠道:“唉…你这么说就代表还有其他的东西,算了算了,不管是什么我不问就是了。不就是回云泾河吗,不就是隐姓埋名嘛,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走就是了。”

她怕死,非常怕死,所以一听有性命之忧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跑了。

她的反应让乔致安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就点头道:“我去安排,今天就送海棠姑娘离开。云泾河那边在你和公子走后进行了一些清洗排查,云泾河是安全的,你的易容术是公子所教,只除了我与公子,旁人难以发觉,只是以后还是少与人接触为好。”

“等等,杜敬璋呢?”自己要跑是早就定好了的,这京城这乱事儿她从头到尾就没想过要掺和。自从出云泾河那天开始,她就是奔杜敬璋来的,只要能把杜敬璋拐回去,她才不在乎京城乱成什么样呢。

“公子还有未尽之事,一切办妥后,就算我不告诉公子,想必公子也能查到你的去处。”这一点乔致安是真心的,诏书已立,他自然不会再撺掇着杜敬璋去做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既是忠君又是守义,但对他本身来说,却仅仅只是从心而发罢了。

而姚海棠一直是个有话听话的人,她会去想一想为什么,但为什么会有为什么她不会去想:“嗯。”

她也有联络到杜敬璋的方式,不会有太大担心,这回又不是和杜和分开,一分开人都不认得自己了,这回就是杜敬璋,不是别人,所以他是不会再忘记的。

只是隐约又觉得离开不是个太好的选择,如果杜敬璋回来没有看到她,然后再一问她自己怕死先溜了,这不太好。也许杜敬璋不会多想,但是她自己觉得不妥当。

“我可以明天再答复吗?”姚海棠决定再想想,杜和丢下他非出于自愿,她也不愿意丢下杜敬璋,让他一回来面对的是她溜了、局乱了的场面。

“自然,我先去安排,明天我再来。”乔致安说罢起身,却在跨过门槛那一刹那间回头看了一眼,***茶的香气萦绕之间,始令人觉厅堂里坐着的便是一个如***一般的女子,洁净芬芳,却终不可留终不可近…

姚海棠没有看到那样的眼神,她只在纠结着去与留,如果拍拍手就走了她会觉得非常不厚道,而且不厚道到了有几分无耻的地步。有时候她的价值观非常奇怪,她就觉得这样不好,所以她得想想要不要做。

在不好与性命堪忧之间,她真的非常难以抉择,其实说白了,就是选择自己,还是杜敬璋的区别。选择自己很干脆地溜就是了,选择杜敬璋则需要面对很多东西。

看起来很好做选择,但有情之一字干扰,这就成了两难的选择。

无情无义,历来不是什么好词儿

—————废话免费,今天的废话一定要看哟

(我在粉丝儿群里嚷过自己最爱金丝猴奶糖,然后…然后…

然后前几天收到一大包金丝猴奶糖,从淘宝上寄来的,整整十斤,内有纸条一张,上书:“弈大,如果卡文了就吃一颗,过年应该还有剩,就不用再买糖了,你看…我是有多爱你呀”

我依着淘宝店名去问卖家,卖家答:“亲,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只有你的地址和电话,不知道买东西的亲的地址和电话哟”

我再问人家的淘宝名或支付宝名,卖家答:“亲,客户资料是保密的噢”

我再说去帮我问问买家吧,寄这么多糖给我,我总要回赠点东西吧,卖家帮我问了,然后回答:“亲,买家让我转告你,把打听的时间用来好好写文吧”

我想对送我整整十斤金丝猴奶糖的孩子说:“亲,我虽然很爱吃奶糖,但是十斤,一千颗左右,我得吃到哪年哪月去”

我去群里问是谁送的,没一个人承认就算了,还争着抢着要效仿,都嚷着要送我奶糖…

指,从今天开始我爱水果,水果不好长途运输,我看你们还怎么寄吃的给我。合着我就一吃货,是吧是吧是吧…)

179.难太平

有些事,当时不做后来就容易追悔,所以才有了个词儿叫作追悔莫及。在太平院的院规里有一条,很重要的一条,太平院的刀剑指向敌人以及腐朽的一切,但永不指向平民百姓。

当初建立太平院的时候,不管是杜敬璋还是乔致安,都是具有理想的人,他们的理想是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社会环境,从他们而言,只想让天下百姓都生活得好一些、安稳一些、太平一些。

那时杜敬璋说过一句非常理想主义,并且十分浪漫主义的话:“我希望有朝一日,凡我百姓者无战乱之忧思、无贫病之负累、无苛捐杂税之束缚、无贪官污吏之压迫,皆做太平世上安乐富足之民。”

因为他这句话开始有了太平院的雏形,而他也得到了如言行云、乔致安这样一群人的誓死追随。太平院的规矩,太平院的人一直坚定地遵守并奉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刀剑不指向百姓,所以太平院虽然办事阴狠,天下人敬多于惧。

然而,他们却在太平院成立十余年后,头一回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局面。

依旧还是陈荣守着姚海棠,萧素在京城闲晃了几天后,昨儿又乱没趣味地回到了庐山这边,反正她镇日里除了吃还是吃,横竖无一事。

这天早上起来天有些阴阴的,看起来就要下雨,萧素知道姚海棠不喜欢下雨天,清早就起来跟姚海棠一块儿修炼,虽然在外边儿,可是修炼一天也不能废下来。

“海棠,也不知道师父现在怎么样了,那南塘夫人现在经常在天然居里出现,可是太平院的人说没见过师父,师父到底上哪里去了。”萧素一空下来没事了就会想起蒋先生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蒋先生比他这俩徒弟还要更没心肺一些,去了这么久却连个信儿都没捎来过。

“既然说没事,那就应该好好的,已经安置他们关照师父了,素素不用过于担心。再说,师父一出现啊,我觉得咱们应该操心操心遇上师父的人会不会吐血身亡。”就那蹦字儿的能耐,姚海棠觉得南塘夫人身边没蒋先生是正常的,去天然居当然是吃饭,有蒋先生在南塘夫人不怕一口噎个半死不活呀两人又说了会儿蒋先生的事就继续闭上眼睛修炼,但是这回还不待两人入定,就有人跑了进来,定睛一看却是青苗:“青苗,你什么时候来的,来来来,坐坐坐…”

却见青苗着急忙慌地说:“姑娘,赶紧跟我走,我送你离开这里。”

“啊?什么呀”姚海棠心说今天乔致安还没来找她呢,怎么青苗反倒是先来了,还这么副着急上火的模样。

“还有时间问为什么,赶紧走就对了,萧姑娘,我看你也最好一块儿走。外边围好几百人,全作普通百姓装扮,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全跪在那儿求姑娘去修四仪八方台。”青苗一边说一边拽着姚海棠,脑子里在思索着离开这里的线路。

其实姚海棠就一直觉得那是她的事儿,可是如果要丢掉小命去修,她不干。这时一听这个,瑟瑟地缩了缩脖子说:“那我们赶紧溜吧,早知道昨天我就应该答应乔院长的。”

这回轮到青苗说“什么”了。

一边走,姚海棠还没忘一边偷偷看看外边的情况:“乔院长昨天来找我,说了一些很晦涩难懂的话,总之意思就是他要送我离开京城,从此以后隐姓埋名地过日子。当时我觉得这拍拍手走得太干净,对不住杜敬璋,就决定想了想今天给答复,早知道我昨天就应该答应,想什么想”

其实想到今天,她还是决定答应的,由此可见她确实怕死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她这么一说青苗直回头瞪她:“院长叫你你都不走,还考虑,看吧,考虑成现在这样了,这边山上我也没走过,都不知道哪里好出去。”

青苗的话音还没落下,萧素就停了下来,闭眼片刻后复又睁开,说道:“走不了了。”

“为什么?”青苗和姚海棠这下异口同声了。

“我感觉到了,四周都有人,海棠,看来是有人挖了个天坑儿等你去跳。昨天你确实应该答应乔院长,但是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我们得先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萧素如此说道。

听完萧素的话,青苗和姚海棠都不走了,姚海棠自己也感应了一下,四周确实布满了人,几乎没有死角:“怎么解决,太平院的人这时候可指望不上,他们不能和百姓动刀剑。”

“廷卫应该会来人,毕竟你和公子的婚事已经开始应礼仪程序了,廷卫也是公子的旧属,应当会周护好姑娘。”青苗却还是放心不下,虽然有人保护,但是有时候谣言足可让一个人粉身碎骨后连渣都留不下。

知道小命儿有保障了后,姚海棠又轻松了些:“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忽然来要我去修四仪八方台,我也就是个刚入门的启灵师,四方堂里谁都比我更有可能好不好。”

青苗越过灌木丛看了眼天然居大门外的人群,见场面似乎没有变得更乱才安心坐下来说:“我暂时还不知道,一听说出事了就赶来了,还没来得及问清楚,待会儿应该会有人来告诉我们具体的情况。”

三人蹲在灌木丛后边的石阶上,各自心里都有些无奈,而姚海棠心里还多了分迷惘——乔致安到底知道些什么,这个局又是谁设下来,这一切都像量个偌大的谜团,她这脑子估计很难想明白答案。

没隔多久,就听见有脚步声轻轻地过来,青苗抬脑袋一看叫道:“陈荣。”

听着青苗小声喊,陈荣赶紧一个弯腰也纵身到了灌木丛后边儿,一看都在心里踏实了:“现在暂时别出现,青苗,找个隐蔽点儿的地方带姑娘先避一避,外边那些人…都他娘的是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