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扑通一声,终于有人摔倒,接着传来低低的呻吟和葛老五的悲呼:“石头!你撑着点儿!唐姑娘手里没药了,前面十里有个市集,咱们去那里给你找药治伤,石头!”

名叫石头的年轻汉子苍白着脸,虚弱一笑,接着剧烈咳嗽几声,胸前裹着的白布瞬间渗出殷红的鲜血。

“唐姑娘…对不起,下面的路,我不能陪你们走了,唐姑娘,你…已不是红阳女了,咱们也不是白莲教了,可是…最后我还是想问问你,咱们…每天拜的无生老母,真有这位神仙吗?我是不是…马上能见到她了?”

唐子禾跪在他面前,垂首泪如雨下,却死死咬着唇,此时此刻,教她如何再说一个欺骗他的字眼?

石头脸上忽然泛起一阵红潮,也不知哪来的力气,用力握紧了唐子禾的手:“唐姑娘,弥勒真已临世了吗?红阳之期,最后光明终究会压倒邪祟的,对吗?”

葛老五放声大哭道:“去他娘的弥勒!去他娘的红阳!傻石头,咱们这群人都知道白莲教是个什么东西!就你最傻,真拿这狗屁无生老母当回事!”

石头虚弱一笑:“五叔,我再拿它当回事,当唐姑娘反出白莲时,我有否犹豫过片刻?情分…比啥都重要啊。五叔,我这心里,空落落,就想找个东西来信一信,无生老母也好,弥勒佛也好,有它们在,心被填得满满的,活着都有劲头儿了…”

“石头,百姓不懂这个,眼巴巴去相信,咱们干的就是蛊惑人心的事儿,难道你也不懂吗?”

石头似乎很累了,缓缓闭上眼,喘息着道:“五叔,白莲教这么对咱们,可不知怎么的,我心里却不怪他们,真的,不管那次埋伏是不是白莲教的弟兄干的,我都不恨,红阳之期,天地黑暗,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抗争邪祟,都是应当应分的…”

说着石头的语声越来越弱,却带着一丝如梦似幻般的笑容:“五叔…我觉得无生老母一定存在的,你们想想咱们的教义,多么真善美,多么纯净,比地上的雪还干净,真空家乡一定是最美的地方,我…我好像看到无生老母了,她…她来接我了…”

言毕,石头身子一歪,气绝。

众人跪地大哭,唐子禾眼眶通红,眼泪不停地滑落腮边,却死死咬着唇,不肯哭出声。

葛老五满身伤痕,捶地哭了半晌,猛然抬起头盯着唐子禾:“唐姑娘,石头一辈子活了个稀里糊涂,你呢?你不会也和他一样,以为上次设下埋伏的是白莲教的马四吧?”

ps:好吧,昨天算请假一天,睡到快吃晚饭才起床,很舒服,神清气爽…没事求个月票…

第四百二十九章虚实真假

石头死了,一个普通的白莲教徒,至死还向往着真空家乡,深信着无生老母。

葛老五流泪盯着唐子禾:“唐姑娘,上次的埋伏你还以为是马四布置的吗?”

唐子禾哭得梨花带雨,眼神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慌乱,咬了咬牙,道:“是!就是马四布置的!我和他结的仇最大,我们反出白莲,他接手天津香堂,也有能力调动人手…”

葛老五厉声喝道:“唐子禾!你醒醒吧!咱们跟谁结的仇最大?不是马四,是朝廷!是秦堪!咱们这些年干的就是反朝廷的买卖,朝廷才是一心要将咱们置之于死地的最大敌人!”

唐子禾抿着唇,摇头道:“不,秦堪不会这么做!他要置我于死地,一声令下封闭城门,我便困死城中,何必多费周章在城外树林里设伏?”

“多费周章设伏是因为他想将咱们一网打尽,他要杀的不止你一人,唐子禾,你一直是最擅谋略的,现在怎么了?如此明显的事情摆在面前你竟看不出?难道果如马四所说,你对那秦堪生了情意?官衙里没对他下杀手,果真是为了顾忌咱们的大业,还是…你舍不得他死?”

一句话捅破了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唐子禾浑身一颤,羞恼中恨恨盯着葛老五,美眸冒出了杀机。

“葛老五,我唐子禾领着弟兄们出生入死这些年,你觉得我是这种不顾大义的人吗?官衙里没对秦堪下手,是因为目前天津的局势太乱,白莲教内忧外患,若杀了明廷钦差,朝廷必然兴兵报复,总坛派来一个马四已经让咱们天津香堂不稳了,这个时候再招惹朝廷,咱们必有灭顶之灾…”

唐子禾咬着唇说了半晌,眼泪却扑簌直落。

世间的事。语言可以解释一切,一张嘴那么多的迫不得已,那么多的时势所逼,然而,语言可以欺人,能欺心吗?

葛老五和数名老弟兄听着唐子禾的解释,神情却越来越失望。

这个集体,已接近崩裂的边缘。

“葛老五。你们已不相信我了?”唐子禾只觉得一阵心痛,当初反出白莲教,数年打下的基业说抛便抛,那时她也未曾这么痛过。

“唐姑娘,我们不相信的是朝廷!醒醒吧,这么多弟兄二话不说把命交给你,只求你多少爱惜一下弟兄们的性命,咱们是反贼,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的身份,对一个朝廷大官生了情意。你不觉得荒唐吗?”葛老五痛心疾首道。

唐子禾冷冷道:“口口声声说是秦堪设伏,葛老五。证据呢?”

一支带着斑斑血迹的箭矢出现在唐子禾眼前,葛老五握箭的手微微颤抖。

这是一支制作很标准的箭,箭体黝黑,箭长二尺九寸,尾部翎羽制作精细,锐利的精铁箭头杀气凛然。

民间猎户武人多有自制箭矢者,然而做得如此精巧讲究的。却只有京师造作局所制,专供京师皇城团营厂卫之用的大明军队制式箭矢,——雕翎羽箭。

唐子禾盯着这支黝黑的雕翎羽箭。一颗心徒然沉入了不见底的深渊。

“秦——堪——!”

山野间回荡着唐子禾心碎后的厉声尖啸。

是日,兵部的调兵文书发付河间,保定,真定三府,军令紧急,三府共计六个卫所的指挥使接到兵部调令后不敢怠慢,尽起麾下大军,缓缓朝天津进发。

六卫三万余军士以西,北,南三面,对天津形成了军事上的包围钳制态势,除了东边的渤海,天津城已处于朝廷的重重包围之中,悄然无息间,大明北直隶战云密布,杀气盈野。

六卫大军离天津尚有二百余里时,天津三卫的三位指挥使恰到好处的病了,病得很及时,也很统一,全部得了风寒,开的药都是一模一样,三份药合在一起买,拿的是批发价…

天津城内,百姓们仍旧过着不平静的日子。

不论日子过得好坏,人的嘴总停不下来,有心人制造的话题喧嚣尘上,谣言越传越真,钦差秦侯爷欲裁撤天津城,更欲痛下杀手将三卫将士全部杀头以邀军功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满城百姓惊恐不安了,在这座生活了好几代人的小城里,百姓们过着平静的生活,纵然贫困,却也知足。人难离故土,城中谣言四起,忽然传出钦差大人欲迁满城百姓,将好好一座天津城废弃,令百姓们顿时感到非常愤怒。

天津城又开始动荡不安了。

阴云密布的气氛中,城里忽然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

连绵的春雨连下了几日,街面上空寂无人,三三两两的小摊贩躲在沿街商铺的屋檐下避雨,看着阴沉的天空,愁意深深地叹着气,叹息着自己和家人未知的前程。

一声杀猪似的尖叫划破了春雨下的寂静。

“杀人啦——白莲教杀人啦!救命——”叫声戛然而止。

街道两旁商铺屋檐下的百姓愕然扭头望去,却见一群头绑白巾的剽悍汉子手舞着一柄锋利雪亮的钢刀,刀刃上的血迹鲜红刺眼,顺着刃面缓缓滑落,滴到泥泞的路面上。

几名百姓打扮的人在前面发疯似的逃命,布满血迹的脸上一片惊惶绝望,一边跑一边高喊着救命,后面一群剽悍汉子拎着刀飞快赶上了他们,眼中戾色一闪,一刀挥落,落在最后的百姓啊地一声惨叫,倒在满地泥泞里,鲜血流出,血水与泥水混杂,融成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

屋檐下避雨的百姓们见此一幕,纷纷心惊胆战。想跑,又怕被白莲教的凶徒们不分青红皂白把他们也杀了,众人顿时吓得呆呆站在屋檐下,动也不敢动。

你追我赶中,白莲教汉子将最后一名逃命的百姓一刀劈死,为首一名穿着黑衣的白莲教徒恶狠狠地朝地上的尸首狠狠吐了口唾沫,大声骂道:“狗娘养的,进了咱们白莲教不交香火钱。当白莲教的香堂是善堂吗?”

屋檐下的百姓顿时惊愕万分。

白莲教在天津城里早已是家喻户晓,百姓不管合法还是非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买谁的帐,这些年总有街坊说起张家的老大李家的老二入了香堂,城中贫困百姓还偶尔得到白莲教赈济的粮米,可大家从没听说过白莲教居然向百姓收香火钱呀…

难道如今白莲教的规矩变了?

怔忪间,街尾传来杂乱的脚步声,黑衣汉子轻蔑地往后一瞟,哈哈笑道:“狗官兵又来拿咱们了,弟兄们。扯呼!”

巡街的锦衣校尉跑到杀人现场,见泥水里一地尸首。惋惜地叹口气,一队人继续追白莲教,另一队人则忙着收敛地上的尸体。

一名总旗模样的人瞟了瞟看热闹的百姓,若有深意叹道:“世人愚蠢,总以为白莲教是个什么好东西,一批又一批不要命似的入香堂,拜老母。还一个劲儿的诋毁朝廷,为白莲教说好话,人要作死啊。拦都拦不住!把这些人都抬进官衙,回头找找苦主,没有家眷亲人的就抬到城外刨坑马马虎虎全埋了!”

杀人的白莲教来去如风,收十残局的锦衣卫也来去如风,两柱香时辰过去,街上又恢复了寂静,站在屋檐下的百姓则一脸呆滞地看着地上残留的鲜血,血迹殷红刺眼,百姓们面面相觑,一股寒意从心底里油然而生。

五六具尸首被抬进官衙前院,衙门的大门刚关上,尸首们却忽然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沉寂的气氛徒然一变,抬人的和被抬的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没过一会儿,刚才扮作白莲教的十几名汉子也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悄悄闪进了院子里。

刚才杀得昏天黑地的一群人这会儿你捶我一拳,我拍你一掌,嘻嘻哈哈闹了起来。

“老常,干得不错啊!”李二狠狠捶了常凤一拳,“瞧你刚才一身杀气,劈刀的架势十足,活生生的反贼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天生就是干造反买卖的料呢,刚才劈老子那刀劈得挺狠的,老子的背都青了一大块儿,说,平日里对老子到底有多大的不满,全指着今日公报私仇呢?刚才好像还骂老子是狗娘养的,嗯?”

常凤咧嘴笑了笑:“这不是做戏嘛,侯爷吩咐了,既然做戏就要做足,不但架势摆出来要像个样子,还要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李二气得一脚狠狠踹得常凤一个趔趄,笑骂道:“去你娘的心理和性格!你小子分明是想假戏真做弄死老子,然后你再坐我的位置对不对?”

“李千户,你可冤枉死我了…”

“后面还有几场戏,该换老子追杀你了,你记得喊惨一点,喊得就跟屠夫刀下凄厉挣扎的猪似的…”

“行行,您就瞧好吧。”

“还有,老子也要当着百姓的面骂你一声‘狗娘养的’…”

常凤无奈道:“您随便吧。”

“你得高高兴兴答应一声‘哎’…”

“姓李的,老子真后悔刚才怎么不真把你一刀剁了!”

ps:还有一更…

第四百三十章驱逐白莲

不按牌理出牌说的就是秦堪这种人。

正常人被污蔑了,大多勃然大怒,自辩者有,骂娘者有,涵养好的气在心里,表面却挤出一丝强笑,说一句“谣言止于智者”,然后努力摆出一副智者的姿势,回到家里关上门,一个人撞柱挠墙扎娃娃…

秦堪不一样,不恼也不气,他用自己的方式报复回去。

报复的方法很简单,辩无可辩那就索性不辩了,谁造我的谣我就造他的谣,我脏了你也别想干净。

于是,秦堪和白莲教在天津开始了又一轮斗法,说得好听这叫舆论战,说得不好听叫互泼脏水。

天津城同一天里发生了六起骚乱杀人事件,凶手皆是“白莲教徒”,所杀者皆是“平民百姓”,杀人的理由琳琅满目,拒绝入教者杀,不交香火钱者杀,最离谱的理由,某位百姓跟巡街的锦衣校尉笑了一下,这位喜欢笑的仁兄两个时辰后,卒。

一桩桩的血案,一具具被抬进官衙的尸体,一群群凶神恶煞的白莲教凶徒…

紧张恐怖的气氛在城内越来越浓郁,百姓们终于发现,往日和颜悦色的白莲教变得完全陌生,他们已变得像一只只疯狗,冲天津城里的百姓露出了獠牙,反而一队队神情肃穆的锦衣校尉虽然冷硬如旧,对百姓的态度依然恶劣,但从没给百姓们造成过实质的伤害。

朝廷与白莲教的天平,在百姓心中渐渐倾斜…

秦侯爷一只手兴云布雨,令天津风云变色,民间颇具群众基础的白莲教数日之内形象大变,一群有理想有节操的革命者立马变成了执刀当街砍人收保护费的流氓混混,人人得而诛之。

百姓惧而不敢言,直到最后,秦侯爷给白莲教泼脏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成为百姓由惧到怒的转折点。

这件事的功臣是李二。

李二是个人才。这个人才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人很实在。

实在的人通常不会演戏,演一出砸一出。

李二是锦衣卫千户,常凤是副千户,以二人的官职,自然用不着亲自挎刀巡街,所以在天津百姓眼中,李二和常凤都是生面孔,演戏这种事。自然只能由生面孔去演。

李二和常凤换了身衣裳,各自对调了身份,常凤成了被追杀的百姓,李二则是凶神恶煞的白莲教痞子。

于是以李二为首的一群白莲教徒挥舞着刀,在天津城内追杀常凤,第一次扮演反贼,李二兴奋极了,扬着刀兴高采烈地追着,常凤在前面一脸惊惶地逃命。

演得都挺好的,最后演砸了。

按照约好的程序。常凤脚下一踉跄跌倒在地,李二冲上去补刀。当着围观百姓的面把他“杀”了,再说两句恶狠狠的场面话,给白莲教泼泼脏水,戏就算落幕了。

谁知李二高兴之下钢刀一甩,手却没握稳,刀飞了。

噗地一声闷响,众人愕然扭头一看。李二的刀不偏不倚插在一名围观百姓的大腿上,眨眼间血流如注,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真血。

受害者一声凄厉的惨叫。令演戏的锦衣卫们头皮一麻,有些惊慌地瞧着李二。

李二来不及反应,受害者旁边十来个汉子忽然站起身,神情不善地将李二等人围在中间,再瞧受害者和这群围观者的长相打扮,一副松松垮垮吊儿郎当的样子,李二心下一紧,情知不妙。

围住李二的这群人在唐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当时人们管他们叫“游侠儿”,说是“游侠”,实则干的都是一些聚众斗殴,耍钱,敲诈百姓等等恶事。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游侠儿的名字渐渐变了,当然,他们的德性很固执,一点也没变,随着千百年来改朝换代,游侠儿的称号也沧海桑田,令人唏嘘,后来人们称他们为泼皮,痞子,无赖,闲汉,混混…等等。

这类人喜欢逞强斗狠,惹急了往往变身为亡命之徒,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都敢干,实在是大明和谐社会的极不稳定因素。

误伤痞子的感觉很不好,被一群神色不善的痞子围住的感觉更不好,搁了平日穿着官服的时候,李二哪会怕他们?通常都是这群人抢先磕头当大爷似的被供起来,然而今日…

今日不同,今日李二是身份是白莲教头目,而且这个身份不能露馅儿,一露馅儿侯爷和他们这几日的脏水算是白泼了。

为首一名痞子走到李二眼前,隔得非常近,几乎鼻头贴鼻头了。

痞子一张嘴臭气熏天,带着浓郁的天津地方口音。

“嘛意思?你砍你的人,拿刀插咱兄弟是嘛意思?你想恁么地?划个道道儿来。”

“我们…是白莲教…”李二想发火,堂堂锦衣卫千户被痞子围住,实在是件很憋屈的事。

痞子嗤笑:“介尼玛无法无天了,你当你们白莲教是朝廷衙门啊?说得嫩么光明正大,我就想不通了,朝廷禁你们一百多年,越禁你们底气越壮,都敢当街杀人了,我们也是干的欺负老百姓的买卖,介尼玛叫我们情何以堪?瞧我那兄弟,没招谁没惹谁,看个热闹被你们插了一刀,冤到姥姥家了,说说,刚才是不是插得倍儿有满足感?”

李二哭笑不得,介尼玛嘴贫得…

被追杀的常凤不高兴了,跟这帮痞子废什么话呀,耽误了时辰回头侯爷又得大骂咱们一顿。

常凤是个暴脾气,这也是他做到副千户后迟迟无法再升官的最大原因。

本来趴在地上摆好被杀姿势的常凤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劈手夺过一名“白莲教徒”手里的刀,在众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常凤一刀将一名痞子的大腿捅了个两洞对穿。

贫嘴的痞子顿时勃然大怒:“介尼玛恁么个意思?杀人的被杀的都朝咱们捅刀子,介尼玛是伤害我们的软弱和善良啊!兄弟们,德楞德楞他!”

众痞子纷纷大怒,一涌而上,砖头石块陶罐没头没脑朝李二常凤等人砸去。

街面一阵大乱,混乱的人群中,一个不知名的痞子忽然高喊了一声:“驱白莲,砸香堂,把这伙祸害街坊的家伙赶出天津!”

这句话点燃了天津城里久抑的怒火。

第四百三十一章风雨即来

骚乱就这么突然发生。

有因必有果,秦侯爷泼了几天脏水,终于收到了效果。

只是秦堪没想到,激发全城百姓怒火的导火线,居然是李二无意中砍到一名混混…

无论任何时代,惹到黑社会的后果都很严重,大明也不例外。

随着混混们一声怒吼,十几个人很快变成了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

满城沸腾,大街小巷充斥着“驱白莲,砸香堂”的口号,当初人见人爱的白莲教,今日突然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天津城乱了,乱得喜闻乐见。

此时的市井无赖还有一种称号,叫“城狐社鼠”,这四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了他们的本性,他们市侩,狡猾,无孔不入,无所不知,很多连锦衣卫都查不到的消息,市井无赖全都知道,平日里哪家寡妇跟谁通奸,哪家小子偷了大户人家的银子,哪家公公趁儿子出门,偷偷摸了一把儿媳妇的屁股等等…

这些无伤大雅的八卦,城狐社鼠全知道,一旦惹怒了他们,豁出去以后,他们知道的东西却有点要命。

比如谁家孩子入了白莲教,谁家后院的地窖里偷偷供着无生老母的画像,谁家夜深人静时悄悄开香案上供品拜邪教的神…锦衣卫平日向他们打探的事情,这些人支支吾吾顾盼左右不肯说,今日这群市井无赖被李二和常凤一刺激,不等锦衣卫相问。一行人朝那些入了白莲教的人家浩浩荡荡杀去。

飞沙走石,鸡飞狗跳,卷起千根鸡毛,白莲如狗,一时被撵满地走。

随着城中混混无赖带头,百姓盲目跟从,白莲教在天津经营多年的基业一朝丧尽。

城郊关帝庙内。

一记响亮的耳光惊飞了庙外几只正在觅食的鸟雀。

马四右脸高肿,老老实实跪在武扈面前,哭丧着脸却不敢说一句话。

西厂大档头武扈冷着脸,盯着马四的目光毫不掩饰地透出一股深深的嫌恶和鄙夷。

“不成事的东西!什么事到你手里只能办砸。你不是说天津城里白莲教深得民心。登高一呼百姓应者如云吗?你现在还敢跟我说这句话么?”

“武大人,大人!是秦堪太卑鄙了,这事怨不着小人呀,谁知道他出招竟如此阴损。反过来泼白莲教的脏水。他…他这是陷害。是污蔑,无耻之极!”

“闭嘴!你好意思说别人无耻,知道秦堪是什么人吗?他的厉害手段连京里刘公公都不得不敬其三分。你是个什么东西,敢跟他斗心眼儿,你想找死尽管去,别拖累我和刘公公!”

马四委屈低头:“武大人教训得是,小人无能,办砸了差事。”

武扈叹了口气,道:“秦堪上奏朝廷,调河间,保定,真定三府六卫大军,三面兵围天津,兵锋直指三卫,秦堪这人要则不动,一动雷霆万钧,出手果决狠厉,端的不可小觑啊…”

马四眼皮一跳,小心翼翼道:“武大人,天津被围,三卫…还要发动吗?天津三卫的军士入白莲教者只有三千多人,若阵前煽动造反,就算三卫一万多军士全部被裹挟,对阵三府六卫怕是胜算也不高啊,更何况秦堪下令打乱卫所编制,三卫里的白莲教徒全部被打散,原本拧成团的力量如今七零八落,此时发动可是稳输无赢…”

武扈冷笑:“马四,你还指望白莲教赢了朝廷是怎么着?你可别忘了,如今你是朝廷西厂所属,你该效忠的是皇上和刘公公,不是你们蓟州总坛,更不是你的无生老母。”

马四惶恐伏地:“小人不敢,小人绝无这等大逆想法。”

“马四,我来天津的时候就告诉过你,白莲教能不能成事,是输还是赢,对刘公公来说毫无意义,我们的目标,是秦堪!白莲教造反起事,无所谓多少人,无所谓胜算大小,只要事情闹起来了,逼得秦堪坐不住了,我们的目的便达到了,白莲教的价值仅止于此,你还不明白吗?”

马四若有所悟:“武大人的意思是…”

“二月初二龙抬头,天津三卫开赴蓟县那一天寻机起事,攻占天津,手刃秦堪!”

一封信笺在秦堪手上拿了好半晌,秦堪一字一字仔细看完,这才收好信,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轻笑。

“王守仁已在贵州龙场驿上任了,很好。”秦堪喃喃自语。

一个世人所不知的普通官员,一个潦倒落魄的失意谪臣,半生坎坷,半生颠沛,谁也不知道,这位圣贤将在数年后的未来变得多么光彩夺目。

秦堪愿意站在远处,静静看着他超凡入圣。如果可以的话,在他危难的时候,困惑的时候,也不介意伸出手悄悄挽扶他一下,这个人的脑子里装着太多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华夏民族的瑰宝,为了这些瑰宝,秦堪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他轻轻拂扫,不使惹尘埃。

如今已是正德二年,屈指算一算,大明这几年正是多事之秋,王爷造反,百姓造反,鞑子欺负,倭寇也来欺负…

秦堪有些疲惫地叹了口气。

真觉得好累啊,感觉自己像只陀螺,本来不想动弹。却被一根无形的鞭子使劲抽着,逼得他不得不动。

身后略带几分委屈的啜泣声,打断了秦堪诗情画意般的人生感慨。

秦堪扭头一看,心情顿时变得很差。

李二和常凤满脑袋缠满了白布,包得像印度阿三,脸肿得像猪头,瞧模样倒很硬气,楞是没哭,可惜被人揍过之后,鼻涕仿佛失了禁似的。一个劲的往下流。二人胡乱用袖子擦拭,擦完又流,流了又擦,偶尔还有神来之笔。吹出一个鼻涕泡泡。引发二人久违多年的纯真。两眼露出天真的童趣,似乎有种把鼻涕泡泡顶起来的冲动…

秦堪胃里直犯恶心,眉头皱了皱。扭过脸不忍心看他们。

挨了打确实值得同情,把脑子打坏了更值得同情…

秦堪在考虑要不要给这俩货报个一级伤残,批准他们提前退休,以后在家里玩鼻涕泡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咳咳!”秦堪清咳两声。

二人急忙正襟危立。

“事情干得不错,李二,常凤,你们劳苦功高,如今天津城里,白莲教的名声已被你们坏得非常彻底,那些白莲教的杀才想必再闹不出动静了,此你二人之功也,回京后北镇抚司会有嘉赏发下。”

二人大喜,无视包得严严实实的身子,艰难挣扎着便待给秦堪下跪谢赏,二人一屈身,看起来就像两只被包坏了的大肉粽露出了馅仁儿,非常的触目惊心且难看至极。

秦堪赶紧阻止。

“说说吧,你们二人怎么弄得如此凄惨,虽说本侯经常鼓励大家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勇于献身,实现自我…”秦堪斜眼朝他们一瞟,再次不忍心地移开了目光,叹道:“…但你们二位未免太实在了,瞧你们这热血洒得,起码半斤吧?”

二人的眼泪顿时涌上眼眶,青肿的脸颊委屈地抽搐了几下,随即疼得直哼哼,秦堪瞧在眼里都为他们纠结不已。

李二无限哀怨地冒了一句天津腔:“侯爷,属下介尼玛倍儿点背…”

“说人话!”

“侯爷,属下时运不济,无端祸从天降,被宵小暗算,终饮恨天津,喋血街头…”

常凤满腹怨气,不由抽了抽眼角,轻声嘀咕:“砍个人连刀都握不稳,如此奇葩焉不欠揍?可怜我陪着被揍了一顿,却是冤哉枉也…”

李二怒目而视,秦堪见二人又要吵起来,不由头疼地摆摆手,道:“同僚之间以和为贵,切莫伤了和气,…李二,天津三卫何时开赴蓟县开荒?”

“回侯爷,三位指挥使病了,好在他们心系朝廷,三卫军务倒一直不敢完全撒手,只是不停恳求朝廷派监军御史协助军务,经侯爷同意,三位指挥使商量过了,天津三卫开赴蓟县的日子定在二月初二卯时,城郊校场点兵之后,一万四千余人分批出发。”

秦堪的脸色沉下来,缓缓道:“三府六卫大军如今到哪里了?”

“河间和保定四卫大军离天津尚有百里,两日后可在天津城外扎营,真定府离天津稍远,或可在三日后到达。”

“三卫里的白莲教徒反不反犹在未知,如果要反,必在二月初二之前,或者…就在二月初二那天!这几日天津或有巨变,李二,传令勇士营孙英,命他严守天津城防,白日将士巡街,夜间全城宵禁,非常时期当用重典,犯夜者杀无赦。”

“是!”

秦堪脸色一缓,拍了拍李二的肩:“锦衣卫更要广撒网,捞大鱼,明巡街,暗打探,责任重大,李二啊,本侯希望你继续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侯…侯爷,属下最近…略有贫血…”李二的脸肿得将眼睛挤成了两条缝,缝隙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儿。

PS:还有一更…

第四百三十二章终举反旗

悄无声息间,箭已在弦!

很多人都在等待,等待矛盾彻底激发的那一天,不仅暗藏在天津三卫里白莲教徒在等,武扈在等,马四在等,包括秦堪也在等,甚至远在京师的司礼监掌印刘瑾也在等…

大家目的各不相同,等的却是同一件事,这件事在各人的心中似乎酝酿很久很久了。

正德二年二月初一,三府六卫兵马集结天津城西,北,南三城门外十里,兵马安营扎寨,城外三面人声鼎沸,马蹄隆隆,城中百姓无不变色。

六卫指挥使星夜单骑入城,入官衙拜见钦差秦侯爷,官衙内灯火彻夜不熄,直至天边渐白,六位指挥使方才匆匆出了官衙,出城回营部署兵马。

这一夜城中百姓动荡不安,朝廷大军兵临城下,无论何种目的,百姓是最惶恐的,历朝历代以来,统治者们将百姓当垫脚石,当肉盾,当两军接阵前的炮灰,甚至被当成一种名叫“两脚羊”的食物。国朝数千年,究其根本,只是一部百姓的苦难史,今日大军压城,朝廷对天津这两千户百姓究竟意欲何为?

是夜,天津阖城不得安歇,因为秦堪的宵禁命令,百姓们不敢出门,更不敢离城逃命,整整一夜,城中处处可闻百姓啼哭声,声声凄凉,回荡夜空。

送走了六位指挥使,秦堪独自站在官衙后院中,听着四面隐隐的啼哭声,心中浮起深深的愧歉。

“再忍一忍吧,这是最后一天了,今日一过,你们便可依旧过着平静的日子,不久的将来,或许你们还会变得很富有…”

二月初二,龙抬头。

所谓“龙抬头”,民间有许多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唐朝武则天废李立周,逆了天意,惹得天庭玉帝大怒,降旨民间大旱三年,人间百姓苦不堪言,生灵涂炭。龙王心怀慈悲,于心不忍。故瞒着玉帝偷偷给人间降了一场雨,玉帝勃然大怒,下令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百姓感激龙王恩泽,日日向天祈祷,玉帝终被感动。于二月初二这天释放了龙王,故而这一天被称为“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