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太太摸了摸女儿的头,强自按捺着性子打发女儿回房:“你放心,你放心,母亲还没傻到那个地步,我不亲自过去。我叫人请他去,我这边有事等着他呢,我不跟他吵。你先回房睡觉去,养足了精神明天好去清虚观。”

听说童夫人因为是武宁侯府出身,向来不喜欢病怏怏的姑娘家,亲事已经定下了,之前童夫人对陈明晴也还算是满意,可不能因为这戏小事就耽误了陈明晴在未来婆婆心目中的形象。

陈明晴没了办法,带着丫头回了房,到底是不放心,使唤自己的乳娘去上房探听探听消息:“去看看,若是没动静便罢,父亲跟母亲要是吵起来了,先来寻我。”

陈三太太却真的说到做到,她根本就不为了陈三老爷去姨娘院里生气,这些要气的话她可真的是早就被自己给气死了,哪里还能活到现在。

她放低了姿态看着明显有些不满的陈三老爷,想了想,开门见山的就问陈三老爷:“老爷不是想再往上升一层?父亲不肯帮忙,二哥也不肯搭理.......前些日子您不是提过,说是吏部那个文选司的司隶说过可以帮帮忙把你往上提一提?”

这事儿倒是真的确确实实是有的,只可惜那司隶摆明了就是要银子才肯帮忙,现在这情况,哪里来的银子?老太爷和老太太因为上回陈三太太带向老太太得罪宋家的事情生气,觉得他连媳妇儿也管不住,根本就不打算插手他的这事儿,他到现在也还是两眼一抹黑呢。

听陈三太太说起这话,他有些没好气:“是又如何?别说现在七千两银子打了水漂,纵然咱们手头上有七千两呢,难不成都填进去?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陈三太太就笑了一声,亲手端了杯茶递给陈三老爷醒酒,轻声道:“我这里倒是有个现成的发财的法子,只是不知道老爷有没有那个胆子?”

陈三老爷丢了一大笔银子,虽然是媳妇的,可也心痛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听见陈三太太这么说,就瞪大眼睛问她:“什么法子?”面上还带着三分警惕:“你可别又想出些损人利己的法子,别到时候真的惹急了老夫人,连我也保不住你。”

陈三太太哪里顾得上那么多?张口就把方夫人的话一五一十的全部都说了,末了眼睛亮亮的看着陈三老爷:“方大人一样在老太爷底下,他都敢做这事儿。为什么你这当儿子的不敢?”

陈三老爷听住了,半信半疑的看着陈三太太,垂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天后才抬起头来看着陈三太太:“你没骗我?”

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手

陈三太太见陈三老爷听住了,心里的大石头莫名的就放下了一半,哎哟了一声亲手把茶往陈三老爷手边又送了送,拍着胸脯下了保证:“方夫人亲口跟我说的,也是因为我跟她一起放利,一起遭了灾人家才告诉的我,否则你以为哪里来的这般好事?”

她见陈三老爷皱着眉头有些犹豫,就推了推陈三老爷的胳膊沉重的叹了口气:“跟您生气的确是我的不是,我也是真的急的没了法子了。儿子女儿都要用银子,您的前程也要使银子,可您看看,家里理咱们不理?”

这些都是陈三老爷心里的隐痛,陈老夫人对他面上和善,内里却是刻薄至极。偏偏陈老太爷尊重嫡妻,认定陈老夫人并没有偏心......这些家事算起来就是一笔烂账,根本算不清楚。可是有一点陈三太太是真的半点没有说错,这家里没人是真心替他着想的。就算是父亲,也没替他的前程上过心,以父亲的说法来说就是,陈家已经富贵到了这个地步,他为人糊涂出去当官反而容易被人当成耙子来对付陈家,还不如在家呆着。

可是他在家呆着,辛辛苦苦的考中个同进士做什么?

父亲一力提携的二哥还更荒诞,可是不照样风生水起的一路混到了五品?哪里像他这样凄惨?同样都是父亲的儿子,这心长得也实在是太偏了。

陈三太太又紧跟着火上浇油:“何况真不是我抱怨,三老爷您自己睁开眼瞧瞧咱们的晴儿被人刻薄成了什么样子?明天去清虚观,除了我,老太太根本没点个人陪着......明天可是童家做道场啊,咱们家跟童家平时也多有往来的,于情于理也不该是我一个已经订了亲的未来亲家一个人带着女儿去,可老太太硬是这么定了。人家要陪着明玉去过几天的皇后娘娘办的祈福道场......您不知道老太太当着晴儿的面怎么赏赐明玉东西,光是头面就少说也有两三千银子,可对着晴儿却一毛不拔,还出言讥讽......”

陈老太太说话不会难听,却一定会踩人痛脚,不吐脏字儿但是叫你十天半个月都抬不起头来是常有的事儿,陈三老爷想起知礼懂事的女儿被这样贬低,心里的火气蹭蹭上涌。

陈三太太见火候差不多了,就坐在椅上垂了头,一副万事都由陈三老爷作主的姿态:“话我已经跟三老爷分说清楚了,半点也没瞒着您。是要在这家里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看人眼色,还是自己替自己挣出个前程,替儿女争了这一口气,全看三老爷您.......”

毕竟外出交际她一个女人家可不能做,很多事都要由陈老太爷的亲生儿子陈三老爷出面。

陈三老爷坐了半响,看着窗外被风刮得拍打着窗户的树枝,站起身来走了几步,又重新走到陈三太太身边,压低了声音问她:“你确定这事儿不会泄露出去?”

毕竟是要打着陈阁老的名义去收受别人的钱,允诺别人会替他办事,要是到时候走漏了风声被人知道了,连累了家里,陈老太爷不会放过他。

“方大人自己也收了人家的钱,他傻了会告诉别人?”陈三太太忍不住跌脚:“方夫人也老实告诉我了,这事儿方大人原本是打算介绍给二老爷的......二老爷那边才真是无所不至呢,您这才哪儿到哪儿?哦,只许他们二房吃拿卡要,不准咱们也分一杯羹了?大不了闹出来到时候一起死!”

陈三老爷也发了狠,同样是陈家的子孙,他娘的,他爹打下来的基业凭什么他就一点儿光也不能沾,大房二房的钱都多的没地方使,唯有他们三房扣扣索索的,连底下下人们都对他们三房多有瞧不起的。

这不公平,豁出去了!他点了头:“你明天就去告诉方夫人,我晓得方大人的难处,这事儿的确由我这个儿子跟父亲开口更合适,叫他们尽管把人介绍过来,接下来的事,我自然包了。”

要是陈老太爷实在不肯,大不了再想别的办法,钱先弄到手再说。何况听说陆家那个待考的陆丙元本身就是江南首屈一指的才子,只是想探探路拜拜码头罢了,考上应该没多大问题,到时候他到底在后头使了力还是没使力,天知道。

第二天熬到了道场结束,陈三太太先叫马车把女儿送回了家,自己直奔方夫人家里去找方夫人。

方夫人有些京察:“怎么你这个时候过来?老夫人她们知道你过来我这里吗?”

陈三太太做事这么冒失,要是露了痕迹被陈家发觉了不对那可就糟糕了,因此方夫人的语气就有些不好起来:“咱们不是说过的,有什么事等下人们互相通知了,去酒楼见面的吗?现在你这么冒冒失失的过来,要是到时候你家里发现了,连我也要沾惹上是非。”

陈三太太有些不好意思,见方夫人生气又有些害怕,忙摇头:“您放心您放心,到时候我就说来你这里坐坐,我也只是来这一次,她们不会注意到的。现在家里都忙着过几天老太太带着明玉一起去的那场道场呢。”

见方夫人的眉目缓和了一些,陈三太太就试探着说道:“上次您不是告诉过我陆家的事儿......我回去跟老爷说了,我家老爷也说,他也是陈家的子孙,未必他说话就不管用。好嫂子,求您帮帮我.......就给我们家老爷引见引见这位陆家的老爷......”

方夫人面上露出一点疑惑:“陈三老爷亲口答应的?可别是你自己自作主张,到时候事情办不成可说不清楚的。”

陈三太太就忙摇手:“真是我家老爷答应的,我哪里有那个本事,自然是爷儿们答应了才作数,我才敢来找嫂子。不然我也没办法一个妇道人家出去抛头露面的不是?您就放心吧......”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到

年味儿越来越重了,长宁伯府的巷口也越来越热闹,许多货郎挑了担子来卖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天气这几天又正好放晴,卖风车的货郎赚了个盆满钵满。

宋楚宜手里也拎了一个小巧有趣的草编的花篮,宋珏见她饶有兴致的摆弄的模样,就笑:“这是不是叶二送进来的?”

叶景川变着法儿的往这里头送东西,宋珏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可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宋楚宜也知道这一点,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问他:“收到消息了?”

问起了正事儿来宋珏就格外的靠谱了一些,袍子一掀在宋楚宜对面坐下来,看着宋楚宜往花篮里头插花,撑着下巴转动着杯子:“收到了,你想的一点儿也没错。陈三太太连几天都等不及,今天就已经去了方府了,生怕陆家这只肥烧鸡跑了。”

这还真不是宋楚宜猜得准,而是陈三太太的处境决定了她一定以及肯定会去冒险做这样的事儿-----陈家是风光,可是这风光对于三房来说一点儿实际的用处都没有,陈三太太根本就没什么好处,年深月久的,当然就会有各式各样的抱怨。现在陈三太太山穷水尽了,当然也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到底会不会给陈家带来麻烦,就算是现在明着告诉她可能会给陈阁老带来麻烦,她恐怕也是毫不犹豫的先要拿银子再说的。

一个翰林家的姑娘,被逼到了这个份上,为五斗米折了腰,她已经没有旁的选择了。

“那今天晚上他们在哪儿见面?”宋楚宜一面摆弄手里的花篮,一面有些苦恼的托着腮不知道到底把花儿怎么放可以使这个花篮更加生动有趣一些。

宋珏瞥她一眼,嘴角的笑有些怪:“当然是重音坊了,毕竟你在里头偷听也不止一回两回了,一回生二回熟嘛,掌柜的也肯卖我这个面子。”

掌柜的当然会卖他的面子,宋楚宜假作听不懂他的揶揄:“那个陆丙元的族叔真的靠得住?一定得拿到白纸黑字的有陈三老爷指印的单据才行。”

陆丙元的确是天之骄子,可是这家伙就没做官的命,上一世也是牵扯进了春闱泄露考题的案子,听说也是因为他的族叔过于担心他,私下里去联络了主考官跟主考挂怒达成了默契-----大家都认定陆丙元是绝对考得上的,主考官自然而然的也乐意结个善缘,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占了恩师的名分以后在官场上也就多了一份助力。

这一世宋楚宜一想到要设计陈阁老,就先想到了正该参加春闱了的陆丙元,再没有比陆丙元更合适的人选了-----他才华横溢又少年得志,飞扬意气得罪了不少人,又口无遮拦自诩有林下风气......

宋珏就笑了一声,抢过宋楚宜受伤的花篮摆弄几下,把一朵绿梅插进去,自己端详了一阵甚是满意,摸着下巴就有些得意:“放心吧,他那个族叔啊就是关心则乱的典型。明明自己侄子已经那样出名了,却还是想着提前先替他探探路。”

说完这个宋珏就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似乎觉得陆丙元有些可惜了:“真是个有真材实料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如今被我们这么一搅合......”

宋楚宜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忽而起了促狭之心,转头看着他问:“大哥知不知道这个前途无量的大才子在我梦里是个什么样的结局?”

宋珏来了兴趣,兴致勃勃的看着她:“什么结局?”他很喜欢听宋楚宜说梦里的事,听着那些2人名都一样家世背景也一样的同一批人截然不同的选择和结局,总觉得像是在看一本志怪演义,情节跌宕起伏,里头主角又跟自己息息相关,很是过瘾。

“他后来投靠了恭王,做了恭王的幕僚。”宋楚宜目光悠远,看着宋珏:“可是他虽然是个才子,也不过就是个才子,成不了政客。他亲自带着恭王走上了一条死路,最后跟恭王一起,死在了太原。”

宋珏就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他知道宋楚宜向来不打诳语,忍不住若有所思:“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个人本来就不适合当官?”

宋楚宜不置可否的挑了挑眉,眼看着宋琰朝她们跑过来,笑着朝宋琰挥了挥手。

“姐姐,舅母来了,祖母让你过去呢。”宋琰跑的有些急,脸都被风刮红了:“好像说,舅舅来了信了。”

来信的舅舅......是在崔家的那些表舅们还是在西北的崔绍庭?宋楚宜点了点头,回头看着宋珏:“那位陆先生给陈三老爷送钱花,未必肯得罪人做什么画押的事儿。大哥可得多上点心,这是证据,一定要拿到手。”

宋珏抬了抬下巴表示答应了,看见宋琰的时候就眼前一亮:“阿琰今天晚上跟我一道去。”

最近低着宋琰进出酒楼茶坊戏院,也该真正带宋琰去瞧一瞧外头是怎么样给人设圈套等人钻的了,这样以后要骗人更得心应手,不骗人也能防着被人骗。

宋琰跟着宋珏的时间久了,就觉得跟着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哥是件很好玩的事,闻言立即去看宋楚宜。

宋楚宜被看的没了办法,想着叫宋琰学一学也没什么,就点了点头。还是那句话,以后的路她不能替宋琰走,宋琰总得脱离她过日子,她现在教会他的东西越多,以后他身边的陷阱就会越少。

她替宋琰理了理帽子,答应了以后又叮嘱他:“跟着大哥,不许乱跑,也不许自作主张。”

这些宋琰早就已经知道了,他从前学了东西就想显得自己能耐,被宋珏收拾过几次后就老实了。如今别说什么自作主张,就算是下个决定之前他都要再三思虑,宁愿慢一些,也不贪功冒进,就是怕会落入别人的圈套或是办蠢事。凡事三思而后行自然有好处,他如今已经算是学到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改期

宋楚宜到宁德院的时候不仅大夫人和两位舅母在,连新婚的二夫人尹云端也正说话儿凑趣儿,屋里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宋楚宜不免多看了尹云端一眼-----这实在是个太过聪明理智的女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一心一意的去争取,半点儿不为别的事情扰了心神。她明明不喜欢宋毅,心里另有所爱,可是却能收藏的严严实实的半点风都不露,一心一意的待宋毅好。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已经把宋毅收服的服服帖帖,哄的他什么都听这位新夫人的。

宋毅如今不仅脸皮厚了许多,也不能说脸皮厚,只是在尹云端的开导下总算是察觉到了自己做父亲的责任,一天到晚的对他们嘘寒问暖,问宋琰的功课,连宋楚宜的事也偶尔敢跟宋老太太说一说,就算他不敢说,也有尹云端在。因此不过半月时间,尹云端就跟宋家上下都相处的极为融洽愉快,她为人又大方,虽然是从没落的广恩伯府出来的,可身上一点儿扣扣索索的穷酸做派都没有,该花钱的地方就舍得撒银子,连下人也喜欢她。

她说她以后就把日子过好,她就真的是一门心思朝着把日子过好的目的去的。

知行合一,宋珏当时还敲着她的头教训她:“世上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少,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的就更少了。你也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求什么。老祖宗跟旁人要你嫁叶二,你也得看看自己喜不喜欢......”

求什么?这个问题从重生那一天起就摆在她面前,她却一直尽量的避过去。她只求宋琰能平平安安的,崔家也好好的不要受到牵连,现如今宋琰的确是平平安安的,崔家也什么影响都没受到,可是她自己要什么,却成了个难题。

她上前一一的见了礼,宋老太太就问她:“礼单都照着昨天说过的增减过了?”

崔夫人忍不住笑了一声:“老太太也忒费事了,老夫人见到小宜就开心的了不得,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礼单不礼单的。咱们自家人说这些,就着实太见外了。”

“礼不可废。”宋老太太摇摇头,见宋楚宜礼单都已经改好了,就又告诉她:“你舅舅送了信回来,说是到时候叫阿琰去帮忙做傧相送嫁。”

宋楚宜忍不住有些诧异,照理来说送嫁的应该是崔家的男丁才是,崔家的人丁兴旺,哪里会用的上宋琰?

余氏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补充:“你舅舅也是,非说他的先生在金陵,要让阿琰去送嫁,顺便拜访拜访他的先生。”

崔绍庭师从唐明钊同门师弟清风先生,他这么说,当然不是为了叫宋琰去拜访拜访自己的师叔,恐怕是为的再给宋琰添一层助力。

唐明钊是当世大儒,清风先生也不遑多让,不过两师兄弟的脾性却全然不同。他估计是听说了宋琰之前遭韩止设计的事儿,怕宋琰学的太刻板了,打算再给宋琰铺一条路。

这对于宋琰的前程有益无害,宋楚宜自然没有意见,见宋老太太也是满脸的笑意,就答应下来,又问余氏:“舅母,咱们还是初九那日启程吗?”

府里先生算的日子来说,初九适宜出行访友,又刚好已经过了年,京里的亲友也都来拜访完了,因此定在了那一日。

崔夫人转了转中指上的戒指看向她:“这次来就是为了跟你说,推后了一天,初十再走。初九那天不是皇后娘娘替江西那边受了雪灾的百姓办道场祈福么?我们大家都得去应应景儿的。”

等从宁德院出来,尹云端就拉了宋楚宜的手去正院里,再叮嘱了她一番路上要小心之类的闲话,至于宋楚宜要带去晋中的礼单,她连问也没问-----有些事情能问,有些事情连手都不要沾,她向来能分辨的很清楚。

说起来这实在是一个再叫人省心不过的继母,宋楚宜笑着领了她的好意,就听见她说:“开了年吏部的公文应该就下来了,你父亲大约是被派去了严州府任知府,到时候我会同他一同去赴任。”

有了尹云端这个贤内助,宋老太爷和宋老太太也放心把宋毅放出去了,江浙富裕又稳定,宋毅去了那里,不说进取立功,守成总还是成的。

宋楚宜点了点头,只是宋毅三月大概就要走马上任,那个时候她大约还在晋中回来的路上,估计这两年内是没法儿再见到宋毅和尹云端了。

尹云端也说起这一点:“只是你从晋中回来,亲事差不多就要定了,我跟你父亲远在浙江,你订亲未必能回来。不过等你出嫁,怎么也得赶回来的,你放心。”

她说着,从身后荷春手里接过一只描金撒银粉的金玉相逢图案的匣子递给宋楚宜:“这就权当是我送你的礼物了,我之前同你说的话,你也好好想一想。”

如今谁见了宋楚宜都要她好好想一想将来,连宋珏最近都总是在她耳朵旁边念叨,宋楚宜越发的觉得时间紧迫,心里纠结,面上却还是只如同往常那样淡淡的笑了笑:“我知道了,多谢母亲教导。”

尹云端却看出来她根本没把话听进心里,或者说听进去了却还是拗不过这个弯来,不由摇了摇头。宋楚宜这个孩子是聪明,尹云端私心里是不想宋楚宜嫁进皇家的,那样宋毅和她就等于也跟宋楚宜一起绑住了,没有别的选择。到时候若是那边争起来,作为宋楚宜娘家的宋家当然也要选边站,这可是被扯进去了就脱不开身的事儿。

可是这些事情也的确不是她能作主,她这么一想,也就不再多说,问了宋楚宜准备带哪些人跟着去服侍,行李准备的如何之类的话,都问完了之后又叮嘱一番她没想到的,帮她添了一些东西,才放她回去了。

第一百八十章 双姝

皇后娘娘要办道场,还亲自驾临清虚观,谁敢不给这个面子。

宋老太太一早就打扮起来,虽说不用按品大妆,可是却也不能太过简薄失了礼数,等收拾齐整了,才领着几个儿媳和宋楚宜向明姿出门。

宋老太太心里浮现一层担忧,宋楚宜是皇后娘娘特意送了口谕来,钦点要出席的。否则以宋老太太的意思,是打算叫余氏跟宋楚宜今天就启程去晋中,恰好也避开这个道场。

上次去了一趟皇觉寺就招惹出元慧那么多话来,谁知道这回去清虚观会不会又有观主出来预言什么命相或是拉什么红线?总归其实还是避开了才最保险,可惜皇后娘娘亲自下的谕令,仿佛就是为了防着宋家这一招似地,宋老太太心里的担忧就更甚。

倒是宋楚宜还算是自在,晃了晃宋老太太的隔壁安慰她:“祖母不必想这么多,就像您说的,宋崔两家不是只有我一个合适的女孩儿,况且皇后娘娘总要问一问太孙殿下的意思......”

今天清虚观贵人云集,道士们几乎倾巢而出,从山脚下开始就有官兵沿路把守,没有帖子的一概不准接近,就是为了防止前几年围场的事儿再度发生。

宋楚宜向明姿一左一右的搀扶了宋老太太下马车,往前才走了几步,就碰上了老熟人-----陈老夫人也正带着一个圆脸儿的中年妇人和陈明玉下马车,见了宋老太太就热情的招呼起来:“老姐姐好?这天气冷了,我腿脚又不好,一向不得得见。如今瞧着,老姐姐气色倒好。”

出了崔绍庭的事儿,其实两方都心知肚明对方如今已经恨透了自己,可是只要一天还没彻底撕破脸,一天陈老太爷跟宋老太爷还同朝为官,这面上的情就还是要做,宋老太太微笑着颔首:“多谢妹妹想着,一向好着呢。”

陈明玉看见宋楚宜的时候瞳孔微缩,可转瞬就又回复过来,微笑着上前先跟向明姿寒暄了一阵,这才亲热的拉了宋楚宜的手:“前些日子你进宫去皇后娘娘那里,恰好那天我有事儿不得去,否则还能领你去瞧一瞧我在娘娘宫里养着的一尾五花珍珠了,养在青花瓷大缸里,通体透红,龙睛翻腮,实在是稀奇有趣。”

宋老太太含笑看了陈明玉一眼,冲陈老太太夸赞:“我也听说陈姑娘很是得娘娘的喜欢,三天两头的就要进宫陪娘娘抄经,小辈之中得娘娘这样喜欢的,可着实是没几个了。可见妹妹你教的好。”

陈明玉这分明是在炫耀自己进出皇后娘娘的宫殿之频繁,还特意要拿金鱼出来说,又说是自己替皇后娘娘养的,无形之中就把自己说的如同清宁殿的主人一样。宋老太太半点儿不在意这些,既然陈明玉愿意听,她就愿意捧着她。

宋楚宜也跟着笑:“皇后娘娘不过是因为觉得元慧大师的话叫我一个闺阁中的女儿受了委屈,所以才召见我。哪里能跟姐姐你一样时常出入呢?可见这等机缘不是人人都有。”

一面说一面走,一行人很快就撞上了镇南王妃,又不由纷纷互相见了礼。

镇南王妃显见得跟宋家亲密一些,走了一段路就招呼宋楚宜跟向明姿:“来来,你们两个小丫头过来扶着我些,我可走不动啦。”

叶云岫叶云依去家庙请平安符了,并没跟着来,镇南王妃这次是自己来的。

尹云端跟三太太相视一笑,二人自动上前揽了宋老太太的胳膊,宋老太太就指着镇南王妃骂她促狭:“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莫不是没了我家这两个丫头,你就不走路了?”

陈老夫人不动声色的应和了几声,拍了拍陈明玉的手,眼睛往宋楚宜身上一溜,冲陈明玉点了点头。

陈明玉会意,她也听说宋家有意把宋楚宜嫁去镇南王府,如今看镇南王妃跟宋老太太这一唱一和的,倒真的好似有这么点儿意思。可即便如此,她心里对宋楚宜的警惕也没有放下半分。

这场道场是由观主亲自做的,*十岁的老神仙了,穿着青衣衣袖飘飘的,加上须眉皆白,真是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

观主念经起坛,两旁大道上一直点到神坛上的安魂灯就左右摇摆得厉害,可是这样厉害的风,那火硬是没熄,小姑娘们原都有些无精打采的,瞧见了这场景,倒不由有些起了鸡皮疙瘩,坐直了身子看的聚精会神。

等做完了道场,皇后娘娘就领着一干女眷回三清殿去叩拜了三清,这才放了众女眷回各自的厢房休息更衣,预备下午看戏。

宋楚宜扶着宋老太太起身,皇后娘娘跟前的谢司仪就领着人过来朝她笑:“六小姐,娘娘说闲坐着也是无聊,请老太太跟您过去说说话儿。”

宋老太太有些意外,想到之前宋楚宜进宫之时皇后娘娘的那些打探的话,还有表露出来的意思。一时有些喘不过气,片刻之后才缓过神来领着宋楚宜一起去了皇后娘娘的净室。

廊下一干宫娥整装肃立,鸦雀不闻,宋老太太领着宋楚宜进门才刚给皇后行完了礼,就听见说陈老夫人跟陈明玉也到了。

皇后娘娘净了手更衣出来,见了她们就笑:“也不知是不是上了岁数,总想着寻几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儿......您二位又都带着娇俏的小孙女儿,有她们陪着,便是不开口说话,也觉得自己年轻了。”

陈明玉下意识的看了宋楚宜一眼,心里的猜想越发得到了证实,上次皇后娘娘召宋楚宜进宫,说什么是因为元慧大师断命叫宋楚宜委屈了缘故,分明不是。

皇后娘娘笑了笑又道:“说起来这两个小姑娘都实在是惹人喜欢,哪一个都叫人喜欢也喜欢不过来。二位老封君果然会教孩子......这两个小丫头一同立在这里,就好像枝头上最漂亮的两朵花一样......”

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赏

宋老太太整整喝了两杯茶才算是觉得身子回暖了一些,窝在榻上迷迷蒙蒙的闭上了眼睛,她实在是被卢皇后的一番话说的有些心神不宁。

虽然知道卢皇后的决定肯定不可能是现在就下,宋楚宜的前程也不可能如今就因为跟陈明玉一起来了趟清虚观就被定下来,可是那种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滋味实在是有些难熬。

玉兰轻手轻脚的退出来冲宋楚宜跟向明姿摆了摆手儿,朝里头看了一眼:“好容易眯瞪了一会儿,老太太有些精神不济,还是叫她多睡一会儿罢,反正现在时候还早呢。”

廊下一溜烟儿的全都是点着荷花灯,想必是专程为了今天女眷们来打醮祈福准备的,透过日光看过去,朦朦胧胧的荷花灯上画着各式各样的美人图,映衬着山间的松林波涛,很是别致清幽。向明姿见愈看泽洋说,就拉着宋楚宜往外走,心里存着几分气,面上也不由得带出来:“皇后娘娘这是个什么意思?”

她呆在宋老太太身边久了,对宋老太太的意思是清楚的,知道宋老太太打算把宋楚宜嫁去镇南王府,如今见皇后娘娘处处捧高她跟陈明玉,心里烦躁又担忧:“这不是挑起你跟陈明玉去争去抢吗?”

陈家跟宋家的关系本来就算是撕破了脸皮,现在皇后娘娘还说这话,对太孙妃的位置虎视眈眈的陈家还不把宋楚宜当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本来宋楚宜都要去晋中了的,现在又闹出这事儿来,这事儿一出,多少目光又都聚集在了宋楚宜身上?向明姿光是想想,就替宋楚宜心烦。

宋楚宜自己倒还算是想得开些,拍了拍向明姿的手反过来开导她:“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事情找上门来了,一味的躲跟抱怨都是没有用的。何况祖母说得对,皇后娘娘此举如今也不过是想告诉宋家,她有这个意思,警告宋家别随便定下我的亲事罢了。暂时她是不会怎么样的......太孙殿下毕竟是奇货可居,她也舍不得一下子就把人选定下来。”

青卓正好从前院跑来跟宋楚宜通消息,听了这话怎么听怎么觉得有些不对-----说太孙殿下是奇货可居是怎么个意思?他挠挠头,总觉得宋六小姐听起来似乎对皇后娘娘看重她好似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却又不敢多问,老老实实的站到宋楚宜跟前告诉她:“六小姐,都准备好了,马长江马旺琨他们押着您的东西先走一步。”

光明正大的带着马旺琨跟马长江总是不好,现在虽然韩止已经不在了,可是皇觉寺的和尚还是知道马旺琨他们的底细,现在西北那边局势吃紧,要是有人拿这个当借口告崔绍庭一状,说他养私兵,那可就给崔绍庭添了大麻烦。这趟去晋中,也要想想办法再找些能干得用的人跟在身边,马长江马旺琨他们人虽然好也得力,可毕竟底子不算干净,又都曾经在前线打过仗,就算身份已经见得了光了,可是要是被有心人挖出来在建章帝那里说些有的没的,也容易给崔绍庭招惹是非。

宋楚宜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见青卓立着没动,就有些诧异的挑了挑眉:“我说过,做完这件事你就可以回殿下那里去了......你怎么还是没动静?”

马长江马旺琨昨天就已经登上了船了,青卓应该昨天就来回报消息才是的,特意拖到了今天已经有些奇怪,现在把事情都说完了还不走,宋楚宜就有些疑惑。

青卓叹口气告诉她:“六小姐,我们殿下让我跟含锋都跟着您,这一路上您可未必就安全。”

向明姿吓得脸色有些发白,她原本见青卓跟含锋是太孙殿下的人,还指望着他们离宋楚宜越远越好,现在听了青卓这话,就忙问:“什么叫做未必安全?难不成还会有人......”

“您要走水路。”青卓见宋楚宜若有所思,就神色认真的垂下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尽量将话说的清楚透亮:“现如今水路上盗匪猖獗,前些日子镇江知府的夫人和儿子就在扶灵回金陵的时候被水匪杀了,到现在连尸首都还没找着......您身份这样特殊,随行的偏偏还有崔夫人......若是碰上水匪,可就麻烦了。因此殿下的意思是,把我跟含锋调给您使唤。”

青卓和含锋都是龙虎山上下来的,自小就在龙虎山上练了一身的武艺,他们又是太孙的人,等闲的一路上的官员见了,总归也要给几分面子,一路上会方便安全很多。

宋楚宜有些感念周唯昭的好心,心里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警惕和防备------青卓这话回的实在是有些蹊跷,好似重点落在了后头那一句崔夫人身上。莫非是有人要打余氏的主意不成?

向明姿紧张的手指都在发抖,拽着宋楚宜的胳膊,半天才问她:“把这事儿告诉外祖父和哥哥.......否则这样,怎么放心你去晋中?”

去晋中原本是去祝寿的,也算是避避风头,现在还没上路就已经有埋伏等着了,搁谁身上谁恐怕都要不放心。

宋楚宜却知道这事情说了也没用,太孙既然让青卓这么说,就一定是收到了风声......

她还发着呆,外头忽然传来高声的唱喏声,皇后娘娘跟前的谢司仪亲自来了她院里,送来了皇后娘娘的赏赐。

是一只凤凰点头金步摇、一对粉绿相间碧玺手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芒险些要灼伤人的眼睛。

这么重的赏赐......宋楚宜又想起上次去围场之前收到的赏赐,不由苦笑,这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当初她出发去围场之前,宫里好像也送出来过这样丰厚非常的赏赐。那个时候还是太孙着意让太子妃加重些赏赐替她解围,这次却是皇后娘娘想拉她入局,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第一百八十二章 陷阱

宋老太太看着那犹自发着光的首饰,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咳嗽了一声,拿帕子捂了嘴,半天后才斩钉截铁的道:“收!皇后娘娘赐下来看得起咱们,咱们就敢戴!”

至于说什么背后的意思,谁知道?反正她是半点儿不知道,她只知道皇恩浩荡,只知道这是皇后娘娘给宋楚宜的补偿,觉得宋楚宜在元慧那里受了委屈。

宋楚宜明白宋老太太的意思,笑着将东西递给身后的紫云收着,又看着宋老太太问:“祖母有没有想好给明姿姐姐定下人选来?”

因为元慧的事,也因为韩止等人的觊觎,宋老太太跟宋老太爷本能的把重心大部分落在了她头上,向明姿的事反而渐渐的被撇到了一边,可是向明姿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早早的定下来,省的日后又扯上魏家那样的事,成为别人的眼里的猎物。

宋老太太握着宋楚宜的手有些感叹:“说起来,你们两个倒是投了缘。她担心你,你倒是担心起她来。放心吧,我已经在替她相看了,等开了年再看一阵,若是差不多了,就定下来。”

这事儿之前可半点风声也没有透露过,宋楚宜不禁有些好奇,缠着宋老太太要问究竟定的是谁:“怎的之前从未听您跟大伯母提起过,现在却一下子就说定下来了?”

向明姿自己恐怕都还半点儿不知道呢,宋老太太这动作可真是够快。

“上次出了魏家的事儿我就开始替她着急起这事来。就像是我告诉你的,女人下半辈是福是祸可都靠着男人,嫁对了自然是你好我好皆大欢喜,所托非人,最后下场就跟你姑姑差不多......”宋老太太压低了声音:“我也是想着,总得给她找个体贴和心意的,人好,家里也过得去的人家。思来想去也没个主意,后来还是欣桐出嫁的时候在李家见了李家的三少爷,才觉得是个现成的人选。”

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李峪儿子头上,宋楚宜有些惊讶,抬头看着宋老太太问:“那李夫人跟明姿姐姐知道吗?”

宋老太太忍不住笑着点一点宋楚宜的额头,轻声嗔她:“说的什么傻话,你李伯母怎么可能不知道,未必我就是那月老,我说叫谁在一起谁就能如我的意在一起?你大伯母早就已经试探过了,李夫人是千肯万肯的,所以我才动了心思。不然再好的人家,要是婆母不愿意,我也不敢把明姿嫁过去。须知道以后要是婆媳相处不好,大多都是媳妇儿吃亏的多。”

宋楚宜并没见过李家的那位三少爷,上一世对李家后来的情况也知之甚少,可想来既然没有大事也就算是好事,何况宋老太太对向明姿爱重到了极点,她既然说好,那必然就是好的,于是点点头:“怪不得最近少听您跟大伯母提起这事儿来了,原来是已经有了打算。”

宋老太太摸着她的头发失笑:“总不能每回家里的事儿都闹的沸沸扬扬的引人注意,十一公主眼看着又要定下沈家了,咱们家说的上是烈火烹油,现如今是圣上看得起咱们。咱们自己却不能先抖起来,否则摔下来那一天,指不定成了什么样子。我也不盼望别的什么,就指望着明姿能遇见个真心待她又上进的、婆家好相处的好人家就行了......”

她顿了顿又看着宋楚宜一会儿,道:“说起来本来也就是后天的事儿,你李伯母就该带着他来咱们家吃酒了,可惜你明天就要去晋中,赶不上了。”

两人再说了一会儿话,宋楚宜见宋老太太有些乏了,就轻手轻脚的退出来,刚好就撞见了宋珏跟宋琰。

这两个人一大一小,冷不丁的跟她面对面的差点撞了个满怀,还差点儿吓了她一跳。

宋琰手里举着一只风车,欢欢喜喜的递给她:“姐姐,这是我给你挑的”

风一吹,风车就呼呼呼的转起来,色彩斑斓的像是飞速旋转的蝴蝶,宋楚宜笑着接过手来,问他们:“事儿成了?”

宋珏往她身后瞧了一眼,见紫云捧着个匣子,挑了挑眉问她:“这就是皇后娘娘的赏赐?”

消息传的可真快,这片刻的功夫,恐怕整个来清虚观的女眷们都知道了。皇后娘娘恐怕也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宋楚宜点了点头,轻描淡写的把宋老太太的话说了:“祖母说,娘娘既然好心赐下来了,就叫我好好戴着。”

宋珏也是这个意思,横竖到底皇后娘娘是什么意思他们可管不着,他们只觉得这是皇家觉得宋家在这次元慧的事里受了委屈,所以给的补偿。

如果到时候皇后实在是逼得急了要崔宋两家站队,崔宋两家也没了别的法子,自然还有更适合的姑娘,比如说如今远在晋中的崔家嫡长女。

宋珏拍了拍宋琰的脑袋,宋琰就从袖子里掏出张宣纸来,上头白纸黑字的写着陈三老爷借陆家二万两银子、一座京郊的宅子。

可真够狮子大开口的,宋楚宜就笑,一直以为陈三太太是个油锅里的钱也要捞出来花的,没想到陈三老爷也不遑多让,难怪这两个人一直恩恩爱爱的走了这么久,看来都是一样的人......

有了这东西,以后陈家可是想跑都跑不掉了,陷阱现在已经挖好,陈三老爷已经自觉的把陈家一家子人提前带进了陷阱里,只等被发现的那一天。

现在就只差临门一脚了,宋楚宜看向宋珏笑:“听说陆丙元已经进京了,大哥有办法叫陈三老爷跟陆丙元搭上线,再让陆丙元去陈府登门拜访?”

其实这根本也算不得什么难事,要陈三老爷做别的事他的确是没那个本事,可是引荐引荐陆丙元他还是做得到的,收了人家的钱他总得给人家办成一件像样的事儿吧?何况甚至根本不用他引见,凭陆丙元的才气,他也会成为陈阁老的座上宾。

第一百八十三章 才子

晚间的时候跟宋老太太说了半天的话-----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启程,宋老太太最近一阵子精神又有些不济,宋楚宜不忍心打扰她,干脆就晚上先听宋老太太把话都吩咐完。

宋老太太担忧她,拉着她只是不肯放手,许多话翻来覆去的叮嘱:“一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知道你能,可是出门在外,你们又都是女眷,能小心的就一定要小心......”

崔应书没法儿去,他奉了皇命要去江西,宋家这边就只好叫了五老爷领着她们去。

向明姿忍着担忧看了宋楚宜一眼,重重的点头附和:“外祖母说的是,你在路上一定要小心些,幸好咱们家带的人手足,表舅母那里带的人也多。”

宋珏忙于公务走不开,宋玘如今也开始理事,且又要忙着娶媳妇儿,宋毅开了年不久就要去严州府走马上任,宋家这边的确是抽不出男丁来,本来于情于理,都是该再多几个长辈一同跟着过去的,毕竟是崔老夫人的寿辰。

可是连崔应书也临时被选中,被派往去江西临江跟萍乡督造官道和重建府衙官邸而分身乏术,宋家这边其他人又实在是走不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宋楚宜都一一的答应了,出了门就见荷春等在外头院里,请她去正院一趟。

宋毅跟尹云端一同坐在上首,见了她进门停了话头,等她请完了安,宋毅才问她:“东西都准备好了?”

他本来是最该去给崔老夫人贺寿的,可是吏部下了公文他立即就要走马上任,赶赴晋中就要误了差事,只好叫宋琰代替了自己去。

宋楚宜点点头,宋毅再干巴巴的交代了几句话,就觉得无甚可说的了,眼巴巴的回头去看尹云端。成亲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天,他越发的觉得尹云端可人意又会处事,而且自娶了她以后连跟一双儿女的关系都缓和了许多,就更加愿意听尹云端的话。

尹云端心里探一声,面上却什么也不露出来,拉了宋楚宜在身边耐心细致的交代了路途中该注意什么,又指了孙妈妈出来:“我这里还有一些药材跟小玩意儿,你带在身上,有个万一也好应急。”

等她从二房正院走出来的时候,屋外所有的灯都已经被点亮了,道路旁两盏铜鎏金吐水金鱼座紫檀宫灯分立两旁,上头的金鱼在灯光映照下纤毫毕现极为逼真,映衬着树梢上挂着的紫色纱灯,将院子装点得美轮美奂。

青莺在廊下候着,一见她出来就忙迎上来,摸了摸她手里的暖炉,见有些冷了,忙拔下头上的簪子拨了拨才仍旧递给她,扶着她往外走。

“赖大人往罗贵那里送了封信。”青莺一面扶着她走,一面告诉她:“罗贵才刚送进来,您现在是先去找大少爷,还是先回关雎院?”

今天是陆丙元刚进京城的日子,陆家替他在重音坊整整定了十桌酒席为他接风洗尘,场面办的很大,宋珏宋琰也混进去瞧热闹了,说好晚间回来告诉她有没有跟陆丙元说上话。

宋楚宜想了想,就转头吩咐绿衣:“你往大房那边走一趟,看看大少爷回来了,再叫大少爷来关雎院走一趟。”

赖成龙的信上也说的是周唯昭说过的话,说是去晋中的水路上有很难对付的水匪,传言是当初泰王造反时流离失所的流民聚集落草为寇的,已经成了很顽固的一股势力,当地的官府拿他们都没办法。让她自己要小心。

这样一股势力,谁拿钱谁就能使唤的动,周唯昭跟赖成龙既然都这么提醒她,就说明这些人肯定是打算冲着她来的了。

现在这个时候改走陆路也是一样麻烦-----要真是皇觉寺那批人想对付她,她走水路还是陆路都是一样的。

现如今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叫她死的,不是陈家就是皇觉寺,她把信放回信封,连同信封一起扔进炭盆里,烧的干干净净。

屋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宋楚宜往外头一瞧,紫云先就掀了帘子出去,不一会儿探头进来告诉她:“姑娘,是大少爷来了。”

宋珏喝了一口热茶,见关雎院收拾的干干净净,想到这里的主人即将远行,心里既有担忧又有不舍,咳嗽了一声才老生常谈的叮嘱她路上小心注意之类的话。

然后他才看着宋楚宜笑:“一切都照着计划在进行中,等你回来,陈家也就完了。”

也算不得完全就完了,可是至少这个阁老是别再想当下去了,自古以来牵扯上这种事的,就没几个全须全尾抽身的。

紫云替他添了热水,他看着茶叶上下浮沉散发出香味,眼里含着笑意:“陆丙元这人当真有趣,你与他说结交权贵的好处他鼻孔朝天,正眼也不瞧你。可你若是把话题往圣人之言和书画一道上引,他就渐渐的上了道。这样的人,人情世故半分不懂,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偏性格又洒脱不羁,难怪你说他在你梦里最后是那个下场,凭着他的性格,这个下场也是必然。”

对付这种自诩清高的文人雅士,本来就不能以权势压人,也不能以金帛诱之,唯有投其所好才能达到目的,宋楚宜把茶捧着嗅了嗅,轻笑道:“你是拿陈阁老家里的那副春水秋霜图出来说事,才引得陆丙元动了心吧?”

这个爱画成痴的人,听说有这副图真迹存世,哪里有不想一观的道理?只要抛出这幅画的名头,其他办点事都不必再做,陆丙元自己就会趋之若鹜了。

宋珏隔着小几啪嗒一声敲了一下她的脑袋,斜睨了她一眼:“就你能耐!”

“看来我是猜对了。”宋楚宜护住自己的头后退了两步在摇椅上坐下来:“不然这位陆公子哪里肯登门摧眉折腰的事权贵?大哥你也真是聪明,不过见了人两回,就知道他的关节在哪里了,还知道投其所好......”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路

宋楚宜并不能耐,她现如今所得到所争取来的一切,全都是拜前世的经历所赐,她由着常人没有的预知未来的本领。可是走到了这一步,她从前的经验也不能再帮她更多了-----以她的能耐,她也只能就到这里为止,后来的她已经被扔进了荒废了的破院子里苟延残喘,宋楚宁越来越少的跟她说话跟她炫耀,到后来,宋楚宁连逗弄她的心思都没了。

她没有别的渠道知道外面的事,一直苟延残喘到了死的那一天。从陆丙元这件事开始,她已经跟这世上所有的人无异,或许还有一些小事是她知道的,可更多的却是她并不知道的,她只能靠着自己一点一点重新去探索,自己走向未知的未来。

第二天宋楚宜果然没去吵嚷宋老太太,她在院子里磕了三个头当作是告了别,望着灰蒙蒙只露出一点儿鱼肚白的天,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屋里的灯已经全都亮了起来,她知道宋老太太是醒了,人老了就会怕死,宋老太太其实也怕的,她总说她在梦里看见了她的母亲。可宋老太太更怕死别,怕自己等不到宋楚宜回来的那一天.......她被玉兰缠着颤巍巍的起了身开了窗,看着宋楚宜的背影一点点消失在了视线里,眼睛一下子就湿了。

宋程濡倒是早朝回来赶上了宋楚宜要出门之前叫住了她,递给她几封信:“要是路上碰见了什么麻烦,就拿着信去找人。你聪明,不用我说也知道哪封信是给哪个人的。”他难得的伸出手摸了摸宋楚宜的头,笑了笑:“其他的也没什么好叮嘱你的,一路平安罢。等四五月天气好了,早些回来。你祖母嘴里不说,心里盼着你呢。”

宋楚宜抿着唇轻声应是,就听见宋程濡的声音又在头顶响起:“这回你舅舅被派去了江西,那里如今乱的很,恐怕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京城。我该说的都跟他说了,你回了晋中也跟老夫人提一提,叫老夫人写封信给他。”

崔应书自来比崔绍庭少一些圆滑机变,是个一心为百姓着想的人,堂堂工部侍郎还要亲自往江西跑一趟他也没拒绝,可是这灾后的地方是最难去的,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有去无回。有了功劳那是理所应当,可有了不是地方上的官员和百姓也会把怒火责任都推卸到你头上。

宋楚宜懂宋老太爷的意思,从善如流的答应了:“知道了祖父,我会告诉外祖母,叫外祖母去信给舅舅劝劝他的。”

宋程濡就不由再一次感叹起自家孙女儿的聪敏,扬声喊了五老爷到身边交代他路上要注意的事情。尹云端趁机拉了宋楚宜到一边:“还是那句老话,路上小心。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有你五叔出头,你千万别当出头鸟......”

尹云端倒是有几分当母亲的样子,宋楚宜见宋毅也殷切的朝她和宋琰看过来,就轻轻的冲他们二人笑了笑,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傍晚之前总算是赶上了装船,前头一艘船上是五老爷跟宋琰并秦川林海等人,后头那艘二层的船才是余氏领着几个女孩儿们的住处。

余氏有些不放心,她出门之前也听说过闹水匪的事儿,有些踌躇的问宋楚宜:“阿琰他们一艘船,咱们一艘船,若是出了事首尾不能相顾可怎么办?”

崔华蓥正领着崔华仪去瞧船舱里的摆设,这次乘的船比起来京城的时候大了许多也华丽了许多,她们瞧了一遍就觉得空间宽敞,不由松了一口气-----来的时候船逼仄的厉害,她们俩几乎吐了一路,人都瘦了一圈儿。

正要回来同余氏说一说,就听见余氏说出这话来,不由面面相觑-----什么出事?好端端的能出什么事?她们这是要回晋中去,还特意请了镖局护送,还能出什么事?

陈明玉也焦急的等在陈老夫人房里,有些着急的等着消息送进来。

陈老夫人看她一眼,面无表情的告诫她:“教过你无数次了,凡事都要沉得住气。”

她们是在等水路那边送过来的消息,从前没想过,后来听皇觉寺的师傅提过,说是去晋中的有一段路上水匪闹的厉害,连当地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杀人越货什么都做,无所不至。

朝廷拿这些人也没办法,年年都派人去剿匪,可年年水匪都照样声势浩大的闹起来-----这些流民许是尝到了甜头,深觉当水匪比当普通百姓过的舒坦,都抱着快活一日是一日的想法,根本不肯招安。

陈老夫人原本不想做这样的事,可是经过清虚观的事之后,她也不得不对宋家这个宋楚宜起了杀之而后快的心。

她活着实在是太麻烦了,这个小姑娘本来就跟太孙很是熟稔,舅母又是皇后养大的端慧郡主,如今连皇后也挺喜欢她,给的赏赐给跟陈明玉的都是一样的。若是以后真的有那么一天,这个宋楚宜就是劲敌。

不如趁着她羽翼未丰的时候无声无息的把她除了------多少事情都是因这个宋六小姐而起?连元慧大师也是因为给她断了命才葬送了性命和这么多年的声望,不管这到底是宋楚宜本身命就这么邪门还是宋家为了她才对付的元慧,总归这个宋楚宜的分量不轻也不好对付,现在有现成的机会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