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我,贴近了一些,低声道:“这都是遵循了太后的吩咐。”

我心头一跳,看向他,冷笑一声道:“方才你在城门口使眼色,我便知道这其中有蹊跷。你也够大胆的!如果因此而导致朝廷跟太平军决裂,这个后果,你担待得起吗?!”

他急忙垂下了头,说:“太后息怒!这事其实并不如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凶险。试想人人都以为我们不会用那么笨的方法、那么明目张胆去动手,那又有谁会真正真正怀疑到我们头上来呢?”

“可是他们可以以此为借口,兴风作浪,借机排除异己、趁机揽权。”

“那不正是我们想要的么?”荣禄抬眼看着我,笑道,“混水才能摸鱼,只有他们内部乱起来了,我们才能有可乘之机。如今皇上率领新军在大沽口大败洋人,更是增添了朝廷的威信,这些日子在南京城里,已经有不少人转向支持朝廷了!”

我横了他一眼,道:“大沽口之战是七爷指挥的,皇上只不过做了一个旁观者而已,不用拍马屁拍到这份儿上。说到南京城的反应,在事情发生后,有何变故吗?”

他压低了声音说:“臣来至南京,发现洪秀全已经病入膏肓。其实就算臣不动手,相信他也活不了多久了。但如果任其自然病故,则洪仁发一党便有足够时间布置,将陈玉成等人排除在中央之外,独揽大权,如此一来。[君^子^堂首发]朝廷的麻烦就会多了很多。于是臣以为,让洪秀全提前消失对朝廷来说有益无害。便策划了此次行动。行动成功之后,洪仁发等人虽竭力隐瞒,却又如何隐瞒得住?当下陈玉成便率兵来到天京。名为查找刺杀洪秀全的凶手,实则接管了南京城的防卫,他的军队是朝廷帮忙装备起来的,不是一般的太平军能比,洪仁发他们完全没有办法阻止他的行动。”

“很好,看来洪仁也不是个容易对付地人物!那你们呢?事发之后可曾受到什么委屈?”

荣禄看着我,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连忙道:“多谢太后垂怜。臣等刚被洪仁发等人囚禁,陈玉成地人马就来了,虽然将臣等软禁在住处,却并未受到任何伤害。”

我心中至此已经大致拼出了一副整个事件的流程图,对目前的形势也知道了个大概。于是转了个话题道:“记得同治元年那会儿,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两人平分天下,怎么这回来我却只看到英王?李秀成哪里去了?”

荣禄笑了笑,说:“启禀太后,这些年来因为朝廷对陈玉成地援助,太平军其他各部已经被远远甩在了后面。李秀成没有得到同样的待遇,又为洪仁发一党所忌,因此在此之前,已经被他们找了个借口假传洪秀全的命令给外放到四川去了。或许是因此心怀怨恨吧。至今尚不见他回来吊唁。”

我皱着眉,摇了摇头道:“不会…李秀成不是这么无谋的人。就算他心怀怨恨,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拿乔不回来,白白给人抓住把柄,毕竟怎么说他还是洪秀全的属下。”

荣禄愣了一下:“太后的意思是…”

我笑了笑。岔开了话题:“此乃太平军内部的秘辛。待明日我与洪仁商谈之后才能有定论。好了,荣禄。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问你。”

他忙肃容道:“臣谨聆太后圣音。”

我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问:“以你地性格,绝不是会贸然自作主张之人,你此番行事,必然是由别人在幕后指使。你说,到底是谁?”

他一个哆嗦,忙垂下头,道:“是…是臣自作主张…”

“你还敢狡辩?!”我怒视着他,“欺君妄上,罪加一等,你嫌命长了吗?!”

他吓得“扑通”一声跪下了,颤声道:“太后息怒!太后息怒!臣这就说实话!这是议政王吩咐臣做的,要臣无论如何必须大张旗鼓除掉洪秀全,引发他们内部的混战!”

我的心微微一沉,装作强抑住怒火的模样,冷道:“算你识相!念在你还算老实地份上,这次哀家就放过你!以后若有再犯,哀家倒要看看,你有几个九族可以诛!”

他吓得连连磕头,道:“多谢太后宏恩,多谢太后宏恩!臣再也不敢了!”

“好了,你下去吧。”我有些心烦意乱地说。

他不敢违抗,急忙退了下去。我则站了起来,在房中来回踱步。

奕让荣禄刺杀洪秀全,怕是不全为了我既定的策略吧?否则让洪秀全不知不觉消失就好了,何必又是新式武器又是大张旗鼓就差没有昭告天下呢?

奕…终于无法再束缚他了吗?

我咬紧了下唇。说洪仁求见。

我笑了笑,他来得倒是快!

“有请。”

下人领命下去了,不一会儿,便见洪仁慢慢向这边行来。

来至近前,他微微躬身行了个礼,道:“参见皇上、太后。”

我点了点头,问:“干王可吃了早饭没?不如一起用点儿吧!”

他笑了笑说:“多谢太后。不过在下已经吃过了,倒是打扰了皇上和太后用膳,在下唐突了!”

“不碍事。”我笑着摆了摆手,安德海知机地退下,“正好我也吃完了,我们到外边说话吧。”

说着我又看向载淳,叮咛道:“皇上,你慢慢吃,吃完了就做早上的功课,知道吗?回头额娘可是要检查的。”

他点了点头,道:“儿子知道,额娘。”

我笑了笑,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这才起身向着前厅走去。

洪仁跟在我身后,笑着说:“皇上年纪虽小,胆气却不小,又那么勤奋好学,今后我中国百姓有福了!”

“哦?干王是这么认为的吗?”我意味深长地看着他,问。

他也回以我莫测高深的眼神,答道:“当然。”

我微微地笑了。

末世朱颜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七十章

来到前厅,丫环奉上清茶,我和洪仁分别落座,喝了两口,我便屏退了左右。

“干王,今天这么早来找我,有什么事么?”我问。

他笑了笑说:“太后,不是你叫在下来的么?”

“哦…差点忘了!”我故作姿态,“我想起来了,昨晚听英王说,你对于天王之死颇有些看法,所以想问问,如此而已。”

“真的如此而已吗?”他深深地看着我,“在下斗胆猜测,在下所担心的,也正是太后所担心的!且不论行刺天王的是什么人,洪仁发一伙绝对会趁机捞取最大的利益,排除我和英王,攫取太平军的领导权。如果他们的野心再大一点,就算重启战端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对于我们和朝廷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局面。”

我点点头道:“确实如此。但其实我并不觉得这里面有太大问题。要知道他们想要兴风作浪,只能借助查找刺客的名义,只要我们能比他们更早揪出真凶,他们就算想翻什么波浪都不可能了!”

“问题是真凶是不是真能揪出来?”洪仁看着我,面色沉凝,“真凶已经逃匿无踪,他们若是存心想栽赃陷害可是方便得很呢!太后和皇上用实际行动洗清了朝廷的嫌疑,但天下有新式武器的军队并不多,洪仁发他们若见无法向朝廷泼脏水,转而诬陷玉成,可就没那么好对付了!”

我轻笑了起来,说:“干王,何必跟我拐弯抹角呢?你早就有了应付之策了不是么?”

他也微微笑了起来,低声道:“有是有,却不知这个对策是否可行。太后乃是女中豪杰,在下想请太后帮忙参详参详。”

我笑着说:“干王过谦了。不过干王所想的对策,应该跟我所想的差不多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么?”

“太后圣明。”我们心照不宣。彼此交换了个会意的眼神。

“他们能够陷害我们,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借口人人会编,机会却不是每天都有的。只要我们部署周密、出其不意,洪仁发之流根本就不值得担心。”我淡然道。

洪仁捋着胡须,叹道:“洪仁发、洪仁达兄弟,不学无术,却又执着名利,以前的天京事变就脱不了他们的干系,军中一直都有声音要求天王远离小人。只可惜天王身染重病。竟然未尽全功便已去了,徒留下小人乱政,太平军危机重重。”

我知道出于立场,他不过是想美化洪秀全,面子上别那么难看而已。面对军内重重反对的声浪。洪秀全什么时候想要驱逐洪仁发兄弟来着?不过死者为大,也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驳了洪仁的面子,我只是点了点头,道:“所以,如今太平军中地危局,只能靠干王、英王你们力挽狂澜了!对于太平军内部的事务,朝廷原则上是不会干预地,但我和皇帝绝对对于干王和英王接管太平军乐见其成!”

他看了看我,摇头道:“太后。如果此事没有你们的帮助,仅凭我跟玉成的力量,是绝对成不了事地!”

我微微一笑,道:“干王太谦虚了!以你们两位的本事,天下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不过你们若是希望朝廷提供什么帮助。尽管说。能办到的我决不推辞!”

他站起身来,躬了躬身道:“多谢太后成全。不过。玉成还要负责天京的防御,无暇分神,这事就由在下来负责了。”

“我懂你的意思。英王是条好汉,心怀百姓、忠肝义胆,乃是太平军以后的领路人。对于他来说,能够保持一种纯净地心态是再好不过了,免得又出现第二个东王。”其实我想说避免出现第二个洪秀全,但考虑到洪仁与洪秀全的情分仍在,便改了口。

他却说得更直白了:“是啊!今后的中国,应当是他们这些保持着热血冲劲去闯的年轻人的天下。为了保持他们地那份热情,这种阴影下见不得人的勾当,就让我们这些已经被腐蚀了的人去做吧!”

我不由得再次对他肃然起敬。能够放下自己的利益得失,去成就别人的辉煌,如此胸襟和远见,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那么干王,你有几分把握呢?目前虽然英王已经控制了天京,可别忘了太平军还有相当多人马驻扎在天京之外,比如说忠王李秀成,会否支持你们呢?他至今未回天京吊唁,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胸有成竹笑了笑,说:“关于这点,太后尽可放心。太平军有至少一半的人马都站在我们这边,因为这些年玉成的发展众人有目共睹,朝廷控制的区域国计民生也比我们治下改善了很多,许多人早已有心进一步跟朝廷合作了!而至于忠王,他更加不会对此次行动有任何意见。忠王胸怀天下,最在意地就是百姓的生活,只要如此做对百姓有益,他是不会拒绝的!”

我恍然大悟,想来李秀成和陈玉成早已达成了协议,这才有了今日陈玉成迅速赶至天京,李秀成却迟迟未到的形势。想必是他们约好了,陈玉成在城内控制天京,李秀成则留在城外,一是监视其他各部的动静,二是随时接应陈玉成他们地行动。

“听天王这么说,那我也就放心了。不过,天王,你打算怎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刺杀天王地刺客和兵器始终未能寻获,如果在洪仁发等人的行馆中找到相符地兵器,那…想必没有人会相信他们跟这事没有关系吧?”他狡猾地笑笑。

我会意地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洪仁发等人一向与朝廷不和,他们怎么能拿到这种兵器呢?”

虽然洪仁为了大局着想想出这么个招数,但毕竟还是不大擅长栽赃陷害的阴谋,这个策略虽然可行,破绽却太多。

“这…”他答不上来,只好问我,“依太后的意思呢?”

我笑了笑,莫测高深:“关于这个,干王就不必费心了,让朝廷来处理吧!保证不会让人看出破绽来!”

他深思地看了我一眼,并没有追问,只是作了个揖道:“如此,就劳烦太后费心了!”

我笑道:“难得干王和英王这么看得起我,能够放下成见、为天下百姓的福祉而苦心经营,我做这么点小事又算得上什么呢?只希望待一切障碍铲除之后,我们能够精诚合作,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他长叹一声,点点头道:“这是自然。既然已经破釜沉舟,就没有理由再在原地踏步。如今我们除了继续往前走,再没有退路!”

我微微笑着,没有说话,心头却涌起雷同的情感。

事到如今,我又何尝不是没有了退路?正如洪仁所说,不论使出什么手段、背负多少罪孽,我都只能继续走下去,直到再也走不动的那一天!

末世朱颜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七十一章

送走了洪仁,我长长吁了口气,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虽然跟洪仁的商谈很顺利,但心中的纠结却始终无法消除。奕是我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助力,然而他的野心从以前就显露无疑,不论是我还是咸丰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事实上,从我开始掌权起,就不遗余力去遏制他的野心,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算得上是个奇迹了。虽然我成功扶植了奕来限制他的权力扩张,但毕竟他的势力根深蒂固,从咸丰时代起就对皇权产生了重大影响,不是奕短短五年的经营所能比拟的。而且奕本身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不能完全倚赖他的力量。

如今,奕担任议政王多年,无论权势、名利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而显然,一直以来我所延用的手段已经无法再继续压抑他的野心,所以才会背着我要荣禄干出这种轰轰烈烈的“大事”来。他对于与太平军的合作并不看重,或者说并不如我一般看重,他想通过这件事谋取对太平军的绝对掌握,因为新军的成功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他坚信太平军再也不是朝廷的对手,他想除掉他们!

这一切他从未对我说起过,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都已经埋下了我们之间分裂的隐患。作为旧皇室的中坚人物,他注定不会全盘接受我的革新主张,现阶段或许还可以维持着一定限度的相安无事,然而随着革新的深入,有朝一日他必定会成为我革新路上的障碍,我不能放任一个可能挡在我前进路途中的障碍发展壮大。

但我也不能过度处罚他,那样会造成朝局的动荡,对刚刚缓过气来的大清朝廷来说无异于又狠狠地插上一刀。而且就冲着他这些年来对我的支持,我做不到那么绝情。

所以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一些别地事情,敲山震虎。希望能对他有些警醒作用,能够让他有所收敛。正好这次的太平军事件。[首*发堂}给我送上来这么一个借口。

这是在听过洪仁地打算之后的灵机一动。对于如何解释洪仁发等人拥有朝廷的新式武器,在我想来很简单,只要证明朝廷中有人跟他们内外勾结就行了。而这个“徇私舞弊”地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长期驻扎、监视着太平军行动的胜保。他离开京城的视线已经很久了,做了些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依照他的人品和性格,说他在这几年间都规规矩矩做事怕是没有人会相信吧!我给他安上个“监守自盗”的罪名说不定还真就有这么回事呢!

而胜保乃是奕的亲信,一直以来仗着议政王的名头,在同僚之中耀武扬威。早就有人看他不顺眼了,尤其是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只是我碍着奕地面子,往往有些偏袒,很多事情都不了了之。如今我要给奕一个教训,拿他开刀的话。绝对不愁没有人落井下石,很多人都会很乐于“揭发”他的恶行的!

现在我只祈祷这个做法能够奏效,那么剩下需要头疼的就只有如何去安抚奕,让他能够继续成为我治国地助力了,可是怎么样才能安抚得了他呢?

我再次深深地叹了口气。

不管我如何为了内部的权力争夺而伤透脑筋,洪仁的计划倒是进行得十分顺利。在陈玉成强大的军事实力背景下,洪仁发等人根本没有翻起太大的波浪就被制服了。从他们的家中搜出了杀害洪秀全的“凶器”,伪造的人证物证令他们百口莫辩,而从被“揭发”的胜保那里。我们也得到了令人惊讶地信息,洪仁发他们还真的就正在跟胜保谈判,希望能购买几支朝廷的新式武器来栽赃陷害陈玉成他们,胜保被巨额的贿赂买通,正准备交易。就被我们抓了个正着。

这倒也好。省得我还要背上个“陷害忠良”的罪名。

洪仁发等人地下台预示着太平军中保守势力地日落西山。陈玉成和洪仁立即着手接管了统治权,借着为天王报仇的机会将洪仁发等人地势力一网打尽。而李秀成也在地方顺利收编了大量太平军所属,仿佛在一夕之间,太平军就落到了亲朝廷人士的手中。

我和载淳作为名义上的旁观者,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变化,看着事态向有利于朝廷的方向发展,尽管并不惊讶,还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太后,一切都照着您以前预言的方向走呢!朝廷果然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太平军,太后的英明神武,奴才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安德海在我身边谄媚着,他一直跟着我,将我的计划和谋略都看在眼里,这番话倒也不是全然的夸大其词。

我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以为洪仁他们真正倒向的是朝廷?”

“难道不是吗?”香儿诧异地问。

“当然不是。令他们改变的,不是朝廷,而是朝廷所做的事情,带来了中国国力的发展,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能够抵抗住外敌的侵略。”

“额娘,你的意思是,因为朝廷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才会倾向于朝廷,如果朝廷做不到,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做法,对吗?”载淳听完,问道。

我看着他,笑了,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道:“皇帝,你要记住,用武力服人永远是最笨的方法,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那么要如何屈人之兵呢?对朝廷来说,没有比做出实际的事情更有说服力了!中华民族从来就不乏聪颖奋进之人,他们心怀国家、心怀百姓,不为私利、不畏强权,只要朝廷能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决心,能够让他们知道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并且是切实有效的,不用刀兵相向,他们自然就会团结到朝廷周围,为这个国家奉献出所有的力量。所以想要国家安宁、中华富强,朝廷必须身先士卒,带给百姓希望,指引他们方向,这样才能将中国人都拧成一股绳,不畏任何艰难险阻,齐心合力、奋勇向前!”

“那…额娘,怎样才能带给百姓希望、指引他们方向呢?”

“让百姓们看到中国的胜利,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自然就有了希望。而只要我们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努力睁开眼睛看世界,学习人家优秀的成果,跟我们几千年来的精髓结合起来,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就能让自己保持不败的态势,永远走在世界的最前面。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引领着中华民族去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为此,必须吸纳一切有益的、进步的因素,而摒弃一切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东西。”

“就像火器必然代替刀剑,所以我们必须大量引进火器,逐步淘汰掉刀剑,一样的道理对吗?”

我讶然看向他,他小小年纪倒是知道得多!

“是的,淳儿,你说得对。但刀剑之术乃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并不是全然的无用,至少可以令我们强身健体、激励我们自强不息,这倒不是应该全然否定的。”

他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额娘。我们要不断吸收别人好的东西,淘汰我们不好的东西,而那些虽然不合时宜,但并不是无用的东西要加以改良或者另外想办法让他们物尽其用,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对吗?”

我讶异于他的聪明和早熟,欣慰地点点头,说:“淳儿,你虽然还小,却已经懂事了,额娘很高兴!但你要记住今天的话,以后不论发生了什么都不能违背这个宗旨,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帝王!”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末世朱颜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七十二章

这时,一个小太监在门外探头探脑,我一瞟眼看见了,皱了皱眉头道:“什么人?在那儿鬼鬼祟祟干什么?”

那小太监急忙走进来,打了个千儿道:“启禀太后,议政王派人送了封密信来。”

我微微一笑,立时猜到是什么事情,于是道:“拿上来吧。”

小太监于是从袖子里摸出一封信,交到我手上。我打开来看了,果然是为了胜保的事。他是奕的亲信,如今被我法办了,奕能不为他说情?

“去告诉送信的人,就说我知道了,让他回去吧!”

“喳。”小太监应着,出去了,不一会儿又走回来说,“启禀太后,那人说请太后赐个准定的答复,他也好回去复命。”

我不由得心头火起,冷笑一声道:“他好大的架子!竟然敢逼着太后给个说法?!好,我就给他个说法!小安子,去,赏他二十大板,这就是哀家的说法!”

安德海觑了我一眼,确定了我不是在说笑,急忙应了一声“喳”,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听到凄厉的声音大叫着“太后饶命”,和杀猪般的惨叫声。

惨叫声响了二十下之后,慢慢减弱了下去,又过了一会儿,安德海走进来说道:“回太后的话,二十大板已经打完,奴才命人给他上了药,然后打发走了。”

我满意地点点头,道:“你做得很好。”

安德海眉开眼笑地站回我身后。

“额娘,六叔要你做什么啊?”载淳好奇地问。

我没有回答,只是笑着对他说:“淳儿,你要记住,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一定要牢牢掌握住该你掌握的东西,不能让任何人染指,也不能让任何事物挡在你的前面。”

他精灵地并没有追问。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随着太平军局势的一步步稳定,洪秀全终于可以下葬了。此时天京已经完全为洪仁和陈玉成控制。李秀成也终于回来了,一起参加了洪秀全的葬礼。载淳在我的授意下,并没有以皇帝的身份。而是执后辈礼拜祭了洪秀全,此举得到了太平军上上下下极大的赞誉,为太平军和朝廷地全面合作进一步扫清了障碍。

葬礼过后,我也完成了此行的使命,便准备回去了。

临走之前,前一夜,陈玉成特地设宴来为我饯行。

他还是住在原来地宅邸中。宴会上洪仁和李秀成都来了,我们四个主宰了太平军命运的人平生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坐到了一起。

陈玉成率先举起了酒杯,慨然道:“太后,你明日就要回京城了,且容在下敬你一杯。为太后饯行。”

洪仁和李秀成纷纷举杯,我也大方地一饮而尽。

洪仁喝完,又为我们斟上了满满一杯,叹道:“太后,我平生只先后敬佩过两个人,一个是天王,另一个就是你!虽是女流之身,胸怀见识却无不广阔,每每令我们这些大男人自愧弗如!若不是你。太平军不知已经变成了什么模样,中国也不知会被洋人欺侮到什么程度。你为我们、为中国所作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如今能走到这一步,也是靠了你地支持和感召。来。我敬你一杯。为太平军、为中国,干杯!”

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了。为了能不让中国人打中国人。为了能使中国人团结一心、谋求发展,我绞尽脑汁、历经艰难,好不容易才能有今日的成就,洪仁的一番话,引得我心潮澎湃,往日一幕幕仿佛电影胶片一般回放在我脑海中,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干王、英王、忠王,我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道理: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责任为我们的国家尽一份力!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停止无谓的武力对抗,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坐下来说地呢?如今中国需要赶上洋人们的步伐,甚至超越他们,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办到。我只希望,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内战、再也不要意气用事,大家一起努力,为实现中华的腾飞而努力!”

“说得好!同是中国人,有什么话不能坐下来说呢?为什么一定要刀兵相向呢?”陈玉成再次举起了酒杯,“为中华之腾飞,干!”

我们再次一饮而尽。

接下来换了李秀成。他看着我,笑了笑,说:“太后,说实话,从和谈开始,我就一直对朝廷的诚意心存疑虑。及后和谈达成,我也一直提防着朝廷,就怕你们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名义上停战,背地里却谋划着消灭我们。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玉成能在你们的支持下发展得那么快,当我们治下地百姓还在为生存而奋斗的时候,你们却已经开始赶上列强的步伐。事实证明,你们的那一套才是对的,我李秀成如今心服口服了!太后,我敬你一杯!”

我笑着说:“忠王,你言重了!不论我们双方,为的都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只不过方法不同而已。朝廷现在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全部都对的,还有许多急待改进之处,需要你们地协助和监督。希望今后我们双方能够精诚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令中国蒸蒸日上。”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或许是大局抵定后的放松,或许是酒精的作用,又或许是大家都预料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能够如今日般相聚,我们纷纷都放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就像多年的相交好友一样,尽兴而散。

陈玉成看了看天色,然后对我说道:“太后,夜深了,不如让我护送你回去吧!”

我正待推辞,却见洪仁和李秀成都笑着说:“这是应该的。太后乃是如今中国地顶梁柱,可不能出差错,玉成送送是应该地。而且让一位女士深夜单独外出,在洋人的礼节里可是非常不礼貌地行为哦!”

我不由得笑了,再也没办法拒绝,只好答应了下来。

于是我登上马车,在陈玉成的护送下向着行宫走去。

末世朱颜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三部 中华魂 第七十三章

深沉的夜,除了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听不到一丝声响。

从不时飞起的车帘缝中,只能见到几点昏黄的灯光摇曳在夜空中,显得有几许凄凉。车窗外投映着朦胧的人影,那么虚无缥缈,仿佛不是真的,整个世界就像只剩下了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