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应该给嘉南郡主一个教训,不能让她再这样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否则以后还会闹出更大的事端来的。

左以明明白熊正佩的意思,可他有自己的打算。

这个世道,已经不能用好或是坏去衡量了。很多从前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堂而皇之的发生了,很多从前大家遵循的规矩现在却开始快速的崩塌。很多人会觉得姜宪不好,他看来,姜宪比很多人都要好很多,至少她做坏事也做得坦然,不骗人,光明磊落,不像有些人,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手段龌龊,行事下流,还要陷害无辜的人给他们背黑锅。

“主要还是看皇上是什么意思?”左以明笑道,“我们毕竟都是当差,做多了,未必就能讨好皇上。皇上这几年也渐渐有了主张,不是你我能撼动的。”

“可郡主杀的是朝廷命官…”熊正佩不甘心地提醒左以明。

“朝廷命官也是皇上的臣子啊!”左以明再次道,“皇上要是不高兴,我们什么也做不成。”

除非是像汪几道一样去求皇上。

可在皇上眼里,嘉南郡主杀了个小官员根本就没有他沐浴戒斋重要。

熊正佩感觉到了自己和左以明的差距。

他没有了赵翌,什么也不是。

左以明没了赵翌,他还有左家。

他所依靠的,是左家。而左以明一直是靠家族庇护的,换个皇帝,大不了他在家丁忧几年,还可以趁机教教族里的孩童,培养几个进士和举人。

在这点上,左以明和熊正佩是没有办法统一。

熊正佩失望地走了。心埋却隐隐明白,还是左以明的办法妥当。

时序很快到九月底,赵翌已经回了宫。

他无意间在群臣的影子里发现了蔡定忠。

赵翌也就想起那一千两银子来。

他让身边的内侍招了蔡定忠上前说话。

赵翌的辇轿宽敞明亮,华美中又不失风雅。

蔡定忠挂着两个黑眼圈上来给他行礼。

赵翌道:“郡主的一千两银子赔给你了吗?”

姜宪那边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别说银子,就是句道歉的话也没有。

蔡定忠明明知道自己此时应该温顺些,可他却没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坏脾气,笑道:“喜主可没觉得这有什么错的?臣不敢要郡主的赔银。”

这就是不满意他的决定了?!

赵翌非常的不满。

蔡定忠无意间犯了赵翌的逆鳞。

赵翌冷冷地道:“朕这就让人传旨给嘉南。”说完,叫了行人司拟旨,只是那一千两银子的赔偿却是说也没说。

蔡定忠这才冒出冷汗来,知道得罪了赵翌。

连个实际上的惩罚都没有,又怎么能算是责处?

他又怎么向蔡氏族人交待?

外面的人又会怎么看待他?

蔡定忠此时后悔极了。

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派人去向姜宪讨那一千两的赔银了。

好歹那嘉南郡主也算是被皇上教训了一番。

至于姜宪,收到圣旨,已经是十月,既然只是让她给蔡定忠赔个不是…她不是外嫁的郡主吗?没有奉圣,不得承受意进京,当然是哪天进了京才能去给蔡定忠赔不是。

她把圣旨束之高阁,开始准备春节的节礼。

可俗话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考虑到谢元希的年纪不小了,陆谢两家最终把婚期定在了十一月十日。这样俩人能早点成新,谢家了有了主持中馈的妻子,谢元希也能早点去帮李谦——这是李谦兼任陕西行司的第一年,需要拜访的人比较多,来拜访他的人也比较多,琐事很多,少不了谢元希帮忙。

两人给陆谢两家都准备了厚礼。

陆家大小姐进门的第一天就由谢元希带着来给姜宪和李谦问安。

姜宪看着把头发梳起来,露出光洁额头的陆大小姐抿了嘴直笑,道:“以后得称你为谢太太了。”

新晋的谢太太羞红了脸,低着头,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好。

姜宪就邀请她:“你未出阁的时候就和我交好,如今嫁到西安来了,没事的时候就更应该来我这里坐坐,我也有个伴。”

谢太太红着脸点头。

坐在姜宪身边如乖乖女的李冬至朝着谢太太眨眼睛,道:“嫂嫂可要常来看我们。”

谢太太赧然地笑。

第649章 参加

送走了谢氏夫妻,太原那边送来了喜帖,金宵和安国公府大小姐的婚事定在了明年的二月二十六,请李谦和姜宪去喝喜酒。

李谦是官吏,不能随便离开治地,能不能去还两说,但姜宪是闲着的。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金家我专程给姜宪送了一张喜帖。说她是大媒人,请她务必要回太原喝喜酒。还在喜帖里夹了张便条,说给她准备了媒人鞋,大多还是从江南买回来的。

姜宪一看就知道是金宵的手笔。

只有他才会这样和她说话。

姜宪大笑,把喜帖给李谦看,道:“看样子我不回去还不成了?从江南买回来的媒人鞋啊!也不知道是不是说大话?我要是不回去,岂不是便宜了他。”

姜宪说这话的时候眉眼飞扬,说不出来的快活。

李谦心里就直冒酸泡。

什么时候姜宪说起金宵也这么高兴了。

从前姜宪只对一个人欢喜的。

可这一点点小小的情绪又不能宣之于口,否则岂不是显得他非常的小气。

李谦只好在床上折腾姜宪。

姜宪不知道李谦又发了什么疯,好不容易好一点,又开始了。

但也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李谦又别有一种英俊,让她心动。何况两人在一起久了,她的身体也渐渐习惯了他,虽有些吃力,却也有别样乐趣,姜宪也就不管他了,随着他疯去。

李谦看着就有些不得劲。

这样温顺的保宁只会显得他很恶劣,不像个男人。

他的脾气像突如其来的风暴来的快,去得也快。

他们的床第间又恢复从前的温柔绻缱。

姜宪松了口气,时序已经进入腊月。

喝了腊八粥,李冬至就要回太原去过年了。

来西安一年多,她长高了一个头,亭亭玉立,和十四岁康大小姐一样高了,举手投足间已有了千金闺秀的淡定从容,眉目也越来越像李谦了,姜宪因此更喜欢李冬至,不仅给她准备了丰富的礼物带回西安做人情,还给她准备了大量的衣裳首饰回去好交际应酬。

李冬至很是感激,离开西安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拉着姜宪的手不想走,眼泪朦胧地道着:“嫂嫂你要早点回去!”

姜宪对李冬至是爱乌及屋,哪里会因为李冬至缘故就舍得离开李谦,闻言自然只能含含糊糊地安慰了李冬至一通。

李冬至还以为姜宪怕太忙,不好给她一个准确的回答,哭过之后倒有点后悔自己提了无理的要求,直到马车走了很远,西安的城墙看不见,她才回过头去。

之后姜宪也和李谦商量好了,金宵的婚礼两人是一定要参加的。姜宪过了元宵节就启程,李谦骑马过去,二月二十日启程。回来的时候也是李谦先回来,姜宪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带着护院坐着马车回来。

姜宪这边忙着过起年来。

京城的晋安侯府的太夫人却把蔡定忠骂了个狗血淋头:“我们府里死了个人呢!不是什么小猫小狗,是我们府里出过仕的子弟,你居然就这样算了。你还是不是个男人?你怎么做人家的长辈?”

蔡定忠直皱眉,有些不悦地道:“娘,那您让我怎么样?皇上不是已经补偿给我家一个荫恩了吗?我难道还能和皇上去拼命不成?”

晋安侯太夫人闻言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有喘过气来,等喘了过气来,已不想和这个儿子说什么了。她吩咐身边的人:“我要去见东阳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