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期间沈强联系了她很多次,各种想方设法的打钱寄东西,她都没理会。

甚至沈姑姑委婉帮说情,也被沈安怡轻描淡写岔过去了。

本来沈强出轨归出轨,到底宠了女儿这些年,父女之间还是很有些感情的。可是赵霞弄成这个样子,沈强从来没有过来看望过,仿佛离了婚就是彻底的陌生人一样了,就好像赵霞的情况他完全没责任一样。沈安怡对这个父亲是彻底寒了心。

也许他认为离婚时给的房子跟钱已经足够对得起赵霞,赵霞会抑郁是自己的问题,跟他没有关系。

沈安怡觉得这样的话自己以后给这父亲寄钱就是,也没必要考虑其他了。

曾经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一家三口,早就在沈强跟女下属搞一起时就支离破碎。

一个家要圆满要幸福,只能是所有人都想好好过日子。

但凡有一个人不这么想的,这个家就必然会蒙上阴影。

单方面的付出也许能够换来表面上的和平,然而这终究是短暂的…这些道理很多人未必是不知道,只是不愿意知道。

赵霞的确在其中执迷不悟了很多年,然而沈安怡认为这不是自己母亲就要受到这许多折磨的理由。

所以她永远不会原谅沈强。

母女重逢之后没多久,沈安怡跟宁光商量,想卖掉县城的房子,带着赵霞去其他城市定居。

因为赵霞抑郁的事情虽然县里不知道,然而她“不当心掉河里”,以及被沈强甩了的事情,县里很多人都知道。沈强这会儿又高升了,已经在县政府里做领导了,还给谢柔柔安排了工作…谢柔柔给他生了个儿子,据说满月跟满周都大摆酒席,办酒宴的酒店外豪车如云,四面八方众多工厂的老板都专门赶过来道贺,礼金高的吓人。

沈强当时还给沈安怡打了电话,问她回来不回来看弟弟,当时正站在远处悄悄观察母亲的沈安怡直接挂断了,话都懒得跟他说一句。

总之沈强跟现在的妻子在县里风头很劲,作为前妻,赵霞很难不被指指点点。

她的抑郁才好,沈安怡不想她因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到第二次刺激。

戴振国跟宁光很赞成这想法,帮着母女俩收拾东西,寻找买家…一番忙碌之后,两人在县汽车站送走了沈安怡与赵霞。

而他们自己在县里其实也呆不久了。

因为戴蔚要上小学了,按照沈安怡的建议,县里的小学肯定是不如省城的小学的,为了女儿的学业,他们也不想继续在县里盘桓。

戴振国在陪着赵霞外出看病时,就已经在大城市物色起了商铺。

等把这边的一些事情处理掉,他们也要离开县城了。

只是两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即将动身时,已经早就被忘记的宁家,忽然找上了门。

来的是宁福林,他特意找过来当然不是为了同宁光叙旧,而是来找宁光给宁宗捐骨髓以及拿钱的。

宁宗患了白血病,宁月娥夫妻都给他配过型,然而失败了,宁福林与褚老婆子恨不得拿命跟他换,然而他们年纪太大,身体不合格了。于是他们想到了宁光。甚至不仅仅是宁光,戴蔚是宁宗的亲外甥女,也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宁光面无表情的听着,居然发现自己一点也不生气,内心可以说是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多少年了,为什么这些人还是这样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是他们手里的一坨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她不耐烦的打断宁福林絮絮叨叨宁宗受了多少苦多么不容易你这个姐姐应该怎么怎么对他好的废话,直接问:“他怎么会得白血病?”

宁光问的时候不无恶意的想,没准是小时候欺负自己的报应?

她还记得那次自己病的奄奄一息之后缓过来,弟弟那天真残忍的话语:“我以为你会死掉呢,那我就能看到死人了,谁知道你没死啊?”

嗯,她没死,不过这个弟弟没准就要自己亲自变成死人了。

宁光在心里呵呵哒,宁宗要是死了她真没什么心疼的。

所以比起沈安怡的家庭来说的话,宁家这种家庭有一点好,就是它将一个人的感情磨灭的非常彻底。

沈安怡最大的痛苦,主要还是沈强跟赵霞尽管不相爱了,却还是爱她的。

而宁光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负担,唯一一个还有点牵挂的就是苗国庆了。

但现在来的是宁福林,说的是宁宗,宁光心情简直平滑如镜。

宁福林不知道她想法,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宁光就算再跟家里过不去,跟宁宗总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姐弟。宁宗都得了这么大的病了,她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

所以闻言一五一十就说起了经过…说的过程他几次哽咽的讲不下去了。

宁光边听边梳理,觉得也难怪这牙牙这么痛苦,因为宁宗本来其实不一定会得这病的。

他得白血病,跟家里希望他能长高长壮,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黎明镇的化工厂早就污染了全镇的水,只是很长时间都没人发现——宁家按照医生的叮嘱,天天给宁宗补充蛋白质,尤以鱼虾等水产为多,这些水产里,都积了化工厂污水渗透出来的毒素,之前赵霞去戴家村吃宁光的喜酒,觉得鱼肉不对劲,苗国庆夫妇回家,吃出鱼虾有汽油味,就是被污染的征兆。

然而赵霞在戴家村就住了一晚上就走了,苗国庆的质疑被宁月娥随口打断,都没在意。

褚老婆子跟宁福林起先根本没想到这些,因为当年化工厂的污水泄露进鱼塘,鱼是都死了的,这个事情朝阳村的人都知道。他们所以觉得只要买活鱼就没有问题…却不防化工厂开在镇上多年,日积月累之下,污染的范围早就超过了众人的想象。

红色的稻米,死掉的鱼,不过是严重到一目了然的情况。

更可怕更隐蔽的是肉眼无法立刻察觉到的。

宁宗也是前不久各种不舒服,被送到县医院查出来后,宁家上下都是晴天霹雳,谁知道这时候医生看了眼地址,说:“又是黎明镇的啊?”

他们觉得不对,追问之下才晓得,黎明镇单是这个月就确诊了近十个白血病了,基本上都是少年人,基本上都是男孩子,基本上都是备受重视…成年人当然也有,甚至其中一个宁光还认识:就是她初中时候的班主任,姓吴的那个。

家长们汇聚到一起一交流,发现都是出于让孩子补身体或者长高点补补钙之类的想法,长期给孩子吃鱼虾之类的荤腥。本来是一番爱子之心,不想却在层层叠叠的毒素里,变成了孩子们的催命符。

反倒是不受重视的美头们,以及家里的长辈,或者没有这样的待遇,或者自己舍不得吃,躲过一劫。

这结果对于将儿子当宝贝的人家来说是什么样的打击都不用讲,此刻的宁福林比起宁光当年夜奔而去时,老了岂止十岁?

开门的瞬间宁光甚至根本没认出他来,还以为是谁家老人走错了门。

本来对宁宗的生病漠不关心的,听完经过宁光倒有些愤怒了,不是为了宁宗,而是为了那片土地。

她曾经以为自己非常的痛恨黎明镇,痛恨朝阳村,因为她这辈子在那地方流过太多眼泪,伤过太多的心,吃过太多苦头。

可知道那个曾经草木葱茏碧水清清的故乡,已经面目全非时,还是感到了发自肺腑的悲哀与难受。

宁光想起来当初赵建国想套路自己时,曾经在一个水塘边跟自己说话,那水塘有个小泉眼在底下,村里人一直认为那边水很清澈很干净,她也是这么想的。但那水塘里,没有任何的鱼虾,只有一些乌糟糟的水草乱七八糟的生长着。

这在黎明镇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因为鱼米之乡的称号不是白叫的。正常来说,一个水塘,就算没人放小苗下去,只要存在一个礼拜以上,就不可能没有小鱼小虾出现。

当时也是无知没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心惊。

那水塘距离化工厂排污的臭水沟,足足两三里路。

这样都被污染了,何况其他的水源呢?

而朝阳村虽然在宁光走之前就通上了自来水,却经常停水,而且乡下人过日子精打细算习惯了,更愿意用不必花钱的井水,而不是需要花钱的自来水…宁光皱皱眉,觉得不忍心想下去。

她看着宁福林,缓缓开口:“既然知道跟化工厂有关系,你们没找过化工厂吗?”

第一百零七章 宁家的打算

宁福林等人当然找过化工厂,然而没什么用。

化工厂根本不承认黎明镇上的孩子们生病跟他们有关系,家长们在厂子门口吵了半天,非但进不去,连个稍微能做点主的人都没出来。他们想强闯,厂里一边叫保安拦着,一边就报了警。

警察到了之后了解了下情况,就劝宁福林他们散去,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证据证明孩子们的病与化工厂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再聚在这儿不走,还想闯进去的话,就是扰乱生产秩序,要被拷回派出所处理的。

这在家长们看来自然是警察也被化工厂收买了——他们的悲愤无能为力,而且孩子们的病情也不能拖,所以被从化工厂赶走后,聚集起来讨论了一下,觉得跟化工厂的斗争还能缓一缓,反正化工厂暂时也跑不了,但必须立刻给孩子们求医问诊了。

宁福林说到这里看着孙女:“听说你跟赵霞母女关系都不错…赵霞的老公之前好像就是管着环保局这一块的?”

他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宁光更糟心了,沈强之前岂止是管着环保局的?黎明镇上那个化工厂能开到现在,跟沈强绝对大有关系!不然他能过的那么滋润?

偏偏这人还是沈安怡的亲爸,对沈安怡也不算完全恩断义绝…宁光不免想到,化工厂的事情就这么继续下去,黎明镇的人铁定要倒霉,甚至时间长了之后,更远一些地方的人,都要遭殃。可要是化工厂被关掉,八成也会牵连出沈强这些包庇的官员。到那时候,沈安怡会是什么心情?

她烦恼了一阵,就打发宁福林走人,决定单独跟戴振国好好商量下。她现在已经很习惯有事情跟戴振国讨论了,戴振国也是。早先结婚那会泾渭分明过不来就散的想法,不知不觉已经被抛到了脑后。

宁福林没拿到钱,也没得到孙女跟曾外孙女会给宁宗捐髓的承诺,倒是就接了逐客令,登时大惊:“你不管你弟弟了?”

“我为什么要管他?”宁光莫名其妙的说,“当初我怀着蔚蔚在县医院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们宁家谁管过我?我所谓的弟弟让我伺候了那么多年,也没见说来县里看我一眼。我能活到今天,蔚蔚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我遇见了好心人,可不是你们宁家帮的忙!既然如此,宁宗病了残了死了,关我什么事!”

这番话她说的干脆利索,却没多少情绪的波动,可见完全没把宁家放在心上了,甚至都不是耿耿于怀的怨恨之后的报复。

宁福林听了出来,既懊恼早知今日当初不该太过寒了这孙女的心,又惊讶于宁光的决绝:“当年你跟人私奔丢尽了家里的脸,又不长眼睛看中个人面兽心的东西,我们不来看你难道不是应该的?你之所以会沦落到那样的处境,完全是你自己作的,你要是好好的在家里…”

他说着就是一股怨恨升了起来。

如果当初宁光好好的在家里,叫宁家把她嫁给那个智障换了大笔的彩礼,家里有了钱,要给宁宗补充营养的时候,还会给宁宗天天吃便宜的鱼虾吗?肯定是选择外地运过来的牛羊肉甚至海鲜了。甚至为了宁宗的教育,索性搬来县城买房子定居…那样宁宗又怎么会生病?!

这一切都是宁光不听话造成的,她自己害了自己也就算了,却害了宁宗,害的整个宁家如今风雨飘摇的没了希望…现在让她拿钱,让她跟女儿捐髓,根本就是让她将功赎罪,可她连这样的事情都不肯做…

宁福林越想越恨,冲上去就要打宁光:“我把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贱货…”

以前宁光在家里的时候,宁福林打她的次数虽然不多,可宁光从来没能反抗过的。但现在不一样了,戴振国一直在里间听着动静,闻声夺门而出,直接拎着宁福林的衣领把人推出门外,还扔下一句警告:“小光现在是我们家的人,你敢动她一根手指试试!”

宁福林还想砸门,叫出左邻右舍来听听宁光这个不孝的孙女是怎么个心狠手辣不念亲情的,可没砸几下就被戴振国开了门,将人直接拖大街上扔马路牙子了,还说他再闹的话就直接送他回黎明镇去——不过看着他头发花白腰背佝偻的样子,戴振国犹豫了下,到底还是说了句,宁家以前对宁光太过刻薄,现在遇见了困难却头一个想到宁光,正常人怎么可能接受?

他让宁福林先回去,自己跟宁光好好的谈一谈。

但他回去之后,跟宁光才开口就被毫无转圜余地的回绝了。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且不说他们夫妇这几年虽然攒了些家底,可之前带赵霞看病已经开销掉不少,就说为了戴蔚的教育正打算往大城市去呢,到了那儿得重头开始,什么不要钱?

至于说人命重要要不让戴蔚就在县里念书…这话连戴振国都不会说出来。

毕竟戴蔚是他女儿,就算不是亲生的,如他当年跟戴父戴母说的那样,襁褓里当自己的养这么大,跟亲生的也没什么两样了。宁宗说是他小舅子,可双方基本上没什么交集,而且宁宗当年对宁光也不好,宁光这个亲姐姐对他不但没什么感情,还充满了厌憎。

宁宗的事情再要紧,怎么可能要紧的过戴蔚的前途?

至于捐骨髓,那就更加不可能了。戴蔚才多大?体检时抽个血,一群大人都要围着心疼个半天呢,何况是捐髓?这要是个陌生人,宁光说不定还会心生怜悯,跟女儿商量下,问问她肯不肯吃这个苦头。

可现在需要救命的是宁宗,宁光别说让戴蔚上了,自己都不会受这个罪。

从小到大,宁家人都觉得宁光为宁宗牺牲是应该的。以前宁光落在宁家手里反抗不了也就算了,但现在她成了家,有了女儿,能够自立了,凭什么还要受宁家的辖制?她又不是天性犯贱!

不落井下石嘲笑宁福林这是报应,宁光认为自己已经对宁家足够体贴。

人死不能复生,一颗被冷掉的心也是一样。

戴振国习惯了对她千依百顺,见她态度坚持,虽然觉得宁福林一家子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很是可怜,毕竟宁光跟他们断绝关系后,他们也就宁宗一个指望了,好吧他们从头到尾就指望着宁宗,如今宁宗得了这样的病,要是真的救不回来,这一家子的人以后大概也就是活一天算一天了。

然而妻子不愿意,戴振国也不想勉强她。何况平心而论,宁光会拒绝救助弟弟,也是宁家自己作的。

倒是戴父戴母有点担心:“这样会不会被人家骂啊?”

其实他们也不想宁光伸这个手,宁光刚跟戴振国结婚的时候,他们还想着对宁光母女好一点,好感动宁光给戴振国生个孩子。可这几年过来了,夫妻俩都没有要二胎的意思,他们也不做那样的打算了。既然戴蔚已经改了戴姓,就定定心心疼这个孙女。

他们当然不希望宁宗的事情,牵累到自己孙女的栽培计划。

毕竟不说感情,纯说利益的话,他们儿子戴振国以后可是指望戴蔚养老的。戴蔚将来有成就,戴振国还不是跟着享福?

只是老两口觉得宁家毕竟是宁光的血亲,要是把事情闹大了,孝道压下来,宁光的名声怕是不好听。

宁光倒是无所谓:“反正我们要搬家了。”

而且就算千夫所指,她也不会低这个头——就好像之前说过好几次那样,被万人唾骂奚落她为什么要怕?她小时候又不是没过过这样的日子!

那时候村里上下指指点点,谁都可以踩她一脚…那会儿她才多大就能熬过来,何况是现在?

她打定主意坐看宁宗自生自灭,可宁家到底不肯放弃,宁福林回去之后等了几天不见戴振国的消息,觉得被骗了,思索再三,将在外面打工的苗国庆喊了回来,让他去找宁光。

如果说宁光现在对宁家上下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感情,大概也就是在苗国庆身上了。

但即使父女重逢,宁光仍旧不愿意帮宁宗,她跟苗国庆说,让苗国庆以后跟着自己过日子,她给阿伯养老,甚至愿意跟宁月娥离婚再娶个她也无所谓,只要苗国庆过的高兴就行。

然而苗国庆踌躇良久还是摇头拒绝了,他说宁宗毕竟也是他儿子。从前他护着宁光是觉得宁宗有全家人的疼爱,只有宁光没人管,还要被打骂,所以他站在宁光那边。但现在情况反了过来,宁光过的有滋有味,宁宗却得了那样的病…所以他现在要站在宁宗那边了。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愧疚,是觉得对不起女儿。

而坐在他对面的宁光也确实在流泪,可不是为了阿伯的“变心”,而是难过于:“当年阿伯心疼我,现在心疼宁宗,可是您什么时候,心疼一下自己呢?”

苗国庆有片刻的怔忪,然后就有些感动有些惭愧的笑了,说他都这把年纪了,也没什么想头,身边的人都过的平平安安,有吃有喝,他这辈子也没遗憾了。

“阿伯不恨苗家?”宁光心情复杂的看着他,“不恨你那个后妈?也不恨宁家?”

苗国庆叹口气:“早先年,也恨过,尤其恨我阿伯。毕竟我后来的姆嫚不是我亲的,她不喜欢我,为了她自己的儿子算计我,也是正常。可我到底是阿伯亲生的,阿伯却不管我死活,明知道后来的姆嫚怎么对我的,也没有干涉的意思…心里怎么可能不恨呢?但后来日子过着过着,恨他们也没什么用,就不想这些了。”

至于说宁家…

苗国庆沉默了会儿,“宁家虽然对我不算好,至少给了我一个家,不然我当初被后来的姆嫚赶出家门,都没地方去。而且也给了我一双儿女…所以阿伯对他们也没什么怨恨的,只能说这是阿伯的命吧。”

他欣慰的看着女儿,“阿伯以前总以为自己命苦,带累了小光你也是。现在看来,小光只是小时候受点苦,其实还是很有福分的。”

宁光抿着嘴,不知道这会儿该哭该笑:“阿伯,牙牙口口声声说什么命好不好的,你也信?他们以前还说宁宗是上大学发财的好命呢,比咱们父女不知道强了多少!可你看宁宗现在?他们都是胡扯,就是想让咱们心甘情愿的捧着宁宗罢了。这种话你怎么能听到心里去?”

她也不是非要挑唆着苗国庆仇恨苗家仇恨宁家,她只是觉得明明苦难就是人造成的,罪魁祸首不但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还认为这是受害者的命…凭什么?

苗国庆这种认命的想法让宁光感到心酸又愤怒。

承认自己就是凄苦的命,不就是承认自己就该受到那些践踏那些磋磨?

可大清早就亡了。

这是个人人平等的世界。

宁光无法让苗国庆改变已经深入骨髓的观念,对这个阿伯她毕竟是有感情的,所以哪怕之前下定决心袖手旁观了,最后还是给了苗国庆三万块钱。

再多就没有了。

她明确告诉苗国庆,自己的女儿戴蔚是肯定要去大城市读书的,还有夫妻俩的开销,对戴父戴母以及赵霞的赡养…是的,赵霞有沈安怡赡养,但宁光自觉受这小霞阿姨的恩惠,说是半个女儿也不为过了,所以不管赵霞需要不需要,她每个月都会打一笔钱过去,让赵霞买点喜欢的东西,这是她的心意。

在她看来赵霞比宁宗重要,甚至不因苗国庆的亲自登门而改变。

这三万块钱还是强行抽出来的,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她跟戴振国都需要节衣缩食。

三万块钱对于宁宗目前的情况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苗国庆神情黯然的回到宁家,宁家认为就这么放过宁光是不可能的,戴蔚只是一个美头,怎么能跟宁宗这个宁家唯一的根比?而且美头家只要长的好看,以后不愁嫁不到有钱人家过好日子,根本没必要花大力气栽培。

之前宁光信誓旦旦什么都不给,苗国庆出马要到的这三万块钱,让宁家看到了希望,他们决定绝对不放过宁光。

褚老婆子甚至说:“她不是口口声声要栽培那个赔钱货?要是那个赔钱货没了呢?”

那么宁光的钱不需要花在戴蔚身上,可以花给宁宗了吧?

第一百零八章 宁宗的变化

宁光太清楚宁家那些人,尤其是褚老婆子跟宁福林的为人了,他们对宁宗有多疼爱,对宁宗之外的人,尤其是跟他们有血亲的女性就有多残忍。

尤其开了个口子之后,他们的贪婪会理直气壮的壮大,不敲骨吸髓绝对不罢休…宁光所以才会建议苗国庆离开宁家,跟着自己过。可是苗国庆拒绝了,那么她跟这个阿伯的缘分,也大概只能了断了。

毕竟宁光虽然对苗国庆还有感情,这份感情到底没深厚到让她愿意为此被重新拖回宁家这个泥潭里去。

她从来都不愿意为宁家,为宁宗牺牲的,那还是她一个人的时候。

现在她有丈夫,有公婆,有娘家,有不是亲姆嫚胜似亲姆嫚的小霞阿姨,还有不是血亲姐妹却胜过一干血亲的好友沈安怡…即使心里觉得对不起苗国庆,可她也不想为了一个苗国庆,让这许多人担心为难。

因此给了苗国庆的钱之后,宁光就催着紧锣密鼓的搬了家,而且将新家的地址对一切可能告诉宁家的人隐瞒了。

这次搬家很仓促,好在戴父戴母心疼儿子媳妇,决定跟他们一起,进城之后一个帮忙带孙女,一个可以出去打点零工补贴家用。所以一番忙碌下来,很快就在新的地方落了脚。

宁家做好了准备找上他们县里的家之后,见着人去楼空,暴跳如雷,却已经为时已晚。

他们只能将精力都投入到对化工厂的追责上。

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维权之路,一度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于是他们更加的憎恨宁光了,甚至褚老婆子开始尝试各种术法,拜各种各样的神,她不是直接求宁宗能够好起来,而是希望冥冥之中能够拿宁光以及宁光的女儿,换回宁宗的太平无事。

在褚老婆子看来,宁光母女都流着宁家的血,自己这个宁家大家长,有权力决定她们的死活。

可惜冥冥之中可能也看不过眼这样的偏心,宁光杳无音讯,宁宗却每况愈下。

病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折磨着这个本来就不算懂事的半大孩子,他起初跟着宁家人一样怨恨宁光,咒骂宁光,幻想着上天能够将宁光的健康、气运、幸福以及一切的美好剥夺了换给自己,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始终寻不到宁光,甚至之前告诉他们宁光一家在城里住处的,现在也不知道宁光的踪迹了,宁宗就开始转换了仇恨的目标。

他开始仇恨褚老婆子、宁福林以及宁月娥。

这三个从前最护着他最偏袒他也是最不把宁光当回事的人,成为他恨不得生吞活剥的对象。

因为宁宗觉得,自己小时候对宁光这个姐姐不好,都是因为他们的教唆与偏袒。

如果不是他们重男轻女,给自己灌输“姐姐就是你的奴隶”、“姐姐做家务是应该的,伺候你也是应该”以及“姐姐就是长到十几岁换笔彩礼给你花的投资项目”的观念,宁光又没有主动招惹过他,他为什么要跟宁光过不去?

倘若他跟宁光关系好,宁光会忍心不管他吗?

他这太婆、牙牙以及姆嫚,口口声声说爱他说希望他好,结果呢?他们一手摧毁了他如今获救的唯一希望!

甚至宁宗想着,如果自己不是被这些人教成一个蔑视宁光、以折磨宁光取乐的弟弟,当年宁光在城里站住脚之后,是不是就愿意也接自己到城里去过日子?或者至少愿意给予一定的补贴,让自己不需要长年累月吃那些被污染的鱼虾?

那样他也不一定会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