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专业基础的确比较差,但胜在人聪明,工作态度好,虽然貌似背景有点得罪不起但还是不娇气,挺勤奋的。只要是本城的采访消息我一般都会分给她多一点,夏星合少一点,因为夏星合已经能够合格地写出让郭菁菁满意的稿子了,写点重头稿子比较适合,而黎莉多数以记者的名义出现在版面上,赚取点眼球,也算是对得起我给她的承诺。

不过黎莉写的稿子我要费心一些,叫她改很多遍,到最后我可能还得从标题到小标题到标点符号给她过一遍,并且让她在电脑边乖乖地看着我为什么要这么修改。

很快地,我明显感到她的写作技巧提高很多。

我还教她要自己制作一些写作的模版,比如文章的平行结构、嵌套结构、推进结构等分别有一篇范文或者文章的脉络分析。这种方式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媒体而言的新手便捷而快速,等形成较为熟练的写作习惯之后再提高她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

黎莉也很懂事,帮我经常传递点别人对报社管理制度呀对报社里面每个人的评价呀,譬如几乎每个人都很反感报社两个领导对网络事业部的偏袒,譬如张天菲对我做我们这个小团队代理负责人也就是本人意见最大了。

第185节:潜心修炼(5)

这个我倒是早就感受到了。那也没有办法,我就是管理经验浅,看十本书临时抱佛脚也不行啊。

不过郭菁菁挺喜欢我的,吃饭啊下班啊经常喊我一块儿。

以前我不大留意,总是说你先走,我还有点事儿,到后来她也不怎么叫我了。

有几次我主动叫她一块儿,还请她吃了一次冰激凌火锅,她立马再次回头。

有一次下班回家的时候,我装作很无意地说起:“张天菲以前在那家报社做得怎么样啊?”

“怎么了,怎么突然问这个?”

“哦,没什么,我听别人说她曾经跟她的上级领导吵了一架,后来就到这边来了…”我故作神秘地说,其实是胡说的。

“哎呀,她就是那个臭脾气,嘴巴讨厌,其实人没有什么的,挺直率的!”郭菁菁看着我小心翼翼地说。

“你不觉得她不喜欢我啊?”我也直截了当地说。

“咳!现在你算是她领导,而且年纪比她小,工龄也比她少,她这种人没意见才怪呢!其实你不用管她,我觉得你管得挺好的,对我们也挺好的,没什么架子。要她来管啊,还指不定怎么样呢!不过…”

“不过什么啊,快点说,少罗唆!”我推搡了她一下,笑嘻嘻地追问。“不过,她经常在面前说报社没有正式宣布你的职位和职责,凭什么你管我们啊?你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啊,思思?这是她问了我的啊,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跟外人说的…”

“我有关系?我有什么关系啊?不过就是以前我还在《商务》的时候,魏总来找我谈过很多次!可能她觉得我很适合过来负责时尚版块的一些闲杂事务吧,这不是创刊初期嘛,事多又杂…我呢,劳碌命,专门当螺丝钉的!我知道魏总的意思,她不外乎让我先把最苦最累的事情做了,以后哪儿需要再往哪儿搬。”

我这话可是一点儿没撒谎,一点儿没夸张。我只是表露了魏总是看上了我的资源和实力,以后谁坐正时尚版块的位子还不一定呢,万一哪天风水轮流转了,我也留个后路。

第186节:潜心修炼(6)

至于我说的这些算不算她们口里的“关系”、“背景”我就不清楚了。

“对了,我今天接到以前一个跟我关系特别铁的公关公司的电话,他们下周六在成都要搞一个发布会,你去不去?是一个内衣品牌,估计要发一套内衣当纪念品的哦!我跑成都好多次了,你去吗?”为了表达我对她的亲密和照顾,我把这个线索分给了菁菁。我也知道她垂涎服装品牌类的口子很久了,她自己以前也有些资源,不过都是本地的一些小公关公司,外地的资源她基本上还没戏。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重庆本土或者成都的发布会我一般都把消息分给其他人,但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方的大牌发布我不会分给其他人。这些关系是标志着自己在媒体圈公关界人脉资源广阔的地位,也是深切接触世界级品牌的机会。

又是一周疯狂的试刊。

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建设、推翻、重建、修补、增减。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自己认为有用的创造性工作往往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处理各种突发的问题,变动、冲突、更替、择优、放弃。

我时常会同时接到三个电话:有一个电话正讲着,突然两个电话同时进来,不管接听另外的哪一个都势必要造成正在接听的这个以及另一个无法接听,刚开始我还试图接后进来的,多几次才悟出道理来:先把第一个说完,再拨打过去其他的,是效率最高也最尊重其他人的方式。

经常在这种时候,我突然想起李懋姐来,真的很能够理解以前她所面临的那些问题。难怪她向像魏总那样的女人说话都那么短促有力!

慢慢地,我也变得把以前讲电话时的语气词、口水话、铺垫省略掉,变得简洁而直奔主题。

第187节:来去自由(1)

###(三十二) 来去自由

原本定的试刊四期后就直接做正式的创刊号。不过由于网络事业部的新的发展方略,报社作出决定:直到网络事业部将门户网站制作完成并通过初测正式成功,再以“报纸+互动网站”的新型媒体结构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正式的创刊需要网站上线后再正式推出!

如果网站一个月不上线我就得等一个月,如果三个月不成功呢,六个月呢?这个消息在报社内部再一次引发震动,很多人对这种无限期的等待非常失望,已经到岗的人员议论纷纷。

不过,这次是来自采编方面的。

我总是不够八卦,从黎莉和郭菁菁那里才听到这个消息。

某晚,郭菁菁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来:“思思,你知道不,品质生活的总监辞职了!听说他可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过来的啊,一来就是正式的总监。你说报社这么看重网络事业部会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啊?”

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脑筋有点发麻。

要是我以前一定会义正词严地说,怎么可能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这是报社紧跟新媒体的嘛!

可是,听说品质生活的总监是长期做房地产专业期刊出身的,曾经成功地制造了一本发行量8000本的杂志,仅凭这么一本杂志代理公司一年就做了500多万的广告!如果这种老江湖都辞职了,是不是代表着这次的状况不太妙啊?!

我一直也不太明白,一个网站真的能彻底改变报社的生存环境和未来的竞争力吗?我是贪图工资高,两眼一抹黑就过来了,谁知道报社定位的“报纸+网站”会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啊!?

“哎呀,你信息真是发达啊!菁菁,你说的真的啊?我也不晓得。是啊!他们网络事业部搞了一两个月了还不知道哪个时候能够搞出动静来呢…拖都要拖死,哎!”

“我才后悔死了,为什么要相信我兄弟伙说的‘魏总杜总都是报业老资格了,一个还年轻还要在集团上位的,一个还有四五年就退了肯定是要在退休前光荣一把的,他们的选择肯定没得错’…还以为是远大前程,这下好了…我真的倒了八辈子的霉噢!”

“你是不是跟张天菲相处久了,跟她一样声情并茂的了?”我打趣她,“她怎么说的?”

“她呀,她又不着急!说是再看看,还说什么以前的报社只要她想回去,报社领导对她欣赏得很,每分钟都可以回去…不过我觉得不大可能,她不是跟直接顶头上司闹矛盾了吗,回去恐怕人家容不下她吧!不过你小心点哦,我最近听她说过,‘如果时尚版块的总监职位没有人坐,恐怕也轮不到辛集思’,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第188节:来去自由(2)

看来张天菲对报社目前大力推进网络版的计划并无很大的抵制,但她对我的不服气却是越来越明显了。

很快,一个更让我震动的消息传到我耳朵里。

一天开完例行的采编工作会议之后,张轩扬在走廊里喊住了我,让我到他办公室坐坐。

我刚坐下,他满面笑容地给我倒了杯茶,寒暄了一下最近的工作状况,还特地打听了一下我们的“心理压力”,我坦言大家对网络事业部拖了新刊上市的后腿的情况颇有微词。他略略收敛堆在脸上的笑,说了几句“这个是报社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能做的就是保障这个举措能够成功”之类的套话…

抿了一口茶,他恢复了刚才的笑容和轻快的语气,有点自得地说:“辛集思,你以前的老同事老领导都要过来了,你放心吧!报社肯定会对人才有越来越强的吸附力的!”

我不露声色。

“你是说…李懋姐?”

他不答是,只是笑眯眯地盯着我。

我也试探性地接着说:“那是大好事啊!她过来主持大局,我就安心做好一个责编该做的事啦。现在的杂务太多,以前的同事们都说我们的报纸起点高,但是我的稿子写得越来越难看了呢。”

“那可不行啊,时尚版的重任你还是要担当起啊!你做得还是不错的。李懋是过来做品质生活版块的总监!你知道,这个版块更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经营型人才!李懋还特别说你现在把时尚版块带得挺像样的,比你们报社以前的很多资深主编都有爆发力呢…”

我有点怀疑他说的一切,包括李懋姐对我的评价是不是真的。

说实话,得到这个评价比我继续做什么“代总监”还要开心,因为我太了解。

如果李懋姐来当时尚版块的总监肯定比我更合适。我曾经想过,如果她继续来当我的领导,我会很平静,但也许会为以前的事情还有点尴尬。

“谢谢表扬,呵呵!她现在过来,说明她对我们报社的未来前景很看好的啊!”我也敷衍着,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

第189节:来去自由(3)

她过来成为我的同事,那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打交道,即使不像以前一样是上下级关系,但好歹她曾是我的领导,总的来说,如果我们心目中都没有芥蒂,大家在一起工作多个熟悉的伴儿总是好的!即使她过来做时尚版块的总监,我也不会有半点不高兴——如果她真的那么评价我,说明她对我还是念着旧情的,那我又要怎样做呢?

“那是当然!我跟你说,辛集思,报社领导能够有这种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整合报纸和网站的内容、经营,这需要多大的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人力构建的魄力啊!那绝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毫不夸张地说,这可是站在世界媒体实验的前沿!中国网民有多少?两个多亿!网站的流量每天只要几千几万,就相当于我们报纸的发行量一个月就可以增长几十万!这不就是传统媒体未来的梦想吗?而且还不增长纸张成本,只是用网络在维护。网络事业部还提出了一个中期计划,三年内我们的手机报、电子杂志都要上线!你想想掏出手机你就能看报那是什么样一个景象?”

我懒得听他描述美好蓝图,故作矜持地忍耐着他口水横飞地描绘梦想天堂的样子,终于他告一个段落后,我礼貌地道别。临走,我挤眉弄眼地说:“张总,恭喜你啊,走了一个总监你马上就挖来了一个总监。老总当初找到你来当人力资源总监简直是以一敌百!”

他显然没觉得我是在讽刺他,反倒是相当受用:“哎,不能那么说啊,这么多年的社会积累总是有点的嘛。以后还要你们多支持我才行啊!”

那天下班,我刚回到家里,正在往锅里下速冻饺子,好几个月没有出现在我手机上的“李懋”的名字出现了!

我看了好几眼才确认真的是她的电话。

她为什么会再主动联系我,是因为要过来了吗,是因为以后要朝夕相处了吗,是因为现在才有这个必要吗?那我要不要直接了当地问她我心底藏了很久的秘密呢?可是问了以后又怎样呢?

很多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涟漪尚在回荡的时候,我摁了“接听”键。

第190节:来去自由(4)

“喂,辛集思啊,是我!”

“哦,李懋姐,是你啊。”

“我下周过《时尚》来上班!这周已经辞职了,报社还在走流程。怎么样,你过去以后还好吧?!听魏总说你干得挺不错的,把老老少少的员工带得像模像样的啊…”

是吗,魏总真的是这么说的吗?你现在来问我好不好,是什么意思?张轩扬说的果然是真的!怎么没见你前段时间来问我做得好不好呢。

“哪里啊,没办法,人员到得不齐,我就只有赶鸭子上架了…”我突然有点害羞,有点埋怨,又心存一丝盼望。“你过来继续领导我就好了”——有人在上面顶着的感觉也挺不错的,比什么事情都自己一肩挑来得好啊。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

“你还不知道吧?我过来不做时尚了,做品质生活,以房地产、汽车为主。不过跟你只做采编不同,我要经营和采编一起抓,这是我跟报社,就是《时尚发布周刊》谈的条件之一,报社原本只是希望我做其中一项…”她还是那么快言快语,“听说你做得不错,难怪你一个电话都不给我打。我还以为你到了新单位就把我们老同事搞忘了呢!”

“嗯,刚开始是有点忙…”她还恶人先告状来了。我犹豫了一瞬间,总之我是要面对自己心里的疙瘩的,现在问还是以后问,总之都是要问的,“李懋姐,有个问题我想问你,本来不该问的,但是不问出来我总会心里有疙瘩…”

我迟疑着,“既然你都要过来了,我还是把你当成我最好的姐姐和朋友——虽然以前你是我领导也是我的领路人呢。”

“我还没发现你这么罗唆过,这么多引言?!说重点,少废话!”

我心中曾经转过很多个念头,想怎么技巧点问问她,得到一个答案来打开我心中的那个结。

其实那个答案本身并不重要,无论是什么我都可以接受,重要的是我想亲口问出来,并亲耳听听她的回答。但关键时刻,我还是没有技巧。只能用我最直接的方式问她:“有人说,当初你是想先派我过来探探路,好,才过来,不好,就算了…这是真的吗?”

第191节:来去自由(5)

“哈哈哈,你觉得呢?你觉得过去了好不好嘛?你过去了两个多月我问过你好不好没有?我就觉得这个机会不错,很适合你…哪个神经病说这些…”她大笑了几声,几乎是笑得快要背过气去了,到后来几乎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好笑。

“你做了半天铺垫就为了问这个?”

“嗯,我是有点不相信…你会这样。”我终于把这句说出来了。

“思思,你还真是一根筋啊!即使我就是这样说过,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意思问的。但事实是我没这么想过。实话我跟你说过,本来我们是说好了一起过来的,那个时候我有两件事不能马上辞职过去…哎,和你说了也没什么,一是我手里的一个大单子——跟了快两年的一个客户突然要投放20多万的广告,要做接近两个月的周期,指名道姓地要我做,还说如果我走了就不做了,我一想到会损失3万多块钱提成,太划不来了,是你也会犹豫的,对不对?当然,钱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关键是我觉得这个客户适合做《商务》的广告不适合做《时尚》,否则我也会考虑带过来的。这个客户做好了就是一个长期客户,三五年内每年都能做几十万的量,这是我跟了两年才跟回来的,放弃了我不甘心!如果能长留给《商务》,也算是我对程总这么多年的回报!所以我把这个也作为离职的砝码之一跟程总明说了的。第二呢就是我私人的原因,身体的原因,必须要调养一段时间才能参加创刊这么大强度的工作。你明白吗?”

“你是…生病了吗?”我犹豫着,追问了一句。

“不是生病,是怀孕了!我以为他会向我求婚,结果他没有,所以我们又分手了,自然孩子也就不能要了。我本来没必要给你说这个,包括前面那个理由,也没必要给你个解释。我只是没有想到你会这么介意我没跟你同一时间过来,你居然会因为这个就跟我生分了!是哪个和你说的我是派你过去当无间道的?!”她的分贝提高了。

第192节:来去自由(6)

“没有谁…你就别问了,就当是我会错了意,我误会了别人。李懋姐,我在乎的是…我这几个月就是想不通,凭什么你说好了又不过来了呢,你如果要派我过来当卧底也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你怎么不自己和我说呢?这个意图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我就有些接受不了!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想法直接和我说我绝对没有任何怨言的。是你把我引入媒体界成为一个记者的,我永远都记得,你叫我做的事只要不违背我做人的原则我都可以接受的。你如果想派我先过来打个前站又不违反我做人的原则——这边不是比原来工资还高吗,我绝对不会不过来的…我就是不相信别人的话才找你求证的,你不要怪我!”我一口气把想说的话全部竹筒倒豆子般的说了。

“也就是说,你还是真的以为我是派你先过去打探情况?”

“现在没有了。以前真是这么认为的…”

“我告诉你,辛集思,我这个人不喜欢藏着掖着,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说实话,我觉得就算我有这个想法也不丢人!我还正好不是做了事不敢承认的人。”她似乎真的动怒了。

“不不不,李懋姐,我说了,现在我相信你没有这么想过!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希望你待我就跟我刚才说话很直接一样,有什么说什么,哪怕是教育我批评我或者需要我为你做什么事情,我希望是直说而不是隐瞒我。”

“你是想说‘利用’你吧?你放心,即使是‘利用’你,我也会和你直说的。别的人不排除这种可能。跟你算是有缘,我觉得你跟我年轻的时候很相像…算了,不扯这个闲事了!今天给你打电话就是为了告诉你,我很快就要过来跟你当同事了,另外有个紧要的事情——你过去了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人可以推荐的,我想找一个采编方面比较强的人做我的副手,副总监!我没有合适的人带过来,最怕的是过来了以后没有称手的人用!你现在做得好好的,发展势头也不错。以前我还有海涛管着版面才放心啊,现在一过来一份新报纸我不想两头忙,要累死个人的…”

第193节:来去自由(7)

我略一思索,道:“目前我只觉得我们部门为数不多的人里面有两个比较适合,一个是晨报以前做时尚的,比较资深,文笔版面都不错,不输海涛;另一个是以前《今日女刊》做时尚的,资历浅点,但是为人好些,没那么讨人厌。不过我们现在人手也很紧张…”

“你说的前一个是不是有点讨人厌?跟你相处也不太愉快?也难怪,日报过来的,如果又比你资深的话,恐怕不太接受你的管理吧?”李懋非常敏感,通过我的语气就能听出关键,一语中的。

“嗯,她年纪比我大,资历比我老,可能是在报社待久了,缺乏点…态度,态度有时不是很好,但是业务水平还是不错的!”我也照实说,绝不踩人。

“嘿嘿,那我试试把她要过来,也给你解决一个问题。”

“李懋姐,好意我领了!我和你说了的,她可不是海涛哥那么脾气好,我也不怕和她正面竞争!她有本事就和我PK,我无所谓的。另外一个人其实人挺不错的,更适合团队协作…”我才不屑于谁出手替我解决自己必须面对的问题呢!

“哎呀,你这个怎么这么死脑筋呢?我也是跟你开个玩笑!我找个副手,职位好歹是个副总监,不比你那个责编强?她现在还是个编辑吧,跳了好几级了,她还不感谢我?况且我收拾她恐怕还是比你老到点哟…不是单方面地解决了你的问题,也解决了她的问题和我的问题!皆大欢喜嘛!更何况我现在只是问问你,还不晓得人家有兴趣没有,能不能行也还要看报社领导的意见啊!”

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的确是我太钻牛角尖了:“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总之我是很欢迎,不,应该说我很高兴你过来了!你身体养好点没有?过来可不是人干的活儿啊!我都被磨得没脾气了…”

“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我30岁的人了,身体不养好点,敢过来参加战斗吗?!”

其实我觉得这么打开窗子说了亮话,不仅我自己坦然了。我跟李懋姐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某种变化,从以前我万事依靠她、听从她、感谢她,到现在基本上可以与之平等的对话,甚至还能帮到她一点点小忙,不,也许是她帮到我一点点的小忙,就算是互相帮助吧…我觉得自己真的变得不同了。

第194节:来去自由(8)

被延长的试刊仿佛成了一贴试剂,测试、煎熬着每个人的耐心、欲望、猜测、定力…在这种煎熬下,有人扛不住选择了离开,有人咬着牙选择了坚持,有人转了型选择了改变。

我没想到,我们组最先离开的居然是郭菁菁。如果要论选择离开最高的可能性,我肯定选黎莉。

黎莉貌似总是在我的呵斥、批评、指正中工作。我事先跟她交流过,我于公于私都会尽力帮她迅速熟悉时尚行业的稿件采写、专访联络、版面编辑,但我会客观一些对待每个人,做人要公允,有不对的地方我会直接批评,好的地方我也不吝表扬,但请理解的是我要求比较多比较高,如果有时不是很客气的地方请不要见外…以至于我经常会怀疑自己对她是不是太严厉了。

譬如她总是在打电话约采访对象时,漏掉时间、地点、采访主题其中的某一样,挂了电话才想起来,又给人打过去。这种情况我起码见到过两次,到第三次时我板着脸说她,她还很不在乎的样子,就把我惹毛了,顺便批评了她做事情跟写稿子一样总是丢三落四的,总是丢掉一些不可忽略的重点。她那刚才还晴空万里的脸立马被乌云笼罩,拉下脸来做事去了,不过这人不记仇,光记对她更重要的工作经验去了,很快就忘了不愉快拉着我问这问那。

而郭菁菁完全是不用操心那类,只要选题定好了,稿子一分,她采访谁、表达什么主题、几时交稿,她总是保质保量按时交货。我们几乎成了好朋友。在我面前她总是像亲密的伙伴一样给我建议和情报,也给我白眼和嘲讽。我甚至想,也许她会成为报社里最值得我依赖的朋友。

这个人经常在我耳边说,思思,我告诉你一个事情,我发现网络事业部的人都是成功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哎呀你说我们怎么就这么命苦啊,哎呀我们苦心准备的冲锋成了持久战…

没想到,到了最后她对我说的是:思思,告诉你一个事情,我又要跳槽了!有家朋友的广告公司请我去当文案总监,虽然不是报社这种事业性编制,但胜在工资高,年薪12万,没办法啊,光是每个月拿在手上的都比现在高,还不算年终奖!我只有过去了!

第195节:来去自由(9)

我瞪大双眼,收回微笑,认真地说:“郭菁菁同学,我对你太失望了!为了钱财,你居然抛弃了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她先是戏剧化地苦着脸说:“哎,我也是没办法啊!还不晓得我们报社的伟大计划要拖到什么时候才正式运行。那个公司的老板是我朋友,干得好说不定,我就当老板娘了!”说着说着她就眉开眼笑了。

我明白了,这不仅仅是工作问题,还事关爱情。鉴于重色轻友比见利忘义更值得同情,在她许诺请我吃三顿烛光晚餐之后,我才原谅了她的无耻行为。

原本就不齐的人手在郭菁菁宣布要离开之后就更加捉襟见肘,虽然她答应会帮我先写着稿子,但我还是非常担心人手的紧缺,再一想到李懋说过要张天菲的事情我就更抓狂了。

张天菲最近都不露声色,郭菁菁醉心于钓金龟婿,也少于和她厮混。

我发了个短信给李懋:“李懋姐,张天菲你真的要吗?她答应了吗?我最近人手奇缺,她再一走我就惨了!你也帮我物色点人吧!”

“她答应了,条件已讲好,魏总还在考虑,应待我上任后宣布。我可给你物色一二,但魏总那里恐怕得先去闹闹。”她回复。

我起身向魏总办公室走去。

还没等我开口,魏总一扫威严的表情:“怎么了,一看来者不善!找我要人来了!?”

“您知道还问啊!”我含娇带嗔道,“魏总,您是知道的,我们时尚版块原本就是苦撑着,三个正式两个非正式,算四个人做了原本六个人的事情,现在可好了,四个人马上就要少两个,你让我怎么活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代理小组长我做不下去了!”

“哟,几天不见,说话都不同了哦!不就是李懋要了张天菲吗,她都和我说了,哪个人还要走?”

“你不知道啊?郭菁菁啊!她说都交了辞职报告了,难道?也许她回心转意了,你就当我没说过!”我愣了一下,生怕是自己多嘴,或者是菁菁佯装要走来试探我的?不应该啊。

第196节:来去自由(10)

“不管郭菁菁走不走,本来我们就差三个人!试用的两个还勉强可以顶着用用,但是无论如何,我强烈要求您老人家再给我三个人,我真的要抓狂了…”

我首次运用了书上看来的“沟通技巧之一”:面对年纪、资历、职位远在自己之上的老板可以适当采用“撒娇战术”,将让老板产生保护、照顾、怜爱的情绪——男老板慎用!

“呵呵,好好好,你再坚持几天,马上有两个人到岗,我立刻安排到你那里!那两个试用的小孩怎么样嘛?如果觉得还行可以一个一个地转正——但是一定要称职哦。你是小组负责人,最清楚一线的工作状况,要保证每个人都是合格的、优秀的,要把好关。另外,你也可以注意一下以前的同事啊朋友啊,光靠我一个人我也有‘水源’枯竭的时候嘛!”魏总今天真是慈祥啊,难道撒娇这招这么管用?

“哦,那也就是说您授权给我可以寻找合适的人了哦?”我想起前几天看的管理类书籍里讲到“领导授权”,顺口拿过来一用,真觉得自己变得专业些了。

“对对对,你看上的人只要可以马上上手,你打前站,觉得还行就把人叫到办公室来让我看看。谈得成的我就可以甩给张轩扬办手续,很简便快捷的——这可是报社最需要进人的时候,网络事业是个新鲜事物,大家的领悟力不同,你能比人家早点了解就能比人家抢占先机,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