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是沈张氏的秘密,是她的命 根子,不到咽气的时候,她是不会给任何人看的,哪怕是她的男人,她的儿女!

沈张氏躺到床上,看着柜子的方向,心里叹息了一声,想可能她一辈子也不能光明正大地戴着那些东西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了,因为她害怕的人也在这京城中,也不知道这些人知道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出处,若是知道,她就是自投罗网了。

沈张氏叹着气闭上了眼睛,梦里好像又回到了那一年的青春年少,她做出来让人不能饶恕的事情…

PS: 就一更,明天补更。一定会补的,为了不偷懒,决定这个月拿全勤,所以会保证平均一天两更的,然后努力这个月完结了。下个月要好好地休息,身体严重亏损中…就不要怪我了,最后一句才是最关键的~~~~

第五一二章借银子?给银子?

沈有福和沈张氏两人已经打算好了要从沈子安那里借银子了,而沈子举和沈珠的婚事已经迫在眉睫了,他们也不耽搁了,商量好了的第二天就去了侯府。

这次夫妻两个也学聪明了,不直接向沈子安伸手要钱了,先当着慕家人诉起苦来,虽然说自已家缺银子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因为两个儿女同时嫁娶,又是娶的尚书千金,嫁的贵妃的兄弟,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攀上这样两门亲,要把婚事办的隆重一些,因此银子不够用了,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而且经过沈张氏那张巧嘴一说,家里没有银钱倒是显的沈子举多么的清廉了,否则也不至于连个娶亲的钱都不够了。

“孟尚书的千金温良纯厚,并不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孟尚书也是一个崇尚勤俭的人,他们一定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两位亲家尽管放心好了。”

慕永年说着,心里想这分明是哭穷啊,估计是来借银子的,可是还在这里先诉苦,却不明说,既然你们要面子,不肯直说,那我们也不会主动把银子送出去。何况这银子还真是不想借出去。

虽然沈子安和苏芷并没有对慕家人说过太多他们曾经被老宅的人欺负的事情,可是还有别人呢,蓝家老夫妻,刘金刘银,甚至是小日星儿和月月,他们可全是知道四房的人有多么的受压迫,面对着苏芷的亲人询问,也不会瞒着,一五一十地全说了。所以慕家的人就知道了苏芷嫁进沈家也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对沈家的人也是十分不满的,尤其是对沈家老夫妻还有沈珠。

慕夫人和丈夫是一个心思,她笑着说:“子举是个翰林。能娶到尚书千金是好事,不过要是太张扬了,倒是让人多想他那些银钱是从哪里来的了。所以还是俭朴一些的好,我想着子举也一定这么想的。”

慕夫人一想到听到的那些女儿女婿被这沈家人气着的事情,她再温柔的心也坚硬起来,想着我女儿才一成亲就被你们给当成扫把星赶出了家门,你们还想着让我们帮你们的儿女嫁的风风光光的,当我们不知道你们做的好事吗!

沈有福沈张氏一听,这侯爷夫妻两个不是该是很精明的人吗?听到他们这么哭穷,按理说该解囊相助的啊。如果他们出了银子,就不用去沈子安他们那里看冷脸去了。可是明显着侯爷夫妻是没按着他们想的走啊,而且还说让他们把婚礼办的清静一些。那怎么行啊,儿子女儿的婚事挨的那么近,到时候人家一议论,说女儿的婚事比儿子的热闹多了,就算知道沈子举是翰林。没多少俸禄,那也难看啊!

何况这次他们来要银子还不止是为了把婚事办的热闹一些,还是为了沈珠的嫁妆。

沈有福看了一眼沈张氏,他并不是一个太会说话的人,虽然儿子很成器,让他很有脸面。即使面对着那些大官他也觉的有底气,可是并不代表他就能和这些人侃侃而谈。他知道自已只是一个乡下的老村夫,也不知道哪句话说出来就能把人得罪了。这些人可不是乡下的那些人,如果得罪了可是会影响儿子的前程的。尤其面前的这可是侯爷,哪怕是自已的亲家,他也是谨慎的。所以来之前他就和沈张氏说好了,让沈张氏多说着点儿。

沈张氏的嘴很会说。接到沈有福的眼神后,她立刻就声情并貌地说了一番沈子举的事。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他当了官,全是说沈子举有多懂事多成材,他们这当父母的也没为他做什么,现在就想着让他能风风光光地把媳妇娶回家来。

沈张氏有些意识到侯爷夫妻是对他们不满意了,那一定是因为他们知道了四房曾经是不受他们待见的。她在一方面表示着沈有福和自已的为难之处,一方面又重点说着沈子举和沈子安兄弟有多要好。想着自已的子举那么文雅懂礼,又和四房交情好,侯爷他们就是生他们夫妻的气,也不会生子举的气了。

“这子举倒是个好孩子。”

慕夫人说,她对沈子举的印象也不错,从沈子安和苏芷等人那里打听来的话里,沈子举也是和他们处的不错的。爱屋及乌,慕夫人对沈子举也不讨厌,再因为自已也有一个年纪相当的儿子,她也是想让儿子有个热闹的婚礼的,对沈家人想给沈子举娶亲办的热闹一些也就理解了。

慕永年也觉的沈子举是个风度翩翩的年轻人,不比自已的儿子差,他是个爱才的人,虽然不喜这沈家夫妻,可是对于和女儿女婿关系还不错的沈子举,他想着能提拔还是提拔一下的,国家需要人才啊。尤其是现在沈珠要嫁给王丰了,为了不让沈子举被贵妃那一派拉拢去,就更要许给他一些好处了。

“子举成亲那天,我们会去给他庆贺。”

慕永年开口说,不过并没有提给银子之类的话,他想沈子安还在家里呢,沈家人缺银子自然去找他借。到时候也好让女儿出出气。慕永年爱惜沈子举这个人才,可是并不会就因此放过沈有福他们。

沈有福和沈张氏听了连忙道谢,心里想着到儿子成亲的时候越热闹越好啊,侯爷去了,丞相一定也会去,尚书的女儿成亲,还会去不少的大官,到那时候一定很风光。如果是那样,就更要把这婚事办的盛大一些了,说什么俭朴,这全京城可都知道自家的亲家是贵妃的娘家还有忠义侯府,有这样的亲家,有银钱殷婚宴办的盛大一些又怎么了?所以一定要盛大,最好把皇上引来才好呢!

沈家老夫妻的脑子里面开始想象着那一天的宾客云集车水马龙的隆重情景了,沈有福想的是连皇上都来了,又给他儿子升官了,并且赐下了无数的赏赐,他们家立刻就不用为银子发愁了,所有的人都羡慕他们。而沈张氏则是在想着那天要怎么样才能又隆重又不让人挑出理来。

沈子安和苏芷就在这个时候过来了,两人给侯爷夫妻行了礼。慕永年和夫人又笑着关心了一下苏芷,然后就让他们和沈家老夫妻说话了,临走的时候,慕夫人在苏芷的手上轻轻地捏了一下,对她笑了一下,那意思十分明显,就是不要怕,这可是在家呢!

慕夫人离开前也不放心,把贴身大丫环珍珠留了下来,让她注意着里面。只要沈家老夫妻有过份的行为就去告诉她去。

珍珠领命,然后仔细地去听着了。

沈有福和沈张氏看着面前的儿子儿媳妇,两人心里全是一样的想法。就是这两个人怎么能这么的幸运,在被他们给分出去了之后居然过的这么好?

沈有福是气愤和后悔,想着这个儿子儿媳妇全是不听话的,不孝顺他,偏偏老天爷不开眼。让他们过的比他好多了。后悔的是这个他认为不孝顺的儿媳妇居然还成了侯爷的女儿,现在他见了再也不能冲着她发火,真是让他肚子里面像放了一颗石头,又沉又闷!

沈张氏则是嫉妒和担心,她担惊受怕这么多年,受苦受累做了丧良心的事情。现在才算是把儿子女儿给养成了才,可是沈子安和苏芷呢,圣兽什么的全都主动找上他们去。苏芷更是成了侯爷的女儿。上天真是太厚待他们了。担心的是他们还在怀疑她害了沈子安的亲娘,万一对付她该怎么办?如果说沈有福的肚子里像有块石头,她就像有一把火,让她又烦躁又疼痛。

沈子安和苏芷两人现在哪里还有一点儿乡野之人的样子,一个英俊冷担一个清丽贵气,虽然两人在家都穿着比较舒服的细棉衣服。却是比那穿着绫罗绸缎的人还要显的贵气,再加上身后伺候着的丫环,比沈有福他们看到的那些夫人小姐们要看着贵气多了。

“爹,你们来有什么事?”

沈子安和苏芷行了一个礼后,他扶着苏芷坐下,然后就冷冷淡淡地开了口,他现在可是还没有忘了他娘的事情。因为每次他这爹和后娘找他们都不会有好事,所以他这次也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媳妇在来之前可是说了,这次他们来许是以沈子举和沈珠的婚事缺钱来向他借钱的。他心里也觉的有这个可能。

沈有福一看沈子安这冷淡的样子就想发火,不过忍了下来,现在这个儿子可是侯爷的女婿了,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高声训斥了。而借钱的事情沈张氏又不好开口,只有他开口了,所以他就忍着怒气直接把借钱的话说了出来。

“子安,你要是怕你爹我不还,我这个做爹的给你打个借据,给你按手印,你看行吧?你可别说不借,先不说你们现在的身份,又是大皇子的义父义母,又是侯爷的女儿女婿的,还和丞相称兄道弟的,就说你们那粉条生意,现在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吧?借一点儿钱给你兄弟成个亲,你这当兄长的是能办到的!”

沈子安看一眼苏芷,眼神在说媳妇你猜的真准啊,果然是冲着银子来的!

苏芷抿唇一笑,她太了解这夫妻二人了,虽然要面子,可是却也是爱占便宜的人,哪怕比一般的农户有些见识,野心更大一些,想着让儿子当大官,让女儿嫁大户,可是骨子里面仍然是贪财的。她不但能猜到沈有福他们会来借钱,还知道这钱估计不会还回来!

可是这钱不借吗?是的,不借,不过这钱还是得出。

既然这银子借了也是可能回不来的,那么为什么要借出去,直接给出去就行了,只是这给要看如何给,要看给到谁的手里了。

“爹,子举成亲这是大喜事,我们这当哥哥嫂子的自然是欢喜着呢,自然也会出一份力。所以爹你就不用借银子了,这说出去多不好听,好像我们多不肯为兄弟出些银子似的。这样吧,子举成亲那天的所费的银子全由我们来出,人手要是不够也从侯府调用。到时候我们这当哥哥嫂子的再送上一份厚礼。爹,你觉的我们这哥哥嫂子当的如何啊?还算可以吧?”

苏芷微笑着说,对于沈子举,苏芷到现在依然是不喜不厌的那种感觉,只觉的这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有着满腔的抱负,如果当一个清官,会是百姓之福。所以虽然曾经他并不是像沈子富沈子贵那样对沈子安全力相帮,可是他还是懂礼的,那么他们这做哥哥嫂子的也愿意尽一分心。

“这个”

沈有福听了苏芷的话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自然清楚苏芷这么说已经是非常的尽人情了,成亲那天的所费银子那可是大数啊,车马仪杖,桌椅摆设,吃食人员,还有许多东西事情,这全是要用银子来挡的。做为兄嫂能出了这笔钱,那真是不错了。可是这不是他来的目的啊,他来是要银子的。

这要去的银子除了给沈子举花用,还要给沈珠的,这沈子安他们就是花再多银子,一分银子也不落到他们手里,他们又怎么给沈珠去啊?

“你们还是把银子借给我们吧,免的到时候麻烦你了。”

沈有福说,心里也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高兴,高兴沈子安他们愿意出银子,不高兴这银子不主动给他们。

苏芷说:“不麻烦,我们可就这么一个兄弟,他成亲,我们这做哥哥嫂子的给出点儿钱,还怕麻烦吗?爹,你们就回去吧,放心,成亲那天一定会很热闹。”

“他爹,就这么着吧,难为子安他们兄弟感情这么好。”

沈张氏在一旁阻止沈有福再说什么,她想这老头子真是笨,沈子安他们出了那些银子,他们不就能省下原来准备花费在那上面的银子了吗?到时候把这些钱给女儿就行了。只是她心里也有些郁闷,想着这四房这么做是不是知道他们不会还银子,所以干脆就直接出钱,在子举那里落一个好了?真是可惜啊,本来还打算以后在他们向他们要银子的时候再演一出戏,让子举还有别人对他们印象差点儿呢,这下看来是不行了。

第五一三章大房三房来了

沈有福和沈张氏走了之后,沈子安和苏芷又见了一下慕永年和慕夫人,珍珠已经把事情经过说了,夫妻两人都认为苏芷这么做很对,虽然那对夫妻是打着算计的鼻盘来的,可是识破了就好,对于沈子举还是要帮一把的,只要不是有仇的兄弟之间,还是要互相帮扶着过日子。

告别了慕永年和慕夫人,夫妻二人回他们的住处,一边走一边说着沈子举成亲他们要送些什么,沈珠成亲他们要送些什么。

“媳妇,真是委屈你了,你堂堂侯府千金,落难嫁给了我,还要被他们算计着,以后你还是不要见他们了,我来应付就好了。”

沈子安扶着苏芷,看着苏芷有些清瘦了的脸,还有那越来越大的肚子,有些愧疚地说,虽然他知道媳妇对他是全心全意,他也全心全意地对她,他们夫妻并不会因为地位不同就产生隔阂,可是他仍然会觉的她其实可以过的更好。那个孟锦良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如玉君子,几乎没有一点儿的缺点,和媳妇一样那么完 美,想到他们曾经的婚约,他就觉的媳妇配自已是委屈了,自已要是不对她好,就对不起她了。

苏芷对沈子安一笑,捏了捏他的手,说:“以后我若是不想见,一定不见,让你自已去应付。不过我能见还是会见的,你其实更不想理会他们吧。”

苏芷知道沈子安一见沈张氏就会心里难受,对沈有福也会不耐,可是因为良国重视孝道,他也不愿意沈有福他们到时候拿她说事,所以才会勉强去见他们。既然他肯为了他去受罪,那她也不想让他难受啊,干脆就他们一起面对好了。让沈家人挑不出一点儿的错来。

“媳妇”

沈子安想有这样一个媳妇,真是他的福气,自从娶了她,他的日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不能没有她的,哪怕孟锦良再好,他也不会把媳妇让出去的,所以以后见到那个孟锦良,还是躲远一些吧。

苏芷是不知道沈子安又想到孟锦良那里去了,若是知道了她一定会笑起来。她对孟锦良是真的一点儿暧昧心思也没有,最多算是欣赏吧,不过那种欣赏就像是前世欣赏那些明星一样。根本没法影响到她的人生。

“好了,以后有什么事咱们都一起担着,咱们可是夫妻啊。”

苏芷拉了拉沈子安的手,看着沈子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也笑了。想自家相公不笑则已,一笑惊人啊,当然这惊肯定不是因为难看,而是因为太好看了。孟锦良、慕承志还有沈子举这三人现在被称之为京城中年少公子中的才貌双全前几位,可是在苏芷看来,她相公才是最好的那一个。只是太会藏了。不过藏着也好,这样就没人和她抢了。

苏芷笑眯眯地拉着自家根本不知道在媳妇心中他是个要藏起来的宝贝的相公回了院子。

后面几个丫环跟着,心里都羡慕极了。别人可能会为大小姐可惜,可是她们这些日子接近的多了,可是知道姑父一点儿也不差,她们想着自已要是以后能嫁一个像这样的相公那就好了。

沈有福和沈张氏回了家,沈珠听到他们说了苏芷的话。也对以后少了一个向沈子安和苏芷身上泼脏水的机会有些失望,不过想到她的嫁妆可算有了着落。又欢喜起来。

“对了,爹,娘,大哥他们就要到了吧?你说三哥两口子要是来了,会不会不想回去了啊?那可怎么办?”

沈珠突然想到了这个,她可不想三哥他们留下来,三房的人就没一个能顶大用的,全是惹事精。她可不想他们给小哥惹麻烦,小哥可是她的靠山。而且说不定他们还会去烦她,她这才嫁进王家,可不想被这么样的哥哥嫂子给拖累了。

沈有福沈张氏一听也是皱眉,他们当初就是因为担心三房会惹事,才把他们给留在河边村了,可是这次沈子举沈珠成亲,做为哥哥的他们肯定得来,万一赖在这里不走了,也确实不好向回赶啊。毕竟他们可是没有分家呢。可是不向回赶,他们可以想象以后一定会有些大大小小的麻烦。

“你三哥他们两口子还真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到时候一定得让他们回去。放心,到时候不管用什么法子都会让他们回去的。”

沈张氏说着,京城的生活是好,可是那也是一步一个坑啊,不小心就会让人给算计了,她可不想让她最得意的小儿子小女儿被三儿子两口子给拖累。

沈有福也说:“到时候就是打,我也要把他们给打回去!”

沈珠一听放心了,想爹娘只要没有心软,那三哥他们肯定留不下,她也就不用担心了,有那样的哥哥嫂子她也很丢人啊,好不容易现在适应了京城,让京城里面的那些夫人小姐们不再看不起她,不再把她当个乡下出来的村姑看,要是再让别人看到她有那样土包子一样的哥哥嫂子,肯定会再看不起她的,她要怎么在王家过啊,想想都郁闷,她恨不得她那几个哥哥全都不来了才好,比方说家里出了事啊,比方说路上突然水土不服又回家去了啊,回去一个是一个吧!

沈珠悄悄地诅咒着。

就在沈珠的这种诅咒当中,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到了京城,正是沈家留在河边村的那几房人。

天气已经冷了,不过下午申时的太阳还是很暖和的,京城外面的风景也不错,哪怕是风尘仆仆地从千百里外赶了来的行人也是精神很好,看着远远的在蓝天下高大威武的城门城墙全都眼冒精光。

“爹,那就是京城啊!我们终于到京城了!京城里面一定有很多好吃的!我要吃烧鸡!要吃烤鸭!还要吃红烧鱼!”

一个男孩子从马车里面探出头来大声地说,口水都流了下来。这个男孩子正是四郎。

啪地一声,一只手拍在四郎的头上,正是三郎,他瞪着四郎说:“把你的口水收起来,真是丢人死了!这可是京城,让人看见了你这个馋样子,我们全跟着丢人!到时候要是因为你我们留不下来,我就揍死你!”

三郎这次来了可是就不想回去了,他早想来京城了,可是爷不让来,这次小叔小姑成亲,他们来了就不走了!他要在这里实现他坐拥金山银山的梦想,虽然当初给他算命的道士是个假的,可是他仍然相信他是个富贵命,他有个当安的小叔,还有个就要嫁进大户人家的小姑,在哪个府上领个差事,他都能赚大把大把的银子啊!

三郎越想越得意,他觉的自已就是个有出息的,只是再看看自已身边的爹娘和四郎五郎,他就觉的是他们拖累了他,如果不是他们那么上不了台面,凭着自已的聪明伶俐,爷和阿婆一定会愿意他去帮着小叔小姑的。可是他又不能对爹娘发火,所以只能向四郎下手了。

四郎被打的有些发呆,然后嚎地一声就哭起来,他哭声挺大,扬着头扯着喉咙那种哭,是干打雷不下雨的干嚎,可是声音真的像打雷一样,而且是不停歇的雷。

四郎一哭,五郎也跟着哭,他身子不是很好,哭起来声音细细地,哭着哭着就开始翻白眼儿,倒在孙氏怀里了。

“别闹了!看把你们弟弟给吓的!”孙氏连忙掐五郎的人中,给五郎顺气,她知道这是哭的喘不上气来了,没什么大碍,所以也不急,只是生气。

沈子平在外面正赶着马车,听到里面闹,他一掀车帘子,低声骂了一声:“闹什么闹?这都到京城了,再闹全别想留下了!”

四郎不哭了,五郎也缓过来了,三郎不服气地坐在那里扬着头,这时候因为沈子平没好好赶车,刚才回头骂他们时鞭子不小心捅在马身上了,那马就猛地向前跑了一下,车里的人全一下子摔了个四仰八叉的,沈子平更是摔到马车下面去了。

“我说老三,你们能不能不要闹腾了,这眼看着就要到京城了,这么哭嚎着去见爹娘弟妹们,像话吗?”

沈子富听到后面的动静,把马车停下来,看着沈子平摔的鼻青脸肿的,叹了口气说着。

沈子举和沈珠先后成亲,这是大事,当哥哥们的自然要来,不过也没有全来,大房来了夫妻两个,两个儿子也来了,两个女儿没有来。二房因为李氏孩子还小,孩子又生了些小病,一家子就全没来,让他们给捎了礼。三房倒是除了春花给留下了,连身子最不好的五郎也来了。

这一路上,三房的事太多了,今天这个晕车,明天那个闹病,打打闹闹,哭哭嚷嚷地就到了京城。

沈子富一直忍着,现在看着这要到京城了,沈子平居然还从马车上摔下去了,他就有些忍不住了,过来训斥了两句。

沈子平这时候已经被下了马车的孙氏给扶了起来,正在那里爹啊娘啊地喊着疼,听到大哥的训斥,他也顾不得反驳。

第五一四章各家心思

大房的人这时候也从马车上面下来了,走过来看着沈子平的惨样,全都有些想笑,可是还得忍着,一张脸就绷的死死的,看着全都挺严肃。

三郎这时候也跳下马车来,看着大郎二郎在那里绷着脸,就不高兴地说:“喂!我爹都摔成这样了,你们也不说安慰几句,在那里绷着个脸给谁看啊?”

“我们怎么安慰啊?要不是你们这几个好儿子闹腾,三叔也不至于这样,自已儿子都不安慰,哪轮到我们了?”

二郎嘴利害一些,立刻就瞪着三郎顶了回去。

大郎拉了一下二郎,说:“不要理会他了,小心一会儿再出点儿什么事说是让你给气的,那多不值啊。”

孙氏不高兴地说:“大郎,你这是咒我们呢?什么叫一会儿再出点儿什么事啊?这都要到京城了,还能出什么事?”

王氏听孙氏说儿子,她也不在一旁装沉默了,冷冰冰地说:“可没人咒你们,你们自已这天天有事,还有咒啊?我都看到城门了,你们还能吵起来,还能从马车上摔下来呢。这还用人咒?我觉的我们一家子才倒霉,一会儿得和你们一起去见爹娘他们,到时候三弟这张花瓜脸还不知道怎么招人眼呢!要不咱们分着走算了。”

“大嫂,这都要见到爹娘了,分什么分啊?你是长嫂,不要和我们这弟弟弟妹的计较,咱们还是快点儿赶路吧,我没事。”

沈子平立刻说,他可不想分着走,到时候爹娘他们一看他的脸,再看他没有大房的人一起走,只要大房的人一说是怎么回事。爹娘肯定更要看不上他们了,到时候还得让他们回家去啊。要是和大房一起,说不定还能糊弄过去,到时候也许还能说是大哥没有照顾好他,他再死皮赖脸一点儿,就能留在京城了。

沈子富说:“要不让三郎赶车吧,你进去休息,这伤口可别见风了。”

沈子平立刻应着,连忙上了车。

王氏见这样,就知道没法子分开走了。只能叫着大郎二郎还有沈子富向回走了,一家子也上了马车。

“他爹,你说你。刚才我差点儿就说和他们分开走了,你没事多什么嘴啊!和他们一起走这一路可真是气死人了。”王氏气恼地说。

沈子富说:“这眼看就到京城了,算了吧,到时候爹娘要是问他那脸是怎么回事,你就直说。我不拦着,行了吧?别生气了。”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可别给你的好弟弟他们遮掩着!我啊,不求有多大的功劳,只不想让人算计了就行。”

王氏说,然后又说:“他爹。三房他们这回是想着留京城了。他们没分家,留下也是可能的。咱们分家了,我也不指着咱们能沾多大的光。现在咱们在河边村过的也挺好,只是要是这京城真是好,咱们也想办法让咱们儿子在这里呆上两年吧,至少也能长点儿经历回去啊。你看那石头兄弟,只是给人当过几年的下人。多有见识啊!”

说白了,王氏又是想要儿子能跟着沈子举身边了。家里是能赚钱,可是再赚钱能有京城赚钱多吗?而且宰相门前七品官,沈子举现在是官小,可是他以后会升官啊,到那时候两个儿子跟在他身边时间长了,他还不重用啊!

沈子富说:“孩子们还小,离家受罪,还是在家好。”

大郎说:“娘,我想在家里,四叔四婶娘多有本事啊,我就想和他们一起干活儿,四婶娘说了,以后要让我当铺子的掌柜呢!”

二郎也说:“四婶娘可聪明了,比小叔还聪明,四叔会武功,我还想和他一起学呢!我也不呆在京城。娘,你就不怕我们在小叔身边后,爷再让你们把家合回去啊!我可不想再过从前的日子了。而且四婶娘也说让我当掌柜的了,四婶娘说了,她以后会开许多铺子,要用许多人呢!”

王氏一听,愣了一下,说:“你们四婶娘真说要让你们当掌柜的了?”

大郎二郎全点头。

沈子富说:“四弟四弟妹那是惦记着咱们呢,你不用替儿子们操心了。”

王氏心里立刻对苏芷的感激又多了一层,想这个弟妹可真是个好人,原来救了自已女儿,给他们一家子活儿干,还想着让两个儿子当掌柜,这样好的弟妹真是难寻了。只是还有一点让她有些介怀。

“那你们以后可要好好干。不过四弟和四弟妹没在的这些日子,这粉条还是在做,我看着好像是李石倒是总是天天去,会在那加些什么,想来是粉条的配方啊。四弟妹能把配方交给他,不给咱们,还是对他们更亲近一些,以后你们也得加把劲啊!”

王氏想着他们才都是沈家人,四弟他们那么重要的事该交给他们才对。

沈子富说:“那还不是李石兄弟更靠的住,而且李石兄弟拿的也不是配方,只是一些需要加的东西吧,他根本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四弟和四弟妹知道他人品好,就交给他,而且他也占着粉条的份子呢,不交给他交给谁啊?你可不要误会了四弟妹。”

大郎二郎也这么说,他们又不是四叔他们的合伙人,哪能接触那么重要的东西啊。

王氏一听也觉的有道理,她有些后悔自已当初对苏芷不是最好的了,要是和她亲近一些,现在合伙的不就是他们大房了?现在二房都和比他们和四房亲近。她想着这次去京城见了苏芷,一定要和她多亲近,她不是有身孕了吗?她多照顾一些。

就这么着沈家两房人在不同的心思中进了城,很快就被京城的繁华给迷花了眼,打听了半天,才寻到了沈子举的家门口。

看着面前的门楼,两房人都很激动,这可是他们兄弟在京城的家啊,是官宅啊!

沈子举家里现在也有了门房,一见这两辆全是灰土的马车,再看着那赶车的人也是一身的土气,就知道他们是远道而来,不过也没有敢看不起,他们可知道家里翰林老爷那京乡下出身,这指不定就是亲戚呢。果然,一听到沈子富说了他们的身份,门房立刻摆出笑脸来,冲着院子里面就叫着,让传话进去。

“快去禀报老太爷老太太,还有爷和小姐,就说是大爷三爷他们来了!”

院子里面一阵的脚步声。

三房的人一听到那门房的一串称呼,眼睛立刻就亮了,想自已家现在也是爷和太太还有小姐了!

第五五一五章 相见

大房和三房的人被请了进去,先去见了沈有福和沈张氏,沈子举不在家里,沈珠在,一家人在客厅里面见了,好长时间不见,都很是激动,互相打着招呼,好一阵的寒暄,很是热闹。

“子平,你这脸是怎么回事?”

沈张氏看着沈子平的脸问着,刚才一进来这个儿子就躲在后面,她没看到,现在一看到吓了她一跳,不过这个儿子总是不着调的,她只是惊讶一下就平复了,还是要问问,到底是她的儿子。

沈子平笑嘻嘻地说:“娘,我这不是着急赶路吗?又为了小弟小妹的事欢喜,结果说着话的时候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就成这样了。没事,没事,娘你不要担心我了,你放心,到小弟成亲那天肯定就好了,不会丢人的。”

沈有福瞪了他一眼,说:“这么大了还没个稳重劲儿!能指望你们什么?!看了郎中了没有啊?离子举成亲可没几天了,到那天要是不好,你就躲在屋子里面不要出来了。要不到时候人家一看这翰林老爷的哥哥是个鼻青脸种的,多丢人!”

沈子平说:“爹,不会的,你放心好了!”

孙氏也在一旁笑着说:“爹,三郎他爹也是为了小弟和小妹高兴才摔的,你要是不让他看着小弟成亲,他还不得哭死啊!他一定能好的,不是四弟和四弟妹都在京城呢吗?他们可是有药啊,那药一擦就好。”

沈子富一听提到四弟他们了,就说:“爹,娘,四弟四弟妹现在住在哪里啊?他们的事儿办好了吧?星儿没事了吧?”

王氏和大郎二郎也紧张地看着沈有福他们,想知道结果。

三房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可都知道这回是星儿出事了。那星儿可是大官的儿子,他出的事可是大事啊!

沈有福说:“早没事了,他们现在过的好着呢!你们来了就去见见他们吧,他们现在不住在丞相府了。住在侯府。子安媳妇现在可是了不得了。她现在找着她那亲生的爹娘了,成了侯府的大小姐了。”

沈有福说着这话有些酸味儿,这个四儿子居然娶的是侯府千金,比他最重视的小儿子的亲事还要结的好。可是却不是孝顺他的,他哪能开心啊。不过想着大儿子和四房关系还好,他还是希望儿子们能沾点儿光的。

大房和三房的人一听全都瞪大了眼睛,他们知道苏芷不是赵家的女儿。是不知道从哪里流浪来的无家可归的女子,没想到居然是侯府的千金,这可真是一步登天了!

大房的人全都高兴不已。他们可是和四房的关系好着啊。全为苏芷高兴。

三房的人也高兴,可是又后悔和四房的关系以前没有处好,以沈子安和苏芷的性子,他们以后是别想占到多少便宜了。三郎最是懊恼,想全怪那个道士,如果不是他,自已就不会得罪四叔四婶娘了。那他这大富大贵的命,是一定能让侯府的人看中,然后飞黄腾达的,现在想来是不行了!

大房三房的人开始就着苏芷认亲的这个事问起问题来,最后问的沈有福的脸阴沉沉的,全是沈张氏在一旁答着,沈珠在一旁也闷不吭声,他们才不问了,想着爹娘妹妹肯定也是在后悔没有和四弟他们处好关系吧!

“大哥大嫂,三哥三嫂,你们先带着侄子们把行礼都放到屋子里去吧,再好好的收拾收拾自已,然后咱们再好好地说话吧。”

沈珠说,她看着哥哥嫂子和侄子们的这一身风尘仆仆的,心里就有些别扭,大哥家里还好些,虽然穿着不怎么样,可是至少还算干净,可是三哥他们这一家子可真是脏,连头发都是挺乱,尤其是三哥,这脸怎么还青了一块,看起来就像逃荒的一样。他们这副尊容全被下人看到了,都得想着原来他们的主子曾经就是这样的乡下泥腿子吧,估计会在心里乐他们呢。想到自已被嘲笑,沈珠就不太高兴了。

沈张氏也说:“你们也累了吧,好好歇会儿,然后晚上给你们好好地接风,让你们也吃吃这京城的饭食,那花样可是和咱们那里不一样。”

“多谢娘的关心,我们还真是累了,等歇好了就来陪着娘说话。”

“是啊,娘,乡亲们可是让我们给你们带话呢,一会儿我们过来和你们说说,咱们河边村有不少事儿。”

沈子富和王氏笑着说,两人都是很稳重。

沈子平和孙氏也是顺着这话笑眯眯地说着,他们可是打算要留在这里的,自然是不能招爹娘生气,要表现的好一点儿,平时那没把门儿的嘴现在说一句话都要提前想三遍,就是不想让人挑出错儿来。

大郎几个跟在爹娘的身边,除了三郎说的话多点儿,另外几个说的话都不多,只是比较起来,还是大郎二郎更稳重一些,站在那里就像是青松一样的精神,三郎显的有些油滑,而四郎五郎一个显的呆一个显的胆小,再加上脏兮兮的脸和衣服,真是很不招人待见。

沈有福看着心里就叹了口气,想这儿子们全分出去了,留下的这三房还是不顶用的,真恨不得把这三房也给分出去了,只可惜这像粘糖一样,甩也甩不开啊。

“去歇着吧,珠儿,你安排个下人给他们用着,别找东西找不到。”

“知道了,爹,你放心吧。”

沈珠就带着大房和二房的人走了,她走的快了些,有些不太想和他们走在一处,就是走,也离的大房这边近些,她真不想和三房的人挨的近,觉的他们身上都有味儿了,这天气可都初冬了,还能身上有味儿,这得多少天没洗澡了,路上住客栈就不会洗洗澡吗?又花不了多少钱!

三房的人除了四郎五郎全看出来沈珠是嫌弃他们身上的味儿了,三郎就有些怨爹娘,这省钱也没这么个省法的,现在被看不上了吧,还想留下呢,估计不用法子还得被赶回去,他可不想回去了。

沈珠把大哥三哥他们安排好了,然后又叫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仆妇,一个小厮,让他们使唤着,然后就走了。

大房三房的人就开始收拾上了,把行礼都放好了,然后就是洗澡换衣服,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了天蒙蒙黑,两家人可算都干净了。大房的人全都穿上了带来的细布衣服,虽然不是绸缎,可是也算是好料子了,他们就是不想到京城丢人,这才带上的,看来这好衣服还真是必不可少的。

三房的人也带了衣服来,不过他们的衣服可是没有大房的好,他们没有大房有钱啊,就是有钱也都留起来了,这一家子全是那种吃比穿更重要的人,在河边村的时候天天吃好喝好,人都养胖了一圈,可是好衣服却没有几身。不过他们也不急,想着没有才好,正好让爹娘他们给做新的,为了不给小弟小妹丢人,他们也得给他们做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