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她啊,难怪那么嚣张!可是这和宋长卿有啥关系?”

“她不是说她是县丞夫人吗?宋长卿的姑姑就是县丞夫人!”王福儿说道。

王花儿目瞪口呆,“不会这么巧吧。”

“就是那么巧!当初二姨跟那成衣坊的人说那个女的,就说她和咱二姨是一个镇上出来的,还说那人的娘家开了药铺,一个镇上还开药铺的除了这济安堂还有哪家?而且宋长卿也说她姑是在县里的。”

“难怪你刚才对人家态度不好,原来是这样啊,不过,人家宋长卿也没有惹你,你给他冷脸干啥?我看宋长卿要难受了。不过,谁让他有那样一个姑姑哩,还害得咱爹受伤了,该!”

我的个二姐啊,你到底是觉得人家有错还是没有错啊,这话说的。不过王福儿检讨自己,是有些迁怒了,唉,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95、我很委屈!...

宋长卿本来是想跟着去王家村问清楚到底发生啥事了的,他可不想被王福儿冷脸,觉得心里很难受。以前两个人吵吵嘴,他也没觉得这样。难道是因为自己没有过来给王叔看伤,还是这里面的人说错话了?

宋长卿是挨个问话,把老王给乐坏了,这个小子,还真是。

不过很快就有家里的人来报信,姑奶奶回来了,让宋长卿赶紧回去。

“她咋又回来了啊,真烦人!”宋长卿说道。

老王道:“不喜欢也别说出口啊,不然倒霉的是你。”

“还好王伯没有说啥毕竟是你的长辈。”宋长卿说道:“真是添麻烦!”还是不得不回,不然那姑姑又的闹腾,说自己眼里没有她了。到时候爹娘要被烦。

回来就听见姑姑的大嗓门,“娘,你不知道,在路上碰到个穷鬼,他的两个丫头,还想跟我说道说道,也不看看自己是啥身份,我可是县丞夫人,捏死他们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强。”

宋氏的女儿巧月看见宋长卿,忙给他行了礼。宋氏的儿子还小,被丫头抱着。

宋长卿的奶奶看见宋长卿过来了,忙招呼他过来,“长卿过来,你姑姑来了。”

宋长卿道:“姑姑过来是干啥的?难道是来还我家的钱的?”

宋氏一脸的尴尬,她几年前借的钱,这小子咋每次都念念不忘哩。

“长卿,你姑姑刚过来,你说啥哩。”眼看自己的婆婆和小姑都不高兴,宋长卿的娘李氏忙开口说道。

“大嫂,不会是你教他说的吧,我又不是说不还,你用得着这样做吗?”

李氏可不是个软柿子,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长卿问一句还有错了?你要是不想长卿问你,那把钱还了不就成了?娘,你说我说的是不是?”

“好了,都别说了,媳妇,去准备饭去,你小姑来一趟,总不能饭都吃不好。”

李氏答应下去了,宋长卿道:“那我也下去了,今天的医书还没看完。”

宋氏本来还想让这宋长卿多呆一会儿的,又怕他说啥还债的话,于是就没留。

一见这母子二人离开了,宋氏忙抱怨道:“娘,你看,大嫂和长卿都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宋奶奶说道:“还不是你自己做事不尊重。你连你娘我都骗啊,是谁说的借钱了就换,这几年过

去了,你一点儿还钱的意思都不给,你娘我现在都弄得没脸,帮着女儿弄儿子的钱!”

“娘,你可别这样说,我这不是,唉,你女婿当县丞才几年啊,哪弄得到钱,我说还就一定还,我哪能让娘你不好哩,你就放心好了。绝对跑不了。”

宋奶奶觉得还是不要抱希望为好,自己一次的纵容,弄得现在自己也没脸,虽然儿子仍然孝顺,但是儿媳和孙子却心里有了疙瘩,也是,用儿子的钱去补贴女儿,有些说不过去。

“你咋跑回来了?可别说是想我了。”宋奶奶道。

宋氏还真的想说是想她了,不过被这一堵,就说不出口了,“你女婿真不是个东西,竟然说的那样难听,我还不是为他好,他那个俸禄能赚多少钱啊,啥时候能还娘你的钱啊,可是他不理解我不说,还骂我。”宋氏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说了一边,反正是她没有错,错的都是别人。

宋奶奶道:“我看都是我把你娇惯坏了,你在这歇一天就回去,别没事就往娘家跑。”

“娘,你咋这样说我啊,明明是他的错。”宋氏不服气。

“我管你谁对谁错,你既然那样说他,那你就不想想,他现在是县丞了,要是有人巴结他,给他送女的,你现在不在,他到时候成事了你可咋办?还是回去好好看着,别到时候吃暗亏就不好了。”

“他敢!”可是宋氏没有底气,这次这人都敢和自己叫板,那下次哩?要是有狐狸精过来了,那岂不是?可是自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真是丢脸。

“娘,你让哥去给他带个信呗,让他来接我。”

“你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算了,我跟你哥说说。”

“还是娘对我最好了。”宋氏笑道。

宋长卿既然见了他姑姑,就想着要去王家村找王福儿,“娘,我有事出去一趟。”

李氏以为是儿子不愿意和他姑姑呆在一起,想一想小姑子的德行,说道:“成,你出去注意安全。”

于是宋长卿是快马加鞭的赶去了王家村。到了王福儿的家门口,又有些犹豫不敢上前,但是觉得自己明明没有做错事,干啥还心虚,忙拍门,王小宝是撒开脚丫子来开门,“长卿哥,你咋来

了?我们正在吃饭哩。”

王铜锁和戚氏也有些吃惊,不过既然赶到了饭店,那自然是一起吃饭。

宋长卿是不客气,他对这边很熟悉,再说这赶来也确实是饿了,忙坐下来吃了好几碗,跟在自己家里一样。戚氏和王铜锁都已经习惯了。

吃完饭,王福儿还是没有和宋长卿说话,宋长卿给她使眼色,她也装作没看见,宋长卿急了,趁人不注意,把王福儿拉到了后面的竹林子里。

“干啥哩。”王福儿有些恼羞成怒。

那边戚氏对王铜锁说道:“他俩没事吧。”

王花儿道:“娘,没事,他俩有点误会,说开了就好了。”

戚氏叹了一口气,娃子们大了,这个还是要注意一些是不是?可是看其他人都很正常的表情,难道是自己多想了?

宋长卿说道:“我也想问问干啥哩,我啥事也没做,你干啥不理我?”

“我啥时候没理你了。”王福儿嘴硬的说道。

“在药铺,还有刚才,你都没有理我,我做错啥了,你也说明白。”

“你没做错啥,干啥非要问的这么清楚?”王福儿快要抓狂了,这都是啥事啊,你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不问清楚,我觉得冤得慌。要是我做错啥了,你说了,我也好改过来,但是你啥也不说,就给我个冷脸子,我心里不好受。”宋长卿说道。

“得了,我错了还不行吗?”王福儿无奈了,这事咋说啊。

“不行!你肯定有事,我得知道,不然下次又不小心这样了,我岂不是又要心里不好受?”宋长卿不依。

好,说就说,是你非要问的,王福儿说道:“你问我为啥生气,我跟你说,我爹的手,就是你家里的人弄伤的,现在你没话可说了吧,人家可是你姑姑!”

“难怪!”宋长卿想到自己回家听那人说的话,不过,好像自己比较冤吧,这个她姑姑做错了事,和自己没有啥关系吧。

“那个,福儿,你是不是该给我道歉啊,我和我姑不是同一个人啊。我自己也讨厌我姑哩。”

“哼,道歉!你想的美,你姑虽然和你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她毕竟是您姑姑,我找不到你姑姑算

账,难道就不可以不理你姑姑的侄儿?”王福儿说道。

“呃,这个,好,我道歉!唉,我刚才还和我姑大吵了一架哩,你说我是不是很冤?我要替一个我自己不喜欢的亲人道歉。我也不喜欢我姑呢。”宋长卿道。

“确实,你要是喜欢你姑那样的,还真是有些奇怪。”王福儿很赞同的点头。说心里话,王福儿觉得自己也错了,人家宋长卿人很不错,根本不管他的事啊。可是这道歉,她就是说不出口啊。

“所以说嘛,我今天很委屈,不过,我不会怪你的,你放心好了。”这家伙又开始臭屁了。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然后两个人和好如初了,从竹林子出来了,戚氏等人都松了一口气。戚氏觉得有必要提醒这两个娃,你们都大了啊,可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了,但是这话她咋就说不出口哩。

“你还记得第一次去我家,我让大家钓鱼的事吗?”宋长卿问道。

“当然记得,我还问那些鱼能不能吃。”王福儿说道。

“就是那次,那鱼是我姑姑给我奶奶的,其实这以前,我姑姑从我家弄了一大笔钱,而且我奶奶连我爹娘都没问,就同意了,我觉得我奶奶偏心,然后把我姑姑给我奶奶的鱼给钓起来吃了。那次借钱,后来给我姑父弄了个县丞的官,只是这钱就没有还了。我也不是说非要她还钱,只是她觉得理所应当的样子,让我心里很不舒服,为了这事,我爹娘都心里难受,所以我很不喜欢我姑姑他们。”

“知道了,以后你是你,你姑是你姑,我也是从县城里回来,在那边遇到过你姑姑几次,不过说心里话,我也不喜欢你姑姑,每次见到她,都是那种样子,好像大家都不如她一样,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结果哩,她倒是背后在敛财,把好多人都惹毛了,我猜她这次会咱秀水镇,肯定是因为东窗事发了,这事虽然和你家没有关系,但是你家毕竟是你姑的娘家,小心被她牵连了。”王福儿把在县城的事说了说,宋长卿道:“我说她咋又回来了,原来是这事。你说的我都知道了,回去我和爹商量商量,你放心,绝对不会连累到你姨夫他们。”

这就是宋长卿的好处了,知道自己担心啥,王福儿说道:“这种事,轻一点的别人会心里怨恨,重的说不定会坐牢,你和宋叔叔好好商量商量,最开始说你姑父当上县丞的钱都是你们借的,那要真的出事了,你们跑不了干系。”

当然前提是那县丞被人揭发了。宋长卿道:“现在当官的,谁不送点钱,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得回去和爹好好商量商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宋长卿没有停留多久,赶着回去了。

96、倒腾房子...

稻子收起来后,王大宝的婚事就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了。到了成亲前一天,这老屋的院子都开始做酒席了,村里的孩子们都很快活,既可以吃到好的,也可以在一起玩。而小凤家里也提前一天把嫁妆啥的都送上门了,刚好摆进了新盖的两间房子里,村里的人都恭喜大伯和大伯母,娶了个好儿媳,看看这嫁妆,真够丰厚的,连背面都有十几床哩。更不用说还送了一套家具,简直是让人看着眼红哩。这王家的大宝出息了,能娶一个镇上的姑娘了。

好多人都想着要给王二宝说媒哩,人家王二宝也快要出师了,到时候有手艺,到哪里都不会饿着。

丁氏自然是得意洋洋,还用的着说,这儿媳妇太给自家长面子了,不枉费自己和娘家哥嫂弄僵了。

话说因为婚事不成,丁氏和自己的哥哥嫂子还干过架,这次王大宝成亲,她哥哥嫂子就没有过来,倒是有几个堂兄和堂嫂过来了,一叠声的恭喜,给丁氏挣回了不少面子。

王大宝是早就回来了,不过他有些紧张,毕竟是成亲人生大事,他村里玩得好的,也有几个都成成亲了,拿着他开玩笑。

戚氏和楚氏在厨房里忙着洗菜切菜,这做菜的倒是用不着他们,这村里都有专门给人家做酒席的,到时候按规格给钱就是了。不过人家不负责洗菜切菜,所以这些都要人帮忙。

农村的妇女,就是在一起帮忙,也快活的说着家长里短,有人就找机会做媒。这不,就有人在问戚氏,想给王菊儿找个啥样的女婿。

戚氏倒不扭捏,说道:“我家菊儿老实,要给她找个对她好的,有没有钱倒是无所谓。”

“王三嫂是真疼女儿,咱们这当娘的,可不就盼着闺女能好。咱们自己遭的罪可不希望闺女也跟着遭,我啊,就希望我闺女到时候能找个人口少的,不然在一起是非多,大家说是不是这个

理?”邹大嫂说道。

好多人都点头,可不是!人口少这是非就少,而且分家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跟你抢,不过,这单独一个也不成,因为单独一个,这到时候公公婆婆只能跟着你,你甩都甩不开,婆媳关系弄不好,这日子也难过。但是相比较这兄弟四五个的,独生子还是受欢迎的。毕竟就是人口多,这婆媳关系还不是照样不好?

又有人说,这大宝成亲了,接下来是二宝了吧,二宝这娃子有了手艺,到时候也是个好的,也不知道哪家的闺女能嫁进来。

另一个人就笑道:“可惜你家的闺女已经嫁人了,不然你倒是可以当人家的丈母娘。”

“可不是这样想的,要是我再有一个闺女就好了。”妇女们开着玩笑,这活就做的快。

第二天天还刚亮,王大宝就起来去迎亲了,人都说不能过了午时把新人迎回来,这样不吉利,所以得赶早。王福儿嫁的骡子也披红挂绿的,今天它可是要去迎新娘子哩。跟着去迎亲的除了二宝三宝等人,还有王大宝玩得好的伙伴,王福儿把新房又打扫了一遍,这次咱王小宝有幸成了压床的童子,四婶家的王芽儿成了童女,在床上滚来滚去。

王小宝是想着一会儿能得到红包了,高兴的,王芽儿是看着床上有好吃的,就想抓起来吃,不过被人给拦住了,开玩笑,你要是吃了,这新郎和新娘子咋办?

王小宝看王芽儿实在可怜,就把自己三姐偷偷给他藏的小点心拿出来给王芽儿。王芽儿吃的可开心了。

“真是个小娃子!”王小宝心里说道,其实他也不多大点。

“新娘子来了!”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这院子更热闹了,有人已经点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新娘子就在鞭炮声中给迎了过来。

大伯王金锁和大伯母丁氏都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的坐在正堂,接受新郎和新娘子的跪拜。丁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没一会儿新娘子被送入洞房。

王福儿被吩咐去照顾新娘子,王福儿想着新娘子折腾了这么久,肯定是饿了,就去厨房弄了点东西,端过去了。

话说这盖头早就被掀开了,王福儿的大嫂穿着一身大红,正含羞带怯的坐在那里,“大嫂,你饿了吧,我弄了点吃的,你补补。”王福儿说道。

王福儿的大嫂名字叫做全小凤,现在应该叫全氏了,她是真的饿,因为怕中途要上茅厕,所以连稀的都不敢喝。现在王福儿送来的东西简直是对了她的胃口。

王福儿自我介绍了一番,不然人家哪里认识自己?

“是福儿妹妹。多谢你了,我正好饿了哩。”全氏甜甜的一笑,王福儿觉得这个大嫂长得不是特别的好看,但是看着舒服。

王福儿也笑道:“不用谢。”一个新娘子离开了熟悉的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说不心慌都是假的,人家那些有钱人家的少奶奶,好歹还陪嫁几个丫鬟,这乡下人家,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王福儿看着大嫂,想到了自己的大姐,她以后可咋办哩。

“福儿,我吃饱了,我脸上的妆没有花吧。”全氏有些紧张的问道。

王福儿觉得大嫂很可爱,于是说道:“大嫂很好看,不用担心,我一会儿给大嫂端一盆水来,大嫂可以洗一下。”现在天气虽然变凉了,但是这一路折腾,还是很热的,尤其是新娘子穿的又多,头上还有比平时多的头饰,真是难受啊。

王福儿的责任就是把大嫂给伺候好了,不让她觉得难受。

这位大嫂是个大方的,王福儿给她端水,她还给了王福儿红包,最后王福儿发现里面还有十文钱,在红包里应该不错了。

楚氏也抱着王芽儿对戚氏说道:“这大侄儿媳妇不错,给咱芽儿的钱有十个哩。”

这几年楚氏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就这一个王芽儿,不过他们夫妻两个对自己的女儿很是疼爱,就是赵氏,看不惯当妇女的把丫头片子疼成那样,时不时的说上几句,他们也都忍了。

不过,这没有儿子,楚氏心里也不好受,被人说成孤老,真的是很难听,可是这人的命天注定,没有动静就是没有动静。

戚氏劝道:“芽儿这么好,我看着就喜欢,你也说了,这凡是不要强求,说不定老天爷自有安排哩,我不是说风凉话,我这三个闺女,就是别人拿儿子来换我都不乐意。最开始没有小宝的时候,我就想着,不管咋样,我都要对我闺女好,别人不疼她们没有关系,我当娘的要疼她们。就是我自己再委屈,我也要护着她们哩。”

楚氏道:“三嫂,你说的对,菊儿,花儿和福儿都是好的,多懂事啊,以后有了女婿,三嫂就更享福了,反正咱现在都是分开住的,我自己的日子我自己过,大不了,以后我给咱芽儿找个上门女婿,也一样过日子。”比起来,自己的芽儿要比菊儿他们好过多了,听说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她们经常要干活,还吃不饱哩,如今咱芽儿可不是那样,顶多被婆婆暗地里说几句,说就说呗,反正又不掉一块儿肉。

王大宝成亲第二天,这一大家子又在一起吃了饭,全氏是个勤快的,中午饭都是她准备的,丁氏心里得意,觉得这个儿媳妇娶的真不错。马氏是看着嫉妒,啥时候自己的三宝也能娶个好媳妇哩?她倒是想要把娘家的侄女儿娶过来,只是自己的嫂子不乐意,嫌弃自己这边穷?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

王大宝和全氏回门后,就在镇上住了,不过全氏的嫁妆都放在老屋这边,丁氏对这个满意,她觉得只要嫁妆都在这边,那这人心就在这边,肯定跑不了。

这么着,她也该操心王二宝的婚事了。唉,儿子多也操心多啊,尤其是隔得还挺近的年纪。二弟妹马氏还说了,要赶紧让二宝成亲啊,不然隔着他,她家三宝都不好说人家,丁氏心里唾道,就是我家二宝说亲了,你家三宝也说不到好人家。

王二宝是大宝成亲后,就回来了,他的手艺学的也不错了平时做个椅子凳子的,都没有困难。不过这乡下人家,需求不多,所以王二宝决定到镇上去看看,有没有人家需要做家具的。王大宝那边也给他打听,就是全氏也让娘家人帮着打听。毕竟小叔子能自立了,那自家就能少操些心。

王福儿倒是觉得要是有资金,可以开个家具铺子,边做边卖,可是这说是容易,做起来难。王二宝想依靠自己的本事来赚钱哩。

王福儿上次在县里就想到了要买房子,到时候当成铺面租出去,把这想法和好处给父母说了,王铜锁想了半天,觉得也行,反正买了这些房子也不会没了,那就买呗,银子放在手里还不安全哩。

戚氏是觉得自从自家有钱了,这三五不时的就有人上门借钱,弄得大家伤了和气,他们又不是说谎的,现在把银子都买了房子也好,手头上没钱了,就是想借也借不来,于是也点头同意了。

王铜锁就和王福儿去找牙行,让他们帮着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赵舒林知道后,说道:“我倒是知道有几间房子,哪家人是外地的,因为想着要落叶归根,所以想把房子给卖了,他们的房子在集市上,正好可以当成铺面。”

那可真是太好了,因为这家人和赵家有生意来往,所以这房子倒是成交的快,王福儿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了下来,然后就开始改造,王福儿决定该成二姨他们那样的,这样铺子就多,到时候租出去的也多,至于里面的房子,那租户里肯定想要带院子的人,一起租出去也是钱那。

结果弄成了三个铺面,因为是在闹市区不远,所以很快就有人租下来了,那里面的院子大家都想着要,但是只有一个,所以最先租的得到了,讲好了租金,手里又有房契,王福儿觉得很满足啊。找这个样子下去,这买房子的钱用不了多久也能赚回来,到时候就是没花钱都弄到房子了啊。嘿嘿,果然这个想法不错。

只可惜捡漏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靠近闹市的地方真的是不多见,其他的人家卖房子都是那种住户房,买下来了,就是租给别人住,一个月才一点儿钱,划不来。所以王福儿暂时停止了这个计划。人不能太贪心,赚一些就不错了。

97、这个禽流感嘛...

戚氏看着又死了一只鸡,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咋这鸡子要死都是连片的。以前在老屋的时候,这鸡子就是死了也得拔毛了然后煮了吃,现在福儿说得鸡瘟的鸡不能吃,最好是烧了或者埋了。

反正家里现在也不缺吃的了,这鸡子不吃也没有事,家里人的身体最重要。

王福儿也觉得这鸡瘟是个问题,原来人家是打预防针防止鸡瘟,但是现在谁有这个本事啊,都是死了就死了,看最后到底能活多少个,活着的都是好样的。真是优胜虐汰了。

不过,还是可以尽量的减少这种损失,鸡窝是天天要打扫两边,还得撒上石灰粉,王福儿又在水里放了醋,也撒了一遍。她懂得也不多,去秀才公那里找书,也没有翻到好法子。

不过对于这边鸡子要死了,还吃肉的做法,是不敢苟同,万一吃出问题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人重要还是肉重要?

不过就是把这得了兵的鸡给深埋了,就有人看不惯了,二伯母马氏也不知道听谁说的,非要过来要鸡子不可,还说道,你们是有钱不在乎这点,那为啥不能把这得病的鸡子给我哩?我家里好几天都没有肉吃了。

戚氏和她解释了半天都没办法,王福儿道:“二伯母,我这话可是说清楚了,这鸡有病,人吃了说不定就会得病,你非要要,到时候吃出毛病来了算谁的?”

马氏道:“这换了别的东西,我也不敢过来要,你这反正也是不要了的,为啥不能给我?我知道你是不喜欢二伯母,连哥死鸡子也不愿意给我!人家哪家不是都吃了,偏我吃了就能生病?”

马氏说话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家围上来了,不过大部分都说这鸡子能吃,马氏心里得意,王福儿见这么多人都在场,也不怕她到时候吃出毛病来了找自家算账,不过她还真的是不忍心把这病鸡子给二伯母,不管咋说,她也没有害人的心,本来是一片真心为她,偏偏最后被说成小气。真是那个啥,好心当成驴肝肺了。

王福儿道:“各位叔叔婶婶们都在,我也不是不想给,毕竟这是病鸡子,万一吃出个毛病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二伯母说我是小气,这我可不敢认同,如果我真的小气,我自家都会把这鸡子留下来,也不会烧了,还埋了。那样对我有啥好处?我现在只想问二伯母一句,这病鸡子真的吃了没有事?你保证你吃了没问题?你要是不敢保证,我拼着被别人说小气,也不会把这鸡子给你的。”

她可是要马氏亲口说这个,免得到时候吃坏了肚子,来找自己家的麻烦。

马氏就想把鸡子弄到手,而且以前吃过多少这样的鸡子,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怕个啥?也说道:“我说没问题就没问题,有不是以前没有吃过?”

“那要是万一有问题了呢?”王福儿继续问道。

“绝对没有问题。”马氏道。

“我说的是万一,万一你吃出个啥毛病来了,不会过来找我们的麻烦吧,我可是不想让你吃出毛病的,可是我不给,您又说我是小气,故意不给你!”

马氏道:“万一有毛病了,我也不会过来找你们的麻烦,好了吧,把鸡子给我拿过来吧。”马氏伸手就把那鸡子给弄起来了。

王福儿对看热闹的人说道:“叔叔婶婶们都给我家里作证啊,我二伯母可是说了,吃了这鸡子就是有了毛病也不会找我家的麻烦,红口白牙,谁说话不算话,那就是不把大家伙当回事啊。”

那些围观的人都笑着说道:“我们都听着哩,给你作证,银锁家的,你可别到时候耍赖啊,占了便宜不说,还倒打一耙啊。”他们都知道马氏的性子,所以才这样说。

马氏道:“我这侄女儿还真是,不说了不说了,咱就是要一只鸡,还弄这么多事,我一个大人不和你计较。这鸡我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