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幺转头看着吕丰问道:“那昨天支了多少?一百两?这开平府的头牌,一百两就肯陪你玩上一整夜?也太便宜了吧?那头牌看上你了,肯倒帖?”

“一百两哪里够?我和管事打了个商量,一次支了一个月的。”

“一千两!”李小幺猛的止住步子,转头怪叫道,吕丰不自的扭着头岔着话题:“咱们不说这个,你去哪儿了?我找到一种酒,你指定喜欢……”

“一千两银子,一分也没剩?”李小幺心疼着那一千两银子花资,这就是一掷千金?这个败家子!

“还有点散碎银子,反正就快到下个月了,就这两天,撑一撑就过去了。”吕丰捻了捻瘪瘪的荷包,不知道是在宽慰李小幺,还是在宽慰自己,李小幺重重的呼了口气,眼珠微转,一边走一边斜着吕丰说道:“我前几天就想找你说这事,这两天忙,也没顾上,你在我家住,自然没什么不行的,只一样,在哪儿也没有白吃白住的理儿,你说是吧?你要是住在我家,这房钱、饭钱、茶钱、水钱、灯油钱、花草树木钱、洗衣服扫地各种钱,该给的都得给,要不,我看哪,你还是搬回吕府去住吧,又不用花钱,又比我们家舒服!”

吕丰眨着眼睛看着李小幺,回头看了眼紧跟在两人后面、伸长耳朵听着两人说话的张狗子和赵六顺,冲着两人挥挥手,拉着李小幺的衣袖往前紧走了几步,低声问道:“你生气啦?不过是些小玩意儿,你看……”

“你看我象生气的样子?”李小幺打断了吕丰的话,她不是生气,她是心疼那银子,吕丰疑惑的盯着李小幺,李小幺拍开吕丰的手,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你看你,我说东,你偏说西,你要在我家里住,也不多,一个月二百两银子,要不,你就搬回天师府去住。”

吕丰困惑的揉了揉鼻子,倒也干脆:“二百两就二百两!我还是住这里,天师府有什么好住的?!小幺,我跟你说,我找到古书里说的那种浊米酒了,你肯定喜欢,味道跟蜜水一样,就你这酒量,也能喝上七八十来杯,怪不得古人一喝起酒来,动不动就一坛一坛的喝,喝十坛也醉不了!”吕丰说的眉飞色舞。

“你买了几坛回来?”李小幺笑着问道,

“就两坛,这酒若没人订,那家酒坊平时也不酿,这两坛是人家订了准备坐月子用的,谁知道这酒酿好两天了,孩子还没生下来,再放就酸了,就转卖给了我,我已经订好了,让那家酒坊每五天送两坛过来,走,咱们赏菊喝酒去!今天天气正好!”

“我还有点事,晚上吧,秉烛赏花饮酒,赏心乐事!”

“那好,我先回去睡一觉,睡醒了去找你。”吕丰爽快的答应着,送李小幺到了半亩园门口,见她带着张狗子、赵六顺进了院子,才摇着扇子,悠悠然回去百草园睡觉了。

李小幺吩咐张狗子和赵六顺在垂花门外等着,自己进了正屋,紫藤和海棠迎出来,侍候着李小幺洗漱换了衣服,不等李小幺吩咐,紫藤就捧了锦袋过来禀报道:“五爷,昨天那份折子问过南宁了,南宁说,因那些俘官从梁国径直押到开平府了,爷说见了人再处置,就到了这会儿,这一卷是十九名俘官的履历,南宁说是爷让拿过来的。”

李小幺点了点头,先取过那卷履历大体翻了一遍,垂着眼帘想了想,招手叫了紫藤过来吩咐道:“你把这履历上各人的家眷亲属师长这些抄出来,字抄大一些,一人一张纸,我一会儿就要用。”紫藤答应一声,取了履历过去,也不出屋,取了笔墨,就着旁边的小几,不大会儿就抄好了,李小幺接过十几张竹影纸翻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跳下榻,握着纸出了垂花门,叫了张狗子和赵六顺,将十几张竹影纸递给张狗子:“你看看,字能认得全吧?”

“看五爷说的!咱虽说书还没读好,这字上头,差不多的都认全了,范先生可没少夸我!”张狗子一边嘟嚷着,一边翻着竹影纸,刚翻到第三页,脸就苦成一团:“五爷,你说说,这起名字是让人认的,还是难为人的?怎么净这些怪字!这?”

“不得意了吧?你认的那点字,差的远呢!好了,别管那些怪字,不用都认识,能认过半就行了,听我说。”李小幺的声音慎重起来,张狗子忙收了竹影纸,和赵六顺凝神听着李小幺的吩咐。

“门房里那十九个人,从今天起,就交给你们两个管着了,那些人都是梁地的大官。”张狗子和赵六顺面面相觑,李小幺接着说道:“不过这个你们不用管,反正现在他们什么也不是了,你们两个,第一件事,先到离咱们府上不超过两刻钟路程的街上寻有房子往外赁的大杂院去,不要整个赁院子的那种,就是要这个院子一间,那个院子一间,好把他们分开,一人一间,一共赁十九间,这十九间房子,都只交一个月房租,”

张狗子和赵六顺听得连眨着眼睛,李小幺笑眯眯的接着说道:“找好房子后,第二件事,狗子把那些纸拿给他们看,告诉他们,一,往后他们在这开平府城内就自由了,只不得出城门半步,谁敢踏出城门半步,他名下那张纸上列了名字的,统统砍头!”李小幺笑嘻嘻的做了个杀头的手势,张狗子打了个机灵,赵六顺咽了口口水,李小幺理着思路,接着说道:“你们两个要学着察颜观色,这话说完,仔细看各人神情,若是愤怒惊惧,这话就算说到地方了,下面,就是第三件事,告诉他们,往后他们就得自食其力,在这开平府,各显神通,想法子自己养活自己吧,第三件,定下规矩,每天辰初、酉正,必定要到咱们门房报到,你们两个,轮着看人画到,一次未到就要去寻,第二回再犯,就带他到咱们院子门口立着做一天门房。”

张狗子和赵六顺笑着不停的点头,这活不难还有意思,李小幺想了想,补充道:“再跟他们说一声,若没本事养活自己,就过来说一声,五爷就收他进府做奴仆好了,吃穿不愁,还有月钱。今天不早了,你们两个……算了,我不多交待,你们跟着我,要学着动脑子做事,从这会儿起,那十九个人就交给你们了,人要看好,房子要尽快寻,你们两个商量着办吧,若需用人手,过去找范大娘子商量去。”

张狗子和赵六顺张狗子和赵六顺利落的答应一声,张狗子小心的将竹影纸收进怀里,告退出去忙这件大事去了。

第一百三章 饮酒作乐

夕阳西落,李小幺带着海棠等人在园子里寻了处景色不错的亭子,海棠带着几个丫头,各处擦拭收拾干净,抬了两把竹摇椅和一张宽几过来,又在亭子一角放下红泥小炉,准备烧水温酒用,李小幺站了片刻,转回半亩园寻了件厚斗篷过来,又让人多升了一只红泥小炉,放在亭子里驱寒。

没等收拾好,吕丰就寻过来了,站在亭子里四下张望着:“小五,这园子得好好打理打理,你看看,除了那几棵树还象点样子,那些花花草草,那也叫花草?还有这亭子,今年肯定没上新漆,你看看这柱子都褪色了。”李小幺懒得理他,跟这么个二世祖没什么话说,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穷,什么是没银子的艰难。

几个丫头忙着温酒煮茶,两个婆子小心的抬了只大铜火锅进来,在宽几上放好,又将配菜一一摆在几上,吕丰的注意力又被火锅引了过去:“这个天吃火锅好!最好是鹿肉锅子!”吕丰探头过去,看着锅子里翻滚的鹿肉,满意的点了点头,不客气的坐到摇椅上,掂起筷子先吃了一口,一边呵着热气一边含糊的说着话:“好!鲜鹿肉配上腌鹿肉,这个味儿最好,我可饿坏了!你也吃啊!”

李小幺被吕丰的狼吞虎咽诱得满口口水,忙坐下来,和吕丰一起埋头苦吃,一口气吃了个大半饱,两人才放下筷子,舒服的靠在椅子上,李小幺端起杯温温的米酒,一口气喝了半杯,舒了口气夸奖道:“这酒味道真好,酒就该这样!”吕丰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喜欢!往后咱们一起无酒不欢!你喝这个,我喝梨花白。”

两人一个喝着淡极的米酒,一个喝着梨花白,慢慢喝着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喝了七八杯酒,夜幕早就沉沉垂落,几盏气死风灯挂在亭子四角,红晕的灯光摇曳着洒在亭子里外,吕丰和李小幺都已经喝得七八成醉,裹了裹斗篷,远看着斜挂在天际的那弦细细的弯月,示意给吕丰:“你看,那月亮,这么细细一弯,比圆月的时候好看多了,世人偏喜欢看圆月。”

“嗯。”吕丰眯着眼睛看了眼弯月,转头怔怔的看着摇曳灯光下裹着红绒斗篷的李小幺,半晌才低声说道:“世人爱圆月,爱的是那份团圆意。”

“想家了?”李小幺敏感的问道,吕丰呼了口气,往后倒在椅子上:“想我娘了,还有姐姐,还有父亲,还有阿迈,还有……”李小幺笑出了声:“都数全了,看来没你不想的。”

“小五,你跟我回家吧,我娘肯定喜欢你,咱们回去一趟,然后你想去哪里咱们就去哪里!”吕丰直起上身,借着酒劲,殷切的看着李小幺说道,李小幺哭笑不得:“我跟你回去干什么?算什么?我四个哥哥都在这里,我的家在这里!”

“小五,你该嫁人了,要不就咱俩一处吧,咱们两个一处多好,没有比咱们再般配的了,吃喝玩乐都对脾气,你说呢?”吕丰看着李小幺,带着几分讨好的说道,李小幺一口酒差点喷出来,忙放下杯子,站起来将酒吐到栏杆外,居高临下的看着吕丰问道:“你想娶谁就娶谁?你大哥,你父母都不管的?”

吕丰张了张嘴,到底没敢一口应承,将杯子里的酒一口喝了,转头看着已经坐回去的李小幺:“他们要是敢不答应,我就不娶了!这辈子都不娶!要不,咱们两个海阔天空,浪迹天涯去,怎么样?”

“不怎么样!”李小幺不客气的否定道,吕丰盯着李小幺,急切的说道:“你放心,我肯定能想出法子让他们都点头!我娘最疼我!咱们两个一起想法子!”李小幺目光懒散的看着吕丰问道:“我听说你们家门第很高?到底怎么个高法?跟苏家比呢?跟吴国、荆国那些皇室呢?怎么个高法?”

“他们可比不了!”吕丰话语里透着浓浓的傲气:“这天下分分合合,那些皇家权贵跟这园子里的花草一样,开过一春一夏,明年就是别人家的花季了,我们吕家不一样,这天师世家不知道传承几百年了,他们怎么比?”

“那你祖父还要替你们吕家寻下一年百年的依靠?”李小幺不客气的问道,吕丰连连咳了几声,尴尬的说道:“咱们说门第,又没说别的,这门第再高,也抵不过刀枪强权,这些花草应季时,得罪不得。”李小幺笑得透不过气来,这吕丰明白处极明白,混帐处极混帐。

“咱们俩这么合得来,你看看我,一表人才!我家门第高,家风好,这么好的亲事,天下第一,绝无第二!”吕丰越说脸皮越厚,李小幺眼睛睁得溜圆,睁了吕丰片刻,再也忍不住,大笑着倒在摇椅上,半晌才说出话来:“你这脸皮,天下第一,绝无第二!”李小幺笑得酒意涌上来,头晕晕脸色绯红,直起身子看着吕丰,认真的说道:“两件,一,我容不下你嫖妓!二,你的亲事你做不得主!你醉了,我可没醉!”

吕丰抚着额头倒在椅子上,唉声叹气了半天,仿佛下了决心般:“好!你在我就不去,就是去了,也不让你知道!小五……”

“停!”李小幺抬手止住吕丰:“我就说,你喝醉了,今晚酒好,风好,月光好,这景色更好,就是这话说的不好,你喝多了,回去歇着吧。”李小幺说着,摇摇晃晃站起来,裹紧斗篷跌跌撞撞下了台阶,淡月急忙上前扶着她,金铃在前面提着灯笼,李小幺往背后胡乱挥了挥手,头也不回的走了,吕丰急跟到台阶旁,看着李小幺紧裹着斗篷的瘦小身形被花影夜色掩映着,仿佛片刻就要淡没在浓浓的夜色里消失不见,吕丰喉咙干涩,心仿佛被谁用手捏了一把般痛成了一团,今天这是怎么啦?那细的几乎看不见的弦月,真是个不吉的东西!

李小幺回到半亩园,洗了澡躺在床上,昏昏然想睡着,心里却又清明无比,成家立业,男婚女嫁,到哪儿都是这些东西!从前那些年,活下去是最大的事,生活倒也简单明白,进了这开平府,各种她不愿意想的事情扑面挤过来,嫁人?她要嫁什么样的人?就算到了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的规矩也没能约束过她,她从前活得咨意顺心,往后她一样能这样生活,嫁人,困于后院,相夫育子,若不是情之所至,心甘情愿,她怎么甘心?情之所至……算了,很久以前,她一直活在云间,不知道什么叫现实,把自己的命都挥霍在那碧蓝的水里,情之一字,一字系两人,姻乃结两姓之好,是两姓,不是两人,这是谁告诉她的?父亲?李小幺心底更加清明,脑子里却混乱无比,婚姻要门当户对,要般配,从前是人家般配不上她,现在是她般配不上人家,般配!是的,要般配,要门当户对,恍惚间,李小幺仿佛又站在那个富丽奢华的大厅里,清清楚楚的看着那群扔开拘谨、放量狂吃的客人,扫得桌上碗碟皆无!他说她瞧不起他和他的家人,她真瞧不起了么?也许是真的,他才又找了个门当户对的,在她的游艇上门当户对!

李小幺头晕得天旋地转,转得她恶心想呕,胡乱摸索着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混乱中,有人扶她起来,喂她喝的什么?啊!舒服多了!她又喝醉了?这是哪里?先别说话!言多有失,先等等,看看,先睡一会儿吧。

李小幺直睡到第二天辰初两刻,直到紫藤将她叫醒,才勉强爬起来,沐浴洗漱,吃了碗薄粥,就出门上车走了,吕丰无事一身轻,直睡到日上三杆,问清楚李小幺又要到晚上才能回来,百无聊赖的晃了一会儿,干脆跟着张狗子四处看房子去了。

没几天张狗子就赁齐了房子,吕丰寻不到李小幺,又没有银子出去玩,就是有银子,他好象也没什么玩的心情,干脆凑过去和张狗子、赵六顺一起威胁梁地俘官去了,中间小露一手,算是给张狗子的话加了道震慑,三人将十九名俘官安置好,登记造册,张狗子和赵六顺准备好笔墨花名册,兴奋的等着晚上点头一回名。

晚上点名极顺利,隔天一早,辰初过了小半刻钟,这一群俘官中品级最高者,礼部尚书刘明义还没来应到,张狗子拧眉错牙的刚转出大门,就看到刘明义拎着长衫,三步并作两步的赶过来,走到跟前,张狗子看着刘明义,抬手指着他红肿成一片的下巴,愕然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去了?你的胡子呢?”一夜间,刘明义那半尺多长的美髯踪影全无,吕丰急忙凑过来,刘明义恼怒异常的后退半步,强忍着气拱了拱手:“老夫可是来过了!”说着转身要走,张狗子忙拉住他,笑着说道:“刘先生慢点,我看你这脸上象是烧伤,伤得还不轻,我进去给你寻点獾油涂涂,你且稍等会儿。”

刘明义猛的扯出自己的衣袖,瞪着张狗子骂道:“狗东西!老夫用不着你假惺惺!”吕丰瞪着眼睛正要骂回去,张狗子拉了拉他,看着刘明义怒气冲冲的走远了,才嘿嘿笑着低声说道:“五爷说了,咱不跟他一般见识,咱可是识字的人!”

第一百四章 富不知贫

刘明义甩着袖子,怒气冲冲的直往回冲,经过一个胡同口,被人一把拉了过去,张狗子和吕丰站在门口正要进去,目光及处,转眼不见了刘明义,两人对视了一眼,忙轻手轻脚的贴着墙角过去,隐在胡同口,伸长耳朵听话。

拉刘明义过去的,是吏部右侍郎安在海,身后是其余那十来个俘官,众人一个个苦恼着脸,长揖拱手的见了礼,礼部堂管赵玉先指着刘明义,惊奇不已:“刘大人,您这胡子?”安在海离刘明义最近,忙伸手就去摸刘明义红肿的下巴,摸的刘明义痛的一声闷叫,急忙往后躲闪:“别动!痛死老夫了!”

“刘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您的胡子?”十几个人挤上前,关切的问道,刘明义悲愤的闭了闭眼睛,低声说道:“烧了!火没升起来,胡子竟……烧了!”十几个人一下子无言沉默,升火烧了胡子!真是有辱斯文!刘明义一阵痛过去,转头打量着众人,目光停在浑身上下沾满白面粉的安在海身上,指着问他:“你这?这身上……这是什么东西?成何体统?”

“面。”安在海垂头丧气的说道:“昨晚隔壁的婆子借给我一瓢面,我想吃碗面。”

“你吃上了?安大人到底年青能干!”赵玉先已经年过五十,羡慕的看着三十出头的安在海说道:“学得快,下官从昨晚忙到今早,火还没升着呢,到现在,连口热水也没喝上。”

“哪里吃上了?你没看这面都在衣服上呢?昨晚天黑,又没灯,胡乱睡了,今天早上……那些事,如厕,那马桶……那,唉!连脸都没来得及洗,看时辰就差不多了,穿了长衫就走,出了院子才看到这长衫……这样了!”安在海满脸晦气,他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可从小到大,也是丫头婆子小厮捧着长大的,被俘以来,一路西行至这开平府,虽说大吃苦头,可也没这样过!茶饭总是有人送过来的,如今就是想喝口井水,都得先去打水,那桶放进井里,就在井面上飘着,他急出一头汗,桶还是在井面上头飘着……安在海悲从心来,以袖掩面,眼泪止也止不住,安在海的悲伤勾得众人一片悲伤,这份苦楚,人人都正经历中,刘明义愤恨懊恼的一声长叹,抬手重重的捶着胡同一侧的石头墙,痛心的说道:“你我都是两榜出身的官宦士子,何时操过这等贱务?这是要扫尽我等斯文!折辱我梁国士子!”众人默然看着刘明义,半晌,赵玉先低声说道:“刘大人,没有梁国了。”刘明义嘴唇抖动了片刻,老泪纵横。

“刘大人……且留青山。”赵玉先底气不足的小声劝道,刘明义痛苦万公的以头抵墙,连撞了两下,就被众人抱着拉离石头墙,连声劝道:“大人,保重贵体,国事为重。”刘明义拭了拭眼泪,转头看着大家:“不过一死!谁能不死?死又何妨?!”

“可千万死不得!”张狗子摆着手从墙角转出来,刘明义等人愕然看着摆着手、一脸着急的张狗子,和后面摇着折扇,满眼鄙夷的打量着众人的吕丰。

“死不得!我们五爷说了,谁要是敢私自抹了脖子,那纸上的人也是一个不留,全部杀头!可死不得,我们五爷还说了,谁想抹脖子,先要想想,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想好这个,还是定下来非死不可,唉!那就先到我这儿说句话,我禀了我们五爷,我们五爷好给安排个死法。”

“比如马上风什么的。”吕丰摇着折扇,慢吞吞的插了一句,张狗子满脸笑容:“那也成,倒风流!我们五爷有味药,吃了就能马上风,想怎么死都成,你看看,我们五爷这话说的,这事做的,多在理!大家说是不是?”张狗子看着瞪目错牙,恨不能咬他一口的刘明义,打了个呵呵接着说道:“好了好了,这会儿时候也不早了,几位,赶早不赶晚,赶紧到东市看看去,找点活干,好歹把今天的饭钱挣出来不是?几位不但认字还会写字,都厉害,挣钱必定容易,赶紧去吧,别光在这里说话了,还有,我们五爷说了,各位要是实在没地方没法子挣口饭吃,就到我们家里来,别客气!我们五爷说啥也得给你寻个差使,让你有口饭吃,我们五爷最心善不过,好了,各位赶紧挣钱去吧,挣钱吃饭是大事!”张狗子啰嗦得仿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刘明义颤抖着手指指定张狗子,张狗子眯着眼睛,满脸笑容的看着他,不等他开口,抢先关切道:“刘先生,我看你这下巴伤得厉害,厉害得很,我去给你寻点獾油去?”

刘明义狠狠的往地上‘呸’了一口,猛转身,也不分东西南北,怒气冲冲大步疾往前冲,赵玉先踌躇了下,拎着长衫跟在刘明义身后追了上去,安在海叹了口气,垂着头、有气无力的甩着沾满面粉的衣袖,往东市走去,其余十来个人,互相看了看,叹着气、垂着头各奔东西而散。张狗子看着各人走远走散了,往地上‘呸’了一口,笼着双手,悠悠然然的回去了。

南宁接了李小幺到王府外书房,看着她进了东厢房,转身进了正屋,禀报一声,掀帘进去,苏子诚正端坐在宽大的出奇的书案后写着什么,南宁长揖见了礼,恭声禀报道:“回爷,没别的动静,还是一早一晚签个到。”

苏子诚‘嗯’了一声,写完最后几个字,放下手里的笔,往后靠到椅背上,一时想不明白李小幺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思忖了片刻,看着南宁问道:“这些人怎么样?动什么念头没有?”

“回爷,动没动念头还看不出来,都不大好,都是生火、打水诸小事,礼部尚书刘明义昨晚上升火把自己胡子烧了,下巴烧的一片火泡;吏部侍郎安在海打水把桶掉井里了,得了邻居送的一碗生面粉,不知道想做什么,一碗面全扑在衣服上;礼部堂管赵玉先便后把马桶放在院子里,被隔壁婆子破口大骂;刑部堂管钱谦得邻居相助,倒生好了火,没往锅里放水,把锅烧裂了,还有,除了户部堂管俞远山,其余的人都不知道黎明倒马桶的规矩,这会儿马桶还都在屋里放着呢,张狗子给他们把锅碗被褥也算备齐了,就是马桶没给马桶盖,有碗没筷子,有被褥没枕头。”

苏子诚听的有些怔神,直看着南宁,南宁扯了扯嘴角,低声嘟嚷道:“有其主必有其仆。”苏子诚想了片刻,揉着眉间,看着南宁问道:“生火做什么?”南宁立时明白过来,忙躬身解释道:“爷,市井贫家,用不起炭,一日两餐都烧木柴,要生火才能做饭。”

“那茶水呢?”

“回爷,讲究点的人家备个暖窠,穷些的人家,就喝井水。”南宁抬头看了苏子诚一眼,垂下头,接着说道:“市井人家,五更要起来倒空洗刷马桶,照咱们开平府的规矩,夜香车要赶在天亮前从西门出城,一天只这一趟,一条街或几个院子合用一口井,若要洗衣服菜疏,多去井边,井边修有下水处,若要吃水,也要从井里挑水过来,咱们开平府的井深,井上一般架着轱辘,把水桶挂在绳头的钩子上垂下去打水,这桶是木制,下去自然是浮在水上,要抖动绳子把桶装满水,这里头有讲究,没用过的,就容易把桶抖落在井里,这生火做饭上头,还要难些。”南宁一口气解释了不少,苏子诚微蹙着眉头,渐渐明白过来,如今这些人,就算要喝一口水,也要先寻了桶,出了院子,到井边打了水回来,这桶放到井里,是桶落井里还是水装桶里还在两可,打了水再提回来,生火烧水,苏子诚轻轻呼了口气,拧眉想了想,转头看着南宁问道:“那些侯考的贫穷学子,日常茶饭也是这样?这哪还有读书的功夫?”

“回爷,那些学子境况略好些的,一天五十文钱,汤水茶点,浆洗衣物,就都能找人代送代役,若是那极贫的,一是可以借居于寺院,二是各个书舍,一日两餐一点、茶水什么的,都是尽供的,倒不必如此。”南宁仔细答道,苏子诚呼了口气,靠到椅背上,猜测着李小幺的用意,隐约有些明白,却又不甚明白,三餐无继,诸事亲为的苦楚,他哪里能明白休会?

东厢最外面一间,李小幺盘膝坐在榻上,专心的翻看着手里的折子,她如今帮苏子诚处置那些半公半私、半明半暗的事务,看好一份,就取张薄竹纸过来,歪歪扭扭的批好,夹在折子里放到一边,一笔好字,是要花大功夫的,这没法子,她能用那软乎乎的毛笔把字写整齐,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小幺正专心看折子,只听到游廊上脚步声渐行渐近,脚步声象是停在正门口,小厮恭敬的禀报声响起:“爷,水二爷请见。”

第一百五章 郁闷的事

水岩进去没多大会儿,就晦气着脸掀帘出来,南宁紧跟在后送出来,往旁边走了两步,轻轻拉了拉水岩的衣袖,冲着东厢使了个眼色,水岩顺着南宁的目光看着东厢最外面那间半掩的屋门,他知道那是苏子诚安排给那个丫头五爷的屋子,南宁冲着那屋子使眼色是什么意思?南宁又冲着东厢用力挤了挤眼睛,往后退了半步,微微躬了躬身子,看着水岩往后退了两步,见水岩还在莫名其妙的看着他,又冲着东厢努了努嘴,才转身回正屋侍候着去了。

水岩用折扇轻轻敲了敲额头,看南宁这意思,是让他到那屋子里去一趟,难不成他这事,那个丫头五爷能有什么法子?嗯,一定是这样,可这事找一个外人,好象不大合适,王爷做事极讲法度,御下极严……御下极严!水岩眼里闪过丝亮光,王爷身边的小厮,什么时候敢自作主张过?水岩猛转身看了眼正屋那肃静而垂的靛蓝织锦缎门帘,眉梢飞起又落下,转身几步走到东厢最外间门口,重重咳了一声,带着笑问道:“五爷可在屋里?”

李小幺正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听到水岩的招呼,忙跳下榻,亲自过去开了门,笑着拱了拱手:“原来是水二爷,请进。”水岩进了屋,转头打量着四周,笑着夸赞道:“五爷这屋里清爽宜人,这几品菊花神形皆佳,真是难得。”

“这都是南宁放过来,我看着也好,水爷请坐。”李小幺客气的让着水岩落了坐,侍立在屋角的丫头捧了茶上来,轻手轻脚的退到后面茶水间等着听传唤。

李小幺让着水岩喝了两口茶,一时猜不出他的来意,水岩抿了口茶,将杯子放下,踌躇了片刻,下了决心般叹了口气,为难的说道:“若没有事,也不敢过来打扰五爷,想请五爷帮着开解件苦恼事。”李小幺惊讶的看着水岩,他找她开解苦恼事?!

“水爷客气了,这话可当不起,水爷若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是。”李小幺笑着客气道,水岩又重重叹了口气:“那我就直说了,这事,实在是我水家家教不严所致,我有个没出五服的堂姐,叫水桐,自小跟着父亲辗转任上,也没进过族学,直到十六七岁,才随父职回到开平府,隔年嫁给了那一年的新科进士陈忠良,刚成亲那半年,两夫妻倒也相得,年底陈忠良选了德州府推官。”新科进士能选到德州府推官可不容易,李小幺笑着扫了水岩一眼,水岩敏感的看了眼李小幺,带着丝尴尬多解释了一句:“是沾了水家那几分薄面的光,其时,水桐堂姐已经怀了两三个月的身孕,不便随行,陈忠良到了任上两三个月,就纳了一名沈姓女子,送了封信回来,水桐堂姐性子恶妒,就是不肯应允这沈氏进门,接了信又气又恼,这孩子就早产了,水桐堂姐九死一生,直缠缠绵绵病了一两年,百般调理才算康复,陈忠良三年任期满后,伯父就求了父亲,将陈忠良留在六部任职,进礼部做了名堂官,其实,沈氏已经有了庶子,比嫡子小一岁,伯父原本想着等陈忠良回到开平府,两边劝劝,这夫妻间哪有隔夜仇,见了面自然就好了,谁知道那沈氏根本不愿入门做小,就怂恿着陈忠良在东门置了外宅,陈忠良调任回开平府一年多,竟未入家门半步,半个月前,水桐堂姐在锦绣衣坊偶遇沈氏,不过问了几句,陈忠良竟当众责骂水桐堂姐,水桐堂姐怒极之下,摸了只花瓶砸在陈忠良头上,可巧不巧那花瓶里头注满了水,竟把陈忠良当场砸死了,那沈氏就带着孩子鸣告到开平府衙,如今水桐堂姐被收押在牢里,唉!”

李小幺简直象听传奇,水岩重重叹着气:“这是我水家家教不严所致,水桐堂姐若不是如此恶妒,事也不至于此,只可怜那孩子,才不过五六岁,无父无母,母亲又是恶妒弑夫之人。”李小幺听得心里闷得透不过气,看着水岩,想说话却又咬住了嘴唇,半晌才呼出口气,看着水岩问道:“你要让我解这事?这有……事已至此,还解什么?”

水岩苦笑解释道:“我也知道这事已成死结,可……我是可怜那孩子,原本就早产体弱,这些天天天哭着要母亲,吃睡不好,极是病弱,若没有亲生母亲看护,真不知道能不能成人,不管如何,陈家也就这一个嫡子,水桐自是罪不可恕,可是……”

“你想给水桐脱罪?”李小幺听明白了水岩的意思,吐了口气,心里稍稍好过些,水岩垂了垂头:“求了大爷,大爷说刑部二爷署理,我就来寻了二爷。”

“弑夫是十恶大罪,不赦不免不赎,王爷没答应你?”

“唉!”水岩重重叹了口气:“我也知道这恶逆大罪不可恕,不过冀了万一之望,就是可怜那孩子!”

李小幺若有所思的看着水岩,沉默了片刻,低声说道:“以水家这族望,要掩过这事,不过举手之劳,中间有什么变故?”水岩眼里闪过丝亮光,怪不得二爷对她另眼相看,果然通透!

“事发时,宁意侯府二奶奶小随氏也在场。”李小幺吸了口气,宁意侯郭敏达是现皇后郭氏嫡亲兄长,怪不得这事水家掩不过去,这沈氏敢鸣鼓开平府,后头指不定有谁的影子,水岩又是一声叹气,苦笑着说道:“那陈忠良老家青州,贫寒士子出身,头两天水桐堂姐并未收监,太学和青州学子上书言我水家以势欺压寒门,纵恶妒悍女行凶杀人诸如此言。”

李小幺缓缓呼了口气,这事不简单,水岩期待的看着紧拧着眉头的李小幺,李小幺头痛般揉了揉眉间:“光这么想,想不出什么,水桐这案的卷宗,能不能拿来我看看?”

水岩忙点头答应:“有,现成的,我早就让人抄好了几份,这就送过来。”

“先看卷宗,总能想出法子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水桐为这样的……东西送了命,这个结,我接了,不过我没有人手。”李小幺干脆的答应道,陈忠良那个肮脏东西死有余辜,话刚说完,李小幺心念微闪,不等水岩说话,接着说道:“我想见见水桐,还有那个沈氏。”这事听到现在不过是一家之言,她要见见人再判断这事,她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手我还有些,有什么事你只管吩咐,要见水桐堂姐容易,就是沈氏,”水岩皱着眉头,李小幺忙跟了一句:“那沈氏远远看看就行,还有两个孩子,那个庶子,也一样远看看就行。”水岩点头答应:“我去安排。”顿了顿,低低的说道:“开平府知府,原是宁远侯府清客。”李小幺垂着眼帘,淡淡的答道:“这我知道。”

水岩眉棱动了动,看着李小幺,暗暗舒了口气,也许她真有法子。李小幺低着头,细细想了想,抬头看着水岩低声说道:“水桐这是恶逆大罪,这会儿看,已经是死局,那要踩、要使力的,眼看这事已成死局,必不会再多动心思手脚,不过等着看最后砍头的那份热闹罢了,这于咱们有利,只是行动中万事皆要悄无声息,明里暗里不能透出半丝波澜去,动手时必要一击毕全功,否则,这死局就死透了。”

“你说的极是!极是!”水岩抚掌赞同,李小幺凝神想了想说道:“先让人送卷宗过来,一张纸片也别落下,水桐现在监中,开平府衙上下皆有眼线,不知道连到哪一处。”

“伯父经常遣人去探望水桐堂姐,就委屈你扮个丫头跟着走一趟,你放心。”水岩干脆明了的说道,李小幺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先看了卷宗、见了人再说下一步的事,水岩见李小幺没再有什么事,也不耽误,起身拱手告辞:“我这就回去让人送卷宗过来,若能救水桐堂姐一命,水岩日后必有重谢!”

“水爷客气了。”李小幺将水岩送到门口,看着他大步出垂花门,转身回来,靠在榻上闷闷的想出了神,若这事真是这样,这水桐也是遇人不淑,可怜还要担着恶妒的骂名,小丫头轻手轻脚的收拾了杯碟下去,重又换了杯热茶端上来,李小幺端起杯子,却没喝茶,只怔神的看着窗外发呆。

午后,苏子诚带人去了虎威军营地,李小幺悄悄托了南宁,让他帮着留神看看大哥他们如何,南宁满口答应。

李小幺理完那些五花八门的折子,早早回到柳树胡同,刚进了门没多大会儿,紫藤进来禀报道:“五爷,水二爷刚打发人递了句话过来,说他得了些好茶,明天午后想请五爷尝一尝。”李小幺‘噢’了一声算是知道了,看来他已经安排好了,明天午后能过去看水桐。

第一百六章 斯文扫地

晚上,天都黑透了,吕丰才回到柳树胡同,也不回去百草园,径直进了半亩园,穿过垂花门,见紫藤掀帘出来,忙吩咐赶紧给他弄些饭菜来,饿死了,一边说着,一边掀帘进屋,转头找到歪在南窗炕上看书的李小幺,两步过去,侧身坐到炕上,眉飞色舞的说道:“这主意你怎么想出来的?哈哈!太有意思了!我最喜欢看你整人,想别人之未想,这热闹看得太可乐了!”

“你看到什么了?”李小幺放下手里的书问道,吕丰接过喜容递过的帕子擦了手,接过茶一饮而进,踢了鞋盘膝坐到炕上,一幅说书的架势:“从今天一早就有乐子看,你没看到,刘明义,就是又瘦又高,浑身上下只剩骨头的那个,整天宝贝的不得了的那把大胡子,烧了!哈哈!说是生火的时候烧着的!这下巴,这里,全是水泡,红通通亮晶晶明晃晃,你想想!那张阴测测的马脸,配上下巴这一片红艳艳的水泡,太可乐了!我和张狗子两个,挑了人最多的一拨跟在后面看热闹,这一帮七八个,还真去了东市,七八件长衫戳在那里,要多碍眼有多碍眼!后来那个俞远山一声不吭的离了众人,张狗子跟过去,后来说他竟然寻了家梁地客商开的铺子,讨了笔墨,那掌柜还让人搬了桌子椅子放在铺子门口,俞远山一天竟还真帮人写了五六封信,挣钱了几十个大钱。”

李小幺惊讶不已:“这个俞远山倒是个难得的。”

“卖个字就叫难得?”吕丰嗤之一鼻,李小幺看着他没有接话,只示意他接着说,跟他这种纨绔解释不通这个,吕丰又喝了杯茶,笑嘻嘻的接着说道:“剩下的那几个蠢货,就那么傻呵呵的站在街角,除了碍眼碍事没别的事了,一群呆头鹅!我寻了家茶坊,坐窗下一边喝茶一边看热闹,等到张狗子回来说那个俞远山支了卖字摊儿,已经卖了头一份字了,这班蠢货还是那么傻站着,我可没功夫看一帮傻子站桩,就和张狗子寻别的热闹去,先去了那刘明义的住处,老货果然躺在屋里,亏他能躺得住!那屋子里真是臭不可闻,一条窗户缝都能熏死人!那个赵玉先也在,在屋檐下撅着屁股生水,没见过那么笨的,我和张狗子看了两刻多钟,那火硬没生着!后来实在不耐烦就走了,旁的几个没在屋里,没找到去哪儿了,我们俩就又转回了东市,那个俞远山倒没只顾着自己,自己到字摊边上的小摊上吃了碗面,给那几个人一人买了一只胡饼送过去,小五,你没看到那几个人那吃相!个个噎得脖子伸得比鹅还长,差一点没噎死,真是斯文扫地!不过饿了一天,至于么?”

李小幺坐直身子,正要说话,海棠带着红桔、樱桃托着饭菜送进来,吕丰话也顾不得说了,盯着几个丫头摆好碗筷,自己动手盛了碗汤几口喝了,端起碗大口吃起来,风卷残云将菜吃了大半,才放下碗筷,抚着肚子舒服的叹了口气:“嗯,吃好了!”李小幺笑得眼睛弯着,慢吞吞的问道:“你才饿了多少时候?不过晚吃了一会儿就这样了,那些俘官,可是从昨天中午就没吃过东西了。”

吕丰挑着眉梢正要说话,李小幺转头吩咐紫藤:“看看张狗子和赵六顺吃过饭没有,若吃好了,让他们过来一趟。”紫藤答应一声,亲自出去传话去了,吕丰不解的看着李小幺,李小幺叹了口气解释道:“那些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哪受过这样的苦楚?今天晚上得挨个看看去,别真饿死了。”吕丰听了忙跳下炕,兴奋的揽着事:“你叫张狗子就这事?不用叫进来了,我去寻他,这就去看看去,你放心,有我呢!饿死还有什么意思?你必定还有后手,哈哈,好戏还在后头!不用吩咐别人,你只管说,我去!”

李小幺无语的看着吕丰,看人狼狈相、起哄架秧子,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

“还有别的没有?要没有我走了,唉,对了,差点忘了,我告诉你,东市前的马桥街上,有家羊肉铺子,酥炖羊蹄,说是一绝!我要了一碟尝过了,真是绝味,本来想带些给你,可惜他家一天就卖一小锅,没了,我付了钱,把明天的一锅全买了,明天一早做好了就送过来。”吕丰气宇飞扬的说道,李小幺笑着谢道:“多谢你,吃点东西还能掂记着我,还是得让张狗子进来,我得让他明天带着这些人找份活干去,跟你可说不明白。”李小幺看着吕丰一脸的不服,轻轻笑着问道:“我要替这些人寻份既能做得了,可这活又是他们之前想都想不出的活计,你说说,做什么合适?”

吕丰两只眉毛高高抬起,把额头抬得一片皱纹,想了半晌,看着李小幺,迟疑的说道:“勾栏的帮闲?”李小幺睁大眼睛,‘噗’的大笑出声,一边笑一边指着吕丰:“这主意,真是好!真好!他们若不肯做张狗子给寻的活,就让他们跟你走,去做这勾栏的帮闲去,戴上翠绿帽子,穿上翠绿衣衫!要多风流有多风流!”吕丰也跟着大笑起来:“这活哪里不好?除了这个,哪还有别的又做得了、又想不出的活了?”

两人说笑间,紫藤在外间禀报,张狗子已经在院门口候着了,李小幺下了炕,披了斗篷,出来外院花厅,叫了张狗子进来吩咐道:“让张大厨熬些浓粥带上,晚上你和吕爷、赵六顺三个,挨个看看那些人去,若有饿倒的,喂他喝碗粥,再看看有病倒的没有,明天早上,把这些人留一留,你带着他们,到鱼团、肉市这些寻份打杂的活干干。”

张狗子眨了眨眼,看着李小幺说道:“五爷,鱼团那活,那腥气,一般人受不了,还有肉市,打杂的活都是给杀猪的打下手,拿盆接血、拽个猪腿什么的,满地都是猪粪,太腌脏了!那些个人,能读书会写字的,不如给他们找份抄书的活,做个佣书匠指定行!”

李小幺‘哼’了一声,还没来得及说话,吕丰已经抢过了话头:“笨了吧!你当你们五爷有这个好心帮他们找活?她就是要看热闹!越热闹越好!做佣书匠还有什么热闹看?不嫌脏,只嫌不脏,那个,让他们去做……你说那个倒马桶的,叫什么夜香行?让他们刷马桶去!”

“夜香行可是稳嫌不赔的好买卖,哪条街归谁,都是把定的,他们想干还没路子呢!”张狗子把吕丰顶了回去,李小幺也不理吕丰,看着张狗子解释道:“吕爷说的有一句还是对的,不嫌脏,只嫌不脏,就是类似鱼团、肉行这样的杂活,若是他们不肯做,就交给吕爷,让吕爷带他们去勾栏做帮闲去好了。”

“是!”张狗子利落的一声答应,吕丰急不可耐的冲李小幺拱拱手,推着张狗子往外走,他急着去看那些饿晕在床的官员们,最好那个刘明义也噎得脖子比鹅长!

吕丰等人直忙到大半夜,总算将十九个人过了一遍,把几个饿得已经认不出人的官员喂个大半饱,又将喝了一天生水、拉肚子拉得到处都是的赵玉先用门板抬回来,连夜请了大夫诊治喂药。第二天一早,吕丰熬不住呼呼大睡,张狗子和赵六顺红着眼睛点了卯,将李小幺的吩咐说了,众人中,除了病倒的赵玉先,只有俞远山站出来,说要自己寻活做,张狗子干脆的挥手答应了,转头看着其余的人:“还有谁要自己寻活的没有?先说明白了,我们五爷替你们寻活,就这一回,过了这村,可没那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一起看向刘明义,刘明义烧了胡子,眼看着喝了几碗生水的赵玉先拉得止不住,顺着裤脚往下流黄水,昨天几乎饿死过去,幸好夜里被张狗子死灌活灌了一碗温热的粥才算活过来,从昨夜到现在,梦里梦外,满嘴都是那米粥的浓香,刘明义一阵悲伤猛冲上来,直冲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原来这忠字,竟比不过饿到极处的一碗粥!早知受这样的苦楚折磨,城破那会儿,倒不如随丞相抹了脖子!死就死了,多少干脆,何必落入今日这样生死两难的境地?

众人见刘明义垂着头一声不吭,也都跟着垂头不言,算是答应了张狗子的提议,张狗子呼了口气,和赵六顺两人,把家里几个男仆都带上,引着十几个人,浩浩荡荡的先往鱼团寻能做的短工去了,张狗子引着众人直找到申正过后,才算给众人一一寻好了活。

可怜这些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雅人,被张狗子扔在鱼团收拾打扫剖鱼扔出的鱼鳞鱼肠,在肉行帮屠夫拉着待宰的猪羊腿,在草料坊切马吃的草料,在猫场将腥臭的猫鱼切碎拌猫食,在骆驼坊洗刷骆驼……这一天,只熏得黄胆水都吐干净了。

第一百七章 水桐

午后,水岩的小厮送了只包袱进来,恭声禀报道:“五爷,车子已经在西偏门外候着了。”李小幺点头示意知道了,小厮退出东厢,李小幺示意丫头关了门,提着包袱转到屏风后,两个丫头侍候着她换了衣服,水岩让人送过来的是一套崭新的侍女服,月白掩襟窄袖绸上衣,水蓝裙子配着条长长的湖蓝宫绦,还有发簪、耳坠、香袋、荷包等物,连帕子都是齐全的,李小幺抬着手臂由着两个丫头侍候着换了衣服,又打散头发梳成开平府各府丫头中最常见的垂挂髻,将一花一叶赤金发簪戴在两边发髻上,李小幺站在落地铜镜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还是铜镜好,那水银镜纤毫毕露,太真实了,要这样稍稍有些模糊,才最好看,李小幺轻轻转了半圈,裙子扬起又落下,她还是喜欢裙子,喜欢这样长及脚面的裙子,喜欢步摇,喜欢流苏,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机会穿了。

李小幺退后半步,又瞄了眼镜子里的自己,从丫头手里接过帕子,出了门刚跨出正院的垂花门,迎面正撞上苏子诚,李小幺忙停住步子,双手相扣搭在腰上,似是而非的曲了曲膝打着招呼:“你回来啦,我出去一趟,晚了就不回来了。”

“水岩的事?”苏子诚上下打量着李小幺问道,李小幺弯眼笑着点了下头:“就那事,我去看看人。”

“嗯,小心些。”苏子诚往边上让了半步交待道,李小幺笑容更浓,正要谢过,苏子诚皱着眉头又交待了一句:“没什么事别笑,太招眼。”李小幺怔了怔,忙用一只手捂在脸上挡着笑容,连连点着头:“出去我就不笑了,这会儿实在忍不住。”一边说一边从苏子诚身边闪过,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快步而出,苏子诚背着手,看着李小幺出了月亮门,才转身进了垂花门,姑娘家还是穿裙子好看,明天让人送几条裙子给她,若是她肯改穿裙装,肯进他府里……苏子诚在正屋门口停住,转头看着虚掩着门的东厢,她笑起来如朝阳初升,如荷绽新月,这笑容太让人心喜。

李小幺奔到侧门,门外,一辆象眼格绸布围子的大车已经等在门外,水岩的小厮站在侧口内正往里张望着,见李小幺过来,急忙引着李小幺上了车。

李小幺坐在车里,将帘子掀起条缝,往外看着,车子走了小半个时辰,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停住,小厮请李小幺下了车,换到了对面一辆车上,对面车上坐着个五十岁左右、面容端庄的婆子,伸手扶着李小幺上来,让着她坐在中间,一声不吭的冲着李小幺伏身磕头,李小幺急忙伸手扶起她:“嬷嬷这是做什么。”

“奴婢姓吴,是奶奶自小的奶娘,又跟着她陪嫁到陈家,奴婢替奶奶谢姑娘……”吴嬷嬷说着又要磕头,李小幺忙伸手扶起她,看着她低声说道:“你还是不知道这事的好,与你家奶奶也更好些。”吴嬷嬷眼底闪过丝了然,答应了一声,端正坐着没再说话。

没多大会儿,车子停下,李小幺先下了车,回身扶着吴嬷嬷下来,提了车子里的提盒,也不敢多张望,紧跟在吴嬷嬷身后,经过间门房,往里面走去。李小幺边走边偷眼看着四周,这里没有狱所的阴森,倒更象处平常些的宅院,吴嬷嬷走到最后一排,转进去,中间一间门前坐着两个狱卒,站着四五个锦衣华服的丫头婆子,见吴嬷嬷来了,丫头婆子们忙曲膝见着礼,两个狱卒忙站起来笑着打招呼:“吴嬷嬷来了,七娘子也来了,刚到,在屋里陪水大/奶奶说话呢。”吴嬷嬷带着笑,站着和狱卒客气的说了几句闲话,边说话,边一人递了一只荷包过去,两个狱卒喜之不尽、谢之不尽,一个不停的躬着身子让着吴嬷嬷和李小幺进去,李小幺提着提盒,安静的垂着头跟在婆子身后,吴嬷嬷走了两步,停住步子,转头看着领头的婆子笑道:“我想和你们姑娘静静的说几句话。”那婆子笑着抬了抬手,带着众人退开十几步,远远站着等着,两个狱卒见状,忙往后退开几十步远,靠着墙,说着闲话远远看着。

两人进了屋,屋子很宽敞,中间用小孩子手臂粗细的铁棒顶天立地的隔成里外两间,外间空无一物,中间站着一主一仆,七娘子见吴嬷嬷进来,忙用帕子拭着眼泪,低声打着招呼:“嬷嬷来了。”吴嬷嬷曲膝见了礼,没答她的话,迟疑的回头看了李小幺一眼,李小幺垂着眼帘,似有似无的点了点头,眼角扫着七娘子身后那个丫头手里的提盒和里间地上放着的一个个匣子,也提着提盒蹲下来,打开提盒,将里面的匣子一个个摆进里间地上。

七娘子紧盯着李小幺,突然转头吩咐身后的丫头:“你到外头等我。”丫头垂着头退出屋,走过去和众丫头婆子一处候在外头,七娘子冲着蹲在地上收拾着提盒的李小幺深曲膝谢道:“我叫水莲,若能救得桐姐一命,水莲日后必报大恩。”说完,也不等李小幺答话,直起身子看着吴嬷嬷告别道:“我先走了,过两天再过来看望桐姐。”说着,提着裙子出了屋,径直走了。

李小幺站起来,呼了口气,这水家,倒个个是人精,吴嬷嬷满脸歉意的看着李小幺,李小幺摇了摇头,示意她没事,转头打量着里间,里间一床一桌一椅,床上被褥干净整齐,桌子上堆着十几本书,放着纸笔,一个全身重孝、背影瘦削的女子正端坐桌前写着什么,刚才种种,于她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吴嬷嬷贴到铁栏杆前,轻声叫着:“奶奶,有人看你来了。”婆子说完,忙退到门口,贴着门框,警惕着外面的动静。水桐手里的笔顿了顿,低着头又写了几个字,才放下笔,缓缓转身看向栏杆外,李小幺仔细打量着她,容貌并不算出色,却给人一种云淡风轻、极大方的感觉,脸上没有半分表情,仿佛已是死人般,目光死寂的看着李小幺,李小幺简直怀疑她看到自己没有。

水桐漠然静寂的看着李小幺,不动,也不说话,李小幺暗暗叹了口气,哀莫大于心死,这个水桐,这会儿心已经死了,李小幺往后退了半步,水桐缓缓转过身,提起笔继续写起字来,李小幺又往后退了几步,低声说道:“走吧。”婆子怔怔的看看李小幺,又看看水桐,眼泪扑落不停,弯腰提起提盒,李小幺忙上前接过,吴嬷嬷痛惜的看着水桐,低声告别道:“奶奶千万保重自己,我明天再来。”

李小幺接着提盒,垂首敛容跟在吴嬷嬷后头出来上了车,车子晃动了下,李小幺透过帘缝看着车子出了院门,走了片刻,才放下帘子,转头看着婆子问道:“七娘子是水大/奶奶的妹妹?”

“是堂妹,我们奶奶和七娘子嫡亲的姐姐三娘子年纪相仿,是自小的手帕交,情份极好,后来三娘子一病死了,我们奶奶就把七娘子当自己嫡亲妹妹疼爱,整天寄信寄东西的,后来我们回来京城,两人见了面,虽说年纪差了不少,却极投脾气,比嫡亲姐妹处得还好,奶奶出了这事,七娘子最着急,到处求人。”

“嗯,七娘子和靖江侯府水二爷是嫡亲的?”

“不是,靖江侯府只有一位姑娘,十四娘水樱,七娘子和水二爷同一个曾祖,七娘子父亲水四爷和靖江侯、安远侯自小亲近,平时走动的极勤。”吴嬷嬷耐心解释着,李小幺沉默了片刻,转了话题:“你们奶奶这个样子多长时候了?”

“从爷死后就这样了。”婆子抹着眼泪说道,

“这一阵子见过孩子吗?”

“从奶奶进来这里,小少爷来过一回,也是这样。”

“也是这样隔着栏杆?”

“是。”

李小幺拧眉想了想问道:“她平时疼孩子吗?”

“当娘的哪有不疼孩子的,小少爷是奶奶的命/根子。”

李小幺呼了口气:“那就好,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不然,心死透了,有命跟没命也没什么区别了,你回去跟你们老爷说,想法子打通关节,把孩子带到里间去,天天去,让孩子抱她、缠她,叫她、哭给她听。”

“小少爷正病着,老爷说怕她担心,不让跟她说。”婆子低声说道,李小幺叹了口气:“她若觉得没有她,孩子一样活得好好儿的,心无牵挂,自然只求速死,孩子病了,就更要送给她看了,让她看着孩子病,看着孩子痛,看着孩子哭,看她这个当娘的还能不能这样心死如灰。”婆子眨了眨眼睛,连连点头答应着:“多谢姑娘指点,我回去就和老爷夫人说,明天就带小少爷过来。”

第一百八章 请客

车子停在一处园林的偏门后,李小幺上了另一辆车,一个面容娇俏可喜的丫头曲膝跪坐在车厢一角,见李小幺上来,俯身见着礼,声音清脆如银铃般介绍着自己:“奴婢是靖江侯府水二爷院里的一等丫头暄晴,奉爷的令侍候姑娘更衣。”李小幺仔细打量了暄晴几眼,笑着点了点头,暄晴膝行几步过来,侍候着李小幺脱了衣裙,换了件浅红织锦缎琵琶袖短夹衣,一条素白百褶裙,又打开妆奁匣子,挪到李小幺身后,帮她打散头发,重又梳了个双丫髻,从妆奁匣里取了串极小的堆纱花串,套在了两只丫髻上。

刚收拾妥当,车子顿了下停住了,车帘掀起,李小幺跳下车,转到后面一辆油漆光亮、围着墨蓝织锦缎围子的阔大车子上,水岩盘膝坐在车子一角,见李小幺上来,笑着说道:“今天巧了,沈氏这会儿正带着孩子在开宝寺做法事,委屈五爷且扮作丫头吧。”

“水二爷客气了。”李小幺笑着应道,转头看到车前横板上放着的暖窠杯子:“我渴了,就不客气了。”说着,自顾自取了杯子,倒了杯茶,水岩笑着抬了抬手,看着李小幺一口气喝了杯子里的茶,又倒了一杯慢慢喝着,才笑着问道:“听七妹说,她和你正好碰到一处了?”

“嗯,七娘子冰雪聪明,令人心仪。”李小幺客气道,水岩无奈的叹了口气:“她和水桐堂姐情份深,从出了这事,几乎天天过来缠着我,我若有法子,岂能不帮?唉!”李小幺看着他没有答话,那卷宗她看过了,仔仔细细看了七八遍,水桐其人也看过了,要开脱这十恶不赦之一的死罪,只有一个法子能试一试,只等看了沈氏再说吧。李小幺没有接话,水岩也不再多说,两人一个闭目养神,一个端着杯子,靠着靠枕出着神。

没多大会儿,车子停住,水岩示意李小幺先下车,暄晴已经站在车旁垂手侍候着了,李小幺忙站到暄晴身边,学着她垂手侍立,水岩下了车,小厮前引着,一行四人进了偏门,沿着高墙边的小路,一路往沈氏做法事的地藏殿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