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进门,钱氏忙道,“胡家说了,早上就来。”

“早上?”李福皱起眉,早上干活快,而且阳光较午后温和许多,人也没那么难受。

钱氏理所当然,“是啊,人家从镇上过来,趁着早上没太阳不晒啊,要不然满头大汗的,上门多不好看。”顿了顿,又道,“不过半天而已,婉婉可是叫你爹,你这样她该伤心了。”

“我也没说什么!”李福看向赵婉婉,“刚好明天我还能多睡一会儿,挺好。”

李青荷收碗筷,对于三人的眉眼官司假作不见。

翌日早上,外头天蒙蒙亮,往常这个时候,李青荷该起来去池塘喂鱼了,不过今日她没动,翻了个身继续睡,盘算着等胡家那边来了,她就出去喂鱼,刚好避开。

李福今日不用起早,外面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房子后面偶尔传来一声鸡叫。突然她睁开眼睛,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似乎听到正房的门响了一声,木门时日久了,开关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李福住的正房那边就是,每天早上她都能听见,但是今日的声音小了许多。

李福和钱氏开门,什么时候这么小心翼翼过?

该不会有贼吧?

她轻巧的起身披衣,门打开一条缝就看到钱氏轻手轻脚到了院子里,还戒备的回头看了看。

李青荷这一次真的惊讶,这怎么看都像是偷偷摸摸……看着钱氏出了院子,往村口的方向去,实在好奇,她也打开门,走前还顿了顿,又回去拿了个鞋样,这个是问村口的青芋借的,已经画完了,顺便给她还回去。

拿着鞋样,还没到青芋家呢,就在去小河边的岔路口上看到了钱氏,她旁边还站了个男人,两人正说着什么。

天色朦胧,李青荷看不清那人是谁,她直直走过,去了青芋家,这个时辰,正是各家起床洗漱的时候,早是早了点。青芋正在院子里洗漱,看到是她和她手中的鞋样,笑着道,“不用着急,现在我也没空做鞋。”她接过,笑着睨她,“怎么样,给情郎做鞋,是不是把情意都缝进去了?”

做鞋那都是冬日里的事情,现在少有人空闲到做鞋的地步。李青荷这也是想给周承康做一双,得空的时候戳两针。最后那句,就是故意取笑她了。

两人说笑了几句,李青荷转身准备回家,余光就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不紧不慢过来,正是方才和钱氏说话的人,路过时扫了两人一眼,直接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本会日更,从今天起,每天最少两千五,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一两千字~

周家

看着他不紧不慢走远,青芋低声问,“青荷,那谁呀?”

李青荷摇摇头,“我没看见过。”

却听到青芋身后传来她娘的声音,“我知道,那是婉婉她爹。”

李青荷听到“婉婉她爹”几个字,最先想到的就是李福,然后恍然,这人就是赵婉婉她爹赵添福?

钱氏居然还和他有来往,李福知不知道?

青芋只是疑惑,闻言就不再问了,望村各姓都有,村头到村尾加起来得有上百户人家,不认识也正常。

李青荷和她道别,拿着青芋她娘塞过来的一块杂粮饼子边啃边走。没多久就看到了钱氏。

钱氏无意中一回头就看到了她,脚下挪了下似乎想要躲,但又忍住了,站在原地等她走近,“青荷,这么早你去了哪儿?”

李青荷坦然,还啃一口饼,“还鞋样。”

借鞋样这个事钱氏也知道,看着她如常的面色,钱氏试探着问,“方才你回来,遇上人了吗?”

“遇上了啊。”李青荷点头,看到钱氏瞬间煞白的脸色,她接着道,“隔壁的三婶去镇上买粗粮。”

钱氏松了一口气,“快点回去吧,帮着打扫,一会儿胡家该来人了。”

李青荷不置可否,又想吓一吓她,问,“钱姨这么早出门做什么?”

钱氏怔了下,笑容勉强,不自然的加快了几步,“我昨天去洗衣裳掉了点东西,早上看看能不能找到。”

“那找着了吗?”李青荷好奇。

钱氏摇头,“没有,这里那么多人来来往往的,哪儿还有啊。”

到得后来,倒是越来越坦然了。

到家的时候李福已经起来了,正洗漱呢,看到两人进门,“都去哪儿了?”

本来只是随便一句话,李青荷却看到钱氏放在身侧的手瞬间就捏紧了。

“我还鞋样。”李青荷走近,也打水洗漱。

李福也没多问,吩咐道,“院子里打扫一下,等胡家来了像什么话。”

对于亲家上门,确实比一般客人还要客气些的,不过,家中这么多人,打扫这事,轮不到李青荷,扫帚也没这么多啊。

日头渐渐升高,门口始终没有人来,赵婉婉一开始还矜持的坐在屋中,渐渐地就时不时跑到院子里看看外面的路,最后干脆站在了门口。

而钱氏也从一开始的高兴,渐渐地狐疑起来,李福面色不太好,“胡家说了今日上门?”

“说了的呀。”钱氏语气笃定,“婉婉和青荷应该都听到了的,是吧?”

赵婉婉垂着头,胡乱点点头。

要说受影响最小的就是李青荷了,她照常吃了早饭,盘算着胡家要是再不来,她就先去喂鱼,之后避开再想办法就是了。总不能顶着日头去池塘吧?

阳光渐渐地往院子里去,屋檐下已经晒不到了,李青荷没了耐心,起身往外走,李福焦灼的在屋中背着手转圈,见她出门,问道,“干什么去?”

“我喂鱼。”李青荷随口道。

李福跟着她出门,“我陪你去。”

钱氏急了,“要是一会儿人来了……”

李福摆摆手,“喂鱼而已,又不脏衣裳,而且来回也快,不要太紧张了。”

父女两人打开院子门,正准备往西边去,就看到村口的方向来了一行人,李福紧皱的眉心瞬间松开,“来了。”

钱氏听到声音,几步过来,“知道?在哪儿?”

赵婉婉的脸上重新绽开笑容,掀开帘子进门去了。

李青荷站在门口,等着胡母过来后,笑着打了招呼,又借口喂鱼,就去了池塘。

喂完了鱼回去路过周家时,刚好看到周承康在打麦子,刚才来的时候他还不在呢。

周承康丢下手中打麦子的物什,走到院子门口,“青荷,喂鱼了?要不要进来坐坐?”

门内周母笑着探头出来,“青荷,快进来坐。”

李青荷默了下,还是进了门。上辈子周承康在她坟前修了木屋住,很少离开。她对周家人就只是认识而已。

周母赶紧招呼,“青荷,屋里坐。”又扬声喊,“小妹,快点上茶,你青荷姐姐来了。”

家中除了他们三人,好像再没有别人,周家小妹是个腼腆的性子,只在倒茶的时候喊了一声姐姐,之后就不再说话,不过听到周母和李青荷说话时,嘴角带着微微的笑意。

周母还拿出了瓜子端出来,推到她面前,“听说今日胡家上门?”

李青荷道了谢,才道,“来了,我走的时候刚到。”

“挺好挺好。”周母笑吟吟的。

屋中整洁赶紧,就是东西陈旧了些,刚才进来时,李青荷扫了一眼,发现周家和她家的房子格局一模一样,两间正房一间厢房,这格局不小,对于李家来说足够,但对于周家……

就听周母道,“我打算等粮食晒干之后,就拿去卖了,先造两间屋子出来。”

李青荷这个倒是无所谓,她手中还有些银子,大不了就去她那边的地里靠近池塘的地方选个地基自己造,从来她也没想过靠谁。不过周母的话她不好接,说到底,她还只是未过门的媳妇而已。

坐了半晌,李青荷打算起身告辞,那边胡家应该也差不多要走了,其实她进门,主要是想看看周家的环境,亲眼看到打扫得这样干净她就放心了。穷不要紧,就怕人懒。

正盘算告辞的话,门口帘子掀开,一个人风风火火就进门了,“娘,拿点银子给我,海瑶看中了一个镯子,特别喜欢。”

话落才看到屋中多了一个人,上下打量一番后,“李青荷?”

大家不熟悉,这么叫也没错,李青荷点点头。

周母皱眉,“我没银子了。”

周承才兴致勃勃,话说得飞快 ,“娘,海瑶特别喜欢,就这一回,她说了,这个镯子买了,就当是聘礼了。”

在李青荷面前说其余儿媳妇的聘礼,周母第一反应就觉得不妥,道,“聘礼的事情以后再说,着什么急。再说了,青荷还在呢,你这么冒失像什么话。”

李青荷适时起身,“伯母,我该回去了。”

周母面色微变,再三挽留,想要留她吃午饭,李青荷却已经出门去,这人家私事她不方便听,周承康拦住他娘,“我送她回去。”

周母恨恨瞪了一眼周承才,低声道,“你好好跟她解释,别生气才好。”

周承康笑了,“娘放心,青荷不是小气的人。”

李青荷出了门走得快,身后周承康的话她没听见,不过走了没多久他就追了上来,“青荷,我送你。”

“这几步路,送什么?”李青荷摆摆手,“现在这么忙,赶紧回去吧。”

周承康却没转身,继续陪着她走,“那不成,我娘让我送你回家,还让我给你解释。我三哥的未婚妻,确实娇纵了些。”

李青荷扬眉,“你们家不会觉得她娇纵我们就该让着她吧?”

这种想法可不行,她才不伺候。

“当然不会。”周承康义正言辞,“能让我退让的,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你而已。”

李青荷噗嗤笑了,“别贫了,回吧。”

回到家时,胡家人还没离开,大堂中气氛不对劲,有些沉默,丝毫没有小定的喜庆。李青荷就没进去,直接回了房,她给周承康做的衣裳,就剩下最后一点了。

李福的声音沉稳,“青荷是我女儿,婉婉也是我女儿,聘礼多少,我就给多少嫁妆。要是给婉婉多备,那青荷那边我也要加,我这家中就我一个人干活,勉强糊口,这些嫁妆……对我来说很难。总不能两个女儿一嫁,我们家不过日子了?”

还是在说嫁妆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大家晚安

秋收

看来胡家还是没有放弃从胡言锡媳妇的娘家捞一笔银子的想法。就是不知道为何突然就改了主意不要地了。

李青荷摊开衣料,就差最后的两条边了,要是认真些,两三天就得了。

“那怎么一样?”胡母语气意味深长,“我们家言锡在夫子那边算是天分最高的,夫子自己都说了,如果他的学生能有得中秀才的,肯定是我们家言锡,这个话不是我编的,不信你们去问问钱来文,现在我们家是困难,但这不是还信守承诺上门提亲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到时候我们家言锡得中,有了功名,你们李家也能得些好处,别的不说,这地就能挂在言锡名下,那就不用交粮税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李青荷耳边全部都是胡母得意的声音,“这五两银子,往后省下一辈子的粮税,难道还不划算?”

钱氏有些惊喜,“夫子真这么说?”很明显已经动摇了。

“不行。”李福却一口回绝。

“怎么不行?”钱氏有些着急,“这银子以后能有回报,别人可不记得你。那要是不孝顺的,平时说话都呛死人,还能指望得上?”

平时说话就呛死人的李青荷,“……”原来她指望不上?但她也没指着李福的荷包薅啊!

钱氏确实不能指望她照看,但是李福那边,该有的孝敬她是不会少的。

李福的声音再次传来,“反正不行。青荷是姐姐,她成亲我们备多少嫁妆,婉婉就是多少,一样的女儿,我一样疼爱,不偏不倚。”

钱氏的眼圈红了。

胡母适时提出告辞,“那孩子的婚事就定下了,至于嫁妆,那你们商量一下吧。我们自然是希望你们帮一把的,但若是真不行……我们也不强求。”

听着一行人的脚步声出去,还听到钱氏招呼他们得空来玩,李青荷才打开门出去。

李福也送他们到了大门口,回身就看到李青荷站在屋檐下,“你何时回来的?”

李青荷瞄了一眼满脸羞涩的赵婉婉,“你们说五两嫁妆的时候。”

赵婉婉确实高兴,哪怕嫁妆谈不拢,这婚事已经定下,她早晚能嫁进去。

闻言,李福有些不自在,“当着你我还是那番话,你们姐妹俩的嫁妆都一样,给多少聘礼我备多少嫁妆,如果你添,那婉婉也添。”

钱氏已经在抹眼泪了,靠在厨房门口,时不时抽噎一下。

李青荷看到她这样,对着李福笑吟吟道,“爹,我有十亩地,不用添了,到时候周家的聘礼全部当做嫁妆带回去就行了。如果爹有余银,还是留在自己手上最好,这指望谁也不如银子在自己手上方便不是?”

钱氏不满,“你什么意思?”

李青荷摊手,“实话实说啊,前些日子婉婉舅舅借的银子,得有一两多吧?要是拿回来给婉婉多好。”

提起这个,钱氏顿时就不说话了,转身就进了厨房洗杯子。

李福虽然不喜欢李青荷一再和钱氏针锋相对,但她方才说的最后那句话听了还是很让人舒服的。

钱氏话里话外已经有想要让他出银子的意思,赵婉婉沉默不语,但没开口拒绝就已经很能表明她的态度,这时候李青荷没有趁机提要求压榨他,反而让他多留银子傍身,就显得很贴心了。

“日头这么大,别在外头。”李福嘱咐了一句,起身进门,很快换了一身带着补丁的旧衣出来,手中拎着刀,“我去地里了。”

钱氏没出来,在厨房中应了一声。

李青荷赶紧把方才剩下的大半壶茶水拎了追出去递给李福,省得一会儿再顶着日头送。

李福被女儿送上了茶水,更觉得贴心,面色更加柔和,“别和你钱姨吵,她就是话多。”

说钱氏话多,这是对她不满了?

李青荷顺口就应了,其实她也不是非要和钱氏闹,正常情况钱氏不惹她,也吵不起来,前几年就过得挺好。也是因为近来她回家了,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难免起纷争,她实话实说,“她不惹我,我就不理她。”

等李青荷回到家,发现赵婉婉在打扫方才待客的堂屋,钱氏正晾杯子,看到她进门,冷笑道,“哟,咱们家这位不求嫁妆的姑娘,传出去好贴心。”

李青荷抱臂,“找不自在是吧?”

赵婉婉从屋中出来,“姐姐,你们别吵了,这嫁妆都按爹的意思来。”

李福为了这母女俩改主意也不是一两回了。闻言,钱氏面色稍缓,冷哼一声进了门。

赵婉婉又看向她,“姐姐,这嫁妆到时候万一爹真的给我了,也当是我们借的,到时候一定会还。”

今日的她一身粉色衣衫,眉眼间俱是喜意,头上斜斜插着当初她送给她的那支木钗,脸上还擦了粉描了眉,看起来多了些精致。

李青荷挑眉,“对得起你良心就行。”

胡家那边虽然下了小定,却并没有要上门帮忙秋收的意思,倒是周承康每日都来,七八天才把麦子收了回来,又开始打麦子翻晒,期间虽然下了几次雨,好在都过去得快,没捂着了麦子,忙了近一个月,麦子总算是收入了仓。

粮食入仓,庄户人家就都放下了心。懒散些的就开始休息了,勤快些的或出去打短工,或者去地里收拾杂草。

李青荷也开始去地里收拾杂草,打算开出一些来试着种,而且她打算圈出一片地出来养鸡,反正那么大块地,真要是全部收拾出来可不是一点活。

周家的粮食晒完,周承康哪儿也没去,帮着李青荷收拾地。还没弄几天,周家大哥的婚期到了。

村里人有喜事,住得近的邻居和亲近些的人家,可以腾出空的都会上门帮忙,比如李福,往年不亲近,去不去随心,现在结了亲了,不去就不像话了。

周家大哥娶媳妇,无论是对周家还是外人眼中,这喜庆都是差那么点意思的。毕竟娶个寡妇,好说不好听。

再有,这寡妇还要带着婆婆一起嫁……亏得是周家,换了人肯定不能答应。尤其周大哥还是头婚,就更像是他娶不着合适的妻子后将就娶的,显得委屈了。

但他自己丝毫不觉得,一身红衣,乐呵呵的带着起哄看热闹的众人去柳村接人。

大早上的李青荷没去,还是要把新娘子接回来那会儿人最多,她还在后院翻晒被子呢,就听到外头有人唤她。

绕到前院就看到李青苗站在她家门口,“青荷,你何时去啊?”

两人年纪相仿,本就熟悉,且以后两人还是妯娌,李青荷笑着出门,“怎么想起来找我了?”

“不好意思嘛。”李青苗笑着道,“一会儿该有人取笑我们了。”

这也正常,大的娶媳妇,人家难免会问起小的。不过大多都是善意的,笑了就过去了。

李青苗远远的看到周家院子里许多人,好奇道,“不知道这嫂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李青荷随口道,“你担忧什么,反正你住在娘家,又不和她相处。”

“我是替你问,我不相处,你还能不处?”李青苗压低声音,“我可是听二哥说了,他们家冬日前会盖两间房子,这肯定是给你们住的。”

李青荷取笑她,“二哥告诉你的?”

李青苗脸红了,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你有没有悄悄问聘礼啊,据说今天进门这位,只要了小定没有要聘礼。我这边不用周家出聘礼,到你这里……”

偶遇

聘礼什么的,李青荷还真没有说周家一定要拿多少的想法,只是不是故意针对,少点也没事。说到底,她嫁是为了周承康这个人,她自己本身不缺银子。

李青荷浅笑道,“就没提过这事。”

说话间已经到了周家门口,这个时辰,各家的人慢慢的开始过来了,李青荷两人去了备菜那边,村里许多人都不太看得到李青荷,早前她一直在镇上来回,这会儿看到她,先取笑一番,又起哄着让她切肉。

李青荷也不憷,接过刀开始切,她切得薄且大块,村里许多做了一辈子饭的妇人都不如她来得利落,顿时就有人夸,“青荷学得不错啊。”

“要是学不好,人家要让我回家的。”李青荷笑吟吟接话,“就这,我一受伤,就不要我了。”

又有人好奇问,“在酒楼帮工,是不是白面馒头尽管吃啊?”

厨房中气氛不错,大家都乐呵呵的,李青荷也笑,“那不会,我们有专门的饭菜,有时候大厨炒坏了,就轮到我们吃了,不过帮工的人多,大厨也不能都炒坏,一人分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