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达芬奇超神的日子上一章:第 86 章
  • 陪达芬奇超神的日子下一章:第 88 章

两人几乎如同圣诞节里准备领礼物的小孩一般快步走向了会议室,身后还跟着成列的侍从们亦步亦趋。

会议室的门大开着,尼可罗和其他人交谈的声音已经颇为清晰了。

海蒂在走进去的那一瞬间,心跳停跳了一秒。

她知道自己已经完全改写历史了。

从意大利的重组到统一,从新教的诞生到王权的拔高,再到政治和教育的全面升级……

可是在这一刻,东方和西方终于不再是孤立的两个存在,那些隐藏在大洋彼端的辉煌帝国也终于将传来回音——

九个巨大的箱子已经被依次排好,面对着她来的方向大大敞开。

年近四十的哥伦布已蓄上了一大把的络腮胡子,身边还跟着好几个同样胡须满脸的侍从。

他们同时给亲王和女王行礼,示意两人去看这罗列满室的奇异礼物。

冰白的瓷瓶瓷盘静静地陈列其中,中间填充着防震的华丽丝绸锦缎,缝隙中还塞满了带着馥郁清香的茶叶。

不仅如此,还有大罐大罐的黑白胡椒,数不胜数的香料、珍珠、刺绣、金银——

“陛下,”哥伦布捧着另一个小匣子,缓步走到了海蒂的面前:“我们找到了刺桐城,还一路见到了那里的领主与君王。”

“东方之城的繁华与强盛,与亲王殿下所说的分毫不差。”

列奥纳多接过了那个匣子,示意她可以拆开礼物了。

海蒂深呼吸了几秒,打开了那个盒子。

一封建交文书放在最上方,竟然是中英双语的版本,而且格式也非常的清晰。

她心里一动,脑海里忽然产生了隐秘的预感。

伴随着建交文书的掀起,另一个镶嵌着蓝宝石的礼物也露了出来。

“这是那位皇帝命我特意转赠给您的。”哥伦布笑了起来:“我学了好久才知道该怎么用。”

她在看清楚那东西的时候,连瞳孔都缩了一下。

她认识这个东西。

这是一把柯尔特1917型左轮手枪。

☆、第80章 第 80 章

手枪?!

海蒂直接愣了好几秒, 甚至感觉原本通畅的思绪都陷入了静止的状态。

列奥纳多察觉到她神情有变,示意其他侍从和官员先去隔壁房间休息片刻,上前一步拿起了那把手枪。

精钢工艺,而且做工非常的精良。

不仅是手柄上镶嵌着硕大的宝石, 而且各个小部件的铸造和衔接都无可挑剔。

列奥纳多只看了一秒, 就立刻意识到这同样也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间点的东西。

他抬头注视了一眼海蒂, 没有把心里的疑问说出口。

——又一个未来的人来到了东方, 而且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是吗?

“海蒂,你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他放缓了语气,扶着她坐在了软凳上,转头去看有些茫然的哥伦布:“跟我说说东方的情况吧,航海官。”

哥伦布应了一声,从旁边的桌子上取了两本手记和印刷本,一块递给了他。

一本是他本人在航海历程中的所见所闻,从印度到中国都有风土人情的记录。

而另一本……是黑白印刷的书册, 里面还有照片。

列奥纳多知道这个能记录景象的小方块是什么——未来的人们再也不需要任何画家来留下影像,他们人人都可以把当时当地的情景拍摄下来,而且有些还是彩色的。

他翻动了几页,注意到里面都是中英文双语的,可惜他并不是很懂英语。

“我们这一路顺着地图往东边走, 经过了许多国家。”哥伦布开始讲述他航行的过程, 不时的抿一口葡萄酒。

海蒂接过了那本中英文对照的书册, 已经完全消化了这件事情——

这个时代的古英语人称代词应是‘thou’和‘thee’, 但书中的语法和词汇,都俨然是1990年以后的风貌。

东方……也有如她一般的人。

从未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折返,而且开始影响整个帝国的历史进程。

而且恐怕也已经站在了权力的最高点。

她翻阅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这是一本历史书?”

“是的,”哥伦布恭敬道:“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在出巡的时候找普通学生花钱购下,没有和任何外交部的人提及。”

“但是受语言的限制……虽然我们有懂英语的人,但也有很多词汇没办法辨识清楚。”

列奥纳多观察着她的表情,询问道:“发生了什么?”

海蒂翻开了其中的某一页,用意大利语转述给他听。

在三百年前,在中国境内一处叫做‘yangzhou’的地方突降了天火。

一部分原住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现代小镇。

伴随着多次战争的冲突和兼并,当时处在四分五裂状态下的中国再次走向了统一与和平,开始发展科技和文化,进行古今的互相交融与理解。

她读到这里的时候,又迟疑了一秒。

如果是一个镇子,到现在应该让国家发展到足够强大的地步才对……而且应该连潜艇之类的东西都发展起来了吧?

可是在他们派遣船队过去之前,为什么那边的国家没有任何声响,也没有老船长听闻相关的消息?

指尖翻了一页,一张废墟的照片跟着显露了出来。

列奥纳多怔了一下,喃喃道:“他们也爆发了内乱……”

而且是毁灭性极强的内乱。

海蒂定了定神,开始继续翻译后面的事情。

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存在各种程度的冲突,在新朝代‘g’建立之后,最近两百年已经爆发了三次战争,最近一次持续了二十年,在十年前才刚刚结束。

由于自现代而来的人口只有四五万人,在后期的教育和演化中也只勉强发展到三十万人左右,一度被多方保守势力试图干扰和控制。

蒙昧的古人哪怕拥有机枪与手机,思想上也仍旧很难被扭转和改变。

现代教育存在难以普及和共鸣的情况,也开始被多个地区自发抵制。

遥远的东方帝国经历了多次的战争,新旧势力不断争夺着权力与制高点,一大部分的科技和思想专著都遭遇了极端分子的焚毁。

她读到这里,心里一寸一寸的沉了下去。

这也是她一直在顾虑的事情。

科技泄露会让野蛮人也懂得炸药与枪炮的制造和使用,无形之中也同样是在为自己培养一大部分天然的敌人。

她在治理这个国家的时候,时刻都有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忧。

黑火药的配比也好,硝化棉的制造和 反应也好,她不惜建立了偌大的保密基地,控制着各种信息的外流和扩散。

这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早已习惯了活在不自知的愚昧与黑暗之中。

如果贸然点亮天际的光,他们甚至会愤怒到把光与点灯人一同毁灭掉。

“——我们自2030年而来,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元首的鼎力支持下将帝国发展到了接近1990年的水平。”

“可是我们忘记了,最凶狠与最狡诈的敌人,也可能正立在我们的背后,被我们视为朴实而进取的‘朋友’。”

“如今大明国经历了多番的革命与战争,一路历经艰难险阻保护着最后的文明,而科技水平还是无可抵抗的回到了十九世纪左右。”

……倒退了几乎两百年。

海蒂放下了那本书,掩面长久地叹息了一刻。

出于统治者的身份,她也许应该为这个消息感到庆幸才对。

可作为一个同样来自未来的现代女性,她见证过现代的繁荣和开放,也会对文明的陨落有共通的感情。

书页中的某些事件……便如同野蛮人一拥而上,烧毁了大学与博物馆一般。

哥伦布由于转身去箱子里取照片的缘故,隔太远没有听清楚发生了什么,还沉浸在见识到异域文化的快乐之中。

“他们的国家非常发达,而且人们都是在工厂中进行生产和工作!”哥伦布掏出了一本相册,给他们看印刷出来的黑白照片:“这是我们坐火车一路北上的照片,这是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工坊——”

海蒂和列奥纳多接了这些黑白的照片,看里面他们与其他东方面孔的合照。

“我想过去看看了。”列奥纳多嘟哝道:“我本来以为要等见上帝之后……才有可能见到这些。”

“他们有电?”

“对,电灯,电报,电车!”哥伦布摇晃着脑袋,回忆时仍旧一脸不可思议:“很少有人坐马车了,大部分人都坐进一个铁皮方盒子里。”

他开始和他们讲述千人工厂里有关机床和流水线作业的奥妙,回忆自己曾去参观的中小型学校,以及在战火中被全力保护下来的扬州大学。

——机房和电脑都已经成了飞船残骸般的后现代遗物,如今都被存放在真空玻璃罩中留作纪念。

海蒂一边听着他滔滔不绝地叙述,一边打开了那方双语的文书。

朱红的印章盖在醒目处,虬曲的字迹犹如晦涩难懂的画。

“我大概清楚了。”她轻声道:“你先下去吧。”

德乔在旁边递上丰厚的赏赐,哥伦布诚惶诚恐的又行了个礼,飞快地退了下去。

文书的内容很简洁。

第一,表示对外交往来的友好态度,愿意进行长期的联络与互商。

第二,附送一份还算清晰的部分海域图,不仅注明了大明国的领土范围,也把基本的通商港口位置进行了标注。

……

第十,欢迎他们进行留学生的学术性往来。

整副文书读下来,既能察觉他们的自矜与从容,也能感受到他们对客人的欢迎友好。

而派遣留学生的这一可能完全打开了海蒂的认知——

佛罗伦萨急需这方面的新鲜血液供给。

对方在这方面放开闸口,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来填补战后重建的经济漏洞。

而他们的人哪怕只是过去学一些粗浅的技术,也将助力于这一代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双重运行。

如今的欧洲原本就有进行海外贸易的意向,她也不介意让茶叶和瓷器席卷整个意大利,带来文化和生活起居的变革。

这一切都来的刚刚好。

眼下,虽然两个孩子都尚且年幼,但她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照料他们。

留学生的挑选与派遣,船队的设置与巡航,还有情报组织和保密机构双方的进展,工业进程和国内通商方面的各种事项……

虽然列奥纳多已经帮她分担了许多,可也远远不够。

她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帝王夫妇简短地交代了一刻,不一会儿就列出了计划的表单。

也就在这时,尼可罗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大人,也许您现在应该去楼上的书房了。”

他的笑意带着热烈与快意,仿佛知道了天大的好消息。

海蒂还没有从复杂的心情中回过神来,下意识地问了一句道:“什么事情?”

“从佛罗伦萨到卢卡的电力通讯线路,已经完全可以投入运行了。”他笑吟吟道:“您想与驻守在那的季诺先生聊几句吗?”

☆、第81章 第 81 章

这条线路实在修了够久——主要是因为挖坑和填坑都太麻烦了。

从去年五月左右计划诞生一直折腾到现在,不光是要安置好旧宫内的电线位置和收发室, 而且从佛罗伦萨到卢卡城的路上还有好些坑洞和山丘。

但这里起了个头, 未来再去其他城市施工就会快上很多。

佛罗伦萨学院的学者们直到电路通成都在进行激烈的争吵——他们对电线外缘包裹的绝缘物材质争论不休,而且还在试图把自己的新发现也加入这条通讯网络里。

偌大的机器被隐藏在了墙壁中, 只留下一个打字机般的平台露在书房的一侧。

海蒂上来的时候, 有好些官员和学者都已经抵达了。

他们飞快地给女王和亲王行礼, 不一会儿又把眼神投向了那台还在缓缓按下墨点的机器上。

——这又是列奥纳多的杰作之一。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油画干的太慢, 又加上孩子们诞生之后新增的种种繁琐, 那副《最后的晚餐》到现在才进度三分之一左右。

列奥纳多在设计机器和联动装置上颇有些自成一派, 虽然他上的是行会学校,而且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但在某些时候对齿轮和传送带的设计比老工匠还要得心应手。

他们共同站在了操作台前, 沾了墨迹的铁球正在纸面上缓慢地点画着。

旁边早已站好了专业的译码员, 用同样的速度把字母对照着电码表拼写出来。

“向女王陛下问安。——来自卢卡。”

这句话被读出来的时候, 整个书房里都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从卢卡到佛罗伦萨, 哪怕是快马加鞭昼夜不歇都至少需要三天, 可现在一句话的传递只需要三分钟!

在未来, 不管是战事来报,还是发生了其他紧急情况,佛罗伦萨都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收到消息!

海蒂在旁边笑着与一众要员举杯畅饮,而列奥纳多则坐在她的身边听那些学者在吵什么。

有的老古板坚持认为这一切都是骗局,不惜团结了一堆人写联名书要亲自验证这东西是否真实——

他通过线路询问了当地的天气、卢卡城的人口, 以及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远处的操作员也进行了及时的答复, 还附赠了一句季诺先生的脏话——

“淦, 这是哪个蠢官在问这么多废话?”

老学者讪讪地把脸别到一旁,不一会儿就被朋友架去喝酒了。

为了庆祝这一伟大发明的正式诞生,他们当晚在好几处地方都举办了盛大的舞会,还搬出了好几大桶酒供所有学院的客人随意畅饮。

——如今烘培橡木桶的陈酿制造法已经在佛罗伦萨流行开来,玻璃瓶配软木塞也成了再常见不过的配置。

于是工程部又召集招募了三大施工队,联合大学的研究者们一起开设新的通信线路——

比萨港、热那亚、罗马。

等这三条搭建完成,恐怕相关技术又会升级换代到更加优秀的程度,自然可以用来联结更多的港口和城市。

也就在这个节点上,意大利开始兴起全新的风潮——喝茶。

这个流行原本应该在一百年后才出现,可如今由于哥伦布的航海成功,一出现就开始飞快地传播和扩散。

船队带回来数吨的茶叶,而它们成功战胜了原本贵如黄金的胡椒,成为贵族们最宠爱的奢侈品。

虽然哥伦布是亲眼见过东方人泡茶和煮茶的方法,但由于存货被各大买办抢售一空的缘故,他和他的船员们甚至来不及科普这东西的真实喝法。

一部分贵族的做法是把茶叶放进精致的小瓷壶中进行冲泡,然后把它们倒进碟子里,如同喝汤一般吹凉喝下。

另一部分人则试图把这种东西加进饭食和肉汤之中,或者磨成粉作为胡椒般的作料,不过效果并不算好。